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 第四季

综艺中国大陆2017

主演:何炅,马东,蔡康永,罗振宇,张泉灵,马薇薇,范湉湉,肖骁,颜如晶,姜思达,艾力,邱晨,大王,黄执中,陈咏开,陈铭,董婧,欧阳超,马剑越

导演:牟頔

 剧照

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1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2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3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4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5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6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13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14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15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16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17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18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19奇葩说 第四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8 00:05

详细剧情

《奇葩说》第四季由何炅担任议长,马东、蔡康永、罗振宇、张泉灵担任导师,赵又廷、林志玲、徐静蕾、黄磊、小宋佳、苏有朋、陈可辛、春夏等都会大驾光临现场,与新老奇葩一起“开辩”!他们将在现场对时下最新兴、最热议、最纠结的话题进行探讨,以辩论赛的形式呈现出自己视角下的独特观点。3月31日起,每周五、六晚爱奇艺独家上线!

 长篇影评

 1 ) 我为什么不喜欢《奇葩说》了

1、 咖位的权力政治

西方汉学界有个术语,叫sumptuary laws,指中国礼制里的等级分配顺序:天子家里可以有九口锅,诸侯七口锅,大夫五口锅,士三口锅,平民一口锅。

我近来觉得,这种等级分配秩序,深刻地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尤其娱乐圈。

比如在《奇葩说》这个节目里,马东何炅蔡康永可以有九十个镜头,罗思维张泉灵七十个镜头,大咖葩五十个镜头,其他新葩三个镜头,其他老葩一个远远的镜头。

无论是meritocracy还是yanzhitocracy,我都服气。马薇薇五十个镜头我服,有颜值有逻辑;颜如晶五十镜头我服,没颜值有逻辑;董婧五十个镜头我服,没颜值没逻辑有阅历;肖骁五十个镜头我服,没颜值没逻辑没阅历,但是他妖孽啊!那个大王,没颜值没逻辑没阅历,讲了半天她哭了我呵呵——居然有九十个镜头。什么情况??赞助商??

在这样一档以言论自由为主要卖点的价值观综艺里,话语权与镜头的分配,严格遵循着一种既定的等级制度。等级排序表面上参考选手们在节目中的表现,实际上参考的是嘉宾与选手在现实世界中的名气、地位、财富、粉丝量。

赛制安排的本身,体现了对等级秩序的贯彻。何炅在第四季第一集介绍导师进场辩论时,用了这样一个词:“下凡”。这个词清楚无误地昭示了《奇葩说》里的人神秩序:奇葩是人,导师是神;导师进场辩论,仍然享有作为神的权威,不容反驳——至少不容凡人反驳。

安排导师团结辩的作法,即是对神的权威的贯彻。无论神说出多么傻叉的论点,凡人都只有默默聆听教诲,默默点头表示同意。

那个罗思维一开口,我真是使了洪荒之力,才忍住没有骂出一声傻叉。把男性拒绝和逃避育儿责任,作为家庭男性缺位的正当理由,把中国的丧偶式育儿合法化,用“永恒的女性引导人类前进”这种傻叉名言来绑架女性,以此要求女性承担哺育后代的全部责任……我真是气得牙都冒烟了。马薇薇上啊!!范湉湉上啊!!快去干死直男癌你们点毛头啊!!

——啊,她们是凡人,神说话,她们不能开口。

对于一档标榜自由价值观的语言综艺,我认为,要求一点反抗权威的精神,至少是质疑权威的精神,是不过分的。可是《奇葩说》播到第四季,我努力回想,有哪一集里,选手在与导师观点相左的情况下,坚守立场,勇敢置辩,而不是乖乖点头俯首臣服的?

没有。一集都没有。

2、 高晓松

我不喜欢高晓松。我以为他的学识渊博不过是一种人设式的伪装。真正的学识渊博,我相信,导向的是对于多元的肯定,以及对于异己的包容。我不觉得高晓松足够包容。

我断定,就是高晓松那种唯我独尊,唯我独正的嘴脸,导致了《奇葩说》导师价值观至上的风气。

高晓松脑子里装着一盒盒标签。只要你不慎是某一个类别的人,他就会啪啪啪把标签贴上来。

你要不幸是个名校学霸,就让你说一句话,“骄傲”“无能”“愧对十多年教育”的标签啪啪啪贴上来。

你要不幸是个网红,就给你一个镜头,“做秀”“无能”“哗众取宠”的标签啪啪啪贴上来。

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凡上来的选手,是高晓松所不认可的某一类人,高晓松就会跷起二郎腿,摆出一副否定、质疑、嘲讽的表情,连我作为旁观者看着,都觉得无比心凉。

你说,高晓松这样做是为了那个人好啊,是为了叫那个选手反省,帮助他成长啊。

——不是的啊同学们。真正好的老师,应该是你犯了错拉你去小黑屋偷偷调教,你取得成绩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你呀。

你忐忑,激动,精心准备,过关斩将终于来到奇葩说的现场,你尊敬的导师跟前,开口一句,那导师当着全国人民的面,给你扇了一个耳光——而那个耳光,成为全国人民认识你的标志。你管这种人叫老师?

你说,高晓松他爱憎分明,喜怒形于色,他是名士风骨,他是真性情。

——不是的啊同学们。魏晋名士风骨,那说的是对于强者的反抗,对于弱者的同情啊!

你是国王,他是庶民,他冲上来对你喊:“虽然你能砍我的头,但你特么就是个傻叉。”这种行为虽然很傻叉,但我敬他是条汉子,是真性情。

你是平民,他是老爷,你还没开口他就冲上来给你一个耳光:“你特么个傻叉!”这是恃强凌弱,恶霸欺人啊!

最可怕的是这恶霸,还披了一张知识分子的羊皮。高晓松会用他的价值立场,来左右全体奇葩对于新选手的判断。当高晓松明显表现出对某个选手的好恶时,范湉湉和一干老奇葩就会积极配合,形成对新选手的讨伐与围攻(《奇葩大会》好几次公众霸凌,特别明显;还有一个选手出场什么都没干,全体奇葩从头笑到尾,我一点不想笑)。

综艺的隐性霸凌,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可这是倡导多元、传达包容的《奇葩说》啊!多么叫人心寒。

3、 奇葩说?不,是牛叉说

高晓松永远讨厌学霸吗?好像也不是。

当名校学霸做出一个估值百亿独角兽,高晓松的嘴脸立即变了。刘楠出场高晓松的表现真是让我大跌眼镜。刘楠说她在北大读书六年,高晓松“哇”了一声;讲她的电商经历,高晓松说了类似什么“她的境界我都不懂”;刘楠打赢一个讲话都紧张的菜鸟对手,高晓松说“我跟马东上去都不一定辩赢刘总”,还谆谆教导众葩“你们大家也会学到很多东西”。各奇葩(比如大王)一路做出配合的,惊呆的,赞美的表情。

他不认知识,但他认钱。他不认网红,但他认咖。

高晓松对于百亿估值CEO的谄媚,完整地表现在《奇葩说》整个节目里。

刘楠出场,剪辑配了一连串彩字“贵气逼人”,“活的名媛”,“学历显赫”,“谦虚的总裁”。谄媚得不要太明显。

《奇葩大会》与《奇葩说》第四季第一集的辩题,都是为刘楠“百亿公司女总裁+妈妈”的身份量身打造的:“加班该不该让老板看见”,以及“会不会做一个单身妈妈”。最适合刘楠的辩题,最适合刘楠的辩方。一点难度没有。

参与辩论的明明也有足球解说员啊,怎么不辩足球呢?

众奇葩中,权钱地位唯一能与马东高晓松等力而观的,只有刘楠。如果以何炅的“下凡”点睛,刘楠就是那个下凡的神。她的辩题是特设的,她的话语权是天然的。

看不起无功无名的学霸,追捧身家百亿的总裁。冷眼失败,谄媚成功。

——可是,这又是多么真实的中国。

进行到第四季,我越来越觉得,马东似乎已经看到《奇葩说》的后继无力,他在努力开拓人脉,为米未后续的节目积累资源。

何炅这样一个与节目风格格不入的存在,为什么要请来?为的是人脉。因为你请何炅吃饭,何炅未必有档期;你以第一网综的名义请他主持,他得腾出档期来。

第一期嘉宾徐静蕾存在感为零。连衣服都没好好挑。一无颜值二无观点请来干嘛?大概也为的人脉。

臃肿的导师团,各路网红,再加百亿估值CEO,这个配备似乎已经摊开了马东的节目理念:《奇葩说》早已不再是植根平民、挖掘新秀的平台,而是一个权钱名集备的大咖们networking的酒宴。大咖指着攀上超级咖,小咖指着大咖提拔。

那种平民的,亲切的,为我等众diao代言的气质,已然黄河一去不复返。

于此我更加怀念《奇葩说》初创时代。那时马薇薇还是一个默默无闻、刚刚离异的大龄女青年,肖骁还是一个背负心酸往事的妖孽,范湉湉还是一个连包租婆不是的龙套。生活失意如你我的一群卢瑟聚在一起,手掌一拍说,来!我们干一票大的。

那时节好比梁山泊英雄初聚,上山落草,豪气干云。到如今英雄气尽,只想着怎么跟朝廷投诚,怎么叫官爷提拔,怎么衣锦还乡了。

————————————

为什么四星?真爱啊。叹气。

《奇葩说》的后继无力——马总,调赛制啊。《奇葩说》不是辩论赛,没有必要严格按照辩论赛一辩二辩三辩正反交替的顺序。结构即政治。多尝试一些新鲜赛制只会有惊喜,不会有坏处。

比如说:

1、 下半场正反双方交换持论。上半场射向对手的子弹,下半场你要自己挡回来。绝对有看点。

2、 以一战多车轮战。让实力足够的奇葩站到台上去,其他所有人围攻。以一战多输了不丢脸,赢了肯定红了,而且会给观众爆棚的爽感。马薇薇、刘楠、张泉灵都有以一敌多的本事。

3、 以一战多的升级,两人组队,肩并肩一起面对世界。马薇薇跟范湉湉的老组合当然会有看点,把马薇薇跟刘楠捆绑到一起也会很有看点。搞不好就搞出了基情四射的组合。

4、 通过小游戏来增加不确定性。《跑男》为什么能红那么久?因为它每一集都不一样,每一集都有悬念。增加小游戏,赢的一方可以指定输方的发言顺序,可以剥夺输方的发言权力,可以指定交换正反双方人员。

目前的3V3赛制,做到第四季观众早就腻了。唯一的悬念是新奇葩。调整赛制后老奇葩也可以成为悬念。

像大王那种一开口就让人想如厕,如厕回来她还没哭完的花瓶,真的可以送走了。想看网红我自己会去看直播没必要看奇葩说。

也没有必要请大咖。你把马云请来,马云也不是我追奇葩说的理由啊。我想看马云我可以上油管,我想看何炅我会开电视,我想看罗思维我会……我不会产生这种新奇的想法的。

你请大咖的那点钱,不如结结实实用到现有的奇葩身上,哪怕让他们辛苦一点加班,试验不同的赛制。

让各路奇葩往死里撕。发自内心地撕。真刀真枪地撕。让不同的价值观激烈碰撞。不要做朋友,不要互相捧场,不要留后路。你见过真正的辩论场上正反方是好朋友的?

把赛场还给辩手。把战场还给勇士。把奇葩说还给真正的奇葩。

啊。。。我真是操碎了心。。。= =

 2 ) 女人为什么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单身妈妈和普通妈妈的不同,就是没有老公,其实也没有什么,有时候说起女权、不婚之类的话题,听到别人说起单身妈妈,这四个字总有一种自动大写加粗的感觉。

昨天节目里也在聊单身妈妈,其实有不少嘉宾说的还挺扎心的。关于女性独立,大家各有各的看法,我就先说说自己的。

婚姻是不是女人唯一的归宿?

节目里这一期的嘉宾徐静蕾,跟女性独立的话题还真挺紧密的。

她一直是独立个性文艺女青年的代表人物,多少年了这个宝座都没被新人取代,她倡导不婚,自己还是有才华,有能力,依旧活的风生水起。

反正对于传统观点“女人结了婚才算完整”这种话,遇到她就是自动失效。女人到底要怎么活的漂亮,徐静蕾什么都不用说,自己活出来。跟黄立行恋爱了七年,到现在既能一起好好生活,还能一起好好工作,娱乐圈这样子,他俩的恩爱可比人家结了婚的强过一百倍。

不结婚的女人也可以有很多选择,可以守候自己的事业,或者跟老闺蜜们相依为伴,也当然可以自由的选择繁衍后代,做个单身妈妈。

生孩子这事是女人天生带的能力,生或者不生,什么时候生,只要不触犯法律,都是自由。

面对公众的观点,很多人觉得婚姻才是完整的家的基础,孩子就是要有爸爸妈妈。其实结婚和不婚都是女人对于生活状态的一种选择,而且到最后,如果选择成为母亲,独自抚养孩子的压力始终存在,既然选择,就应该有力量承担,不能寄希望于不堪一击的婚姻。

单身妈妈凭什么被大众认为不幸福?

过去在太多的电影电视剧或者邻居们的八卦当中,总听着是单身妈妈如何不容易,日子过的多么苦,过的好的好像是沾了便宜,也不值得被夸赞。

节目里董婧自己就说是由单身妈妈抚养长大的,也并没有给自己造成多么大的心理阴影。

其实比单亲的家庭,不幸福硬凑在一起过的父母反而更容易给孩子造成影响。一个父母不彼此相爱的家,怎么能让孩子在未来敢去拥有爱?

如果一个单身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可以自己全身心的投入,逐渐让自己变得坚强、博爱,小孩也能感受到被关注的力量。

如今社会有太多的机会,女人和男人一样有很多的发展机遇,哪怕是要自己独立抚养孩子,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也有动力去完成更好的事业积累,追求幸福,给小孩子也树立起不妥协不将就的人生榜样,相信在这样家庭的生活,无论是孩子还是母亲,都拥有丰盈的内心与爱,没准比其他人活的更幸福。

单身妈妈的路是不是真的的像别人说的那么难走?

看到节目当中刘楠说起单身妈妈的难处,比如准生证,产假和之后求职需要请假的问题,声称做单身妈妈是选了一条难走的路。

其实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构成当中,母亲在抚养孩子的过程里,无论婚否都要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父亲多数时候忙于工作事业,在家庭角色中是缺失的,母亲是不是单身,面临的问题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小孩子会生病,需要照顾。成长期间需要教育培养,避免误入歧途,在多数的时候,父爱是沉默的,含蓄的,小孩子几乎感知不到。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母亲才充当着主导的位置。

其实,养孩子这件事,无论婚否,都是一条难走的路。而大家都是一代又一代这么走下去的。

想起在《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扮演单身母亲生试管婴儿的海清,自己有自己的事业,有爱人,国内不认可就大大方方的到美国去生,孩子的未来依旧能拥有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而作为母亲的人生角色转型也完美完成。

想起《问题餐厅》里的一句台词,女人真正的强大是不可估量的。

当代的女性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得到自己的爱的东西,为自己的选择主动承担。

做单身妈妈只是人生无数选择中的一种,全心全意爱一个人没有不对,有人爱老公爱家庭,也有人可以爱自己,爱孩子。

我们都知道爱情不是永恒的,但亲情可以。

如果一个女人,她不想要婚姻,能拥有自己终其一生愿意无条件付出、给予爱的孩子,难道不是幸福的吗?

 3 ) 《奇葩说》收官,一个终极问题:为什么你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1

上周末第四季《奇葩说》收官,作为真爱粉,一集不差地看完,还关注了各种花边新闻及最近热门的撕逼大战。

在舞台上,在现实中,没有人是省心的,都是一场场好戏。

我几乎没有提起过,我其实参加过奇葩说第三季的导演见面会,准备一个辩题,现场抽持方辩论,同一场的还有豆瓣的两位网红、英语老师、姜思达的学长等等。

我去的时候上一场还没结束,一群刚认识的人在会议室里做游戏,我是游戏白痴,记忆力也堪忧,把把都输,选角导演笑着对我说,这怎么能行啊。

见面会时我抽到正方一辩,颜如晶坐在我斜对面,准备随时奇袭,她看着我直乐,我张着嘴不发出声音地问,你笑什么。

到了自由辩论环节,我瞄准那位姜思达的学长一直在逼问,导演咳咳两声,别逼这么紧,要提出新的论据。

辩论结束后,各位选手又被导演分别带出谈话,和我见面的两位女导演笑着说,咱们这个小会客室特别吉利,只要在这里的选手,都选上了。

然后我们就开始聊天,问了关于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各个方面,期待能够给我总结出符合节目调性的人设和特点。

最后聊得太久,我出来时,其他选手都已经走了。

然后我在门口看到了肖骁,他真人比镜头里帅很多,私下也是一副贱兮兮的模样(非贬义)。有一位导演和我是老乡,她送我出来,对我说,你希望挺大的,聊了这么久还是蛮少见。

后来事实证明,我并没有顺利参加第三季,我曾偷偷问过导演,为什么我不行?

导演说,大家投票后你的票数还不错,不过觉得你还是有点正了,不够娱乐化。

我说,倒也是。于是我和奇葩说的缘分到这里就终结了。

不过与我而言,我不是太过期待能够站在场上和会说话的人一较高下,我没有太多的自信。我更期待的,是作为观众,从其中可以获得什么。

哪怕它看起来,没有多少实际用处。

2

奇葩说现在走到了四季,选手们贡献出了数不清的金句。

我曾看过一个帖子,里面总结出了第三季的金句,一共有138句,大致翻阅了一下,对某些话依然印象深刻,拍案叫绝。

微博随便搜一下,关于奇葩说的截图和话语更是比比皆是,但人们往往只停留在感叹这些句子的精辟,喜欢说出它的人。

但却很少人提到,这些句子,到底能够改变我们什么。

恕我直言,没多少改变。因为我们总是想的多,做的少。

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曾经背着书包走进校门,现在拎着挎包走进公司,面对的人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解决问题的方法已不再适用,我们急需找到新的方法论。

生而为人,经验有限,于是我们期待从各种图书影视节目中寻找答案,奇葩说给予了答案,甚至是不同的方向,期待能够通过多元化的维度来供人思考。

我已经走过了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与生活向来似敌似友,有时和它分庭抗礼,有时和它握手言和。

我回忆了一下自己曾经的重大抉择,哪怕我自认活得任性自我,但我赢的时候依然很少。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会面对什么问题呢?

没什么脑洞,也很少涉及生死,大部分都是工作要选择哪个?这个人要不要在一起?在大城市生活还是回家?是不是要凑合走进婚姻?和朋友同事如何相处?

看起来都是一些日常问题,甚至在网络上你都能找到对应的解答。

但有一个真相是,每一个人的真正困扰,不在于你找不找得到这些问题的方法论。

而是你明明知道该怎么解决,却不能这么做,不敢这么做。

我们都希望活得顺心,都渴望做自己,但正是因为它很难,所以很多人才一遍遍去写这些东西,反反复复告诉你它的重要性。

每一个在城市里生活的小小个体,都曾经有着大大的梦想,但现实却一再摧残,打击你的积极性,最后让你明白,其实我们微茫得什么都不是。

你不是特殊的,你不是独一无二的,你甚至都不是勇敢的。

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说白了,你根本没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现状,更没有尽力去做好自己。

3

在东七门的公号推送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敢在现实中尽兴地活着。

肖骁在节目中说,我们其实都是披着负能量外衣的正能量卧底。

我也看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太过流行丧文化,仿佛不说一两句负能量的话,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说实话,我对所谓的“丧”是怀有敌意的。

人们的嘲讽张口就来,改变却不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而也有些人,以丧作为了自己的人生标签,成为了这个时代非常显著的负能量代表,是虽然年轻但却满身疲惫的大特写。

我遇到过非常善于说这种话的人,他们往往在自嘲和嘲别人中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类似阿Q精神地活着。

正如奇葩说的终极辩题,认真你就输了吗?网络上太多有人说,认真你就输了。

经常说这句话的人,有一个显著的心理:给自己的失败、示意、窘态、尴尬找一个台阶下。

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做了人生可以逃避的借口,一再回避人生的难题,甚至浪费了许多时间在自我安慰上。

这种行为,是十分危险的。

我所理解的正能量,是人要明白活着不仅仅只为生存,而是要为自己和这个世界留下痕迹,哪怕不能成为万人敬仰的人,也要活得明白,有自己的小确幸。

我所理解的负能量,是你在面对生活重压之下的一种调剂方式,说段子骂脏话无非只是发泄,要在这种丧的背后找到反击生活的武器,重新站起来。

一旦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面对问题时的积极态度,负能量就变成了真丧,人就会失去了斗志和方向,成为了笼子里的鸟,失去了翅膀和眼睛。

有人曾问我,如何摆脱自我的困境?

我说,先牺牲自我,再找回自我。

在一局棋里,需要排兵布阵,下一步棋需要考虑到后三步要怎么走,审时度势,小心谨慎,甚至为了最终的胜利,不得不牺牲一些重要的角色。

人也是如此,想要学会迎合生活,努力去适应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才能够在夹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本色。

所谓的本色,不是你一味地退让自己,更不是没有底线地取悦别人。

一旦你选择退让和取悦,那么你就没办法再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完成你的规划,倘若再加上你为了逃避还设置的种种负能量,这就是一场自我沦陷的骗局。

听过许多道理,但你却不以为然,甚至全盘否定,你的本色,也在这些不信和否定当中,渐渐丢失了。

4

人在很多时候,是人云亦云的,因为我们不够笃定自己的内心,以为别人说的都是对的。

而奇葩说在告诉你,每个人都有自我独立的思考空间,每一期的辩题都无关对错,关键是你在什么角度扮演什么角色,你能为自己的立场带来什么让人信服的论点。

而在生活里,也没有绝对的对错,我总是在强调我们有时活在灰色地带中,既然对错不重要,那就看谁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加冕,活得让别人和自己信服。

我承认,人是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的。

它和自我的成长和格局有关。

在某期节目中,马薇薇说,我在2003年遇到黄执中,就看到了自己辩论的极限,但我能怎么办呢?我不还一直在这里吗?

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想了许多。

社会在许多方面是对立的矛盾体,它不是一场辩论,它更像是一场死局,你走得越远,就会越发现生活的本质本身无解。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答,我们也有自我的局限,看得不够长远,看得不够透彻,人人都会对生活指手画脚,给予自己的定义。

我们不会站在生活绝对的正反两方,社会的对立,选择权也不在我们手里,我们实际上是被动地接受,接受规则,接受现实。

接受这种局限,就等于接受了生活的游戏规则,明白自我的局限。

这个时代不会主动给你难题的答案,人也不能靠着等待来得到救赎,别人说出哪怕拍案叫绝的金句,也只是冰山一角,你需要自己去探索这个辽阔无边的世界。

有人说奇葩说是自由使者,我却说它是指路人。

它只能给你指出一个方向,却无法为你摆渡,这世界哪有什么真正替你活的人,你只能做自己的摆渡人。

我们没有必要做一个独行者,那注定是孤独的旅途,我们都是普通人,连自我的情绪都没办法管理妥当,我不期待自己可以得到更多。

但我始终觉得,人生长路,需要一步步去走,听过那么多道理,需要你一点点去做。

一个人,越是在这看似沉浮的世界里跌跌撞撞,就越期待可以有一个安全的港湾让自己适时停靠。

认真你就输了吗?可你总要信点什么,才能活下去啊。

姜思达曾说:每一个草包,都有推倒世界的梦想。

即便欢愉如梦如幻,能抓到几分是几分。活在无常之中。我们有限期。

当你觉得这个世界艰难、残酷、不那么美好的时候,依然相信在这些凶狠的背面,依然有人性在闪光,依然有善良在召唤,那这道路,哪怕布满荆棘,也总会有曙光。

生活的苦,你总会习惯。自己的美,千金难换。

最后,也要对撕逼大战的表个态,借用终极辩题。

对待别人的事情,认真你就输了,一场比赛而已,一个节目而已,一场撕逼而已,过去就过去了。

但对待自己,不要犹豫,努力认真,不要让不该过去的过去。

毕竟人生这道坎,谁也过不去。

 4 ) 被父亲抛弃遭男生猥亵,单身妈妈养大的她依旧活成了闪耀的女子

我的妈妈是一位单身妈妈,她和我的父亲在改革开放初期南下创业,因为两人算是半个老乡,期间时常互相照应,久而久之暗生情愫,便先斩后奏地偷偷领了证。

很快,母亲怀孕了,这本是件皆大欢喜的事,
但最后并没有,
父亲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奶奶,她不喜欢我的母亲,与其说不喜欢,不如说是厌恶,
然而,一直到现在,我的母亲也从未跟我提过她们之间的细枝末节,
总之,她在即将为人母的喜悦和婆媳一触即发的恩怨中徘徊彷徨,最终逼得无路可退,带着还未出生的我选择了无条件离婚。

离婚后,爸爸那边曾想花一笔钱买断我,价格在当时足以令人咋舌,
当然,我的母亲没有同意,她也不可能同意,毕竟那时候的我已经在她肚子里呆了好几个月,她每天都能感觉到我的一举一动,我是她在这段感情中唯一可以带走的东西。

每每回想起这件往事,我的母亲总会打趣道,早知道你这么不省心,当时就把你卖了,换来的钱在深圳买房,现在咱们就是拆二代了。

后来的每一次产检,我的母亲都执意一个人去,我的外婆想陪,她也不让,她说外婆听不懂粤语,去了也是白搭。
而我的生产过程也并不顺畅,母亲本就怕疼,可这一疼便是一天一夜,她嘶哑着喉咙哭喊,却被医生和护士粗暴地辱骂,
再后来好不容易生出来了,医生在术后缝合的时候又漏缝了两针,以至于到现在,母亲上厕所时总会偶尔感觉到兹拉兹啦的疼。

我无法想象一个在外打工的女人,挺着大肚子穿梭在妇产科的过道时究竟是什么感觉,我也无法想象虚弱的她从产房出来看不见自己老公时究竟有多失落,
可能,她一开始也没想到,在失去另一半的时候生育一个孩子,是一条回不了头的绝路。

我出生后,没有喝过一口母奶,我的母亲没有奶,我的每一嘴食粮,都是我的外公外婆喂的,我跟母亲相处的时间也相当短,她急需在短时间内恢复身体上班挣钱,而我,全权交由两位老人照看。

这期间,我的父亲曾跟她的母亲一同来看过我,得知我是个女孩后,再也没来过。
没多久,我便随着外公外婆回了南方的小城。

今天偶然看到奇葩说的关于单亲妈妈的话题,听到大王的论述时,突然泪目了,
我曾不止一次在知乎写过关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我把它当作自己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即便一天都未曾感受过父母同框的画面,我也不觉得那么难过,
但在看这个节目时,却泪如雨下。
“如果可以选择,我不做单身妈妈,不是我不够坚强,是我怕我的孩子比我更坚强。”


我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我跟外公外婆坐火车回到广东,母亲在广州站等我们。
她起初跟一辆黑车师傅说好了价钱,可临上车前,那个师傅突然要加价了,捏着母亲给的钱怎么都不愿意找零,
推搡中还有其他的黑车同伙上来抢我们的行李,
当时我被外婆紧紧地搂在怀里,看着母亲一个人失控地对着那帮人大吼大叫,声音震彻天地,她不知道哪来的蛮力,失控地抢夺行李和钱,用手胡乱地上下挥舞,
真像一条疯狗啊。

后来有不少好心人上来帮忙,母亲总算逃过一劫,回去的路上她摊开双手,把揉捏成一团的散钱塞给我买糖,她疲倦却又洋洋得意的笑容,至今仍记忆犹新。

她告诉我,毛爷爷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咪咪你要记得啊。
也就是从那天起,我渴望变得跟她一样勇敢,渴望像她一样天不怕地不怕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亦或者说,我更想快点长大,快点强大起来,让她可以不用再为那几十块钱弄得如此狼狈。


可是,我的母亲真的需要这样的我吗?一个从未在她面前表现过一丝软弱,永远把自以为是的最优展现在她面前的我吗?


从小到大,我没有在她面前掉过一滴眼泪,我也从来不会把在学校被女生排挤,被男生占便宜的小事跟她分享,我一直用“她太忙了,没时间管我”来自我麻痹,
其实说到底,不过是怕她自责,怕她觉得自己既然没能力护我一世周全,何必将我生下来。
也正因为这样,我的性格比一般女生更坚韧,更不服输,甚至觉得理应比男人更厉害,才足以在社会上立足。
这样的性格无论学习生活恋爱工作都会出现大小不一的弊端,我害怕输,也害怕承认失败。


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我的母亲极少参与,她一年只能回老家两三次,暑假外公外婆会带我去广东见一次她。
母亲时常说,自己亏欠了父母很多,我还未出生前,我的外婆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说书先生,我的外公是一家国有药厂的副厂长,
正因为我的出生,两个老人双双提前退休,用尽后半生给予我全方位的照料,
14年外公走的时候,母亲哭得撕心裂肺,本来外公只是她的后爸,她之所以万般不舍,不过是因为,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人把她的女儿教育成人。

正如节目中刘楠说的,单身妈妈,你不是一个人在承受这个苦难。

是啊,这么多年来,母亲一直沉浸在无法照料我的自责中,而一把屎一把尿的艰辛,她也被迫却又理所当然地转移给了她的父母,
也许在两位老人看来,他们永远不会后悔生命中有过我的存在,
但我却会时常愧疚,特别是在做错事的时候,如果不是我,他们多少还能过多几年清闲的好日子。


当然,承受这份苦难的,还有孩子。

我跟前任在谈婚论嫁时,对方母亲曾因为我是单亲而对我的母亲指桑骂槐,我看着她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优越感,难过地一塌糊涂,
凭什么,
让一个被迫选择这种人生的女人,因为我的遇人不淑,而让她去承受那些苛责和谩骂,让她这么多年来的努力被带有有色眼镜的人肆意轻视,
我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冲动地爱上了一个人,而让那个人的亲人去撕开我妈妈的伤疤。


其实,我的母亲长得非常漂亮,漂亮到小时候她每次带我出去玩,总有男人会跑来搭讪,逗趣地问我,这是你的妈妈还是你姐姐啊?

也正因为她漂亮,即便带着一个拖油瓶,也一点都不影响她被人追求,可在这漫长的十多年里,她一直没有再婚(一直到40岁,才再婚,继而生下了我的弟弟)。

一方面,虽然当时她还年轻,在感情中受过重创后更渴望被爱,但因为在养育我的道路上已经鞭长莫及,她不想再因为自己的再婚毁了我仅剩的一丝对母爱的憧憬;
另一方面,溺爱我的外婆也不容许她再婚,别说再婚,但凡她接触新的男人,只要被外婆发现,她就会不问青红皂白地一棒子打死,
外婆太爱我了,爱到她忘记了自己的女儿也需要爱。

有一年我的母亲来看我,我见她偷偷溜到房间打电话,我推开门,隔着门缝瞄到她脸上洋溢的笑容,她一直笑一直笑,直到外婆愤愤不平地拔了电话线,那个笑容才消失。

那种笑,跟对着我笑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带着少女的羞涩。
但后来,过了很多年,我都再没见过那样的笑容。

其实正如如晶所说的,生孩子不是冲动购物,


不是你看到别家的孩子可爱,自己就想生一个,你在漫长而枯燥的人生中,会因为一个孩子而失去很多原本属于你自己的快乐,
即便你的内心再强大,再不怕流言蜚语,你也不得不顾及身边既定的一切,你会付出比怀胎十月多数百倍的精力去维系那份关系,那份独一无二却无时无刻不压得你气喘吁吁的关系。


小学毕业后,母亲的生意有了起色,我跟着外公外婆一同回了广东与她团聚,
我上了住宿学校,每周车接车送,
我家请上了保姆和司机,同学们都特别羡慕我。

但我发现,我不知道该怎么跟我的母亲沟通。
她错过了我第一次的家长会,错过了我第一次拿奖的瞬间,错过了我第一次来例假,
也因为她错过太多了,所以在我的整个叛逆时期,她不敢对我指手画脚,她怕她说重了什么话,我会毫不手软的顶回去。

我见过下班后久久呆坐在办公室的母亲,我也见过受不了压力默默流泪的母亲,
我也真想亲眼见一见,
坐拥一个完整幸福的婚姻时露出少女般微笑的母亲(母亲怀我弟弟也是意外,以为高龄了不会受孕,怕重蹈我的覆辙才勉强结婚)。


我想,如果我今天把这集的奇葩说放给她看,她一定会满不在乎地说,我选反方,我愿意当一名单身妈妈,
她一定会说不后悔生下我,
但如果我能够帮她选择,我更希望她能像其他千千万万普通的女性一样恋爱,在众人的祝福下结婚生子,在柴米油盐中度过平淡的一生,
她可能不会像现在这般会赚钱,
她的孩子也可能不会像我一般独立坚强早熟察言观色,
但一个被老公宠得无法无天的女人,和一个在三口之家中无忧无虑成长的孩子,
这样的画面,太和谐了。



作者杜逸君

 5 ) 兴于辩论咖,衰于辩论化。奇葩说还能走多远?

最近马薇薇撕姜思达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我们先不论这段狗血,但这次撕逼事件提醒了我们一件重要的事:奇葩说第四季阵仗不可谓不大,最大可能地留下老奇葩,用奇葩大会选出新奇葩,用路人缘极好的何炅做主持人,马东亲自下场辩论,又请来在不同领域第一梯队的导师张泉灵罗振宇,怎么水花这么小?还是靠临到决赛的一次撕逼上了热搜? 从观赏节目的愉悦程度来说,奇葩说开始呈现出疲态。换句话说,节目好像没以前那么好看了。 单单从豆瓣评分来说,第一季9.1,第二季8.5,第三季8.6,第四季7.6。都是上万人评出来的,第四季的评分明显大滑坡。这就不是一时意气之评了,第四季一定有问题的。 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奇葩说正在快速的过度辩论化,逐渐变成一个真正的“严肃的辩论节目”(以前这只是一个玩笑)。而严肃辩论是一个“小众”的爱好,辩论化这件事正在逐渐消解奇葩说的影响力,它看起来越来越不奇葩了。 奇葩说的诞生在网综届有种石破天惊的意味,大家发现原来严肃的辩论和综艺感十足的怪咖结合起来变得这么新奇有趣。马晓康和制作团队对这些人的引导也非常有效,泪点,笑点,智力火花正中红心。 这几天不断有人说,辩论圈是个小圈子。那限制严肃辩论拥有更大影响力的,除了参与和欣赏的智力门槛以外,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是,它只是一种竞技,没法挖掘选手个性,缺乏共情。 严肃辩论的辩手持方是随机挑选的,辩手很少从感情上认同自己的持方观点,他会尽量地去个性化,去感情化(否则可能露出弱点被对手攻击),然后不断用逻辑武器做脑力搏击。 所以我们只会说,一辩立论好严谨,三辩反驳好有力,这些辩手好厉害!而不会说,ta好有个性,好有魅力,好迷人。 这听起来很像是西方人对律师职业的那种鄙夷的偏见,你给ta什么立场,ta就生产出什么理论,我们只会用强与弱来标示这种人的属性,ta的真实面目和个性都很模糊。 奇葩说在影响力上优于辩论的地方在于,它是辩论和综艺包装下的发声类节目。它允许和鼓励选手充分展示个性魅力,每当选手个性与观点高度契合的时候,就会异常出彩。 比如,“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个性!看啊!”一定要范湉湉带着流氓气的大姐大讲出来。 比如,“哦,你没感情了,你需要陪伴,养条狗啊!”一定要马薇薇这种女教导主任式的强势+孤冷讲出来。 比如,“买不起你就骂它!这个包挺好看的,多少钱?哦,买不起。呸!真丑!”一定要姜思达这种自恋俏皮婊气的人讲出来。 这些“金句”单独用文字摘出来,都干巴巴的。逻辑……谈不上,情绪……也就还好。但就是这样一个观点,在那样的一个情境下,被那样个性的人,那样子演出来,哇塞,妙不可言! 之前马薇薇撕董婧的时候回复网友说:“她的观点都是胡渐彪给的!” 下面有人回复说,“那也要看是什么人讲出来才能打动观众拉到票”就是这个意思。 最拉票,最打动观众的观点,是与选手气质最吻合的观点。话还是那一段话,但只有ta讲出来才有魔力。 这就是前面一层一层的发言之后,刺透并绽放出来的那一缕金光。 第一季里面综艺咖和辩论咖同样大放异彩,就是机缘巧合下维持住了这种平衡。回头看看第一季多不像一场辩论赛啊,而且当时还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尝试,谁知道那个平衡点在哪,只能闭着眼蒙,居然还就蒙对了。 然而第一次蒙对容易,维持住难。 奇葩(综艺咖)们全靠燃烧原始生命力撑住场面,所以他们的生命周期远远短于可以不停地用套路见招拆招重复自己的专业辩手。 这导致了第二季以来的景象就是,铁打的专业辩手,流水的奇葩。发展到第四季,这个平衡被彻底打破了,它严重地倾斜到了专业辩论。 一方面是以马薇薇为圆心,专业的辩手们源源不断地往奇葩说输送,而且坐稳了位子就只来不走,一季一季加人。辩论咖的比例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奇葩(综艺咖和怪咖)们的生命周期短,发挥不稳定,风险也高,节目组每一季网罗来的奇葩都有出彩的,但很难长久地做下去。节目组挖新奇葩越来越难。天平倾斜了。 甚至连场上的综艺咖们为了延长在奇葩说的生命周期,也选择非常努力地成为辩论咖,比如肖骁。当然这也是肖骁的无奈,如果肖骁第四季依然如第一季只做纯天然奇葩,那他大概早就如同场上的范湉湉一样,被观众们咀嚼到无味了。 肖骁很努力,但我并不觉得在场上辩论咖就比综艺咖更高级。这只是一种属性的不同,肖骁天分很高,练了洗髓经换了一种内功,但这就像是自创武艺的江湖宵小皈依了大门派少林,他放弃了成为开山鼻祖的可能,选择成为了一个有门有派的武功高手。而这个门派里已经有了邱晨,胡渐彪,陈铭,陈咏开等一众“大内高手”,他们武功高强,但面目模糊。高晓松说肖骁以前瞎比划,但现在成了高手。我觉得是同一个意思。仔细琢磨一下,其实这话里既有钦佩赞赏,也有一丝惋惜。 奇葩说的战场很像金庸的江湖。 第一季是射雕神雕时代,所有人门派感都很弱,但都浑然天成,本真烂漫。黄裳没学过一天武,靠读书成了顶级高手;黄药师欧阳锋老师是谁?完全不知道,没影踪。洪七公王重阳应该是有老师的,但他们都是宗师气场。他自己就是一门武功,所有人都是各自流派新的起点,人物虽多,但功夫不重样。 后来就到了倚天屠龙时代,经过自然的分化,有了六大正派,他们还一边倒地围攻了光明顶。江湖呈现出一种“正统”的思维。最开始这个节目的要求只是会讲话,性格独特,能打动人(理想的就是李林,柏邦尼,董婧这些人)。但慢慢地,辩论咖们主导了赛场的胜负,分化出一个主流思潮:要有逻辑,会辩论。这是一个硬性的要求吗?以前还真不是,但后来慢慢是了,连一直靠抛梗逗笑观众的大王都默认要很会辩论才是正途,才是进步。在一期一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观众也很自然地接受了。 现在马薇薇撕姜思达的事件让我惊觉,奇葩说甚至可能已经到了笑傲江湖时代。抱团,斗争,撕逼,那个小小的江湖已经有了政治斗争了。笑傲江湖常常让我看得透不过气来,绝顶高手令狐冲(姜思达)也不能如当年华山论剑一样自然晋升五绝,相反,在这样的江湖里,顶级能力的个人要被大的团体派系拉拢,利用,排挤。 这很现实,但我很不喜欢。 辩论是有套路有规律的,见招拆招。而奇葩怪咖们没有,他们不按常理出牌,各个无招胜有招。 以前奇葩说很好玩的一个点就是看那些怪咖们,范湉湉,肖骁,李林,董婧,柏邦尼,甚至刘思达(还有人记得她吗,靠表白包江浩拉了50票)怪咖乱拳打死老师傅。现在80%的人都是老(辩)师(论)傅(咖),超会辩超拉票,套路超熟,但是就很匠气,不好玩了。 现在奇葩说陷入的困境,看起来有点讽刺。单独看每个人的cut,全都在进步,动不动拉到30多票已为常事,但整体节目越来越不好看。 连在一起看,高度套路,高度重复,高度单一。一辩立论要抛梗好笑。二辩要破招,抓对手逻辑漏洞。三辩要抛复杂的高级观点+上价值。 这就是问题所在,形式感强,内容弱了。辩论咖们很会辩,他们贡献了针锋相对的高手过招的紧迫和刺激,并主导了这种体系,而贡献内容的那批人,他们在辩论氛围的胜负论下被我们观众嫌弃,认为ta弱,认为ta走后门。 这明明很糟糕啊!奇葩说明明是多元价值观,现在越来越一元。 其实邱晨,胡渐彪,陈咏开,陈铭是同一类人,只是强弱程度有差,这一类人靠马薇薇黄执中撑场足以。而柏邦尼,李林,董婧,范湉湉,马剑越,甚至樊野,飞飞,他们都是不同的人,他们可以流动,但比例不能太低,更不能被打趴下。 马东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每一季挑新奇葩,他都在努力找怪咖类的奇葩,奇葩大会的复活机会,他给了马剑越而放弃了更会辩的傅首尔可见一斑。另一头,他很难削减辩论咖的席位,万一新奇葩效果不好,节目质量就不是退步了,而是崩塌。而且这些人已经抱团了,万一引来集体抗议呢?你不让邱晨上,马薇薇就撂挑子,怎么办? 前三季他还能小心翼翼维持住这种平衡,到了第四季,辩论咖们的强势,老咖们的分化,新奇葩比例和水平的不足,集中爆发。 奇葩大会上,邱晨说:“奇葩说很好,我也希望这个节目可以永远地办下去,可我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何炅也说过:“你知道快乐大本营办了多少年吗?今年是第20年。” 奇葩说还能走多远?这不好说,但很显然,作为第一个打入主流视线的网综,已经火了三季的奇葩说来到一个节点。马东能不能hold住已经抱团做大,影响节目平衡的老咖们?能不能在新奇葩青黄不接的时候趟出一条新路? 2017年,我们失去了太多。我不能再失去那个曾经让我开心大笑,教我吵架骂人,让我看到人可以生而不同,但都如此精彩的奇葩说。 ——————————本文原载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欢迎关注

 6 ) 多元价值观的冲突

看了几集奇葩说,这节目做得不错,能够容纳各种言论各种价值观各种社会生态同存,是一种明显的进步。
    我认为,这节目适合各种人群来观看,来理解,对于价值观固定的人来说,有些问题很有启示性,能让人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发现原来还有另一种人生态度。对于年青人、少年人来说,思维没有固定,价值观还在形成,可以形成一个包容的思维模式,不至于固执保守,明白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是有价值的。
    对于观念的冲突,有时真是引人深思,比如对于慈善,对于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对于男女权利的问题,都引起了很多争论,非常值得思考。

 7 ) 董婧,你真的挺好的!

董婧这期的表现真的是惊艳,理性感性双管齐下,逻辑清晰故事煽动,用他人和自己的双角度实例做论据,如果本场可以有一个BBking的话,我觉得会是她。

首先,推翻刘楠。指出刘楠偷换概念,用理性蒙蔽大家,偷偷把妈妈带孩子的的难,替换成了单身妈妈带孩子的难,尤其是“因为孩子费钱所以我们要多挣,因为孩子很敏感轻如羽毛所以我要为他承担生活的重任,这是每一个爸爸妈妈都要承担的,无论你单身,还是不单身。”这番话,逻辑清晰,又能潜移默化的主导情感,煽动程度看徐静蕾鼓掌时的神情就能知道。

其次,又从记者的身份出发用实例做论据。董婧说在1994年就有很多单身女性向政府反映有未婚生育的渴望,说的有理有据。

最后,讲述自己作为单身妈妈养大的孩子的故事,逐条反驳大众对单身妈妈和单身妈妈养大的孩子的负面看法。

1.单身妈妈养大的孩子性格有缺陷?——父母感情不和为了孩子强凑在一起,这种不幸福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2.单身妈妈经济负担太大?——一个女性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可以被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在养孩子的过程中,更有可能因为更加努力而完成自己的事业积累,更能影响自己的孩子将来去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3.单身妈妈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单身妈妈可以教会自己的孩子不妥协和不将就,抵抗将来遇到的困难和诱惑。

(董婧在讲,咏开在后面一直抹眼泪)

“我是单身妈妈养大的,我除了脸有点大,别的地方是不都挺好的!”没错,董婧,你真的挺好的!

 短评

罗振宇➕张泉灵是绝对比得上大紧的。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用自己的故事来感染观众,奇葩说从第一季起就是这个套路啊?以此差评的难道是第一次看?!还是很好看,看完之后最喜欢的话题是“得高等生物蛋该毁灭吗?”。

6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大紧不在的第一天,有点想他。

11分钟前
  • 关关
  • 力荐

第四季,只能说好喜欢康永哥,其他的😱

16分钟前
  • 七八的木蜡油
  • 推荐

这一季选题挺好的,尖锐直接不含糊。肖骁表现确实好。喜欢张泉灵、臧洪飞,傅首尔也不错。陈铭其实一直都很棒,只是没啥综艺效果,然后又被鸡汤王的头衔所累,真正的鸡汤王明明就是那个大晴啊。马东老油条,蔡康永江郎才尽,罗振宇去死去死。 如晶别哭了……本来也没有好到能当第一。

17分钟前
  • 🐷🐷
  • 推荐

说实话,没有了高晓松、花希、姜思达,总觉得少了什么,想重温以前的~

18分钟前
  • 夕心
  • 推荐

全明星赛,金句密度前所未有。“一个国家最大的骄傲,就是培养出一群娇贵的人民。你是气体(可以流动)。你有翅膀,你可以飞。孵一个蛋叫好奇心。家是想象的集合体。” 辩神执中真是理性&感性的完美比例,刚柔并济闪闪发光。罗胖:生活里的考试都是开卷,学会求助。我知道的分手跟邱晨说的一样:所有烟花散去后,无尽的空洞和冷漠。

22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说来说去还是在看那些老人,新人里唯一期待的就是马剑越吧~新来的导师感觉不咋滴,马东东还是应该当控场的,就会少一些何老师的过场话,张泉灵还是过于央视范儿,老罗的我是完全听不进去,到最后就看康永哥了...

23分钟前
  • darkerthanwhite
  • 推荐

第一期辩题无疑史上最烂。张泉灵好像一个初登讲台的多动症大学教授,罗振宇满口跑火车把节目当菜市场,马东那种把自己说的每句话都当作金句恨不得加粗画重点的语气真的很想让人上去呼他后脑勺。

2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很差

我喜欢 飞飞 董小姐 傅首尔 警察叔叔 他们都是用我通常会用的语言来讲我们的故事的人

31分钟前
  • 盲人吃橘子
  • 推荐

挖槽我居然忘记我看过这一季了,之前第一季开始死追不放,第四季出来之前还二刷前三季,现在真是一点热情都没deí咯,时间对事物的消磨还真是日盛一日啊。

36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推荐

思达没进决赛 三星都不过分

41分钟前
  • LilySnape
  • 推荐

能不能别乱改啊 现在改的难看死蹦蹦怎么进来的?尴尬死了 还不会说何炅真的……好尴尬…… 看了最新一期 何炅 你真的不适合这个节目 回快本吧🙏😃煽情煽情 呵呵了 不会说就煽情🙃

42分钟前
  • Pleasure
  • 较差

老罗歪理很多,但逻辑很强。泉灵正规路子、兼理性思考与感性探索,反驳敏锐。有点怀念马东的木鱼。

44分钟前
  • Eeu
  • 力荐

非常期待新导师,感觉中老年最强说话天团真的略萌。还有夜华菌当男神什么的,啊啊啊啊啊啊快播吧。想一次性看完一季。

48分钟前
  • breaddddd
  • 力荐

“下凡”二字听得真是不舒服

51分钟前
  • 南影
  • 还行

马东和蔡康永在这一季完全穷图匕现,为了赢而说看似另辟蹊径其实违背情理的观点。这个节目开始不可爱了。

54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导师太多了导致导师团水平下降,有的根本就是在重复选手的观点。没人来拔高和提供新鲜的角度了,蔡康永的力量相比之下太弱了!不开心!不喜欢“下凡”这个说法!奇葩说不再是年轻人肆意发言的场合,而是大佬们的聚会,连肖肖都在说老板在不敢妄言,失望,非常失望14期更新:渐入佳境

58分钟前
  • 一条伪咸鱼
  • 推荐

觉得有两点不足,导师太多导致非常臃肿,算上嘉宾一共六个人,很多精彩的观点没有表达出来或者没时间展现,是否考虑增加节目时长?第二就是剪辑的问题,非常糟糕。另外对于新奇葩的表现,奇葩的辩论本来就有好有坏,不一定老奇葩就比新奇葩强,没什么好纠结的,看的开心就好。。大紧不在的第二周,想他

1小时前
  • 天桥毕加索
  • 还行

分先不打,打算看一下这季辩题的质量。本季开场让我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不仅是辩论技术还停留在前几季的基础上,导师们的姿态和场上的气氛真让观者难受。(6.25更四星,第一表扬中间把尴尬的下凡去掉了,第二尽管这季选题下滑,场外混乱,但仍然不失国内综艺里比较有想法的…哎,我只能写到这里了)

1小时前
  • 李九弟Jody
  • 推荐

其实已没有假惺惺地选新奇葩的必要,主角早已固定(第一季的人马)后来者永远只能充当绿叶,实力强的及时淘汰,坐稳席位的是关系户.何炅跟谢娜一样尴尬的笑点,不放bgm笑声都不知道这里应该要笑.罗胖让奇葩舞台变成了贩卖成功学的营销课堂.请的女神如徐静蕾之流真的只能活在营销,才女盛名下谈吐苍白言之无物.

1小时前
  • 20thCenturyFox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