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白华

爱情片大陆2011

主演:窦骁  董洁  郭家铭  陆怡璇  伊春德  章劼  王同然  邓飞  鲁思远  姚克勤  飞飞  丁宇佳  

导演:霍建起

 剧照

秋之白华 剧照 NO.1秋之白华 剧照 NO.2秋之白华 剧照 NO.3秋之白华 剧照 NO.4秋之白华 剧照 NO.5秋之白华 剧照 NO.6秋之白华 剧照 NO.13秋之白华 剧照 NO.14秋之白华 剧照 NO.15秋之白华 剧照 NO.16秋之白华 剧照 NO.17秋之白华 剧照 NO.18秋之白华 剧照 NO.19秋之白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4 00:05

详细剧情

  独立新女性杨之华(董洁 饰)为追求新思想,离家来到聚集了众多进步青年的上海大学就读社会学,结识了蔡和森与其妻向警予,当时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的瞿秋白(窦骁 饰)声望卓著,杨之华从他的授课中感受到深沉的忧国之情。杨之华在家乡的丈夫沈剑龙不时赶赴上海探望,但日益加深的分歧令两人感到彼此已经疏远,杨之华在与瞿秋白的接触中愈发欣赏后者的人格魅力与学识。不久,瞿秋白妻子病重亡故,杨之华亦通过向警予入党,在父亲抵沪探望之际,杨之华提出了离婚的打算,但在革命斗争形势严峻的局势下,杨之华没有向瞿秋白表白的机会。不久瞿秋白迫于形势辞职,陪杨之华返乡面见沈剑龙……

 长篇影评

 1 ) 亂彈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常州人,“常州三傑”(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是從小就環繞在耳邊的詞語,卻從來沒有對這些常州名人有所深入的瞭解,離家不遠的“瞿秋白故居”也只是很小的時候去過一次。再次聽到“瞿秋白”這個名字卻是去香港上了大學后,“翻譯研究”的課堂上,教授提起他自己大學讀書時曾研究過瞿秋白的入黨日期,還對我們說,彼時的黨與如今的黨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如果他自己生在那個年代,肯定也會變成一個共|產|黨人。而後我又在多本關於翻譯的書中瞭解到,瞿秋白除了“革命家”這個身份外,還有另一個也許更貼近他文人本質的身份——譯者。他是第一個將國際歌翻譯到中國的人,以及向國人介紹了許多俄語文學。

我開始覺得慚愧,多少學者對瞿秋白有過深入透徹的研究,而我生在他的故鄉,卻從未認真地去瞭解他,這怎麼都說不過去。於是假期回家后,去書店買了《多余的話》一書,又去新建的瞿秋白紀念館參觀了一下,時逢《秋之白華》上映,很高興又能有人來關注他了。

看過《多余的話》的人就會知,瞿秋白根本算不上一個熱血沸騰的革命者。他出生于紳士階級,家庭世代讀書做官,母親因貧困自殺時家裡還用著一個僕婦,他們從沒親手洗過衣服、燒過一次飯,秋白骨子裡的紳士意識始終都沒能擺脫掉。他孑然一身跑到北京,本想考進北大,研究中國文學,將來做個教員度這一世,誰沒想到付不起學費的他最後只能進入免費的俄文專修館學習俄文(學翻譯就是這麼無奈么= =!)。他注意力也一直都是放在文藝方面,看一些俄國文學名著,對政治上的各種主義都沒多大興趣。後來就開始了一系列秋白所謂的“歷史的誤會”——糊裡糊塗地加入共|產|黨,糊裡糊塗地做了領導人,又糊裡糊塗地被批判,最後糊裡糊塗地被抓了。誰能想得到,秋白生前最後一句遺言竟是:“中國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世界第一。”就是這樣一位看似文弱的書生,就這樣糊裡糊塗地刻在了共|產|黨的紅色歷史上,讓一代一代人銘記。

說回《秋之白華》這部電影,原本我是不抱多大希望的,以為不過是又一部給黨的獻禮。本來對竇驍沒多大感覺,但極其討厭他演的《山楂樹之戀》,所以剛開始我以為竇驍會毀了我心中的秋白。

常州的各個政府單位都組織人員前去觀看,於是我陰差陽錯地蹭到了票,去就在瞿秋白故居旁邊的亞細亞影院看了這部電影在常州的提前放映。片頭開始就雷倒了大家,因為常州市委書記范燕青的大名赫然出現在“總顧問”三個字下面……再看,原來這片竟然還是“常州廣播電視臺”出品的……看來這次常州政府算是下了大功夫,弄這麼一部宣傳片來打城市名片……

故事開場的幾段非常混亂,感覺像是匆匆介紹故事背景般,每一段都很短,場景切換頻繁,沒有深入發展的空間。難能可貴的是,故事一直是以董潔飾演的楊之華的敘述角度展開,而全片的大半部份也均以之華的女性視角展開,直到故事後半段才以秋白的回憶為視角講述(不好意思我的女性主義意識又犯了大家見諒= =!)。可以看得出導演十分認真的態度,場景還原得不錯,演員帶著吳語口音,雖然剛開始聽的時候覺得有些不自然,但後來就漸入佳境,慢慢帶來親切熟悉的感覺。霍建起的文藝范很明顯,唯美的鏡頭加上輕柔的臺詞,我甚至感覺不出這竟然會是一部紅色的革命愛情片,分明是一出江南小清新好吧!

竇驍出場后,我才發現原本就瘦瘦的他戴上眼鏡后還真是有點像秋白,面容秀氣又有些蒼白,不光形似,後來秋白的肺病越來越嚴重時,竇驍講臺詞那有氣無力的樣子還真有些神似。好吧,我只能說,竇驍碰上秋白這個角色,就像黎明碰上了世鈞。劍虹與秋白兩人寫詩一段也頗有意思,一句“借花獻佛”,劍虹將之華完好地交給了秋白,又在報紙上登:劍虹與之華離婚,之華與秋白結婚,而秋白又與劍虹結為好友。(這個交接班做的可真好啊,如果現代人結婚離婚也這麼平和的話該多好。)

原本對秋白的感情生活不甚瞭解,原因很簡單,各種關於秋白的介紹中都對這一段感情一帶而過,突出的無非是而後的各種革命業績,以及最後多麼英勇的就義。師生戀似乎在當時那個年代頗流行,秋白如此,魯迅也如此,女學生對男老師的感情里更多的是一種崇拜吧,你看秋白為之華做俄語翻譯時,之華的眼裡滿是仰慕之情(這也是本片唯一反映秋白作為翻譯的一段場景,還好導演沒有忽略他的譯者身份)。

就影片本身來說,並不能算是一部出色的電影,問題主要出在劇本方面,人物傳記最忌諱流水帳式的泛泛展開,而本片就是如此,全片無焦點無高潮,平淡無奇。而結構方面也異常混亂,前面是從之華的視角展開敘述,中間突然放到秋白被抓進去了,而後又變成從秋白的回憶展開一段段敘述,讓人摸不清頭腦。而霍建起的文藝范也許這次恰好幫了秋白一個大忙,影片的主題本應為“革命愛情”,而在這部片子中,“革命”的成份似乎一直都作為故事背景而隱而不見,對“愛情”的描述倒是十分細膩,而秋白本來就是這樣一個對“革命”並無大抱負、注意力一直都在文藝方面的中國典型文人,這樣的文藝范也許才是對秋白最真實的還原。

通觀全片,常州這次的確花了大功夫來打這張城市名片,片中有一處,秋白故意回眸一笑說自己是江蘇常州人,而後還提到了覓渡,在場的觀眾都會心一笑。片中大量取景都是在常州及其周邊地區,秋白就義前抽著煙走過的一段,是在常州運河五號拍的(運河五號就是常州的798),然後就義那段就是在溧陽南山竹海拍攝的,美不勝收。

想來自己和秋白還是有點緣的,秋白由竇驍扮演,而瞿秋白原名瞿雙,這兩個字結合起來正好就是我的名字,我和他是同鄉,還算是半個同行。越瞭解秋白,越發覺他對我來說特別親切。因此這部電影對我的意義并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其背後代表的常州歷史文化。

 2 ) 动荡时代的平凡爱情故事

今天终于“翻山越岭”去看了《秋之白华》,圆了几个月来的愿望。我是瞿秋白的粉丝,也是小董老师的粉丝,所以对这样一部电影,我真的不敢期望太高,生怕失望。看完之后,我释然了。我觉得拍的还是顶好的。

电影的画面非常唯美,这应该是这部片最大的特点。实在是太美了。外白渡桥,还有那个非常美丽的湖,略带昏黄的光线,恰好契合了很多人对民国的想象。让我不由得怀疑,这真的是一个黑暗、万恶的旧社会么?

电影没有拍成革命史诗,也没有拍成小资爱情故事,讲的是动荡时代的平凡爱情故事。在那么一个时代里,瞿秋白或许有些文弱,可是当历史需要他负起重大的责任时,他别无选择,只能义务反顾。同样对于杨之华,选择一条道路,也是选择了一种人生,退不得、躲不得。

瞿秋白也许在历史上的贡献跟别的领导比起来,算不上什么,可是吸引人的是他的坦荡人格,他的博学、平和、纯净。我有时也在想,如果最后他没有牺牲(相比于王稼祥等人),也许他没有现在这样的地位;如果他没有写《多余的话》,也没有现在这样吸引眼球(相比于张太雷等人)。但是历史就是这样不公平,不是人人都能被记住,只有那些有特点的人才能留下点痕迹。

不过更不公平的是,发展到今天,一个历史人物能不能上荧幕,主要还是取决于他的家乡的GDP。如果不是江苏和常州愿意投资,肯定没有今天的《秋之白华》。

最后电影中关押瞿秋白的监狱拍的太压抑了。长汀关押瞿秋白的地方我专门去看过。是当时长汀的政府大院,最后面一个小屋关着瞿秋白,屋外还有一个小天井,不是专门的监狱,风景也还是可以的。可惜了宋希濂,一生以职业军人自居,却因为执行了对瞿秋白的枪决令,背了一生的骂名。

 3 ) 觅渡秋山之阳,踏尽白霜清华

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一部电影乍然一现。“秋之白华”,美不胜收。瞿秋白对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没有读过瞿秋白的《多余的话》,无法真正理解这是怎样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故事,一段平凡的岁月。霍建起很有文艺范儿,于是正好为我烹饪了一道心灵饕餮。手痒,写影评,与众人分享。


       电影一直没有波澜,很多细节的拼凑,只是为了讲述一段令人向往、叹息的爱情,一段革命背景下平淡而伟大的生活。所以,看这部电影,只需记住几个画面足矣,似是细水长流,却流入心底。

(一)遇见

       之华初见秋白,看他在讲堂上挥斥方遒,窗外透进来稀疏的日光,打在他的脸上,瘦削略显苍白的脸上不掩沉痛激动,那圆圆的眼镜后的一抹深潭中透着从容与大义,便再也逃脱不开。秋白之遇之华,却不知时光。只知道他好好端详这个女子是在一个傍晚,看她匆忙的喝水,即是一转脸的娇羞芳华。


(二)翻译

       之华说:上海大学的老师是全中国最有才华,最革命,最英俊的。秋白温柔地看着她,夕阳透进电车的玻璃窗,细细勾勒两个澄净的轮廓。

      那时的秋白,疾病缠身,却以一个书生的理想情怀为党奋斗。秋白是绅士的,这来自于他绅士阶层的书香门第;秋白是文艺的,他北上求学,研习俄文,翻译是他的第一职业;秋白是偶然的,他糊里糊涂加入共产党,糊里糊涂成为领导,本来没有革命因子的他慢慢被推上了自己都无法选择的道路。秋白说:总要做点事情。这便是他一生的信仰。之华是崇拜他的,但是彼时不一定理解他;妻子是支持他的,却不懂他。秋白是寂寞的,内心的纠结与悲苦,在后来的《多》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桥上衷肠

       这是整部作品的亮点,落日笼罩下的桥上,凉风吹乱长发。见过表白何其多也,在这个充斥着功利的年代却再也没有这样的情景。战战兢兢,朦朦胧胧,却如此摄人心魄。

     之华:我离剑龙(前夫)越来越远,却离他越来越近。
   秋白:他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之华:他知道我爱他吗?
   秋白:知道。
   之华:那他喜欢我吗?
   秋白:他不敢。

(四)告别

       在大雪纷飞的一个夜晚,与你挥手作别。之华说:被批评的是你,得肺病的是你,可还不如是我!之华说:再见,我们一定能再见的!秋白说:我从分手的那一刻就等待着与她重逢。他生前最后一次紧紧拥抱她,端详她的眉目。说:其实你不用这么美丽的,只要智慧就足够了。其实你也不用这么智慧的,只要勇敢就足够了。这样深情,这样真切,看得我心颤。在这样的一个夜晚,与此生最爱作别,明知后会无期,却拼命安慰自己,只为安守这莫斯科的静谧。

        彼时,两人都不知这会是他们的永别。一别之后,再回首,只余纽扣,让我认识,那是你。当之华纤瘦的手挖开泥土,捧起那亲手缝在爱人领口的纽扣,早已泣不成声。穷其一生,只为守住那份爱,却依旧无疾而终。他们都没有什么大志向,不想承担什么大名声,只是为了相伴相守,却让爱早殇……



我在意你,我理解你,我爱你,你都懂,所以你的一切选择我都会成全——沈剑龙

       江南水乡船行摇曳的河,孕育这一段爱情传奇,但是众人不知,这全部来自于一个人的退出与成全。 剑龙是爱之华的。他跑到上海开会,席上温柔镇定地守在她旁边;他躲在墙角淋着大雨等她活动结束;他在西装里藏起玫瑰,雨中表白;他拎着皮箱隆起她一缕乱发,说好好保重。一个男人需要怎样的宽容,可以让妻子毫无顾忌地当教书先生,留下孩子到上海求学,苦苦劝说妻子为了安全不要搞革命。

       剑龙之爱之华,缘浅情深,他说我成全你,她只是说,我们不白做一场夫妻;剑龙之爱之华,宽容豁达,他在那个午后,看着娇妻幼女在屋外欢笑,却忍痛割爱,写下“避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剑龙之爱之华,离经叛道,他发启事:我们正式解除婚姻关系,我们正式结为朋友关系。爱得如此深沉,夺妻之辱少有男人咽得下,而沈剑龙一句“借花献佛”,虽难逃几许酸涩却也不失浩浩之气度,民国时的文人是有几分魏晋遗风,如是我见。好在秋白也是博学平和纯净之人,他对诗道:“常恨语言浅,不及人意深。今朝两相视,默默万重心。”两个平和的男人在提笔写下这些的时候,有多少人在羡慕着屋外的那个女人。



此地甚好——秋白就义

       疾病缠身,归家无期。他英勇踏上了就义的道路,且看他《多余的话》,深知这样一个谦和的人真的不是想搞怎样轰轰烈烈的革命,他和鲁迅是好朋友,他是俄文翻译的泰斗,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金石专家。只是他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曲折的道路。不能说党抛弃了他,但是也不能说他背叛了党。一个人在寂寥湿冷的狱中抱病写文,剖析自己,表达我本来不是干革命的料,是组织对我的青睐,我愧对组织,这有何错?

       他穿着短裤长袜(真有此事),高歌国际歌,走上山花烂漫的山头,然后优雅地说:此地甚好!他挺直腰杆,席地而坐,面带从容的微笑,在阳光鲜花的折射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告别一生流离中的爱情。白鸽腾空,凉风习习……我哭了,只为了这么美好的人却没有美好的结局而哭。



清淡之美——窦骁董洁

世界上有一种美叫清淡,比如瞿秋白和杨之华,又比如窦骁和董洁。没有人比他们俩更适合演绎“秋之白华”的爱情了,当窦骁带上那副眼镜,缓缓地念出文人式的对白,当董洁穿上那身学生服,静静地凝视着讲台上的老师,瞿秋白和杨之华就已不再只是平面的历史人物了。

董洁一直都是适合民国学生装的,比如《金粉世家》,清新淡雅素洁。在我看来,窦骁对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是相当不错的,比这应该得益于演员本身的气质与角色有颇多相似之处,儒雅、纯粹。在剧中,他在桥头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忧虑和坚定、对爱情的彷徨和犹豫;他在与爱人重逢时的喜悦和一点点孩子气,与爱人分别时的深情和不舍;他在狱中的虚弱无助但是决然和勇敢,他就义前对生活和爱人的留恋和直面死亡的坦然,是那样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觉得他就是那个儒雅、深情、纯粹、忧思、又才华横溢的秋白。
      

        平和伤感中的画面总是让人想很多很多,为这部没有票房,正在宣传却已经被迫下线的电影做评。

 4 ) 《多余的话》

要不是因为偶然读过《多余的话》,也不会想看这部电影。
因为是瞿秋白老家常州拍的电影,《扬子晚报》上作了长篇的宣传。据主创讲之所以把这部应时的献礼片拍成个画面唯美情节浪漫的爱情片,是为了迎合现在年轻人的兴趣,让我们不要忘记这个早期革命者,看完电影去百度一下他的生平事迹,电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但我可不能容忍把这个纠结的理想主义文艺青年简化成一个浪漫故事里的甩帅形象。
《多余的话》里写尽多少不甘,用一句歌词总结,就是“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即便被推上的是D的最高层位置,毕竟不是自己当初想走的路。通篇都是对走歪的路线的怀疑,对自已忙碌半生的工作的价值的怀疑,对自己被耽搁了的文艺青年梦的遗憾。
所以在被批评被整下高位之后,他倒是庆幸有了重拾文艺的机会,没日没夜地看书写字,全不顾烂掉的肺。偏在这位不高权不重的时候被捕了。
但不管世事如何发展,与当初所想偏离了多少,他始终没有背叛自己的信仰,唱着《国际歌》慷慨赴死。
不管信仰的是什么,不管日后证明信仰的是对是错、可不可行,有信仰总好过除了欲望以外只有空空洞洞的一具肉身。

 5 ) 邂逅成长,原可以如此安静

他生前最后一次紧紧拥抱她,端详她的眉目。说:其实你不用这么美丽的,只要智慧就足够了。其实你也不用这么智慧的,只要勇敢就足够了。

这样深情,这样真切,看得我心颤。


是啊,他们能够相爱全是因为她勇敢。在暗夜中飞奔出去送他晚餐,说话时内心有隐隐的火。同他一道工作时,毫不吝啬目光中有灼灼的崇拜。她白驹一般地飞奔至他家门,只为问他能不能再爱一次。她撩拨被风吹乱的发,在他丝丝入扣的烟雾中轻轻的说那一句“他知道我爱他吗”


他说:他不敢。但是她敢,于是他也敢了。随后的温柔缱绻,柔光洒进窗棂,他深情印在她手心的【秋之白华】都是她勇敢追求来的幸福。爱一个人,竟然可以如此恬淡的勇敢,如此执著地跟随。她让他学会坚守,她令他感动。

单纯从爱情文艺片来看,竟是好的。霍建起的美术功底当真可见一斑。清扬婉兮,在水一方。董洁是东北人,在片中的南方平舌音说的也蛮有腔调,可见那"面瘫"背后确实是极下功夫的。只能说精神是形而上的东西,演员或是故事结构只是个载体,你能够明白那种情感,其他的就能够理解的容易了。事出有因,出师有名,追根溯源地,其实能够观望到那种单纯。因为这种单纯,所以心里生出了很多的美好。

从这部片子里,竟然觉得女人的勇敢,是极好的。原来真正的爱情,确实是需要自己追求。看对了人,谁先勇敢,不都是一样的幸福吗?
 

 6 ) 革命同志 自由不死

一部安静的电影,也许真的更适宜安静地独自观看吧,我也就不会因为听到影院里的人笑场的感伤吧。

如果是在影院,就不能像看恐怖片时捂住指缝观看吧,没有广告时间,来不及你被掀起的愁绪平复一点,像推着你一个地方,不能中途喊停,担心泪会决堤的一刻。当电影过大半,我已经开始担心他被杀害的画面到来,这样的担心让我看到他们在一起的时光都感动心酸,俄国白雪天地里
他们快乐的滑翔旋转,我却无法跟着快乐。他们在浪漫的光影里吃早晨,我却只听见那句小声的还不如病的是我。雪夜里他们分别,秋白说之华分手时总是平静的,身影远离后之华眼前已经模糊了雪花和街灯。

我直接跳过了他被行刑的画面,我不需要此刻去评判演员的演技如何,画面美感如何,语言音乐如何。他是才人已勿用置疑,他和她的故事让几十年后的我看到了相守相知的真情,他和革命同志们的悲惨早逝让今天的我更要学会珍惜生命的每一天。看完后过了好一会儿,眼泪再一次涌了出来,我想不管电影是否完美,导演和演员的努力都是让我们感动的理由,流下不仅仅是感动的泪水。

想起那年在烈士陵园看到一面写着“自由不死”的墓碑。献给他们在不自由的年代为追求自由付出的忘我牺牲。秋之白华,秋之白华,四个如此相契的字句,心中记住了他们的深情。

 7 ) 与真实历史比较(这部电影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建党伟业要好)

1、该片以爱情和革命为主题,大胆披露了瞿秋白和杨之华都不是初婚的史实,剧中明确交代了瞿秋白有第一任妻子王剑虹,杨之华有第一任丈夫沈剑龙。做到了忠于历史。   
2、瞿秋白在长汀就义的场景以唯美手法表达,也开创了国产电影的先河。影片最后瞿秋白在山坡上穿着苏式马裤白衬衣健步如飞,吟唱俄语版的国际歌,四周是大批荷枪实弹的国军,他选择了在花丛中安坐就义,还取下了眼镜,国军军官特意交代:不要打他的脸。   
3、剧中瞿秋白和杨之华的普通话都有明显的南方口音,和标准普通话相去甚远,导演似乎在追求历史感。   
4、瞿秋白死后,杨之华多次受到严格甚至残酷的党内审查,剧中没有做任何交代。   
5、该剧的片尾曲是原创的新歌,曲调风格优美感伤,为男女声二重唱,其中男声是窦骁唱的。

 短评

电影本身也就三星,因为这段故事,多加一个星

5分钟前
  • 猪蛋
  • 推荐

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但是,永别了,美丽的世界。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永别了。

9分钟前
  • 林三郎
  • 推荐

柔情有余,激情不足。能看出创作者的种种顾虑,两个有家的人由相识到相恋本该很狗血,即便是伟人也逃不出。无奈只能旁敲侧击,感情处理得躲躲闪闪,几个人的感情关系都交待得太委婉,最大的伤害是故事变得松散且无说服力。革命中的爱情本就该是激情冲动的,太淡就没劲了。后段叙事视角变了,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窦骁這倒楣孩子,就上映兩部片子。還全犧牲了。

12分钟前
  • 七月
  • 还行

我睡着之前他们两个勾搭着。。。睡醒后就结婚了。。。不过好喜欢董洁和窦骁两位演员,对形销骨立的阳光大男孩没有免疫~~

13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还行

画面很美

16分钟前
  • 王小花
  • 还行

其实,你不用这么美丽,有你的智慧就足够了。其实,你不用这么智慧,有你的勇敢就足够了。

20分钟前
  • Pacy
  • 推荐

一帮苦逼的人儿用造作的念词演出了一场清新唯美的琼瑶剧。“不要打他的脸”,打吧,这张苦逼脸和假惺惺的腔调真是玷污我革命前辈啊~

2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很差

四星是因为毕竟第一次上了大银幕。我想秋白会再有人拍的。

26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推荐

瞿秋白死的那刻感动

28分钟前
  • ZHANGWANHE
  • 还行

董洁略显老气,和窦骁的瞿秋白年龄差距看着好大,略尴尬,难入戏。不过本片光影处理得相当好,画面真的美,赏心悦目。

32分钟前
  • 顾俏乜
  • 还行

主创人员见面会,今天去参加了,上海大学伟长楼。董洁真的很漂亮。

35分钟前
  • 第27章
  • 还行

以现代人的思维强奸上一代人的行为,顾及左右而言他,导演面对婚外情这种问题上语焉不详,躲躲闪闪,让人唾弃!看的出导演的用心,只是处理方式太胆怯了,结果影片平庸至极。★★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人物面部表情太僵硬了

44分钟前
  • Aubrey
  • 还行

劇情方面最多兩星,平淡無奇的流水帳,結構鬆散混亂,臺詞做作不自然,霍建起的文藝腔比較明顯。主題就是愛情,革命什麽的都是幌子罷了。歷史還原做的還可以,吳語口音的普通話也不錯。這是一部徹底的常州歷史和風景宣傳片,范燕青這次臉上有光了啊。PS.嫁人要嫁常州男!

46分钟前
  • 又又
  • 还行

一碰到伟人的私生活,就开始躲躲闪闪。

47分钟前
  • 歌诗慕
  • 还行

瞿秋白的人物太弱,一些叙事是不是被剪掉了?

52分钟前
  • 我爱德芙
  • 还行

今天终于看了秋之白华,满足了3月份以来的心愿......在空旷的影厅里静静地欣赏每一帧如诗般唯美的光影交错,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看了多余的话之后,愈发觉得瞿是一个真情真性的人,文人的纤弱中却又有铮铮傲骨,而能遇到杨之华,又是何其幸运。另外,水乡、吴语,又让我念起了江南的

56分钟前
  • 天佑
  • 力荐

偶像派从头到尾背诵党史的电影,配乐毫无节制的一直悲情悲壮的催人入睡。献礼后,剩下的观众和媒体不少打着高分,是我审美问题?

59分钟前
  • seamouse
  • 较差

董洁短发超级美!做了母亲依然似少女

60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