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温尼伯

记录片加拿大2007

主演:安妮·萨维奇  路易斯·涅  艾米·斯图尔特  达西·菲尔  布兰登·凯德  

导演:盖伊·马丁

播放地址

 剧照

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1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2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3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4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5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6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13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14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15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16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17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18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19我的温尼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1:10

详细剧情

  位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城镇温尼伯,听来遥远陌生,在盖·马汀的掌镜下,却生成了乡愁的有机体。透过梦呓的旁白说书、迷幻写实的黑白光影,导演亲自带路,娓娓道来家乡的历史、自然与人文踪迹,以及谜样传说。建构故事与剪接纪实之余,导演对家乡的抒情神往与奇想,让影片依附着神秘和追忆穿越时空,恍如隔世却又亲密温馨。  现代, 加拿大 Manitoba 省 Winnipeg 市~ 导演 Guy Maddin 独坐在火车上, 正准备离开黑白色的家乡 Winnipeg, 和处处监管着他一举一动的母亲~ 一路上, 他在半梦半醒中忆述故乡的种种往事, 一些充满回忆的建筑物, 还有童年时与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  评语  加拿大导演 Guy Maddin 最近几部电影都沾上一点自传气息, “Cowards Bend the Knees” (弱者无腰骨) [2003] 以自己为主角讲冰上曲棍球, 上一部长片 “Brand Upon the Brain!” (追忆少年狂) [2006] 仍充当主角诉说一个奇情侦探故事, 今次索性以自己的童年和家乡 Winnipeg 的历史为题, 拍出一部充满奇想的自传电影~ 又或者如映后摄影师兼监制 Jody Shapiro 及导演在访问中所言, 称之为一部 “幻想纪录片” (docu-fantasia) 或更加合适~  Guy Maddin 一向扮默片残片的新潮复古风格在这里依然处处可见, 不过这手法在此更成为一种实用而贴切的表现形式, 配合有如印象主义式的超快速剪接和导演本人不停喃喃自语的内心独白, 以表达主角 Guy Maddin (Darcy Fehr 饰) 半梦半醒的混乱思绪和复杂错乱的回忆片段~ 黑白菲林和残片朦胧不清的效果, 也正好切合长年严寒飘雪, 色彩单调的城市 Winnipeg 的风貌~  在 “My Winnipeg” 故事中反覆重现的种种元素, 简直像是心理分析理论的教材, 例如缠绕心头不去的童年往事, 儿子对母亲又爱又怕的矛盾关系~ 那些一闪即逝的字幕卡就如被抑压的旧记忆, 主角对河流交汇处和母亲双腿的迷恋, 就如他一直潜藏在心底的 fixation~  不过, 要是太严肃和理论性地分析这电影, 或会忽略这其实是一部非常有趣, 非常感人, 非常富创意, 刻意让真实与虚构混驳不清的独特作品~ 电影一方面把 Winnipeg 这个天气异常寒冷的偏远城市写成一个饶富诗意, 满街都是梦游者的地方, 又把城中的历史大事串连成一个个私人的回忆, 对一些具纪录价值的建筑物加上个人的情感投射, 爸爸的冰上曲棍球场和母亲的发廊固然是的场所, 就连镇上的名人们也成为追忆依恋的对象~

 长篇影评

 1 ) 76

看完《我的温尼伯湖》,我对温尼伯湖这片冰寒之地既没能知闻更多,对导演盖伊·马丁也未增进更多了解。作为一部挖掘个人记忆、贩卖地域奇闻的电影,理当具有相反的效应。同样令人困惑的是电影所受到的赞誉,这其中也许有需要破解的观影假象。

我得承认,我丝毫未能感知到这部电影所富含的诗意与深度,只是被聒噪的画外音以及支离破碎的影像所烦躁,如果这类拼贴可以被认定为风格的话,那我们其实只是为它的表象所迷惑,而他的内核如同大多数美国电影是缺失的。我们想到的是美国式的着迷于对技巧探索的实验影像,而不是一条深富底蕴的欧式道路。

有些时候,我们会怀疑《我的温尼伯湖》是否可称上一部散文电影。原因如下:它是围绕导演个人成长“写给”故乡的影像书、它编排了各种类型的影像(记录、虚构、现实、幻想、超现实……)、它有一个引导的画外音。这一切都让我们有一种错觉,非常像一部散文电影。

散文电影,如拉斯卡罗利所言,核心在于“我、作者,在反思一个问题,和你、观者分享我的想法。”散文电影是私人的,却建立于作者与单个观众间的对话之上。《我的温尼伯湖》虽然展示了导演成长的故土和家族记忆,却因为并列推进的奇闻异事与家族趣闻削弱了画外音的自我意识。就像一般的纪录片中出现的,画外音以均一的速度向前推进,作为机器声音,这个画外音仅仅是讲解影像、引导观众观看故事的虚假工具。而散文电影中的情况殊异,画外音作为作者与观众交流的中介,两者在此相互脚力。

拉斯卡罗利将散文电影分为日记、记事本和自画像电影三大类别,相应的文本承诺如下:“我在记录我亲眼目睹的事件和我亲身经历的印象和情感”(日记);“我记下想法、事件和存在,以备将来之用”(记事本);“我在展示自己”(自画像)。由此看去,《我的温尼伯湖》更像是自画像,但区别在于《我的温尼伯湖》中的画外音缺失了自我意识:它有一种向观众展示各种景观的迫切意图,而不是尝试建立起双的亲密关系。它的影像类型看起来要古老的多,无非是一类将各种元素糅杂、拼贴,同时貌似在虚实间游走的记录影像。

 2 ) 你的温尼伯,我的乡愁

       那是发生在人类文明源头的故事。伟大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古老传说中的各种妖魔鬼怪,花了整整十年终于返回故乡伊塔卡岛。从此,“还乡”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词语,而是一个古老的传统。神的黄金时代远去,人的镔铁时代到来。人们到处流浪,四海为家,但正如候鸟永远记得巢的方向,人类还乡的传统也始终没有褪色。在这个世界上,客死他乡至今仍是一个人生前最为恐惧的事情。每个人一生的奔波劳顿,或许不过是为了能在腿脚失去知觉之前躺在故乡温暖宽大的床上。

    那些背井离乡的人,把每日萦绕在心头的隐隐疼痛命名为乡愁。对于电影诗人塔可夫斯基而言,他怀乡但并未选择还乡,因为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流放已经让他无法踏上还乡的旅程。但超现实主义的银幕诗人盖伊•马丁远比塔可夫斯基幸运,马丁仅仅用70分钟就讲述了他生命中的这次尤利西斯之旅。加拿大中部小城温尼伯的传说与现实、羞耻与荣耀,马丁的童年与当下、父母与姐弟等在影片中交织在一起,看似混乱,却又有清晰的感情线。整部电影就像马丁的一场梦,不,这就是一场梦,怀乡之梦。马丁在这部电影的海报上写下一句话:“The truth is relative.”这提示我们,那些能让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情绪,或许才最是充满真情实感的。
    
    我听到电车的“当当”的声音由远及近,复而由近及远,就像童年从窗外听到的那些声音一样;我接着听到马丁的喃喃自语“温尼伯,温尼伯,温尼伯”,分别用升调、升调和降调,就像试图呼唤一个昏睡已久的人。但温尼伯城大多数时候都是慵懒冬季,所以它仍然昏昏欲睡。我趁此带着一窥别人私密的惴惴不安,仿佛进入了马丁关于温尼伯的梦境。

    对母亲的情感贯穿全片。母亲,这个伟大的名词有着双重含义:马丁曾经健硕如今老迈的妈妈,以及他生于兹的温尼伯城。故乡就是母亲,或者因为母亲住在这里所以才成为故乡。这是我们熟悉的修辞,但此处我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这个修辞的呈现:处在两条河流“交叉地带”的故乡,其实就是母亲健硕的大腿“交叉地带”的隐秘之处。当冬天的光芒第一次照到长满枯萎冬草的草坂时,马丁也第一次从母体中伸出脑袋看到这个世界的光亮。他不停的重复着“交叉地带”的旁白,并把母亲大腿和故乡鸟瞰的镜头叠加,是想告诉所有人他出生的“交叉地带”有着双重含义。母亲,成为马丁怀乡最原初的情感动机。

    我并不赞同所谓“恋母情结”的陈腐呓语,被母亲抱在怀里是绝大多数人共有的温暖记忆,或者说,乡愁本身就包含着对母亲的思念。温尼伯城虽然小,但却是横贯加拿大东部西部铁路线的中枢之一,这里一年到头又都是冬季,所以马丁说:“母亲如火车一样有力,如冬季一样永生,如交叉地带一样神奇。”这意味着母亲与城市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影片中有一段戏中戏,或说是没有幕布的幕后,马丁的母亲亲自扮演她自己,她苍老但是洞察力非凡,挚爱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当女儿在恋爱问题上撒谎的时候,母亲略显霸道的言语却透出她对儿女的爱,其实这也是故乡给予马丁的爱。

    乡愁的另一面是童年,因为还乡不仅是空间上的返回故土,也是时间上的追忆童年。马丁童年的镜头展现,也是引起观众颇多共鸣的地方。小城的游乐场“Happy land”,小马丁曾在这里坐摩天轮和过山车,你是否也坐过?冬季,他欢快的玩雪橇,你是否也玩过?至少,另一部名片《公民凯恩》里那位不可一世的男主角毕生难忘的也是童年的玩雪橇。还有,他曾养过一只吉娃娃当宠物;他曾在卧室的门后刻下反向的名字“GUY”;他熟悉母亲的美容店里的一切,洗发水、梳子、皮带、发胶以及女人裸露的胳膊和腿;他还曾误入当地的女子学校,虽然身高只到女学生的膝盖却饱看了她们的美腿风光……等等,诸如此类的经历,我们的童年也多多少少有过。马丁用镜头追述他童年的时候,我回忆起的其实是我的童年。马丁的梦境最终变成了我的梦境,这样的造梦是令人感动的。

    马丁曾告别故乡,也告别了童年。但即使故乡可以回去,童年却一去不复返。片中,他母亲在结婚65年之时再次租下当年居住的老房子,并按照当年的原样进行摆设。在这个桥段中,马丁发现:“一切都和从前一样。”但隐含的意思却是:物是人非。因为他的父亲、哥哥早已去世,母亲也已经苍老。看来,我们的乡愁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深埋,在若干年后会疯狂生长,童年的经历是甜蜜而忧伤的。

    影片的后半部分,马丁就像古代那些桂冠诗人一样,开始讲述温尼伯的羞耻与荣耀。这个城市据说保留着某种“通灵”的传统,但马丁显然更愿意描述1919年发生的工人罢工。罢工带来了政治上的进步,马丁骄傲的宣称“温尼伯是个工人阶级的城镇”。而在我看来,马丁叙述中的温尼伯城更像是一个古代城邦,他如同叙述古希腊、古罗马那些伟大的城邦与自治市一样在影片的后半段讲述温尼伯城的荣耀。如创造了零售奇迹的百货大楼,如温尼伯冰上曲棍球队的辉煌战绩,故乡的这些奇迹成为马丁的骄傲,更何况他的父亲曾参与过那段辉煌。马丁的私人情感和温尼伯的公共情怀一并构成马丁的乡愁,任何对这种公共情怀进行的伤害都是对他私人情感的打击。

    所以,当市政厅偷偷炸掉市民用生命捍卫的大树,当商业资本无情摧毁了百货大楼而代之以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当政府拆除了见证历史的曲棍球馆时,马丁难掩愤怒。再没有什么比少小离家老大回,却发现一切有纪念意义的东西都荡然无存更令人伤心了。片中,马丁的母亲被儿女们故意伤害的桥段就是隐喻温尼伯城后继者们的不肖之行。马丁更是希望温尼伯的女神(犹如中国每个地方都有的土地爷)能够把一切都恢复原样,“照看我的城市,照看我的温尼伯”,否则温尼伯就只是一座没有灵魂的混凝土集合。片尾,母亲和马丁死去哥哥的对话也说明,乡愁不是一个人虚无缥缈的情绪,乡愁也要寄托在故乡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上。

    马丁回来了,他渴望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渴望重温童年的那些细节,渴望温尼伯能珍惜自己的传统。这是他看似无意识的梦境中遮不住的心路历程,或者说,是乡愁泄露了梦境的秘密。

    我曾经问过很多人梦境的颜色,他们寻思片刻,大都认为是黑白两色。我也持同样的看法,马丁也是,所以他的这次梦之旅用黑白胶片配以残片效果,成功的把梦境和还乡结合在一起。但对我而言,home、dream,这两个英文的韵脚让这次还乡之旅更像一首诗,马丁亲自朗读,读给他,也读给我。


刊于《看电影》2009年第16期“天地街66号”,此为原稿。

 3 ) 【影记】我的温尼伯湖


其实是很赞很赞的片子,虽然那么多人说独白叨逼。
诗电影。寒冬夜行人+梦游者都市+雾蒙蒙的气味童年+密匝匝的生死百态。逃离。城下城。寻宝游戏。窥视车厢的母亲之眼。嗜睡的城民。钥匙&梦游&家。《迷墙》式的童年回忆。冬季乐园。电视剧。罢工潮。不良少女。通灵人驱鬼。雪迷宫。城市标记。推倒重建。橙色果子冻。集体意外自杀的马。|这里不是伊甸园,却是我甜蜜的故乡。|温尼伯湖,温尼伯湖,多雪的梦游的温尼伯湖,我终生的家乡,终生,我必须离开这里,我必须离开这里,我必须马上离开这里,但是怎样才能逃离自己的城市?怎样才能足够清醒,来完成寻找出路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世上最大的城市火车站,大动脉,钢铁血管,出路,梦一样的火车,响着,梦着,在城市的肌理上做着梦,一路驶出福克斯城,北红河,阿希尼伯恩河,福克斯城,阿希尼伯恩河,北红河,这些河将过河的动物和猎人都往水流的方向推进,福克斯城,城市的膝,福克斯城,城市的膝,福克斯城,城市的膝,福克斯城,城市的膝,我们在此处,在大陆的中心,在大陆中心的中心,原因何在?这片被围捕的土地,我母亲的双膝。|火车穿过路面电车的轨道,穿过大街,穿过小巷,压在这层时间、沥青和雪之下的一切,那些大动脉还在吗?人们是不是天黑把它们挖出来,天亮再埋回去?|我不需要什么寻宝游戏,我有自己的票,我要一路穿过这个城市,穿过一切我见过生活过的地方,看看所有我爱过遗忘过的东西,穿过这幽深致密的城市,穿过这些迷雾,我在自己的路上,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大陆中心的中心,这个幽深致密迷雾般的城市。|我的母亲,如同曼尼托巴所有的火车一样有力,像冬天一样永恒,大地一样古老,像福克斯城一样神奇,她的膝头是一个磁极,永远吸引着我。|我们走路的时候睡觉,做梦的时候走路,温尼伯湖人的梦游率高出世界其它城市十倍以上,因为我们走路时做梦,走向梦里的地方,我们总在迷路,总是迷惑,站着睡觉,温尼伯湖人是夜晚的公民,温尼伯湖之夜,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睁开眼睛?是因为福克斯城那两条神秘的河流吗?还是野牛生物磁场的影响?北极光的魔力?我们不知道,我们睡觉。|古老的家园,我们古老的家园,我们的血脉,公民法允许我们携带这些古老梦幻般的住宅的钥匙,它们的所在地亦是古老而梦幻,住在这些老宅子里的人,必须收留迷路的梦游者,必须收留这些迷失的人,直到他们醒来。|亚瑟·柯南道尔先生一直将温尼伯湖誉为最有通灵潜质的城市。|一个重叠的城市,皮肤之下的皮肤。|没有了灵魂,一座城市会变成什么?未知,未知,未知。

 4 ) 漫游

躺在离去的列车上,视野游荡在冰天雪地的温尼伯街道,回忆童年,缅怀过往,陷入忧伤。盖伊.马丁用这样一部极具实验性的诗(私)影像诉说着自己对故乡温尼伯的爱以及此刻的无奈。盖伊在《心灵烙码》中用快速剪切和颤抖的画面勾勒了关于童年的景象与重塑,而本片则是拥有了更加庞大的体量,用虚实交融的方式回溯和重构了过去的家庭、亲人以及故土。整部影片通过大量旁白与画面的搭配进行叙述,有真实的记录影像,有虚构的剧情比如母亲和自己姐姐在夜晚关于汽车撞死了一头鹿的对峙,母亲指责姐姐大晚上的参加派对而晚归,太不检点,而这样一个人“特别在意女儿贞操的保守派母亲”形象在《心灵烙码》中也有出现。

交叉口、三角带,乡间交汇小道、女性生殖器,故乡与阴道,这一组蒙太奇道尽了盖伊对故乡的感情。永远下雪的温尼伯,童年全家福,弟弟与父亲却早早离开了人世。真实的影像来自于家庭照片和温尼伯的街头巷尾,滑雪的人、游乐场、车流,这些城市元素通过快速剪切加上诗意的独白在冰天雪地中散发出热量。圣玛丽女子学院里女学员的中产阶级父母们对无产阶级工人的恐惧与厌恶,工人运动兴起,修女的加入,动画的呈现,盖伊在追忆过往的所有,包括人类历史的重要节点。降神会、通灵、芭蕾舞会,一个个属于温尼伯的“都市传说”在口述中显现,粗粝的默片画面散发着超现实味道。宏伟的伊顿百货公司占有着温尼伯百分之六十五零售业消费额,却最终因破产而被夷为平地。随之建立起了一座冰球场,这是马伦队的主场,也是座位最少的冰球场。盖伊的父亲在此工作,盖伊的婴儿时期在球队更衣室度过,球场在冷战时期承办过加拿大与苏联的友谊赛,但最终球场被拆。夜总会里举办了黄金小子秀,参加选秀的俊男们吸引着大胡子市长的目光.......但市长最终因贪污黄金而落马。二战时期温尼伯被法西斯占领,市长被逮捕,伯蒂奇大街改名为希特勒大街,熟悉的极权统治特色起名方式……温尼伯改名为希姆莱市........影片最后母亲躺在在雪地里抱着早逝的弟弟,这是一个虚构的画面,却也每天会出现在母亲的脑海中。

 5 ) 意识流电影

怎样才能清醒,怎样才能逃离这个城市?北极圈地区城市黑夜太多,梦太多,大家都浑浑噩噩有点神经质。
总是一部表现某男子威胁要自杀的电视剧。通灵者。母亲发现女儿失贞。
市政建设要砍老树,市民拒绝,市长说好,后来派人炸掉树。
很多人梦游。
“女性绝望和虚荣的味道”
意识流电影。
被踩实的雪如同化石。
“这座大楼就是我的父亲,在这里我学会了所有男性的东西”。看曲棍球赛,球人。
孩子用鹦鹉惩罚怕鸟的母亲,因为她不起床做饭。
松鼠弄电线,动物园起火,马跑入河冻住,成景点。
50年代抽烟比赛。
交配的公牛在草原上发出凄烈的叫声?
早逝的哥哥。
没有了灵魂,一个城市会变成怎样?

 6 ) 关于温尼伯

    店里看到张碟,叫《我的温尼伯》,封面晦暗。没听说过。不过以多年淘碟的经验,一准是个闷片,搞不好是个超级闷片。
还是买了。看闷片是欣赏水平的标志,表明有水准,有格调,哼哼。不过,买这张碟,其实是因为它的名字-----温尼伯。
片子果然足够闷。不好意思,一个小时零几分钟的片子,分三次才看完----头两次看一会儿就睡着了,第三次干脆用了白天的时间,才避免第四次接着看。当然,不是欣赏水平不够,应该是我太困了。
有个毛病,无论是碟还是书,再不喜欢,也要硬着头皮坚持看完,有些受虐狂的味道。也许,精神上曾经被饿残过,饥不择食,落下这个病根,生怕丢了什么好东西。也许,后面有一个镜头会击中;也许,后面有一句话能心动。
还有一个毛病,一堆碟或者一堆书里,会先挑那些不怎么好的先看。最好看的放在最后。就像一串葡萄,根据是先吃那颗最好还是那颗最不好的,可以把人分成两类。我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那类,不能及时行乐。
温尼伯,北美大陆中心,一个多雪、梦游的城市。温尼伯的人,最有通灵潜质,但他们总是昏昏欲睡。也一定是因为嗜睡,他们才从不离开这个城市。温尼伯人是夜晚的公民,这个城市的梦游者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十倍,市民们走路都在做梦,或者做着梦走路。
这里很冷,呵出的气在空中结冰,叮叮当当落在地上。
这里有雪花化石。脚印缓解了记忆。雪花飘落的时候,城市变得无法无天。灯光很美。这个时候,汽车都闯红灯,警察也不追究。
城里有黑暗的小路,形成网络,地图上找不到这些小路,市民全知道。在这些小路上,能听到许多奇怪的波段。有个女声在说,我是男人的好朋友。
火车在阿灵顿大桥上碰头,然后分开。桥是为了尼罗河设计的,因为一个错误,放到这条河上。桥经常睡眠,每当梦到郁郁葱葱的尼罗河,就有一根钢轨掉下来。
有个孩子,不知该做什么,就把体育场里的一万把折叠椅都放下来,然后再扶上去。还有一些人,因为无事可做,就去世了。
上面从“北美大陆中心”开始的这些话,都是电影里的话。我说不出来这些话,所以有些沮丧。
所以,这个电影其实还是不错的。

 7 ) 《我的温尼伯湖》:失落在风雪中的城市

一、失落的城市
     “若想知道主人公的故事并分担他的忧伤,似乎只需看那风景。”——奥尔罕·帕慕克
 
     认识一座城市有很多方法,可以先从每一处景点和建筑出发,按图索骥,就像每个观光旅游的人那样。借由这每一个景物,每一条街道,每一盏路灯,拼凑出一整座城市的外貌。而对于那些外来者来说,游览一座位于加拿大南部的湖城,看到的皆是风雪连天的美,路旁屋舍透出微光的美,钢筋水泥的工业之美,墙壁剥落的破败之美。美就美在观者与景物的距离,正如每天都有无数参观者站在厚厚的玻璃后面,观赏那略带忧郁的微笑,而画中的人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美,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冥想世界,被生活的命运所羁绊纠缠。在一个出生并成长在温尼伯湖畔都城的人眼中,很难用拼图式的方式描绘所在故乡的全景,在他们眼中,温尼伯湖是乡愁,是梦境之外的时间,昏昏欲睡的冬夜,开启童年的钥匙,美容院的风筒声,破产倒塌的伊顿百货大楼,从火焰中逃跑的马群。他们看到的首先不是美景,而是景物之后的记忆,和那些已然习惯了的悲伤,快乐与死亡。
 
     影片的开始没有任何渐入和铺垫,母亲的扮演者安·萨瓦吉突兀地出现在镜头前,镜头外的导演正在提示台词给她。这场戏是母亲在揭露汽车后座上发生的,那场被女儿隐瞒的性爱事件。她的语气和神态颇具威严且不容侵犯,而话题的私密性让观众有些措手不及,又无处可逃,似乎被直接窥视了内心中的秘密,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对故事的主动感知。但这并不会让观者感到拍摄手法上的简单、粗暴,反而是通过母亲这一角色,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顺从和安全感。导演就是这样借助画面和台词的冲击力,直接将观众带入他眼中的温尼伯湖。虽然影片是以导演的角度出发讲述的,但他本人并没有出现在影片中,哪怕是扮演盖·马丁的演员也没有对影片起到很大的影响,控制全片的导演的旁白,引导着观众对于整个城市的感受。看到最后,真的让人产生了一种甘苦与共的感觉。
 
     人生一直都被看作是一种梦境。可以随意回放,每一次演绎都如影片播放一般清晰,可当定格在某一个画面,却又发现声音与颜色都在逐渐消退,意识开始失去控制。你挣扎着想醒过来,却无法断定,梦境与现实,哪一个人生才更加真实。在一个昏暗的隆冬深夜,缓慢行驶的列车,幽远的汽笛声,冷风卷着大片的雪花,车厢里都是半梦半醒的旅客。在这列被称为“逃离故乡”的火车上,导演盖·马丁准备在离开之前对温尼伯湖进行最后的环顾。在常年的积雪下,翻开时间的沥青,显露出来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对于故乡深深的乡愁。这是一座比祖母年长四岁的城市,追寻着冬天的轨迹,从袅袅烟雾中,温尼伯的灵魂依稀可见。不论是一年一度的寻宝活动,1919年的工人大罢工,降神会的流行,商场破产带来的悲剧,抑或是被拆除的曲棍球场。既是属于盖·马丁的回忆,也是属于温尼伯的生命之路。就像那种无法抵御的寒冷,令人害怕,也赐予人快乐。那些手握单程车票的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故乡本身就是难得的宝藏。痛苦或者快乐,都是带有忧伤的喜悦。住在这里的人注定永远被梦境纠缠,享受着梦的甜蜜,又难免挣扎着醒过来品味苦涩。正是这种苦涩的甜蜜,是温尼伯的滋味,也是生活的滋味。
 
     在温伯尼唯一一支冰球队,海湾队被解散之后,他们在商场里租了一小块地方,作为马尼特巴名人纪念厅。所有的回忆都被存放在照片中,然后展示这间狭小的厅堂中。照片中的背景,被时间赋予了记忆,甚至比照片中的人物更加重要。影片大多时候呈现黑白两色,偶然会有色彩出现,它的出现是被严格控制的,往往代表了现代的入侵,对于现实的不满,断弦的不协调颤音。所有关于过去的,美好的回忆都是黑白色的,仿佛是被睡梦包围坏绕的宁静,失落的传奇,繁华的梦境。

二、母亲、神奇、交叉地带
 
      母亲是人们的第一个故乡,而故乡则是大多数人的第二个母亲。因为有了母亲,有了共同生活的回忆,让故乡更加难以割舍。母亲和故乡,它们如此相似,又彼此不同。每个人在长大的时候,都想脱离母亲的管教,离开拥挤狭小的故乡,走向更开阔的世界。但总有一天,母亲成为了想见再也见不到的人,故土成为了想回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在对于温尼伯的刻画中,母亲占有了大部分空间,她把头探进列车车厢,她的身影、话语出现在不同的事件和画面中,她几乎无所不在。她是温尼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令盖·马丁畏惧的人。当导演选择谁来扮演自己的母亲时,他选择的标准很简单——找一个最令他害怕的演员。他不知道如何指导她演戏,不敢对安·萨瓦吉提出太多要求。她和母亲一样,都是伟大的演员,也同样,对于盖·马丁来说是最难合作的演员。在他的镜头中,母亲代表了温尼伯最神奇的一面。她锐利的眼神总是能透过冰封的城市的表面,抵达更深的一层,中心的中心。她是仰望天际时,惊现的北极光,她的怀抱是温暖的磁极,是孩子永远的心之所向。她有着如曼尼巴托火车的力量,有她在的地方,就是故乡。每次搬家,母亲都能将屋子的布置恢复原样,黑白电视机、安乐摇椅、旧沙发、老照片,就像整幢房子只是被龙卷风吹离了原来的地方,依旧安然落地,改变的只不过是窗外的风景和过客。母亲喜欢解答隐藏在普通事件表面下的秘密。她对家族的秘密了若指掌,一眼就能看透孩子们的欲望和羞耻。她和儿子的关系,如同当地唯一一部电视剧中的母子。在《阳台上的男人》,母亲的角色就是由盖·马丁的母亲来扮演,她每天都要劝自己跳楼的儿子,给他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在现实世界中,母亲令人畏惧也让儿子找到方向,她让人想要挣脱,又割舍不下。所以,盖·马丁这样形容她:“她如冬季般永生,野牛般古老。交叉地带般神奇。”她带有温尼伯湖畔冰雪天的冷漠,却也有温尼伯那种让人深深怀恋的乡愁。
 
     故乡这个概念和母亲,在影片中是难以割裂的。家庭在控制着他,城市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他。而多次被提及的“交叉地带”似乎是令母亲和城市都如此神奇的“元凶”。母亲身体的三角交叉地带孕育了生命,赐予生命的巨大力量让她如此神奇。绵延八百多公里的北红河,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加拿大,与阿辛那波河交汇,孕育出了美丽的洪水平原,最后飞流直下地冲入温尼伯湖,展开巨大而富饶的身躯。两种河流交汇,两种力量交融,都会创造出一种神奇,就像现实与梦境的碰撞,形成了似幻似真的全新世界。温尼伯又叫做“叉子城”,被环绕的河道所灌溉保护。虽然每年的五月到九月都是阳光明媚的时节,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却往往是每年最寒冷的几个月,冰雪的侵袭和寒冷的迫近才让她有别于其他的城市,有别于毫无个性的四季如春,就像帕穆克的形容“具备了某种迫近凶险的甜美气息”,让她成为了世界上最冷的城市之一。

三、创新的纪录片
 
     在十五岁的时候,别的同龄人都沉醉于香烟、酒精和青春的疯狂探险,盖·马丁就属于沉默的“异类”。他喜欢窝在家里,守着老式的收音机,迷恋上了换台时的“嗞嗞”声。在当时那个偏远空旷的大城区,尤其需要这样自得其乐。长大后,身处娱乐发达的国家,反而很难有这样简单、愉悦的经历。盖·马丁坦言自己喜欢新鲜的事物,经常努力记住眼前一闪而过的东西,喜欢那种全新的感觉。当他看到很多导演不求创新,只是加些情节和笑料到现有的模式中,他就知道该是自己一显身手的机会来了。他喜欢二、三十年代的电影,那时候正好有一种纪录片类型逐渐被人所熟知,那就是“城市交响曲”。早期的这类纪录片,只是简单的将城市景观和生活穿插、剪辑在一起,通过不同画面之间的冲击和联系,激发观者的联想,让他们由此感知导演镜头中这整座城市的喜怒哀乐。一些影片为了保持影像的协调性,舍弃了电影旁白,只是以音乐作为控制和调节情绪的主要手段。《我的温尼伯湖》虽然保留了旁白,但是也能看到默片中常用的手法——穿插了很多写在黑色银幕上的说明文字,比如美发店、气味、迷宫、标记、波长等等,仿佛在用日志记录时光的碎片,把追溯光阴的奇妙过程展现了出来。
 
     “冰冻的马群”是影片中非常震撼的一幕,被熊熊大火追赶得无处可逃的马群,被迫逃入了刺骨的红河中,整个过程都由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童话般的美感和神奇的感觉。旋即,当镜头切入真实的画面,十一个被冻僵的马头伸出了河面,还保留着死前惊恐的表情。现实与被讲述故事之前的巨大反差,使得影片展现出了张力,显得惨烈而触目惊心。那是属于死亡的力量。
 
     看过《我的温尼伯湖》,很难将其严格地归为某种类别的纪录片,因为导演不是死板的学者,拍电影凭借的全是一腔激情。为了建构温尼伯的形象,他运用了很多历史资料和照片,但也有一些虚构的场景,需要演员通过表演重现的历史事件。这给传统意义上纪录片的纪实性打了折扣,但又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诠释了导演的观点。从影片拼贴、散乱、意识流般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很难将其划分到用剧情片形式组织纪录片的类别中。套用大卫·波德维尔的话来说:它远比某种类型复杂许多。
 
     整部电影之所以选择以梦境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因为在盖·马丁的眼中,梦是生活的放大,是毫无拘束的生活,一个可以无所顾忌,可以尽情哭、尽情笑的世界。在梦中的世界,看似无序的拼贴中可以架构出有序的精神世界。影片的主导精神也是受到了西部片的启发,即:“挣脱束缚,取得自由。”但实际上,在《我的温尼伯湖》的结尾,盖·马丁并未实际逃离这座城市。逃离只是作为回忆的一个借口,这种不断挣扎的过程才最为重要,在不断挣脱的过程中,温尼伯从回忆中鲜活流动起来,栩栩如生,美得不亚于生命。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原文刊载于《看电影·午夜场》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3065122/

 8 ) 实验色彩浓厚

  关于历史 关于家庭 关于绝望 关于宗教 关于百货公司 关于曲棍球球队员 关于球场 关于仪式 关于母亲 关于财产 关于降神会 关于梦想 关于纳粹 关于工人运动 关于青少年问题 关于竞争 关于城市小路 关于颓废 关于事业 关于台词 关于交通枢纽 关于起重机关于钥匙 关于大雪天儿 关于游乐场 关于橙色果冻时代 关于离开 关于圣诞节 关于学校 关于演员 关于电视剧 关于破坏者 关于大萧条 关于谎言 关于通灵大师 关于桥梁 关于成长 关于赌博 关于惊慌 关于被遗忘的人



  晃动不安的阴郁的火车 颓废的乘客 半截疑似的火腿 强烈的性暗示 自杀的儿子 脑海中失去了菜谱的母亲 15岁的八哥 集体意外自杀的马 关于导演自己 还有他的影像实验 20分钟后 让我们认识一个曾经伤感沧桑的温尼伯

 短评

感情好满都要溢出来啦!

2分钟前
  • 阿廖沙
  • 推荐

唯一我不喜欢的就是旁白的声音。。。

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盖伊马丁的乡愁带你去漫天冰冻深不见底的温尼伯湖解马。

6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8.2;稳重点儿多么好

11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帅导演在长途车上睡觉

15分钟前
  • nadja
  • 力荐

ENORME!

19分钟前
  • eloise暖
  • 力荐

前50%很喜欢,喜欢到差点要变top 1 也许是因为对家乡复杂的情感共鸣了,“想要逃离”。但是后半段,和冰球有关,导演就开始执着地自暴自弃,无休止的发泄自己的不满,当局和忠于的球队,还有依然没搞清楚的和妈妈之间的关系,然后跳过损坏区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要继续,只有repeat一遍了。

23分钟前
  • 人类学科研究员
  • 推荐

这个是他平静的斑驳腹语

26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重感冒的零下雾气夜里看这种片好合适啊:“乡愁是一首长诗TAT”。威胁妈妈做饭放鸟的回忆太可怕了,羽毛翅膀的拍打声真是梦魇。最后好催泪,sometimes i forget,i forget my brother is gone,还有a chunk of home.

29分钟前
  • 推荐

仿默片的影像风格,黑白的还用了字幕卡,的确是个影痴导演。可是虽然都是过去发生过的事,同时又那么超现实带魔幻色彩,感觉很神奇。盖马丁用影像还原了自己对家乡温尼伯的回忆和想象,很私人,想到哪讲到哪却不觉得乱,很美很美。温尼伯和温尼伯的人们都乘上了冬日的列车,回不去了

3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诗化的语言,梦幻色彩浓郁

36分钟前
  • 稔之
  • 力荐

前半小时观感还不错,挺感性挺有趣味,这之后我的意识开始涣散,精神逐渐崩溃,看到最后喋喋不休的旁白和无尽的影像拼贴直接变成了大银幕上的亡命咒符。盖伊马丁别拍长片了。

39分钟前
  • SaturnianAir
  • 还行

太意识流了。既然运用这样的技巧,那还干吗配解说呢。

43分钟前
  • 菜菜MJ
  • 还行

在家千日好

44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这片剪辑的好复杂,甚至不怎么像纪录片

49分钟前
  • 跑步去流浪
  • 还行

杰作啊杰作

53分钟前
  • 小鸡破逼于
  • 力荐

相当好,简直有点超现实。只是有点太紧的感觉,节奏单一了吧。不过一诡魅起来就很可爱。

54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真是如梦似幻

56分钟前
  • barryk
  • 力荐

盖伊马丁成名作,朦胧的意识波动和梦呓式的乡愁。盖伊实在是一个疯狂的复辟者,不仅仅是黑白的色彩,连高强度的灯光和画面的复古感都可以再现,从头至尾的旁白就是一首情深的叙事诗,枯燥而又美丽。

6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阳台上的男人。中产阶级小公主浑身发抖。罢工。姐姐撞鹿。降神。福克斯下的福克斯 mt center 河冻马头。黄金小子。梦游城市通灵城市。。这次盖马丁梦呓得过了

1小时前
  • 琧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