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浪的远方

喜剧片大陆2018

主演:周子龙

导演:宋媚

 剧照

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1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2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3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4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5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6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13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14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15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16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17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18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19阿浪的远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39

详细剧情

  电影《阿浪的远方》讲述的是酷爱诗词的阿浪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职语文老师,因为在中学不能发挥他的诗学天赋,所以他毅然决然的怀着梦想告别喧嚣的城市,来到偏远的二郎山小学任教,在这所只有16个学生1个校长的小学里, 李阿浪开始实施他的“诗学栽培”计划。

 长篇影评

 1 ) 《阿浪的远方》你想要的诗和远方,在这里

文/李子衿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可是诗和远方在哪里?长什么样呢?

阿浪从小酷爱诗词,他带着诗,来到二郎山,找到了他的远方……

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有如画的风景和淳朴的心灵。在这所只有16个学生1个校长的二郎山小学里, 阿浪开始实施他的“诗学栽培”计划。

刚开始,当村民知道阿浪只教诗词时,对他满是不满。即使在这交通不发达,学校都即将被兼并的大山里,人们依然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每个人都怀着望子成龙的心理,他们当然无法理解阿浪对诗词的热爱,以及想要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传扬下去的想法。

王小花是一个有个性有想法的学生,她开始带头对抗阿浪的教学方式,家长校长无法让阿浪做出改变,但一个学生的对抗让阿浪开始按照课表上课了。

如果故事只是这样,就不是阿浪的远方了。

他很快想到新的办法,他在课后补办了“扫地王诗社”,与这些真正热爱诗词的学生谈论诗词,刚开始参加的人寥寥无几,但很快,大家听到二蛋创作的诗词时,他们的诗社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

阿浪带着大家在山顶赋诗,这对热爱诗词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兴奋的事情了。

所有的故事中间,总是会有一些曲折,正他们兴致当头时,发现要下雨了,天也黑了,要下山已经来不及,而这里恰好是解开小花心结之处……

在他们安全到家之后,原以为家长校长会因此如何待他时,镜头转向了县里要把这所学校合并,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为此编排了一曲“天籁之音”!

这算是一部比较小清新的电影,其故事情况比较简单,在大雨后与到学校的过渡故事情节上似乎不太连贯,“二蛋”改名“二球”这里似乎也很生硬。包括男主的演技,在与小花和家长对立时,这个高潮部分演的也很是平淡。

即使有这些小小的不足,但依然希望这类的电影多一些。

电影的主题远方,是阿浪的远方,也是我们多少人梦中的远方啊。在达到远方的过程中,总有一个契机会让我们改变,那是让我们变得更好的面对远方。

最后结尾的歌曲觉得有点出乎意料的好,堪称天籁之音。

 2 ) 李阿浪的远方 孩子们的远方

我没有生活在山里,所以也不懂那些出生在大山里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条件是怎样,所受的教育程度以及学校能提供的教学资源是怎样。

看了《阿浪的远方》,对山里孩子们的情况有了一点点了解,看到后面也很感动。我觉得这是一部题材很棒的影片,通过一个小时三十分钟的演绎,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山区的教育情况,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呼吁人们要更多地关注乡村教育。

故事从一个叫李阿浪的老师讲起,他是一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县里的一所初中教授语文。由于他酷爱古诗词,常常课上到一半,就讲起古诗来。

学生不满意,校长不满意,因为李老师没有按照教学大纲来教,他们也非常不认同他的教学理念。

二郎村有一个小学,叫二郎山小学,极其缺乏缺乏老师。如果没有老师去任教的话,孩子就要走几十里的山路去县里上学。李老师就向县里请示,请求调到二郎村。他觉得这是他的机会。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有最纯净的心灵,才能孕育最美的诗篇;只有最偏远的山区,才能让我们尽情飞扬;”他要去二郎村教诗,去追求诗和远方。

李阿浪去到二郎村,本地的孩子、家长和小学校长都很开心,也很欢迎。因为李老师的到来,意味着这些孩子不用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最小的孩子只有六岁,于他们而言,这一个老师拯救了全村人。

因为李阿浪真的很爱古诗词,所以他第一天上课讲的都是古诗。校长知道后摇头,找李老师谈话,请他按照教学大纲来教,还要教孩子们数学、语文拼音之类。因为孩子们的梦想是升学考试,上县里的初中,读市里的大学,他们要走出山区看看外面的世界。

李老师不为所动,仍然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学生反对、家长反对、校长也反对,在跟学生以及家长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与矛盾后,李阿浪妥协了。

他开始按照教学大纲教授课程,只是他不再教诗了,他的脸上也没有笑容再显现。

李阿浪是真的热爱古诗词的。如果你喜欢做一件事情,开心的时候做,不开心的时候做,独孤的时候做,难过的时候也做,那么这件事情一定是你最最热爱的事情。可现在他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于他而言,也是一种折磨。

后来他创办了青山诗社,虽然只有三名成员加入,但李阿浪每天还是兴致勃勃地跟他们讲诗词的创作,同三个孩子一起交流学习。

刘二球同学在李阿浪老师的影响下,学会了写诗。他站在讲台上念了诗的第一句:一上一上又一上,引来一阵“这也算诗”的哄笑;他念第二句:一上上到山顶上,又引来一阵哄堂大笑。前两句他是有些胆怯害羞的。念后面几句时,他合上手里的稿纸,抬起头,目视前方,极其镇定极其自信地念出了最后几句:举头红日屋梁低,二郎山巅有二郎;二郎者,二球也。

待念完后,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刘二球会写诗了,一时哗然,大家都想加入改了名的扫地王诗社。

因为一次诗社的活动,让这些孩子对李老师更为信任了解,也让李阿浪对这群孩子有更多的认识,对自己也有更多的思考。

县里要整合资源,打算把二郎村这座小学撤销,让孩子们去县里读书,也可能会把李老师调回县城。但是孩子们的哭喊声,请求李阿浪不要走的祈求声,这一幕场景,这句句呐喊,在他面前眼前停留响彻很久。

李阿浪要拯救这所处在危难中的小学,他要让县里的领导听到这些孩子的声音,他带他们去参加了市里的中小学生歌唱比赛。

这些孩子穿着他们自己的名族服装,穿着李老师送他们的小白鞋,缓缓地走上舞台,镇定自若。

说实话在小演员开口唱的时候,真的被她那好听的、清脆的、悦耳的歌声吸引,还有那个最小的小朋友,他的跟读,让这首歌有了不一样的意境。

不管是单唱,还是全体合唱,我都觉得这首歌是极富感染力跟吸引力的。唱罢,全场几百人站起来为他们鼓掌。李阿浪做到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叫《阿浪的远方》是极好的,他本就喜欢古诗词,去追逐诗和远方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虽然梦想跟现实之前有些差距,但是他在改变自我后,才真正地帮到山里的孩子,找到了他自己的价值,也就是找到他了他所谓的远方。

孩子们的远方是外面,他们要升初中考大学,因为有李老师的教学,他们才能走出山村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觉得李阿浪的远方和孩子们的远方是相辅相成的,是孩子们成就了阿浪的远方,也是阿浪成就了孩子们的远方。他们在彼此的相互影响与支持下,慢慢找到彼此,找到自我,找到生活的方向。

 3 ) 孩子们唱出来的诗词 真的好美

其实有点尴尬 开头 就知道结尾

但是看完之后 小孩子们单纯的眼神一直在回放 清亮的歌声还在耳边回响 莫名的感动

孩子们唱出来的诗词 真的好美

现实和理想 是可以共存的 真的很治愈了

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 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两鬓霜 一客行

新绿对酒红

七颗星 一袍风

尧舜对苍生

颜巷陋 阮途穷

白叟对黄童

沿对革 异对同

冀北对辽东

天浩浩 日融融

弯月对长虹

我对你 嘴对心

九夏对三冬

 4 ) 有情怀的人远方是附带诗歌的

一个有情怀的人,他(她)所追逐的可能不是梦想,而仅仅是远方,是一个有诗的远方。抛弃影片所隐含的对当代教育多方面的折射和批评不谈,仅从个人情怀与梦想来看,该影片所要表达的是个人的内心向往与情怀所碰撞出来的附带诗的远方。阿浪热衷于古代诗篇,他开始的想法仅仅是把热爱找到一个实体来寄托,这种想法放到当代教育模式下是“自私”的,是与老师(至少在大学以下的教学中)这个职业格格不入的。当他来到偏远的地区支教的时候,自认为热爱有了寄托,然而这种想法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来看是极其幼稚的,是不可理喻的。阿浪这个角色塑造在前期来看,是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存在的,至少对于当今的社会人来讲,这种想法极其可笑。当阿浪步入到那个山区以后,我把自己置身于那个情景想象了一下。转念一想,也只有那种没有任何杂念的“傻子”才会把那个地方当作施展热爱的远方。

随着晓芳的多般阻挠,阿浪妥协了自己初期的想法,开始了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和孩子们一起的经历,特别是晓芳和二球的感情触发,让阿浪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是一个古板的文艺青年而言,他不会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初心与向往。这种固执的人必会具备人性最关键的品质————善良。一句“老子不干了”不过是这种品性的人愤怒所爆发的怨言,他的情怀要求他需要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于是,照应整个剧情的线索,阿浪用所谓的“古——诗词”来完美的结束了这场远方之旅。也许不是,也应该不是,因为不会就这样结束的,这种人会固执地把远方进行到底,甚至是耗其一生。

就个人而言,影片所表达的主旋律还在于阿浪、远方,还有一个明显却又不易于发现的主题————诗。阿浪是个有情怀与情趣的人,远方是一个清幽的地方或者是内心的小世界,而诗则是所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多么远大的抱负,而是隐藏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清幽世界)。所以看似为阿浪的远方,实为阿浪的诗在远方。

 5 ) 出发,便是远方

这个电影是满满推荐我去看的,她只说了这是讲一个老师去山里支教,看哭了她,我应该也会喜欢。 那我就只带着对支教,对山区的念想,看完,有欢笑,有感动,最后细想还是有一点真实的触动。再看完第二遍,才敢写下这一篇文,结合个人经历的一点点想法,不求苟同,也接受意见。 关于剧情 一位向往诗和远方的老师,钟爱诗词,不喜欢在县城学校应试教育一般的教书,便申请去山区二郎山小学教书(诗)。当最纯净的灵魂(小朋友),遇上最纯粹的古诗爱好者(阿浪),当一心想着读高中,考大学的孩子,遇到只教古诗的老师,当城里的小伙子,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山村,遇到最淳朴的农家生活,故事便开始了…… 关于人物 阿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某县城当语文老师,不喜欢为了考试的教书,而唯独喜欢讲诗。为了自己喜欢的诗,或者说心中的诗和远方,勇敢地去往了山区教书(诗)。 王校长。当初插队来的二郎山,在这扎根便是五十年,一直陪着这小学和孩子们,到现在也一直操心着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也算是这村里的一个leader,思想和眼光还是清晰和清楚。 王小花。喜欢诗词,喜欢唱歌,但却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去的阴影,不愿去热爱自己喜欢的东西。性格有一点点小孩般的叛逆,却也着超越她这个年纪的成熟。 刘二蛋。一个懂事的孩子,一个典型的山村里朴实的孩子,勤劳,踏实,有礼貌。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关于诗和远方 对于诗和远方,我一直以来的态度是不刻意追求,但有些许向往。喜欢接触有趣的人和新鲜的事物,一直在路上,朝着远方。 电影中的阿浪,也算是像大多数年轻人的缩影。热爱心中的远方,也勇敢地在追寻。可是,现实总会让你有所改变,也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收获。 阿浪的远方可能就是简单纯粹的教诗,让更多人喜欢诗词,具体点就是在一个学校,只教孩子们诗。因为他对诗词的热爱,他觉得孩子们对诗词的喜爱,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绝对比考试和试卷强多了。可是,当他到了二郎山,似乎并没有他想象的远方。由于一些矛盾冲突,他还是得按照教学大纲,教孩子们语数外等课程。这时候,他有点失落,这点失落,也改变了他的想法,或者说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远方,就这样变成了“扫地王诗社”。一个社团活动,在之前的学校他也能搞的,与其说这是他在追求远方过程中的屈服,倒不如说这是他认识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内心热爱的事物的开始。 我们大多数人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远方,永远值得你出发,在哪里停下,在何时明白,那便是远方。 关于山区支教 阿浪最初想到去支教,第一个原因是,当下学校的教学安排他适应不了,他热爱诗,所以喜欢教学生诗,但学校只能给他教学大纲。所以他想逃离,想去远方,去教自己喜欢的诗。这样子的心态,也是少数年轻人才有的吧,我不说对与错,但至少很纯粹,也许他的想法也只有到二郎山,和这一群小孩儿在一起,才有有所实现,有所改变。 最纯净的灵魂,最需要的是陪伴。我一直以来对于支教这个事有一点向往,想去试试,可又不确定它的意义,纠结着便没有出发了。如果说,我只是作为名老师,在那个地方待一个两个月,上课,考试,改卷,然后离开,留下他们。就像电影里的王小花一般,他们并不开心。我听到过一个观点,如果你去山区支教,仅仅是短暂性的,那就完全没必要。确实,短时间内,你不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却可以唤醒。你可以像阿浪一样,有着自己热爱的事物,去影响他们,去唤醒最纯净的灵魂。你也可以只是短暂的陪伴,只是和孩子们讲讲外面的世界,多年之后,他们可能会记得,小时候有外面的大哥哥大姐姐来过,告诉了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关于淳朴的人们 在城市里,多的是霓虹灯,车水马龙,没有山村的清净,秀美。城市的人们,来来往往,互不相识,小山村的邻里老少,确是有说有笑,相伴多年。在电影中,二郎山的村民迎接李老师的盛宴,王校长把娃娃的花名册交给李老师的那种仪式感,都透露着里的一种淳朴的气息。阿浪也会喜欢这里,热情的人们,世外的桃源。 这样的人们过于淳朴,可能只有陶渊明的文中才有的。在电影当中,这些都是表现的淋漓尽致的,每次王校长和家长们的对话,阿浪去家访二蛋时,村民们为了小花一起过来找李老师时,雨天又一起出来寻找孩子们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总会为利而往,铜臭味便由此而生。也许是我经历过一些不好的事情,才会这样子想吧, 这样的王校长就是一个leader,也许就是这里拎得清的唯一一个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衬托,以其他村民的一点“愚昧”来衬托王校长的文化人的眼光,大局观。其他的家长们有什么事都能听王校长的一番话,就在小花的事情那里,王校长的一番话可谓瞬间点醒了一群人。这样淳朴的生活,这样淳朴的人们,可能都是因为有人一直的陪伴吧,但现实生活中不一定有。

 6 ) 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1,阿浪作为饱读唐诗宋词的固执高校毕业生,给二蛋改名字改成二球,是有意表现他其实是水平不高吗?我认为如果起一个更雅一点的名字,可以体现饱读诗书后的水平沉淀。

2,青山诗社,其实蛮清新的名字,改成用斗牛-扫地王的名字来命名之后,虽然很接地气,总觉得有点恶趣味的意思在里面,是为了吸引村里的同学们来加入诗社才这样的吗?

3,片中角色口音有点丰富,小女孩小花和外公的口音不一样,作为一起生活的爷孙,好像稍微有点怪怪的。

4,影片很清新,但是感觉主题单薄了点,支教固执的要教诗词,和之前的学校还有山村的学校都有冲突,最后两全其美的通过课外兴趣方式获得不错的成果。如果胆子大点,抓住现在目前社会上老师上课不讲重点,让学生花钱补课赚外快的话题来做一点影射,可能更能激起共鸣。

片尾的歌曲很好听,歌曲内容也好,是原创歌曲吗?之前从来没听过,镜头感也很好,重复的山村镜头,给人很强的故事性的感觉。

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加油!

 短评

侗歌版的声律启蒙是什么神仙音乐

3分钟前
  • 曲若木风
  • 还行

初看略显尴尬,看完片尾曲还在耳边回响,淳朴风就该是这样嘛。

6分钟前
  • kooperl
  • 推荐

通过影片也许你能更多关注这个支教的群体,他们产生的价值,评论区请好好说话。

11分钟前
  • 纤纤
  • 还行

二蛋这个名字不好,所以改名为二球……

14分钟前
  • 飞侠式拼搏
  • 较差

太造作了啊啊啊啊

19分钟前
  • llao
  • 还行

电影清新可爱,但一开始把老师设定成一个智障,并且花很长的篇幅教育这个智障老师,实在让人无语

21分钟前
  • 白木香
  • 还行

年少时的诗和远方,随着长大慢慢进入心底,如果条件允许我也想回到那种“诗”的生活。

22分钟前
  • 简单
  • 力荐

一个关于教育和梦想的故事,像阿浪这样的老师不多了,这样的电影也不多了。被贵州山区的孩子们质朴的歌声打动,强烈推荐!

24分钟前
  • 敲钟小和尚
  • 力荐

三星

29分钟前
  • 请保持高冷
  • 还行

从剧作到表演都太成问题了。故事老套不说,态度也极其暧昧,诗歌教育与应试教育看似触及了对教育理念的批判,可主创自己也知道,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应试教育是唯一的出路。所以这个浅尝辄止的批判从一开始就是矫情的。后半段,诗歌彻底成了课外兴趣,但它对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呢?影片几乎没有涉及。看到最后,学生们一起唱诗看起来和唱《团结就是力量》没啥区别,成了纯粹的集体主义的鸡汤。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明明是个现实性很弱的故事,最后还要整个纪录片式的照片墙,给我们交代剧中人后来的命运改变。意淫得也太过了吧。

32分钟前
  • 子戈
  • 较差

我擦,不到90分钟我竟然哭了三次,诗与远方为什么感人,就是因为它们都能让你逃离庸常,但最重要,还是能让真情相接。编剧很会煽,孩子很会演,人物有前史,广普最经典。

35分钟前
  • 开膛手贝塔
  • 推荐

诗词最终还是带来了梦碎,是其本身就属蒲柳之姿。也许有天各种体裁都将被遗弃,但诗意本身会与人类纠缠到灭亡。

39分钟前
  • Sahara
  • 推荐

不好看

43分钟前
  • 输入昵称
  • 很差

最后的大合唱真的好听

45分钟前
  • 青石
  • 推荐

题材关注山区教育,淳朴感人

48分钟前
  • 星月孤痕
  • 力荐

很质朴的电影,喜欢它讨论的问题、美丽乡村的景色和小演员的“演技”。

49分钟前
  • 津五渡
  • 还行

其实这种最单纯的喜欢什么的人,就是看见就两眼放光的样子吧,但是明显喜欢诗和教诗也不是这样子的,剧情太不合理了。不忍心两分,勉强三分吧。

51分钟前
  • 微苒
  • 还行

喜欢看电影的其中一种享受是:在留下新的记忆时也唤醒了曾经的美好回忆。虽然电影在故事编排、拍摄表演等方面都有让我不满意之处(好些故事情节跳跃、缺乏起承转合;蛮多演员表演不太自然,王小花扮演者李媛媛算是儿童组个人感觉比较好的一个…),但整个观影过程却蛮舒服(因为电影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青山浑水与我的家乡地貌有些相似;阿浪是个喜爱诗词的老师,教小学生们诗词知识、带他们游山玩水……而我则是喜爱影音的“孩子王”,曾经有一群经常玩在一起的小朋友,一起看电影玩游戏(电影看多了,以至于后来都玩起“听歌或配乐猜片名”等比赛…),一起爬山涉水(拍合照时喊的口号是“大龙猫”…)……P.S.:看片时经常联想起上个月刚看过的《孔二皮进城记》。& 外甥杨有一件和二蛋穿的那件“黄色飞机”同款的T-恤。

5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据说演员都是素人,所以演技方面我不做评价,但是这导演和编剧总不是新人了吧,用点心可好?粗制滥造的剧情和牵强附会的梗。两星,多的一颗星给最后的歌

59分钟前
  • 云烟过雨
  • 还行

不知道最热门赞的那个人心里是什么状态。泥石流场景里面,老师可能比有些“男子汉”更有担当。如果一个人只能凭外表就看出性格的话,那世界就单纯多了

60分钟前
  • 是只源石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