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

爱情片其它1993

主演:霍利·亨特,哈威·凯特尔,山姆·尼尔,安娜·帕奎因,克利夫·柯蒂斯,克里·沃克,吉娜维夫·莱蒙,伊恩·穆内,佩特·史密斯,布鲁克·奥佩斯,罗丝·麦克莱弗

导演:简·坎皮恩

 剧照

钢琴课 剧照 NO.1钢琴课 剧照 NO.2钢琴课 剧照 NO.3钢琴课 剧照 NO.4钢琴课 剧照 NO.5钢琴课 剧照 NO.6钢琴课 剧照 NO.13钢琴课 剧照 NO.14钢琴课 剧照 NO.15钢琴课 剧照 NO.16钢琴课 剧照 NO.17钢琴课 剧照 NO.18钢琴课 剧照 NO.19钢琴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8 00:05

详细剧情

  苏格兰单身母亲艾达·麦格拉斯(霍利·亨特 饰)自六岁起就放弃了讲话,只通过钢琴倾诉满腔情感。1852年,麦格拉斯远嫁新西兰的斯图尔特(山姆·尼尔 饰),将钢琴也一并带了去。可是斯图尔特人手不够,只得将笨重的钢琴遗弃海滩。斯图尔特之友乔治·贝恩斯(哈维·凯特尔 饰)爱上了麦格拉斯,用八十英亩土地与斯图尔特交易。斯图尔特转让了钢琴,并命麦格拉斯教贝恩斯奏琴。钢琴课上,贝恩斯提议,如果麦格拉斯在教琴的时候允许某些出格的事情发生,一次课便可换回一个琴键……

 长篇影评

 1 ) 有一种寂静叫作死亡

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影,我都不爱看到结局,总是到了高潮就罢手不看。我不喜欢大团圆的喜剧结尾,也不愿为凄惨的幸福来临之前却嘎然而止的悲剧结尾掉泪,更不愿去尝试高堂满座落幕后的失落惆怅。总之,我不喜欢结局控制在遍剧、导演的手里,我是把结局控制在我手中的遥控器上。
 对于THE PIANO的结局,我却非常欣赏。很多人总是认为THE PIANO的结尾是全剧的一个败笔,认为艾达就应该和那架钢琴一起长埋海底,这样才符合全剧的统一。我对这种说法却不以为然。原因在于。在众人眼里,艾达是个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女性,而这样的一个人物,她的结局必须是英雄式的,该可歌可泣,不管怎么样,至少不能象影片中那样和那个粗俗的男人终老。所以,她们认为,艾达最完美的归宿,该是在大海中陪伴着她的钢琴。可在我眼里,艾达并不是那么传奇,那么特别,她只是个平凡的女人。如果要说特别,也仅在于她的良好家庭背景、受过教育、会弹钢琴、和丧夫浪漫的爱情故事以及她不会说话。艾达的平凡,在于她即使有着音乐的天赋,可还得因为生活嫁给一个只想赚钱不懂生活情趣的陌生男人;她的平凡,在于她面对丈夫要求她去为别人教授钢琴,她只能妥协;她的平凡,在于那个男人提出的抚摩交换钢琴的要求她不能抗拒;她的平凡,在于她钢琴物归原主的时候,压抑不了心中的欲火,仍然冲向了那个男人家里;她的平凡,在于她只能被由一个男人被推向另一个男人,象一件货品;她的平凡,在于浸滞在冰冷的海水萌发的求生意志;她的平凡,缘于她是个女人。
 的确,艾达有着音乐的天赋,有着浪漫的过去,她不会说话,也不想说话,周围的人俗世凡音对她来说只是废话连篇,她只想沉浸在自己的钢琴,和女儿的相伴嬉戏。可是生活却总是带着戏谑的色彩,滑稽的协议铺承了她的故事,当她冲向木屋,直到被砍去手指的高潮终结,架着钢琴,跟着这个男人过海远去其实已经可以成为结局了。然而,钢琴被推进大海,绳索的缠绕使得艾达也被拖进了海中。而她在迷茫过后竟然挣拖了绳索浮向了海面,选择了求生,这样的结局触怒了大部分的观众,他们心里的女神就该有这样个凄美的归宿。可是,艾达毕竟是个平凡的女人,她向往生活。于是,她安逸的和这个男人生活了下去,虽然在梦幻中,她会幻想自己沉没在大海的寂静中陪伴着她的钢琴。
 艾达虽然是骄傲的,但是在情欲面前,她维持不了自己的骄傲。与其说她爱这个男人,不如说她更渴求这个男人原始的力量。这个男人不懂音乐,不能和她丧夫相比,他对于艾达的爱可能是缘于艺术平乏的自卑,所以他用计谋部下了局,用力量征服了艾达。而对于艾达呢,她的丈夫和那个男人其实都是一类人,区别之在于那个男人先开发了她潜在的情欲,接开了她内心中性的镣铐。所以也注定她的将来是跟这个男人在一起。这也是艾达作为女人所有的平凡。
 女人的平凡造就了结局的现实,所以艾达不可能与钢琴长埋深海,她只能在阳光下跟这个男人生活下去,只能在虚幻中幻想自己那架钢琴和她想要的寂静。

 2 ) 有一种声音叫做寂静

有一种声音叫做寂静——重温《钢琴课》 文/LIAR

 
    某一天我决定认真的去看一场电影,在这个房间最冷清的晚上。

  如同在冬天沐浴了一场冰冻的雨水,如同在生命里遭遇了最冷清的夜晚,就是这部寒彻心底的《钢琴课》。

  从一个孩子的声音开始,从一双遮住视线的双手开始,一个几近与世俗生活隔绝的美丽奇崛的生命以一种孤守的姿态出现在镜头里,是一张美丽苍白,平静到以至于你感受不到温度的脸,就象一幅永远不能接近的肖像。镜头从她的脸上升起,以优美的速度越过葱郁的树冠,看见她优美的身影。

    艾达,一个无法用声音传达心意的女人,而她的内心就是一个孩子的内心,一个仰望着星空纯粹到超拔了人世的生命,拒绝了一切的问候与干涉,只有当钢琴的声音在她的指间跳荡出来,只有当周围充满了音乐带给她的喜悦与安慰,只有当世界在一片音乐的世界里变的圣洁,只有当第一个音符在心中响起,她才能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有了自足的意义,才能感到自己与自己以至于和世界的沟通。

    我不得不说总有一些生命的状态让人高山仰止,总有一些如同溪水一般清澈单纯的精神世界几近通达到灵魂最寂静的角落。
    就好象是在没有细菌的空气中生长的皮肤,突然出现在浑浊的空间里,每一片哪怕是最小的尘埃都会让她感到疼痛。艾达就是这样疼痛着来到了这个她深深恐惧并且抗拒的小岛,她唯一的打算就是接着守护自己的精神和自己的女儿,当她在夜晚的帐篷里安抚着女儿,镜头里从油灯里散发出的温暖的黄色调让我们看到这个女人身上仿佛仅有的却是天然而饱满的温情。
    钢琴就放在美丽而空无一人的海滩,无法搬运到隔着那片阴冷潮湿的沼泽林的家里,这是一个怎样将人世与圣洁隔开的意象,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如此的难以逾越,当一个高贵的灵魂降临到世间,它们之间又岂止一片树林这么简单――原来有些东西永远不能融合到一起。

    艾达求助于这个在山林间居住了数十年几乎不识字的男人,求他帮助他们越过树林去找那架在海滩边就象她自己一样孤独的钢琴。就是这个粗糙而生硬的男人,就是这个代表生命的另一种力量的男人,在艾达如痴如醉的钢琴声中竟然默默的爱上这种美丽,这种寒冷而充满拒绝的高贵。镜头就在高高的远处俯瞰着艾达和女儿延伸到画框尽头处的脚印,这男人就在后面跟随着,从另一行脚印开始,进入艾达行走过的轨迹。

    他就用这样的方式去追求这个女人,粗糙但是充满了力量,生硬却象孩子一样任性猛烈的让女人难以抗拒。钢琴课就从这里开始,钢琴终于越过了树林被搬到了岛上,越过了这片树林,是生活的另一端,一个高贵的灵魂终于开始进入了浑浊然而充满暖色的生活。艾达也终于有一天被融化在这个男人如同太阳一般灼热的爱意里,不得不感触于Jane Champion同样作为女人的敏感与细腻,一段两个人从排斥到吻合的过程,这其间的每一个镜头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光影变化,无不充满女性特有的温和而内敛的光泽。

    终于要暴露了,终于当艾达从一个封闭的与世界隔绝的冰冷的世界苏醒,当她也放开了身心投入这惟有生活才能带给她的情欲和感动,当她也被融化在男人的臂弯里,她注定要付出了代价。这代价是什么?这代价是谁让她付出?
    如果这个时候你仍然在目不转睛的看着电视,那么这一幕将成为你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几乎要烙印在你心里的画面,这个时候艾达被愤懑了许久的丈夫拖出屋子,镜头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平静的跟随着他们的行动,这时大雨倾盆,画面被渲染成最冰冷的青色,钢琴声在画面外悠扬的响起,画面里丈夫与艾达扭打着,镜头在此时保持着优美的切换,仿佛音乐象与镜头做着化学反应一样的在催化着这一刻走向美的极致,而当丈夫终于怒吼着砍下艾达的手指,琴声和镜头已经优美到你无法相信这是一幕惨剧,这是一幕人世间最惨无人道的上演,全人类对于美的向往对于纯净的爱怜都被这个丈夫的斧头砍到血流汩汩,然而就是这么一幕生活对高贵灵魂的摧残,却是这么的美,琴声依然悠扬在画面之外,而镜头的角度又是这么的优雅,这种反差与吻合简直残酷到要撕裂所有蒙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可就是这锥心的疼痛,却成了美的极致。
    这就是艾达的代价,这代价是钢琴给她的最后的礼物,一个她曾经唯一寄托着的唯美的家园,当她转身投奔人世时就要折断她曾经借以翱翔在海滩边的翅膀。

    一个孩子的声音在说:有一种寂静是无声的。那是艾达的声音,它已经脱离了艾达的身体,当她已经成为凡界的女人,她又象一个初生的孩子开始了另一种坚持。可是这悬挂着的寂静依然回响在人类灵魂所无法企及的深度,等待着下一个奇迹,等待着有一天又一个孩子一样的心灵用断了的手指,拂上它冰冷的躯体。

------------------------------------------------------

《钢琴课》 一直以来的最爱

纯女性的视角,细腻,纯粹。

 在艾达的琴声面前,一切言语都失去了意义。



沉默,优雅,坚韧,炽热,敏感,执着......

对于这样的特质,总会产生一种几近偏执的好感

 3 ) 我把最深的寂寞留给了大海。

 
  
 一架古老的钢琴,一个荒凉的海岛。一个女人,一个男人。
 钢琴课。我。一个下午。
  
 难得有这样的星期三下午。可以提前下班。
 没有和同事一起去逛,径自回家,只想沉寂着。
  
 忽然,我想,如果我是个哑巴该有多好。
 那么很多时候我就有正当的理由沉默了。
  
 象艾达,《钢琴课》的女主角,她从六岁起就没说过一句话。
 她是个哑女。
 她以为很多人说的话,都是废话。
 她拒绝了一切问候和干涉。
 她只用钢琴和这个世界沟通。
  
 她是简爱一般模样的女子,小小的,灰灰的,柔弱的,却有着不相称的倔强表情。
  
 带着九岁的女儿,一架棺木形状的钢琴
 她要嫁给了一个未曾见过面的男人斯图尔特
 这个男人说:上帝宠爱她不发出声音,他一样可以。
  
 他来海边接她。说,没想到她这么娇小。
 她看他的眼神,有些警惕有些陌生。
  
 因为路远又难走,来搬她东西的人不多,无法运走钢琴。
 她说,不要家具不要衣服也要运走钢琴。
 她固执的不肯离开钢琴。
 可他没听她的。
 琴,就这样丢在海边。
  
 失掉了唯一可以表达自我的钢琴,她在陌生的环境里终日不安。
 她在桌子上刻上琴键,弹。
 她,很想弹琴。
  
 邻人柏,以一块地换下了这“无用”的钢琴。
 柏,是个农夫,肮脏,没有文化,甚至不识字。
 他要她教他弹琴,这样,你就能和你的钢琴在一起了。
  
 有天,他开始抚摩她,还要吻她。
 她愤怒的躲开。
 他表示让他抚摩一次能得到一个琴键,这样最终琴会是她的,那时她可以随便弹。
  
 她接受了以爱抚换琴的要求。
  
 她就这样一次次去他家。
 更多时候她在弹琴,他在听。
 有时琴声会中断。
  
 她,渐渐习惯了每天丛林里的如此往来
 渐渐喜欢每天被一个人认真地倾听
 被一个人从背后深情的环抱。。。
 一切都是美丽和抒情,与性欲和贪婪无关
  
 只是这么静静的小屋,静静从屋檐一角掉落的雨滴,便让我们闭上了眼睛
 原来,爱情到了这程度,都可以在静处无穷激荡
  
 在我们的爱情中,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让我们开始彼此相爱
 或者更确切些说,让我们开始发现彼此在相爱着
 或许是一个眼神,或许是一个背影,或许是一种味道,或许是一支歌,或许干脆,是一个梦
  
 爱情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爱情是在这个瞬间开始的。。。
  
 日复一日的琴声中,他厌倦了自己只有交易,没有感情的位置
 交易还没结束,他就把琴给了她
  
 琴,又属于了她,可她却不弹。
  
 我的音乐只是我的,在还没遇上你之前,我的音乐只是我的。
 而现在不同了。我遇上了你。
  
 她去找他。
 他说,他受够了,那个交易让她变成了妓女,他成了流氓。
 他说,如果不是为了感情来看他,请她走开。
 她打了他一巴掌。。。。。。
  
 他们相爱了。
  
 丈夫终于发现她与他的隐情。
 关起她,在房间里不让她出去。
  
 艾达敲下一个琴键,刻上爱情的表白
 她让女儿带话给柏,她心里只有他,让他明白。
 她给他这样的话也许是决定从此和丈夫安分过日子,他们到此为止。
  
 他知道了她带给他的话,极度伤心中失去理智,剁下她一个手指。
 她的断指被送去给了柏。
 面对疯狂的丈夫,依旧倔强的表情。
 柔韧的女人。
  
 用指尖弹爱,爱的手被斩断,爱却永远在身体里腐烂
  
 再后来,爱情终于选择了勇敢地逃亡。
  
 在离开路上,在载着钢琴的小船上,艾达决定把钢琴抛入大海。
 下沉,下沉,很慢,很慢
  
 系着钢琴的绳子,另一断系着她的脚
 一刹那间,她跟着被拽入水里
  
 本以为生命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冰冷的海底
 可她突然挣脱开绳,努力冲上水面
 终于,浮出了水面。。。
  
 “终于重返人间,多可怕的经历,我的内心选择了生命。。。”
  
 爱情在上面等她,爱情给她用琴木写情书,爱情为了她的诗情和男人拼命
 爱情,爱情在上面。
  
 我得活着,活在爱情的附近。
  
 结尾:他和她平静的生活早一起。
 在温暖的阳光下,她带着柏为她做的银手指,又开始弹琴。。。
 镜头里的阳光有炫目的色彩,温暖。
  
 片子的结尾是这样的句子:
 “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放在海底的琴。。。那深深的海底埋葬着悄然无声的沉默。”
 她把最深的寂寞留给了大海。那么我们呢?
 也许我们都该把寂寞深深的埋藏于某处,然后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下轻轻的微笑。

 4 ) 琴声如诉

长久以来,我的审美总是趋于两极,喜欢的东西要不就灿烂如花,要不就清冷似水,《钢琴课》给我的感觉明显趋于后者,看的时候身子微微发冷,眼到之处总是凄清而萧瑟,像是下不完的雨。天空一片冰冷,海水好像从来没有这么灰过,海滩空而寂静,艾达穿着黑色衣裙,一个细木架子撑起肥大的裙摆,像被打起来的伞。她轻轻抬起琴盖,一只细手缓缓伸入,仿佛进到一片幽深的国度。琴声如诉,那首曲子叫the promise,承诺,让人惶然无措却又有不禁期许的东西。这个叫艾达女人,冷峻默然,自觉地避开语言,避开可能的一切交流,用倔强的姿态独立于世,却有着近似哀求的渴望。这种强烈的矛盾感,清冽而荒凉。

《钢琴课》确实是一部女性电影,它表达了女性所有的渴求,诉说了女性所有的希冀,同时也暴露了女性所有的内在矛盾。女性——艾达,一个会弹奏钢琴的哑女,用她特殊的方式,在世界这个巨大的帷幕之下演出她作为一个女人,可能被理解被诠释的一切。

导演没有回避任何问题,细节处的雅致做得让人叹服。坎皮恩是个善于勾勒女性心理的导演,对气氛的掌握也恰到好处。她直面一个女人一生可能面临的所有选题,包括婚姻,爱,自由,情欲等等。她对待婚姻的矛盾心态,在依赖与反抗间分裂;对灵魂与自我近似执拗的尊重,用钢琴来维护唯一健全的自己;还有对男人,对爱,对原始冲动之下的欲望的唤起,统统处理得典雅庄重,表现出一位女性导演难得的自信与真诚。《钢琴课》没有宏大的叙事,甚至本身就是对叙事的扬弃,倒反而有了诗一般委婉的抒情,朦胧含蓄之下炽热的欲望,充满原始张力的爱的迸发,在缱绻的淡淡描述间,散发出更奇异的魅力。

电影名与钢琴有关,很多人,包括我,都认为这是一部以钢琴为主线展开的电影,其实并不然。对钢琴的设置与其说是主题,不如说是作者要表达的一种态度。当一个女人没有爱情,并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时,钢琴成了她唯一的慰藉。艾达凝视暴风雨中遗留在海滩上的钢琴时,眼神里流露出的渴望有一种孤僻与倔强,这显然不是爱,而是一种近似偏执的依赖。这依赖不同于她与斯图尔特的婚姻,后者是世俗强加给她的,她可以借用强大的内心与自我去对抗它。但失去了钢琴却意味着这种强大的自我也将随之逝去,这对于一个力求精神独立与完整的女人来说,比失去身体更难以忍受。事实上,斯图尔特才是艾达真正的统治者,虽然他看似虚弱、麻木。

而贝因之于艾达,与斯图尔特正相反,恰恰是建立在这种自我的被认同之上。贝因粗犷、野蛮儿霸道,却反而激发起外表冷漠的艾达内心从未有过的激情。也许女人的矛盾就在于,其内心渴望的东西往往是其在外表上极力避免被察觉的,于是才要通过弹琴这个隐秘的手段委婉得表达出来,让表达的过程与效果显得如此绵长而缓慢。贝因指挥下人驮着钢琴走在崎岖泥泞小路上的那组长镜头拍得动人,他的沉默坚定之下是对艾达温柔的慰藉,他本能地通过琴声了解了艾达内心的一切。导演把艾达设置成一个哑女,目的或许正在于要表达出这种“穿越式”理解的难能可贵。影片中,艾达在弹琴,贝因钻入她宽大的裙摆,手指慢慢张开,细细触摸她的身体,躲在漆黑的裙子里,幽暗的光线弥散开来,暧昧而唯美。琴声流淌,情欲与音乐,爱与灵魂犹如两股细水流淌在一起,如此完美,让人不由叹喟。

虽然结局并不是我一贯喜欢的风格,但我尊重坎皮恩对于女性重生问题的思考。艾达抛掉了钢琴,努力地挣扎着活下去,并开始练习说话。在爱的作用下,她终于放弃与世界接触的一贯方式——钢琴,一种独立而孤僻的人格消失了,另一种健康而向上的人格形成了,是爱拯救了她,导演把一切归功于爱。其实爱的力量令人怀疑,爱的确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可这却是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方法,无论是坎皮恩、艾达还是我,或是其他的女性观众,难道就没有人寻求过,或者仍在寻求这种方式吗?也许正因为爱并不可靠,把爱与情欲联系在一起更不可靠,所以这种寻求才会更显示出其悲剧的意义来。钢琴不能拯救女人,爱情也不能拯救女人,这是双重的悲剧,只是坎皮恩于心不忍,她是女人,女人应该疼惜自己的同胞,于是多了份柔弱,少了份决绝。

 5 ) 《钢琴课》的问题与主义

平心而论,我觉得《钢琴课》是一部不好不坏的电影,它的“不好”之处与《霍乱时期的爱情》、《朗读者》一样,那就是缺乏足够丰富的细节和必要的交代,因此也就无力支撑故事的逻辑性与合理性。而它自以为是的“留白”(显然在本片中最富争议的就是Ada和Baines的关系),在我看来或是导演所认为的不言自明的前提,或是借着“留白”“模糊性”“丰富性”的名义来把无力表现的内容蒙混过去。那么,对留白的补充和阐发,就是理论批评的用武之地。然而,发影片之所未发,总是要借助些已发的东西。如果细节不充分、逻辑不完整,仅仅于留白处谈留白,无疑是一种循环论证:电影之所以深刻是因为留白里蕴藏了这些东西,可“这些东西”是你用理论臆想出来的,又怎能以此证明电影印证了这些理论因而深刻?艺术固然有不确定性,审美接受也必然是接受者自己建构意义的过程,但这两条抽象的道理总得结合具体的文本和批评实践,否则无论作品是好肉干肉,一概用理论之水注得油光鲜亮,这就矫情了。
而它的不坏,在于它同样给了我很多有意义的困惑和启迪。显而易见,它最大的一个招牌是女性主义。不过,相比我曾看过的少数标着“女性主义”的各类作品,相比它们的“反男权压迫”的抽象而单调的主题,相比它们的理念图解和说教味,《钢琴课》反倒称得上血肉丰满、内涵复杂了。我完全不懂、因而也不敢妄谈这个“主义”,只讨论些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吧。

1, 语言与钢琴的含义是什么?
Ada是一个哑女。如果是在概念图解式的作品里,这一象征可以直接被还原为理念:女性的失语。再加上Ada一袭束紧的黑衣、冷漠清刚的气质,又一个理念:女性被禁锢。然而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话语即权利固然不错,但Ada不说话,是出于她自己也不知道的莫名原因,并非完全不能说或者说了也没用。她被剥夺了权利吗?她甘愿放弃权利吗?还是语言之于她有着其他的意义呢?另一方面,那两个男人又是多么盼望她说话啊!在他们看来——这一点似乎比较明显——“语言”意味着信任、坦诚和爱情。
钢琴的隐喻又可以被理解为Ada的精神世界么?或许可以。钢琴给予她精神上的最大滋养,给予她一个封闭自足的世界。有了钢琴,她完全不觉得哑是一种缺陷;有了钢琴,她对外部世界的变幻、甚至自己的命运(譬如嫁给陌生人)都可以无动于衷、受之坦然。她也一直固执、勇敢甚至惨烈地守护着她的世界——以裸露和触摸为筹码,以失去手指为代价。Baines多少可以理解一些钢琴对Ada的重要性,但他尊重、却更多地利用了这个重要性,钢琴成为了得到Ada的手段。而丈夫Stewart从来就对钢琴没什么好感,它牢牢固结着Ada的全部心神,而他被疏忽;进而它变成女人出轨的契机,他更是被侮辱。
如果钢琴能够给她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那么她的失语带着一种超然意味——她不必成为权利主体或客体,因为她根本不认为自己处于这样的权利结构中;她不必说话,仅仅因为她无话可说、用不着说。这有点像《鸟人》,鸟人并不是精神病,他只是在战争中突然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与疏离,而当他要说起话来也是很自然的事。但事实又不是这样,语言与钢琴,并不是两个漠不相关的意象,她也并不超然:在几次关键时刻,她可以用语言来保护钢琴。如果钢琴重要,那么为什么不?是不愿还是不能?失语的原因仍不可知。

2,在两男一女的三角关系里,谁是主动的,谁是被动的?谁是强硬的,谁是怯懦的?谁是有力的,谁是匮乏的?谁是启蒙者,谁是被启蒙的?《钢琴课》的复杂,就在于没有把这些二元对立死板地分配给男性或女性。
有人说这部电影了不起的地方是对男性视角的颠覆,女性处于掌控的地位。这不无道理。在外部世界中,Baines完全可以轻易得到Ada的身体,Stewart虽然一贯怯懦最后也有一次残酷的爆发。但是,得不到她的关心,Baines也为自己的手段感到羞耻;而Stewart不过是色厉内荏的纸老虎。因为在情感世界里,两个男人都匍匐在Ada的裙下,渴望着她的垂青。在这里,男性变得软弱和匮乏,需要被爱被关心。可Ada的掌控地位也并非一早确立、从始至终,而是经历了成长变化的过程。在与Baines的关系里,她是被动的、被启蒙的;虽然那个启蒙者却并不高高在上。而面对丈夫,她又始终是强硬和主动的;在她解下心锁能够直面自己的欲望后,男人反倒成为她摆布的对象。

3,最关键的问题是还Ada与Baines的关系。你可以说这是一场令人恶心的诱奸,那么之后的全部内容统统可斥为虚假和做作;你也可以认为这是灵肉合一的爱情,唯此所有的评价和阐释才有意义。两种可能性都很充分,因为这“爱情”的过程实在来得太离奇。如果是小说,我想这里少不了大段的心理描写,而电影只能勉强地给出一个自明性的定论,其实它只是个假设,或许干脆是空白。
那么只好接受“爱情”的定论,忽略或构建这个离奇过程:如果Baines对Ada一见钟情并试图使Ada爱上自己,那么你得原谅他拙劣甚至卑鄙的手段;如果Baines起初仅仅是一个欲望的团块,那么你也得承认欲望也是可以产生爱情的,甚至诱奸也是可以产生爱情的,总之这欲望必须得到升华。这样,在“爱情”的基础上,电影方可被解释为女性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寓言(在这里我觉得“压迫/解放”的题旨并不重要),那些隐喻才可以被理解:
钢琴世界是Ada封闭而自足的精神世界,是伍尔夫所说的“自己的房间”。这个世界她始终坚守,哪怕在扔掉钢琴后也不曾失去——她会时时想起沉眠于海底的钢琴。问题是她的失语。其实失语找不到原因,只能去理解失语本身的意义,并把失语作为她应对外部世界的举措的原因。她并非没有说话的意志和需要,而是她无法掌握这个符号系统,也就失去了沟通的中介。换而言之,她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固然可以满足,但是她对外部世界完全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只能随波逐流,最多再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寻求慰藉。她有思想有热情,然而都隐藏在那束紧的黑衣和苍白的面孔下。
Baines,一个带着巨大危险性和诱惑性的肉身,一个启蒙者和乞爱者,以狡诈的手段勉强而幸运地挤进了Ada的世界——说“勉强而幸运”是因为Ada自我世界的壁垒太坚硬,他靠强力也不能闯入,因为Ada可能献出身体也不爱他,那么启蒙就是失败的。好在有了这个“爱情”。爱情需要释放自己的热情和欲望,爱情更需要两个精神世界的交汇融合。至少,从这一个人开始,Ada壁垒森严的自我世界开始对外部、对他人敞开……
她不再需要有形的钢琴,是因为她决心跟Baines一起进入对她而言广阔崭新的世界。她想要与钢琴赴死的一个闪念,我想是迈出这一步时的小小动摇。实际上,Ada确实不需要钢琴了,她将以语言进入新的世界,展开新的生活。而Ada又从未丢掉过钢琴,在与两个男人的关系里,她始终是有力量有原则有选择权的。在自我世界之外,她将获得进入外部世界的符码。而整个过程又在她强大自我的主导下。她永远不会失去钢琴,只会赢得更多的精彩。

其实还是有些别扭的……

 6 ) 通过抵达你,抵达理想

曾经有一个人跟我说,高考的时候,她早恋的男朋友每天带她出去玩,考完后,跟她说:我知道我成绩没你好,所以我想这样我们两个都考不上了,我们就能一直在一起了。 想起这一段是因为《钢琴课》里的一个逻辑:农夫通过占有艾达来抵达自己的理想。看起来一个是毁灭,一个是拥有,但其实是一样的:通过毁灭或者说占有自己心里美好的、想要占有的东西,从而抵挡更深层次的美好——比如理想。 故事的设置是是在一座孤岛。一个被家庭嫌弃的再嫁的哑女带着和前夫的女儿来到一座孤岛。丈夫并不爱她,更不要提懂她,当然,她也没有这样指望过。女儿是她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接纽带。 她随身带着的只有一架钢琴,她对钢琴有着近乎固执的热爱,这种固执差不多就可以称为信仰了。但是最后这架钢琴还是因为天气原因和道路险阻留在了海边。 故事开始了。 农夫带着艾达和她的女儿一起去了海边观摩那架钢琴。海边,波光粼粼,闪耀成了一块巨大的水晶,拉长拉远的镜头里,艾达在画幅的中央陶醉地弹奏曲子,女儿衣裙翻飞地跳起了舞蹈,取景框后,是农夫的一双看似粗糙却无比审美的眼睛。 这一幕给他的震撼便是理想。是他所从未涉足过的理想。 所以,笨拙又灵巧的他想到了占有理想的方法——用艾达的身体与自己交换理想。因为,在这里,艾达已经成了他意识里理想的代词了。还有什么比占有这个写实的东西更写意的呢? 所以,抚摸一次给一个琴键、亲吻一次给一个琴键,直到最后,占有身体,彻底交换。 可是农夫是个脱俗的农夫。在他即将有资格占有艾达的时候,他放弃了。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有时候通过肌肤相亲来表达爱,有时候通过放弃肌肤相亲来表达爱。这中间同样有爱,只是哪种方式更能表达爱是说不清楚的。因而我们只能说人是复杂的动物。 然而农夫的放弃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他通过放弃艾达,从而彻底得到了艾达。 占有,是一种粗暴的单向的传播。而放弃则是一种高贵的充满理解的互动。这意味着你和想占有的客体之间达到了同一个高度,有着同情式的理解。 农夫放弃艾达的那一刻,他彻底拥有了艾达,也同时抵达了自己的理想。 原来抵达理想的方式是如此多样而独特的。 艾达呢?她是通过出卖身体捍卫自己的钢琴的。她的出卖之所以不会被当做一场下作的交易,我想原因是这样:首先,西方人的观念里,身体并不如灵魂一样像是被供若神灵的东西,它只是一具没有过多感情色彩的皮囊而已,并不拥有更多意义;其次,也是更重要的,艾达的出卖并不是为了取悦于任何人,她是为了取悦自己——因为出卖它,她便可以拿回钢琴,也就是自己的理想。这简直有着宗教般的严肃和信仰般的仪式感。下不下作,不在于是用身体还是灵魂,而是在于这目的是为了取悦自己还是取悦他人。 所以,有人说,在这部《钢琴课》之前,电影还只是个无性繁殖的生物,而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女性不再作为男性世界的对立者而试图与之一分高下或者对话,而是女性开始从自身的精神世界出发,在成长起来的世俗世界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寻求一种平衡之道,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对于艾达来说,钢琴沉入海底的一段便是她彻底的救赎。 通过失去理想的意象,从而永恒地占有了理想。 到这里才猛然意识到,原来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都是通过放弃的方式从而得到永恒的。不是吗?农夫放弃艾达,艾达放弃钢琴。农夫得到了艾达,艾达得到了幸福。 真想问问导演这其中的逻辑和立意到底是什么。 不过导演简·坎皮恩是麦基的学生,而麦基在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访谈中说:好的电影是对生活长达两个小时的比喻。而至于这个比喻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得吧。就不要追问了。

 7 ) 寂静与激情

有一种寂静没有声音
有一种寂静没有声音,就象在冰冷的墓穴里
在冰冷的墓穴,在深深的海底
   ——托马斯·胡德(英国,1798-1845)
 
1
 
时间距离电影《钢琴课》的问世已过去了10多个年头,可是在重温这部电影之时,我仍旧再一次被它深深打动。在讲述了2个小时关于寂静与激情的故事之后,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的一首名为《寂静》的小诗出现在影片的结尾。那是女主角艾达的心灵在低语:
 
“夜深人静之时,我就想起我那葬在海底的钢琴。有时,好象自己就飘在它的上面。海底寂静无声,催人入睡,那是一种怪异的催眠曲,是我的催眠曲。有一种寂静没有声音,有一种寂静没有声音,就象在冰冷的墓穴,在深深的海底......”
 
那是孩童一样纯净的声音。激情平息之后的声音。平静,却充满生命的喜悦。然后是寂静。寂静。替这部美丽得令你哭泣的电影拉上结束的帷幕。
 
2
 
这部电影的另一个译名叫作《钢琴别恋》,它以一个女子的奇异爱情为故事主线:
 
女主角艾达6岁失声,活在一个沉默的世界里。她无法用声音表达自己,寂静似乎是她的宿命。直到她学会了弹琴,用音乐与这个世界沟通。而故事,是从她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婚姻开始。
 
艾达的父亲将她远嫁到一个荒岛,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子。为遵从父命,她带着女儿,带着钢琴,飘洋过海,去荒岛与那人成婚。她未曾想到的是,那一个将成为她丈夫的男子并不理解她,竟将她心爱的钢琴孤零零的留在了海滩上。
 
艾达求助于一个不识字的岛上居民贝因,带她去海滩上弹琴。贝因被艾达对钢琴的热爱感动,被这个看起来苍白柔弱的女子深深吸引。他用土地从艾达丈夫那里换来了钢琴,并且以请艾达教授钢琴为由,追求着艾达。
 
艾达是一个天使。她被上帝禁了声。她外表纤弱、苍白,内心却异常倔强。她被贝恩古怪而真挚的追求方式所打动,心灵与身体的激情俱被唤醒。她不顾一切的投入这场爱情之中。
 
他们的爱情终于被艾达的丈夫发现。这个男人因为无法进入艾达的世界而沮丧,更因为艾达的心被他人夺走而惊讶、愤怒。在几经阻拦均无效果之后,他陷入了绝望的狂怒之中,拿起了斧头,拖着瘦小的艾达走到了屋外。
 
接下去是何等令人动容的一幕。艾达弹琴的手指被丈夫的利斧砍下。风雨中,她苍白的脸上沾满了泥泞。可是没有惊恐,甚至连表情都没有,只有一脸令人心碎的平静。
 
神秘。激情。心碎。
 
故事继续。艾达与贝因为了爱情,远走重洋。在海上,艾达忽然执意要将钢琴扔进海里。在钢琴坠入海中的一霎那,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艾达的脚踝竟被绳子缠住,她被钢琴拽入了水中。
 
艾达在海水中持续下沉。海水越来越暗,四周越来越静。黑暗与寂静是如此缭乱的一种诱惑,令人沉沦的诱惑。在片刻的恍惚与犹豫之后,艾达挣脱了绳索,奋力游回了水面。
 
艾达的心灵在说,“多么险的一次死亡,多么好的一次机会,多么美妙的一次惊讶,是我的意志选择了生命。”
 
是的,是她的意志选择了生命,是她的心灵选择了光明、激情与欢乐。

3
 
钢琴课是一部充满隐喻的电影。如果将寂静对应于死亡、黑暗,那音乐、激情就是生命与光明。
  
艾达的世界是封闭的,钢琴是她与外界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开启她心灵的钥匙。当艾达的丈夫将她的钢琴留在海滩上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失去了与妻子艾达沟通的可能。但那不识一字的贝因却发现了这把钥匙。英文里,琴键(key)与钥匙(key)是一个单词,在影片中,它们被巧妙的联系到一起。
 
贝因利用钢琴接近艾达,他的行为带有明显的情欲色彩,却又是强有力的。他看似粗犷,其实细腻,他对艾达从侵入、占有到理解、关爱的转变使得他成功的撞开了艾达的心扉。而对于艾达,寂静的宿命使得她的心灵被一直封闭,音乐既是她的拯救者,又于无形中压抑了她生命本身的激情。正是与贝因这场奇异的爱情,使得她从寂静的围困中,也从音乐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发现了深藏在体内的激情,找到了真正的光明与欢乐。
 
对于艾达,光明是什么呢?是她从手指缝中看到的模糊的世界,是她在漆黑的海水里所感觉到的心灵悸动,还是她蒙上头巾,在黑暗中被爱人亲吻触摸脸颊时的美妙幻觉?
 
欢乐又是什么?是她匆匆穿过幽暗的森林与贝因相聚时的期待,是她在海滩上弹奏了一天钢琴时的甜美微笑,还是失语多年的她与贝因做爱之时发出的不可遏抑的低语?

4
 
影片《钢琴课》如此动人心魄,在世界各地理所当然的受到了广泛好评,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和荣誉:
 
1993年,《钢琴课》在46届戛纳电影节与《霸王别姬》争夺金棕榈奖,结果同获最佳影片金棕榈奖;1994年,《钢琴课》获得6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剧本3项大奖。那一届奥斯卡它共获8项提名,是夺标大热门。若不是遭遇斯匹尔伯格的史诗之作《辛德勒的名单》(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原著音乐奖均被《辛》片夺走),它的斩获一定更多......
 
《钢琴课》的音乐相当出色。主题配乐标题为“心灵渴望欢乐”(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为英国作曲家麦克尔·尼曼所作,是他在电影领域的成名作。这首钢琴曲的旋律在影片里反复出现,令人荡气回肠。我以为它是一首饱含激情的音乐。它从寂静开始,象流水一样丁冬响起,渐趋密集,激越,在高潮时嘎然而止......这是描述哑女艾达的生命历程?还是在隐喻身体里流动的情欲?
 
影片的摄影也非常高明:空旷无人的海滩、古蓝色的海面与暗红色的天空,潮湿幽暗的森林与艾达的匆匆身影,弥漫着黑暗的海水与沉寂在海底的钢琴,透过树林的清晰得几可捕捉的阳光......如此这般精致优美的画面几乎随处可见。影片还采用了很多内视的拍摄手法,以暗喻女主角封闭的内心。比如从手指的指缝中看到的世界,从海水中仰望而见的船身、模糊的海面,黑暗琴箱中伸进来的触摸琴键的手指......
 
影片的成功当然还得益于演员的出色表演。其中尤以女主角艾达最令人赞叹不已。她的扮演者是美国演员霍利·亨特,她的表演近乎完美。天使一样纤弱苍白的外表,敏感倔强的内心,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我相信《钢琴课》遇上她,她遇见《钢琴课》均是注定。一切可遇不可求。
 
这部电影为女导演简·康平赢得了巨大的名声。她是幸运的。作为导演,作为影片的剧本作者,她用她的激情与才华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此绝美,如此细腻,如此至情至性。我们更是幸运的,正是因为她,我们才有机会拥有这样一部美丽绝伦的电影。
 
对于它,我以此文记录下我的感动,并以下面的话作为结束:
 
如果你的内心时常陷入黑暗,如果你还时常为心灵的自闭而无言痛苦,如果你看得见阳光,听得见声音,却不知道欢乐是什么,那么我请你看一看《钢琴课》,请你看一看这部有关寂静与激情的电影,去看看一颗心灵是怎样寻求它的欢乐。

 短评

剧本,摄影,配乐,表演一绝,简坎皮恩是我见过最知性的女导演,片子细腻,安静,美丽,富有诗意,情感饱满,一部讲述欲望,嫉妒与宽容的女性主义的完美之作!!!l Hunter将自闭,高傲,隐忍,内敛,优雅,坚强,情绪化且活在幻想世界的Ada刻画得令人着迷---我的意志选择了生命!!!

7分钟前
  • Thoreau
  • 力荐

“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电影。所谓女性电影是指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

9分钟前
  • 陌聆
  • 力荐

断指的那一刻,我流泪了

13分钟前
  • veronique
  • 推荐

女性是否真正具有独立的精神人格。

16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斯图尔特将她当宠物豢养,想着假以时日她总会爱上自己。贝因却把她当成鸽子,还给她翅膀并知晓禽鸟回巢。陷进感情的泥沼,被欲望的套索裹缠。这寂寞的岛屿,压抑不住躁动的音符。经年以后,人们打捞起海底沉默的钢琴,琴键上书写的爱意被后人传为佳话。再没人知道,另一个男人也曾深情,终究殆无孑遗。

2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以文艺色情之名,扯淡.

25分钟前
  • Zuschauerin
  • 还行

“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放在海底的琴,那深深的海底埋葬着悄然无声的沉默。” 把最深的寂寞留给大海。

2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钢琴束缚着我。最后一刻,我挣脱了它。

32分钟前
  • A-sun*
  • 还行

为什么电影的导演是女性,我们就总要强调女性女性呢,就好像细腻是女性的专长,而反抗压迫,争取独立,对抗男权就是女导演一生的目标和固定任务一样。其实在这部电影里,我倒是看到了这个女人超乎性别的部分,即:想怎样就怎样,我不哭不闹,该骚就骚,跟着爱就跑。

37分钟前
  • 你可以叫我水
  • 推荐

【A】有人说觉得不舒服,有人看到出轨的少妇,有人看到丑陋的肉体,他们想看什么?有人为她被剁掉手指叫好,有人觉得她应该死在海里,他们都伸出手指告诉她应该做什么。所以现在知道它伟大在哪里了吗?

40分钟前
  • 坂口健大郎
  • 力荐

的确跟《霸王别姬》有的一拼

41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悲惨的地方在于,一个女人要在自己热爱的艺术中沉浸,却需要经历男人的磨难。要埋葬自己的一部分在深海,才可成全自我,才可接纳他人。要死一次,才可重生。

44分钟前
  • 寂地
  • 推荐

简·坎皮恩代表作,93年戛纳金棕榈奖。①彻底的女性主义电影,将女性心理展现得细腻雅致;②霍利亨特的双影后实至名归,坚毅,孤傲,纤弱外表下情欲暗涌的内心;③摄影美极,幽蓝大海,灰蒙天空,阴湿丛林,海边钢琴与沙滩上的海马-高音符;④诗意而充满隐喻的构图与调度:航拍,特写,过肩,双人,窥视。(9.5/10)

4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这也叫爱情么?

51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没有爱情,钢琴才是她的命。她清高因为她得不到爱。于是丈夫便可悲了。——又是一部做作的文艺爱情片,如果女主索性跟钢琴一起被海埋了蜗大概能多打一星 ps:蜗阴暗的觉得,女主迷恋上了肉所以ms得到了爱还搞得轰轰烈烈,说穿了就是个出轨故事

54分钟前
  • prost
  • 较差

花没有声音,安静,温暖的风来了,却愿意四肢全张开,尽态极妍,给人看她猩红色的内里。

59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这个电影拍出了人生落叶之美。霍利亨特的表演在这部电影里就像舞蹈一样美丽,在钢琴终于回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她去找贝因,临走时打他,然后跌坐在门前,这就是被爱包裹着的怒气,恰到好处,让人看到了无尽的渴望的爱。

60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看的我难受,我是说浑身不舒服。。。甚至有点恶心了都

1小时前
  • 張騫
  • 还行

过于刻意。。大多认为自己没人懂、其他人都是世俗的癞蛤蟆、只有我是天鹅的人,其实对生活都隔膜得很,也毫不关心真正的生活。别人哪有理解和同情你的义务!如果真的有人走近这样的你,多半他有一定的目的,或者他也是个只愿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但往往这样的人走近了会发现,无法在实际的生活里相处,或者,他根本不值得你的感情。      自怨自怜、自悲自叹的人,不懂得谦卑。

1小时前
  • 周先生
  • 还行

一堂课,换一个琴键;从习惯到禁恋。在那片海滩,对着汹涌海潮,弹奏出女性的情欲乐章。最后随钢琴被埋葬在海底的,是曾经封闭的内心世界。画面调度完美,简康平女士真是新西兰电影之光。(一定要去那片海滩~!)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