宇宙国语

记录片英国2021

主演:布莱恩·考克斯,Grant Tremblay,Gibor Basri

导演:Ashley Gething

播放地址

 剧照

宇宙国语 剧照 NO.1宇宙国语 剧照 NO.2宇宙国语 剧照 NO.3宇宙国语 剧照 NO.4宇宙国语 剧照 NO.5宇宙国语 剧照 NO.6宇宙国语 剧照 NO.13宇宙国语 剧照 NO.14宇宙国语 剧照 NO.15宇宙国语 剧照 NO.16宇宙国语 剧照 NO.17宇宙国语 剧照 NO.18宇宙国语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3-09-16 17:05

详细剧情

每夜,我们头上的星空,都上演一幕幕史诗巨献。   钻石行星、僵尸恒星、以及比十亿个太阳加起来还大的黑洞。每位主演皆气宇不凡;它们的故事,都有着各自的波澜壮阔。   在本片中,我们将遨游浩瀚太空,发掘那些对我们认知的宇宙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巨变时刻。我们将会目睹恒星在分子云中诞生,体验超大质量黑洞把一颗恒星高速抛进太空——快到使它在千万年后还在继续移动——随之展现的还有两个星系对撞后产生的激烈动荡。我们还将穿越时空,回到最早的时刻,见证时空形成之初。   科学探索的长足进步使得我们能够首次带你游历奇境——仅仅十年前,我们甚至都还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我们将直面宇宙中最令人惊奇的成员,并了解它们的命运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这就像是一部宇宙级的莎翁大剧。   邀你前排观赏,宇宙中最宏大的顶级演出。

 长篇影评

 1 ) 混沌又浑浊,偏执却清澈

(文/杨时旸)

是那种微妙的冲突感成就了《宇宙探索编辑部》,它在类型上难以分类,或者说是拒绝、不屑于分类,当然,这拒绝和不屑并不是故意的姿态,而是下意识的结果,它混沌又浑浊,偏执却清澈,犹如它所叙述这个故事本身,也犹如这个故事背后的生活本身——不可提炼段落大意,不为阐明中心思想。如今,我们院线里能看到的大多数电影都被规训得过于明晰了,针对哪些观众,切中哪种情绪,用几个关键词必须概况出这电影要表达的一切,似乎只要这样,才能争夺到观众那稍纵即逝的好奇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宇宙探索编辑部》显得太珍贵了,它有一种朴拙的原始感,懒得打扮成要迎合谁的样子。

它的气质永远在切换,当它展现出一种特质,就瞬间转向自己的反面,比如,它幽默,但很快就泄露出严肃的底色;它天真,旋即又在展演一切熟透后的悲凉;它处处有刺,但时刻治愈;它在很多时刻都有意想不到的温柔,但持续不了太久就又露出遍布各处的伤口;它纯真又残忍;它黑色又透明……这无止境的矛盾与悖反是这故事最大的魅力。就像这故事里的人,表现出一面,隐藏着另一面。

《宇宙探索编辑部》看起来是一个关于被遗忘和遗漏的故事,一本曾经红极一时的杂志,一个执着于UFO的男人,被时代遗忘,被时间遗漏,世界大步向前,唐志军从宠儿变成弃儿。他是个悲剧性的人物,贫穷、执拗、神经质、保持着一种做作的礼貌以维系并不存在的尊严,但实际上这些不过是表面的、社会性的悲剧性,那潜藏的、精神性的悲剧性其实另有出处。这个关于一本没落杂志和失败编辑的故事不过是个壳子与伪装,盛放的其实是一段类似于《海边的曼彻斯特》般的痛失与救赎。它的一条线索在外部跳跃、打转,直直通向某种荒诞和戏谑,唐志军一行几人追踪着外星人,遭遇骗子,受尽羞辱,而另一条线则步步为营、一直向内部和深处钻探,一点点抵达唐志军避而不谈的内容、他内心的深渊。你看,这不过就是个“在路上”的标准模型,用上路推进故事向前延伸,与此同时再推进精神向内拷问。这形式根本算不得新鲜,但用得却如此巧妙。它巧妙的根基在于它的一切都是可信的,90年代的飞碟热,电视上雪花点里传来的信号,那男孩头上倒扣着的锅,一切都能从记忆和历史深处找到真实来源,还有那高楼大厦间残存的院子,像化石和琥珀留住旧日的影子,有时像个静谧的梦境,而有时也像个哄堂的笑话。而从这些可信的细节里生长出的一切又义无反顾地指向了决绝的乖谬。它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用胡言乱语诉说真理,在插科打诨里泄露天机。

是的,《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独特性就在于这样的矛盾、撕扯。在技术上,它的故事顺理成章,都是时间顺序的起承转合,即便间杂幻觉、梦境、诗意,甚至超现实,但一切依然被框定在本分地叙事线索之内,换句话说,它通俗得不能再通俗;而同时,它又如此大张旗鼓地展现作者性,那些大段的诗,不可信的记述,无法连缀的时间线,不可解释的景象,不可捉摸的因果,这些又自我得不能再自我。奇妙的是,这个本分的故事与恣意又放肆的表达之间竟然互不打扰,甚至彼此加固,达成了某种极其微妙的比例。向左一点,它会落入俗套的窠臼,向右一点,它会变成另一种毕赣式的呓语。但《宇宙探索编辑部》平稳地走在了一条奇妙的相切线上。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信仰是魔幻主义的,如果这是一盘棋局,起势的第一手是本分的,走着走着却处处都是神妙的招。就像男主角唐志军路上带着的土豆和采摘的蘑菇,用前者保持体力,用后者负责起飞。这故事怀着巨大的悲悯,耐心地在地面上稳步前行,继而慢慢飞升,最终导向一次巨大的核爆般的坍塌。

看到一半就能知道,这几个角色都是隐藏着伤口的人。缺少父爱的女孩,失去女儿的男人,一个孤独的、依赖酒精的结巴男孩,始终陪伴在唐志军身边的女人——一个精神性的家庭,几个人踏上一次目的奇异的逍遥游,进入一场疏解自我的历险记,那些啼笑皆非背后四处可闻窃窃私语的悲伤,脱口而出的抱怨背后都是欲言又止的爱。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后半段变得愈发自由又暧昧,那些广播站里念诵的诗歌像惊鸿一瞥又像AI生成,那落满麻雀的石狮子,那慈悲低眉的菩萨像,那暗下的天,那成群的鸟……既遍地粗糙又神性一显。你说那一切都是梦境,都是幻觉,都是混乱大脑的分泌物,都是绝望内心的包装纸,当然也可以,但你说一切真的发生过,是显灵、是降临,是神向你伸出手臂,是外星人与你默默对视,当然也可以。其实,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幻觉,这真的有界限吗?唐志军走进精神病院做那场讲座的时候不是说了吗,精神病是一种标签和符号,是啊,任何界限与规定都是一套规训话语,精神病可以是一种保护、是一种拯救。所以,这故事是镇魂诗,是叫魂散,是安魂丹,是唐志军本人的宣泄,歉意,是表面平静下的内心雷鸣,是外表干净下的遍体鳞伤。

一切到最后都是明了的,这故事里的人都被困住,唐志军看起来被奔跑的时代落下,困于时间的缝隙里,但实际上他不过是困在自己给自己打造的牢笼里,用外星人和UFO作为栅栏和锁头,用最荒诞的这一切当做刃和刺,只有这样才能屏蔽最多的人,且无需做出解释。所以,他是冷漠吗?是冷酷吗?不是的,他口中恨恨说起的不理解、不原谅是指向自戕的女儿吗?其实都是指向他自己。

《宇宙探索编辑部》同时具备反讽和柔情,粗糙和细腻,小心翼翼的温度和铺天盖地的悲凉……这电影里不只是那几个主角贡献了出色的演技,所有一闪而过的群演和雾霾与尘土背后的城市和乡村都让整个故事质感极其饱满,这些扎实真切的东西配合着新闻纪录片般的视角衬托起巨大的荒诞与虚无,而荒诞和虚无又萃取出透明的神性。它充满花腔却无比朴素,克制又放肆,沉郁又飞升。它始终稳定地走在一条相切线上,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作者性和商业感的相切线,更重要的是一种诗性与世俗,神性超越和肉身温度之间的相切线,这条线或许就是那个独特的位置——可以召唤神明、可以与外星人对话,或者说,可以让我们飞升到半空俯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困境,也相信自己的超越。

新书《人偶》上市

新书《人偶》上市

 2 ) 我为什么不喜欢这部电影

看完好几天了,讨厌这部电影的情绪有平复一些,但还是有一股很不爽的气一直淤积在心头,每天都翻影评,跟我吵过架的几波人可能都不关注这电影了,我还在这盯着,也没等到觉得写的很好的影评,就决定还是自己完整整理一下为什么我如此不喜欢这部电影

一、我不喜欢唐志军是一个全职的民科

这可能初看有点难理解,我要详细解释一下

这句话的2个关键词,一个是全职,一个是民科

先说说全职

唐志军表面上是一个杂志主编,实际上和红帽子大胡子一样是一个全职的民科。整个编辑部有一种小孩过家家的儿戏感,这也是年轻导演的通病,他们自己都没怎么上过班,却要尝试拍出一个一边和现实对抗,一边坚持30年对世界保持幻想的人,最后就凭借想象设计出了一个“癫狂、偏执、自言自语、贫穷”的唐志军。

唐志军几乎所有的困难都来自于经济困难

暖气费、交通费、份子钱

在编剧眼里,仰望星空和钱是冲突的,钱这么“俗”的东西,怎么能跟这样“纯粹”的人摆在一块呢,钱都是骗子公司阿波罗才该有的

编剧从来没想过“唐志军”们的物质生活和梦想是可以兼容的,可以不冲突的,唐志军这些困难归根结底就在于他是“全职”在做民科,他的困难去富士康打打工,或者去送外卖就能解决了,怎么了,去这些地方打工阻碍你幻想了?阻碍你追寻外星人了?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编剧有没有想过,坚持30年保持幻想所要面临的困难中,钱是最简单的一项

孤独、异类感、寻求认同、自我怀疑、来自实用主义的侵蚀、坚持本身的意义

对于孤独,唐志军有他的那日苏;对于异类感,有他的秦彩蓉和念叨太极阴阳的大姐;寻求认同和自我怀疑在偏执的唐志军身上那是完全没有;活在过家家生活里更不会考虑什么实用和坚不坚持

事实上大多数年纪不小还保持幻想的人都是一边过着自己艰难的人生同时在小小内心维持着好奇心的空间,唐志军这种过家家式的生活让我有感到被侮辱和被激怒到

再说说民科

唐志军满嘴都是科学,宇宙余晖,可实际上确丝毫不尊重科学

资料引用要引用NASA的,结果身边接触要么是那日苏、晓晓这类“不懂但觉得他说的对”的盲从者,要么就是大胡子这种和他同类的迷信者

有人会反对说“科学就一定是对的吗?没听说过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吗?你根本就没看懂‘数学太确定了’你就在这瞎BB”!

可你别忘记这句话里的尽头2个字么,你这并不是走到了尽头,你这是拐个弯自造了一套逻辑。科学当然不一定是对的,科学的进步都是通过异见来推动的,但能推动进步的异见一定是经的起多角度辩证的,一定是讲逻辑讲因果的,哪怕哈利波特里的咒语,都要经过一套严谨仔细的体系设计。而这部剧里所有的情节和设计都经不起推敲和辩证的去看,这就是民科最喜欢干的,根本什么都不懂,然后在一些宏大命题上自我YY,并形成一套🐶屁不通的概念。我这几天看评论有很多人说“我和花520买骨头的唐志军有什么区别”这种被愚弄的感觉就来自于民科自我YY产生的那种🐶屁不通

而针对于“数学太确定了”我很喜欢今敏导演的《红辣椒》中一段对科学的讨论

“梦正在发抖,因为科学而被剥夺安居之所,在无人性的现实世界,唯一残存的人性的隐居之所,那就是梦,那个游行队伍是被现实追逼的难民”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确实是在讨论一些前所未有的议题,人类经历了迷茫未知的几千几万年后,发现了科学这样一个似乎是万能解药的东西,科学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似乎能解决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所以科学越来越像宗教。

可科学发展到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后,可能会有很多人和今敏一样意识到,科学似乎并没有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的政治制度似乎已经到了没法再进步的集体摆烂状态了,全世界人的精神状态也从未如此糟糕, 现代人每年有大约80万人死于自杀,而古希腊时期,整个雅典城也才3,4十万人,我这里提古希腊是为了与那时候的人“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的精神状态做对比

所以今敏认为,现代人可以逃离这个科学和理性组成的残忍的现实的唯一避难所就是梦境。今敏描绘的梦境里人们放下一切现实压迫肆意释放被压迫的欲望,那画面何其震撼,引发的思考何其深刻。而相比之下这个电影的“我不喜欢数学的确定性”我寻思也没发现你语文有多好

总之,我可以理解导演编剧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含义,但很显然,能力不够,他们通过这样一个“全职的民科”来表达,我既无法移情(因为我不是这样的民科)也为群众的共鸣感到愤怒,有种思想启蒙这么些年都白启蒙了的感觉

二、我不喜欢电影抄袭了如此多经典电影的表象元素,确没有提取出一个精神内核

这部电影抄袭缝合了多少元素我只列举一些我所知道的:

唐志军名称:唐僧

孙一通名称:孙悟空

一行四人:西游记师徒四人

英文名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英文名

孙一通头顶顶个锅:堂吉诃德的金头盔+气功热

520块的外星人:新闻

唐志军骑驴:堂吉诃德骑士精神

那日苏:堂吉诃德的桑丘

会变大的骨头:金箍棒+2001太空漫游猩猩抓的大腿骨

森林里的飞碟太空舱:环形物语的森林太空舱

我很直接的说这些全都是属于抄袭的范畴,别拿什么借鉴或者致敬当遮羞布。

这里要先说一下创作灵感与抄袭界定我的思考

首先,确实没有什么创作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任何作者说自己没有学习任何其他作品都是扯犊子,因为人类的创作本质就是联想、发散、思考、构建,但关键是怎么来做这些联想和最后的构建。这个导演编剧采用了最低级的一种:拿取表象。上面列举的这些点,基本上都是很直接的将这些元素挪用过来,可问题出在了,它所抄袭的这些伟大的作品,每个都有自己深刻的思考,所有这些表象元素都是为了和内在的精神相吻合。

这种直接拿来用的结果就是不伦不类,缝合怪,里面的概念和精神内核全都是混乱的:抄了堂吉诃德,可堂吉诃德是基于骑士精神的叙事,你跟骑士精神有半毛钱关系吗?唐志军丢下被狗咬的秦彩蓉,他也配自称“中国的堂吉诃德”?导演这种碰瓷我只觉得丢脸

三、我不喜欢它用天马行空的海报给了我一个如此现实糟糕的2小时

我会进影院看这部电影,50%是被那些专业影评人给骗了,50%是被海报给骗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这个海报,看的全过程中一直都在期待导演给我展开一个奇妙的幻想世界。

我等啊等,等了30分钟

我寻思出了城到了地方总该开始幻想了吧,结果给我来个520的大腿骨

到了事发地我寻思总该开始幻想了吧?结果给我一个新条件:麻雀落满石狮子

好!那我继续等!等啊等,电影都过大半了,终于等来了麻雀落满石狮子,总该总该总该开始幻想了吧?

孙一通那几个镜头,特别是打破第四面墙,我真以为要开始什么了

结果,开始越野公路片了

好,那你就去找吧,我等你找到,等啊等,我一看时间不对啊,怎么都快片尾了

怎么回事啊!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什么莫名其妙的野外婚纱照桥段!

终于!在那个废弃矿厂感应到异常了!幻想世界该来了吧!!!???

秦彩蓉被狗咬了…………

我一看时间,已经感觉到被诈骗了

最后我等到结局的麻雀飞升时,已经麻了,心情毫无波澜

你们仔细寻思一下,这整个过程是在做什么?

对一个热爱幻想的我来说,这不就是在PUA啊

我都来看电影了,我要你反复不停的告诉我“外星人是不存在的”“放弃吧”

我来看电影就是来满足我的幻想的,你反复的这种PUA,在残忍的现实世界中每天都在告诉我,我需要你来说教?

这又是这部电影特别可恶的一个地方,表面上表现的自己多爱探索,实际上编剧自己在通过电影来发泄那种现实的压抑,我们都成了他的树洞

在这里我真的看不到一点天真,我看到的只有现实

四、我不喜欢很多人被情感共鸣了一点就忽略电影其他不计其数的糟糕,而疯狂“5星好评”

这点又可以细分出来多个角度,我来细数一下

1.每个角色的塑造都如此单薄:大部分配角的出场意义不明,可有可无;唐志军和那日苏非得口吃,喜欢幻想的人就得口齿不清?;女配角出场的仿佛是托关系进来刷资历的,毫无来由,莫名其妙;秦彩蓉跟着唐志军三十年了,非得啥事都歇斯底里一下

2.所谓中式科幻的出路:就是将搪瓷、加湿器、西南农村的陈旧泥泞和“科幻”概念混搭,和上面提到的“只提取表象元素,没有值得推敲的精神内核新论”是一回事,如果这样就算为中式科幻走出一条路,我建议以后中国的科幻导演直接去长沙文和友拍摄算了

3.莫名其妙的不断的跳切:这点在上面讲述期待幻想确一直没等到的过程中有展现,但是这部电影的跳切远不止如此,全片都在不断莫名其妙的跳切,很多时候给我一种编不下去了就跳切的感觉

至于很多人吐槽的镜头晃动,我倒并不觉得,我自己因为看的场次只有我一个人,我从一开始第八排中途换到第五、第四、第三排都没什么问题,这种伪纪录片形式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晃动问题和上面这些问题比起来倒显得真的没什么了

总结

这部电影从主角到配角的塑造、故事的主线、想表达的精神内核、电影拍摄和成品的质量,无处不体现着一种无序的混乱。我有一种看猴子乱敲键盘或者现有GPT水平胡编乱造缝合出来作品的感觉。电影应该是这样的吗?不该吧?我们人类这几千年都在试图从混沌中寻找秩序之美,无论是黄金分割率还是类似1645这种和弦;哪怕是暴力,人类都在《奏鸣曲》《杀死比尔》《疾速追杀》之类电影中寻找到那种电影对故事的浓缩和秩序之美;哪怕是最混乱的梦境《红辣椒》中paprika过马路都是随着音乐的节奏在快乐的跳跃。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这种混乱是一种倒退,但这种“毕业作品级”电影在非院线的视频网站上也很多,所以这部电影本身我顶多也就当看了一部烂片,真的让我又气又难受的还是这种水平的作品获得了这么高的评分,我真的在想我们的审美是不是倒退的太快了

 3 ) 对话孔大山:诗、古典乐和伪纪录片创作方法浅论

(本文在采访时已避免出现剧透,避免因深聊细节而影响观看,部分角度仅供观影时辅助理解)

从影片放映前一天被引荐认识,到发布会发言,再到这次专访,三次见面,导演孔大山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不怎么说话,很不善言辞。

据资料,孔大山1990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经拍摄过一部名叫《法治未来时》的短片,讲了一个关于“文艺片闷死人”的故事,常被当成他的代表作来介绍,以至于平遥影迷在坊间评价他,“颇有宁浩的意思”。

10月18日,这位青年导演凭长片处女作《宇宙探索编辑部》,在自己参与的首个电影节连续上台三次,拿到全场第一份荣誉,也拿到全场最后一份荣誉。第一次登台,他作了极简单的发言;第二次登台,他把编剧王一通拽上了台,王一通是他的朋友、搭档,没想到二人都不善于讲话,也没说几句;第三次,他终于把该感谢的人都致谢了一遍。

今年,第五届平遥电影展以“聚”为主题,把天南海北的电影人汇聚一起。在接近闭幕时,人们在观影口味上仿佛达成了一致:影评人评委通过授予“迷影选择荣誉”表达对它的喜欢;五位青年导演和演员作为青年荣誉的评委,授予它“影片荣誉”,表达对它的赞美;费穆荣誉评委是五位资深电影人,把沉甸甸的最佳影片荣誉颁给了这部电影。

青年荣誉评审王俊凯评价说,“它浪漫至极,令人情难自禁。它探索了中国电影的新可能,也探索了我们的内心。”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的颁奖词则写道:“影片脱胎于现实生活的荒诞,将目光投射于一位癫狂执拗的科学家身上,一段悲喜交加的旅程带领我们探索未知的宇宙,窥探社会和人心的角落。”

放映完赢得高口碑,以高开分成为爆款,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可圈点的细节:据介绍,故事曾被推翻一次;原本是导演计划的毕业作品,最终未能成为毕业作品;因为疫情,剧组经历了一次停摆;影片从剧本开始就得到了郭帆、龚格尔等电影人支持;它有一个宝藏剧组,藏着艾丽娅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如今,这部极低成本的软科幻电影有很长的片头,得到了万达、华谊、郭帆工作室、猫眼、淘票票等多家顶尖电影公司垂爱……

在平遥,我们约到了《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孔大山,在疲惫的工作间隙,用30分钟时间简单对话,聊聊关于剧本、剧组、伪纪录片、科幻、和郭帆导演合作的事儿……

QA:新浪电影 X 孔大山

新浪电影:昨天看完这个片子,很多人都觉得好。在发布会上,王红卫老师说,剧本在前期被推翻过一次。

孔大山:最开始推翻的不是剧本,是故事梗概。我花两个月写出一个故事梗概,给王老师看,他不是很满意。我调整了一下思路,再给到王老师时,他觉得之前是30分,这一版是70分,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进了。

第一稿的梗概更像一个闹剧,纯闹剧,没有人物,角色不是很突出,都是通过一些事件来推进的。第二稿才有了唐志军这个角色,通过这个贯穿的人物来推动所有情节发展。有这个让观众移情的角色,整个故事顺着逻辑推演出来,变得自然很多。

唐志军这个人物,是从我的上一部短片延续下来的形象,那部短片是由我爸出演的,我爸的形象跟电影里的唐志军一样,戴个眼镜,穿一个黑棉袄,骑着个电瓶车。至于这个人物的内核上,可能有很多的灵感来源。比如说,他身上有一种尼采式的狂暴,一种酒神的气质,另一方面自身又存在一些很矛盾的东西,有所谓的理想主义者的感觉。

灵感有一部分来自于一些纪录片,比如有一个纪录片叫《自行车与旧电钢》,里面有个角色叫张宜苏,是一个音乐人,弹钢琴的,他就是这个世界上另外一个唐志军,当时看到这个角色,让我觉得,这种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非常得不真实的,他比你通过文学、影像创作出来的人物都更加迷人。看了很多纪录片,我可能潜意识里被这些真实世界里的人物打动,才有了后面对这个角色的创造。

新浪电影:在电影里,唐志军这个角色由杨皓宇出演。为什么会找到杨老师?

孔大山:刚写完一稿剧本的时候,赶上《流浪地球》首映,我在电影里发现了杨皓宇老师。后来郭帆导演问我,你对电影的男主角有什么意向?我就直接说了杨老师。他说没问题。

首先,第一眼肯定是形象。他的形象就是知识分子,很老派的知识分子,跟我想象的唐志军非常接近。其次,我看了很多杨老师之前的表演,能看出来他的表演功力,表演的谱系是非常宽的,可以驾驭很多不同角色,从表演技术层面,他肯定可以胜任这个角色。

在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充分沟通过关于人物的一些认知,大到角色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精神内核是什么,小到角色走路的时候能不能手插兜,类似于这种细节,给人物设定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边界,有些事能做,有些动作不能做,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是不能说的。通过这些排除法,这个人物的属性就会越来越明确,我们彼此之间也达成了共识。

新浪电影:这部电影的剧组是个宝藏剧组,艾丽娅也是一位宝藏女演员。

孔大山:我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我们学校的毕业联合作业,很多都会邀请艾丽娅老师。出于对后辈们的提携,她也是经常没有片酬就拔刀相助,是一位非常性情的前辈。写秦彩蓉这个角色时,我首先就会想到她,当时也没敢请她。我虽然参考的可能是她,但我本来希望找一个素人来演,找来找去发现还是没有太合适的,索性还是找艾丽娅老师来了。

新浪电影:两个年轻角色,蒋奇明(饰演那日苏)是话剧演员,盛晨晨(饰演晓晓)是素人演员。

孔大山:对,还有王一通(饰演孙一通)也是素人演员,这两位素人演员是我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当演员。

新浪电影:所以这是一个科班演员、素人演员混合的班底。发布会上,艾丽娅老师说起拍摄经历,用了“恐怖”一词。她说,她不知道素人演员们想什么、是什么状态,摄影机还一直跟着拍,所以很“恐怖”。

孔大山:不光是这些主演,很多群演也是素人。我们的拍摄现场更像一个沉浸式话剧,或者沉浸式密室。我们假设起点在这个房间,当走到另一个房间时,那个地方可能就被安插了素人,突然会出现,演员可能事先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反常规的操作。

新浪电影:所以电影里有很多场景是即兴表演?

孔大山:对,因为剧本的设定基本很明确,大的叙事任务、节奏点都是明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是非常欢迎演员有即兴发挥的成分。我最开始跟演员说,举个例子,就好比我给出一个坐标、一个目的地,路上会途经某几个点,你的任务就是途径这几点,最终到达目的地。如果你能在通往经过这几个途经点的过程中,还能够探索到其他地方,我是非常欢迎的。但是,途经的点是必须要有的。

新浪电影:岔开一下话题,我记得看你之前在一篇采访说过,表达才是最重要的,电影好像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你也体验了很多游戏。你刚才说的模式,就很像游戏。

孔大山:我觉得电影也好,游戏也好,都是载体,最重要的是你想通过这个载体讲述什么东西。我觉得未来电影发展会越来越像游戏。就像之前不断升级的电影的技术规格,无无外乎是为了无限地接近沉浸感,游戏反而是更轻而易举能达到的。人类对沉浸感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变的。

新浪电影:追求沉浸感和追求现实感之间有区别吗?

孔大山:现实感是,我们每天都活在现实中,现实是无力改变的,不管你是谁,你每天都要经历同样的物理意义上的24小时,你在二环上堵着车,必须就是在那堵着车,没办法跳切到下一个场景。现实是无力的,但游戏也好,电影也好,它永远可以给你在现实中达不到的体验。

新浪电影:说到现实感和沉浸感,孙一通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他头戴一口锅,时不时晕倒,还有一个特别的结局,这个人物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思考在里边?

孔大山:我写的时候没有按照一个正常人类去塑造他,但我很难形容的到底是什么,感觉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

新浪电影:你心里是否有预期观众会怎么理解这个人物?

孔大山:我敢肯定观众都会觉得他很可爱。

新浪电影:你是怎么说服你的朋友来演这个角色?在电影里的诗是他的写的,你本来就知道他会写诗?

孔大山:不需要说服他,只是通知他(笑~)。我俩刚认识的时候,朋友之间会互相分享自己的东西,拍过的电影,写过的诗、小说。他除了是一个电影导演之外,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我看过他的小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东西太少,我总感觉在华语短篇写作里,很难看到这么好的文笔。特别喜欢。

关于电影里的诗,我会跟他说我的诉求是什么,这场戏最后一首诗一定要有所指向性,它不能真的只是诗,一定要跟剧作,跟整个电影的主题,跟很多元素要有一些暗含的勾连,它要完成戏剧的任务,还要考虑到节奏问题,那首诗不光是文字意义上的,它还是音响音效甚至音乐,是构成视听的一部分,一定要有它的节奏。

新浪电影:电影里用了非常大量的古典音乐,比如最开始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库布里克、拉斯·冯·提尔、姜文等大导演都用过。

孔大山:我记得我在网易云音乐上看到关于这首音乐的一则网友评论,我发现他写评论就是我感受到的感觉,像是唐志军这个人物的一个判词。

我找一下那个评论。第二圆舞曲有很多版本,我在电影里用的是安德烈·瑞欧的版本,是完全无法替代的一个版本。就是这一条——

(网友评论:一种理想主义怀着热烈的情感在巨大的悲剧里狂欢,在痛苦和绝望里产生了美好又盛大的幻觉。)

——我觉得他写的其实就是唐志军的判词。

新浪电影:之后还有一首欢乐颂。

孔大山:在写剧本过程中,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音乐应该是大量的古典音乐。它的人物和故事,有一种古典浪漫主义色彩。把古典音乐跟很粗粝的现实进行混合,会有一些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而且我在不同的阶段都特意选择了华尔兹,比如开场是第二圆舞曲;中间他们愉快地上路后,又是一段华尔兹;最后是“The last waltz”(最后的华尔兹),武满彻的那一版。其实也是完成一个呼应吧。

新浪电影:为什么会选择伪纪录的方式呈现这个故事?

孔大山:我是先选择了伪记录,然后才写的剧本,所以是先确定了风格。这个片子的监制王红卫老师,是我研究生导师,他开学第一天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就是拍摄伪纪录片。伪纪录片能非常好的训练一个导演对假定性的完成,你可以通过伪纪录片创作去反推导演工作中所有要控制的细节。从那次训练我才意识到,伪纪录片是一种特别能容纳很多可能性的风格,又有极强烈的辨识度。

新浪电影:在这部电影里,观众该怎么理解这种摄影机在现场的叙事?刚开始时,摄影机会强调在场感,慢慢的随着角色的一步步深入,这种在场感被不断削弱,甚至产生矛盾。

孔大山:在一开始必须让观众明确摄影机的存在,建立语境,然后明白这不是一个正常电影的摄影机,这是一个伪纪录片的摄影机。随着往后推进,观众慢慢进入故事后,在潜意识里可以跟着人物走,这时候摄影机的存在感可以慢慢退后,让位给角色、情节。在电影里,观众会慢慢意识不到摄影机的存在,直到日食发生的时候,角色用手挡住镜头,再打开,这就像给予观众一个礼物,跟观众有一个交互,让其再回到原有的语境里。

新浪电影:所以电影里用了很多跳接,是你剪辑时有意设计的吗?

孔大山:手持镜头加跳接,肯定是同一个系统里面的东西,在确定了伪记录风格之后,我必须要使用的同一套语言。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这也可以帮助演员重塑表演。

新浪电影:什么样的科幻会比较打动你?

孔大山:我对科幻倒也没有说特别了解或者怎么样。如果从历史规律的大数据来倒推,推算出我们的未来可能只有一个路径。科幻就是让我们抛开这些东西,给出无数个路径,人类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科技的发展到底如何改变社会形态,甚至人性本身有没有可能被影响,看看我们人类未来到底是什么德行。

科幻是幻想了未来关于世界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当你看到一个特别不一样的答案时,就会非常兴奋,就会被满足。我觉得这是科幻最大的意义。

新浪电影:在发布会上你也透露开场录像带的效果是来自郭帆的建议,导演自己也亲自参演了一下。说说你跟郭帆导演的合作吧,他是否给了一些成本控制的经验?

孔大山:这个剧本是郭帆导演最开始让我写的,当时他刚拍完《流浪地球》杀青,把我叫到工作室聊天,问我想拍什么,我给他发了一个新闻,新闻说的是一个村民声称抓到了外星人,带着记者到他家打开冰柜,里面有一个硅胶外星人。他一看觉得挺好玩的。我说我想把它拍成一个电影,但具体讲什么故事我不知道,我就想把这种感觉拍出来。然后他说写剧本吧。

每一个剧本的关键期,他都会给我具体的反馈。不只是剧本层面,他在导演层面、美术层面、特效层面也会给我很多宝贵意见。毕竟我是第一次拍电影,完全不了解工业体系到底能做什么,郭帆导演会很明确的告诉我这个地方可以这样,那个地方可以那样。我也是通过这样的过程一步步完善剧本的。

这部片子本身定位不能是硬科幻,要不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它一定得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靠创意来制造一些视觉奇观。比如日食部分,我们只做了两个残缺的日食的特效,其它的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拍摄来完成。电影里的确有一定的视觉奇观,但是实施起来是零成本的。

新浪电影:去年因为疫情剧组停摆了一次?

孔大山:我们本来是19年就开始筹备的,预计是2月份开机,所以筹备到1月21号放假回家,结果1月22号爆发了疫情,整个剧组就散掉了,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电影会怎么样,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怎么样,算是经历了一次至暗时刻。好在郭帆导演不断力挺我,一定要把这个剧本拍出来。

我们启动了第二次筹备,大概在4月份的时候,当时疫情已经稍有缓和了,郭帆导演把我叫去开会,商量了一个预计的开机时间。时间是通过一个非常“严谨”、“科学”的方法得出的,就是抓阄,一个是7月,一个是11月。因为疫情,我们说不准到底何时更安全,那就看天意吧。结果抓到了11月。整个拍摄周期有37天。

新浪电影:这部电影现在有这么多行业顶级公司加入,算不算有了一个好结果?

孔大山:有这些大公司的支持,肯定是对电影有帮助的,至于未来怎么样,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作为导演,我只负责导演范围内的事儿。

新浪电影:从个人或者产业来看,你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孔大山:我其实没办法客观的给电影评价,非常矛盾,写剧本的时候就不知道这个电影会拍成什么样子,拍完又不知道这个电影最终什么样子,我的心里没底。直到我剪的时候,才慢慢意识到好像是这个样子。但情况又会出现反复。我开幕前一天还在做后期,到现在也没办法特别客观地看这部片子。

(梵一,首发于新浪电影)

 4 ) 请先学会走路再学装*

本人很懒写完就完了,不打算说服谁,不同意的骂我我也懒得理。但请各位豆友观点归观点,允许不同想法,勿相互人身攻击。

感谢。

—分割线—

最后为这部年度水片浪费点儿时间,旨在提醒大家买票需谨慎。直接讲严重不适的点:

烂点一:对毕赣(西南方言+乡村+影片结尾和失去至亲这件事和解)和王家卫(别人的跳切如此克制,这里的跳切充斥全片)的拙劣模仿简直就是羞辱这两位。

烂点二:编剧严重侮辱任何一位高中毕业生,电场力和万有引力的公式还不足以启发经典物理中宏观和微观的相似性吗?需要花近两小时来理解宇宙和生命有机体的关系吗?

烂点三:导演对艺术的理解浅薄得像他的电影风格,他写诗的方式是将正常的语句抽掉一些词,上下文名词互换,诚如他拍片疯狂抽帧伪纪录片和故事片段落互相替换。

烂点四:结局强行煽情显示出导演的自恋和对观众的manipulating.没什么好解释的,但凡煽情一定是导演试图操纵观众情感,真正的文艺片片尾不搞大段煽情,一句话一个镜头就够了(如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

最后希望各位热爱电影的朋友们擦亮眼睛,不要慕强迷信影展佳片和大V推荐,喜欢和不喜欢都从自己的真实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出发就好。

 5 ) 难受

观影的全过程都令我极度不适。

第一重不适是最为浅层的不适,为了营造纪录片的真实感,全片镜头都在非常剧烈的晃动,伴随着快速的剪辑,对于一个重度晕动症患者,几次都差点吐在影院。很少有片子能字面意义上实现难看二字。这部作品做到了,而且很多晃动有些太过于任性而没有意义,简直是对观众无情的拷打与鞭挞。

第二重不适则是来自一种耍无赖一般的故作深沉。给超自然现象配上诗,很多人看到了一个三十年如一日的浪漫主义。而我则看到了一个口口声声要从事宇宙探索的人,三十年来,不学习基础理论,不读文献钻研,每天想着捕风捉影,搞个大新闻,妻离子散之后,更加偏执,最后得见显灵仪式,一方面感念心诚则灵,顶礼膜拜,一方面仰观宇宙之大,知一死生为虚诞,想开了。

第三重不适是对狂热鼓吹的抵触。纵观整部电影的叙事,通篇都在从侧面鼓励一种迷信。什么是迷信?就是对那些“听人说”,“好像是”的全心全意的笃定,就是对未知事物的盲目崇拜。诗也好,科幻也罢,乃至现在的机器学习算法,只要是个意义不明的黑盒,都能够滋生迷信。这不是打着科学两个字的旗号就能被豁免的,有兴趣的可以搜搜科学教。

第四重不适则来自全网铺天盖地的吹捧。是那种你周围所有人都说好,你喜欢的up主,大V,KOL无不拍手称快,这种整个世界都几近崩塌的排山倒海的舆论气势,真的让人有些怀疑人生。

用海源的话,心诚则灵是一句特别无赖的话,灵了是你厉害,不灵是因我心不诚。我只想对每一个觉得这片不好看的人说,请相信自己的审美,不是你没get到。

 6 ) 长评 | 伪-伪纪录片

文 / Annihilator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9分钟


在我们轻易地以“伪纪录片”来定义《宇宙探索编辑部》(2021)之前,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汉语词汇背后的两个稍有关联但界限分明的电影类型概念,即残存影像电影(Found Footage film)和恶搞纪录片(Mockumentary):前者流行于恐怖片领域,其特色是将影像伪装成主角手中拿着的拍摄工具所纪录下来的素材;后者是讽刺喜剧的衍生形式,通常仿照纪录片或电视新闻片的格式来讲述一些虚构之事。

考虑到导演孔大山最早便是以一部典型的恶搞纪录片《法制未来时》(2015)引发了公众的注意,我们也许会下意识地认定他的这部备受期待的长片首作《宇宙探索编辑部》也属于同一个范畴;尤其是,这部电影的主线——落魄的科幻杂志编辑一心寻找外星人——看起来也是一个十分适合以恶搞纪录片的体裁来演绎的荒诞喜剧故事。但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残存影像电影和恶搞纪录片的区别是什么?不同的情绪导向(幽默/恐怖)是结果层面的差异,而导致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同样作为“伪纪录片”,在对“真实的纪录片”的模仿上存在侧重点和目的的不同。

恶搞纪录片的内容往往十足违背常识(如《法制未来时》中“文艺片闷死人”事件,又如《西力传》(Zelig, 1983)中的“变色龙”男主角),观众一眼便能辨认出其纯然的虚构性;在此基础之上,电影对纪录片(Documentary)格式——素材编排、画外音、采访——的模仿,非但不是要重新为电影情节赋予真实性,而恰恰是要作为一种过分严肃的叙述语气,来进一步反衬其叙述内容的荒诞。正是在形式与内容的巨大反差之下,讽刺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强化,幽默也油然而生。

法制未来时,2015

但残存影像电影中,这种反差的张力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形式与内容的一次完美合谋:电影的内容是某个声称的“真实事件”,而形式上则通过种种手段——手持摄影、粗糙的影像介质(DV、低清摄影机、手机)、自然主义表演、跳切——伪装成这一事件目击者留下的一手影像记录,即残存影像(Found Footage)。

一言以蔽之:恶搞纪录片的“伪纪录”是一种戏仿,其目的是反衬内容的荒诞性;残存影像电影的“伪纪录”则是一种拟真,其目的是佐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悖论就在于,尽管它是一部荒诞喜剧,但其形式和内容的反差却从未真正存在过,因此它的核心意图并非戏仿成一部纪录片,而是拟真为一个真实事件。

自开场的一系列90年代电视节目的影像起,《宇宙探索编辑部》就被其伪纪录形式置于了一个“以假乱真”的现实之中;这个电视节目看起来像《法制未来时》中的恶搞纪录片式的戏仿手法的延伸,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无视它与宇航服桥段的交叉剪辑的话,那么这段电视节目影像本身毫无幽默之处,只是作为虚构的档案影像——残存影像电影的标准手法——来介绍主人公的前史,为电影正片极力维持的真实感做出初次背书。接下来,电影在其前三章中向我们介绍了一个落魄中年男人的生活和工作,一个行将倒闭的编辑部的艰难的日常运转,以及一场冲动的调查之旅,期间,摄影、剪辑、布景和表演层面花招尽出,诱惑着观众去相信镜头下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在这样一个形式与内容合谋虚构的真实语境之中,幽默并不来自媒介层次的反差,而完全采用最传统的剧情喜剧电影的逻辑。如果说恶搞纪录片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话,那么《宇宙探索编辑部》充其量不过是拍了一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人物”;前者使我们察觉到电影本身的荒谬和虚构,而后者——在其贯穿始终的真实叙述语气下——只会让我们觉得人物十分愚蠢、疯癫,而电影的喜剧性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人物的嘲笑上,如那个煞有介事地展示假外星人的农民,又或者一直嘟囔一些民科话术的老唐。

随着剧情逐渐进展至后半部分,电影给出了许多现实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并没有像恶搞纪录片中的违背常识之事一样撕开形式与内容的裂缝;相反,正如电影在主题上对虔信主义的激赏,孔大山试图用形式的欺骗性来让观众与人物一同相信这些现象。即便麻雀、驴、骨头等符号滑稽到有些露骨,但它们所带来一点点间离效果依然无法撼动电影引导观众代入的这一真实语境,更无法阻止电影最终滑入那个封闭而确定的结局之中。于是,《宇宙探索编辑部》中的种种所谓“魔幻现实”的事物,其实和另一些残存影像电影中的虚构设定——如鬼神、怪物——并无区别;后者从现实的眼光看也往往是不可能存在之物,但它们的存在却不是为了揭露自身的荒诞,而恰恰是要让人们相信它们的真实。换言之,它们并非“不可信的荒诞之事”,而是“可信的幻想奇观”。

由此而观,恶搞纪录片是一种自我戳穿、自我解构的后现代体裁,而拾得影像电影则回退至一种电影的腐朽传统——不择手段地追求“真实感”;这也就是说,即便它们无法让观众在理性层面信以为真,至少也要让观众在观感层面忘记其虚构性。这就是为什么残存影像电影大多是恐怖片,或至少也是《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 2008)或《第九区》(District 9, 2009)那样的灾难片或科幻片,因为这些类型片最需要观众“沉浸”于真实的幻觉之中,以便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类型奇观的震慑效果。日食和山洞两段作为《宇宙探索编辑部》唯一可称得上是有趣的部分,便是大量借用了残存影像恐怖片的类型手法。

但是,残存影像电影的真实语境不仅建立在形式和内容的合谋欺骗之上,而且其自身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常常出现的视点问题——究竟是谁在拍摄?为什么要拍摄?《宇宙探索编辑部》完全回避了这一问题;摄影机背后的人从未作为实体出现在剧情中,就连采访段落的提问者声音都在跳切中被隐去。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几乎万能的摄影机,它总是恰到好处地出现,记录下最需要被观众看见的对话和动作……至于更晃的镜头、更频繁的跳切、更混乱的机位,这些如果真的能被视为“真实”的视觉符号,那也不过是近二十年来泛滥的影像媒介对我们的知觉系统的污染而已。

当电影努力向“看起来像真实的东西”逼近,选择利用观众的错觉和思维惯性来骗取他们的信任时,它同时也阉割了自己在虚构层面的创造力。如果我们将这一创造力具体化为场面调度,那么可以说,绝大多数伪纪录片在这一层面上都极度懒惰而不思进取(沙马兰的《探访惊魂》(The Visit, 2015)是少数例外之一)。《宇宙探索编辑部》是其中尤其糟糕的一例:无论它在场景的既视感上有多让人想起毕赣的《路边野餐》(2015),它都不能、也不敢拥有前者中为人称道的长镜头和时空戏法——因为在这里,几乎所有手法都只为一个目的而存在,那就是更好地伪装成残存影像,而电影越是接近自己的目的,影像就越是空洞、混乱、丑陋、贫瘠,就像任何人手机里的一段胡乱拍摄的视频一样,也许真实,但并非电影。

同时,作为一部尝试以虚构的真实取代诚实的虚构的伪纪录片,《宇宙探索编辑部》对其所试图关涉的诸多现实问题也是不负责的,它们仅仅作为背景板和插入元素,以维持真实语境的稳固:精神病人、抑郁症、社会边缘的小人物叙事……身为顶流大导的郭帆蹲在地上抽烟装穷,已足见创作者的自我感动;但是影片后半段大量的农村实景——它们本应是这部“伪纪录片”中难得的真实——与老唐屋内的那种虚假的“现实主义”打光(客厅的绿光与厨房的黄光)间的深深割裂,却是多少自我感动都无法轻易弥合的。电影中最强烈、但并不幽默的一组反差在这里不自觉地暴露了出来:电影安排农民们争先恐后地声称看到了一个虚构的超自然现象,但自己却对真实的贫困现象视而不见。

比起追问“宇宙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无聊的科幻存在主义“终极问题”,《宇宙探索编辑部》所面临的更紧迫的问题是“纪录和虚构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如电影的结尾一样拿宇宙星辰=基因序列之类的鸡汤式比喻来搪塞。在恶搞纪录片自我解构的讽刺语境与残存影像电影自我欺骗的真实语境之间,孔大山的折中显然是下下之策;但我们难道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纪实虚构电影(Docufiction)给出了另一个答案:一方面尝试捕捉现实的面目,另一方面也并不畏惧向其中添加虚构元素。伪纪录片将纪录和虚构视为两种界限分明的格式,试图以一个仿造另一个;而纪实虚构电影则将它们视为获取真实的不同手段,二者可以流动、交融,因为重要的并不是格式和它们带来的语境的真实与否——这些都不过是类型学的惯性思维的产物——而是镜头究竟揭露出了何种真实、电影究竟能让观众领悟到何种真实。克拉莫的《美国一号公路》(Route One/USA, 1989)借着虚构角色的视线和评论描绘出了贯穿庞大土地的真实脉络,阿巴斯的《特写》(کلوزآپb,1990)在对真实事件的虚构搬演中揭开了人物一面与社会一角,阿克曼的《来自东方》(D'Est, 1993)在虚构的强力摆拍之中捕捉到了异国纷涌的真实……例子还有很多。也许最好的例子可以追溯回电影刚刚诞生的时代,卢米埃尔的那些小短片已是纪实虚构电影的某种原型: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摆拍,但以我们的后见之明,没有什么比它们更清晰地记录下了世界之真实,这真实也许就蕴含在一只黑猫闪亮的毛发的物质性之中。

La Petite fille et son chat, 1899

归根结底,虚构之物不会因为处于真实的语境中而变得真实,真实之物也不会因为来自虚构的手段而变得虚构;即便《宇宙探索编辑部》真的成为一部技艺精湛的伪纪录片(它现在还远远不是),也只会更加使其远离真正的好电影,因为电影的意义不是要伪装成真实,而恰恰是要揭开真实的伪装。


评分表

*四星制评分,最高★★★★,×代表零分。

往期推荐

评论翻译 | 作为战争机器的迷影

长评 | 类型逻辑与和解叙事

长评 | 为《天气之子》一辩


 7 ) 孔大山:想和8年前的自己说句耗子尾汁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就是觉得没什么真正地需要调动你的生命经验去表达的东西,现在更多的是有感受,但是感受不值得去拍电影,充其量就是发个朋友圈就能排解。”

在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角唐志军的精神苦楚消逝在脱氧核糖核酸的宇宙图景里时,在电影满誉下线同时上线流媒体不再晃晕你时,导演孔大山的职业精神困境,才刚刚开始。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终于想明白了,只是大家会不明白,唐志军会不明白。

是的,孔大山做了一个清晰的绝非玩笑的决定——暂时不再当导演了。

导演孔大山
你一定会和我一样,立刻会问:为什么啊?怎么了啊这是?

在处女作达成惊人赞誉的时刻,在看上去完美地呈现了青年导演作者表达与商业平衡的结果,一个无比令行业和创作者羡慕的开局,就这样,选择离开?

“我们在如此热络地交流电影,这个事本身到底是……我开始深刻地怀疑我们一直特别笃定的这个东西它的意义何在。

大概是在2017年左右,即将经过北电导演系研究生的学业之旅,只差一部长片作品就完美达成少年时代愿景的时候,孔大山突然间产生了一个恐惧的意识——电影对于他来说,失去了作为信仰的光。

而从创作《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前前后后,种种现实遭遇和疲惫,更让他确定,这束光,对于一个人的真实存在来看,它从来就不够强大,至少对孔大山自己来说是这样。

即便你拍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画面,拍到了出乎意料的牛逼的影像,电影这件事,也没有再展现从前令他熟悉的,那种武装万物的力量。

“那个(指拍到牛逼的画面)在你整个创作过程中是沧海一粟,它就像一滴水融入了一片沙石堆。”
我们都知道,对于广大影迷来说,《宇宙探索编辑部》明明就是这束光,事实上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它真实地照亮了诸多即将对电影失去信念的人。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但孔大山不能撒谎,他也并不是懦夫,他其实果敢地选择了躺平,选择享受现在每天躺得整整平平、物理记忆化地刷着手机的日子。

他不打游戏了,因为那会投入进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他更不写诗了,这是和沐浴电影之光类似的可以抛弃的习惯。

他对通过平衡、角力而达到的一种现世下的最周全的自由感到气馁。

他最大的愚钝就是他学不会适当的利用功利调解社交的余地以及唯结果论的进阶功能。

他怒相而柔心,他坚持的道理放在现实面前全是矛盾。
他在不伤害别人也不辜负别人的情况下积极地遵循着所有基因排列出来的好逸恶劳。
他因为从小只是把文艺信仰当做畸形社交关系的盾牌,而导致在成年时代面对吃喝拉撒后,看穿信仰本体的同时产生了一切皆是虚无的顿悟。
他向往于有趣,但归纳进了普通。
他回到了我们生下来就努力去忘记的最大的悲观——活着好累,这是极端理性推导出来的绝望。
别慌,不是说,孔大山不再看电影,也不再拍电影。你用鞭子抽他,拿枪指着他的脑袋,他也许照样能拍出惊奇的故事。
他只是在我们误以为很了解他的时候,迈过了电影,坦诚面对了一些真正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我相信,孔大山有很多这样的同类,一定有一大批不同领域的艺能人、同行、同龄人都和孔大山一样,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为了不让孔大山的这种认知给《宇宙探索编辑部》带来误解,影响到电影发行的流程与市场成绩,我决定直到现在,直到电影基本下线,再呈现这场采访。
事实上,这场采访发生在去年12月中旬,那时北京疫情放开后第一轮确诊潮即将过去,虽然聊了海量的电影解读细节,但我都没放进文章里,我当时的主要目的,还是想把孔大山“捞上岸”。
但我错了,我不能干扰他的想法,我们都不方便干扰他的想法,他的想法没有问题,这是面对现实的最精确的做法。

01.疫情使我理性

第一导演:我现在北京的朋友基本上差不多了,一轮都快过去了。
孔大山:去年跟《流浪地球2》的时候,组里也是好多人得流感,我也中招了,但那次我印象中我都一星期没怎么下床。
第一导演:这么严重?
孔大山:对。
第一导演:确定是流感,不是新冠?
孔大山:肯定是流感,因为那个时候都有做核酸的,确定的话就全隔离了,当时组里全轮了一遍。
第一导演:老郭也中招了?
孔大山:没有,包括到现在,他身边人全阳了,他家里人,公司的人全都阳了,但是他就没事。
第一导演:我想也是,我知道他,他天生骨骼惊奇,太离谱了。
孔大山:对,真的很离谱,关键是他还每天都在工作,每天都在跟各种人打交道见面,他公司也是在闹市区,只能说天赋异禀,真的是干大事的人,身体上确实异于常人。
你要是让我去经历郭帆导演要经历的这些东西,我可能都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不说别的,连基本睡觉这个事,拍戏的时候,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面,他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甚至还不到,每天白天工作到半夜收工之后,他还得再去机房盯剪辑,盯完剪辑可能天都亮了,回去洗个澡,躺个两三个小时,就又出工了。正常人是做不到的,他真的是基因优势,我只能是这样解释,他就是超人。
第一导演:其实我真正想问的是,你在生病这两天,有什么想法吗?三年了啊,起初是疫情影响了开机,当然后来也完成了,现在终于快上映了,突然间集体阳了,电影也要上了,这个时间安排得妥妥的。
孔大山:我确实有想过,感觉这么一个影响了全人类的病毒,兜兜转转三年,终于经过我的身体了。
回想当年因为疫情而停机,有种塞翁失马的感觉。因为当时我的状态,包括当时剧本定稿的程度,都跟后来差别挺大的。
那次停拍的时候是第七稿的剧本,后来在漫长的停拍过程中,又进行了很大的修改,得益于漫长的停拍期,自己更理性了,更冷静地改出了最后一稿剧本,也就是现在的第八稿。
第一导演:你到底想明白了什么?
孔大山:怎么说呢,首先大刀阔斧地删掉了好多细节,最肉眼可见的是,剧本变薄了。
第一导演:删掉了特别难拍的戏还是你觉得并不是你想表达的戏?
孔大山:是特别难拍的,而且就算你拍出来,性价比也不高。
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印象,他们在后半段上路之后,有一段大家坐在土豆火车里的蒙太奇段落。
第一导演:有啊,所以那段其实是一段故事是吗?
孔大山:对,没错,之前那整大段的路上,他们在坐上土豆火车之后,包括之前几乎每场戏全都是实打实的戏。
甚至他们后来到了彝族的村子里,还在村子里过夜,遇到了彝族毕摩,它是一个事接着一个事去呈现的。
第一导演:那等于说你的第三幕原本老长了。
孔大山:对,第一次筹备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觉得实现起来好复杂,好困难,我当时就感觉没有时间去做什么修改了,只能说一咬牙走到底。
第一导演:当时在本子的层面也没办法再投入精力了。
孔大山:对,哪有功夫再改或者再优化啊,把剧组弄明白就不错了,现在来看那一段就应该是一个蒙太奇段落,如果它再按照细的逻辑去写,其实就不对了,就成了写剧的方式了。
所以当时是这么一个状态,幸亏有变化——焉知非福啊。

02.自卑、边缘与像水一样的纯洁

第一导演:其实你最早的那个剧本是没有核心人物的,各种小段子往里冲,但被王红卫老师否了。
孔大山:对。
第一导演:但是我想知道你当时为什么这么做,偷懒吗?
孔大山:对,它其实是那种最不用动脑子的,一拍脑门就本能想到的最廉价的方式去实现这个故事。
第一导演:你要是段子特好,也无所谓吧,可能王红卫还是喜欢常规叙事吧。
孔大山:就是因为我写的太常规了所以才被否了,王老师是一直期待他能从青年导演的创作里看到一些“出格”的东西。但我那版其实是“哗众取宠式的平庸”,就被王老师一眼识破了,包括郭帆导演也不喜欢,当然他说得比较委婉,他说你再想想,你再琢磨琢磨……对,其实我当时也非常不满意,只能说当时是到了一种,好歹我先写出来了,这么一个心理,没有任何兴奋或者是什么情绪。
第一导演:反正万事开头难,我得先把第一道坎趟过去。
孔大山:对,先交个差,我也听听领导们的意思。
第一导演:那我问问你,这些小段子里,有没有和你情感比较接近的,最后保留在现在长片里的?
孔大山:没有。它就是连我自己都没有调动任何情感的这么一个,完全是趣味性的东西,各种恶趣味,抖个小机灵。
第一导演:还有恶趣味?啥样的?
孔大山:就讽刺一下这,讽刺一下那,升级版的《法制未来时》,挺无聊的,说白了就是一个很肤浅的东西。
第一导演:那产生唐志军这个人物的起步的势能是什么?
孔大山:我其实不记得到底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我想到了唐志军这个人物,就是长久以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一导演:有《自行车与旧电钢》里的张宜苏,有骑驴的唐吉坷德,有古板的唐僧,有《过把瘾》里王志文的发型,还有谁?
孔大山:还有《有话好好说》里的李保田,《瑞克和莫蒂》里的瑞克,等等,或多或少都在某些层面上。
第一导演:他们的共性是什么?
孔大山:失败者。对,失败者,这是统一的共性。
第一导演: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某个层面也是这种人,至少你熟悉这种人的情绪?
孔大山:失败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是对现状的永不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跟现实世界一直有种滑稽的错位。
第一导演:这里面会有自卑的成分吗?
孔大山:对我个人而言,第一次有这种意识,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成绩下滑特别厉害有关系,因为那时候唯分数论,你成绩差意味着你这个人全方位的失败,全班人都被我们一个相当一般的班主任精神PUA了。
第一导演:尤其你们山东啊,卷得厉害。
孔大山:后来到高中的时候,相当于从初中三年漫长的压抑环境里找到一个出口,要是上点价值的说,是自我意识觉醒了,意识到我对我自己的评判标准应该建立在我自己的手里,或者是我认可的人的手里,而不是被莫名其妙的一套考试标准,被一个个面目模糊的中年人用一个非常狭隘的标准去绑定。
第一导演:所以你那时候的偶像是谁?
孔大山:王小波跟王朔。高中时候班主任让每个人写自己的座右铭,我用了王小波的一句话——不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
班主任看到后回应了一个冷笑——现在想想这冷笑里有大智慧啊——“一个个肉体凡胎的,谁能翻的出去这五指山呢。”
第一导演:那这次《西游记》的主题,是属于那种最初你自我觉醒后的反叛的……余晖?
孔大山:我也是写剧本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它跟《西游记》的某种精神内核的联系,《西游记》这个英文片名比中文片名更早决定。
但我也没有需要去做一个强连接,我真的是在解构《西游记》或者干嘛,没有,我只能说是在某种元素上的呼应,以此来做某种致敬。
我没有通过《西游记》去指导我的创作,不然那就本末倒置了,我无意去创作一个当代《西游记》的故事,我是在写我自己的故事,毕竟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第一导演:仅仅是人物关系吗,唐志军和孙一通的关系?
孔大山:如果是从形而下的角度就是你说的这些,但如果形而上一点,我觉得是人类困境本身的连接。
第一导演:我就喜欢和你聊这些。
孔大山: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其实人类困境依然存在。人类不断地需要这种取经人,他去到一个地方,寻找一个答案,借此希望能够渡化众生,我觉得唐志军干的事跟唐僧干的事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去西天找佛祖,一个是去西南深处的荒山野林找外星人,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希望从某种超验的存在里获得解决我们当下困境的答案。
第一导演:我想问,你是否有想过这么设计,就是孙一通最后在肉身消失后,他的真实人类的面貌又出现了,性格大变,原来他本身是一个狡猾功利的人,诸如此类的?
孔大山:其实还真有,真的,在我们写某一个阶段梗概的时候,或者是大纲的时候,孙一通没有消失,他最后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具有人格性的那一面。
第一导演:但是我觉得可能王一通不喜欢,或者你不喜欢?
孔大山:我俩都不喜欢。
第一导演:孙一通这个人物还是有点附加在不可知论上的理想主义。
孔大山:对,他就像孙悟空,跳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没有人的七情六欲,是一个特别纯粹的,像水一样干净的一个存在。

03.不安定,想逃跑,以及灵感来了之后

第一导演:完成这部电影后,还会去想它的整个体验吗?
孔大山:没有,我现在尽可能逃避我从写这个剧本时候思考过的所有的问题,我现在就想思考一些特别吃喝拉撒的事。
第一导演:从精神指引屈服于肉身的现实了。
孔大山:对,差不多,因为那个东西它很容易陷入某种悖论里面,你越思考其实越没有答案,你会越沮丧。
第一导演:你会不会在整个拍摄状态里都有点不安?即便你已经有《法制未来时》那种伪纪录的经验,但其实还是不自信。
孔大山:有,这种不安感一直到我拍完都没有消失。它和《法制未来时》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法制未来时》其实准确说是伪新闻片,它是有一个模版的,但是这部戏完全没有参照。
说真的,我杀青的当天晚上,第一个反应就是——我想跑路。因为我觉得我骗了所有人,我骗了郭帆导演,王红卫老师,骗了投资方的钱,我花了这么多钱,拍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鬼玩意儿,我都不知道剪出来是什么鸟样子的东西。
第一导演:难到你拍完唐志军被吊车吊出去那场戏之后,还不安定吗?这不是已经定乾坤了吗?
孔大山:因为它不像拍普通剧情片,你不用考虑假定性的问题,普通剧情片,你只要拍完,它到底怎么样,你心里应该有个七七八八了,因为它只要能把故事讲明白,哪些是精彩,哪些是怎么着的,你心里有个数。
但是伪纪录有个复杂的问题,是这个语境你不知道建立没建立起来,你不知道这个东西从头它是否就错了,观众能不能认可它这样的语境,如果不认可,全片他都进入不了,或者是全片他都有一种很膈应的感觉,那就导致你很多戏其实是没法成立的。
第一导演:那你到底是在剪到什么程度,突然间感到,这下稳了。
孔大山:我杀青之后那一个月,我就没剪。
第一导演:没剪?
孔大山:我就没动,我就骗郭帆导演,说我去机房,其实我每天都自己在家里待着。
第一导演:我的天,待着是啥状态?
孔大山:就不想面对这个事,每天在家打游戏。
第一导演:就生待一个月?
孔大山:我记得好像一直到过年前了,之前那个剪辑师他说他剪出来一版让我去看,我才鼓起勇气去看,虽然他剪的风格跟最后成片风格很不一样,但我是看了他那版,才开始恢复了一点信心。
第一导演:不受点刺激就是不行。
孔大山:不是,我能通过那些素材本身,感觉好像它是有很多空间,素材本身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
第一导演:其实是你的灵感找来了。
孔大山:看完他那版就过年了,我就回家过年,但到了初四初五的时候我就有点兴奋了,初六那天,我要赶快回去剪,我觉得我有得救,我就开始先自己剪了一个月,剪出来头20分钟。
第一导演:稳了吧这回哈哈哈。
孔大山:对,给王老师和郭帆导演看了,他们就觉得行,知道我要干嘛了,原来你要这样啊,所以就更明确了。
之前的剪辑师因为档期问题没有时间了,后来我就拉我现在的剪辑师入伙,我们俩又一块剪了一两个月,定稿。

04.我不大相信电影了

第一导演:刚才说到杀青之后想逃跑,咱们说到这次的正题吧,上一次你和我说,你不想当导演了,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孔大山:就是觉得没什么真正地需要调动你的生命经验去表达的东西,现在更多的是有感受,但是感受不值得去拍电影,充其量就是发个朋友圈就能排解。
第一导演:这么问你,如果当导演是你的固定工作,这个事你能接受吗?
孔大山:接受不了,因为我觉得我不适合把导演作为一种工作去做,太累了。
第一导演:可是你得有收入啊,不愿意通过导演来维持生活吗?
孔大山:我觉得当导演操的心和最后赚的那点钱,不足以支付我的心理创伤。
当你每天醒来面对的就是各种糟心事,甚至是有一些愉悦的东西,你在现场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去享受或者是感受这种它,你每天唯一欣慰的就是你又处理了多少糟心事,而不是你又获得了某些收获,每天你感慨的都是今天终于又熬过去了。
第一导演:就是说你从没想到过导演工作上的某些体验严重令你不悦?
孔大山:对,它会让我有很大的精神消耗。
第一导演:但当你拍出一个牛逼镜头,完成一个牛逼表达,这种愉悦不能遮掩那些不愉悦?
孔大山:那个在你整个创作过程中是沧海一粟,它就像一滴水融入了一个沙石堆。
第一导演:这种情况你没有和老郭深聊一下吗?
孔大山:郭导最开始跟我说过,当导演90%的精力都是放在导演之外的,我拍之前我还不信,没这么夸张吧,后来感觉90%都说少了。
第一导演:不会担心在圈里惹麻烦吗,一大堆欣赏你的大佬来找你谈项目的,聊到最后全拒了。
孔大山:当然会,我也不想浪费人家的时间,对吧,我肯定就开诚布公地说我现在的状态,我现在就是一个基本丧失导演劳动能力的一个状态,但除了导演之外的其它工作,我应该还是可以胜任的。
第一导演:那你还想做游戏吗?之前你说放弃电影去搞游戏来着。
孔大山:也不想做了,也不是不想做,你意识到这个事没你想得那么……那么天真,其实这是一个完全外行人抱着最幼稚的想法去看待一个行业,好像这个行业挺有意思的,后来了解了一下,包括看了一个讲述美国独立游戏制作人的纪录片,我发现真的跟独立电影人一样的苦逼,大家真是众生皆苦,他们面对的那些问题、困境,创作上的,制作上的,发行上的,完全跟拍电影的一模一样,真的是。
第一导演:那你不做游戏但还玩游戏吗?
孔大山:也不玩了,因为我觉得玩游戏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累的过程。
第一导演:你这……
孔大山:没有,我现在本能地抗拒需要把自己投入到一个长时间的这么一个情境里的事情。
第一导演:那还写字吗,写诗吗?
孔大山:也不写了,更不写了。
第一导演:王一通呢?
孔大山:我觉得他挺好的,他是一个非常懂得给自己生活里寻找一些小爱好和趣味的人,比如说有一阵他喜欢迷恋上了一种植物,特别粗壮的那种植物,特别像一个盆栽,我忘了叫什么了,还有一阵玩滑板,他总能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小的自娱自乐的东西去丰富自己,我就挺羡慕他的。
第一导演:但是你做不到吗,你不能去种个花?
孔大山:我连绿萝都养不活,那个东西对我来说都是一种麻烦。
第一导演:你不是踢球吗,世界杯你看球啊。
孔大山:不看。虽然我以前小时候踢球,但我从小就不看球,因为我忍受不了那么漫长的……
第一导演:漫长的不进球的过程……
孔大山:对,我小时候就看那种体坛快讯里面的进球集锦。
第一导演:你刷抖音也都是这些吧?
孔大山:对,就这种,即时满足的廉价快感。
第一导演:所以说你现在觉得最好的状态就是当老师,是不是这个意思?
孔大山:或者是自然人文类的纪录片摄影师,可以满足我到处瞎逛又不用自己安排行程的愿望。
第一导演:你操作了吗,开始为这个事。
孔大山:暂时还没有,没人找我,找我的都是继续当导演的工作。
第一导演:那去王老师那里找一些安慰呢?
孔大山:王老师他其实能理解我,我估计我现在的这些困扰,他已经不知道见过多少导演都有过了,我觉得他对我的状态没什么意外,没什么的。
第一导演:我还是不懂,比方说你再拍一个以小博大的片子,哎呀呵,我财富自由了,这不好吗?
孔大山:我跟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我再拍下一部电影,要么是因为导演酬劳多到可以让我终生财富自由,要么就是我写出来了一个比《编辑部》还牛逼的剧本,为了把它拍出来我愿意再受一次当导演的罪。
第一导演:所以这种状态的起始点就是从拍《编辑部》开始的?
孔大山:不是,可能是我2017年、2018年那会逐渐才开始强烈一些,因为刚好你之前所有的目标都实现了,就剩最后一个,当导演,你一下子发现我马上要走到头了。
第一导演:你走到今天这一步,算不算已经超出自己以往所有的规划了?
孔大山:没有,我觉得我都是在规划内的,拍这个电影就是我从十几岁的时候决定要当一个导演的时候定下的目标,现在就是按部就班地实现了。
第一导演:你不能一丁点欲望也没有了吧,一定要保持寡欲吗?
孔大山:欲望一直有,但同时我也明白欲壑难平,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生最大的修行,我们经常所谓的欲望好像都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其实那些东西是最容易被满足的,但是人类最终一生要控制的是更虚无缥渺的一些欲望,这样你才能把奖励机制建立在自己的手里,不会被外在的一些诱惑去疲于奔命。
第一导演:你信佛吗现在?
孔大山:我非常喜欢佛学,但我不信佛教,我把它当做一种哲学去看待,就是作为一个思维训练,可以,因为哲学本来就是非常好的思维训练,但是你大脑永远都是趋利避害的,谁不想天天刷一些小视频,即时快感,即时奖励的一些东西。
第一导演:速食愉悦之后,时间就消失了啊,不慌吗?
孔大山:不消失能用来干吗?
第一导演:不消失用来写比《编辑部》还牛逼的本子啊。
孔大山:我一直有一个非常虚妄的烦恼,好像我把这个时间浪费了,再仔细想想,你不浪费能干嘛?你能怎么样充实自己的人生?因为它永远是一个没办法填满的东西,消失就是消失了。
第一导演:我大概明白了,你是不是相信并且执行一个认知,就是人一天当中记忆之外的东西,才是人这一天生活的真正的主体?
孔大山:对,可能有类似的感受,因为所谓的那些你记不住的,其实就是冗长的生活,就没有任何波澜的生活,但那个其实才是生活的真相。
所以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或者看这种跌宕起伏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人为地给生活设置了一套因果链条,让它在一个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它的起承转合,我们能看到波澜,但生活中可能你的人生很多年的时间,你把它浓缩起来可能都没有什么波澜,它没有什么情节性,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第一导演:可不可以这么说,归根结底,当年《法制未来时》刚一出来,我从凤凰网,从望京打车去北电找你,咱俩在拐角的食堂聊天,那个阶段你骨子里是相信电影这件事的,但随着你身在其中,见识到了电影诞生的更多的细节和真相,见识到电影最彻底的全貌,你就开始抽离出来了。
孔大山:对,我们在如此热络地交流电影,这个事本身到底是……我开始深刻地怀疑我们一直特别笃定的这个东西它的意义何在。
郭帆导演对此的评价就是,说明你还没真正做好当一个导演的准备。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史铁生的《命若琴弦》——郭帆导演就像那个弹琴的老瞎子,我就是那个跟他学琴的小瞎子。
第一导演:即便是虚荣一点,虚荣心也帮不到你吗?
孔大山:那种东西特别廉价,而且我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不太能,无福消受那些鲜花和掌声,真的,我去年在平遥的时候,那几天其实过得非常疲惫,因为你每天要面对无数人的采访,各种人加你微信,各种人给你祝贺,你只能不停地很机械地跟人说谢谢,面对各种采访,其实你当时是麻木的,我觉得当时大脑已经过载了,很紧张,而且你还得圆滑地说话,你要上台领奖,领奖的话怎么说,满脑子想得都是这些事,其实不是像别人看起来感觉很风光,作为当事人,其实很疲惫。
可能我本能的就有社恐,所以说我对那种,一下子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大量的陌生人,那就有一种不安全感。
第一导演:好吧,我理解了,我不劝你了。那我现在是鲁豫,你想对你当初刚考上北电研究生时的自己说什么?
孔大山:只能说,小伙子,耗子尾汁吧。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欢迎关注。

 短评

这是一部内核非常非常浪漫的电影。它讲的就是一个迷信科学的人最终学会了写诗。它从宇宙探索最后又回到了编辑部,最终肯定了只有艺术才能抵达科学未知的境地。作为一个学理的文科生,我尤其被这一点打动。当然,它还是一部非常当下的电影,本质上和《瞬息全宇宙》在讲同一件事:是把自己抛向无尽的虚空,还是回过头来,看看人间。这就是当下最致命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困境,是科学或曰理性发展到极致后所必然导致的虚无主义,该如何面对的问题。这部电影最终给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特别具体。而这恰恰是关键之处——答案本身是什么不重要,具体才重要。我推荐给所有正在为抽象的虚无感所困扰的人,这是一部可以结结实实给到你安慰的电影。

6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其实形式上不需要强调伪纪录拍摄人的在场,纪实临场感的手持和采访镜头已经足够了。所以形式可以更统一(要么降低伪纪录属性,要么强化并减少配乐去掉升格),收尾段落的情感和主题拔高可以再往回收更顺一点。整体上在伪纪录形式与喜剧和科幻类型的混搭尝试上显得成熟且自信,把科幻作品的宏大概念与主题,与人类个体的私密情感经验连接到一起(类似于《星际穿越》+《登月第一人》),而影片本身看起来又如此之“小”,更显蕴藏的能量之“大”,放在国内来看是最难做也是最难得的那类电影。

1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天真、浪漫、深情。瑞思拜!

13分钟前
  • 顿河
  • 力荐

#PYIFF2021# 非常惊喜,中国科幻终于找到了另一条门路,不依靠狂轰乱炸的特效堆砌,而是回归到最为本质的人类共通情感。一个落魄的中年“民科”,执拗地追寻一个未解的答案,只是为了去疗愈心中的伤疤。诗歌的文学浪漫,数据的逻辑思维,正像是DNA相互交织的两个链条,组成了这部影片的核心,也组成了普世价值的能量。结尾镜头不断抽远,人类的情感是如此宏大,又是如此渺小,让人久久回味。伪纪录片的形式,公路喜剧的类型范式,五个段落紧凑衔接,包裹了一首稍显悲伤的组曲。看到最后我想起的竟然是《降临》的内核,所有未知通往的答案,是爱。恭喜各位主创,这就是所有公司都在苦苦寻找的发光项目。演员表演都很棒,祝爆。

17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这不是普通的电视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今年平遥唯一5星,浪漫主义荒诞神(经病之)作,理想主义惊奇之歌,华语软科幻类型巅峰,国产伪纪录片高光时刻,预定年度华语最佳。恰如其分的荒诞,一本正经的幽默,笑中带泪,哀而不伤。剪辑、素材太棒,细节信息量爆炸,处处有嘲讽,处处是神来之笔!“爱无法发电,但是牛粪可以发电” 三二一闭眼睁眼,当狮子身上真的落满麻雀,仿佛看到宇宙的轮廓。

1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所以他姓唐,唐吉诃德的唐,唐三藏的唐。带着能伸缩的金箍棒,打退堂鼓的八戒与吃胡萝卜的白龙马,Journey to the west.

23分钟前
  • 隔壁家的桃太太
  • 力荐

法制快讯:各部门注意,近期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文艺与商业结合的新型犯罪模式!

25分钟前
  • reader
  • 推荐

321的时候我闭眼了

30分钟前
  • 葵葵圈
  • 力荐

我妈笃信地瓜餐,我爸是佛教徒,我妈吃了三年的地瓜配盐水,我爸觉得我考上学和家人没得covid是菩萨保佑,我从小学开始的家庭科普运动到今天早已宣告失败,最后也能微笑着跟着点头“反正结果是好的”。我剩多少不情愿的宽容,那也只够给荧幕上我家人的影子了,也最后就偏偏这股子不思进取的中果特色最惹人生气。你在科技日新月异面前瞠目结舌,努力把一切串联在一起,却怎么也理解不了简单且基础的逻辑,摆脱盲信就能摆脱的痛苦,你说那可是我还是只想盲信。步步为营地探索诘问,最后还是把存在主义的糊糊翻来覆去炒了第三百遍,宣告观众爱又第三百次拯救了苍生,不管你是疯子、酒鬼、弃女都能获救,你不是艺术的害群之马谁是?

34分钟前
  • 拉琴的尸体
  • 还行

被一些影评人的高度评价给诈骗到了;看来不同人对浪漫的定义非常不同,对于有些人来说“宇宙”“存在”等词以及语焉不详的现代诗歌排列组合在一起即可触发内心浪漫情结,就跟大学生会用夏天、自由、苏打、快乐with黄油相机滤镜加字加字照片来营造自觉出众的氛围感朋友圈一样。女儿的线也太刻奇,套了一个寻找外星人的噱头、还有伪纪录片的形式,镜头的设计还有手持的感觉在大荧幕上显得非常粗糙,之前很喜欢导演那个《法制未来时》的短片,结果电影有种加长版视频的感觉,还是感觉撑不起来啊……

35分钟前
  • 小小气泡熊
  • 还行

最后唐志军写了首诗送给死去的女儿,但他念不出口,他只能流泪,因为眼泪就是这首诗本身。

39分钟前
  • 干不了活
  • 推荐

剧本写了四年,打磨得非常之好,到最后节奏也很稳,一点没泄气。这点就很不容易,不是模仿个形式就能成功,不信你们可以自己拍个试试。郭帆龚格尔在为中国重工业科幻开疆拓土的同时,还助力青年导演孔大山推出这部极低成本、几乎无特效痕迹、伪纪录片风格的轻科幻喜剧,以小博大,似乎又找回当年初看《中邪》的那种惊喜感。中国终于也有像《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样完全以故事创意、而非靠烧钱奇观取胜的科幻片了,硬科幻软科幻、高概念低成本两开花才应该是科幻题材的未来。全程好笑的同时,最终又落到宇宙的尽头是爱,深邃、浪漫而感动,导演意图是非常清晰的。手里那根520块钱买的假外星人腿骨,越走它变得越长,一个简单的道具,就拍出一种奇妙的科幻感,喜欢类似这样的小巧思。唯一建议就是跳切剪辑用得有点多,又是手持镜头,买票尽量选后排。

4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强烈要求孙一通诗集出版

46分钟前
  • 梦伴
  • 推荐

旁观视角,伪纪录风格,荒诞但有逻辑,特别有趣。荒诞的表象下,那个不容易被大众理解的执拗理性可爱的人给我带来很多对人类对宇宙对人性的思索。看到终章,我更加明白了这么一件事,就是请遵循着你所热爱的事物的指引,因为那就是答案。

48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力荐

#5thPYIFF#虽然有取巧的成分,但是这种对于抑郁症的表达远比那些矫情的情绪电影来得有趣深刻。道理挺简单,过程很有趣。爸爸寻找外星人的过程更是寻找女儿自杀的答案,我们探索宇宙不正是为了拓展我们的认知领域。既然在广袤的宇宙层面,人类渺小无意义,不如把目光投向彼此。

49分钟前
  • 林夕已被占用
  • 推荐

那个热评,“我和花520买骨头的唐志军有什么区别?”太高级了

53分钟前
  • 在风前
  • 还行

有一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了很多民科。他们大多数是骗子,少部分是傻子,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偏执狂,他们身上的那种想要冲破肉身束缚的狂热和坚决的行动力,让我觉得如果他们有更好的教育,也许会是下一个开普勒。但这部电影让人知道,知识有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红巨星塌缩,编辑部解散,麻雀翔集岩石,驴子行于山涧,万物有联且有意义,都是因为人类那一点点的爱与偏执。这道理很多先贤都说过了,这个电影用恰当且幽默的方法再讲了一遍,是对中国科幻有功。

55分钟前
  • 江声走
  • 推荐

依旧是男性视角讲述的故事,其一,男主角作为离异,女儿得抑郁症自杀身亡的懦弱无能的中年男子却并没有遭到社会的谴责和歧视;其二,男主角想要去成都探索外星人,社里一众成员虽说嘴上不同意,却还是会作为他忠诚的信徒,一路陪伴他,为他提供经济支撑,试问一个女性能得到像他这般的支持吗?其三,作为吸引众人泪点的女儿的去世,完成了观众对于软弱自私,仿佛还带着点理想主义者的悲歌形象的男主的理解与感动。其四,男主角最后站在山洞口,声称自己理解了宇宙的奥秘不过是“爱”,这种说法解构了之前的对于存在意义的探讨,其实不过是将与生存意义一样虚无缥缈的爱作为它的掩盖,为其蒙上了一层美好的色彩,于是观众在一片泪声中觉得自己得到了世间的爱。

60分钟前
  • 怀瑾瑜兮
  • 还行

孙一通让我出戏总觉得是拉宏桑在演…………

1小时前
  • uily
  • 推荐

#2021平遥#不仅是本届平遥最佳更是本年度国语最佳,爆灯喜欢的那种!只要你小时候看过UFO未解之谜,成长过程中追过十多年科幻世界,给回到未来和rick&morty打出过五星,叩问过为什么人存在于这个世界这样的傻问题,你一定会被戳得死死的。这是部科幻片吗?不,这是一部献给理想主义的浪漫赞歌,更有着最深沉的爱。当然了,还有诗意和迷茫。我在无法言说的巨大共鸣里哭得稀里哗啦。

1小时前
  • 艾栗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