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法斯特

剧情片英国2021

主演:裘德·希尔,凯特瑞娜·巴尔夫,詹米·多南,朱迪·丹奇,塞伦·希德,科林·摩根,刘易斯·麦卡斯基,乔西·沃克,弗蕾娅·耶茨,内萨·埃里克森,查理·巴纳德,弗兰基·黑斯廷斯,马伊雷德·泰尔斯,卡奥兰·麦卡锡,小伊恩·邓尼特,迈克尔·马罗尼,罗拉·麦克唐纳,艾莉·康德伦,图尔洛夫·科维里,杰拉德·霍兰,康纳·麦克尼尔,约翰·塞森斯,马克·哈德菲尔德,克莱尔·阿什顿,萨克·霍兰,欧拉·麦克唐纳

导演:肯尼思·布拉纳

 剧照

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2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3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4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5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6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3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4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5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6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7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8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9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00:02

详细剧情

  凯特瑞娜·巴尔夫、朱迪·丹奇、杰米·多南、塞伦·希德和新人裘德·希尔主演,讲述1960年代末动荡时期,一个在贝尔法斯特长大的男孩的故事。  多南和巴尔夫饰演一对富有魅力的工薪阶层夫妇,他们陷入了混乱局势中,丹奇和希德饰演诙谐活泼的祖父母。

 长篇影评

 1 ) 《贝尔法斯特》 | 动乱背景下,人们虚幻与现实的选择

天真烂漫的男孩正在熟悉的街道上玩耍,街上的人喊着他的名字,邻居大人们拿他们开善意的玩笑,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美好。但是,一群暴徒的突然袭击,打破了这个街道原有的祥和平静······

《贝尔法斯特》是由肯尼斯布拉纳担任编剧和导演,根据自己童年记忆改编的情景剧,于2021年11月在英国上映,获得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及最佳原创剧本奖。

导演肯尼斯·布拉纳选择孩子的视角,讲述这个在北爱尔兰因信仰问题导致动乱的背景下发生的故事。通过孩子的视角,在观感上淡化了冲突的状况和激烈的情绪,展现了主人公巴迪眼里充满了快乐、童趣的贝尔斯法特。但那个北爱尔兰族群聚居地的外部,不同信仰的冲突、对立并非不存在,在父母的保护下,巴迪生活在虚幻的天堂当中,对此并无太多感知。但随着冲突的加剧,生命威胁直接冲击巴迪时,一向选择回避冲突,逃避现实,躲在自己营造的乌托邦里的巴迪一家,不最终不得不放在对虚幻美好的眷恋,被迫走向现实。

电影一开头,主人公巴迪打扮成罗宾汉模样,在街道中与伙伴嬉戏,大人们呼喊着“巴迪”的名字,传递让他回家吃饭的讯息。“罗宾汉”作为非现实的“虚构”之物,在这里象征了和谐之地贝尔法斯特的状态:这样的祥和只是存在于巴迪幻想中的天堂,暗示了将被动乱所戳破。街道上大人对巴迪的友善举动,也印证了后来母亲不愿离开贝尔法斯特的原因——“这里每个人都认识他们”,这个北爱尔兰族群聚居地,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此的巴迪一家来说,就像一个乌托邦式的庇护所。

故事发生背景的北爱尔兰当时正处于北爱尔兰问题之中,关于北爱尔兰的归属问题如阴影笼罩着整个社会。北爱问题在北爱尔兰民族主义者(主要为罗马天主教徒)社区和联合主义者(主要是新教徒)社区的成员之间不断重复发生的激烈暴力冲突组成,从1969年开始持续了30年之久,最终根据《贝尔法斯特协定》北爱问题才得以终结。

电影当中还有一个情景——暴乱发生后,重重关卡围墙之内,街道上的人们依然在音乐和美酒之下载歌载舞,小孩们仍然疯狂地玩耍。冷冰冰的铁圈和栅栏与围墙之内人们的欢乐祥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住在这个街道的人们,在外界社会动荡不安、暴乱频发的状况之下,仍然选择努力维持自己心目中虚幻的美好世界。

围栏内的人们载歌载舞

随着影片的发展,成人世界的现实不断在幼小的主人公巴迪面前展开。

开篇巴迪嬉戏之时,刺耳的敲击声和轰鸣的火车声出现,事情突然开始转变。围绕着巴迪,导演运用了一个720度的旋转镜头,展示了巴迪的震惊,然后聚焦到混乱的攻击者身上,巴迪的张皇失措与混乱的街道,暗示了“天堂”的虚幻和与之相反的现实世界。这是巴迪的虚幻天堂第一次被动乱和暴力入侵,但是母亲将他拽到了家里的桌子底下,将他与外面的纷乱隔离。

惊慌失措的巴迪

被隔离到桌子地带的巴迪

在后面的许多有关父母冲突、祖父母交流病情的场景里,巴迪都处在“被隔离”的构图中,巴迪与这些情景之间,被设置了门框、栏杆之类的障碍。这些成人世界里充满现实意味的矛盾,都被希望保护天真的父母转移视线,淡化处理,也体现了巴迪一家对问题的犹豫和回避。此时的巴迪,正处在虚幻与现实之间,他的幻想世界正逐步被现实刺破。

隔离构图

这种幻灭在电影的后半部加速出现,从电视机只播放虚幻的电影,到播放国内新闻被母亲关掉电视,最后变成了对暴动的持续播放。

巴迪被“隔离”的构图随着祖父病情的加重而消失,现实与家庭的巨变,是巴迪被迫与幻想剥离,开始走向成长。当祖父对巴迪说:“我去一个你们去不了的地方”时,他在医院和祖父同框出现,以及祖父去世后巴迪被与其他所有人安置在一起。暗示着祖父的离世成为了打破巴迪虚幻世界的最后一道屏障。

祖父的病像阴影笼罩在巴迪上面

使巴迪一家发生从逃避到最终选择直面现实这一转变的是,极端分子直接威胁到巴迪与母亲的生命,父亲依靠其高超的投球技术救下母子二人。当枪声近距离在耳边响起时,让巴迪一家明白到现实已经避无可避,他们不约而同地排除犹豫,坐上了前往英格兰的巴士。

巴迪母子被暴徒挟持

路灯成为了打破商店橱窗的武器

在这次的暴动中,先前被儿童用来荡秋千的路灯,也成为了打破商店橱窗的武器,同样暗示着孩子终究要打破天真的认知,走进大人们身处的现实世界。

在结尾处,巴迪与暗恋的女同学在前半段意味着虚幻的“奔向月球”中拿奖,让他曾经“不着边际”的梦想落入现实。在离开贝尔法斯特之前,巴迪对女同学说“我会回来的”强调了破除虚幻想象,乐观直面现实之后,巴迪对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巴迪与暗恋女同学合作获奖

“我会回来的”

影片末尾展现彩色画面下当代贝尔法斯特的街景,展现了曾经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想象已成现实,贝尔法斯特一扫黑白场景中的阴霾,逐渐成为了真正的天堂。

图文策划|北北排版美编|果奶 图片均源于网络欢迎各位电影人、电影爱好者踊跃投稿!

 2 ) 《贝尔法斯特》肯尼思·布拉纳对家人的感谢

( Belfast ) (A-)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罗马》与《米纳里》的混合,用黑白的影像呈现出一个9岁小男孩童年在家乡贝尔法斯特那段改变人生的过往。我个人觉得一些曾经背井离乡,迁徙或移民到其他地方生活的人会特别有共鸣。特别是已经进入中年、老年的人,生活已经稳定下来,更容易回顾往昔与家人和邻里相处的时光。

导演提到他想撰写这个故事是因为疫情导致大家都隔离,人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让他回想起童年战乱期间担惊受怕的日子。片中的9岁小男孩Buddy代表了他曾经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时光。当父母为全家担忧时,在小孩眼中没有那么多压力和烦恼。而从小孩视角讲述故事总是因为天真无邪更加打动人心。

电影其实并没有太多冲突,大部分都是Buddy每天生活中经历的琐事,即使也能感受到大人世界中的不安,但他心中顾虑的只有:离开的话就见不到暗恋的女同学。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场街头冲突,Buddy因为被邻居女生带入了骚乱,顺手从被砸的店里拿走了一盒洗衣粉,结果妈妈知道后大怒带他回归店里归还,却差点遭遇不幸。一家人在胆战心惊的一天劫难过后,Buddy的手中依然紧紧抱着那盒洗衣粉。影片在这里达到高潮,让人看到了他一家人最终选择背井离乡的原因。

Buddy成为了现在的导演兼演员肯尼思·布拉纳 (Kenneth Branagh),而他更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去展示当年父母和祖父母经历的一切,证明对于小孩来说,无论外面有再大的风雨,只要有家人在,总是感觉到足够的爱与安全。很感人的部分是最终他们必须与祖父母离别,远走他乡,而前面足够的生活点滴已经让观众足以喜欢上这对祖父母,就会更加能体会到分离的悲伤。

但与《罗马》与《米纳里》不同的是,本片比较始终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基调,这可能与导演本人和他父母都具有很活跃的个性有关。即使是悲伤的段落之后,也会有充满乐观情绪的歌曲或舞蹈。小男孩与同学和家人的互动也都富有幽默感,就连学校里的老师都塑造得很有趣。所以整体下来,虽然可以体会到导演小时候经历的一切给他带来的影响,但这一切似乎只是让全家人更加抱团,就算战火纷飞,有家人的保护也并没有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太多创伤。

虽然多南的演唱片段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但我觉得出演祖父母的两个老演员朱迪·丹奇和塞伦·希德还有小童星Jude Hill更加出彩。

故事最终给人留下的感觉与《米纳里》更相似,就是片中的一家人都塑造得很生动,温馨感人,小男孩与祖父母的互动最有趣。只不过因为是黑白片,又没有太多牵动人心的故事,这些生活琐碎也许不一定适合大众口味,但最终还是有望在颁奖季有所斩获。

至少我们都了解了Kenneth Branagh从小就是个有趣的孩子,他的表现欲也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而幽默感则是全家都具有的法宝。

与其说这是导演给家乡的情书,我反而更觉得是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家人表示感谢。

 3 ) go over the water…

就为了摄影,本片也值得一看。极简风格和讲究的透视,让人觉得掌镜的定是位正襟危坐的老派绅士。 本片导演是《敦刻尔克》里那位海军少将,开头的大全景以及街道的细微处,能清楚感受到导演对自己家乡的熟悉和热爱。在最开始看到那些社区的房屋的时候,强烈的建筑特色,让人马上就想起七十年代初英军在无数个这样的社区里,与爱尔兰共和军艰苦的巷战。另外有一部电影《'71》,同样是描述发生在贝尔法斯特、也就是在本片时间点的2年多以后,英军的一次遭遇战。修长的L1A1步枪让英国人在巷战中吃尽苦头,有时候他们宁可用手枪同爱尔兰共和军战斗。民间的宗教冲突让傲慢的大英帝国百年来损兵折将,花了大笔战争费用、承受无数恐袭,最终只留得住小半个爱尔兰。祖上留下的基业在自己手里面一点一点的断送,真是没处说理去,女王陛下心里苦啊… 本片尽量抛却政治因素,不讨论谁对谁错,只从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的角度讲述他们各自对故乡的依恋。女主反复说过一个词,如果“go over the water”,一切都会不一样了,这即是依恋又是恐惧。而这个water,只是窄窄一个海峡而已;海峡那面,也是同宗同族。

乡愁这东西,导演们不约而同的喜欢用孩子去表达,本片里的男孩像级了台北的洋洋、牯岭街的小四,或者香港的细路祥,唯有多年以后,回忆中的故乡才会有孩子目光中的纯粹和甜蜜。

 4 ) 故事视角的《贝尔法斯特》

这是一个太过个人化的故事,有一定的文化壁垒,不了解或不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纯粹对观众来说,我个人认为移情作用不强,是一个不太动人的故事。但导演的手艺精湛,使得整个影片在导演视角成为一部非常棒的电影。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1968年,北爱尔兰教派冲突,少数激进的基督教新教教徒为了自身利益,驱逐天主教教徒,而发生的骚乱、破坏事件,且越演越烈,贝尔法斯特则是该事件的主要发生地。影片从一个小孩-巴迪的视角,讲述了住在贝尔法斯特他们的一家,原本与街邻过着祥和、宁静的生活,被暴力事件给打破。从此街区不再安宁,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其中,在动荡中寻求出路。其间巴迪一家在事件的笼罩下,表现出勇敢、乐观、正直和友爱,但也有无奈、不安、痛苦和愤怒。那段记忆对大多数人包括巴迪的家人来说是沉重的、灰色的,但对成长中的巴迪来说却具有深刻的意义,让他能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视角,来看待这段时光,虽然令他紧张、不安,也有成长道路上的恐惧和迷茫,但有关爱他的家人、邻里和他热爱的电影、戏剧。与很多在贝尔法斯特的家庭一样,他们在选择离去或留下的痛苦中挣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但最终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前途,不得不割舍掉亲情、友情和爱情,离开了带给他们很多回忆的贝尔法斯特。

在观看了影片之后,觉得故事非常平淡,虽故事背景显得恐惧、暴力,但从小孩视角,削弱了戏剧张力,很难激发我对巴迪及他们一家的移情作用。为什么导演会这么用心来制作这部电影?电影的开放式结局让我们明白了导演在这部电影中的终极欲望。影片的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是一位才华横溢导演,也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出生于60年代,生活在贝尔法斯特的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为了避免受到“北爱尔兰问题”的波及,肯尼斯·布拉纳一家在他9岁时搬到了英格兰伯克郡雷丁市。《贝尔法斯特》其实是导演本人的真实写照。他想要告诉我们影片中巴迪的那段时光对成就后来的肯尼斯·布拉纳是多么的重要。

这一段是导演肯尼斯·布拉纳个人成长的生活故事,故事在结构上存在一些局限。巴迪及家庭成员是该片的主人公,在宗教冲突的环境下他们不是直接的受害者,虽然也被卷入其中,但他们拥有自主选择的自由,而这种选择也不需要拥有很强的意志力。他们每个人在事件面前都展现出了个人的优秀品质,但事件作用于他们每个人时,没有因为某方面的弱点而导致危机更大。他们在危机面前都是在被动地接受或躲避,没有从行动或内心表现出积极的一面。父亲史蒂夫·麦奎他没有受到少数激进的新教教徒暴力行动的影响,坚持个人立场,即便是受到比利的威胁。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四处奔波,背景事件让他决定要带家人离开贝尔法斯特,而现有的经济条件成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的困难,但不是绝对的障碍。妈妈在整个事件中是一个保护者角色,为了巴迪和哥哥威尔的安全可以不顾个人安危,同时在道德上对兄弟俩绝不降低要求,她在暴力事件面前显得惊恐和无助,在每次爸爸的离开时表现出不安,但也无奈。爷爷和奶奶对巴迪的困惑能像朋友一样给予最中肯的建议,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事件面前非常淡定,特别是一家人决定要离开贝尔法斯特,奶奶虽然不舍,但为了一家人的幸福,她独自留在了贝尔法斯特。哥哥在影片中是一个非常次要的角色,这可能是因为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是家里第二个孩子的原因,所以在虚构故事中也不能缺失这个角色。巴迪在整个影片中是故事的中心,家人爱他,邻居对他友善,他自己是一个听话、懂事、有上进心的小孩,影片中的他或许还不能理解父母想要离开贝尔法斯特的真正原因,只有现在的肯尼斯·布拉纳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要不要离开贝尔法斯特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有绝对的选择自由。更加关键的是,任何选择结果,都不会导致他们更大的风险。在通常的情况下,生活、工作和学习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他们的房屋没有被破坏,家人也没有受到直接的攻击,虽然在影片最后巴迪、妈妈和巴迪被劫为人质,那也是一个巧合。

电影《贝尔法斯特》的很多场景就有导演肯尼斯的未来成为导演和演员影子。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的阐述我将巴迪换成肯尼斯,这也是导演采用小孩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的原因所在,也体现出导演自身内在的冲突,那段历史,对肯尼斯家庭和大多直接经历者来说,是伤痛,是无奈,所以导演从形式上采用了黑白色调,但对于肯尼斯个人来说,负面的影响可能只是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是对他成长的正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给他的教育,家人之间的关爱,邻里之间的友谊,成就了他高尚的品格;电影一开始,剧中小时候的肯尼斯在游戏中扮演的中世纪战士形象与他未来自编自导的《亨利五世》有着某种必然的连接;看戏剧和电影成了肯尼斯童年最期待的事情,也许这是肯尼斯未来成为导演埋下了种子;在学校里,为了能接近凯瑟琳,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算数成绩的排名,这丰富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糊里糊涂地混在了激进分子队伍中,又惊慌失措地“抢劫”了商店,还莫名其妙被当作了人质,这些亲身经历对肯尼斯作为演员又有非常大的意义。用阿德勒关于“自卑与超越”的心理学理论来说,肯尼斯在这段时期的无助,最终成为他提高个人的价值,为个人带来安全感而不断追求优秀与卓越。

这是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作者有绝对的自由来组织故事结构和选择故事场景。

 5 ) 小男孩视角的《贝尔法斯特》

开场几个镜头就把你抓住了的一部电影。

是我很喜欢小男孩出场絮絮叨叨边走边回答着邻居打趣他的话,恨恨的小表情,还带着浓郁的爱尔兰口音。

在我看来全片的亮点是一些台词,尽管有些故意,但故事总是需要一些升华才好看。

一段是孩子和外公的对话。那是一个很睿智的老头。其中一场是孩子做数学作业时有一道题不确定答案对不对,外公在旁边看着孩子想冲班级第二的小焦虑,于是给孩子支招说“你可以把答案写的模糊点,利用数字之间的相似性,比如0和6或者1和7,这样老师会更倾向她认为对的那个答案”,孩子反问“数学难道不是有标准答案的吗”,老头说“没有对错,如果有标准答案,这条街上就不会被炸来炸去了”……

还一段是最后的镜头,老太太看着车上即将离开的一家人,口中念叨着,走吧,不要回头,离开这个地方!随着车子的启动,小男孩还是回了一下头……前情是孩子爸爸在伦敦有一份靠谱工作希望一家人过去,但妈妈不想离开已经很熟悉的生活环境,担心大城市对外来人的歧视怕融不进去。孩子也不想离开自己的朋友和外公外婆。

那也是一个睿智的老太太!所以,她和老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影片让人感动的是,很诗意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的天造地设,在他们的老房子里,翩翩起舞,而且,孩子把一切看进了眼里。

全片是黑白的,我记得只出现了一次彩色,还是一部分,是他们全家在剧场看戏,台上是彩色的,观众是黑白的,但老太太眼镜反射的又是彩色的,和舞台形成了一种呼应。尽管有点刻意感,但呈现出来的镜头语言还是特别的,看得出导演的审美是在线的。影片里出现了好几首歌曲,都很好听,彰显了爱尔兰音乐的特长。

可能,是用黑白表达一种乡愁吧。彩色是希望。全片总体是温馨有爱的,关于信仰,关于家庭,关于选择,关于成长……

说到成长,家庭的作用力还是很重要的,所谓家教。电影里的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引导都是善良正直的。我记得两段,一是爸爸帮孩子解惑宗教冲突带来的困扰,他对孩子说,不管你将来的女朋友是天主教还是其它宗教,都不会影响她本质的善良,关键是你们的幸福。还有一段是结尾孩子被卷进了暴动的人群冲进了一家超市打砸抢,孩子不得已拿了一盒带酵素的新型洗衣粉,气喘吁吁地跑回家要给妈妈,妈妈直接提溜着他不顾危险又回到了混乱中的超市,只为了还回去那盒洗衣粉……

结果是,一家人差点丧命于混乱,幸亏大儿子的勇敢解围。也因为这次风险,让妈妈下了决心离开这里。看到他们一家人脱离危险后抱团在一起时,内心由衷的希望这样的家庭可以活得幸福平安。如果不是不得已,谁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啊!

不过,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走到哪都差不了!

 6 ) 小男孩视角的《贝尔法斯特》

开场几个镜头就把你抓住的一部电影。

很喜欢小男孩边走边恨恨的回答邻居打趣他的反应,那副小大人的表情,以及带着浓郁爱尔兰口音的英文。

全片黑白,只出现了一次彩色画面,还只是一部分彩色点缀在黑白中,看得出导演的刻意,似乎带着某种寓意且处理得很精致,舞台剧是彩色的,投射到老太太眼镜上也是彩色的,有一种呼应感。应该说导演的镜头语言从视觉美感上还是在线的。

看完留在我记忆中的亮点是一些台词,尤其小男孩和外公的一些对话。那是一个睿智的老头。其中有一场戏是,孩子做数学题想冲第二名,做作业时不知道答案对不对,外公说,你可以把数字写模糊点,利用比如1和7,6和0之类的相似,让老师更倾向觉得是对的那个数字,孩子反问,数学不是应该有标准答案吗?老头说,没有绝对的对错,否则这条街上就不会被炸来炸去了……

还有一场戏也回味悠长,是最后的镜头,也是来自老人的台词,但这次是外婆,老太太冲着车上说,大意是,走吧,不要回头,离开这个地方!前情是孩子妈妈的犹豫,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家长,担心去伦敦被人歧视融不进去,但爸爸在那边切身体会了与家长动荡的鲜明对比所以希望一家人都过去。最终改变妈妈的是一次暴乱,一家人险些丧命,幸亏大儿子的勇敢解围,她一下子觉得安全是多么重要,于是等送走了父亲就选择了离开。

那也是一个睿智的老太太,所以,和老头天造地设。影片最有爱的就是表现了两个老人的地老天荒,让孩子全部看在了眼里。扮演老太太的演员是著名的Judi Dench。

影片常穿插类似的对白,也带出了北爱的那段动荡时期的大背景。从普通人角度,如果不是无奈,谁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舒适圈啊!很理解那份面对选择的纠结。看到一家人脱离危险后抱团在一起时,真的希望这样的家庭可以幸福平安。

这是以孩子的视角所呈现的一部电影,整体还是温馨有爱的,不泛幽默,尽管充斥着暴力,但总的来说是在表达关于时代的变迁,关于信仰,关于选择,关于亲情,关于成长。

说到成长,家庭的作用力还是很大的,所谓家教。电影中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观念灌输都是善良而正直的,而且很尊重孩子的选择。我记住了两个片段,一是爸爸告诉孩子不管你的女朋友是天主教还是其它宗教,都不影响她本来善良的本质,所以只要快乐就好。还有就是结尾时孩子随着暴动的人群冲进超市打砸抢,他天真的只拿了一个带酵素的洗衣粉回去给妈妈,妈妈却提溜着他顾不上风险又走回混乱的超市只为了还回去那盒洗衣粉……

在这样父母影响下的孩子,未来差不了!

 短评

#TIFF 2021#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叫故乡的城,对阿方索·卡隆来说是罗马,对肯尼思·布拉纳来说就是贝尔法斯特。那些离开的游子,那些留下的故人,在时代的洪流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总有人写点什么拍点什么,当打开历史的小盒子,里面满是珍藏的私人回忆。朱迪·丹奇得奖时刻再现。

5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乱世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些东西总是能让人在失望中撑下去,小男孩让人想起四百击,音乐有趣。

9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像是春日午后小憩时做的一场梦,亦或是多年后翻起的一本童年相册,那些儿时粉红色的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它和罗马还是不一样的,卡隆的记忆里有痛苦的部分,到了这里无论是纷乱或者别离都谈不上痛苦,无非是一皱眉头的惆怅,剩下的只有畅想着的和小情人无限的未来。

11分钟前
  • 不留痕迹
  • 推荐

不用去和罗马比,每个人的私人故事都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贝尔法斯特甚至比罗马更让我共情,最后20分钟爆哭。小男孩很灵。

16分钟前
  • 迟到千年
  • 力荐

现在乡恋电影的门槛这么低了?

1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又一部奥斯卡呼声高的怀旧影片,在金球奖中获得最佳编剧奖。演而优则导的导演自己也出演,非常用心地再现了对自己故乡—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及60年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各方面的制作都很精致。可能所说的地方和时代与我们太远了,非英国的观众,似乎难以被感染许多。

2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没有功劳,更没有苦劳。我就特别纳闷儿年代戏年代感的还原有那么难吗?《间谍之妻》好歹还有那么一两场室外戏而且是真的有布景的,到这儿就一条街!?而且一条街都做不好?定场镜头就靠黑白滤镜航拍21年的贝尔法斯特(你看那个星星点点的光就知道那他妈绝对不是69年的样子)?妈呀……整个片子里其实一家人遇到的危机不少,问题就是您拍不出来啊。哎呦家里那叫一个体面整洁啊,这他妈是欠一屁股债的人住的地方吗?麻烦不要自我感动了好吗?别说《罗马》,《八月》都比这个强。

26分钟前
  • Aloysha
  • 较差

Go. Go now. Don't look back. I love you, son.

30分钟前
  • Roy0205816
  • 推荐

Kenneth Branagh真是个没什么影像创造力的导演,没看到对于故乡的眷恋,只看到一个作者的自恋。(单押x3

34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笑、泪、爱、离别都揉进了琐事里,这是布拉纳童年的创伤、是他写给故乡和亲人的情书,也是他在这个分裂混乱冷漠的世界里,送给观众的礼物。#爷爷和奶奶演得未免也太好了。#口音真的有点难懂,打算做个中文字幕

39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力荐

一部《人的迁徙》。多数电影聚焦移民以后的生活,《贝尔法斯特》则关注决定移民前的犹豫和挣扎。感动都来自我个人非常相似的经历,哭瞎了,评分很私人。

41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好哭”,“儿童视角”,“怀旧”,“爱上电影的过程”,“老戏骨演技教科书”简直是照着奥斯卡checklist 拍的,还好小孩子是可爱的。

44分钟前
  • \t^h/
  • 还行

很喜欢这部电影,没懂为啥评分这么低。也许是在英国待了很久,也去Belfast游览过,所以我能共情到这一份乡愁。配乐和John Wayne都超有年代感。非常多有趣的台词,尤其是爷爷,真是位deep thinker,导演的童年投射很多。“For the ones who stayed” “For the ones who left” “For all the ones who were lost”,很受触动,其实单纯从触动的角度来说,本片于我而言比《罗马》要共情的多。

47分钟前
  • Singin'in rain
  • 推荐

影片有些过于刻意了,人物都带着一种弧光,仿佛都生活在滤镜之下。肯尼斯•特拉纳这次的风格有点儿向特伦斯•戴维斯靠拢,但构图与运镜又有着极大的不同,不得不说影片的画面一流。

49分钟前
  • titwo
  • 还行

正在读一本90年代国内拼死偷渡去美国热潮的书,不是说人的suffer可以分出高下,但是就,不太能relate从爱尔兰搬去英格兰升职加薪还给房子的痛苦。

53分钟前
  • Baristina
  • 还行

私人视角的——或是过于私人视角的——高级包装下的平价货;电影与戏剧出现时的彩色画面能看出布拉纳心底的温暖。

5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非常私人的回忆,从电影的精致程度就可以看出导演对这段记忆的如数家珍,即便故事的背景是纷乱的时代,但孩童的视角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份纷扰中的天真烂漫。最喜欢的就是影片中主角在看电影和戏剧时画面忽而转为彩色,让人深切的感受到光影对导演儿时举足轻重的意义。

58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之前有人说这是另一部《罗马》,感觉被误导了。质量上未免差得太多。整部片子豆很匠气,太过设计感了。风格也有点不统一。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简化版罗马 我的故乡往事

1小时前
  • William H D Lee
  • 推荐

这几年冲奥电影的共性就是“nothing happened”。

1小时前
  • SELVEN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