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大陆剧大陆2019

主演:夏雨,西川,陈粒

导演:王宇

 剧照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1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2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3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4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5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6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13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14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15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16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17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18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19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2 16:38

详细剧情

  纪录片《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将日本作为第一季文化之旅的目的地,选题囊括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从吃、喝、建筑、设计、二次元、职业、情绪、自由行八个角度切入,夏雨(演员)、陈粒(音乐人)、西川(诗人)三位嘉宾在每集分别带着三本书,到不同的地方触摸真实的日本、解决自己的困惑、探寻自己的答案。与此同时,刺激观众对读书的欲望,对旅行的渴求,引领观众感同身受,开阔眼界的同时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理解旅行的目的和读书的意义。

 长篇影评

 1 ) 不是欣赏水平不同,是世界不同

第一眼看到《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的名字,怦然心动。

就像看到了很熟悉的人,很熟悉的事物,就像,看到了自己。

第一集看过后,果然如此。

很多深刻的东西,一眼看上去往往都是很简单很简单的,但你莫名地喜欢。

然后再看下去,会发现其内涵之深刻,气韵之动人。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其中的“面包”,“空气”,“奇迹”,都指向了纪录片的主题——书。

而这样的语言形式,一是如诗一般,二是很有日语的风格。

是的,这是一部在日本拍摄的、关于书的、有嘉宾真人秀形式的,旅行文化类纪录片——《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真的好喜欢这句话。

仅仅看了第一集,我便已然感知到这部纪录片的奇迹。

这几年我们常说高级感,如果说有高级感的纪录片,我上次看的,还是去年的《奇遇人生》。(纪录片风格的真人秀,或者有明星名人参与的纪录片)

打开此片。

一眼望去的低饱和色调,这很日本。

迷离梦幻的剪辑,这很日本。

安安静静地推进,这很日本。

看到有人说看不懂片子的剪辑,我恰恰相反。

我很喜欢它的剪辑,那种混乱中的迷幻感,像极了这看也看不懂、猜也猜不透的人生。

而在日本的土地上,人们对于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思索之多元、之深刻,更像这看似混乱实则关联的剪辑一样。

所以,我喜欢。

但我也理解不喜欢的人。我不想说欣赏水平孰高孰低,只是眼前世界不同罢了。

就像纪录片中那些不同选择的人、那些不同的生命体验一样,这世界原本就是不同。

关于自杀者。

我一直认为,自杀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勇敢者。

很多生者往往会说,“有什么过不去的?自杀太懦弱了。”

其实不然。

很多自杀者,不是害怕生活,是看到了生活的无意义,是失望,是绝望。

自杀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探索与世界新的接触渠道罢了。

有一处,很特别。

东寻坊防自杀组织的爷爷说,现在自杀少了。

因为现在流行一种游戏,很多来这里的人一直在玩游戏,自杀的人想等这些人走了再跳海自杀,但是玩游戏的人都不愿意走,那些自杀的人没办法只好回去。

这种情况,听起来好像很荒诞。好像是游戏“拯救”了生命。

再仔细想想,里面蕴含的信息太多太多。

我从很小就想到一些事,很多事想不清楚。

我后来觉得,可能就是想不清楚的。

有一天,我顿悟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话: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这话从小就属于“名人名言”,很熟悉很熟悉,可直到那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而后瞬间想起了这句话,也便理解了它的意思。

我想,我不知道我热不热爱,起码,我就这样生活下去吧。

我能理解部分自杀者。

我不爱玩游戏。

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之上去看片,会深感剪辑之细致动人——把看似完全两个相反气氛的事情散乱地剪辑在一起,自杀和游戏。

跟老爷爷聊天结尾处,陈粒问了一句:“那您觉得,不自杀了之后,有什么途径能获得长久的快乐。”

画面中老爷爷停顿了一下,然后,切到了海浪,伴随着老爷爷的一句话:“不改善社会环境是不行的”。

这个片段经过了剪辑,我不知道陈粒问过后,老爷爷说了还是没说。

或许没说,这一句是从别的对话中剪辑过来的。

或许说了,但是隔了很久很久才说的。

或许说了很多,不适合播出,只留了这一句。

进行了这样的剪辑,如果是刻意为之,那么我想说,我接受到了。

我不知道老爷爷心底究竟怎么想,可当他看到了那么多的自杀者,又挽救了那么多自杀者,他对生命的认知应该是与很多人不同,对快乐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什么是快乐?

我想,就是虚无的活着。这是悲观吗?不是,是本质。

我前边说,这个纪录片是高级的,也便体现在此了。

高级的作品从不是直白地给你的,它只是用看似平淡的记录和不经意间的剪辑,悄悄地传递给你信息,让你思考。

你或许接受到了,你或许延展更多,因为每个观者都是不一样的,都会从自己的经历与价值观出发,产生新的东西。

这就是一种高级的循环。

纪录片选择的三个主人公,挺成功的。

夏雨。会画画,和日本漫画产业贴合性强,自身经历也比较丰富,喜欢极限运动,不断挑战自己,本就是对世界的一种思考,与片子气质相投。

陈粒。喜欢听她的音乐,这次才看到她音乐之外的一些表现,竟是比较可爱、欢快的风格,不知私下里是否如此。不过,能写出很多细腻作品的人,应该都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部分。

西川。诗人,是很融入生活的那种诗人,很地气的那种诗人,是介乎于普通人和虚无缥缈类的诗人中间的那种诗人。于是,他能从普通人常态化的视角去看一些看似奇奇怪怪的事物,并且通过他诗人诗意化的视角去尝试理解、体会。有举重若轻之感。

我喜欢这个纪录片,我说它高级,说它深刻,甚至我想说它伟大,想说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者们伟大。

它和完美无关,与心灵契合有关。

就像日本,最神秘,最古老,最传统,最克制,却又最发达,最先进,最多元,最包容。

这说明经济和文化这两个部分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像西川看到的三国志,虽然源自于我国的三国演义,却在日本被重新演绎,并且不断丰富形成产业。

所以我说,拥有很多,很厉害,抓住一点无限深入,也很厉害。

一集,太快了。直到片尾出现才意识到结束了。滚动字幕中的“本集书单”让我惊讶地想起,哦,这是读书节目啊(纪录片)。或许读书节目(纪录片)本就该这样做,有些刻板的讲书节目多么生硬啊。书的形成本就源自于生活,书的故事本就写着脚下的土地。

一集,却又太丰富了。我看后思索了很多很多,我想此后每一集,我可能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思考,毕竟我们是同一个世界的。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2 ) 日本是没有“二次元”意识的

也许童年会时不时地与动漫/动画联系在一起,我小时候是先从看木偶剧开始的——大概在三四岁,我记得我每天下午三点左右打开电视,看《红黄蓝》,里面印象最深的是木偶剧。现在虽然记不起故事内容,但是木偶剧是我幼年时期的最爱吧!慢慢地,到五六岁的时候,开始看动画片,我还记得大概是早上七八点,会有《花仙子》播出,我特别爱看《花仙子》,当时就想得到七色花,摘下一片花瓣,愿望是心想事成,然后就不需要余下的六片叶子了……

花仙子小培

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而我们又在创造另一个世界——虚拟世界。生活在东方的我从小被来自日本的动漫强烈影响着,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动漫自成一派,你会发现,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眼睛大大的,却不圆,头发五颜六色,也不黑,既不像东方人也不像西方人,是纯粹的另一个世界的人,人物形象特征统一,只要更换发型、服饰、身高等就会变换出数不清的角色,因此他们的动漫世界其实是一个人的天堂(是不是有点齐天大圣的味道,拔根汗毛生出无数只猴子,哈哈哈)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由三位嘉宾的旅行展开探索,挖掘一些我们常见的、固有的、好奇的认知。比如——二次元。

三位旅行者的探索行动线:

西川直奔“二次元”的显性世界出发

夏雨奔向动漫创作

陈粒解密游戏密码

三人行都与“二次元”相关,只不过领域不同。让我觉得最有趣的是西川之旅。他拜访了一位名叫近藤显彦的人。就是那个和初音未来结婚的人。

近藤显彦说,他喜欢初音已经有十年了,是因为女上司欺负他,偶然间听到了初音未来的歌,于是被歌声治愈,进而喜欢上初音。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理解和虚拟人物结婚的近藤显彦,但是近藤显彦做了一项调查,就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和动漫人物谈过恋爱,调查结果是67%。所以在他看来,这个数字是可以说明他自己并不属于少数人群。

对于和虚拟人物恋爱结婚的现象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虚拟人物按照其自身的程序运行,他/她不会对TA的恋爱对象有负面情绪,和TA谈柏拉图式恋爱的现实中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程序设定,就像机器人一般。因此,一般情况下,吵架分手的几率为零。另一方面,现实中的人进入虚拟世界中,和虚拟伙伴们谈心、共处,可以一定程度上将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解脱和释放,自然,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逃避现象。不过真的对很多人有治愈效果。

忽然让我想起两个故事,一个是1996年郭达蔡明的小品《机器人趣话》,一个是2013年美国电影《她》。两个故事说的都是和非现实人类恋爱,想来90年代的中国创作者真的是意识超前啊!

离开近藤显彦,西川来到三国街,原来日本人很着迷三国故事。他们被“义”字打动,于是创作了他们的三国志故事,并产生了三国街。由中国文化衍生的日本三国动漫,形成了一条有趣的商业链条。

随后,西川来到女仆咖啡屋,他不理解为什么日本这么推崇少女文化,他提到了中国的《红楼梦》——典型的少女社会,但是中国并没有专属少女的文化圈。而日本有,并且将少女文化圈发展成特色文化。西川在面对咖啡屋里少女们热情的招待时,直呼“受不了受不了。”当看到装扮成女仆的少女在舞台起舞,他竟然觉得像儿童节目——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也许这种文化还得在特定人群展开吧!

我其实有些不懂的是,为什么现在的我失去了对日本动漫的痴狂,小时候可是天天急着放学回家看柯南和美少女的。而我对于阿童木的印象已经不那么深了,因为在我那个年代,阿童木更早一些。夏雨拜访了手冢治虫的助手,漫画家渡部淳以及漫画家五十岚日向子,并和他们一起作画。

于我而言,一看到绘画原稿就超级兴奋,不管是何种题材,总会有马上拿笔的冲动。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二次元”的探索,并没有解开西川的疑惑。西川试图请教三国街书店的老板,可惜的是,得到的回答是日本没有“二次元”的意识,只是称作动漫。也就是说,“二次元”是中国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衍生出的网络词汇,只有中国人这样用。当西川听到这样的回答,他直呼不可思议,专属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居然日本本国人没有这样的概念。

我也是get了一个新的知识点。不过,想想也合理。就好比世界上每一种不同语言,都不可能有一一对应的词汇相互应用,只有意思相近,然后让我们自行学习理解罢了……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知识

是河流,是大海,是生命啊——水

是曾经,是当下,是人生啊——经历

……

欢迎接力

 3 ) 到处都是面包,空气,奇迹啊

书籍,能够带给我们什么?从小到大,我们阅读了许许多多的书,这些书都是作者在怎样的情形下创作的呢?这部纪录片,介绍了日本作家在每一个真实生活场景之下的创作,会让你有一种特别的感受,bread and air and wonder!let's go! 邀请的嘉宾有我喜欢的陈粒,像刘星的夏雨,和我称之为飘渺诗派的诗人西川。似探索日本文化的纪录片,也似介绍日本人文的纪录片,也似介绍日本书籍的纪录片,不管怎样。摇曳的慢节奏和剪辑,就是一种美的体验和享受。其实我很喜欢这个纪录片的名字,有种真切的体验感掺杂其中。每位嘉宾每期将各自携带一本书籍,深入日本的街头巷尾,分别从二次元、饮食、建筑、设计等一系列角度带领大家认识日本。 第一集——个人的天堂

带着《任天堂哲学》,陈粒走进“自杀圣地”东寻坊找寻Pokemon与自杀者的联结,在这里每年都有跳海自杀的人,如此美丽的地方,依旧无法释怀,感叹它的美丽,却依旧选择跳下去,自杀对于当今时代而言并不陌生,但选择自杀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夏雨带着《日本漫画60年》找到了泡面博物馆和专属手冢治虫的车站寻找儿时对于漫画的记忆,漫画被当作一个男人或者女人的自我世界,需要逃脱贫瘠的现实世界,满足自我的需要或寻找共鸣,我想这也是作为每天繁忙都市寻找放松的寄托吧,夸张的人物构造和鲜艳的色彩共振都在刺激着我们敏感的神经;西川去被遗忘的三国街看日本二次元的起源,二次元在中国的兴起也有些年头了,年轻人的喜欢也需要也是一种跳脱和反抗,渴望特立独行,渴望与众不同,二次元文化的传播,是永远明亮的存在。地狱和天堂只在一念之间。 第二集—吃的秘密

夏雨带着《四季和食》,去了解日本人执迷于捕鲸背后的历史原因。一头鲸鱼可以养活七个村庄,但是现在已经不需再捕鲸了,日本人却在世界人民的唾弃之下还有这种行为,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快感和开心吗?无法接受。陈粒手捧《便当日记》,与日本便当达人学习如何做一份有爱的便当。看到这些充满家庭氛围的便当,让我也同样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以后有了一个家,即使做不了便当,也想为心爱的人偶尔做一份精致的点心和下午茶,这也是一种温暖吧。西川带着《沙门空海》,去鉴真大师圆寂之地—唐昭提寺,抚摸上千年的墙壁,感受两国文化的交融。 日本从大唐的学习,也同样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只要不消亡,一切总归是好的。 第三集—未知的世界

夏雨带着《嫌疑人X的献身》,行走在推理边缘,识破花式障眼法,人生的问题大多没有正确答案,但推理小说中的世界,一定会有正确答案。当面对这个未知的人生,感到疲倦的时候,那个能给出明确答案的世界,就会让人们得到治愈,我们一边成长,一边迷茫,这未知的世界,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才是无畏的人生啊;陈粒带着《百鬼夜行》独闯鬼屋,进入“妖怪”世界,你所恐惧的就是你最爱的,当然我也怕爱人离开,我会无比痛苦;西川老师领略《雪国》中的“物哀”之美,发出了对生命绽放与消亡的感慨。未知的世界总是很值得期待。 第四集—消失的职业

夏雨带上《忍者之国》拜访日本最后一位忍者,揭开忍者的神秘面纱,现在已经不需要忍者了,但它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特别的职业带给我特别的好感受;陈粒追寻《小津》的足迹,体验“女将”的待客之道,那无微不至的服务和生活态度让我们不禁感叹这种职业带给人的改变是刻印在骨子里面的能量;西川前往古老的花见小路欣赏传统艺能的《旧时之美》。慢慢消失的职业,和中国流失的手工技能,是时代的眼泪吧。珍惜此刻拥有的,用尽全力去感受,去触摸。

第五集—喝的力量 清酒、咖啡、茶道,一场关于“喝文化”的探寻。夏雨前往北海道,了解清酒《诞生的苦恼》,体验日本的饮酒文化及其所蕴含的情绪情感,一杯酒,解不了千愁,它所带油的是人们此时此刻短暂的烦恼,可是又有何妨,这一刻便弥足珍贵;陈粒在路边邂逅《持守小而美的一间咖啡馆》,与咖啡馆店主交谈,了解手冲咖啡的制作技艺,深切感受咖啡带来的乐趣,繁忙的脚步声,也会有停歇的那一刻,过程的慢节奏也是治愈的,咖啡不是那种只有了解后才能享受,只是单纯地去品尝它的味道就够了。陈粒说“他做咖啡时候的那种专注程度就是很稳很沉静就好像有一种信仰一样,就是当你极度仔细地观察一个很集中的纯粹的事物的时候,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解释。”;西川带上《千利休 无言的前卫》在京都洗礼最正统的茶道,揭开日本茶道的秘密。茶文化,自古悠长,抹茶也是我蛮喜欢的,但是其中的苦涩也只有懂的人才知道吧。苦涩的甘甜却是可以回味无穷的,感受茶道的力量,千利休的付出同样也是渴望平静的心境吧。

 4 ) 借助综艺观看霓虹的小细节,各自领悟

这片子有着一种简单、不够深刻又很悠闲的调调。

节奏不快,对于问题大多浅尝辄止,好在看的人可以自己体会和思考,有留白。

描写日本社会和文化的纪录片很多,综艺节目却不太多。对于一个宏大题目的叙事,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个节目很聪明的用三个人作为线索,串起每一集的主题。

不过,在选择讲述人方面,估计是为了兼顾老中青三代,选了三位,各有特点,缺少令人难忘的评论,常有无病呻吟之感,不做太多的评论了。只能说选一些有深度的演艺圈人士参与节目,恐怕很难。也不必急着批评,各取所需即可。

在综艺中加入书籍语句的形式非常好,能够为有兴趣阅读的人留下一些线索。

适合喝茶吃水果的时候和家人一起看。

 5 ) 随录-《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祝我们都有面包有空气有奇迹呀

《金刀北罗宫遇雨》西川

——————————————

1.0 一个人的天堂

“漫画被当作一个男人或者女人的自我世界,需要逃脱贫瘠的现实世界,满足自我的需要或寻找共鸣”———《日本漫画60年》

“有什么途径能获得长久的快乐?”可如果变得长久的话,快乐就不是快乐了。

二次元提供了一个遥远的世界,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故事里,不仅是生活在噪音里。

这世间不是可能只有天堂,这让我们只谈天堂问题就好,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和地狱没关系,只和天堂有关系。

——————————————

2.0 吃的秘密

“你最不想给别人看的东西,最能表现出你的本性。”

——————————————

3.0 未知的世界

“人生的问题大多没有正确答案,那个能给出的正确答案的世界就会给人治愈,这是推理小说的意义。”

-“你真正恐惧的是什么?”

-是爱人要离开我,没有爱了会恐惧”——陈粒

——————————————

4.0 消失的职业

“我写小说是从一张脸开始写起的,你看着他那长相故事就来了。”——马尔克斯

“好吃的食物,是冬天赖床的感觉。”——陈粒

“现在已经不需要忍者了,但它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了解日本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住进日式旅馆。”

——————————————

05:喝的好奇✨值得反复观看

“咖啡不是那种只有了解后才能享受,只是单纯地去品尝它的味道就够了。”

“让冰块这样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做咖啡时候的那种专注程度就是很稳很沉静就好像有一种信仰一样,就是当你极度仔细地观察一个很集中的纯粹的事物的时候,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解释。”——陈粒

“我完全没想到。我以为东西会越新越酷,但没想到这么古老的东西会这么酷。”——陈粒

“我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焦虑,这个东西是时时存在的,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时期和每个人他的焦虑次数和程度都不一样。”——夏雨

“我以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当我看不到或者达不到我认为的东西的样子的时候,我就会很焦虑,我后来想想觉得没有必要焦虑,每个人有他自己认为的完美,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夏雨

谢谢你,我的生活。

——————————————

6.0 无用的设计

“无用的实用性就是生命。”

“我们需要无用就像我们需要空气。欢迎来到无用时代。”

“在今天这样一个万物都唾手可得的时代,我看到的是人最本真的情怀与记忆被设计,试图刺激这个时代的人们。那么到底什么是我们需要的设计呢?”——陈粒

“我们更应该注重日常的器物,去把握我们和日常器物的关系。”——西川

“我把我的一半灵魂送给中国。”——可爱奶奶

——————————————

7.0 建筑的O.S.

“规模会给你一个壮观的感觉,但是其实你再看到个体的时候,能够让你品味的东西就很少。”——夏雨

——————————————

8.0 自由的艺术

“所有东西都要靠自己去独立思考,这种环境是很好的。就像如果只是照着模板去拍电影的话,就无法超越已经这样做的人。我想要尝试,那些别人没怎么做过的事情。所以我在写剧本的时候,会尝试自己的作曲,打字时就像是在乐谱上写下音符一般,故事的情节自然浮现出来。这是属于我的一种独特的故事创作技巧。”——岩井俊二

“我怎么开始魔术的,也是因为我想要自己出去逃避一下,其实就是想选择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待一段时间。后来我就改变策略,我就去直面它。我是从这些爱好里面,体悟到很多的人生的道理,反过来也会让我进行反思。”——夏雨

“人类文明真是厉害啊,把这么一大片地都打亮了。”

——————————————

——————————————

| 感兴趣对象

1.0 一个人的天堂

漫画家 五十岚

《日本之镜》

《日本漫画60年》

《文豪野犬》

三国街:小说到漫画到其他衍生的实体ip

2.0 吃的秘密

《便当时间》

《文镜秘府论》

《天真的预言》

3.0 未知的世界

妖怪 推理 物哀

神户林书堂:推理小说藏书地

东京:in spyer / 生剥鬼餐厅

4.0 消失的职业

《旧时之美》

《小津》

05:喝的好奇✨值得反复观看

《妙龄童》

《持守一间小而美的咖啡店》田口护

轻井泽 离山房咖啡

天空咖啡

《千利休 无言的前卫》

7.0 建筑的O.S.

《设计与死》黑川雅之

8.0 自由的艺术✨值得反复回味

东京 disk union 日本最大二手唱片店

药师寺宽邦

坂本龙一 《音乐即自由》

下北泽 新宿 涩谷

《solid state survivor》

谷川俊太郎《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6 ) 一些碎碎念

01.二次元

我们构建起一个精神世界,置身其中。以此来对抗现实世界中的不满和空虚。总想去伸手抓到点什么,在现实与虚幻的缝隙里,二次元的空间在思想中诞生。

心灵需要慰籍,二次元构筑了一个温暖的屋舍来疗愈自身。在屋舍里,喜爱二次元的人找到了情感上的寄托,同文学、电影、诗歌、宠物一样,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需要一些时刻彻底抛开他人,与自身对话。

二次元是天堂的一个城市。

02.鲸•乌冬面•便当

•鲸的体温和人相近。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禁止吃四条腿的动物,只能靠捕食鲸鱼,村落的生命才得以延续。鲸的味道也成了日本一代人的回忆。鲸的数量直线下降的今天,过度的捕捞应该禁止。海洋生物馆的动物表演,真的要继续吗?

•遣唐使来到唐朝,给日本带回了工艺、佛教与理念。相传空海法师带回了制面技术,至今一碗物美价廉的乌冬面填饱了无数人的肚子。现今的中国,中国人能带给世界些什么?盛唐那个文化风暴的中心该如何找回?如今的中国也该派人去到唐朝,汲取好的智慧,发现新的理念。

•一份充满爱意的便当,会令吃的人心情愉悦。各式各样的人吃着各式各样的便当,在这个快餐时代,便当让我们知道食材的来源以及做食物的人。或许我们的爱,会体现在一份精心做好的便当里面。但愿我们都能吃上一份精心制作的便当,如果没人为你做,那就抽个时间自己做一份吧!

03.妖怪•推理•物哀

•大雨里百鬼夜行。惩罚邪恶、庇护善良、万物所化的妖怪,在自然的每一个角落里。我们应对自然存有敬畏,畏即恐惧,面对恐惧我们总有一种窥探欲。像伸出黑暗里的手,即使战战兢兢也忍不住去触摸黑暗。

•亲眼所见也可能是欺骗。从出生开始,我们被社会约定俗成的价值观所引导,一定程度上,成长环境欺骗了每个人。悬疑推理,犯罪情节这种猎奇的心理,也正是冲破一些枷锁的源动力。人生没有正确的答案,而充满正确答案的小说,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治愈。

•雪国的境内连时间都变得缓慢。迈向死亡的途中去感知生命,得到一种绵柔沉细的状态。宇宙之间,我们都是过客。人和盆栽,不停地在发生改变,形态、思想、价值,不断进行着重塑。白雪以一种静哀的优美覆盖了万物的灵魂。在未知中,寻求生命的永恒,时过境迁,鸟的眼睛又看过多少路人?

04.消失的职业

藏的艺术,在克制中追求生命的价值。时代的变化,裹挟着身处那个时代的人。每个时代成就了不同的职业,也消亡了一批又一批职业。人活在社会中离不开对职业的追求,面对即将消亡的职业,最后一批从业者有他们的执念。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两者与职业的关系,反过来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时代。而人在社会中将继续走在追求职业以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

05.茶道•清酒•咖啡

•茶道的仪式感,寻求内心的安静。黏土需要沉睡一段时间,人也需要睡眠,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古老的制作茶碗的技术已失传,有人正在拾起,试图填补时间的鸿沟。

•酒的伟大之处,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人的心灵。浓郁的酒送入喉中,迷醉人的神经,结束掉一天的疲惫。微醺的状态下,人会变得柔软起来。

•一杯手磨咖啡,喝下去制作者的温度。滴泡、冷萃,不同的咖啡师撘配着口味不一的咖啡豆。区别于商业化的连锁店,每家独立的咖啡室都有着属于它的故事。人来人往,不知这一杯咖啡温暖过谁?

06.人类需要无用

正如空气一般,无用之作,给了人喘息的机会。有用的学识所做的是将前人的经验在个体的意识中唤醒。无用的知识是纯粹的个体表达,所创造出来的物品或者个人的行动,充满着自由、原始与未来。

07.建筑被时间赋予的生命。

“死去便是消失,但也仅是消失而已,回响在世间的一点点余韵,便成了死去的证明,如果是有关于死的建筑,一定是留有余韵的建筑。”人建造出建筑,建筑也影响着人类。我们试图从建筑中找到人与死亡和自然的纽带。

08.自由的艺术,创造、自我、慰籍、表达。保护好我们。。。

 7 )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烦,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目前的生活节奏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曾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生活,如今却成了很多人的奢望。爷爷奶奶辈曾经拿来教导我们要努力的生活,不曾想却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令人唏嘘不已。其实不是我劳作,只是想脑袋可以更轻松一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绞尽脑汁去吸收更多,但是信息还是太杂,太乱,以至于乱了心神。于我个人来说,总是“朝三暮四”总想大而全,其实是平庸的很,啥都没有抓住,继而又特别羡慕专业的人才,白白蹉跎了岁月而已。所以一直想要心静下来,即使身处闹市,也能享受心态平和,精神时代的来临,正如节目中的设计师说的,做出治愈心灵的设计,这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也一直在寻找能自我治愈的设计。

 短评

看着西川喝抹茶时紧张得满头大汗忍不住笑出声。小心翼翼尊重对方文化时候的他真是可爱啊啊啊!!最后一集全戳我的点:音乐滑雪电影(诗歌)

10分钟前
  • 李小咪
  • 推荐

只看西川的部分就可以了

14分钟前
  • 管牧
  • 推荐

多么日式的名字 风格很清新简约 算是轻度纪录片 没有太深刻也不会食之无味 还是了解到了很多有趣的关于阅读与旅行的意义和方式 很喜欢日本对于各种多元文化的支持与保护 每一集主题都挺好 对日本人的印象 谦逊 温柔 体面 周到

17分钟前
  • 王昭君
  • 推荐

很喜欢这片的感觉,本来就喜欢文化旅游类的节目,还有陈粒!!!我太爱了!!

18分钟前
  • 陈粒的小鸭子
  • 力荐

文化有很多打开的方式。今天的《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不是一般奇怪的名字)有不一样的感觉。摄制组用西川、陈粒、夏雨各自走一条路线,探求日本文化中二次元文化的不同层面,看起来是花费了不少心思。这个节目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看日本文化的方式。唯有熟悉,才有认识,才会搞懂与邻居更好的相处之道。

21分钟前
  • 四六不靠
  • 力荐

关于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值得看。第二集剪辑很棒,夏雨对日本人还在持续捕食鲸鱼的行为无法接受:“人总是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以前是为了生存,那么现在呢?也许是为了开心,为了取乐,或者其它一些目的。”站在生物链顶端就有资格如此自以为是吗?贪得无厌导致的恶果最终也会由人类自己承担,这一点不分国界。

23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推荐

粒粒给的小惊喜。很轻很舒服的纪录片。

25分钟前
  • Q
  • 推荐

岁月为百代之过客,逝去之年亦为旅人也。于舟楫上过生涯,或执马鞭而终其一生之人,日日生活皆为旅行。

27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日本拼命想洗白捕鲸行为有些恶心。不管你对这个东西有多深的感情,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动。故意伤害就是故意伤害,而且伤害还在持续。

30分钟前
  • 热河
  • 较差

这塑料感的记录片,就是感动自我的vlog。

32分钟前
  • 幺鸡杠上花
  • 还行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西川,倒谈不上对他的诗有什么过多的感触,只是对于他这个人而言有些许佩服,在节目的表现让我对他的喜欢又多了一些,他对于二次元文化不理解,直至节目最后他可能也无法对二次元举手赞同,但是他却做到了极度的包容和尊重。

34分钟前
  • 绿子
  • 推荐

题材蛮新颖 然后剪辑一般 不怎么惊艳 故意的晃动 有点不舒服 继续观望

38分钟前
  • funk886
  • 还行

本来想吐槽这个做作的日剧风名字的,结果一看就真香。切入点非常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解读日本文化方方面面,但还是比较表面化,好多内容只是点到为止,有点可惜。

39分钟前
  • _D
  • 推荐

居然还有这么精日的节目啊~真的是治愈系~

41分钟前
  • 沉山泥🐇
  • 推荐

没有西川,看不下去

42分钟前
  • cnniuge
  • 推荐

尺度上拿捏的很好,既不过深也不过于浮于表面,腾迅做的这几个文化类综艺都蛮好的,日本真的值得一去再去

43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推荐

第二集剪辑上班了。

46分钟前
  • 力荐

当代中国才应该派遣唐使回到当时的唐朝。

50分钟前
  • MiyoYeol
  • 力荐

断层太厉害 太枯燥

52分钟前
  • 深紫色
  • 较差

第一集剪辑乱七八糟,想一出是一出。问的问题很好但缺乏深度思考,节目的出发点很好但是缺乏系统性的归纳,给人的感觉像流水账,而且故事显得枯燥了。按照记录片来讲缺乏深度,按照综艺来讲欠缺娱乐。but 第二集比较第一集要好很多。

53分钟前
  • 我叫纯黑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