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

喜剧片美国2016

主演:瑞恩·高斯林,艾玛·斯通,约翰·传奇,罗丝玛丽·德薇特,芬·维特洛克,杰西卡·罗德,水野索诺娅,考莉·埃尔南德斯,J·K·西蒙斯,汤姆·艾弗瑞特·斯科特,米根·费伊,达蒙·冈普顿,贾森·福克斯,乔什·平茨,艾米·科恩,特里·沃尔特斯,汤姆·谢尔顿,信达·亚当斯,克劳丁·克劳迪奥,D·A·瓦拉赫,特雷弗·里斯奥尔,奥莉维亚·汉密尔顿,安娜·查泽雷,马里乌斯·代·弗里斯,妮科尔·库隆,迈尔斯·安德森,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播放地址

 剧照

爱乐之城 剧照 NO.1爱乐之城 剧照 NO.2爱乐之城 剧照 NO.3爱乐之城 剧照 NO.4爱乐之城 剧照 NO.5爱乐之城 剧照 NO.6爱乐之城 剧照 NO.13爱乐之城 剧照 NO.14爱乐之城 剧照 NO.15爱乐之城 剧照 NO.16爱乐之城 剧照 NO.17爱乐之城 剧照 NO.18爱乐之城 剧照 NO.19爱乐之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9 05:02

详细剧情

米娅(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至今她仍旧只是片场咖啡厅里的一名平凡的咖啡师,尽管不停的参加着大大小小的试镜,但米娅收获的只有失败。某日,在一场派对之中,米娅邂逅了名为塞巴斯汀(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的男子,起初两人之间产生了小小的矛盾,但很快,米娅便被塞巴斯汀身上闪耀的才华以及他对爵士乐的纯粹追求所吸引,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  在塞巴斯汀的鼓励下,米娅辞掉了咖啡厅的工作,专心为自己写起了剧本,与此同时,塞巴斯汀为了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乐队,开始演奏自己并不喜欢的现代爵士乐,没想到一炮而红。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力追求梦想的两人,彼此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在理想和感情之间,他们必须做出选择。

 长篇影评

 1 ) 北京爱情故事之二人转之城

生于河北燕郊的农村女孩小燕唱歌跑调舞技拙劣,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明星梦高中未读完就辍学前往北影趴活儿。为了节省房租只能住在沙河的群租屋,每天早晨坐一个小时的公交到北影。期间为了补贴家用,下午在附近的沙县小吃做服务员,晚间在后海卖气球。2010年冬,在卖气球时被神秘歌声所吸引,由此结识了在后海酒吧走穴的北漂歌手奋强。

奋强毕业于大城市铁岭的莲花沟音乐专修学校二人转专业,致力于组建民间艺术团,复兴二人转。奈何生不逢时,追求梦想之路磨难重重,穷困潦倒,只能在酒吧驻唱爆款恶俗民谣《董小姐》以求生存。某日,出于对靡靡之音的厌恶,对二人转的坚持,以及对残忍现实的控诉,他一时激动,唱起了著名民间艺术家尼古拉斯赵四老师的传统曲目《一男泡四女》。由于歌曲与小清新氛围的混搭失败,奋强被炒了鱿鱼,但是美妙的歌声成功吸引了气球女孩小燕的注意,二人由此结识。

在被奋强普及了二人转的艺术价值之后,小燕逐渐爱上了这项民间艺术;两个人也冲破重重阻碍确定了关系,在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彼此鼓励。很快,奋强的事业取得了进展,同村发小小鹏邀请他组建艺术团。虽然两个人在对艺术的理解上有偏差——奋强追求纯粹的二人转而小鹏希望将二人转与重金属结合,他们的合作还是迸发了火花,成立了新兴乡村重金属乐队“二手菊花”,并成功产出了第一支群众喜闻乐见的爆款新二人转单曲《只泡一个好》。然而小燕对这支乐队这首歌嗤之以鼻,认为菊花并没有体现出二人转的乡土之美;而奋强则认为小燕不希望自己成功,并且思想极端太清真。二人之间就此生了嫌隙。

与此同时,国际著名张姓导演为筹拍新电影《榴莲树之恋》全国海选女主角。由于该片将在榴莲产地三亚取景,小燕在面试时载歌载舞地以二人转风格讲述了“我姑妈在三亚花三万买了个天价榴莲但是她托我再给她捎一个”的故事,并成功感动导演落泪获得此角色。在小燕前往三亚之际,出于对三亚娱乐业的(不)信任,奋强决定与小燕分手,支持她追求自己由外而内的突围事业,追求自己的梦想。临别之时,奋强不忘提醒小燕:好消息是,现在东北人都在三亚炒房,你去了那儿仍然还能听到地道的二人转。

五年之后,2016年冬,已经走遍各地红毯的女星小燕跟着在三亚某盛宴结识的王姓富豪回到北京,出席新电影《白肚人》的首映。无奈车堵在三环,只能下车步行,误入北太平庄附近的一个地下二人转剧场并与奋强重逢。原来,五年之间,拜了著名民间艺术家山本老师为师的奋强已经成立了自己的二人转艺术团,事业已小有起色。多年之后重逢,小燕已经跟老王生了娃,奋强做了小老板,四目相对之中奋强又唱起了赵四老师的《一男泡四女 》。在蜜汁歌声里,小燕发现自己原来真的喜欢听二人转,但是又舍不得这么多年自己吃香喝辣泡人被泡的人生,于是匆匆地说了一句,爱过,然后各奔东西,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了。这一年,奋强在唱二人转,小燕在走毯,老王在包外围:但愿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10 Jan 2017

 2 ) 幸好,你们分手了

据说看《爱乐之城》一定会痛哭流涕,我提前准备了两包柔软亲肤型纸巾,可惜还没找到机会用上,电影就结束了。

这让我怀疑我是不是进入到了一个麻木又冷漠的人生阶段,面对原本可以“圆满”的结局,我竟然没有以泪洗面,竟然没有感到什么遗憾,我只想起立鼓掌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幸好,你们曾放开了彼此的手。

剧情很简单:

两个生活在洛杉矶的文艺青年,相遇了,相恋了,最后却因为都要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分手了。五年后偶遇,他们都成为了当初想要成为的样子,最终以相视一笑泯恩仇结束了这段意外邂逅。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如果把洛杉矶改成北京,人物原型就是这样的:

一个小剧场跑龙套的女演员和一个十八线地下音乐人相遇了,他们啃着煎饼果子,在某live house贿赂了检票人员入场,并省下一周的饭钱买了一瓶绿棒共饮,在愤怒的摇滚乐BGM下,他们眼中闪烁着泪花互相鼓励,“你一定能行的”,“你也是”。

故事的结局会是一样的:跑龙套的也有春天,她最终成为一线小花女艺人,十八线音乐人也不再忧伤,他在鼓楼开了一家酒馆,虽然小众却经常人满为患。

他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但还是在相遇的那一刻不可控制的在颅内剧场里上演了一出人生AB剧,若是当初没有分开,他们现在已经一起走上了人生巅峰。


就是这一幕,唤起了多少人内心的渴望,让多少人达到了情绪高潮,他们想起了那个曾经放弃的人,那段曾经错过的感情,拍着大腿恍然大悟:我得到的都是侥幸,我失去的都是人生啊。

你可千万别把这一刻当真。

你怀念的,你感到惋惜的不过是一场关系没有走到尽头,至于那是不是真的爱情,另当别论。

电影跟回忆一样,总是会美化我们的经历。多年后,你会忘记过去一起遭遇的贫穷,患难时对彼此的嫌恶,忘记曾为鸡毛蒜皮争吵,忘记冷落和失望,就算记得,这些不快的经历也会像加上一层柔光镜,顺眼了不少。

唯有那些美好会被放大,它们在你心里变得越来越特别,不同寻常到似乎眼前的一切都比不上。

这是陋习,也是共性,我们总是对失去的、错过的东西另眼相看,仿佛只有不再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

却忘记了,你当初有过无比坚定的要放弃的理由,你曾信誓旦旦认定自己不会后悔。

在那时那刻你比较过,你衡量过,你取舍过,就别怪命运弄人,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所以,那段蒙太奇的假设不过是镜花水月,是永不可能发生的幻象,你可曾想过,如果电影中的一对爱侣没有分道扬镳,是否还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否能在实现梦想后依然相看两不厌?

人造的另一完美结局肯定魅力无边,就因为它脱离了逼仄的真实,完美的跟假的似的。

所以,何必伤怀?你追逐的、你想要的,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做出了抉择。

既然选择了梦想,就应该付出代价。

其实,提到人生目标、理想、梦想等类似的词,我总觉得这些概念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荒唐。

我们从小到大被培养出的“理想观”、“梦想观”似乎都是只关乎于自己,且大多只聚焦职业、事业、工作,要成为科学家、舞蹈演员、要环游世界、要拍一部伟大的电影、要登上月球…...

这些梦想很好,只是太单薄了,它们只照射人生的一面,却跟家庭、爱情、生活方式这些维度没有丝毫关系。

大多数人的梦想都是狭窄的,我很少听过谁的梦想覆盖到未来的爱情或是家庭生活。

我们没有在梦想中给爱情留下一席之地,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梦想总是跟爱情互斥,为什么在两难境地当中,更多的人选择放弃了爱情,去实现梦想。

因为在我们的语言文化环境中,梦想这个词本身就比爱情高级。

时代不一样了,舍弃爱情投奔理想的也不只是男性。

亦舒写过一个故事叫《迷藏》,同样面对爱情和事业的抉择时,女主角王维元的妈妈问她:“像你这样进退两难的年轻女子可多?”维元答:“满街都是,车载斗量。”

不是只有电影里和小说里的人儿才会接受现实的考验,平凡如草芥的你我他,都可能有一天面对如此尴尬,左转是爱情,右转是梦想,你就站在岔路口,内心如煮。

我倒不觉得一定要为理想放弃爱情,毕竟理想常在,爱情却如鬼魅。

这或许也是影片中的二位没有修成正果的一种可能,他们之间确有深厚感情,但那未必是爱情。他们相互吸引,相互倾慕,但与其说爱上对方,不如说更爱自己。

米娅就是女版的小塞,小塞就是男版的米娅,他们都是怀着一腔热血,他们都贫困潦倒,他们都热爱艺术,他们都怀才不遇,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也正是片名LA LA LAND的一种释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正因为境遇如此相似,他们才会有那么多相通的感受,有那么多相似的看法,有一样的偏执和神经质。

他们爱上对方,其实更像是顾影自怜,他们为对方着迷,其实更像是肯定自己。生活已是如此的艰难,有一个人跟自己并肩作战,总是好的。

王小波曾在给李银河的诗里写: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

就是这种想要用叠加的勇气和坚韧共同抵抗人生艰难的愿望,支撑着他们携手并肩,可一旦光景好了起来,他们终于在旁人眼光和俗世里得到肯定,LA LA LAND便成了乌托邦,所谓的爱情便成了鸡肋。

于是,米娅和小塞终于现实了起来,你演你的戏,我弹我的琴,就此告别过去一名不文的自己,连同那段患难感情。

或许,我们的生命中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人,他只是来陪你走一段,只是跟你共赴人生的某个阶段,而一旦结束了那个特定的状态,他的任务完成了,他送你到下一个渡口,最后的告别就是看着你离开。

当米娅和小塞再相逢,谁也不必为他们遗憾。在收获梦想果实之后,在你变得更自信更成熟之后,你找到的归宿才更接近于真实生活中的爱情——不是为了找到自我,也不是为了互相慰藉,只是为了找到纯粹的爱,白头偕老。

你看,不是所有的错过和分离都是一种遗憾,因为有时恰恰是错过和分离,才让你实现了你的梦想,让他成为了他想成为的那个人。

 3 ) 伪理想主义者的世俗成功之路

开宗明义,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从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开始,我就不喜欢。充满了刻意的算计和讨好,好像是一个优等生对解题方法十分清楚,对批卷老师的口味非常明白,所以精心安排了整体的布局,任何可以安排高潮的地方,非常刻意的放置了迷影梗:比如对旧好莱坞的致敬,对片场制度的致敬,对传统歌舞片的致敬,对老电影院的怀旧,对老电影的回顾,对传统转场方法叠化和圆圈遮挡镜头的使用,对蒙太奇的使用,对环绕镜头和快速横摇的使用。问题是,满篇的致敬梗,不断让人出戏和跳戏,无法真正融入电影想讲述的普通的爱情故事里。

**爱情**

米娅完成最后一次试镜后,她和塞巴斯蒂安坐在天文台的长椅上。塞巴斯蒂安对她说:如果试镜成功,你就要去巴黎了。米娅对他说:我会永远爱你。塞巴斯蒂安回应道:我确信你一定会成功,这次试镜一定会成功,你要尽你所能。我会永远爱你。

这完全无法让人信服。

他们的感情从相遇到升温,到遇到波澜再到塞巴斯蒂安从她家劝她回来参加试镜,剧本层面上,已经完成了感情的破裂与弥合,不存在外部力量和环境对两个人感情的破坏和干扰。即不是双方父母阻挠两人在一起,也不是现实困境阻碍两个人感情的维系,也不是第三者的出现使得两人产生误解,感情变质了。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对梦想的追逐对两人的感情发展完全没有阻碍。你不能因为说米娅去巴黎拍戏,塞巴斯蒂安留在LA发展,两个人就预感到的感情就会破裂,无法维系。塞巴斯蒂安也不是中国人,不会因为护照和签证问题就没法去巴黎看米娅,这讲不通。剧本层面,从塞巴斯蒂安回到米娅家乡,对她进行劝说,到第二天清早,带米娅回来,感情的小波折就已经渡过去了,突然讲出我会永远爱你这句话,意味着电影前面努力营造的两个人的甜蜜情感在一个毫无信服力的理由之下如镜子般碎裂。

让我们来复盘一下吵架那场戏。首先,吵架那场戏,我很不喜欢。不断的正反打,不断的语音语调的提升,使得整个这一段在手法上很单调,在表现上很吵闹,和前面营造的一种浪漫的,轻柔的整体氛围不搭调,显得特别突兀。

米娅对塞巴斯蒂安说:你还要巡演多久?他回答:还得好久,你可以到我这里来排练。她说:哦,不行,我太紧张了,还有两周就出演了。他说:没关系,在哪里都可以排练么,我只是想要多点时间和你在一起而已。他说:你喜欢我做的音乐么?她说:挺喜欢的啊,你喜欢么?他说:挺喜欢的啊,观众也很喜欢。她反问道:是么?你什么时候在乎观众喜欢什么了?他回应道:可是观众喜欢,我能挣到钱,不是很好么,我也想成为一个更成熟的我,这样才能给你稳定的感觉。倒是你,没有观众喜欢,还能称之为演员么?

这句话击溃了米娅。

从两个人在酒吧第一次相遇,到在party上第二次相遇,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所有感觉都建立在后者是一个怀才不遇的热爱小众音乐的文艺青年追梦人的基础上。米娅在片场做咖啡店员是为了有更多机会试镜,参加了很多次不成功的试镜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成为演员,就像她在片场对塞巴斯蒂安讲的:有一个姑妈,是演员,从小带她看老电影,因此她想要成为女明星。她在遇到塞巴斯蒂安之前的种种困境,在遇到塞巴斯蒂安的那一幕时,都化作自我投射,映照在塞巴斯蒂安的身上,满足了她对于自身困境和际遇的全部想象和感受。

这是一个文艺青年在落魄时,或者北漂小演员在落魄时,最容易被打动的场景。你瞧,他也是文艺青年(我们志趣相投),他弹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充满热爱,执着追求),他被老板解雇(我们有才华,却没人赏识),另外,他还有点帅,尤其是在聚光灯下。在合适的场景遇到合适的人,米娅完成了自己孤独心灵的慰藉,找到了她认为真正爱的那个人。所有感情线的发展,都符合了LA LA Land的浪漫能给予文艺青年的最终幻想。电影院,天文台,路灯,踢踏舞,长桥,小酒馆,一切一切都为这两个人的浪漫之恋铺路。

但问题出现了?米娅究竟爱的是什么?

她爱的是塞巴斯蒂安,还是塞巴斯蒂安追逐梦想的样子,还是塞巴斯蒂安怀才不遇拒绝向现实低头,追逐梦想的样子?

米娅读了两年大学,放弃了,来到这里6年时间,不断的试镜,但基本没有收获。面试官对她爱答不理,同样参与试镜的女孩子个个漂亮,甚至可能也比她有更好的演技,那支撑她这么多年坚持留在这里的,只能被理解为是梦想。她遇到塞巴斯蒂安,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怀才不遇,现实不顺,同样坚持。人在困境时,往往想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的信念,因此,塞巴斯蒂安的追逐梦想,成为了米娅对自己梦想坚持的信念来源。她遇到的所有困境,所有挫折,都可以用这个人偶来寄托和慰藉,告诉自己,梦还在,还值得追逐,还可能成功。

塞巴斯蒂安的困境和努力,而不是塞巴斯蒂安对米娅的爱,构成了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感情的大部分的基础(肯定不是全部,因为肯定也有男女单纯的爱恋)。

这种困境和努力,以及塞巴斯蒂安对米娅不遗余力的支持,对她所谓才华的相信,仿佛信徒对上帝祷告时,获得的神启和神迹。这种神启或神迹,这种塞巴斯蒂安对米娅的支持以及他自己自身的境遇,构成了一个安全壁垒,使得米娅在这个壁垒里可以安心的做自己,做那个单纯的,追逐梦想的自己。这种温暖的包围,安全的小屋,会让人忘记现实的困难,让人误把创作激情当做创作才华,就像米娅被塞巴斯蒂安劝说开始写剧本那样。

两人吵架时,塞巴斯蒂安对米娅说:你只不过是在我落魄时,见到我喜欢我,能够使得你自我感觉良好罢了。我不同意这句话。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感情,绝非自我感觉良好这么简单。她实际上是把他当做一个更坚定的自己,一个更执着的自己。这种感情,与其说是因为男生的特质而喜欢,不如说是因为更爱自己而喜欢。她热爱自己,爱着那个不断追逐梦想的自己胜过爱那个爱着自己的塞巴斯蒂安。本质上,她是因为对自己梦想的不坚定,现实不断的打击而逼迫她寻找一个精神寄托。塞巴斯蒂安适时地出现了,他的那种落魄的形象,不屈不挠的斗争,都满足了她的自我安慰。换一个场景,换一个男人,只要能满足这个条件,她还是会动情,喜欢上的。这样的感情维系,如同普通人对超级英雄的喜欢,本质上是自我的放大,而不是两个灵魂的平等交流。

塞巴斯蒂安的看似招安,实际上是想成为一个更成熟的自己,在为现实妥协的同时,更好的支持米娅的梦想。人们常说,爱情里,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心甘情愿的为了对方,那个爱的人,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塞巴斯蒂安从头到尾都在鼓励她,支持她,这种鼓励与支持是无条件的,甚至为了她暂时妥协,这是为了爱情而做出的牺牲。反观米娅,从头到尾没有对塞巴斯蒂安有同样程度的支持,而是在自己的内心中固执的构建她想要塞巴斯蒂安成为的那个追逐太阳的夸父形象,那个追逐梦想头破血流却初心不改的形象。我从米娅的感情中,看不到真正的爱。

**梦想**

米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从她在咖啡店,看到女明星走进来的一幕开始,电影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米娅的梦想,并非对艺术的追逐,而是对世俗意义成功的渴望。因此,她才会因为塞巴斯蒂安的那句话而崩溃。

“如果观众不喜欢,那算什么演员?”

音乐可以独立观众而存在,因为音乐本身是面向自己的,是内省的,你得首先打动自己,让自己的灵魂愉悦,才能感染别人。因此,当米娅在live house看到那一幕,才会产生不适感,掉头走掉。

让我们仔细看看那一幕。暗场里只有塞巴斯蒂安弹钢琴,人声响起,米娅看得还是挺入戏的。突然,灯光亮起,艳舞女郎上台,人群开始热闹起来,米娅有点不适,但还能接受。中段,塞巴斯蒂安开始弹电子音乐,EDM,特别是表情和状态都挺享受,这个时候米娅开始对周围的观众产生不适感,退出人群。

让她走掉的不是塞巴斯蒂安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他弹着当初在party上认为严肃音乐家不齿的电子音乐,居然还乐在其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精神偶像崩塌了,借用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原来你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偶像的崩塌,让她产生自我怀疑,而塞巴斯蒂安的那句话,更是雪上加霜。

塞巴斯蒂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鼓励她,让她不要在乎观众看什么。问题是,音乐是内化的,是由内而外散发魅力的,你必须先愉悦自己才有可能愉悦观众。而表演不同,或者直截了当的说:当明星不同。没有观众喜欢你,没有人爱慕你,你自认为再好的表演也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因此,她才会在小剧场里因为听到观众对她的评价而崩溃,放弃,逃回家里。

塞巴斯蒂安的那句话,击溃了她内心中,潜意识里真正的梦想赖以生存的全部基础,动摇了她一切行为的意义。她追逐的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却在现实世界中渴求一个精神层面上的成功。这两者之间是撕裂的,矛盾的。

当她五年后成功了,成为了明星,走进原先自己任职的咖啡馆,同样的镜头语言告诉我们,她成为了别人眼中,嘴里的那个女明星。转头的一瞬间,她的笑容得意而满足。镜头再来到最终一场戏的酒吧里,她看到塞巴斯蒂安,满眼都是他们两个人如果一帆风顺,全世界为你们让路的蒙太奇。说实话,这段是非常恶心的。

这仿佛是一个家庭幸福又体面的中年妇女,看到小鲜肉,心中暗暗意淫:我真正爱的是那个才华横溢的追梦青年,而坐在我身旁的,给为带来幸福,体面,富足家庭的这个男人,只不过是我世俗中的老公,而非我精神世界的爱人。

这构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讽刺。米娅从来都没有真正爱过艺术,也没有真正爱过塞巴斯蒂安。她想要的,从头到尾,都是世俗意义的成功,只不过她用所谓精神层面的追求来满足自己贪婪的内心,掩盖和欺骗真正的自己。最后的蒙太奇,构成了最大的讽刺,因为,真正阻碍你获得蒙太奇里面两个人甜甜蜜蜜,全世界为你们疯狂的,是你自己。没有人阻碍你们在一起,没有人阻碍你获得成功,甚至没有第三者插足。当你功成名就之后,还要满足自己年轻时的缺憾,想要获得爱情的认可,这不是贪心贪婪是什么?路是自己选的,家庭是自己建立的,老公是自己嫁的,偏偏搂着老公还意淫着所谓轰轰烈烈的爱情,真是太贪心了。

回到当初米娅和男友吃饭,她一个小演员,费尽心思通过寻找有钱有地位的男友,试图跨入那个阶层,听着他们聊生意,聊五星级生态会所,已经暗暗告诉我们,米娅全部的心思,都只是想要成为那个阶层的一员,成为众人爱慕的明星而已。她的梦与塞巴斯蒂安的梦想相比,值得尊重,却不敢苟同。

**成功**

米娅究竟是如何成功的?

这真是一个谜题。我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一个6年来不断试镜,却始终被面试官打断的追梦女孩,如何突然获得了一次非常胡闹的面试机会,从此就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我只能解释为,这是在暗讽好莱坞的明星来的就是如此容易,如此随机。一个看似不靠谱的机会,就成就了一个明星。

艾玛斯通的演技绝对是非常出色的,尤其是在电影中第一次试镜时,当她被别人打断时,那种微表情的变化,极其精确到位。那问题就来了,既然演员的表面如此出色,面试官全完全无法get到,那究竟是演员表演的不够好,还是说本身面试就是很随机,甚至有潜规则的。

当米娅在小剧场演出后,在后台听到观众对她演技的反馈时,我迷惑了。电影中观众是对米娅的演技完全不认可的,这种不认可,不承认,一方面与米娅6年来不断试镜却从未有过什么真正的表演机会的事实是吻合的,但从另一方面,更加说明后来的试镜机会来的如此没有根基了。既然大家都不认可你的水平,为何会给你机会?如果从艾玛斯通的表演维度看,又更加奇怪了。既然你本身的表演如此出色,为什么大家对你的表演如此不认可?这中间产生的认知偏差,是怎么让米娅突然就成功的呢?

最后的试镜更是胡闹。电影没有剧本,参考表演者自身演绎而进行创作。米娅就讲了一个烂俗的鸡汤故事,偏偏这样就获得了成功。在这里,我只能理解为,这是导演的自我表述了。本身有才华,却不被欣赏和理解。最终还是通过一个俗烂的鸡汤故事,打动了制作人,获得了机会,取得了成功。这简直是对好莱坞的莫大讽刺啊!我并非因为才华而获得认可,仅仅是因为符合你们的套路和需要,就能获得认可,这本身难道不是对好莱坞的明星体制,IP炒作的讽刺么?

如果在小剧场里,安排台下观众对米娅表演的认可的戏,或者最后试镜的机会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交待,我是能够承认米娅是因为怀才不遇,努力奋斗,却没有放弃,最终千里马遇到伯乐,获得成功的故事的。但这些都没有,她的成功来的如此随意。一个不靠谱的试镜,一个五年后,成功便唾手可得了。那这种轻易的成功和两个人当初的感情对比起来看,更显示出,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只是米娅成功道路上的点缀。在需要的时刻(成了角儿,带着丈夫来酒吧)随时可以拿出来过个瘾(最后的蒙太奇),这种感情对塞巴斯蒂安不公平,对观众来说太轻浮了。

如果这部电影,潜意识想讲述的,是一个平庸的女孩子费尽心思嫁入豪门,成为女明星,但在追梦路上遇到一个单纯的文艺男青年,产生了一段露水情缘的故事,仿佛这一切就可以讲通了。

**天文台和最后的蒙太奇**

我实在不觉得最后的蒙太奇有什么惊艳的,更多的是干扰,是一种画蛇添足,除非它就是我认为的导演的潜意识里的对米娅的讽刺。只有这一层面的蒙太奇,我才能认可它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最后的意淫越华丽,越浪漫,越令人迷醉,也就反衬处当初的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感情多么虚伪,多么空洞。

如果导演并没有这么一层意思,那这段戏完全是废戏。只需要米娅到达小塞酒吧的门口,穿过酒吧看到台上的塞巴斯蒂安,四目相对,塞巴斯蒂安有点惊慌失措,酝酿许久在钢琴上弹出《繁星之城》的前四个音符,那这个故事就闭环了,圆满了,再多久会显得多余,非电影了。

另外,天文台一场戏我也不喜欢。突然升起进入星空,从简单的文本层面来说,是没问题的。繁星之城,两个人的感情升华,浪漫,唯美,世界在我身边,群星为我们而舞动。但问题是,升起的很不自然,突然出现的星空和剪影让整个段落变成了迪斯尼的卡通片,而不是好莱坞的歌舞片。电影的诗意,最好体现在细微的地方,仅仅是把普通生活拔高一点点,突出一点点,抽象一点点,千万不能多,更不能全面改换。如同《雨中曲》里,绕着街头的路灯跳舞,只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让诗意在生活中,在寻常的景致里,超拔出那一点灵性即可。脱离了现实的诗意,却配合这样一个很俗套的爱情故事,会显得形式和内容之间产生了脱节。我甚至觉得,星空乱舞那段还不如两个人刚到天文台,处于画面左侧时的嬉闹更美。

**表演和技术**

表面方面,高司令不过不失,这种文艺青年的路子,对他来说毫无难度,量身定做,只是正常输出而已。艾玛斯通的表演确实值得肯定,非常出色,想到大陆她这个年龄段的那些女明星,在演技上的差距,真是天渊之别。

《繁星之城》在电影的中后段,用的太多,太频繁。主题音乐不能滥用,你得配合你的场景和想表达的意义使用。《繁星之城》里讲,所有的星星为你闪耀,实际上是一种浪漫的爱情表现,以及对爱人的无限肯定与赞美。音乐又透出一种不被认可的追梦人,互相慰藉时的带着忧伤的甜蜜的感觉。两个人感情好,来段繁星之城,两个人闹矛盾,来段繁星之城,两个人多年后相遇,又来段繁星之城。感觉有点抓着一首好听的旋律不停的使用,生怕你记不住的感觉。

歌舞表演,我只喜欢米娅在公寓里那一段。开场的舞蹈有点跳戏。在还未给我建立起任何情感坐标,世界基础时,就突然加入一段舞蹈,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米娅在公寓里的那一段,镜头的运动和场景的转移很流畅,很显功夫,展示了导演对电影技术的掌握。四个姑娘对好莱坞经典舞蹈的戏仿和致敬,配合歌曲及歌词,也能很好的表现追梦少女们的热情和魅力。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在party后的那一段踢踏舞,不能说不好,只是两个人毕竟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踢踏舞的很多动作,同步性和细节没有表现的特别好。当然,我也不是对演员吹毛求疵,我认为他们其实表现的已经很好了。只是这种功能性的段落,一是在致敬雨中曲的时候,没有更好的通过编舞和动作给出舞蹈中蕴藏的活力,和两个人的互相挤兑的感觉;二是两个人跳舞时大多数段落分的太开,缺乏眼神之间的交汇和互相cue时产生的火花。其他的歌舞段落,说实话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高司令的钢琴确实弹的很赞。

另外还有个问题。很多旋转镜头和快速横摇镜头,焦都没有跟上,看imax时眼睛很难受。开场舞小伙跳到厢式货车那段,后面的很多段落里,跟焦都好像有问题。

整部电影使用了太多的tricky,太多的致敬,仿佛是对好莱坞的那些人讲:你瞧,我多懂你们。对你们的历史,你们的经典,如数家珍,悉数奉上。我都这样了,你还不拍个手,叫声好?我不能分辨这是导演的本意还是导演的热爱。但事实上是,这样的安排在好莱坞人眼中看来,是很懂事很聪明的选择。好莱坞急需要造星,造神,年轻有很有技术,更关键是更懂得话语权和话术的达米安,对好莱坞这样一个奉行美国价值观和造梦原则的机构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无论是机缘巧合,还是有意所致,今年的奥斯卡,好莱坞肯定会对达米安大加赞赏,如同是朝廷对宋江招安,毕竟,谁都喜欢懂事又会做事儿的人不是。

 4 ) 最后没舍得弹完的那一个音让人心碎。

昨天晚上去二刷,忍住了没有像第一次到最后哭的泣不成声,但是依旧感觉身体内每个细胞都被激活,晚上回家后久久不能入睡。

太多感悟,大家都看到的好和精彩就不赘述了,说几个自己很喜欢的小细节。(严重剧透)

1.





这是Mia从party筋疲力尽的退场后发现车被拖走后在街上疲惫的走着。随着Mia沿着这条背景是涂鸦墙的路向前(右)走,镜头也在不断向前(里)扩大,从一开始的多半身,慢慢拉近到半身,在慢慢拉近至整个脸部特写,这种横向和纵向同时的双重移动,让你的注意力一点点的聚焦到Mia的身上,仿佛一点点的走进了她的内心,深切的感受到了她当时心里的那种无助,失落,迷茫,难过,也就是这个时候主题曲Mia & Sebastian’s Theme 第一次响起,那种安静里带着一丝丝落寞,平静里藏着一点点忧伤的曲调吸引着Mia推开了门。

Update: 三刷更新,Mia进门之后,有一个对涂鸦墙的全景。很喜欢,仿佛是对刚刚整个心理进程的总结,也代表门外门内的分割。预示着故事即将开始。



2.


这是Mia和Sebastian第一次趁着工作休息时间约着出来散步。两个人走到这个片场外面的时候,这两个镜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个镜头是场外面的两个人,背光,阴影,几乎看不清脸,仿佛道出了两人都还是默默无闻的追梦最底层无人关注的形象;与之对比,第二个镜头是场内的缤纷多彩,绚烂夺目;两人痴痴的望着里面,那么近又那么远。

3.

两个人听完jazz越好看电影之后分开的画面,都开始有点点依依不舍。道别之后两人向左右两个方向走去,最最喜欢的是,当两个人走的接近于镜头边缘的时候,交错的Mia先回了头,然后Sebastian在Mia转回去之后也回了头。两个人回头是站的位置,回头的时间,停留的长短都恰到好处,让这种交错的遗憾都完美的让你觉得胜过两人回头对视上千百倍。

4.


Planetarium这段真是美醉了。一个喜欢的细节是最开始两人跳舞在镜头右侧旋转和摆钟在镜头左侧旋转的交相辉映。还有一个喜欢的细节是男主拿手帕擦把手显绅士的俏皮和后来手帕起飞发现magic的呼应,不尴尬,还点缀的刚刚好。

5.

这是两人在一起后summer恋爱时光的快节奏画面的一个。就是很喜欢这个仰拍角度,层层的座椅,和车内车外的光影对比。有一种恋爱时我的整个眼里除了你谁都看不见的甜蜜,有一种恋爱时我的世界除了你谁都不重要的幸福。

6.

当Sebastian乐队巡演越来愈忙,逐渐忽略Mia的时候,当Mia可怜巴巴的给Sebastian电话留言的时候,你可能会以为电影进入了两人追求事业成功步伐不一致不欢而散的俗套,但是一场surprise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解救了你。Mia看到惊喜面部表情的丰富变化不想过多的再表扬。喜欢这场戏,因为矛盾冲突吵架的每一句都在点子上,两个人吵架都是有着节奏的,知道Sebastian最后说出了那句最伤人的“你就是想让我什么也不是才让你感觉自我良好”,彻底trigger了无法挽回的爆发。然后马上报警器响起,一是打破了沉默,推着剧情发展,二是预示着两人的恋爱关系鸣响了警笛。Sebastian去开烤箱,镜头顺延从厨房引向餐桌,Mia伤心起身,决绝出门,然后镜头从门又绕回厨房,看见Sebastian拿出了烤糊的蛋糕(厨房-餐桌-门-厨房,整个转了一个完整的圈,空间感丰满且人物感情交替更迭,且最后道出蛋糕烤糊的结果,更是突出的彰显了原本惊喜的好意和最后的不欢而散)

7.

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例如电影里面两个人开车多数都是向右,仿佛是追梦的勇敢之路。Mia在演出失败之后对Sebastian说她要回home home,然后是Mia在夕阳下开车回家,这个时候她是向左开的,仿佛是慢慢蜷缩了自己。

8.

Mia很多场audition,无论是衬衫还是夹克,都是穿的很锋利,突出了她求胜的心态,唯有最后一场她穿了淡蓝色的茸茸毛衣,整个人很温和温婉恬静,也表现出她逐渐看开,放松,成熟的心态。

9.

最后这一段的Epilogue重走过一生的这段有多美好不想赘述。只想说这段长达7:38的音乐是整部影片里所有音乐的集合。包含了开场的 another day of sun,还有经典的city of star。整个音乐跌宕起伏,悲伤-》欢乐-》紧张-》轻快-》振奋-》祥和-》温柔-》甜蜜-》安静-》喷涌-》温暖-》安心-》平静-》忧伤-》心碎-》碎到窒息流泪。The song has a great buildup to a terrific ending. 就如同电影一样。画面都美好的不得了,其中这个剪影觉得简直美爆了。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参透了面试官的认真,Mia的动情和Sebastian的紧张和关心。无需多言语,画面就讲述了太多。

10.

说到最后,说说我喜欢的这么多细节中最最最最喜欢的两个。第一个:当Sebastian看到Mia之后,说了那个“Welcome to SEB'S”之后坐到钢琴旁边,一直到他开始弹琴,这中间有一段很长很长的沉默,Sebastian的内心的复杂情绪,对Mia的想念,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看着她身边早已有人相伴的酸涩,对重逢的欣慰,对我们都坚持了梦想的但是却没能一起坚持的幸福和遗憾,那段很长很长的沉默却长的恰到好处,感觉少一秒都不能这么淋漓尽致的体验所有这些一切奔涌的情感的交织,感觉多一秒就会太满会破坏了这种意境。在你觉得心已经到嗓子眼快要窒息的时候,熟悉的甜蜜且悲伤的钢琴声响起。第二个:这段音乐的最后,当我们从梦幻走回现实,当镜头又退回到舞台上的Sebastian,当钢琴声又逐渐变慢,那种复杂情绪的纠结又再一次将你吞噬。但我想说的都不是这些。我想说的是,最后的最后,Sebastian其实是有一个音符没有弹完的。第一次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我反复听着段听了好多遍,就发现少一个音,我一开始以为是原声带录的失误,作为一个强迫症,每次听到最后都很难受,感觉少了点什么。直到昨晚去二刷,才发现电影里面,就是没有弹最后一个音。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这就是最细节的表达。或者你可以理解为Sebastian到最后已难过的谈不下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Sebastian根本不想把它弹完,就仿佛心里还执着的觉得我们之间还有些什么故事没有结束,他舍不得把它弹完。在众人都以为弹完了鼓掌的时候,我相信Mia是能都懂得Sebastian的这种用意的。


最后的最后说一点自己的感受,这部片子已经成为我的最爱,没有之一了。我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看到一半的时候,感觉脸僵了,才意识到从开场就一直不由自主下意识的在微笑。好多次热血沸腾,禁不住的想怎么可以拍的这么好,这么这么多的细节。镜头、色彩、音乐、舞蹈、节奏。满足了我对电影的所有期待和幻想。希望能去三刷。相信还会有新的惊喜发现。努力努力努力的想记住每一个画面。最后的最后,我有一个梦想,希望在四十五岁之前找到一个对的人一起学习、练习、表演电影里面男女主所有的舞蹈。

 5 ) 让我生气的一部电影。

如果你是一名不相信爱情的单身狗, 恭喜你,此片绝对是你的励志片。 而我恰恰是个有精神洁癖的浪漫主义者,所以抨击这个电影是必然的结果。 我讨厌LA LA LAND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传递的那种价值观。成功(野心)比爱更重要。 你想想导演对他所谓梦想的设定: 演电影,成名,嫁给有钱人,有钱。 开爵士酒吧,终于赚钱了,全是人,有钱。 所以整个电影对梦想的定义就是,有钱了。 呵呵。 仔细说来这个爆裂鼓手的导演真的不适合拍爱情片啊, 简直是爱情片的灾难。 他的爆裂鼓手里电影刚开始十分钟男主就因为进了乐队要专心打鼓和女友分分钟说分手。 爱情在这个导演眼里就跟卖菜一样。 现在真的来正儿八经迫害爱情电影了。这种爱情观导向真的要教坏小朋友。 虽然说LOVE这个词已经被陈词滥调说了无数遍,几乎被用坏了, 现在宣扬爱,谁就被骂成撒鸡汤。 你看看这个片有多火就该知道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观早就把成功和个人主义奉为第一位了。 人们不相信宗教,不相信爱情,只相信自我成功的实现。 在此我不附上任何评价,也不知道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悲哀。 再说爱情, 这个世界的浪漫是如此廉价了吗。 是灯红酒绿, 是一曲对唱, 是瞬间同居, 是无法退让妥协磨合就散。 是多年以后的一声叹息? 别用自己那点野心和自私说成生活本就如此。 不够爱,就滚好吗。也不要多年以后留下廉价的眼泪。 爱情是很多妥协,很多牺牲,很多痛苦,很多付出。 不是简单的,“OK,你只管自己的事情,那我们分手吧”。 "OK,我要去巴黎了。异地咋办?看着办呗。” 如果只是简单的小言情下也无可厚非,只是请不要在结局把立意抬的这么高好吗。 因为,明明就啥都不是。 不经过点歇斯底里,分分合合,不聚不散,根本就不配说是深爱过。 请问男女主究竟为他们的感情做出什么牺牲和付出了?如果男主是为了女主过的更好,暂时放弃他的爵士梦,还情有可原的话,那女主究竟干什么了?除了作,无止境的作!再者,男主暂时放弃爵士追求流行乐说到底也SERVE他自己的INTEREST。 当镜头转到女主一身名牌成为明星趾高气扬去买咖啡的时候,当镜头转到她嫁了富豪住进豪宅时,我真的觉得自己走错了影院。不好意思,这样的三观我无法接受。这样的成功我也不能苟同。 OKAY,如果真的你是为了梦想不择手段,就请你做婊子做到底。不要在走入当年旧情人开的酒吧时,感叹万分,赚观众眼泪。情圣也让你做了,梦想也让你追了,你是有多完美? 仔细想想女主真是很可怕的人,见不得男主成功,用他的梦想道德绑架他让他不爽。只是因为自己一事无成游手好闲。自己却因为一场话剧失败和别人的闲言碎语就彻底放弃回老家不见人。这样的态度也可以最后成功?这样的成功也来的太方便了吧。结果真的轮到她自己的机会来了,却没有为这段感情争取过半点。 所以这个电影。 梦想也没交代清楚,爱情也没交代清楚。 他们怎么就相爱了?是因为真心心心相惜,还是电影中指出的落魄时相互取暖而已? 他们怎么就分手了?是因为坚持不了3个月的异地恋?还是女主越来越红地位悬殊了? 女主对演员梦想的追逐,究竟是因为喜欢演戏,还是只是想做大明星,嫁给富豪? 男主对爵士梦想的追逐到底在哪里。他为什么会放弃流行音乐,是因为赚够了钱?之前那段对爵士几乎放弃的说辞去哪了?导演对于流行音乐的嘲讽和贬低也很disrepectful,好像音乐就有贵贱之分一样。想当初爵士也称霸过整个音乐市场好吗,也就是说,它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啊。 太多未解之谜。 不是用春夏秋冬的流水账能说明的。也不是用一句5年后能敷衍的! 唯一一段赚足观众热泪的现实和梦想的对比,拜托那是照抄“与莎莫的五百天”玩剩下的好吗? 抄袭,赤裸裸的抄袭啊。。。。。救命。 故事可不能这么讲啊,大哥。 我是付钱来看电影的,不是付钱来听音乐剧的。 不好意思,这样三观不正,逻辑混乱的电影不能忍。 真不能忍。 就算有LA华丽的外衣也抵挡不住内里那股铜臭气。 不过如果歌舞片是看个开心就好,那么我承认我是太认真了。呵呵哒。 P.S.,关于评论的一些补充: 后记1.有网友认为我玛丽苏。男女主不在一起我就不开心了。 说实话,我强调很多遍,要黑就一身黑,像爆裂鼓手。 要丧就丧到底,就像蓝色情人节, 要纯爱就纯爱到死,就像恋恋笔记本。 不要既唱歌,又跳舞,既纯爱,又现实,既要钱,又舍不得爱。 弄出一付我是逼不得已,我是身不由己,是社会逼的,是现实逼的,是好莱坞逼的。 我只能用一个词形容。hypocrite. 当然这也是很多美国人的价值观, 看上去很美,就好。 i will always love you,然后就分手再也不见。 这样的I love you简直是一种诅咒。 后记2.有评论问我多大。 请问我多大和这个观点有关系吗? 好像这年头相信爱情的人都很幼稚一样。 好像轻易放手就是一种更高尚更成熟的做法一样。 好像有爱情洁癖的人都他妈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处女一样。 更有甚者直接人身攻击我不经世事在这里哗众取宠。 我想说,哗众取宠的是这部电影。 打着梦想的旗号,披着爱情的羊皮,说着一个既不是爱情也不是梦想的故事。 关于年龄的问题。答案是, 我不小了。 但仍然相信因为够爱所以仍然可以在一起的事情。 相信相遇6个月因为够爱就闪婚然后美好的在一起不分离的爱情。 也相信经历了3年异地因为够爱还是结婚生子在一起的爱情。 唯一,一点执拗和偏执,就是不能容忍, 这样轻易说分手的感情,叫做深爱。 如果这都算爱情, 如果分手遗憾更成全了你心目中的永恒, 那么那些相濡以沫一辈子不离不弃的感情变成了什么。 回到原话, 就算我80岁了,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 真的爱就是不离不弃。 其他, 都他妈是佯装爱情的骗子。 骨子都是爱自己。 不是爱对方, 也不是爱爱情本身。 现实世界是很残酷,如果长大和成熟意味着妥协对爱的标准。 认为只要曾经拥有都算爱情的话。 那这辈子要留多少不值得的眼泪。 真的爱,不会走。 反之,亦然。 套用我最好朋友COCO的一句话, 爱情,至上, 怎么了? 后记3. 说来很悲凉。 我的原则就是。做人。做梦。做爱。都要做到极致。 一定要争取。 我最喜欢的电影《伊丽莎白小镇》里说, those who risk, win. 要梦想,就不择手段去追啊。 喜欢的人,梦里梦到就去见啊。 爱的人,怎么能轻易放弃。 爱都能轻易放弃了,你的人生成什么了。(这句话是高晓松说的。。) 如果什么努力都做了。 我认。 都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不要回头。不要哭。不要像电影里一样,想what if。 用力爱,努力活,去撕啊! 奥斯汀有一睹涂鸦墙, 上面写着:love is the only magic。 相信爱情,就是相信人性。 我愿意相信。 后记4. 时隔半年再回头来看, 没有之前那么执着了。 对于感情,我很认真。我很忠实。我们也都努力过了。那就够了。 人生有什么大不了。 一定要呆在对方身边,为此放弃一切的感情也是可悲的。 要先爱自己,实现自我,才有能力感染别人,给你爱的人快乐。 真爱的确是一辈子的不离不弃。是有人要牺牲要妥协要承担要付出的。不是平白无故。 但对某些人来说,厮守在爱的人身边,放弃自己的梦想不顾,是不会真正快乐的。 逼迫对方放弃自己的梦想,厮守在你的身边,对方也不会快乐。 真正快乐的,是你情我愿。 是拉着彼此的手,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大的可能。 不是一句”来我家吧“, 而是,“我跟你走”。 不过,如果你有幸,遇见那个和你红尘作伴潇潇洒洒,喝酒谈天看星星大海的人, 已经是很幸福的事。 只是,不要赖社会,赖现实,赖缘分拆散了你们。是你们自己,拆散了自己。 没有拆散真爱的现实,只有不够爱的感情罢了。 别人都做到了。就别骗自己了。

 6 ) 爱乐之屯(又名:LA LA VILLAGE)

故事发生在当代的北京。

两个人的相聚,缘于梦想,缘于爱情,缘于命运。

石艾玛在南锣鼓巷的一家咖啡店打工。她二十出头,不漂亮,却颇有点儿特色。厚厚的嘴唇,大大的眼睛,直径14.2的美瞳闪烁着祖母绿光辉。她是家乡的时尚达人,拥有“铁岭小舒淇”的美誉。

石艾玛来自铁岭。

她看着二人转长大,从小接受艺术熏陶。打会懂事起,就仰慕那些在舞台上唱唱跳跳的人。高中毕业后,石艾玛决定不念书了,她要去北京。

“你去北京做什么?”别人问。

“我要当演员,”石艾玛坚定地说,“要成为中国最好的女演员。”

因此是南锣鼓巷,石艾玛背着行李直接来了这里,南锣鼓巷旁边就是中国表演的最高学府,中央戏剧学院。

很可惜,石艾玛不知道中戏本科校区搬去了昌平。

操你妈的中戏,石艾玛用纯正的铁岭腔在心里骂了一百遍。从此,每天下班后,她坐地铁到北京电影学院门口蹲点,祈求能混个群众演员。

要感谢命运。如果没有这段经历,石艾玛便遇不到高司令了。

高司令是来自陕西的民谣歌手。跟石艾玛一样,高中毕业后,他便不念书了,背着一把吉他来了北京,立志做歌手。

一开始,高司令在后海酒吧里唱歌。老板让他唱《南山南》和《董小姐》,一晚唱一百次,八十块钱。高司令不,他有品位,他喜欢赵雷。那时候,赵雷没有上电视,不红。客人们没听过,一曲唱罢,纷纷离场走人,边走边骂,唱的什么鸡巴鬼玩意儿。

于是高司令就被老板炒了鱿鱼。

于是高司令只能去地铁卖唱了。

于是在繁忙的北京地铁上,石艾玛遇到了高司令。

石艾玛记得。那天,在拥挤的8号线上,她遇到了高司令。高司令的嗓子深沉而忧郁,手中的吉他更是勾起她丝丝乡愁,宛如童年听到的弹棉花声响。他唱的歌儿,石艾玛没有听过,恍惚记得里头有温柔、自由、小城之类的字眼。够了,那一幕,足以让她永生不忘。

插入歌舞场景一、地铁乘客在高司令吟唱的《成都》一曲感染下,纷纷把手机插入兜里,抬头,眉眼紧缩,双口微张,目中淌出热泪,把脸上的粉底冲出一条条沟壑。如果没见过这类画面,可以参考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如下图:

“你好。”石艾玛听得如痴如醉,忍不住走上前去,跟高司令打招呼。

高司令看着眼前的姑娘,个头不高,穿一件假貂,口音是东北大碴子味儿,不过好在胸够大,于是回道:“你好。”

“愿意一起去喝一杯吗?”石艾玛用了在南锣鼓巷学来的搭讪方法。

“好。”高司令拨了拨前额的头发,淡淡地说。

于是两人来到鼓楼,在饱尝炒肝、卤煮、豆汁儿的美味后,买了一瓶牛栏山二锅头,走在街上,一边喝,一边开心地谈天说地。

“来点儿音乐吧。”石艾玛建议。她掏出手机,按下功放,《一人我饮酒醉》的旋律顿时响彻天地。

插入歌舞场景二:鼓楼的行人开始起舞,动作整齐划一。街道的中央站着石艾玛和高司令,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尬舞。石艾玛作出下蹲姿势,胸膛随着音乐上下抖动,宛如抽搐。高司令紧贴着石艾玛的背脊,腰肢一扭一扭,嘴里还叼着一根中南海。此刻的他们,就是夜店里的舞蹈国王和皇后,如下图:

尬舞结束,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爱情悄悄萌芽,在一个pm2.5高达800的冬夜里。高司令和石艾玛脸对着脸,只隔了二十公分,却看不清彼此的五官。没关系,这样显得更加美。

“你喜欢民谣吗?”高司令问。

“不喜欢。”石艾玛回。

高司令怒了。他牵着石艾玛,转身走进了鼓楼一家民谣酒吧。他要了两杯假朗姆可乐,两人边喝边聊,耳边飘荡着外地民谣歌手的悠扬歌声。

“世人不喜欢民谣,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民谣。民谣是最纯粹最干净的音乐,它唱出了人们的梦想和心声……要用心聆听,否则你根本无法发现里头的故事……”

“我的梦想,”高司令愁眉不展地说,“就是开一家民谣酒吧!”

石艾玛似懂非懂。没关系,她只要看着高司令沧桑严肃的脸,就足够了。正在这时,有人拍了拍高司令的肩。

“嗨。”

石艾玛看那人。头发往后梳得油光水滑,脖子上戴一条粗粗的金链子,虽是晚上,脸上却架着墨镜,一看就是大哥派头。

“……好啊,哥们儿。”高司令磨磨蹭蹭地站起来,跟他握手。

“你还在做民谣?”

“嗯。”

“别搞那些瞎鸡吧鬼玩意儿了,”大哥说,“跟我喊麦去吧,我们那儿缺人,一个月底薪给你开六千,还有观众打赏,咱俩对半分!”

“我再想想。”高司令半推半就坐下。

“想好了回话!”大哥甩甩头发,走了。桌面上留下一大摊油渍。

晚上,高司令带着石艾玛回到天通苑的地下室。一个月550,押一付一的那种。

“刚才那人是谁?”石艾玛偎依在高司令怀里,低声问。

“以前一起在酒吧唱歌的,”高司令说,“现在转行了,在直播软件上喊麦。”

“他人挺好,还给你介绍活儿。”

“不说了。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最近在排个相声,”听到“梦想”二字,石艾玛祖母绿颜色的眼睛亮起了光辉,“单口相声。我特擅长这个,能边转手绢儿边讲笑话,讲两个钟头不带落!我想好了,就在秀水街前头去演,那边人多,肯定有人会发现我的!”

高司令看着石艾玛脸上孩子般的天真兴奋,他,决定要对这个女人负责。

第二天,高司令找到了大哥,告诉他,自己愿意喊麦。

“想通了就好!明天,我先带你去香河那边的酒吧喊两场,练练手,然后,再跟软件签约!”

插入歌舞场景三、酒吧里人头攒攒,大家拼命摆动着脖子,状若癫痫。主持人一声大喊,下面,让我们欢迎,MC司令!热辣的电子音乐瞬间充斥了整间屋子。高司令张口,“曾经傲视天下号令雄师有百万……”,复杂的歌词如流水般倾泻而出,掷地有声。一曲唱罢,观众为之癫狂。如下图:

MC司令红了。从那以后,保定、廊坊、邢台、衡水到处跑,连葫芦屯的酒吧都对其发出邀约。高司令终于过上了稳定的日子,但由于外出巡演,和石艾玛聚少离多,和自己的民谣梦也渐行渐远,两人的关系,慢慢产生了裂痕。

“我还不是为了你,才天天唱这些破鸡吧东西的!”

“你不是为了我,你是为了你自己!”

“这不是你要买的?”高司令指着沙发上那件四万六千块买回来的貂,说。

石艾玛站起身来,想了想,还是走过去,抓起貂皮大衣:“明天我要在秀水门口的地下通道里演单口相声,你不来,仔细削你!”

说罢,石艾玛夺门而去。

高司令最后没去。因为他忘了,自己有一个在水煮蛋家上的喊麦直播。等他直播完,匆匆跑到秀水门口时,石艾玛的单口相声已经演完了。

演出搞砸了。高司令知道,他看到石艾玛第一眼时就知道了。她号啕大哭,脸上的妆花得像个抽象派画家手里的调色盘。

石艾玛泣不成声:“城管把老娘的貂给收走了!”

“赶明儿再给你买一件……不,三件!”高司令跑上去拉住她的胳膊。

“都完了,一切都完了!”石艾玛甩开高司令的手,“我要回铁岭去!我要回铁岭去了!”

说完,石艾玛转身冲进了雾霾里,高司令连她的背影都看不到。

第二天,高司令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您好,我是伤心凉粉剧团的工作人员,请问您能帮我们联系到石艾玛小姐吗?”

“啥事儿?”

“我们剧院的头牌大明星肾疼先生,看到了石小姐的演出,非常欣赏,想跟她合作哩!但我们一直打不通她的电话,能帮个忙不?”

“马上哎您!”

高司令飞到铁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心灰意冷的石艾玛,在他的鼓励下,石艾玛重返北京,顺利通过了伤心凉粉剧团的面试。

“我们在哪儿?”

“在北京。”

“不,不是那个——我是说,我们——”

“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珍惜你的梦想。”高司令劝石艾玛说。

“我永远爱你。”

“我也是。”

两人紧紧相拥。

五年后。石艾玛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大明星。切了巨大的双眼皮,打了美白针,垫了山根,削了颧骨,再加上原本就有的厚唇,极具混血风情。前不久,刚拍了一部电视剧,《自赏不孤芳》,人气爆棚。而且还钓到了金龟婿,某红三代地产老板,已经送了她巨大的鸽子蛋,不日便要完婚。

功名成就的石艾玛,漫步在北京街头,想起了过去种种,这时,一阵悠扬的民谣传入了她的耳朵。

她转头一看,是一间新开的酒吧,里头唱歌的人……

石艾玛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啊,没错,是他,他,竟然一点都没变!

“谢谢大家来我酒吧的开业礼,下面,我将给大家带来一首——”

突然,高司令的话音打住了。他看到,台下有个女子在望着他。那是——

两人四目交接,约有半分钟之久,之后,彼此露出了微笑。

恭喜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石艾玛百感交集,眼中情不自禁地流出泪来。

这骚逼娘儿们是谁?

高司令看着石艾玛,半天没回过神来。

 7 ) 爱乐之城观后

年纪大了,已经多年不去影院看片。今天破例到离家最近的五棵松成龙耀莱影城的杜比影厅,去看了这部呼声很高的,真正宽银幕、环绕立体声的电影《爱乐之城》!

我给它打四颗星。

三颗星给视听制作,给歌舞片样式的完成度。一个85年出生的年轻导演,对百年电影传统,对好莱坞歌舞类型电影如此热爱与尊重,学习、模仿、创作得堪称精良 。

第四课星,是感谢它唤起了我1986年在美国加州LA做访问学者一年的难忘记忆。片名LA LA LAND,巨大的银幕里,出色地展现了电影之城洛杉矶的许多著名景地。特别是那个放《无因的反抗》的电影院,分明是影迷和学子们周周要去的、UCLA学校边的艺术影院—NEWART。记得在那里,我补上了黑泽明、伯格曼、谷达尔等多少大师的名片经典啊;包括至今人们也很难看到的,让当时所有观众都目瞪口呆的《感官王国》、《楢山节栲》的彩色大银幕放映。

当然不能给满分,因为从哪一方面讲,这部电影都没有什么创新的光彩。可是它却获得了许多奖,在即将揭晓的奥斯卡奖中获得了最多的提名,肯定也会摘得不少小金人。

可悲啊,这个技术第一,娱乐第一的时代!

 短评

最动人的永远是梦想和爱情。但我们没有在一起,这就是现实。

7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我们在穷困潦倒时爱得一塌糊涂,却无法在各自功成名就时手拉手出门散步。

8分钟前
  • Safina_
  • 力荐

十年前一部恋恋笔记本,十年后一部爱乐之城。说的都是错失的梦想和爱情,演的都是浪漫的不着调男文青和性格张扬又复古风格的美国小妞。今夜愿你们都与爱人共舞,永浴浩瀚星河。

12分钟前
  • 枫小莫
  • 力荐

看這部片會想起的那個人,一定是忘不了的

15分钟前
  • Noe
  • 力荐

验证了语文老师的话:只要开头结尾精彩,中间无所谓。

20分钟前
  • 寇国威
  • 还行

各自梦想实现之时,发现梦想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假如可以重来,我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吻你,推掉工作来看你的第一次表演,随你搬到巴黎去,巴黎也有好的爵士乐,在把孩子丢给保姆的夜晚,开车带你去吃饭,然后一起走进酒吧,听别人弹奏我曾经做梦都想弹奏的曲子。可惜,现实中没有如果,但电影和想象里有!

25分钟前
  • L'automne
  • 力荐

我们那些曾经错过的美好人生啊……

26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本年度最被高估的片子就是La La Land了 一个八五后导演的野心之作 可惜阅历不足 剧本各种尴尬俗套 各种故作姿态 浪费了两个优秀演员的表演

27分钟前
  • paul屋
  • 还行

前一个半小时都在出戏 从5 years later之后才有点感觉 觉得想找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画风失败 想找伍迪艾伦的文艺失败 想找宝莱坞电影一言不合就歌舞失败 唯独成功是最后的平行世界桥段 算是能赚观众一点同理心

29分钟前
  • Mo
  • 还行

这部电影有多好呢?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二十年后的一个傍晚,你开着车(或者车载着你)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扬声器里开始放起这首电影里的旋律,听到第一个音符的一瞬间,所有的情绪全都涌上来,就好像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你第一次听到它们的时候那样。

34分钟前
  • C.W
  • 力荐

你可以无限接近电影,当演员,写剧本,挨着英格丽·褒曼的照片睡觉,在《卡萨布兰卡》的阳台外上班,但生活永远不会成为电影。梦醒时分你看着与你共浴亦真亦幻的泡影中人,转头,微笑,离开,这或许是人生最像电影的一刻。

3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最后两人一吻上,眼泪就完全止不住,最后一直是痛哭。那段蒙太奇展示的就是电影的魔力啊!生活给不了的,电影可以给你,是那么浪漫、那么神奇的情感再现,最佳的电影造梦时刻。而至于理想、爱情、迷影、歌舞片、怀旧等等其他元素和小技巧反而可以放在之后了。最感慨的仍是电影的魅力,做一场电影梦吧!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年度十佳!最后在情字上找到了一个引人共鸣的点,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逐梦想的旅程,在某个时间点上,一个人遇到一个人,他们一起成长,相互鼓励,有美好,有痛苦,有成长,有遗憾,这就是人生。导演非常成熟老道,不仅有野心,也有足够的才华,歌舞元素几乎就是整个歌舞片的发展史,适合迷影爱好者。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分开以后,生活中我们未必会再相遇了,但在记忆里,我们都还很年轻,我们坐拥无限可能,敢说爱,敢说永远。其实啊,有过,才是永远。谢谢你啊,把我变成了更好的人。祝我们各自幸福。

47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同比《纽约,纽约》类比《艺术家》,返璞归真用音乐、歌舞片形式讲述一个通俗化爱情故事,主要技法登峰造极。串联影史不同音乐、歌舞类型分支(米高梅、金姐弗雷德、大爵士、雅克德米及当代乐队片、演唱会电影)在不同段落相映成趣,既是传承又带出类型演变,复古又革新,且能升华爱情主题,内外兼修。

5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不过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复古还真的一点都没看出来,把洛杉矶拍得像instagram旅游号,高司令从头到尾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和那些经典音乐剧电影比起来缺少太多质感。现在连卖给少女的春药都是那么的廉价。

56分钟前
  • 奇奇弟弟
  • 还行

二刷。又悲傷又溫暖,藝術互相影響生命。最後一幕用一場夢、一場電影彌補愛情的遺憾尤為動人,二人因對藝術的喜好相識相知,互相影響、鼓勵、成就彼此的夢想,感情雖沒有開花結果,卻在各自生命留下不可抹滅之印記。哭著離場。

1小时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感情戏想到的是《阿黛尔的生活》,更猛的是那段“回忆杀”,直接串到《泰坦尼克号》片尾重逢,《艺术家》式对经典的致敬天衣无缝。用音乐和歌舞串起所有往事,假如…或许…可能…梦想与现实冲突的拉城,却让心灵相契的人拥有最美的回忆。2016年度最佳!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今年最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很多段落让人有重温“雨中曲”的感觉。是爱乐之城,也是星光之城,还是梦想和现实缘起缘灭的地方。事实证明有个好的结尾多么重要,它让原本平淡无奇的叙事一步登天!多一星给石头,明年奥斯卡影后坚决站定你~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预告片里说得没错,已经没有人在拍这样的电影了。即使不是年代戏,手法和色彩运用也极具年代感。满足了外人对这座城的一切幻想,又为身在洛杉矶的人拍出了这座城会让你遍体鳞伤的事实。他是真的很爱洛杉矶。 在洛杉矶看La La Land真的是太奇妙的体验。很特殊的感情。

1小时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