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大饭店

喜剧片英国2011

主演:玛吉·史密斯,朱迪·丹奇,汤姆·威尔金森,比尔·奈伊,佩内洛普·威尔顿,戴夫·帕特尔,罗纳德·皮卡普,西莉亚·伊姆里

导演:约翰·马登

播放地址

 剧照

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2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3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4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5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6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3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4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5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6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7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8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9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39

详细剧情

  人生已至暮年的七位英国老人辗转前往印度斋浦尔度假。七人中,善解人意的伊芙琳(朱迪·丹奇 Judi Dench 饰)试图在丧夫后独立生活;患心脏疾病的大法官格雷厄姆(汤姆·威尔金森 Tom Wilkinson 饰)怀揣着无法启齿的秘密;道格拉斯(比尔·奈伊 Bill Nighy 饰)和琼希望能改善僵化的夫妻关系;老顽童诺曼和老来俏玛琪则时刻期盼着艳遇;至于穆瑞尔(玛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 饰),等待手术的她总是显得有几分冷漠刻薄。  各怀心事的七人被异域风情广告吸引,不约而同下榻在玛丽戈德饭店。但是真实的饭店并不如广告宣扬的那般舒适,这趟印度心灵之旅也不似预想般尽如人意。在陌生的国度里,众人对余下的人生展开了新的思考,不希望抱憾终身的他们向着皆大欢喜的结局努力着。  影片改编自英国女作家Deborah Moggach的小说《These Foolish Things》。

 长篇影评

 1 ) Welcome to India

观影的感受,说白了还是带着自身经历和认知的解读。印度是我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尽管时间不长,但我在那里艳遇过,裸泳过,疯狂过,也伤心过,做了无数前所未有以后也不打算再尝试的事。当时结交的朋友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而我人生最离奇最美好的回忆也留在了那,一去不返。电影中旅馆所在的Jaipur是我在印度主要活动的城市,而举行葬礼的白色之城Udaipur则是我在印度时第一次旅行去的地方。不得不说,如果这篇影评能够中肯,那一定是我说谎了。

主题和故事意料之内,每个年纪都有自己的危机,老年期可能面临的状况,死亡,孤独,恐惧,告别,乏味的婚姻,无止的欲望,诸如此类,编剧都概括其中,分给每一个角色一一介绍。时不时抛出的小意外,不管是情节上还是台词上的,都突显了英国人既保守又开放的态度,一贯的黑色幽默,带着骄傲和自嘲。英国喜剧向来如此,从‘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到‘海盗电台’,即使有陈旧的段子,喜欢的人会一直喜欢,不好这一口的也很难在这部戏里品出新味道。

老戏骨们平分秋色,激动时的颤抖和偶尔卖弄的小聪明都让人敬佩。他们走过的大街小巷,经历的文化差异,可笑的和尴尬的,我一样不少的体会过,往事一股涌起,让我过于入戏,以致数次被触到泪点。几十年后重逢的拥抱,像极了《追风筝的人》。原以为已经遇到了影片的高潮,却又为紧接而来的告别,隐藏的真相和突如其来的告白而感慨。被安排的婚姻和在婚姻中朋友式的坦诚,也是我在印度挨家挨户做文化访问时听到过的故事。眼泪掉了,哥们儿在一旁偷笑,但从不爱英国片的他,一刻不感到闷地走出了电影院,至少说明本片的节奏感恰如其分。极具异域风情的音乐和所有光怪陆离的色彩光线一样有力,声音先于画面出来的剪辑应该是一大功臣。

高二时省上有作文比赛,我写了一个故事,是一群少年的旅行。他们中有亲人离世的,有刚刚失恋的,有父母离异的,有高考失败的,凑在一起的这群年轻人最终在丰富的大自然和全新的环境中获得新生。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保守派,当着全班同学批评我写的题材不健康,谈恋爱婚外情写出来,不知轻重。他没收了我的作文本,从此取消了我参加所有作文比赛的资格。后来作文本被抛在脑后,我也摆脱了年少的诸多纠结困惑,而今看到了一个老年版的它,出生在装载了我青春,友谊和梦想的地方,不可能不惊喜。治愈系总归还是要有针对性的。

最欣喜的是,所有老套的道理和被重复过千万次的叮咛带来的,不仅仅是能立刻飞去想去的地方爱和生活的勇气,也是能留在原地继续兢兢业业并不惧怕改变的气魄。这亦是一种恩赐。

 2 )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如果你是特别美非常酷的叶芝心上人,那至少还有一首诗。

但如果你不幸只是丧偶失业厌倦生活屁股不好用连个伴都没有的普通糟老头糟老太,还误信虚假广告跑到鸟不拉屎小哥老板脑回路显然也有点奇特的印度酒店去了,又该怎么办?

涉外大饭店帮你忙!←软广告自重。

经过短暂的三分钟认人活动(“美少女爷爷!麦格教授!好眼熟不知道是谁但是也很嗲”)之后,这部电影带来了整整两小时无冷场笑到眼角起褶子心里暖到要溢出来了的美好感觉,多巴胺满点心情愉悦甚至怀疑自己磕了大麻。

说实在,这些演员也真不是糟老头糟老太,演出来每个角色都那么鲜活有趣,恨不得现实中也能见一面。找寻一段回忆的法官,逼于无奈要到远方讨生活的主妇,一出场就让人捧脸捂胸口小心脏突突跳的美少女爷爷(等等哪里不对),活到老风流到老花花公子和花蝴蝶二人组,看什么都不顺眼却放下美少女爷爷落地成观音的花痴老阿姨(还是不对),还有一开始酸到死最后却摇身一变成为女侠的轮椅老太太,实在是太可爱了。

本子也萌死,台词上的小幽默足以让人眉开眼笑。"I'm gay. But recently more in theory than in practise."各位老头老太还有神经小哥破饭店的故事线交织得极为巧妙,纹丝不乱又充满意外的喜剧效果。

可这些都比不上满载的正能量!无论到什么年纪都能放下过去,结交新的好朋友,找到令你心动的好老伴,焕发事业第二春,甚至龙精虎猛远胜当年XDD。只要做一个温暖的好人,相信一切到最后都会好起来,如果没好说明还未见最后分晓,特别美非常酷的结局总会在眼前。

最后,如果你本身是一个特别美非常酷的好姑娘好小伙好阿姨好叔叔这段就不用看了。如果不幸如我,不特别美也不怎么酷,偶尔还担忧一天到晚搵食忙碌心里泛酸水头顶冒黑气会变得更不美更不酷,早晚有一天身边这些特别美非常酷的朋友会渐渐疏远,最终只会成为一个孤独的卢瑟,这部片子能帮上忙。到那时即便卢瑟都是一个有一技之长无限故事的老人家!总会关键时刻爆发的!银发族大丈夫!

还有,如果再不幸你喜欢一个特别美非常酷的好青年好少女,磕磕碰碰内心偶尔纠结不高兴。这里也解答了,坏的结局无非两个,得不到分开,特别美非常酷的好青年好少女还是会活得很开心不用担心;得到了可不幸大家渐行渐远,那么你放开他/她,你还是可以获得一个彷如光环加身的美好时刻。总之太酷了!

比吃多少巧克力都管用!比看一百部励志文艺小清新都爽气!就是笑太多有点口渴肚子饿,注意搭配美食和好喝的饮料服用。

 3 ) 印度老人院版的遗愿清单,话说阿三还是开挂的民族啊~~

温情的英国电影,也只有处事幽默的英国人能够演绎出这样一个离奇的印度老人院。

几个老人,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相遇到了这个神秘国度——印度的“老人院酒店”,各自不同的生活在交织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碰撞。虽然故事的可信度并没有让人那么满意,但几位英国老戏骨的演技还是相当精彩的。

故事想来表层上是要批判一下资本主义的养老制度,确实这个难题对于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尚不能完善,更何况是落后的资本主义了(笑而不语)。所以,这里也不谈这个问题了,说说电影的另一方面;电影最后,每个人最终都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古稀之年没有了更多的羁绊,没有了虚浮的功利,剩下的就只有自己和内心深处想要的东西。抛开电影本身,故事的核心还是关于心灵的救赎,关于理想的执着。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等我老了以后我要去环球旅行,我要完成自己的梦想,我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然而,真的老了,又有几个人能收拾下行李,去追寻内心的愿望。电影里的老人们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梦想就要去追寻,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故事最后让人最意外的是解决了酒店倒闭危机的,居然是轮椅上的玛吉·史密斯,一个初看让人感觉傲慢,偏见,固执的老人,在打开心扉后,原来是如此的睿智,幽默和可爱。
顺便提一句,导演约翰·麦登居然把印度熙攘的街景和嘈杂的日常生活拍摄的如此美丽,可见导演寻求美的功力确实让人敬佩。本来诡异的阿三,在电影里却也都合情合理,让人不禁兴趣旅游一番的冲动。

虽然很早就打算要写写影评,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昨天因为看过《黑镜》后内心再次被打动,终于决定不能再浪费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付诸行动。
没想到这豆瓣的第一篇影评,却也和电影的主题有些契合。关于梦想和行动。

打分:7.6

 4 ) 最后一段日记

The only real faiilure is the failure to try.
And measure of success is how we cope with disappointment,
as we always must.

We came here and we tried,
all of us in our different ways.
Can we be blame
for feeling that we are too old to change?
Too scared to disappointment to start it all again?
We get up in the morning;
we do our best.
Nothing else matters.

But it's also true that the person risks nothing
does nothing;
has nothing.

All we know about the future is that it would be different.
But perhaps what we fear is that it would be the same.
So we must celebrate for changes.
Because as someone once said,

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in the end
and if it's not all right,
then trust me,
it's not yet the end.

 5 ) Celebrate the changes

" It takes a very long time for body to be consumed. Many hours for mourners to remember the dead. The fire must be lit at dawn and by sunset there should be nothing left but the ashes. It's our friend that we are grieving for whose life we knew so little, or it's our own loss that we are mourning. Have we travelled far enough that we can allow our to tears to fall?" 在乌代普尔的火葬。一整天焚烧的时间。看同一条河里静默生命流动和流失。在印度,总是不经意觉得禅意的流淌。爱印度的人,爱这种对心灵的洗刷,恨印度的人,是连心灵都打不开的人了。
另外的taken有:"The only real failure is the failure to try. And the measure of success is how we cope with disappointment. As we always must.We came here and we tried, all of us in our different ways. Can we be blamed for the feeling that we are too old to change? to scared of disappointment to start again? We get up in the morning and we do our best, nothing else matters. But it's also true that the person who risks nothing, does nothing, has nothing." "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in the end, and if it's not, it's not the end yet."

 6 ) bye bye,高跟鞋

这是一部腐国老年群P版的《饭祷爱》,关于心灵长大。我曾经一度相信内在跟外在一样,到了某个年纪上——say, 18岁——就完成发育只待几十年之后再缩水了。

片子的第一镜特别好,在不断重复的机械等候音中,从一群在户外嬉闹奔向镜外的幼童身上一点点拉高拉过窗框拉进室内停在白发苍苍的Judi身上,一趟生命旅程,从无忧无虑充满无限可能,到困圄于一个既有的框架一方狭小的天地。

然后突然笼门打开了,笼子撤走了,被迫着要去别处,因为生命还没有结束,一开始或许满心不愿意,但是一朝走出去,既然还活着,未来仍然充满无限可能——好吧,不再是无限的,但毕竟有选择的余地。

而“别处”恰恰在印度,曾经一个是趾高气扬的殖民者,一个是辉煌不再的古文明,前者代表着新的技术引领着新的时代,后者意味着过时的制度被淘汰的生产方式。今天恰恰倒转过来,人口严重老龄化经济危机缠身的英国vs年轻人口比重占多市场蓬勃经济腾飞的金砖四国。一队廉颇老矣的腐国退休人员带着各自扛了大半生的枷锁来到印度一家亟待重获生命融入时代的古老建筑里遭遇满怀浪漫理想敢向旧习俗制度挑战的当地年轻人。

腐国人民擅长subtil的程度,直追我朝政府对和谐的掌握。这次颇与世俱进地于”If I need your opion, I’ll give you one”的英式幽默中加入了印度小青年欲与女友行啪啪啪之事不幸被其母“捉奸在床”的闹剧,意在老少通吃一网打尽。在寂寞花痴二人组老骥伏枥地猎艳中,Tom千里寻基友的深沉(腐国男真是不搞基不成活啊),Bill和Judi夕阳婚外恋的含蓄,Maggie从轮椅中站起来的一小步在自我治愈中的一大步,就像在英国早餐茶里泡到刚刚要化的饼干,既不会严肃到干口,又不至谐趣到稀烂。

置角的idea也很妙。有Bill爷爷在阵又有一个基友角色,一般想法就是二合为一再好不过。偏偏这片里就要让一脸精干强势的Judi奶奶去演资深家庭主妇,再把举止温油言语吞吐的Bill爷爷配给她,然后让一脸直男相的Tom爷爷搞基……这也算老菜新煮,跳出既定意料之外,别有一番妙趣(角色导演哭ing:腐国就这么俩演员,配出一个常青树钻石阵容来我容易嘛我!)

要说遗憾的话,印度小青年的爱情故事——尤其是囧二男向妹纸表白的这一段——过于套路化,在这样一部几乎每句话都只说到七分剩三分给对方猜的大人式电影里显得格外set up,加上印度小青年跟他妈妈和女友,他女友跟他未来大舅子之间全用英语对白(这点我百思不得其解,电影中出现过印地语,显然不是对语言问题毫无认知。如果说囧二男跟女友不是同族系不讲同一种语言所以需要英语沟通的话,母子、兄妹之间讲英语是要闹哪样?!)非常不自然,更说不上感人了。
再者是Judi的画外音属于编剧上的硬伤——这部电影完全没有“私人化”的诉求,而且单单只在过渡的地方使用画外音,那只能说明编剧技穷(另外这一招最近这几年被用得过于泛滥)而到了Tom追忆需要一点flash back让观众进入“别处”的另一个时空,就像开片的那一镜拉一下时间轴的点上竟有满足于当事人的平铺直叙,直接导致Tom爷爷与基友久别重逢的煽戏魔力大减。

PS:附赠一个大人式说话法的ex:刚刚回旅馆的Billy爷爷跟正要出门的Judi奶奶撞上,爷爷问奶奶几点下班,奶奶说大约五点回来,爷爷于是问”tea time?”,奶奶意许,爷爷问她“你喜欢怎么样的茶”,奶奶答了。两人心领神会地分手,这就是约了一个date……

14岁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在30岁之前死掉——皱纹橘皮肚腩这种东西不允许出现在我身上,这不科学!!!我刚刚过了三十岁生日。兴高采烈地拿着disney提供的诞辰免费票一个人去儿童主题公园玩,一切安好。只是第二天醒来后,意识到没有一件事情会来得太早或太迟,爱情或者事业或者爱情或者事业(come on,人生只有这两件事可忙是不是!),难的是从心所欲。

电影中的这些人为别人活了大半生——Maggie打理别人的家事,Judi听从别人的指示,Bill照顾别人的感受,Tom屈服别人的眼光,即使搞笑花痴二人组也默默遵循着某种“让别人喜欢我”的说话之道游戏之法。但是别人,会变会死会离开,而自己却总是活着。大概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个“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的阶段,死命折腾自己的身体因为别人觉得这样那样才漂亮,和一个没神马火花的结婚因为别人觉得那人优秀出众而你当婚不当剩,做一份不肿么有兴趣的工作在别人看来这份工作体面,我们想在别人的世界里成功——于是吹嘘于是攀比于是遮掩于是死撑,直到别人走开之后,我们自己还剩下神马呢?
姐在年轻时候为了讨好别人,为了达成别人的标准,所做的蠢事真是数都数不过来。母上趾骨内折是因为常年穿高跟鞋所致,姐还是偏爱恨天高的鞋子,除了因为平足确实不耐久穿完全平底的鞋子之外,也总是存一个“骗别人说我比实际这点身量来得高”的小心思。现在回想,真是二逼得可以——又不是要当模特做空姐,人家觉得你有多高so what了,每天踩高跷难受的那个不是自己么,将来有什么后遗症吃苦的不是自己么,犯得着么?就是今年,当巴黎气温终于达到准夏天的高度时,姐终于加入了满街的平跟鞋大军。
前两个月去古德堡玩,在自然博物馆里用声纳量了一下,一年里长高了0.5公分,总算和母上平等了。即使过了发育期,只要还没蹬腿,一切皆有……呃,很多事还是有可能的。假使更关注自己的感受而非他人的话。我一直很怕将来变成Penelope演的那个角色——看神马都不顺眼,看别人开心就不高兴,整天垮着一张脸到处辐射负面能量。

 7 ) 银发皱纹之下的人生命题

这是一众老人的故事,但我第一次(而且并非出于无聊)看时间的时候已经是54分钟,不乏味不拖沓,笑中带泪,有深意有情节,我很喜欢。

涉及对于衰老、失去等很多问题的探讨,每个人看也会有不同的感触。

最触动我心弦的是卸去伪装和乐观。

“I'm Norman. I'm lonely.”

"I'm Carol. I'm lonely, too."

这两句自我介绍让我几乎要掉眼泪。卸去伪装之后,两人一下就自在了起来。

乐观说的则是朱迪 丹奇扮演的家庭主妇。

她丈夫去世,失去房子,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万事都有丈夫陪伴,却一个人远赴异国他乡,还必须工作才能付得起旅店房租。

但是她有一种与外表和经历都不符的深藏不露的坚强:学电脑,努力搞清Wireless、Wifi和宽带都有什么关系,开博客,找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做人生中的第一次公共演讲。

不因年老或是“害怕失望”而惧怕尝试。

玛吉·史密斯扮演的老太太,刚刚来到印度的时候很可怕,像个充满敌意的外国人。公务员的太太不远出门,成天抱怨。

事实上他们都只是很害怕而已。

因循守旧的老太太,连换个散步路线都会焦虑慌神,一个人到另一个国家接受手术自然充满恐惧。

公务员太太的坏情绪出于她对婚姻和命运的不满,她怕的大概是失败的人生。

剧中多次出现的印度谚语很能鼓励人: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in the end. If it's not OK, it's not the end.

总结一下,尽管是一群老人的故事,却丝毫不觉得陈腐;尽管有死亡,却不觉得阴暗;尽管有失去,却不觉得绝望。

用生动的故事探讨了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活和人生命题,对于一部电影,我没有再高的要求。

最后请允许我表达下我对玛吉·史密斯以及她所饰演的角色的热爱,太喜欢这个不动声色,洞悉全局,运筹帷幄的老太太了。

 短评

Maggie Smith 永远都是终极大boss

6分钟前
  • 正在接力的99
  • 还行

老戏骨们太情深意重了 这么单薄的剧本 明显担不起来就 跟预期落差有点大 ....不过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是bill nighy的nc粉...就真是看见爷爷跟筷子似的四肢跟那儿晃 姐就特开心

8分钟前
  • ドM
  • 推荐

開場的精彩群戲到後面演化成了俗套的肥皂情節,還有無數兒戲純功能化的人物轉變……不太好

10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Rich, colorful and spectacular! 老家伙们各自精彩,年轻一线则嫌不足。尽管剧情发展太过合乎预料,但印度市井背景+生死感悟的设置实在十拿九稳,想不喜欢都难。

1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巧妙地隐喻英国和其殖民地印度的关系并不是一阳一阴、阉割和被阉割的问题、、而是一对互相亏欠/思念的好基友

17分钟前
  • 小转铃
  • 推荐

好看,治愈心灵,温暖的影片

22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力荐

整体还是一个蛮程式化的心灵鸡汤,一群老人前往印度的心灵之旅。开头很精彩,之后慢慢就套路下来了。包括包括几位老人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都没脱离固有的模式,个别还很生硬。好就好在一群演技精湛的老演员,总有几个你很喜欢的。老未必是终结,尝试新的生活,生命仍可精彩。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影片改编自英国女作家Deborah Moggach的小说《These Foolish Things》。

28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我已经老到连绿香蕉都不敢买了】台词好棒!

33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一道名叫“中老年英国佬在印度寻找自我”的下午茶点心。爱在他们挑刺,拥抱,争吵,离开,微笑,甚至死亡的一切痕迹里。所以从后半部分我又毫无悬念地泪奔了。Maggie阿姨,我们都会be healthy.

35分钟前
  • 草猫想作读书人.我爱胡媚娘
  • 力荐

touching

38分钟前
  • Halah
  • 力荐

不错

41分钟前
  • 绿豆酥
  • 力荐

英国人显然已经无法拍出一部正直的片子了,我是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膜拜各位老戏骨的,居然出现了基情,更令我下巴脱臼的是一干老头老太太宁愿种族歧视也不搞性向歧视,全影院的英国爷爷奶奶们也是笑得无比酣畅,英国人的节操果然都拿来炸鱼薯条了……

42分钟前
  • D K U N
  • 推荐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in the end, if it's not alright, it's not yet been the end.

43分钟前
  • 长个儿
  • 推荐

老人家们都能这么有趣啊

45分钟前
  • 不侠与
  • 力荐

“我们是在哀悼他的过世,还是哀悼我们自己的失落?”这样像是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多余场景的电影,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了。

48分钟前
  • 邈邈
  • 力荐

有一部分感觉略俗套,不过还是很感动的.........英国搞起群戏来我真是受不了,最感动的一节是老夫妇分手,结束40年婚姻....看电影里夫妇复合会感动,居然看分手也会感动....

49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发生在印度的Love Actually

51分钟前
  • 意闲
  • 推荐

英国制造,印度拍摄!一群被社会边缘化的亚健康老年人去第三世界国家寻找体面和自尊的电影,一半以上成员的婆婆妈妈故事,老公死了儿子逼迫卖房故事都能上老娘舅节目了,其实欧美老年人和中国老年人现状没有太大的不一样。几位银发巨星强赞无比,不正经的老头老头越发萌,唯有朱迪丹奇走正派路线

55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力荐

烂剧本可惜了一班牛逼演员。

59分钟前
  • 长颈鹿小姐。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