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第一季

欧美剧英国2011

主演:罗里·金尼尔  鲁伯特·艾弗雷特  丹尼尔·卡卢亚  托比·凯贝尔  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艾伦·里奇  保罗·帕波维尔  汤姆·库伦  

导演:Otto  Bathurst  尤洛斯·林  Brian  Welsh  

 剧照

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1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2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3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4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5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6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13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14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15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16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17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18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19黑镜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20:02

详细剧情

这部英国迷你剧由3个各自独立的故事组成,彼此间并没有直接联系,但都以极端的黑色幽默讽刺和探讨了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天佑吾主》:首相Michael Callow(罗里·金奈尔 Rory Kinnear 饰)被熟睡中的紧急电话召回办公室,得知广受喜爱的王室 成员Susannah公主遭人劫持,绑匪提出的交换条件匪夷所思。备感受辱的首相诸般尝试解救公主未果,最终在强大的社交网络民意压力下就范。  《一千五百万的价值》:在未来世界,衣着统一的人们只通过虚拟网络交流,依靠日复一日骑自行车赚取赖以为生的消费点数。不甘做行尸走肉的Bing(丹尼尔·卡卢亚 Daniel Kaluuya 饰)倾尽自己所有点数帮助天籁般歌声的Abi(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Jessica Brown-Findlay 饰)登上选秀舞台,却被Abi沦为艳星的事实深深打击。  《你的全部历...

 长篇影评

 1 ) 我应为他人牺牲到何种程度——关于《黑镜》第一集

文/caesarphoenix 前两天和林霏同学谈到《黑镜》第一集《国歌》,决定还是记录一下。 1.这个故事展演的是一个被放大的伦理学困境,能被放大是因为信息自由和快捷的现代传媒,但根本上还是一个常见的伦理学困境。 2.影片中的首相、公主都可以替换为任何一人,和母猪做爱也可以替换为任何强迫(非出于自己意愿)的难堪之事。 用一般性的语言概括一下就是:任何一个恶人都可以通过绑架anyone,把逐步残害他/她的过程发到互联网(无法进行有效信息屏蔽和管制的平台),并指定另一个anyone必须去做一件anything,只有这样他才会停止残害放人。 可以想象,无论另一个anyone是否去做anything去拯救被残害的anyone。他/她都将面临极大的人生危机。 3.这哪里是什么新型恐怖主义,这是我们每天都要面临的伦理学困境。在马路边、地铁上,我们总会见到衣衫褴褛的老头或残疾人在乞讨,当他们的乞讨是面向泛泛的大家时,我们可能可以视而不见,但一旦他们的乞讨针对于“我”,说这位小伙子/小姑娘行行好时,我们的压力便会陡增。 《舞台春秋》中酗酒的卡维罗从充满瓦斯的屋中救出了意图自杀的芭蕾舞演员安布罗斯,便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照顾她直至身体和精神的痊愈。世上有如此多不幸的人,但只有当机缘巧合将我们和某个人锚定捆绑在一起,我们才会倾注一切去帮助他/她。 这种个别的他人其实可以看作一般性他人的代表(在场),他/她是所有他者的凝聚。 肯尼迪在柏林墙下说“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然而真正为着不可分割的自由做出最大努力的还是西柏林的人民,因为他者如此之近,就在墙的对面。 4.世界上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随具体的情境而变化,而且常常是无解的难题。 前几天看《深海长眠》,非常感人的影片,其中对人的尊严有着极富感染力的展示。但如果审视影片的框架会发现,对“个人的尊严”的叙述,为主人公在他人协助下自杀的行为建立了合法性,但也掩盖了这个难以回答的自杀伦理问题。 最后得出“生命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的结论,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抒情,而不是对自杀困境的回答。 一个人的生死为什么会和他人相关?我对他人到底有多少权力,又需要为他人承担多少义务? 5.我上高一时,同年级的一个女生跳楼自杀,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讨论话题。同住的同学及其家长说她实在是太自私,她的父母会多么的伤心,其家庭把她养大花了多少精力多少金钱云云。我那时说这是她的选择和自由。在当时和现在我都不理解这种选择,这也使我的辩论并没有底气。 而且我隐约觉得这其中有超越于她家人亲朋的东西尚未论及。民法中有“自由不可抛弃”的原则,一个人尚且不能约定永远不结婚,又如何能决定永远不活。人固然可能会陷入《离开拉斯维加斯》式的不可救赎,然而明日之我依然有希望的可能,今日之我要剥夺阻止他的出现,不免有些武断。我认同一个人在意识彻底沉沦时进行安乐死,却觉得如果在灵台清明时选择自杀一定要反复思量慎之又慎。 自杀同时还诘问:我和全人类是否为一整体,我对他人是否有责任和义务? 我们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我们浮于存在之海中,和具体的他人和概念性的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联系在我们心中都有潜在的价值(家庭、朋友、社会、国家、人类等等),如果进行线性打分,你会发现这些价值和远远高于我们所能付出的。 你所渴望保护/维护的比你的生命重要太多倍。 6.回到《黑镜》第一集,你会发现对于首相而言这是一场价值的战争,王室、政党、人民、一个锚定的只能由他解救的公主等等这些联系的价值,最终超过了他的尊严和他的妻子在他心中的价值。 我应为他人牺牲到何种程度,我应对他人承担怎样的义务,是一个没有一次性解答的问题。我们将在每时每刻遇到,并要每时每刻做出抉择。 7.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没有把关的当代媒体在资本至上的价值引导下,将伦理困境放大到这种地步,也是很值得注意的。 在某种层面上本片倒是给我国的审查和屏蔽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当然即使审查也应该有一个透明的合理的程序,应针对特定的危急情况,而非是专制的禁声。) 8.是刘慈欣还是海因莱因在谈到永生给人带来的变化时,说到所有人都开始学习和谈论哲学,因为那些最复杂最远离生活的问题都成为了当今的现实。 我们生活的时代,其实已经如此。

 2 ) 《黑镜》第二集 影评

到目前为之已经看到了黑镜的第二集。剧情的震撼让我不得不写下这篇评论。

影片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了一个高科技的时代。陡立四壁的巨大屏幕,现代化的洗漱间,现代化的“健身房”,让我惊讶于“原来人类的生活竟然可以这样?!”一个手势就可以代表人的一个意念,所有的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的“有质感”。“太帅了!”我心里情不自禁的喊道。我在想,这是不是就是时代的趋势?人们的生活是不是最终将走向全体数字化?!嗯,是的,我要透过此篇来一窥未来!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一切都慢慢变了味。他们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去骑自行车?为什么骑自行车时放的节目在我看来是那么的低级趣味,却能引的人们频频发笑?而男主人公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地方,为什么看起来确那么的不高兴?

 “这已经是我们这里最真实的东西了,虽然也是在XX器皿里培养出来的。”……瞬间,我明白了一些东西,他们的生活环境全部是虚拟的,他们接触不到任何真实的东西,或许在那里,人才是最真实的。

影片的前半段,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男主人公对金钱的麻木。遇到不好看的节目就跳过,扣钱也无所谓。他也从来不用金钱买什么,因为他是最“清醒”的一个人——那些所谓的商品不过都是虚拟的,“it’s not real”,既然这样我要买些虚拟的东西干什么呢?他对生活毫无热情,就这么半死不活的生活着。

直到有一天,他听到了女主角的唱歌。歌声让他感到了一丝的希望。他愿意自己掏1500万让女主角去参加选秀,即使1500万意味着要骑6个月的自行车,仅仅只是因为“你的歌声是真实的”。在再三劝说下,女主角去参加了选秀。选秀后台人山人海,每个人都是表情浮躁,像是在等待被拉去展览的动物,即使是这样也是乐此不疲。他们根本不知道来这里选秀是为什么,也许只是风气的推使,他们也就随波逐流的到了这里。

在女主角上台前,她被要求喝了某种饮料。我可以将这种饮料理解为“迷魂汤”。基于这样的假设,在台上评委劝说女主角去拍XX片时,女主角答应的也实属“正常”。不过这时,相信观众们都已经看出了三位评委的真面目,他们是该虚拟世界的统治者,他们掌握这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选秀是他们维持自己地位的一种手段,他们根本没有把人当人看,所有的人只是素材——一种可以被打造成供人娱乐的素材。这里要注意一下,他们所选秀出的素材可不是鼓励人们进步,而是那些能被打造成低级趣味的素材:胖子像机器一样的往嘴里塞东西,等增重到500磅来供人嘲笑;一种人侮辱另一种人,激发人类内心最黑暗的一面……

评委们为什么要选秀出这样一类“明星”?因为他们要“愚民”,只有没有任何思想的人才最容易控制。他们希望人们永远没有追求,整天都活在恶趣味中。他们冠冕堂皇的坐在聚光灯下当着评委,但骨子里确是一群道貌岸然的混蛋。他们愚昧大众,讲人们打造成一批又一批的垃圾。

男主角是整个影片里唯一看透事实真相的人,他为将喜欢的女生引到不归路感到懊悔。他愤恨的紧衣缩食,为的就是能再转到1500万,然后去上节目揭穿这个弥天大谎。看到这里,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励志片。男主人公是有梦想的,他想要活得真实。

终于,男主人公登上了舞台。这里必须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他用女生喝的饮料瓶骗过了工作人员。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喝工作人员给的“迷魂汤”,他在台上始终是清醒的!他确实在台上上演了一部好戏,用自杀的方式向人们揭示了事实的真相。呵呵,剧情此时该如何发展呢?人们被他劝说清醒了?然后全体发生暴乱?美好生活就要来临了?no no no。评委是聪明的,他们当时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用让他加入电视台来引诱他,同时将“肺腑真言”转换成另一种有价值的素材。事实上,群众们也已经中毒太深,不是你的感言肺腑的三言两语就能劝动的。

更具讽刺的是:男主人公在全程清醒的状态下接受了节目邀请。他没能抵抗的了诱惑,他在诱惑面前忘记了自己的梦想。我本来还寄希望,男主人公假意接受,实则在每次的节目中慢慢拉回群众的灵魂。But I’m wrong。男主人公真心实意的接受了这份工作,并在之后的节目中真真正正地扮演着小丑。什么“英雄主义”!都去他妈的。我已经升级了!我已经不用再骑脚踏车了!——他已经真真正正的被统治者洗脑。

近两年的英剧可谓大放异彩,高质量、高内涵让我赞叹不已。这部电视剧就是把对现实的讽刺发挥到了极致。生活中的人们当然不可能这么愚昧,但我们真的就那么“清醒”么?我们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么?我们还在坚持自己的梦想么?在到达梦想的途中,我们真的不会被各种事物诱惑么?你确定你现在没有“泯然众人已”?

 3 ) 想得辛辣,做得溫柔

南都2月25日刊載之未刪節原版

2011年12月,一套名叫《Black Mirror》的劇集在BBC播出,引起了國內觀眾的興趣,這是在《Downton Abbey》之後,又一套英國劇集在中國引起關注。不過不同的是,後者經過美國艾美奬加持之後,才曲折地發起了熱議,前者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尚未得到垂青。在中國,不少愛好者給予此節目高水準評價,口碑一傳十,十傳百,雖然不至於轟動,卻成為小範圍的共識。那麼,《Black Mirror》到底是甚麼?

製作人Charlie Brooker說,“Black Mirror”就是每一面牆,每一張寫字檯,每一塊手掌上都可以見到的,冰冷又閃亮的,電視,顯示屏和智能手機。這樣的解釋當然讓我們明白了這一套短劇的主旨:它嘲笑和報復的,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無孔不入的傳播方式和我們越來越無法割捨的精神枷鎖。三集三個小時的構造,也是英劇最常見的短劇標準。英國人的工業水準比美國要來得乾脆利落,絕不拖沓,三集或六集是他們通常鋪陳故事的結構。

而劇集選取的三集分別不同劇情的模式,製作人稱是因為美劇《The Twilight Zone》的影響。後者當然是以怪異和扭曲著稱的美劇標榜,每一集一個故事,世界觀設定不同,甚至整個拍攝團隊也可以不同。《Black Mirror》可以說將電視,網絡,智能手機釘死在架上,一集一集逐個擊破。在第一集里,英國政府的無能和公眾媒體的貪婪被暴露地相當徹底。同時中槍的,也少不了那些集體坐在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因為長時間讓人惡心的蜂鳴趕不走他們,極度暴力與非人道的內容也趕不走他們,最終他們只是將這場悲劇當做一個節目來獲取滿足和快感,在同時,遭綁架的公主遊蕩在無人的街區,卻沒有人報警和幫助。第二集,則構造了另一個世界來影射網絡與人的關係。在這個世界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被虛擬化,他們不再相互關心,最後人的意志為其他人片刻的快感所左右。第三集是第三個世界。人們將自己的見聞全部儲存起來,但生活和感情並沒有變得更容易和更快樂。

在製作投入和劇情安排上,《Black Mirror》並沒有失准,是典型的英倫製作,各方面都盡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也沒有過於突出噱頭,算是沈穩之作。但相比製作人喜愛的《The Twilight Zone》,《Black Mirror》顯然是討巧又溫和的。前者並不是以諷刺和批判為主旨,劇集核心是令人驚嘆的想象力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敢作敢為,主角未必能得到好的下場。《Black Mirror》則以較平靜的態度處理故事主線,劇情簡介看似瘋狂,實際上相當文藝,瘋狂指數有限。即便比起BBC前段時間的自家作品《Psychoville》,《Black Mirror》也極其斯文。《Psychoville》並沒有另造一個世界,而是就以我們的現實為背景,加入光怪陸離的人物,形成鮮明的戲劇性。這一點上,《Black Mirror》要認輸,因為它的戲劇性是普通的,儘管背景設定有新意,但是這些是即便在平常的世界里,也可以完美完成的戲劇衝突,力道就打了折扣。

用“文藝”二字來定位,恐怕最恰當不過了。《Black Mirror》的立意和製作完成度頗高,但最後還是以溫和的手法展示出來,倒有悖於英國人的一貫特色。這並不意味著其英國色彩的缺失,在英國最近的風風雨雨裡,傳播對於人生活和心靈的影響顯然是最需要也最迫切的命題。最終,這樣一出諷刺短劇,還是依靠它所鄙夷的大眾傳播來到我們的視野,這樣的結局,想深一層比劇情本身還辛辣的多。

 4 ) 《一千五百万的价值》的三层讽刺

  很久以前一个朋友问过我,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对于这种问题,我一般都觉得压力很大。作为一个爱情片悬疑片剧情片科幻片文艺片什么类型片都通杀的人来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在看完《黑镜》第一季第二集之后,在滔滔江水都不足以表达我对它的喜爱之情之后,我忽然想明白这个问题。我喜欢“有料”的电影。电影的主题是对某些东西有所探讨的,如社会,如人性,或者在常规的我们都习以为常的事物面前往前走一步看看,哎,会变成什么样子。《黑镜》第二集《一千五百万的价值》就是这样一部剧,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部电视剧。我可以臆想的是,该剧的编剧一定是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的死忠粉丝。整一集就是对它的阐释,和体现。因此整集看下来,我仿佛看到了娱乐至死+1984+楚门的世界的影子。

  关于这部剧有很多可以谈的。窃以为这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研究的样本。而我想谈的是只是《一千五百万的价值》的三层讽刺。

第一层讽刺

  第一层讽刺体现在这部剧本身。剧情设定在一个完全电子化的世界里,每个人住在一个四面环绕的电视墙小格子里,底层人们靠踏自行车来挣取虚拟的货币。吃喝拉撒全都靠它。人们唯一的消遣,或者说生活除了正常的需要以外,人们的一切时间就是在看电视上,和在虚拟世界里打理自己的形象和升级系统。《一千五百的价值》其中探讨的一点就是,当我们的生活被电视被广告被娱乐完全掌控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样。《1984》里是被老大哥所掌控的世界,而《一千五百万的价值》里则是被无形的娱乐广告电视商业所操控的世界。你活在这样的一个巨型电视墙下,你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电视里一个我认为很巧妙的一个小细节就是,当男主角因为没有了虚拟货币,不能跳过那四面的广告,想从小格子里逃出去的时候,大屏幕上显示一句“广告时间不得外出”。电视巨头掌控着人们的生活,你只能接收它给你的信息。电视巨头还控制着人们的上行途径。你要怎样才能脱离那每天反复蹬自行车的日子?参加选秀,胜出成为人上人。而这一切只在乎你有没有卖点。为了卖点,他们可以把一个只想唱歌的女生哄骗成一个av女星。而且我觉得很讽刺的一个是,电视里头的娱乐节目《折磨真人秀》里肆无忌惮地对胖人的仇视和折磨,难道不是对我们社会所崇尚的审美观的一个放大化表达吗?

第二层讽刺

  这个要从我们的男主角说起。男主角倾家荡产帮助自己喜爱的女生去参加达人秀节目后,女主角却被弄成了一个av女星,男主角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当男主角揣着一片三角形的碎玻璃去参加达人秀节目时,我还以为他会杀掉那些评委,或者血刃赛场,以自己的鲜血控诉这个操蛋的社会和现实,以唤醒这些愚昧的民众明了这个被操控的现实。我以为电影会到这里就结束。

  但是不是,当我们的男主角情绪激烈声泪俱下地发表完那番控诉现实的话以后,达人秀的评委说,这真是一场精彩的表演。注意是表演。然后虚拟的观众席上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当你说出了这个社会的真相,希望唤醒那些还处在愚昧当中的人们的时候,他们却以为这只是你另一种新奇的表演模式。这就是《娱乐至死》里面所说的:“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因此对话无果,所有严肃的控诉被消解为一种娱乐的表达方式。

  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显然是男主角所没有预想到的。达人秀评委某电视台高层答应给他一个职位,让他到他的电视台以他这种表演方式表演脱口秀。男主角接受了。显然他不是一个坚决的信仰者,在这样的诱惑面前,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我们没有人可以要求他去做一个牺牲者,特别是在这样的牺牲之后,真的能改变什么还存在疑问的时候。但是我只能讲,编剧的这个处理,让我无比叹服。

第三层讽刺

  第三层讽刺是什么?是由你和我等各位看官完成的。当我们在看完剧之后,到处吹嘘这部剧有多牛逼有多神作,它怎么怎么反映了消费主义娱乐至死之后之后,你转身继续去刷微薄偷人家的菜打游戏看综艺节目看得哈哈大笑。你以为你看懂了这部剧,却不知道你自己却身处那部剧所阐述的一个逻辑中,你被什么控制着而你却不自知。这言外之意的讽刺,没有什么能比这讽刺更多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开了个公众号,名字叫紫菀的影画志,只写影评和关于电影的碎碎念,欢迎来做客

 5 ) The Dark Side of Media (内有部分剧透,慎入)

原本只是循着自身重口味而去的一场猎奇,不料却成就了个人年末的一道盛宴.除了向英剧<黑镜>(<Black Mirror>)的编剧和导演致以最为真挚的敬意这一简单直接的方式之外,我实在找不到更为贴切地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越.

有趣的是,一位在美利坚念传播学的好友,她的期末论文之一叫做"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Technology"(姑且译为:科技的意外吧).在她下笔之前,我们曾经聊过一阵究竟什么叫"Unintended Consequences".如今看来,<黑镜>几乎就是对这一论文题目的绝佳注解.

Ep 1.

在更早之前,我们亦曾聊起过BBC的纪录片<How Facebook Changed The World: The Arab Spring>.无可否认,sns网站确实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但仅是这样却并不足以其正当性/正义性.正如<社交网络>中马克扎克伯格所阐述的那样:他现在所做的,不过是让其成长,而其究竟会成长为什么,他自己也不确定;另一方面,sns网站高企的市值亦并不足证其价值,而只是更多地凸显了投资人的预期而已.

同作为sns的典范网站, YouTube和Twitter在<黑镜>ep1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远非那么正面.在片中, YouTube和Twitter上的各种回复成为了网络时代的"民意",首相大人的一举一动也不得不随"民意"的趋势而变,以至于最后不得不走进地狱般的直播间.在这里,ep1并没有像其他B级电影一般去仔细呈现那个极具话题性的场面,而是把镜头缓慢地扫过了广大围观群众的脸,两遍.于是,我们先是看到了美梦成真般的激动和兴奋,然后看到的是噩梦悄然侵袭时的啜泣.

不知是谁说过:美梦成真的那一刻也可能是噩梦降临之时.我并不确定那些渐渐变得悲伤,扭曲的面容是意味着有什么内心的东西被唤醒,还是他们感到了某种东西的坠落;但至少,我们不难兔死狐悲地想到:首相且如此,民何以堪?安迪沃霍尔的名言也似乎可以被更精确地陈述为:每个人都有十五分钟被直播的机会(no matter it is for or against your will).

比起后面的ep2和ep3,闹剧般的ep1要短上那么15分钟,这使得它更像是谱曲时定下调性的第一个音符---媒介之暗面,而紧随其后的ep2和ep3不论其编织与铺陈有多么精巧绚丽,最终也都殊途同归般回复到这一被黑色浸染的注脚.

Ep 2.

虽然<黑镜>之编剧的想象力毋庸置疑,可一切也非无本之木,凭空捏造而来.只是,与其说ep2中的虚拟世界与<机器人总动员>中人类飞船里的生活场景有几分相似,倒不如说编剧为我们呈现的更接近于一个彻底苹果化了的世界.我们的工作,娱乐,乃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通过一个个高度发达的app来完成:我们所需要做的,也就是我们眼下正在做的---动动手指,挥挥手臂而已.似乎是嫌这样的类比还不够明显,提供该视觉平台的公司还被命名为nopple(no-apple?),其间想传达的信息不言而喻.

比起nopple这样的影射,对于选秀的嫁接更是一头撞入我们当下的生活.不论是在我们的现实中,还是ep2的世界中,选秀都已经成为了从一文不名走向一鸣惊人的康庄大道.然而,似乎很少有人去问:选秀的背后,究竟是谁在做出选择?是评委,还是大众?鉴于几乎所有的选秀到最后都号称把决定权交给了大众,那么究竟谁是大众?在有了ep1的前车之鉴之后,参加选秀这一行为本身是否也意味着自身权利的一种让渡呢?又一次,个人意愿需要在媒介的舞台之上直面(confront)大众的意志;或者说,与ep1一样,大众又一次站到了某种个体的对立面上.

在这样的一种近乎于对峙的关系当中,评委的角色十分值得玩味.他们宣称自己只提供意见,并不拥有作决断的权力.然而,评委之所以为评委,则是因为他们了解大众,知道如何取悦或操控大众;所谓的点评,也不过是告诉你该如何包装和贩售自己(的某个部分)---他们的所作所为像极了齐泽克口中的电影(参见<变态者电影指南>):唤醒大众的欲望,把玩大众的欲望,并将这种欲望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当评委的这一行为特质被放大到极致时,我们才得以看到在<黑镜>ep2中的生杀予夺---讽刺的在于,这一权利亦正是源于剧中那些以复数方式+虚拟形象所呈现的大众.

面对着评委的强势与物质(哪怕只是虚拟的物质)的诱惑,选手的人生抉择早已由他们上场前被要求喝下的饮料名所暗示:compliance,妥协.带着满腔怒火,且未曾喝下规定饮料登台的男主角原本有机会在怒斥评委和选秀的虚伪后,以自杀的方式来对选秀给出一个大写的NO;然而,他所有的愤怒却被评委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给击碎了:刚才的那一切都是你的表演吧.

那一刻,我的嘴角浮起微笑,全身却汗毛倒竖.我仿佛看到一个隐形的,形状不明的怪兽借着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将一个人类倾尽全力的攻势在顷刻间瓦解,吞噬.那一刻,我看到台上那双迷茫的眼睛,我知道:消费主义又一次赢得了胜利.是啊,还有什么是不能被表演的呢?随之而来的热烈鼓掌,也绝非是对个体的褒奖,而更像是对消费主义胜利的欢呼.这竟是怎样的一种皆大欢喜?

仅仅是影射与嫁接的简单并置,尚不足以成就ep2的暗黑气质.真正让ep2大放黑色光华的,还是在于虚拟视觉生活与选秀消费主义的无缝连接.换句话说,当人们不满足于只是做一个混吃等死的消费者或是渴望追寻不同于虚拟视觉的真实时,他们会发现:每一分自己找到的真实都会被消费主义吞食然后转化成虚拟的视觉予以呈现,人们无法成为一名真实的生产者,而只能沦落为虚拟的被消费的生产者.就仿佛除了自杀,来对这个世界说"不"之外,人们其实无路可逃.这一宛若幽闭空间中一步步感受黑暗侵袭时的窒息感,其表面却又是那样的光鲜靓丽,五彩缤纷.

Ep 3.

老实说,ep3的开头让我很有些懵懂.圆桌评估中的洽谈,让我瞬间想起了豆瓣上的"父母皆祸害"小组,以及前些日子里"身为人母"的热点讨论:片中,一家未来的公司打算接下来开拓的经营领域正是针对父母亲的追溯性起诉,比如起诉他们对自己关爱不够而导致自己现在自信的缺乏和收入的低微.很难想象这样的业务如果真的在现实中开展会是怎样的情景.只是,这样一个简短而有些突兀的开头已经为所有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抱怨过:没有任何相机能完美地复制并呈现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这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我扔掉相机的理由.可我从来都未曾反问过自己:如果有一天完美复制,储存和呈现(播放,定格,放大)我们眼见的一切---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我们所有的记忆---成为日常,我们的生活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而这,似乎正是ep3试图去回答的问题.

如同ep2一般,ep3中这些颇具科幻意味的设定并非前无古人.早在西班牙的独立小制作<Sleep Dealer>中,日常生活的记忆便可以放入网络被当作日记贩售;而ep3中几乎人手一枚的U盘大小的电子装置则让人联想起好莱坞喜剧<人生遥控器>.只是,当这种设定的联合被放大普及至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时,我们也就开始遭遇那些"unintended consequences".

通过植入这种被称为"grain"的电子装置,你能在任何时候回放你的任何一段经历,定格和放大每一帧画面,重温任何一段经历,只要你未曾将它删除;你甚至还能将这一记忆的视觉影像投影到任何一个屏幕上与周围的人分享---这样一种分享的便利程度, 我想,正是现实中不少sns(微博)用户所渴望的,不是么?

然而,这样的便利却是以对(姑且称为)影像权的悄然篡夺或是对于镜头敏感的直接漠视为前提的.就仿佛是约定俗成一般:每个人都认可自身成为他人影像的采集对象,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对于记忆的采集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固然使得任何人都有机会过上一把<Lie to Me>的瘾,或是切身体验一下安东尼奥尼的<放大>.可是,生活并不总是侦探剧,而<Lie to Me>也早已向我们呈现了真相的杀伤力.

已经不难看到:不论是该公司打算开设的新业务,还是日常记忆采集的设定,几乎都在结果上指向了对家庭的拆解.这样的拆解究竟会铸就一个怎样的社会结构固然难以确定,但流动性的增强和人与人之间疏离度的增加却是大势所趋.又或者,当日常记忆的采集和分享成为sns的终极版本,我们是否不得不回到最初那个有趣的问题:sns的出现究竟是让人们的联系更紧密,抑或更疏离?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都难以忘掉<社交网络>中,扎克伯格在向前女友发送了朋友的请求后,不断刷新页面的镜头.

另一方面,我们亦可从记忆本身出发,来观照上述的提问.在剧中聚餐的餐桌上,一名从事植入"grain"的女士宣扬了植入"grain"的理由:如果没有这样的记忆采集装置,那么我们的记忆是很容易被那些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比如催眠师,所篡改的;又或者,记忆自己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变得模糊.有了这样的装置,任何的记忆都将变得可查证,可核对.

这段专业的陈述,事实上关乎于对于记忆的定义.究竟什么是记忆?记忆能否等同于或者一定是真相?就我个人而言,作为普鲁斯特和本雅明的信徒,我几乎是本能地抗拒这样一种单一化的记忆.它意味着我们复归过去的路径只有一条,我们和过往的联系也将仅存一种.我们将无法去享受记忆的多义与游览其间的层峦叠嶂,无法在各个吉光片羽般的记忆片段前眼花缭乱,如坠梦幻.当我们将多义的记忆阉割到只剩真实,那么我们也需要去面对那些撤下了自我防御机制后的现实的创伤.显然,不是每个人都强大到足以面对这些创伤,尤其是一次性地去面对它们.

Ep3叫做"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你个人的全部生命史.对我来说,这更多地是一个问句:你准备好面对/检视自己的全部历史,所有回忆了么?

尾声

尽管<黑镜>在情节的设定上颇具科幻意味,但其内核却完全指涉现实.从ep1到ep3,编剧似乎更像是醉心于某种学术研究:先是提出假设,然后推导论证.并且,他选择的是一种定性的研究方式,试图通过某种放大到极致或是极度偏执的假设,来获得对于人性,对于生活的洞见.因此,我更愿意从所谓"hyper-real"或者德勒兹意义上virtual去理解这样的设定,而不会去考虑设定本身的现实性和逻辑性.也即,剧中所有的设定都具有一种"潜在的现实性",或者说是现实与虚拟的耦合;而这一耦合所形成的多义文本空间,亦正是该剧之魅力所在.

此外,上面所有的解读几乎都只集中于"黑",或者说"暗";关于"镜"(mirror)的解读可以说还未开始.个人初步的设想中,除了需要参考各家关于镜像的理论论述之外,"视觉化"也将是解读的重点之一---剧中所有技术设定几乎都以视觉化的媒介为载体,那么当我们,比如观看我们的记忆时,我们究竟在看什么?当我们将自己的记忆快进,定格,放大的时候,我们在手中把玩的又是什么?又或者,是否在有了对于记忆的视觉储存和播放的便利之后,我们便可以永远地活在记忆当中呢?

<黑镜3> //movie.douban.com/review/8168749/

 6 ) black mirror,认知盈余和娱乐至死

最近连续看的几个东西,觉得互相有关联。

1).当经济高度发展,我们的时间盈余会越来越多;
  
在《black mirror》的第二集里,主角们每天都在蹬自行车,蹬车并不产生实际的效益,只为自己赚取虚拟货币,然后拿来消费。
这里讲的就是时间盈余趋近极限的状态,经济已经发达到多数人不需要任何生产性的工作了。

2).时间盈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麻烦事儿,于是有了大众娱乐这回事。
《认知盈余》里面讲到,18世纪20年代工业革命之后,首次有了盈余时间的英国人曾经集体酗酒,导致不得不立法禁酒。(还记得唐顿庄园里老太太对于weekend这个词非常不解嘛?周末这玩意的历史也确实才200来年而已。)
但最终将他们从Gin酒狂热中拯救出来的,不是法律制裁也不是道德感回归,而是情景喜剧。
1930年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广播作为新的媒介开始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家电,主要的原因也是大家需要廉价的娱乐。
到后来这个廉价娱乐变成电视,现在变成了互联网。而从形式上讲,视频始终是ROI最高的娱乐,因为没有任何理解门槛,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会全面的rich化,视频流量成为大头。

3)娱乐的需求居然不在马斯洛需求层级模型当中!我们为什么需要娱乐?
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久,人为什么需要娱乐?——答案大概是kill time?但为什么要kill time呢? 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时间,为什么要kill它呢?

自己的感受:
首先娱乐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需求,也是可以克制的需求。
对社会依赖越大的人(或者越不能忍受独处的人),越需要娱乐。不管工作、购物、学习,始终是有一个社会角色在那里,有一套规范告诉你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你自己得了多少分。情绪的奖励和惩罚都来自于此,并都是有据可依的。
而一旦工作结束,夜晚降临,独处的时候,个人的社会角色暂时性的消失了,能够产生情绪的外因也消失了,所以我们感到无聊,无所适从。这表现为假期里,为不知道干什么而发愁,为不知道看什么电影而焦虑之类的行为。

所以要求出世的佛教,对戒娱乐有着很明确的规定:(以下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38708.htm
出家戒:离跳舞、歌唱、音乐、观看戏剧;
沙弥尼十诫:不饮酒戒、离花戒、离歌舞等戒;
居室戒:不打扮和享受歌舞。

4).任何事情一上媒体就变成娱乐,因为媒体(尤其是电波及网络媒体)本身就是为娱乐而生的。
此前刘俐俐事件以及《非诚勿扰》等真人秀节目,已经给我们很深刻的感受了。一旦上了电视,唱歌就不再是唱歌,相亲不再是相亲,找工作也不再是找工作。black mirror第二集的最后,反抗者对电视的控诉也变成了电视节目,实在是太讽刺了。
  
或许我们对媒体有着太天真的想法,媒体还真就是一个信息的大集市,来这里的人,买笑,买泪,买愤怒,买惊恐,买同情,买优越感……买各种日常生活里未能满足的情绪。他们付出时间,只是要寻求最能值回票价的那一个桥段。没人真的关心你想找什么样的男友,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在现在所有媒体social 化的大浪潮之下(不光互联网,拿普通人做内容素材已经是电视的最爱了),我们一不小心就成了被大家消费的素材。从前是明星,政客,后来是芙蓉,凤姐,现在是每一个人。
我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什么,总之,要么炼就强悍的内心,要么小心一点。
  

 7 ) 黑镜第一季第二集:来看看,你自己会是里面的哪种人

【一】 这是个荒诞的世界,这是个我们正在创造的世界。 这个世界的人都住在由电子屏幕围成的格子间里,人们的生活很简单,睡——吃——踏步——在虚拟世界遨游。踏步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只有靠此挣里程数,才能支付生活中的每一样开销。

(在虚拟的晨光中醒来,既不神清也不气爽)

这里的每个人都要在21岁之后进入到这个被一格格屏幕围成的格子间里。每人分得一个小房间作为卧室,除了休息和睡觉,其余时间基本在踏步机上度过。这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每个人获取生活所需的唯一途径。

机械地生活正如格子间的我们

当然,这个世界绝不会让你枯燥地踏步。人气爆棚的选秀节目、无脑恶俗的综艺栏目、欲血喷张的魅影宝贝、以及各式各样的游戏和虚拟产品,这些,都是调剂骑行之路的“佳友良伴”。

在这里,你看不到书籍、看不到艺术品、看不到山川湖海、看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电影、看不到戏剧、看不到一切真实美好的东西。 在这里,每天一睁眼环顾左右看见的都是屏幕,屏幕,屏幕,以及屏幕里虚伪、夸张、恶俗、煽情、美化的一切。 这样的世界很压抑,对吧?这样的世界很恐怖,对吧?呵,不过这终究是个虚拟的世界,杞人忧天,有人一定会这样说,对吧? 可这真的是杞人忧天吗?随着电子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似乎正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引入这个世界。 有多少人,每天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手机,让自己进入到屏幕的世界。吃饭、上厕所、聚会、休息,甚至是走路和开车,都手捧手机,不愿从屏幕的世界里出来。 屏幕里有什么呢?网络小说、搞笑综艺、微博微信的碎片化信息平台、各种虚拟产品,以及“魅影宝贝”;当然,这里面也有书籍、艺术、电影、音乐、戏剧、诗歌,但似乎他们的生命力没有前者旺盛,他们不是大行其道者。 我们沉醉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疏忽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屏蔽了星辰大海、花香绿影;消弭了真实的、美好的东西的影响力,又因为身为人难以抵御的所谓猎奇心理、原始本能、视觉冲动等,强化了低俗、献媚、无脑等元素的影响。 现实社会美好的东西一大把,可许多人却宁愿沉醉在虚拟世界中,前沿科学的走向也在大踏步地往虚拟现实技术方向发展。未来,你可以像影片中的人一样,足不出户便能亲身感受演唱会、综艺大赏、盛世奇观,和奇珍异兽互动,变换各种酷炫造型。 既然这样,影片创作者,便来了个干脆,把所有这些现在触手可及却屡被忽视的真实全部抹去,给大家既能解放双手,又能无时无刻满足你“屏幕需求”的美丽新世界。 但是,难道要为了阻止这样的世界出现,我们就得放弃科技智能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吗?当然不是!破坏与禁止从来都不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这是懒惰与无能的表现!正如第一集的解说里说的那样,科学技术从来都无所谓好与坏,决定其好坏的是使用它的人。 为什么现在网络世界里充斥了各种恶俗、媚俗、滥情、无脑的视频、文字、声音、言论,这些并非就意味着受众群体的素质和品味低下,这只能说明生产这些精神垃圾的制造者的投机取巧与利欲熏心。 性、暴力、猎奇、伦理,时下充斥网络的各种信息无不包含这些元素,这些是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很难不去关注的信息。内容制造商为了确保其所生产的信息能被最大化地传播出去,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最保险的方式就是将所有东西打碎、包装成这些形式展现出来。 有人反感这些吗?肯定是有的,而且对此反感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有严谨的、美好的、艺术的、科学的、理性的、真挚的、梦与诗的东西。只是我们的日子似乎都太累了,累到懒于去表达自己喜欢的、去批判那些不好的,这样我们的需求没有被看到,我们的反对也只如一个哈欠,润了自己的眼眶,却没有一点声息。 现在是个“粉丝经济时代”,大众文化产品在产出过程中会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这个产品是否受欢迎,是否有继续生产下去的必要,该怎样改进的更好,都要参考粉丝的反馈。 所以,如果你看了一部电影、一场戏剧,听了一首歌,看了一本书,购买了一个产品,体验了一次服务,甚至于使用了一个APP,阅读了一篇文章,都不要因为怕麻烦而不去给予评价。不去评价,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将自己的需求表达给未来世界的权利。好的不去说好,坏的不去说坏,未来的世界可能就不会是你想要的那个样子。 或许有人会说,个人在时代潮流之前都如蝼蚁,只能被推着走,而无法改变它的走向。但是,未来谁都不可知,时代的潮流也是如你我一样的每一个人,每一股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每一股像你一样的细流,因为相同的喜好、品位和梦想共同发声、共同努力,聚集越多的力量,那时代潮流朝你所希望的方向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不要吝于为所好发声,也不要惧于为所恶斥言。当然,对于自己所发的言论,一定要保持相对客观和理性。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不妨为自己所喜爱的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比如,使用了某套微信表情,可以给作者打赏,即使钱数不多,那也是种支持。去影院看电影、去戏院看话剧、购买正版图书、正版影像制品,让美好有更多的生存空间与动力,才会让未来的世界,变成美好的样子。 【二】 影片着重展现了五个人在这个世界里的表现,他们其实就是我们。 1.首先是男主宾的邻座,他是一个典型地被泛娱乐化网络社会教化出来的人。他认同这个世界的运作模式,并以此为准则。他热衷无脑综艺、沉醉于魅影宝贝,他不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好,他沉浸其中笑得不能自持。

他对于这个世界给他的东西,不假思索,全盘接受。他觉得每天踏步换取里程并凭此享受各种产品,是他的义务也是他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他瞧不上因为肥胖或者疾病,而只能从事更低级工作的人。因为这个世界传递给他的价值观就是这样。所以,他没有同情心,他麻木不仁,所以,面对更低级别的香蕉人,他会恶语相向,戏谑嘲弄,并狂妄地说着“我-给-了-钱-的!”多么熟悉的话语,多么丑陋的话语!

为什么他会这样?因为常年沉浸在泛娱乐化的虚拟世界之中,接收的信息又基本上是暴力的、嘲弄的、性的,这让他成为了一个情感麻木,没有同理心,暴躁易怒,以娱乐化的心态看待任何事情,无论事情是悲剧还是惨剧。 这部剧里,我最讨厌的就是他,可是在自媒体盛行,主流媒体下行的网络社会,这样的人似乎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自以为正确。他们会说,这么认真干嘛,就是个玩笑而已;你了不起啊,圣母婊;爱国婊;这婊那婊……凡是先给对方贴个标签,先发制人,让对方觉得自己错了,然后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对方。 这个世界,似乎越来越拒绝别人表达善意。对,我们应该抵制愚昧的善良,但是抵制并不是用标签化的形式来抵制,而是应该用就事论事的方法,用客观与理性来说服,而不是靠嘴炮来赢得自我心理的满足。 2.第二位是红发男孩。他还是个懵懂的无知男孩。他热衷于更换自己的电子形象,在意电子形象给别人的映像。他保有对别人的同理心,他会感动,也会激动。但是他的这些表现都是情绪化的,并不会持续多久。他可以在上一秒听了Abi的演唱而泪流满面,又可以马上跟着周围人一起激动地对Abi喊着,让她答应去做艳星。他可以边激动地听着男主宾激情洋溢地发表沉醉于更换电子形象的虚无,边为自己的电子形象挑选新的装备

泛娱乐化的网络世界,将完整的信息切割成一段段的碎片,每条碎片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从你的眼中闪过,上一条信息给你的感触你还来不及消化,下一条信息的冲击马上就覆盖了上一条信息的影响。长此以往,我们的情绪波动会越来越大,而深入的思考能力将会越来越弱。我们易被情绪打动,却也易被情绪动摇。情绪逝去,行动没有,日子照旧,行尸走肉。 不做情绪的拉线木偶,让自己多些完整的信息接收时间,完整地阅读一本书,完整地看一个电影,完整地了解一个人,完整地进行一场思考,完整地写一篇文章,完整地去做一件事,可能才能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3.第三位是暗恋男主宾的女子。她可能是几位角色中相对清醒的她明白这个世界的罪恶,知道这个世界的虚伪,但是她并无意做出行动来影响并改变这个世界。她觉得自己能够在这个虚伪荒唐的世界里独善其身,避开那些恶俗的节目,找一些相对清新的精神产品,寻一个喜欢的人,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世界并不会因为她这样想就给她独辟一片绿地。她失去了心仪的对象,继续过着无趣的生活。 时代的潮流巨变中,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能做的便是从每一件小事出发,让自己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比如,不要认为保护环境是某个组织或政府的事,每天节约一点水、少浪费一点电,有节制地进行消费,都有帮助。又比如,像上文说的那样,尽可能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

4.第四位,是女主角Abi。她是这部影片中的悲剧。她的悲剧是两方面造成的。 首先,当然是Hot Shot 里的那一帮人。正如男主所言,在他们眼里参赛者并不是人,只是可以盈利的工具而已,他们在乎的只是如何创造更高的收视率、如何挣更多的钱,而你的梦想、你的人生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 梦想,既是他们掩盖自己罪恶并向你示好的遮羞布,同时也是诱你上钩并更好操控你的工具。他们会使手段,让你的意志变得虚弱;比如给你喝“静心水”,对你威逼利诱,对你描述现状的灰暗,未来的光明,犹豫的罪恶,迅速做决定的必要。在这一系列的强攻之下,意志薄弱、目标不坚定的人,很有可能就会妥协。

其实,Abi自己也是这一悲剧的制造者。首先,她的目标本来就不明确。她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唱歌,是否真的一定要成为歌星。只是刚好有个人认为她唱歌很好听,并且愿意帮她支付门票,心想这或许是个摆脱现状的机会,反正自己不会损失什么,何乐而不为?

(I guess 透露了其实Abi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机会与选择,有些选择似乎前景光明,并且不需要你花费很多的努力,很多人因此会选择这个机会。但是做一件事情,不可能没有一点牺牲。做了这个选择,就放弃了另一种可能,当选择的是所不愿的,而放弃的却是梦想,那该如何是好。 所以,人一定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并且坚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即便现在处于迷茫之时,还未看清自己想要为何物,那也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什么是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什么是自己绝对不能越轨去做的事情。只有这样,不能说一定能找到并实现自己心中所愿,但也能保证你在追逐梦想的路途中不至于迷失太远,甚至背道而驰。 此外,即便你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成为什么,那也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清醒与坚定。因为,在你一路狂奔的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或事情,想方设法绊住你的脚步。所以,如果你一直保有初心与善意,同时心怀坚定与谦卑,知道自己的不足,同时明白自己的方向,即便是全世界的人都同声叫你放弃梦想,叫你去做一件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你也不会昏了头而妥协。

看到这里心酸不已

5.最后,便是影片的男主角宾。在遇到Abi之前,他混沌地过着日子:任性地晚起、尽情地使用生活用品,随心所欲地将不喜欢的节目广告跳过,悠闲地踩着踏步器。因为,他从死去的哥哥那里继承了1万5千里程,可以从容地面对这个满是屏幕的世界。 他虽然已经厌倦了这个到处都是虚伪的世界,但是他仍愿意相信这个梦想是美好的,HOT SHOT 这个选秀节目是实现梦想、通往美好的大门。所以,当他遇上心仪的姑娘Abi,被她的歌声打动,他不愿让如此美好的生命浪费在终日惨白的踏步中,他觉得美好应该绽放在美好的地方。

放眼望去,多像我们的格子间

所以,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的里程帮Abi购买了一张通往梦想的入场券,并陪伴着她一起走上了梦想的舞台。然而,这里满满的都是套路,本来打算成为歌手的Abi,在主持人的巧言令色、威逼利诱和大家的哄闹下,成功地拜托了终日踏步的人生,成为了一个艳星。

他心中的美好被击碎,他决定做出改变。是的,他行动了。比许多只会嘴上说说,心中仅激动片刻却什么都不做的人,好了很多。然而,当他慷慨激昂地对这个世界进行了一番批判之后,他所批判的对象没有如他所想对他施以暴力,而是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听着对方所描述的新生活,发现自己有机会从自己刚刚抨击的对象中能获得相当的好处,他迟疑了,妥协了,走到了对立方。 其实,他会这样做也理所当然。他之所以会以命相搏,试图让大家发现现行世界的罪恶,并期盼能打破它,并非其拥有多么无私与高大的梦想,仅仅是因为他自己的梦想破碎了,所以他要报复。但是,当对方能为他构筑新的梦想,并允诺帮他实现时,他的愤怒便消失了。他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立场,他的立场从来都是自己,所以他最后选择离开踏步机,走进另一个更大的格子间,开始另一种踏步的生活。

【三】 我们再回到泛娱乐化网络世界的话题。就像男主在抨击Hot Shot的三位主持人那样,不管是从业人员的有意为之,还是无意导致,在对待很多事情上,自媒体与不少主流媒体,在解读的时候,往往不是走煽情的路子,就是把事件打碎,解构成一个娱乐化的、笑料式的话题,很少会去深挖事件背后的真相和原因。 所以当越来越多的233333出现在网络世界里,我们是该认为网络世界只是个提供笑料的地方,还是认为这个地方把一切都当做个笑话看?如果是前者,那为何我们要花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在这上面?如果是后者,那我们是否应该多点思考、多点人文情怀。 还有,为什么说要勤于表达自己对这样、那样事情的评价,为这样那样的美好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就是希望更多有着美好、善意、真实、深刻的东西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浸润更多人的身体与心灵,这样时代的潮流应该会向着真真实美好的方向流动,而不至于得到像影片中那样的社会,连现在触手可及便能得到的绿树鲜花、真情美好都要靠生命来换取。 最后,我只愿,越多的人珍爱我们的地球、珍爱身边真实的美好,多从手机的世界里走出来,和爱的人一起在真实里拥抱。 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 ——海子《夏天的太阳》

另附黑镜第一季1/3集杂感:

1.注意到这些细节才能看懂黑镜第一季第一集

2.黑镜第一季第三集:一声叹息,你我都逃不过这张巨大的网

更多精彩影评

1.十二怒汉 | 当所有人都和你意见不同时,你会怎样?

2.每个人都可能是被嫌弃的松子

3.这部让众人恐婚的片子 教会我如何去爱

微信关注:认真看电影

认真看电影,认真去懂你!

欢迎各种转发哟~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

 8 ) 注意到这些细节才能看懂黑镜第一季第一集

首相其实是没有选择的,因为决定权从来都不在他的手上。 劫匪给了首相一个看似可以选择的死命题。他若是向劫匪妥协,他将面临的是名誉扫地、身心受创、家庭破碎的结局。对于这个结局,首相其实是可以承受的,他并不打算为了保全政治身涯而向劫匪妥协。因为当他的幕僚在给他分析这个结果的时候,他的表情是愤恨和反抗的。他在拒绝妥协,他想要反抗。

而如果他选择拒绝,事后他不仅会成为全英人民发泄愤怒的对象,他本人和他家人的生命都将受到威胁。当听到家人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胁时,首相的表情立马从愤恨转为绝望,他妥协了,他不得不妥协。

劫匪知道首相一定会妥协,就像首相的幕僚说的那样,这由不得首相。

那这个局就真的是死局了吗?由不得首相,那由得了谁?劫匪吗?不是!这件事,其实掌握在每个人手中,掌握在每一个普罗大众的手中。这其实就是劫匪做的一场实验,也可以如影片结尾所说的那样是一场行为艺术。这场行为艺术是为了证明在互联网时代下,这个世界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坏。 首先,劫匪绑架了苏珊娜公主,一个在互联网时代颇具影响力的“Facebook之星公主”和保护环境的全英甜心。她被绑架的可怜视频被上传到YouTube上,虽然政府迅速将其撤下,但还是抵不过网络的速度。被绑视频以不可想象的速度传遍了整个英国,并蔓延至世界各个角落。选择绑架苏珊娜公主,正是利用其在互联网世界的影响力,尽可能多地吸引人群的关注。

或许有人会问,只要是公主就肯定能吸引大家注意了,这是否有点过度解读。苏珊娜公主能被称为“Facebook之星公主”,可见她应该算的上Facebook的深度用户。数以百万计的人,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公主生活的方方面面,相较于其他的公主,她的身份不止是一个头衔、一个名号,她在普罗大众心中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他们熟悉并了解的朋友般的存在。所以她的痛苦遭遇,她的危险处境更容易引来大家的感同身受,更容易煽动起大家的情绪。 不仅如此,劫匪提出的赎金要求是荒诞至极的让首相与猪交媾。仪表堂堂、正义凛然的首相与恶俗恶心的人猪交媾,这种绝对的反差、荒诞、背离人伦道德、耸人听闻的行为,同样也是劫匪将人群尽可能多地煽动起来的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劫匪还提出了严格的直播要求,列出了要求清单,规定了拍摄角度、使用对象、拍摄方式、播放平台等。就像影片中的围观群众说的,这种方式让人想到道格玛95宣言。所谓道格玛95宣言,就是尽量少地使用人为手段对电影进行创作,使其尽可能地接近真实,这样便能使观众更加关心故事的情节与发展。

从影片中的大众的表现来看,劫匪的这一方法基本上是奏效的。在电视台的采访中、在Facebook的讨论区,大众关心的基本上是首相是否该与猪交媾,以及如果交媾其形式与结果会如何。特别是其中一个护士“他们会用母猪吗?”的疑问,更加可以表明了人们对于事件本身的关心。

对于交媾事件本身的关心程度越大,人们对绑架事件本身、绑匪的动机、首相的境况、解决的办法的关心程度就会相应地降低。绑匪能更加清楚地看到,交媾事件是如何将大众的情绪引入疯狂与荒唐的境地。 一切准备就绪,劫匪开始等待“好戏登场”。他料到身为当事人的首相会极尽所能地反抗,所以他设置了一个假藏身地,让首相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毁于一旦。首相不足为惧,普罗大众才是决定事件走向的力量,而媒体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苏珊娜公主的被绑视频最开始在网络上疯传时,人们对事件的真实性大多持怀疑态度。可随着新闻媒体的介入,舆论便开始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了。而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舆论的爆发,本应是专业与理性的代名词的新闻媒体也渐失理性,两相作用下,事件的结局终归会向绝望的方向发展。 影片中的媒体代表UKN,迫于其他同行都在竞相报导此事的压力,决定加入这场新闻大战。即便事前已经收到了英国政府的温馨提示——D通告(英国政府一旦认为传媒的报道可能影响军事及情报行动,就会发出此通告,要求媒体自律。)在刚开始决定报导绑架事件时,新闻部领导其实还是有理智的,明确规定尽量减弱对交媾条件的提及,以及对所有图片进行审核。 但是随着报导的推进,大家对于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UKN也渐失理性,不仅在电视上推出了“你会看吗”的调查,还将公主被绑的视频在电视上循环播放,并将网友的各种评论展示出来。此外,他们发出的这个调查就是有问题的。“你会看吗?”这个问题,是整个事件中大众最关注的点,就这个问题进行调查,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将观众的参与度瞬间提升,吸引大众持续对这一事件保持持续关注。

UKN的这一做法,将大众的关注点引入了是否会看交媾直播。这就意味着,事件的另一个本该更受到关注的点,被忽视了。那就是首相是否该同意劫匪的要求,是否有其他方法将公主救出来。他们将公主的被绑视频和这个问题放在一起,就是带领着大家默认了,救出公主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首相答应绑匪的要求。因为这一设定,所有人都没有考虑过自己能做些什么可以帮助首相解救公主,可以让首相免于绝望境地。大家就此都变成了一个看客,坐等着事件向着是否该看这件事发展。整个事件的发展就这样被引入歧途。 与此同时,UKN还请了不同的嘉宾参加特别节目,来分析绑匪提出此要求原因,并在电视上将绑匪所要求的拍摄细节也列了出来。当然,其他媒体也没有闲着。《每日电讯》有全篇视频和网上实时互动环节,《太阳报》主打苏珊娜公主被绑架的视频,《卫报》开了一栏实时更新的博客,并发布了一篇有关猪在历史上的象征意义的短文。

这种情形是不是很熟悉。每当有大事发生时,我们的媒体也如这般全线追击,多方报导解读,接着就有各种网络小编、微信小编、微博小编蹭热度,竭尽所能从各方面和这件热点事件扯上关系,甚至发展到了造谣传谣的地步。 接下来,UKN再来了一波助攻。当劫匪得知首相那边请了抢手代替首相拍摄视频后,寄来疑似公主手指的威胁物,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他们迅速将此消息公诸于众,虽然报导说是疑似公主手指被割下,但配合着生动形象的视频,大众必将确定这就是公主的手指。 因为这一强烈的视觉刺激,大众的情绪开始向非理性发展。认为首相应该向劫匪妥协的民众瞬间由28%变成了86%,大众的情绪是如此地容易被左右。大众的主张又是如此地容易被改变。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所谓的民意调查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公投活动,真的能成为决定国家事务的重要决策依据吗?

民众的情绪之所以能转变的如此之快,一是因为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二是因为公主被虐待的视频极具冲击力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大家感同身受,觉得公主处于刀山火海之中,将公主救出魔窟是刻不容缓的,其他的都不重要。可是,如果民众事先就能直观地看到首相在完成劫匪所要求的交媾行为之后的惨状以及之后夫妻间的冷漠,大家的情绪与主张估计又会是另一番情景了。 影片结尾表明了绑匪的身份——前透纳奖得主,艺术家疯子布鲁姆。随着他身份的曝光,一位艺术评论家称其行为为“21世纪第一部伟大作品”。我们暂不讨论这一评价的好坏,我们看看为什么电影创作者会把这个命题抛出来。21世纪又可以称得上互联网时代,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且在求无声息中成为影响世界的最重要的力量。这也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只不过影片想表达的应该是互联网所具有的毁灭的力量。 影片开头,被绑视频就凭借网络以不可控制地速度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整个事件迅速发酵,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而苏珊娜公主“facebook之星公主”的称号,也是其网络号召力的表现。在视频被上传至网络疯传后没多久,Facebook上对于事件的讨论数量就已经达到了近两千万。但是不同于UKN在进行街头直播采访时,民众相对善意和客观的态度,网络民意充满了恶意与幸灾乐祸。此外,也正是路人将抢手前往拍摄地点的照片发至网络,才导致事件进一步激化,将首相推至深渊。

其实,这真的能归咎于互联网的毁灭力量吗?正如那句话说的,科学技术本没有善恶之分,从来都是使用它的人在起作用。影片中的那些发表幸灾乐祸言论的网友,似乎对公主的安危、首相的处境、绑匪的可恶都毫不关心,他们事不关己看热闹,以低俗娱乐的姿态发表着对当事人伤害极大的恶毒言论。他们对此不会与负疚感,如若公主遇害,他们大可归咎于首相。如若首相答应绑匪要求并难以承受内心巨大的压力而自杀,他们也会声称首相自食其果。 不知道在一件事件发生时,这类恶毒和不负责任的网友有多少,但作为参与网络生活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义务让整个网络环境更加理性与客观。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个称为舆论的武器,也有一个称为民意的利器。我们敲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有力量的,都会产生或好或坏的结果,这些结果不止在网络世界发生作用,更会深深地影响到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我们。所以,不轻信媒体、网络上的信息;不以娱乐的态度对待一件严肃的事情;不制造网络暴力;不制造传播网络谣言,发表客观、有理有据的言论。做人要有底线与原则,无论是在实名的现实社会还是匿名的网络社会,做人都要堂堂正正。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劫匪是真的要等到首相做了其所要求之事之后才会释放公主,那首相的牺牲就算是值得的了。可能是值得的吧,但这并不能掩盖媒体、恶意网民、观看直播的所有人的罪恶。在事件之初,除了首相方面几乎没有人考虑过该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事情。如何在帮助首相在避免妥协的情况下,救出苏珊娜公主。媒体也并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他们只是力求找到更多更新的新闻线索,想要吸引更多的电视观众,却并没有想到该如何将事件引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还有,虽然在最初的采访中,有84%的受访者声称自己不会看首相的直播,但是正式直播的时候,几乎整座城市的人都守在电视机前。甚至在电视中预报首相将做出不雅动作时,电视机前的他们竟然欢呼了起来。他们以娱乐的态度看待这个事情,完全不在意首相正在牺牲自己来拯救这个国家的公主。首相的牺牲在他们眼里,不是牺牲,更像是一场好戏。论谁看到这个场景都会对这个国家绝望吧。

所以,劫匪自杀了。他的实验成功了,他的观点得到了论证,他对这个互联网时代娱乐至死的世界绝望了。而首相呢,他的行为并没有让他的国民觉得他“在这生死攸关的事件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他得到的只是那少的可怜的多出来的百分之三的支持率以及一颗痛苦的心和破碎的家庭。而媒体在一年后,仍旧挖开伤疤,报导这一事件。苏珊娜公主也怀孕结婚,并极具讽刺地出席了少年英勇奖章颁奖礼。至于其他人的,对自己给那扇门后面带来的伤害与痛楚一无所知,仍旧一如既往地活着,娱乐至死地活着。

劫匪选择在没有任何21世纪新产品的房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另附黑镜第一季2/3集杂感:

1.黑镜第一季第二集:来看看,你自己会是里面的哪种人

2.黑镜第一季第三集:一声叹息,你我都逃不过这张巨大的网

微信关注:认真看电影

认真看电影,认真去懂你!

在公众号中回复“看电影”可获取全集资源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

 短评

Black mirror依旧讨论的是现在的问题,过度娱乐化,过度传播和过度记忆,但编剧把其背景放在科技发达的未来加重了效果,非常好看,值得深思。

3分钟前
  • Titanium
  • 力荐

这部英剧真强悍,每集都能让人的心理防线来次大逆转,慢慢的和故事里的人们一起同流合污,最后内心觉得现代高科技的悲哀,特别是第一集的绑架案,讽刺手段来的太阴暗了,它让你审视自己和现代科技带给你的各种瘾,最后它顺便连你一并讽刺了,你还会拍着双手叫绝。你敢说你没想看首相干猪吗?★★★★★

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1、题材大胆,故事却刻板,政治及社会讽刺过于直白,被绑公主好美 2、刚开始还有点享受这个新奇科技流的未来世界和无私付出的爱情故事,可越看就越发现自己已经陷进无法自拔的悲凉和哀叹,特别最后那把曾经打算用来反抗体制的玻璃刀竟然成了娱乐大众的道具 3、因为联想太深,被虐的彻底窒息了…bravo

10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说第三集弱的人是自己没经历过吧

11分钟前
  • PixelGirl
  • 力荐

那只猪是母的吗....

14分钟前
  • 释硌
  • 力荐

对于这么一部同时犀利深刻、囧囧有神、迷幻而重口味的黑色大片合集,我森森滴想到中国电影《失恋三十三天》,人家是把电视剧当成电影拍咱是把电影当成电视剧拍,不说话了。

15分钟前
  • 阿朽
  • 力荐

看几集IT Crowd补补身体去

20分钟前
  • cat
  • 推荐

含泪推荐!超越2011所有电影电视作品!

21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力荐

E01从首相的睡衣与重臣的制服开始就透露着浓厚的黑色,而最后一段犹如国殇的拍法让我背脊发凉!E02当他用自己的生命说了那段反抗的宣言,却最终向这个已经被消费主义腐蚀了的社会投降。这不就是我们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么?E03当你可以随意查看回忆将其分析放大,你将永远走不出去。

24分钟前
  • mOco
  • 推荐

万人空巷争看首相日猪救美进退两难,网络凶猛资讯传播一日千里喜忧参半。

2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看完黑镜才意识到这个国家依然在产出奥威尔。

32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话说,已经没什么能阻挡英剧了

33分钟前
  • Haru
  • 力荐

用最超凡的想象力来描绘人性的暗角与尴尬。神作。必看。

36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第一集还只是觉得牛逼哄哄,噱头十足;第二集也不过搬出眼花缭乱的新科技,可是第三集,裸/血腥/高科技都是浮云,最后一幕那黏着肉带着血的痛斩前尘、剜除旧疮,才让我心灵沉重受创,顿时觉得,真的是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英剧了。

4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媒体强奸了你,消费侵蚀了你,科技玩弄了你……

43分钟前
  • 力荐

第三集真的看得我心寒,特别是结合最近的亲身经历。记忆是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可怕的敌人,我倒是真的希望能有Grain让我可以删除那些不想保留的东西,没有负担的过以后的生活。

45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力荐

其实我觉得第三集是最弱的,对人性的展示最没说服力最不典型的例子,因为男主本身就是一个多疑的人,就算没这种能力他也同样如此。

50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力荐

英剧能够探讨的深度真的是其他同行业无法匹及的高度。媒介的力量,公众意愿,技术先进所带来的消费主义侵蚀,沉沦过去。每一集都无比精彩,值得深思。

54分钟前
  • Bèn
  • 力荐

影片最最精彩和恐怖的地方是——3集都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部分事件的预言。

5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两句话:1、此为年度英国最佳剧集。2、看此片需内心强大。

57分钟前
  • 波澄酒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