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情片英国2018

主演:基特·哈灵顿,雅各布·特伦布莱,苏珊·萨兰登,娜塔莉·波特曼,凯西·贝茨,本·施耐泽,埃米丽·汉普希尔,迈克尔·刚本,坦迪·牛顿,贝拉·索恩,克里斯·泽尔卡,莎拉·加顿,杰瑞德·基苏,阿里•米伦,阿玛拉·卡兰,吉斯·布洛姆

导演:泽维尔·多兰

 剧照

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2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3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4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5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6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3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4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5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6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7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8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9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0

详细剧情

  故事讲述美国电视明星多诺万(基特·哈灵顿饰)偶然与一位远在英国的年轻人结为笔友。随着二人关系被媒体曝光,多诺万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多兰江郎才尽了吗?

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自处女作《我杀死了妈妈》开始,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轻轻松松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尤其是戛纳,从导演双周跳到一种关注,最后晋升竞赛单元,先后凭借《妈咪》和《只是世界尽头》拿下评委会奖和评审团大奖,离金棕榈仅一步之遥的青年导演被誉为是戛纳的亲生儿子毫不为过。然而,去年这部同样瞄准戛纳的作品却意外错失入围资格,被迫远在多伦多自己家门口世界首映,口碑和评论均未如人意,这是否意味着这位天才导演的江郎才尽呢? 多兰首次执导英语电影,融入较多商业元素,有别于此前小众文艺的定位,而三位奥斯卡影后的助阵更像是一支强心针,令影片的瞩目度陡然提升。然而,影片的重点并非放在这三位女性角色身上。故事有两个核心人物:年轻演员鲁伯特·特纳(Rupert Turner)和已故青年电视明星多诺万,前者从小开始迷恋这位大明星,彼此秘密通信,最终建立起一种惺惺相惜的关系。叙事结构可圈可点,在三个不同时空的情节里交错,演绎出依然是导演多兰一如既往的主题:对性向身份的醒悟与认知,由对立至和解的母子关系。风格化的摄影与剪辑带有十足鲜明的作者标签印记,更别提流行曲配乐的运用,早已达至顺手拈来的惊喜度。

一位偶像明星启发了另一个小孩立志成为演员的故事表面上看来没什么石破天惊的深层含义,正如剧中青年鲁伯特反驳记者的话里提到,报道他的故事跟关注人道主义危机或者环境保护全球化议题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是多兰很清楚拍摄这部电影的用意,想透过这两个挣扎的年轻人,展示对真实自我的探寻。多兰在这部英语片里尽量弱化不少以往强烈的作者风格,但是主题依旧沉溺故我,处处都可感受到他的自我影射,借助剧中角色口吻来讲道理的套路已经开始让人有点厌倦。感觉多兰有点走不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希望日后能看到他挑战其他的题材,继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电影天赋。

 2 ) 永不停歇,永不屈服

如果多兰曾经被高估过,那么他现在或许已经被低估了。多兰把同性关系和母子关系像连环画册一样反复书写,以至于观众渐渐习惯先入为主地把题材误认为主题,而没有发现多兰已经钻进了材料之下的深渊。如果观众没有将片头打出的梭罗的话铭记于心,大概真的会遗忘了这是一个关于真理的故事。

围绕着约翰,电影编织了一个复杂的网——演艺圈、母亲、恋人、特纳。如果要抽出这些元素的共性的话,那就是约翰一方面强烈地依赖着这一切,同时又深受这一切的折磨。

只要抽出其中约翰和威尔的交往便能知道这一点。约翰无法和威尔在一起这一结果成功营造了这样一种错觉:如果他们能在一起,约翰或许就能幸福。但是故事的最后,约翰最后一次回家的场景不仅震撼人心,也揭示了约翰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约翰在威尔面前眼中的无助和渴望,和他在母亲面前的绝望和愤怒,其实是同一种东西。

约翰和老人的对话则将所有的一切道破。约翰认为自己盗取了一个符号身份,但是老人将视角逆转,用反问的形式让约翰明白,不是他盗取了别人的人生,是别人盗取了他的欲望。

约翰和特纳的关系更是继续推进了一步——特纳从约翰那里得到了约翰自己最缺乏的东西,从而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对男性的依恋,其意义在特纳和约翰身上表现得南辕北辙。

在看似琐碎凌乱得讲述中,电影在情感上已经抵达了非常深的地方,那是光和语言难以照耀的场所,但是多兰尝试用含蓄的镜头进行了表达,这都蕴含在他细腻的画面之中。

多兰最近的几部作品都不乏批评的声音,但是其实每一部都让人惊叹其表达上的进步。而这部电影也着实让人放心,因为多兰所描写的特纳,不正带着他自己的影子吗?他一定会一直追求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永远不会停歇也不会屈服。这是多兰在这部电影中带来的祝福,能够见证这一切,也是观众的幸福吧。

 3 ) 很有意义的小故事

就像电影一开始宣讲的,自我认知,追求自我,人为什么会孤独,还不是缺少社会对人的接受度。家庭里母亲的角色很重要,母子关系母亲对子女的接受度直接影响了人物的性格,这都很让人静心思考,毕竟还是有很多人生活的不那么清醒。

虽然电影显得平淡,小主人公基本把主题讲得很清楚了,多诺万这个角色只是一个每个人都不想走到的影像的体现。

我喜欢这部电影,比英雄片有意义。

 4 ) 杂

如何说,我爱多兰,爱他以往个人化甚至肆无忌惮的情绪表达,那是我的安乐之所。这部电影承载了太多期望,多次探讨的母子关系的循环往复的挣扎矛盾与和解在我看来并不让人疲劳,一个命题的反复叙述我并不在意,甚至我沉溺在这种纷繁往复里,问题在于,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他向好莱坞电影叙事方式做了倾斜,但明显没倾斜顺利,个人风格不明显,有些两不像,这让电影打了折扣。

小男孩演得很好,甚至让其他大咖都失色,十分好奇被完完全全剪掉的那个谁的戏份是怎样的。选角让人喜爱但并没有给到好好发挥的余地,雪诺演技算是贡献了权游外最好的一次演技了但个人觉得带了些生硬与尴尬。

回到开头的如何说,我不会给他高分,但我依然是喜欢这部电影的,分数没有任何关系,我一向打分都没标准所以分数在我这里没意义。多诺万的生,多诺万的死,我感到疲倦,想要休息了,人与人的因缘际会很美妙,我们各自在各自的生活里在挣扎,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其间若有共通,当然开心,需要语言,需要沟通,需要羁绊,需要真正敞开心怀,我与你的通信算数,算在这里面,那信里我是我自己,我并非是在鼓励你,我也是在鼓励我自己,我不当你是多少岁的小孩,每个人曾经都是小孩,与你通信时,我相信,我是真正温暖善良的。请原谅我,原谅我的谎言,原谅我的胆小。再见,我要睡去了。

 5 ) 最出彩的,是演员,只有演员

作者:饮歌

编辑:哪吒男

这部终于在第43届多伦多电影节全球首映的《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可真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在此之前,关于这部电影首映和发行的花边新闻,多到足以写成一个剧本。

先是从五月份那会开始,这部电影就以未修建完成为由婉拒了戛纳电影节的橄榄枝,让很多人猜想,本片的导演,戛纳的“亲儿子”泽维尔.多兰,是不是因为上一部作品《只是世界尽头》在戛纳受到媒体的差评依然在“赌气”。

《只是世界尽头》在戛纳夺奖

紧接着,又有消息确认了电影主演杰西卡.查斯坦和阿黛尔的戏和份被全部剪掉(事实证明,真的被剪的一干二净,阿黛尔只“残存”了声音被留在了片头曲),要知道,这极大程度上意味着整部电影的故事和格局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都让人们为这个29岁的电影才子捏把冷汗。

如今在电影节看完电影,心里也多少明白了之前那些新闻里透露出的担忧和质疑。

x说,这部命途多舛的作品,你能很清晰的看到多兰的风格,也很轻易的就能发现它的所有缺点。在首映当晚过后,从各大媒体的打分情况来看,多兰估计又要伤心一段时间了:烂番茄的新鲜度至今仅有14%,IndieWire 只给出了C-的分数。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在多伦多电影节第二场观众场时,导演就已经早早离开,令满场观众唏嘘不已。要知道按惯例来讲,在多伦多做全球首映的电影,前两场的观众场导演都会到场跟观众互动。只希望这次真的“早退”不是因为受伤,而是真的因为工作。

男主角基特·哈灵顿为《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站台

《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是泽维尔.多兰的首部英文长片,电影的卡司也是相当华丽,不但集结了《权力的游戏》里的基特.哈灵顿,《房间》中的雅各布.特伦布莱,还有奥斯卡“影后军团”娜塔莉.波特曼、苏珊.萨兰登和凯西.贝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些压力在身,多兰并没有发挥出自己以往法语片的水准,整部电影没有带来惊喜,也没有了什么值得回味的点;全片看罢,感觉它更像是一部好莱坞气息浓厚的家庭情感片。

想必看过多兰电影的人都知道,他对于“母子”和“同性恋”这两个话题有着着魔一样的偏执,这次的《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依然没有离开这两个主题。

《我杀了我妈妈》

《幻想之爱》

《妈咪》

电影由2006年和2017年两个时间点平行展开。2006年,11岁的Rupert Turner跟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由于母亲忙于工作,跟Rupert相处的时间有限,使得母子之间的关系渐渐有了隔阂,儿子的精神慰借,多半是来自对电视上的大明星约翰.F.多诺万的崇拜。令做为粉丝的Rupert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会在给偶像写信之后,收到了偶像的回信,两人在你来我往的信件交流中,开始分享心事和秘密…

2017年,长大后的Rupert也成为了一位电视明星,他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透漏了自己当年与多诺万信件交流并成为好友的事情。与此同时,他还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复杂”又与自己有诸多共性的多诺万。

整部电影的剧本是不成功的,它缺乏深度,没有细节,也毫无张力。这个剧本能做的,就是把导演想说的事情“交代”出来而已,让观众很难体会到共鸣。也正因如此,电影并没有塑造出令人信服或者感动的人物。

两条时间线上的故事虽然平行展开,但多诺万和Repurt这两个人物的塑造程度有着天壤之别。

做为这部电影所要描绘的两个主要人物,我个人觉得Repurt勉强更让人信服,也是更能让人产生共情的。因为勉强有几场Repurt与母亲的戏还是在音乐与光线的衬托下稍微可以打动观众。相比之下, 多诺万这个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充满问号的角色,不知道是不是后期剪辑的问题。

首先,由于自己是大明星的缘故,多诺万的深柜设定只是被两场戏带过,并没有让人强烈的感受到他为这层身份而感受到的焦灼和不安;其次,他与母亲的关系也非常语焉不详,只是通过跟母亲的两次见面和交流,母子二人的关系就从紧张转变为缓和,着实不够有说服力。

当然,电影中还是有非常“多兰”的一面,最明显的就是全片的摄影与最终呈现的画面。多兰电影里镜头的美是不可否认的,这部电影依然如此,温暖的画面和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捕捉,让很多段落充满了美感。

另外,电影的音乐,很多时候也如火花般触动人心,当然我并不是指那些烂大街的口水歌,我说的是那些能在恰当的时刻能够为人物感情推波助澜的音乐,比如娜塔莉.波特曼母子二人在雨中相拥,还有成年后的Repurt最终与爱人驾车而去,类似的场景都让人多少还是能够感受到多兰电影里画面的美感。

这部电影最让人兴奋的地方,莫过于它华丽丽的演员阵容。这其中,最出彩自然还是那几位大家一直喜爱的演员,首先是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她作为片中戏份最多的女性,无论是在柔和的光下,还是瓢泼的雨中,都散发着强烈的母性气息,在每次因为儿子而激动的戏码,她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

另外一为饰演母亲的苏珊.萨兰登同样是演技担当,她虽然戏份不多,但每一个大特写的镜头,对于她来说都不成问题,她脸上每一个微表情的变化,都让人看到她因为和儿子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带来的情绪起伏。而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自然是天生戏骨雅各布. 特伦布莱,虽然这次他的角色跟自己之前很多角色十分相似,但当看到他每次情绪的变化,还是难免让人动情。

盛名之下的多兰,想必再有突破决非易事,像今天的这部《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虽然有不少多兰之前电影中相似的符号和印记,但面对人物众多的中等格局,他还是缺了章法,多少有些让人看到了他的捉襟见肘。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也许只有欢迎这位29岁的偏执少年回归大银幕,并首次尝试英文片吧。至于他以后的路怎么走,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不要真的像人们口中说的“才华殆尽”那样就好。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 717 期 文章,还是爱他!

 6 ) 扯扯结尾

《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是被浪费了的杰作。它有个很好的剧本雏形。在经历骇人剪辑后,如今呈现的成品里也有许多出彩的细节。最让我着迷的,是对主人公多诺万死亡的安排。影片结尾处,多诺万遭遇种种烂事,千头万绪,似乎已终于「想开了」(当然,这过程拍得很粗糙)。我看时已深信它能活下去,并疑神疑鬼地觉得电影开场的多诺万死讯通报大概是什么障眼法。结果,多诺万就是死了。长大了的小笔友冲记者,也即是观众们,说出自己的猜想:多诺万是一不小心安眠药吃多了,它不是成心自杀的。嗯,我们能感受到导演多兰隔着镜头的挤眉弄眼。

《死与生》实在有太多败笔,但这场主人公的「意外之死」很耀眼,它晃动着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最首当其冲的也是一套老生常谈:死亡是没有意志的。它就是一场无道理发生的结束。而被视作与死对立的生又是什么?很不幸,它并不代表人「天然」或「自由」存在着,反而是此意义上的污染。禁忌与律令印刻我身。哪怕瞧瞧多诺万吧,这故事拍得那么差劲,但看到它避开镁光灯后的叹气,你是否感同身受?万事如是杂乱,个体在生的状态中承受封闭的痛苦,永无法与它人达成纯净的连贯。没有谁能逃开功利链条的捆绑——除非死亡。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戛然结束,难道不是极具诱惑力的吗?多诺万意外死去,再不用自我蒙蔽着穿梭在污秽的生的世界中了!这结尾的死亡让《死与生》变成一部喜剧。毕竟,还有什么比死亡,比根除、拒绝生的世界对我们进行暴力改造,更极乐的事件呢?

 7 ) 谁?

Style is knowing who we are.

和北野武相似,多兰也一直通过电影解剖和认识自己。不仅仅是吃手指的鲁伯特,囧雪约翰也是多兰的一部分,是多兰作为小李子粉丝和明星的两种角色,A面B面都是他。

芭芭拉最大的失败,不是放弃了约翰,而是未曾真正了解他。这条真理只适用于普通人,对于公众人物、艺术家而言,我们应该了解他们的什么?他们又需要坦诚什么呢?为什么这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我想只要从他们创造的作品里去品味和理解,就已足够。

“我为所有事忙碌,唯独忘了我自己…鲁伯特,我希望你好好生活,过上充满认同感和成就感的生活。但我最希望你认真对待生活,别让生活充满谎言,这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影片开头那句梭罗的名言:与其给我爱,金钱,名誉,不如给我真理。

多诺万的死即新生。8.5

 8 ) 为这部电影正名

从开始看多兰的第一部电影,我已经关注这个导演七年了。七年的时间,除了《妈咪》,其他电影的口碑似乎都没有多好,尤其是这几年的电影,一部比一部被说烂。

每个人说烂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我觉得大家只是对他变挑剔罢了,或者对他的多兰式电影感到审美疲劳,又或者只是(来自其他导演迷的)对多兰式审美的纯粹的看不起。在我看来,其实多兰每一部电影都比上一部有进步!无论是剧本还是导演还是整个团队,都比他的处女作进步了很多好嘛,而且也不那么做作了,越来越自然和成熟。

看过他电影的都知道他的电影总是有两个永恒的主题:自我的同性恋身份认同和母子关系。从《我杀了我妈妈》到《妈咪》到《只是世界尽头》再到这部《约翰•多诺万的生与死》,这些电影其实不过还是在重复这两个主题,只不过,他玩的花样更多更复杂了。按顺序就是从多兰自己(《我杀了我妈妈》),到影射多兰自己的青少年(《妈咪》),到影射多兰自己的成人(《只是世界尽头》),再到最新这部的影射多兰自己的小孩和成人,就像加了双层奶盖的奶茶…本质还是不变的。

这种在他作品里所反映的重复的主题和渐加复杂的叙事虽然会被一些人吐槽没有新意、也没什么剧情,但其实在他的电影里,复杂多变的情节从来不是他擅长的好嘛,人家玩的重点一直都是主角在某个瞬间所流露的私密的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独处的孤独,身处在群体中的孤独,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与母亲间的隔阂,怀才不遇,自我身份的认同,同性恋倾向……我觉得这些情感和那两个主题都会一直存在于多兰日后的电影中。如果他哪一天突然去尝试拍跟这些无关的电影,那可能真的要扑街了。

再说回这部电影,无论是摄影,导演还是演员的表演都很赞呀。凭什么说不好呢?特别是小演员的表演,真的很厉害。所以无论从什么方面,我都愿意给多兰这部电影打五颗星。

 短评

多兰其实是男版索菲亚·科波拉。

2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对多兰真的只有痛心。他明明这么会拍,这么亲密、细腻、有感染力,可就是要无休止地沉溺在母子关系和同性恋认同上。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母题,这无可厚非,但这种表达欲甚至和整个故事、和设定、和人物都是脱节的。看了想杀人。

7分钟前
  • 阿暖
  • 较差

多兰答记者问 How people reveal themselves 孤独蓝绿色调VS焦虑橙红色调 以及家庭浴室明亮起来的回光返照 换了英语script顿时cliche了起来 gaydream 🎵Bittersweet Symphony - The Verve

10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我觉得居然蛮好看滴?!!!小时候写日记每天开头就是Dear Logan,即使他从没给我回信,我也觉得是一种力量。

14分钟前
  • LadySeaweed
  • 推荐

其实对于这个相对通俗设定、摄制精致程度顶配、且布满好莱坞群星的电影,如果想要变得“好看”,完全可以采取简化而非花哨的叙事视角。但多兰无法放弃每一寸的自指,两条线索就是他人生的AB面,而且必须反复互文、交叉讲述,于是整个电影就给人一种“穿上西装的少年”感。相比视听语言,多兰将自我的存在与展示不断地推向幕前,可能才是他最大的作者性,也是他被这个时代所密切关注的根源,构成循环往复。一个猜想:他会将这种自指与自我重复,无休无止地拍下去,最终汇成以一种“自我纪念碑”的阵列。

1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连续失利只证明剧本是时候让别人来写了,有佳句,然而影片整体却硬伤很多。不说双线叙事+倒叙玩结构让本不出彩的故事显得更加琐碎,情感冲击也散架了。可单独拿出一幕来又觉得摄影好啊,构图好啊,各方面都不错,这只能说明剧本有问题。

1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第一次拍好莱坞电影,多兰在个人风格和类型片风格之间在做平衡,他努力在压制镜头的情绪化,压制自己的个性化,试图让影片更加贴合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大众化,但最终的成片介于两者之间,导演的视听层面上没做到大众化,个人风格同时也因此被削弱了,而且变得过于单调了,摄影不那么情绪化之后,只剩下各种单人镜头的镜头来回剪辑,人物的情感一突兀就是清一色的45度俯拍演员的大脑门,观影过程实在是有点单调。不过从剧本的角度讲,这个故事的完成度非常不错,各种叙事细节的收尾非常完整,主题还是他一贯的性取向认同和恋母情结,把他的童星经历,年少成名的名人身份和童年暗恋小李子的一些私人化的想法和见闻杂糅到一起,一写撕逼话痨戏就起劲,可能这些元素大家看的次数太多了吧,疲了。还是希望多兰可以早日拍别人的故事,尽快走出创作舒适区。

2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B / 与不少其他自作多情又才华欠奉的创作者相比,多兰确实有能力把他那一套充满哀怜癖的情感模板以各式遮罩变得层次丰富且带有滑稽色彩。哪怕确实感觉俗套,观众却还是能收获观看距离伸缩带来的自如愉悦,甚至领会到他尝试自我剥离却又欲盖弥彰的失措趣味。一方面是文本嵌套与联动,一种过于常见的结构化向心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各个段落内丰沛的人物状态及情感张力,以及摄影机敏锐而持续的凝视,它们不断地寻求着满溢与停滞。可贵的是这两者之间保持了一种叙事上的冲撞与离散意味,而未显示出简单叠加的整一。

2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看过最差的多兰,真的吹不动了。在作品主题(恋母情结、性向身份认同)、表演方式(情感外化、咆哮)毫无突破的同时,连形式上突破的个人风格都丢掉了。Rupert与母亲在伦敦街头热泪盈眶地跑着相拥的时候真的有点尴尬症。多兰一向爱用的慢镜还能接受,但滥用特写,镜头又切得很碎,在大银幕前看得头晕目眩,只觉得一张张大脸切来切去情感表达反而被弱化。故事初衷其实蛮有意思,感觉多兰作品序列可以编成一部作者个人史了。小演员演技爆炸,很酷;另一条故事线几乎无亮点。@UGC Gobelins

25分钟前
  • 阿茶
  • 还行

一流的构图和配乐,演员全员选得不要太好。两对母子的生活交叉互文,看到了多兰愿意给我们看的个体成长轨迹。私下以为撕逼可以少一点了,结果导演依然年轻气盛的投出一个又一个情感炸弹。性取向的挣扎和母子关系永远都是多兰灵感的源泉,但我深知:不了解的人永远不了解。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他在微雨潺潺的街巷奔跑穿过人群与她相拥,他在一副纸牌的烟圈中明晓与她来自同一星球。尽管他与他相隔数十年生死光阴,但在那一刻他们借一封封书信曾抵达无人之境。往后再回想起来,也不致于太孤寡忧愁。

30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多兰你摸着你的蛋说说,你这片儿拍的对的起四个奥斯卡影后给你捧的场不

32分钟前
  • K、
  • 还行

多兰应该尝试拍拍改编剧本。

33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好的,隐情公诸于众了,母子和解了,行业反思了,新男友也帅死了,花两个小时看完多兰的绝世美梦,大家继续过自己的苦日子吧。

3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没有了情绪噪点的多兰连刻薄都变得充满爱意,尽管有太多刻意的扭桥和过度的输出,但仍然是动人的,甚至连他从议题表达转向戏剧表达过程当中那种急于抓住“确实感”以至于大乱方针的阵痛感,都与片中约翰·多诺万的浮沉形成一种奇妙的互文。相遇与离别时空的落差与交汇,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名利场上的瞬息万变,这样多层次的文本呈现出多兰作品中不常见的延展性,可惜好莱坞最不缺少的就是花哨的戏剧结构,向好莱坞靠拢的多兰像是叛逆的小孩儿忽然间服了软,自然不受待见,这大概也是种刻板印象。

4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原来电影起源与多兰小时候给Leonardo写的一封信 Jacob和Nathalie的对手戏 看得过瘾 从今天起 做多兰弟弟的颜粉、细节粉、礼貌粉

46分钟前
  • 推荐

我已经期待了很久的多兰,就是不用再作为一个需要人人吹捧的自大天才,能满含情绪地讲好一个通俗的故事

50分钟前
  • 推荐

多兰用每部电影电影向全世界宣称自己成长的事儿,但抛弃了他的特色胶片和摄影,转而变成好莱坞式的主旋律,情节添枝加叶得巨啰嗦,台词太空洞,John也演得很无力,整体感觉是你的孤单太苍白。

54分钟前
  • 米歇
  • 还行

#TIFF 又一部个人感觉和媒体口碑完全两级的片,但是我完全能理解媒体为什么会集体差评。虽然说是多兰故事性最强的电影,但也是多兰最俗最商业的电影了。从只是世界镜头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然而两个极端都不怎么有营养有深度。电影里有着几句十分好的台词,但也有十分烂俗的台词,所有感情都在表面浮着,但个人而言就是看的很开心

58分钟前
  • 小G好吃么
  • 力荐

依旧有多兰自己一部分的映射,他说自己更像Rupert,片子本身反映了一些他对电影行业、自己的身份认识和行业内定位的思考,通过一些台词借角色之口非常直白地说出来了,或许有些自命不凡,但是非常理想主义,有何不可呢?第一部英语片在结构处理和戏剧化上玩得比较花哨,一开始觉得乱,后面渐入佳境,如果主题还是母子关系,那看来Jessica Chastain的角色是会真的有点多余了,因为现在没有JC戏份的成片完成度看起来已经很高了

1小时前
  • 伪装的甘党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