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1958

喜剧片其它1958

主演:马克斯·冯·叙多夫,英格丽·图林,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纳伊玛·维夫斯特兰德,本特·埃切罗特,毕比·安德松,耶特鲁德·弗里德,拉斯·埃克伯格,Toivo Pawlo,厄兰·约瑟夫森,奥克·弗里德尔,西夫·鲁德,Oscar Ljung,Ulla Sjöblom,阿克塞尔·迪贝里,贝吉塔·彼得松,Frithiof Bjärne,托尔·博龙,Harry Schein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播放地址

 剧照

面孔1958 剧照 NO.1面孔1958 剧照 NO.2面孔1958 剧照 NO.3面孔1958 剧照 NO.4面孔1958 剧照 NO.5面孔1958 剧照 NO.6面孔1958 剧照 NO.13面孔1958 剧照 NO.14面孔1958 剧照 NO.15面孔1958 剧照 NO.16面孔1958 剧照 NO.17面孔1958 剧照 NO.18面孔1958 剧照 NO.19面孔195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44

详细剧情

  一个由催眠师沃格勒率领的剧团在前往斯德哥尔摩途中的一个小镇上,被当地的警察局长和相关人等扣留盘查,他们被勒令要当众表演魔术,以验证是否存在超自然现象。结果他们的耍宝把戏露馅,但在逗留过程中他们却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奇遇和变化,最终剧团受到国王的召见而重新上路。

 长篇影评

 1 ) 伯格曼电影笔记之《面孔》:1952年至1958年,出任马尔默市立剧院导演

1,弗格勒雕塑般的面孔有如面对彼拉多时沉默的耶酥,他自视为一名殉道者。
电影开场第一个镜头,远景,马车停在荒原上,画面左侧的弗格勒和曼达倚靠在一个木架下,那木架像极了一座刑台。 故事里有关于“基督复活”的影射,伯格曼进行了处理,弗格勒建立信仰,并把自己灌注为信仰的对象或者真理本身,可是故事一转,才看清他难以启齿的不自信,装死以及复活都让他面临着自己被自己拷问的危险,那些是真理吗?他几乎丧失了对自己的信任,才拼命去报复,几乎犯下杀人的罪业。他是易碎的,真正的力量在曼达那里。

伯格曼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观众和评论的在意,当在这电影里去表现这种关系,他用了一种直接又隐晦的办法,清晰的分门别类出各种群体与针对关系。用一个弗格勒加一个酒鬼演员司匹堡这两个人来坦白自己作为艺术家的立场和心理,在与欣赏者的关系里包含了羞耻、快乐和愤恨,伯格曼故将此比作“卖淫”。

牛逼的是伯格曼将受难复活——世俗情感与艺术家——欣赏者这两个主题恰当交织在了一起,互为呈现,像两道影子。

  
2,在白天穿着黑衣假扮男人的曼达,在夜晚脱去伪装,一袭白纱,拥抱住了那个破碎的人。如伯格曼所说,她代表了人类最纯洁的信仰,即便那信仰的对象已近幻灭,她会守护住他。几年之后的《冬日之光》里的那个女教师,是与这个女人颇有几分相似但更加深入的角色。
  
而女巫一样活了200岁的老妇,是代表人类冷漠的智慧吧?  
  
3,伯格曼的长处,是在一个狭窄紧凑的故事里展现层次丰富的形态。 只是,《面孔》里很多东西没有能够有充裕的空间来展开,所以每次看这部电影总觉得不过瘾,只吃得个半饱。
以我一个东方人的思维,常见伯格曼电影里有生硬处,某些情节贯穿看得出牵强,也许是文化造成思维差异。
  

4,在结构上他明显划分了佣人的空间和权力者的空间,分别涂抹上严肃和戏谑的色彩,我能帮伯格曼找到这样做的理由,稍有腹诽的是仆人们的篇幅稍嫌多了些,还努力想拍出喜剧效果,差强人意。

5,耶特鲁德饰演的女人在被丈夫打出血之后反而对他迸出感情,雌伏于他突然的男人气概,我很自然地想起很多女性同胞的同样性格。
伯格曼在不算多的篇幅里展现出了这对夫妻的残忍关系,反正这事儿丫一直拿手。不管是拍是干。
  
6,在同时期的作品中,这部电影鲜被提及,《时代》杂志让伍迪艾伦推荐五部伯格曼的电影时,他却提到了这部《面孔》。
  
  
7,在美国上映时名字被改成了《魔术师》,不好。

 2 ) 面孔

马车穿过烟雾弥漫的树林,刺破重重光束,搅乱一池静水。如运动起来的宗教画。这场景,来自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电影《面孔》(Ansiktet,1958)。其时伯格曼已凭另两部黑白电影《野草莓》和《第七封印》(1957),在国际艺术电影界确立地位,用他自己的话说,“像老小姐忽然发现被几位热情男士追求。”

        《面孔》有聪明的游戏和反讽色彩,对电影、舞台、表演的映射,又透出悲凉,无奈与自嘲。故事设置于十九世纪中叶,Max von Sydow扮演的催眠师沃格勒率团四处表演,在某小镇遭遇鄙视、羞辱、敬畏。沃格勒刻意沉默、化妆,妻子曼达易装。沉默令他们特写中的脸孔熠熠生辉。戴着面具,他们有了某种神秘和尊贵气质;卸下面具,他们顿成低声下气的乞丐。如伯格曼所言:“只要戴着面具,我们可以非常迷人,但当我们不戴面具出现,或更糟,开口要钱,我们立刻变得如同草芥……”而那位死了两次的失败演员,唯有死亡是他最精彩的演出。

        片中出现的“魔灯”(magic lantern),既是电影的“史前史”写照,也是伯格曼的个人迷恋(自传名《魔灯》)。魔灯、电影,皆如催眠幻术,一场梦境。卫生官员被阁楼镜子里自己的镜像惊吓,如弗洛伊德描述过的情景。不动声色的室内剧中,是伯格曼对“纯粹艺术”的渴望。他说,拍片时,他们像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丑。

 3 ) 相不只由心生

英格玛·伯格曼经历过被盛赞的1957年后,难能可贵地继续在电影世界中大胆探索。《生命的门槛》在小格局中记录了情人、妻子成长为母亲的轨迹后,《面孔》便任他的叙事野心极力泼洒开去,于是一幢房子里,上演了百般生死情仇,哥特风一刮,吹下许多思辨的果实。

相不止由心生

《面孔》有点像伯格曼拍片多年后的一道综合论述题。驾轻就熟的情爱辗转,新近收成的生死迷思,基本上已经构造出《面孔》的支柱了,待严肃的、戏谑的、恐怖的、清丽的元素再一层层撒上去,已能看出伯格曼杂糅的能耐。未尝接触过伯格曼电影的观众,能够从中提前感知其作品系列的多个分支——伯格曼的忠实粉丝伍迪·艾伦便说过,看他的电影,可由这一部入门。至于熟悉伯格曼风格的影迷,则能欣喜地发现,随着时间积淀,他不仅能够娴熟处理多种题材与元素,还能时有新鲜内容的加成。

这是一部关于魔术师的电影。艾伯特·伊曼纽尔·沃格勒(马克斯·冯·西多饰)身为颇有名望的魔术师,率领剧团前往斯德哥尔摩,然而就在途中,当地的警察局长斯达贝克(托伊沃·保罗饰)却带队把他们扣留下来,要求当场表演魔术,意图拆穿所谓招摇撞骗的幌子。而斯达贝克所做的,无非是通过在现场残暴掀开他们的装置,把帘子后的光景暴露给众人所知,并有意无意地造成了此后的“命案”。

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电影与魔术都是通过制造幻觉的手法来取悦受众,伯格曼如此在意观众的看法,也正好借《面孔》进行一次模拟。他把斯达贝克之流贬损得透彻,无论是造型的邋遢、举止的粗鄙,亦或是心眼的狭隘,都显示出这类人物的偏见与龌龊。甚至,伯格曼借艾伯特的催眠术,让斯达贝克的妻子说出丈夫居家时的种种丢人之举,大庭广众下的曝光,回应了斯达贝克的作为,也许也“惩治”了一回自以为是的找茬之士。

若说这只是大而不当的丑角,那么,能与艾伯特智力持平的对手,也就是一旁时常静默的威格勒斯医生(甘纳尔·布耶恩施特饰)了。好歹也是伯格曼合作多事的御用演员出演,角色塑造的强度还是要大一些。威格勒斯以讨厌伯格曼作品的影评人哈利·沙因为原型,在片中与艾伯特针锋相对。而只需知道艾伯特恰是伯格曼自我的化身,便能察觉彼此的冲撞会有更多玩味在。在很多时候,艾伯特似乎处于劣势,而且时而压抑自我,但剧情发展下去,魔术师一伙合谋耍了一出诈尸戏法,让阁楼上独自解剖的威格勒斯饱受惊吓。而当威格勒斯重整旗鼓意欲反扑后,更高权贵的一纸命令,竟让艾伯特轻松脱身。虽然这并非是借电影大行讽刺之能事,但正因有了这些对立的调侃,增添了许多嚼头。更何况,威格勒斯这种冷峻到堪称冷漠的角色在伯格曼的电影中时常出现,其作为资产阶级、有闲阶级或者精英贵族等群体的代表,也不无不可。

在不同理念的冲突间,除了能够探讨科学与魔术的对立,还牵扯出理性与非理性、理智与情感等方面的差异。而恐怕在这里,前者都略逊色于后者。最终,命运的扭转却在于从天而降的一道旨意,又使得《面孔》呈现出一种玩笑的质感,使得所有的闹剧都成了虚空。但这虚空充满了解读的空间,而且隐含的二元对立不止上述几种。贵族、富人与底层百姓的比照,在这座府邸中形成了造作、克制的正剧和率真、狂放的闹剧两种色彩。落魄演员在生死线两边的几度游走,到顶替艾伯特被尸检,恰是玩着生与死的探讨。老太太对着纯真的女仆谎称自己是200岁的女巫,也在神怪与凡人之间扯开了一道带有神性迷思的宗教裂口。

最重要的寄托则在面孔。艾伯特的妻子曼达白天乔装成男人,夜晚放下长发,穿上长裙,又俨然是一副窈窕淑女之姿,性别的模糊当然也是面孔差异的一种表现。艾伯特戴上面具之后,虽是带有光芒的魔术师,但更是一个压抑自身的哑巴,而当他把假发与胡须摘掉,并且开口说话时,他便显示出底层的俚俗、精神的释放以及自我的回归了。名利、阶层与性情的变换,让每个角色在不同人面前呈现着不同面孔,伯格曼有意借“面具”和“面孔”来讨论种种真相与悖论,于是这个设定在19世纪中叶的故事,即便影射21世纪的当下,也有足够的力度。

在《面孔》的世界里,一切都很戏剧化,这也许与伯格曼当时在马尔默市立剧院长期供职有关。而且,英国知名全才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的戏剧《魔法》是伯格曼的心头大爱,他不仅用瑞典语编排这部戏,还以此为灵感,松散改编出《面孔》。但即便是在处理电影,人物的肢体语言、念白习惯以及命运走向,都带有浓得化不开的戏剧味。这与后世电影所倡导的流畅自然的表演有所背离,但通过一段段历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描摹人生、参详人性,都是共通的。

琢磨了那么多年电影,伯格曼在《面孔》中,又发散了《第七封印》的诡异氛围与《野草莓》的梦幻笔法,精巧地运用了多种惊悚手法。棺材、死尸、镜面、玻璃等等,裹挟着巫术谣言、怪诞故事,在声光电的紧致配合中,铺陈了《面孔》的哥特风。这就有别于之前的作品,在故事的拓展外,加入了形式的变动,展现出耳目一新的面貌。时年40岁的伯格曼,又能作这一番有益的探索,值得欣喜。

伯格曼把年初《生命的门槛》形容为“太过女性化的电影”,那么到了年末的《面孔》,他便彻底把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格局搁置一边,回归到更大范围的群戏上去,让男女老少在一栋公寓间诠释二元的对立与转化。这算是遂了自己的心愿,也顺道摘了威尼斯影展评审团大奖,足以告慰。

(连载于《看电影》)

主要参考来源:
《魔灯:伯格曼自传》
《伯格曼论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
Google、Wiki
IMDb、豆瓣、时光等电影网站

 4 ) 现实与魔术师的边界(简评)

CC伯格曼套装,8.2分。 电影即是魔术,导演是魔术师又是小丑 既然是小丑,就注定一生流浪,送走旧人,迎来新人,继续在喧嚣中踏上我们孤独的旅途 所以说,小丑/魔术师的眼泪和自尊都是不值一文的 Nordgren的音乐确实是亮点(作曲家显然风格上有所突破),Fisher的摄影宛如仙境(尤其林中那一段) 死亡(第七封印之后)继续在此蔓延,苍白脸部大特写无疑点题 装哑口的魔术师,Sydow全靠眼睛和脸部演绎,化妆和表演俱佳,Wifstrand是名副其实的老戏骨 “I make a better ghost than human being",这是艺术家委曲求全而不得的自白么? 魔术师当众被羞辱,自然神力的报复却能即现,现实与魔幻的边界在哪里? 最后一段阁楼上Vergerus博士的独角戏(严格说还有魔术师,但Bjornstrand的表演撑住全场)恐怖氛围浓烈(音画的心理惊悚) 当魔术师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哀怜,低头,弯腰,并捡起了那枚硬币,杂耍(艺术)的溃败实在让人心中留下酸楚的眼泪 当马车一骑绝尘扬长而去,寂静的画面中只剩摇晃的路灯,在远处发出吱呀的声响。呼应了野草莓的意向,这又是死亡的暗影在作祟吧

 5 ) [Last Film I Watched] The Magician (1958)

English Title: The Magician

Original Title: Ansiktet

Year: 1958

Country: Sweden

Language: Swedish

Genre: Comedy, Drama

Director/Writer: Ingmar Bergman

Music: Erik Nordgren

Cinematography: Gunnar Fischer

Cast:

Max von Sydow

Ingrid Thulin

Gunnar Björnstrand

Naima Wifstrand

Åke Fridell

Bibi Andersson

Erland Josephson

Gertrud Fridh

Lars Ekborg

Toivo Pawlo

Bengt Ekerot

Birgitta Pettersson

Sif Ruud

Oscar Ljung

Alex Düberg

Rating: 7.3/10

Labeled by IMDB as a comedy, a genre one could ever relate to Bergman's school by the narrowest of margins, this is THE MAGICIAN, Bergman's atypical abandon in conspiratorial ridicule of the dialectic face-off between science and occult, but to what end?

A bandwagon transports the troupe of Vogler's Magnetic Health Theater to a unspecific town where a spectacle is booked, but the group's practice is challenged by Dr. Vergerus (Björnstrand), the Minister of Health, who resolves to debunk their act as pure hocus-pocus. The gauntlet is thrown down, Albert Vogler (von Sydow), the head of the troupe, takes it up with fortitude and selective muteness. It appears that a complacent Dr. Vergerus has the drop on the frozen-out troupe, but a consequential skulduggery is in the pipeline aiming to turn the table and Bergman really jumps the shark to ensure that to happen in its money shot, which takes place inside a locked attic, where Dr. Vergerus gets spooked by an apparently resurrected Albert, although audience is tipped off well in advance. These sequences are rendered with striking chiaroscuro contrast and perturbing foley effect, in lieu of the usual reaction shots of screaming and panicking, Björnstrand imbues a divine flair of restraint into the moment,wavering between being soundly startled and trying to recollect himself at any rate.

Essentially, this is an ensemble piece, schematic vignettes limning human interactions in sometimes frivolous (the love potion gimmick and its knock-on are too tongue-in-cheek to suspend our disbelief), sometimes gnomic (the usual apparition of a witch-like Naima Wifstrand as Albert's garrulous granny verges on being goosebump-inducing) manners, but there is no emphatic through-line to connect all the dots, it is merely a menagerie of grotesque characters, tainted by their heterogeneous foibles and quirks.

Mr. von Sydow brings about a sharp presence through the dichotomy of a man's camouflage and realness (especially by dint of his soul-stirring gaze and stoic looks), and Ingrid Thulin beautifully gets worked up as the intrepid wife of Albert with a gimlet eye. In addition, Bengt Ekerot (the iconic Death himself in THE SEVENTH SEAL 1957, 8.4/10) has a short but critical role as a dying actor succumbing to alcoholism, greatly ignites the screen whenever popping up with his self-destructive yakking, to a rather poignant effect.

Profoundly immersing oneself into this aesthetically captivating picture of Bergmanesque hallmark (camerawork, art production and their paraphernalia are all first-rate and enthralling to behold) amalgamated with a willfully flippant approach in its narrative, one might tend to be simultaneously attracted and grated, the larger-than-life philosophy which it has been dwelling on eventually comes off as nebulous and scattershot, but undeniably, THE MAGICIAN can also be deemed as a hard-earned fan's favourite because at least for once, Bergman lets up a bit his sharp-edged perspicacity and indoctrination, and salts this escapade-like fable with a dash of nonchalance and slyness.

referential points: Bergman's SUMMER INTERLUDE (1951, 7.3/10), PERSONA (1966, 7.7/10), FACE TO FACE (1976, 7.9/10), AUTUMN SONATA (1978, 8.4/10); Alf Sjöberg's MISS JULIE (1951, 7.1/10).

 6 ) 成熟后的并不成熟之作

伯格曼自己形容这部片:

“干我们这一行的人常常体会到,只要一直戴着面具,我们可以非常迷人。人们看到我们在灯光下表演工作,会相信他们的确喜爱我们。但是我们不戴面具出现,或更糟的,开口要钱,我们立刻变得如同草芥般不值一顾。我要说,当在舞台上时,我们有百分之百的魅力。下了舞台,则不到百分之三十五。我们设法说服自己和彼此,我们始终是百分之百,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错误。我们沦为自己幻想的受害者,我们臣服于激情,和圈内人婚嫁,忘了我们的起始点是我们的职业,而不是在幕落之后我们在街头的模样。”

“沃格勒(主角)尽管疲惫得要命,却仍重复如今已无意义的魔术把戏。杜巴尔则是剥削者,是艺术推销员。他就是伯格曼,正设法说服片场老板迪姆林,他最新的电影有用处并且有品质。

在态度极尽怀疑能事的片场主管面前,我成功地把《面孔》推销出去,让他以为这是部异色喜剧。”

“我常常觉得自己在操持持续不断但相当愉快的卖淫业。我的工作是要瞒骗观众,从早到晚都是娱乐事业。毫无疑问的,我有很多乐趣,但是实际上,我内心存在强烈的渴望(对“纯粹艺术”的渴望)”

但不知道是从剧院还没走出来或是什么,这部片子还带着点剧场的味道。除了伯格曼自己对魔术师、导演、艺术与批评家等现实要素外,片子里还充满了对恐惧的戏谑(死而复生也是个把戏,而对主角神秘感的塑造最终也死在对钱的乞讨中),也有反过来对戏谑的恐惧(死亡,灵魂,科学与灵魂的“对立”以戏谑的方式让前者占了上风,可巫婆的存在又是真实的,她只是在伪装成骗局的魔术后隐匿在“平凡度日”的生活中)。

这部片与其说是看一部电影,不如说是在看伯格曼,看伯格曼在某种境遇下像发公众号一样写的一篇长篇推送,只是里面布满隐喻,还需他老人家万年自己分解

 短评

魔术师夫妇、医生、演员不止是艺术家与媒体的写照,若只拍他们绝对五星,拍成群像反而碍事。冯西多黑发胡须不说话的演出妆是完美的tall dark stranger,第一次觉得他好性感!同凄苦的金发真相对比超棒,我很爱这个角色。

6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面孔是人存活于世间的假面壳。像《第七封印》那种的估计要完全渗透到《圣经》里才能理解。

11分钟前
  • ZHANGWANHE
  • 推荐

倒数第二场在阁楼的戏拍得可真好哇。很熟练地运用了光影、镜子的反射还有声音等等,感觉给现在许多恐怖片的吓人套路提供了思路。虽然还是被结尾的一大盆鸡汤浇了个狗血淋头,哈哈。Max von Sydow真的在伯格曼的电影里各种帅气!

1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十九世纪中叶巫术、骗术、科学大战的题材,小格局、舞台化场景,除了最后出场的警察之外,几乎是人人有用。配角们的性格,如公爵夫人、保镖、厨娘等,也藉由诸如迷信诉求和献祭、谋杀背景、性欲持家护新夫等等小动作表现彻底。至于艺术家、上帝、观众之类,得了吧——倒不如说是浪漫主义略赢科学妥当。

18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相当情节剧,如今看起来非常不“伯格曼”的电影,个人主义精神有被英雄化的倾向,值得一提的是Max Von Sydow扮演的催眠师手中的魔灯放映机,那是影响伯格曼一生的童年玩具,赋予他诗话想象力的根源,一切梦的开端。

22分钟前
  • 37°2
  • 推荐

[面孔]是伯格曼作品里最容易被忽视的杰作,也是他聚焦艺术家的挣扎的作品里极为出色的一部。自知虚伪的艺术家如[假面]里的女演员一样躲进沉默的幌子背后,而代表观众和评论家的科学人士对艺术造出的这一假象发起了猛烈攻击,一上来就能说出真相的反倒是垂死的艺术家之镜像。是啊,一切皆是虚伪,但我们依然还要孜孜不倦地把这虚伪当做真实,因为只有在谎言里才能寻得见事实。影片充满讽刺的皆大欢喜结尾于是可以看做是伯格曼无奈的宣言:既然你们情愿受骗,我也就继续装腔作势吧!

27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阁楼那场戏中医生是不知情的,但观众自始至终都知到这是一个把戏,知情情况下的观看也并未削弱这场戏的惊悚效果。后面魔术师哀求医生时说了句“我给了你那么珍贵的体验”,我想这句话也是伯格曼想对观众说的。魔术是假的,电影也是假的,但你的体验总不是假的吧?

28分钟前
  • 刍狗
  • 推荐

再沒人把藝術家與觀衆之間互相愛慕又互相憎恨的情愫糾纏表達得更得體了...認識他者不正是出于自我解放的需要

33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在现代科学面前,没有神秘可言——缺少艺术细胞的科学主义者们在《沉默》而神秘、悲伤又痛苦的《魔术师》面前竟是如此大言不惭。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无法将之克服的心理,已经让人类自负到如此愚昧无知的地步了。伯格曼在这部作品里揭露和讽刺的是人类的虚伪:理性主义者能够轻易指出「光影魔术」这一艺术真相的虚假,但当人生真相借由艺术真相道出之后,人类又需要用艺术来掩藏这种真实体验。是啊,人生原本就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一个谜。面对人的死亡,科学也是束手无策,只能以「人生来就是要死的」这样的结论来安慰你。论无情,死去的上帝最无情。作为一个人,伯格曼已经在《生命的门槛》里体现出了他对人类不幸的最大慈爱。作为一位艺术王国里的君主,伯格曼借助电影这门大众艺术来掩饰他才情卓越之特权的《面孔》也展露出了他对人类不幸的无可奈何。

35分钟前
  • Muto
  • 力荐

幻觉是假的,但精神体验却是真的。所以氙气药水能够让人意乱情迷,一块白纱可以使人口吐真言;沉默的催眠师是假的,但话唠的老女巫却是真的。催眠师一旦开口,一切神秘诡异的人设崩塌,露出市井骗子的本色。老女巫看似满口胡言乱语,却真能预见马夫的死亡,时常比划的倒十字架就是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证据。看来还是不要盲目地轻信面孔,也不要傲慢地鄙视灵魂。

37分钟前
  • Piglette
  • 推荐

7.9 魔术师、骗子、艺术家,圣三位一体。每场戏都看得懂,凑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又挺好看。冯叙多、古纳尔、约瑟夫森,伯格曼三大男主齐聚一堂,恐怕就这么一次吧。

38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喜剧和心理惊悚剧的杂糅,还蛮有意思的。喜剧的部分有点《夏夜的微笑》的味道,i.e莫里哀式的法式喜剧。心理惊悚剧则是《野草莓》的潜意识延伸。

40分钟前
  • lixunhuan
  • 推荐

[2020年6月伯格曼√] 伯格曼拍了个鬼片哈哈哈哈什么鬼……嘲讽的调子控制得实在太好了。精湛的室内剧,实际上也算是“闯入者”模式,以及楼上楼下模式。·冯·叙多夫这个扮相太牛了。

4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如《小丑之夜》中的马戏团在上帝缺失的语境中延续,《面孔》中,弗洛伊德的"本我"如同面具般逐渐从所有人脸上摘下,但并不代表伯格曼对于"神秘主义"否定态度且站在科学主义一边,相反,前者实际赢了。喜剧性的"解决"或为世俗政治映射也或奇迹,第一次在伯格曼作品中出现费里尼式的漫画人物

46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犯贱夜看剥壳慢,只因谄媚银虱奖

47分钟前
  • 丁一
  • 较差

我非常相信这是一个故事,而不是因为为了一部电影编纂出来的故事,电影则充分展示了伯格曼技高一筹的调度,摄影与狭小空间中演员的走位和反应的匹配,是这个故事优雅的被展现,就像魔术一样迷人,电影叙事也是一种魔术,在幻觉中进行佯攻,在完美和谐的群像表演下,做到了表里合一的美。

48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片名既为“面孔”,又为“魔术师”。或许正是电影要展现的两面,一是有无面具时不同的人本身,二是魔术、幻术、巫术与科学、理性、生死的对撞。各人选择不同的信仰站位,却不约而同地在不同人面前呈现不同面孔。有许多悖论与矛盾,背后又隐匿着一丝狡黠的笑。哥特风与舞台化,一日一夜的荒谬。

4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①沉默的骗子是受难的耶稣,伪装的妻子是纯洁的圣徒,年老的巫师是冷静的圣者。②医生的形象为当时恶评伯格曼电影的影评人,以此来点明艺术与媒体的隔阂,从而质询不同阶级个体沟通的可能性。③一个没有看过伯格曼电影的人,最适合从本部看起,因为本片能够看到他艺术生涯的绝大多数作者符号。

53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太精彩了!这部完成了双重迷惑 故事中对角色的迷惑观影层面对观众的迷惑 伯格曼不正是带着电影迷幻术走进影院的Volger嘛!当观众像科学家一样以为自己早已看穿电影的伎俩当我们以为已经被叙述视角透露了真相实则被伯格曼一次次欺骗 就凭这伯格曼高出诺兰至少两层境界 后者还停留在故事内叙述悬疑和反转前者早已将观众纳入到整个作为浸入式戏剧舞台的虚构电影系统中 作为心理游戏的魔术依然具有魔法的效力就像假戏真做明知春药为假的女仆最终完全被折服哪一个观众又不是呢?

57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力荐

SPACE MUSEUM 290808 SUMMER IFF 2008

58分钟前
  • Zackiema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