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

动漫韩国2021

主演:Min-ji Kim,Song-i Park,Ji-won Gu,Ju-Gwang Park

导演:Hye-Mi Kim

播放地址

 剧照

攀岩 剧照 NO.1攀岩 剧照 NO.2攀岩 剧照 NO.3攀岩 剧照 NO.4攀岩 剧照 NO.5攀岩 剧照 NO.6攀岩 剧照 NO.13攀岩 剧照 NO.14攀岩 剧照 NO.15攀岩 剧照 NO.16攀岩 剧照 NO.17攀岩 剧照 NO.18攀岩 剧照 NO.19攀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1:16

详细剧情

  Professional climber Sehyeon finds out about her pregnancy just before the World Championship. For her long-time aspiration as a climber, she struggles to break free from her baby but the baby won’t let her go.

 长篇影评

 1 ) 《徒手攀岩》:前方高能,孤胆向上 (文末有小彩蛋~)

他无所畏

Alex Honnold

Alex Honnold是一个85后加州大男孩,美国攀岩圈的传奇人物。一部关于他的电影《徒手攀岩》(FreeSolo)刚刚获得今年的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最佳纪录片,并有很大的希望在月底摘金奥斯卡。春节长假刚刚结束,一场瑞雪喜从天降。如果你碰巧需要一些新年动力,这绝对是最适合大屏幕观影的震撼杰作。

Alex在参加电影节时终于有机会和观众们一起看自己无保护徒手攀岩的过程,他的手心也不断冒冷汗。“哇,真的挺吓人的。”Alex说,“其实看人Free solo比实际去爬要难多了。”在长达两年左右的拍摄过程中,Alex从来没有浏览过任何关于自己的素材。现在的他看到观众们在电影院里吓得直捂眼睛,整个人高兴坏了!

Alex Honnold

Alex Honnold

对于我等凡人,不使用任何保护措施攀登约1000多米高的酋长峰(El Capitan)不会出现在有生之年的愿望清单上。恐怖的是2017年Alex仅仅用了3小时56分钟就完成了正常人需要3天才能搞定的传统攀岩。《徒手攀岩》全程真实记录了这一挑战人类心理与体能极限的壮举。

《徒手攀岩》海报

大家都说Alex的眼睛里有星辰闪耀,有可能是因为他常年住在自己改造的房车里,整个人非常接地气,所以看起来有点傻憨憨的,十分真诚。2004年,他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只有19岁的Alex对人生有了不同的感悟。成绩优异的他直接从加州伯克利大学退学,“偷”走家里的卡车开始四处攀岩,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注到自己热爱的运动中去,从此上了道。

Alex在自己的房车里做值日

Alex在自己的房车里做引体向上

群山在召唤,我必前往之

无保护独攀(Free Solo)的界定是没有保护员、绳索和安全带的攀爬,其风险必然是致命的,属于岩石上最极限的冒险。任何微小的失误都会引起误判,导致惨剧发生。一阵风,一块下落的碎石,一只来偷吃饼干的鸟儿都有可能令攀爬者失去平衡,从几百米高处坠落身亡。就像Alex在影片中伤感的提到,大多玩儿无保护独攀的运动员都去世了,包括许多曾一起搭档的顶尖选手。他们不仅仅是登山伙伴,更是挚友……

Alex徒手攀岩时常穿“摄影师友好”的红色背心

Alex一战成名的Free Solo挑战要追溯回2009年,23岁的他在愚人节当天完成月华拱壁独攀震惊岩圈。随后他越战越勇,一路刷新全国著名岩壁线路的首次无保护独攀记录,连攀速度记录等,改写了攀岩这项运动的极限。

在影片《徒手攀岩》中Alex挑战的地点位于优胜美地(Yosemite)国家公园的酋长峰,(ElCapitan)这里从未被人无保护独攀征服过,也早在他的计划之中。每当Alex想要突破自己极限的时候,都会回到优胜美地的山谷里。“优胜美地拥有干净的花岗岩岩壁,高耸庞大、攀登难度高,为当今最好的攀岩者提供了几乎没有限制的挑战。比如,至今为止还没有人尝试过无保护独攀酋长峰上任何一条路线。”Alex几年前还在他写的攀岩经验分享书《孤身绝壁》中表白优胜美地和他的“上帝”酋长峰。很快,他自己刷新了这项历史记录。

《国家地理》杂志封面

户外极限运动的魅力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它帮助人们逃离一切世俗和喧嚣。在悬崖峭壁之间,渺小的人类绷紧那丝神经纤维,不断重复着高风险的肢体运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阻隔了所有的烦恼。如果你知道失误即死亡,便不会出错了。

“耳边有微风吹过,我感觉自己踏入空中,那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受。我百分之一百的确定,我不会脱落,正是那种确定感让我不会脱落。”对了,医学界专门“抓”他去做过科学研究。核磁共振的结果发现他脑内的杏仁核和普通人不一样,这也印证了Alex对恐惧的理解和控制力确实异于常人。

群山的召唤让这个有胆有谋的少年一次次战胜恐惧,踏上征途。

高能导演组:职业冒险家+美女学霸

《徒手攀岩》由亚裔美籍导演金国威(Jimmy Chin)和他的拍档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联合执导,历时两年多完成全部拍摄,真实记录Alex从训练到登顶酋长峰的全部过程。这是继《攀登梅鲁峰》(Meru)之后两位导演第二次紧密合作,同样聚焦极限山地运动。《攀登梅鲁峰》讲述了Jimmy金国威与他的两位同伴征服喜马拉雅梅鲁峰的过程。影片摘走圣丹斯电影节观众选择奖,却没能获得奥斯卡的亲睐。

《攀登梅鲁峰》海报

Jimmy金国威曾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黄金单身汉之一,他是一位知名冒险家、登山家,同时还作为专业摄影师为《国家地理》杂志、大型运动品牌拍摄图片和广告,是一位冉冉升起的电影人。

Jimmy Chin 金国威和他的同伴在冲顶喜马拉雅梅鲁中央峰的征途上

2011年,他在一次聚会中与Chai相识,顿时被这位来自纽约上东区的睿智女性吸引。当时他正在为自己与另外两位同伴冲顶梅鲁峰失败的经历而苦恼。Jimmy金国威把自己拍摄的喜马拉雅高海拔登山素材发给Chai希望得到一些专业的建议,没想到三个月后才收到回复。漫长的等待让他以为Chai既不对自己感兴趣,也不喜欢他拍的素材。

《徒手攀岩》联合导演 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

Chai在访谈中完全否定了Jimmy以上两种猜想,当时她只是带着头盔,穿着防弹背心在枪林弹雨的科索沃拍摄自己的纪录片。等她回到纽约浏览过所有素材之后,兴奋的告诉Jimmy她看到了一部纪录长片电影的可能性。

后来两位导演的合作不可遏制的发展为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他们开始约会了。意外的关系变化令Chai对两个人继续专业合作感到迟疑,最后却无法控制自己,闭着眼睛跳上了这艘船,因为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

两位导演在《徒手攀岩》工作现场

这位毕业于普林斯顿比较文学专业的美女混血导演的毕业作品曾获得Tribeca电影节最佳纪录短片,那时的她只有24岁。在短暂跟随大师Mike拍摄了电影《Closer》之后,她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纪录片拍摄并稳定的产出优秀的作品。

《Sunset》杂志封面

Jimmy非常直白的表态如果没有Chai的专业支持,他无法完成这些作品。两位导演分工明确,Jimmy负责组织专业的拍摄团队,自己也扛起机器在一线跟随Alex攀爬同时进行拍摄。而Chai始终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克制来确保影片的准确性,在后方组织采访和梳理影片线索。

导演 Jimmy Chin 是一位职业运动员、登山家、冒险家

Jimmy Chin 还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图片

《徒手攀岩》两年多的制作过程中,拍摄和剪辑始终并行。 Jimmy甚至发现了Chai和Alex两个人身上某种神奇的相似之处。“她电影的剪辑谨慎且细腻。在尝试所有一切之前绝不会回头。这显然就是登山者的特定思维模式——她不会放弃。”

导演Chai和她的摄制团队在Alex的房车里拍摄

当Alex开始严肃考虑关于酋长峰的无保护独攀冒险时,他已经成为户外题材影片市场上的焦点,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影片、广告、社会活动之中。只要画面里有Alex在爬山,必定能立刻锁住观众的眼球,令人无法再移动半步。最终Alex还是选择了与自己相识多年的Jimmy带领的国家地理团队,因为他相信Jimmy和Chai在意这个故事,而且能够以一种不妥协其安全的方式记录此次尝试。

高空拍摄需要非常严密复杂的准备

记者Lisa Chase的一篇报道补充解释了Alex这次至关重要的选择,他在大多数电影中,只是在为品牌做事。“你来到岩壁,进行拍摄,反复攀登17次。”但是Chai不一样,Alex第一次与时刻关注真实的人一起工作,这令他感到安心。

更加分的是两位导演的职业背景互为补充,非常清楚另一个人所能做到的事情。Jimmy认为这使得“碰撞的世界行之有效的运行。”两个人于2013年结婚,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在拍摄《徒手攀岩》时出生了。

冒险家当爹也是一把好手

Jimmy回忆起自己有一天在外拍摄时接到正在剪辑室里拼接素材的Chai的电话,“我刚刚把《徒手攀岩》变成了一个爱情故事。”“太好了!”Jimmy愉快的回复道。当你选择与某人组团打怪时,信任是尤为重要的筹码。

导演Chai在Alex的房车进行采访

高难度拍摄:都是套路

拍摄一部关于极限运动的纪录片本身就是一项极限运动。摄制组需要大量的素材支撑故事的发展与人物塑造。Jimmy作为一位具有20年户外经验的探险运动员和职业摄影师,他希望影片保留一种经典的电影风格,这需要大量技术和实操拍摄的突破。

首先,由于拍摄题材的特殊性,所有的摄影师必须是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攀岩者。也许一个攀岩者可以被训练成一位摄影师,但是拍摄可没有时间等候一个摄影师从零开始学登山。

此外,当摄影师被吊在几百米的高空,他们每个人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拍摄单位,做自己的摄影助理,完成精准对焦工作的同时还要确保镜头的平稳运动。要知道,摄制组选择的Cannon C-300相机加上17-120mm变焦镜头可是一套大家伙,导演开玩笑说没想到拍完全片只砸烂了两台相机。

拍摄团队的装备 图片来源: Free Solo Instagram

整个摄影组需要不断的反复跟随Alex训练来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保证“隐形”拍摄,把对Alex的外部影响降到最低。虽然Alex的无保护攀岩行为让所有的人手心冒汗,但是登顶酋长峰的想法已经萌生出8年之久。长达两年的有保护攀岩练习使他可以默背下在岩壁上的所有动作的细节。对于拍摄团队也是如此,好像大家排练了一出规范的舞蹈表演,只不过这次舞台在纯天然的悬崖峭壁上。

拍摄团队 图片来源: Free Solo Instagram

每个摄影师都清楚的知道他们要抓到的镜头是什么,在什么方位需要如何拍摄,何时移动,何时推进,练到最后都是程式化的。Chai特地提到一个有趣的细节,每次路过某个洞的时候,某只鸟总在那里;把手伸进某处岩石的裂缝,已经有三只熟悉的蝙蝠在等候了。

拍摄团队 Cheyne Lempe 图片来源: Free Solo Instagram

拍摄团队 Clair Popkin 图片来源: Free Solo Instagram

Alex冲顶挑战当天,5位摄影师潜伏在岩壁上时刻准备着进行拍摄,一支三个人的跟拍小组留守地面。另外还有一架直升飞机负责岩壁的全景拍摄和Alex攀爬过程的航拍,一共9台相机同时纪录主人公的疯狂冒险。讽刺的是,挑战当天在地面拍摄的摄影师其实是训练演习时在岩壁上跟拍Alex最频繁的人,但他不幸两周前陪女朋友滑冰把腿给摔坏了,只能待在大本营。嗯,看来有时候平淡无常的生活也是危机四伏啊……

拍摄团队 Mikey Schaefer 图片来源: Free Solo Instagram

这种“消失“的拍摄方式为Alex提供了他最需要的自由和自在。“他希望被拍摄,但是他不希望感受到被拍摄。“由于拍摄团队都是与Alex相熟且亲近的朋友,没有人能够忍受有可能会拍摄到Alex掉落山壁遇难的情景。每一个人在拍摄时都承担了频临极限的心理压力,却要表现的云淡风轻,生怕影响到Alex的发挥。

拍摄团队 - 图片来源: Free Solo Instagram

导演Jimmy Chin

孤胆向上:准备奇迹的发生

Alex自己一个人在大森林里训练的时候,经常坐在房车里思考,一想就是一整夜。他没有别的其他工作,无需像都市人一样朝九晚五奔波生计。但是攀岩是一份二十四小时的全天候工作,他发呆思考的内容就是攀爬的方式和路线。这就是他所谓的准备的一部分。“对我来说,无保护独攀大岩壁最主要的就是做准备。实际上,在攀爬前的日子里,我已经完成了攀爬必须要做的功课。当我一旦开始攀爬,所要做的仅仅是执行。”

生活中的Alex就像一个大金毛,总是需要找事情做。他和同伴去攀岩的时候如果遇到糟糕的天气不得不待在帐篷里,他会变得异常烦躁,不停的提起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好日子。这时Alex的同伴扔来一本关于地球地理的书,告诉他今天的任务是在睡袋里看书。于是,Alex变得乖巧,把900页文字在一天内通读透彻。一个多么无趣,又多么有趣的人!

攀岩事业的成功使得Alex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财务自由,他只要接拍两天的商业广告,便能挣到贫苦地区人们一辈子的薪水。Alex在南非乍得和队友一起探险时,看到当地的落后与贫穷,下定决心用自己攀岩所得创办基金会,多做一些公益事业,而他自己始终过着极简的生活,每个月的花销不会超过1000美金。是这项极限运动把Alex这个害羞的大男孩带出了自己闭塞的圈子行走四方,最终跳出狭隘的小我,变得更加谦逊平和。要知道,最开始他选择无保护独攀,也是因为不好意思和别人说话啊!

或许对与极限运动挑战者的家人来说,攀岩是自私的,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安危放在肚皮之外,忽略个体需要肩负的社会与家庭责任。可是如果我们真的带着某项天职来到这个世界,又怎能放弃所爱浑浑噩噩走过一生呢?况且,像Alex这种没有参考价值的特例小孩,95%的时间都是带着保护绳在不断的准备练习的。“我其实只会冒一次险,就是真正裸攀的那一次。”

攀岩传奇人物Tom Caldwell陪伴Alex训练

Alex的女朋友在他的疯狂挑战前为他剪头发

《徒手攀岩》承载着丰富的登山哲学与美学,当观众们看到某个人有如此疯狂的理想并付出行动去实现时,收获了极大的精神满足。Alex因为有了铁杆摄制组的陪伴,在征途上不再孤单。导演挺着大肚子完成长达8个小时的采访,当她听到观众亲口告诉自己Alex故事激励他们走出一个又一个人生困境,无尽的满足和成就感冲淡所有拍摄的苦难。

当电影院里片尾的字幕伴随音乐冉冉升起,久久不能平静的观众们呆坐在原地,纳闷刚刚看完的到底是纪录片,还是恐怖片?直到影院的工作人员们拿着扫把走进来,满地划拉爆米花含蓄的清场,大家才不情不愿的站起身,重返现实世界。

终于,轮到我们自己拨开迷雾,冲出困境,踏上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Alex经过多年专业训练,请大家切勿盲目模仿

Free Solo官方海报 群山在召唤,我必前往之

文末小彩蛋

Salon Bleu驻洛杉矶代表特猫柔同学去参加《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特别展映,激动的见到了导演与Alex!

特猫肉拍摄于活动现场

完全没想到离导演这么近! 感觉自己在老师眼皮底下上课

特别感谢Salon Bleu的读者/花絮摄影师雪总纪录下特猫肉同学激动的背影!

特猫肉同学得到了美女导演Chai的签名

" Keep Clibing! "

文章原刊载于公众号: Salon Bleu 作者:特猫柔

 2 ) 一种智慧

讲背景知识、讲如何受到震撼的文章已经写得很多很好了,看得手心冒汗也不用提了。写点其它的感触吧。

最喜欢的是两个地方,一是在镜头一次次掠过岩石上的每一个攀登特写时,Alex详细讲解整个攀登路线里的细节要点,冷静、清晰,仿佛在脑海中无数遍演练甚至背诵过一样,再看到他记了厚厚一本笔记时,不禁感慨这是熊熊学霸魂啊。印证了那个观点,所有看似拼体力的体育活动,到顶级水平都是拼智力。不管是打球踢球,拳击摔跤,还是游泳冲浪。去思考和观察场上的局势,或是去预判对手的动作并瞬间拆解,或是体会水的浮力与变化并让自己的身体更好地借力。这些是与读书思辨不一样却殊途同归的智力,或者说是理解力。可以想象在面对那座大山时,去理解山体岩石的每一丝起伏,去挑战自然设置出来的每一个难题,这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刺激不仅仅是需要勇气(和蹦极那种纯粹地挑战胆量并不一样),也有无穷无尽的解题的乐趣,可能和做学术也没什么不同。

另一个地方是女朋友问他,你从来不觉得有需要为了我延长生命的义务吗?他清亮的眼睛看着对方说,没有,毫不闪躲和隐瞒。这个问题他答得没有一丝纠结,意味着他非常清楚自己生活的意义。听起来是冷酷的,但对他来说,生命的长度确实从来不是他所考虑的内容。他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投身在当下拥有的每一份时间里,而不是仅仅延长生命。存在的长度的重要性不及存在本身。这就是他的哲学。简直很存在主义了。

能把大是大非分得这样清楚的人,哪怕不去攀登那一座山,都已经是巨大的人生智慧了。这智慧并不在于某种选择是对还是错,因为并没有对错之分,而在于对于自己的选择有多通透和深刻的理解。我并不觉得为了自己坚定相信的东西置生死于度外更崇高,也并不认为为了各种原因而追求生命的延长、追求日常生活的意义更平庸,不论哪种选择,只要是切切实实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然后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选择之中,就是一种智慧。修行无所谓方向,而在乎本心。

我不想重复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智慧简单易懂,只是他用在了难度更大的地方,可以获得更极致的体验。写到这里时我突然跑题地想到那天跟朋友聊到的,这个世界是非凸的,可能并不存在唯一的全局最优解,真正达到最优解的方式是以多样性来达到很多个不同的局部最优解,这样的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最优状态。也就是很接地气那句“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用在这个片子的观后感里吻合得很奇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人和人真是太不一样了,世界上不只是有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并不是为了让自己也去追随他的同样的道路,而是更深刻地知道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相信的东西,然后以从他处学习到的智慧在自己的方向上坚持下去。

认识你自己,然后做你真正相信的事,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3 ) 攀登的时候你在思考什么

没有攀岩过的人,其实无法真正的理解攀岩这件事.也无法对alex的行为给出相对准确的解释.

攀岩的流派其实并不少.和free solo形成强烈呼应的另一部电影黎明墙展示了世界顶级高手是如何攻克free climb难题的.相对于他们而言,抱石,技巧,室内赛又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攀岩活动.看了很多关于两部电影的评价,感觉没有说出我想看到的一些内容的.不如自己记录一二.

alex的成就,用成功登月来描述,其实是十分不合适的.相对而言, tommy的成就更接近于成功登月这样的比喻.tommy是理性的,正常范畴内的传统型攀岩者(和alex相比而言).伴随计划,训练,一步一步接近目标.做好自己的保险安全工作.这都属于正常的一个可达到的工程化目标.譬如在登月过程中如果我们失败一次,没关系我们积累的经验财富依然存在,下次再来.我们可以更好.

alex则全然不同.他的追求的动力源也和tommy不近相同.alex追求的是一种绝对极致的完成自我最高目标的状态.是对自己极限的追求,并且在这个追求通道中完全的不存在自我.自我只是灵魂的容器.他只是在使用自己这个工具尝试靠近他所追求的完美.tommy的灵魂至少还是系在地球上的,还是个普通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将自己看作自己灵魂的容器而已.

其实从攀登过程中的他们的状态也能看出来他们之间明显的差异.在攀登黎明墙的过程中,tommy和他的同伴kevin都是有情绪的人.会受很多因素干扰.tommy的原始驱动力主要来自希望用一个足够困难的问题来解决自己内心另一个绝对困难的困境.alex攀登,仅仅是为了攀登本身.只是想做到这个目标.觉得自己可以做到.能够做成这样的事,是他灵魂的诉求.做真正完美的攀登,是他的诉求.

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不是这种类型的人.但是会有不少人,和tommy是同一类型的人.拥有某方面强烈的原始爱好和冲动.拥有对其天生的热情.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和热情投入进去.追求抵达明确可见的踏实的成功点.而不是完美的完成一件事本身.

并且,在这个追求完美的天平上,将自己的生命当作赌注.不成功则成仁,这绝对又更是异端的思想.但是这种异端思想,才是人类精神中最稀有,最珍贵,最不可思议的财富.即真正拓展和证明人类本身拥有怎样能量的边界.象征了人类精神力量的极致形态.

从另一个角度说.像alex这样的人,和从事专业对冲基金投资的赌徒有一些相似之处.相对一般人而言,他们似乎天生在情感上有所障碍和缺失.客观的说,更像是理性和身体及行为的协调能够统一到一个不会受情绪所影响困扰的程度.但其根源是在于,他们的内心有真正的目的地.

于普通人而言.在生活中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能做到抗拒许多干扰.抛却无谓杂念,将自己所有的能量都积累和释放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能做到这些,这人真的都差不了.区分普通人和出众人的界线,其实说到底就是这一层投入度.

攀岩这件事.恰好本身就是对这种精神力绝佳的考验.当肉体承受着极限的挑战时,疲劳,酸痛,恐惧,成功失败甚至生死边界,就系在一个人的精神力量中.没有任何空间给你有任何除了解决问题本身以外的杂念.这项运动可以看做是漫长人生挑战的高强度微缩反馈版本.

又有几人,能面对自己的难题的时候,时刻清醒.明白自己最终的目标.去理性的分解自己的道路,重复坚持的训练让自己能够克服路上的一切困难.还要具备不断尝试的坚持和不畏苦难的决心.

通往成就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如果追求完美,更是完全另一维度的故事.在我眼中,alex的伟大程度超越乔丹,超越阿姆斯特朗.这甚至超越他成功徒手攀登酋长岩这件事本身.重要的是.他其实是今天的时代中,唯一一个活在通往追求极致之路上且将此事本身做到了极致达成前无古人成就之人.

 4 ) 生与死的相切线

(文/杨时旸)

有些运动就只是运动,而有些运动近乎哲学,因为它们会逼问出对“意义”的拷问,旁人都会疑惑和好奇,“为什么要从事这样的运动”,甚至连从事者自己也会如此对自己发问,但谁都没有答案。或许再没什么比徒手攀岩更接近于“哲学运动”,就像纪录片《徒手攀岩》中那位资深的职业攀岩者所说,“想象一下,有一项奥运会水平的运动,你要么拿到金牌,要么死。”

孤身绝壁,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只凭借手脚,勇士和疯子混合体,有人赞叹他们是英雄,而有人视他们为病态,是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样的运动和从事这项运动的人。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而这群人是异类,始终反其道而行,所以在很多人眼中,他们的心理是扭曲的。在纪录片中,主角亚历克斯参与了一个医学项目,大脑成像显示,用来接收外界刺激的区域与常人完全不同,对于可以使大多数人产生刺激反应的内容,他无动于衷。他自我调侃,“我的大脑完整吧?”这个项目只是想弄清楚为什么有人对于极度危险如此着迷,但仍旧没有什么确切答案。

《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注目着一些极度危险的时刻,却有着一个异常安静的主角。亚历克斯是个清瘦的小伙子,有着深色头发和巨大的黑色瞳孔,他与世界始终隔着一层难以名状的隔膜,不会被外界影响,也不屑于对旁人解释自己。他只是要做徒手攀岩这件事,没什么可说的。他也会有“正常”的恐惧,对于一座向往已久的岩壁心生胆怯,但他终究还是要爬上去。这个故事有着非常标准的结构,主线记录了亚历克斯征服不可能任务——酋长岩之巅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他的回忆、自述以及家人、恋人和朋友们的采访,追溯了他的童年和成长经历。这个故事的核心本身就是一个奇观,人们不知道下一步自己将见证奇迹还是见证毁灭。在这个故事的背景中,穿插着很多同伴的讣闻,一个个著名的攀岩者死在一处处绝壁之下,这究竟会给圈内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每个人在岩壁底端登上第一脚的时候,到底是带着必胜的信念还是怀揣着赴死的决心?这是属于他们的谜。

《徒手攀岩》中有一条隐线,关于亚历克斯的情感,他自小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太亲密的家庭中,从没被父母拥抱过,他承认自己的阴郁,但也并不太以此为意,他依靠攀爬绝壁成名之后,出书、演讲,但仍然居住在一辆房车里,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成立了基金帮助贫困的人们接通电力,他也经历过一些感情,但最终不了了之,而如今有了一位稳定的女友。你看,这些回溯像是心理分析,但最终也无法导出什么结论,有时与众不同,有时也与常人无异。其实,人类基因中总有自毁的倾向,烟草与酒精,速度与激情,其实哪一项也都很危险,只不过徒手攀岩将自毁的可能性变得显性有放大到极端。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件事情能让自己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对于亚历克斯以及他的伙伴们而言,徒手攀上峭壁是唯一的自我体认和自我认同的途径。这些登山者们有一些慢慢老去,不再能重登岩壁,有一些死于壮年,而以他们的标准去审视一生,那些坠落于山崖的和那些老病于床榻的,哪一种才算圆满?这是属于他们的又一个谜。

亚历克斯开始登攀酋长岩的时候,拍摄团队也在做着准备,那些人也都是登山者,是他的朋友,在摄像机后面,有时,他们不忍去看,这个团队要记录下朋友的壮举,但也可能会目击死亡,好友从山崖坠落的最后一瞬将永远蚀刻进他们的大脑,永不消逝,那将会是怎样的记忆。没有什么工作比这个更残忍,他们工作的常态是注视生与死的相切线。

这个故事中的情感极其隐忍克制,最后登顶成功,亚历克斯在电话里对女友说出了“love”,一个曾经他不会表达的词汇,对于有些人而言,向死而生是疗愈自己的唯一方式,他们只能以可能的殒命作为代价,维持生命中的火焰不会熄灭。

 5 ) 纪录片的魅力与素材的魅力

去年有一部纪念费德勒和纳达尔温网决赛十周年的纪录片,叫做《天才之击》。片子通过许多专业人士的采访与比赛录像的重新剪辑,对这场所谓史上最伟大的网球比赛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作为网球迷,我看完非常喜欢,以至于意犹未尽的我马上找来这场将近五个小时的比赛录像完整地观赏了一遍。我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纪录片再精彩也比不上重温一遍比赛转播的感觉。我想那大概就是竞技体育本身的魅力。

说那么多只是先举个例子,我想讨论“纪录片的魅力”和“素材本身的魅力”两者的关系,这是我看完《徒手攀岩》以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你可以说纪录片的魅力当然包括了它所拍摄素材的魅力,但这里就牵扯出两个问题:一个是纪录片可以最大程度展现素材本身的魅力吗?另一个是能否通过电影创作者的努力让纪录片在素材本身的基础上更有魅力呢?这么说有点晕,我们慢慢来讨论。

不知道大家在看《徒手攀岩》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片子最打动你的是什么?整个团队边攀岩边拍摄的辛勤付出?Alex和女友之间的感情变化?和家人和朋友和前辈的交流与鼓励?这些因素可能会让大家有情感上的铺垫,但至少从我的观感出发,真正打动我的是Alex用自己的天赋与努力克服困难最终爬上酋长岩的过程。没错概括到最后就是这么小学生造句似的一句话。然后主创团队通过非常专业的拍摄,把这个过程尽可能华丽地修饰起来,最终让大银幕前的我们叹为观止(IMAX观影效果尤甚)。那么问题来了,让我们做一个极端点的假设,如果影片在介绍完挑战的内容、主要人物的简单采访和Alex曾经遇到的困难(第一次攀登失败)以后,直接展示最后二十分钟的徒手攀岩过程,这个片子还能打动你吗?

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它还是会打动到我,因为徒手攀岩这项运动本身的魅力已经足够了。不仅如此,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考虑到纪录片前后比例的关系,主创有意地将最后攀岩的过程进行了压缩,很多需要屏息凝神的挑战难点被简单地带过了。可以想象如果主创不受时长的限制,将Alex徒手攀上酋长岩的过程从专业的角度重新剪辑,这个震撼程度还会更上一个等级。当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与人的渺小形成鲜明反差,而那个渺小的身影却不借助任何外力,用“金牌或者死亡”的极端方式征服自然的时候,没有人还会关心攀岩的前辈们曾经给出怎样的意见,没有人会在意Alex为什么因为女友而增加了受伤的次数,也没有人会去关注拍摄团队经历了哪些转变(当然我并没有说这些因素不重要,之后会探讨这些因素如何放大纪录片的魅力)。

事实上,之前就有一部题为《孤身绝壁》(Alone on the Wall, 2010)的记录短片,也介绍了Alex徒手攀岩的挑战历程。这个片子只有24分钟,拍摄了Alex徒手攀登犹他州锡安国家公园月光拱壁和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半穹顶的过程。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当作《徒手攀岩》的前传看。因为不是专业的攀岩运动员,我不知道后来的酋长岩比这两处攀岩难在哪里(这也是《徒手攀岩》主创缺少介绍的地方,即我们知道酋长岩很难爬,但跟别处比起来这里还难在哪里呢?我认为纪录片需要一定的专业性),所以在我看来这两处攀岩也非常凶险,尤其在半穹顶的攀岩过程中Alex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心态起伏,平静以后才继续攀岩。也就是说,24分钟的体量已经足够让我体会到这项运动的魅力了,而《徒手攀岩》无非就是适当延展了整个过程,并用更专业的设备与拍摄团队做了更好的展示。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这简直就是《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之间的关系啊。后者说白了就是一种技术与设备的升级,但这种升级从纪录片的维度上来讲是很有区分度的,这也是《徒手攀岩》收获高口碑高评价最后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的重要原因。

对这一部分做一个简要的总结,我以为素材本身的魅力是纪录片好看非常重要的前提,甚至对竞技体育题材而言,素材是可能超过纪录片的呈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人对竞技体育痴迷,对比赛直播痴迷。想象一下如果有机会看Alex徒手攀岩的直播,我们又会是怎样的心态,估计我会比纪录片里那个不敢直视屏幕的摄影师还要激动。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在素材的基础上放大纪录片的魅力。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对素材的编排与剪辑,还有一个是对素材的挖掘。坦白地讲,这两点《徒手攀岩》的主创都考虑到了,只是都没有做好,或者说没有做到极致,展开来讲讲。

在素材的编排与剪辑上,主创按时间顺序对Alex的整个挑战进行了呈现,甚至恋爱的过程也是放在这个时间顺序里进行介绍的,用的大多都是实景实地的拍摄素材,偶尔的穿插性叙事是Alex一些童年记忆和家人朋友的采访。如果看过导演金国威的前作《攀登梅鲁峰》(讲述了包括导演自己在内的三个人成功攀登一座无人企及的雪山的经历),会发现他在那部作品里同样采用了时间顺序的素材编排。不过由于那部作品有三个主人公,而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所以整个作品组织起来会非常丰满,这也是我觉得内容编排上《攀登梅鲁峰》更胜一筹的原因。说回《徒手攀岩》,我觉得导演可以做一些尝试,把这些素材重新编排。比如能不能Alex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想起了女友,然后从这里开始介绍他的恋爱经历,而这个经历对彼时彼刻的Alex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觉得类似这样的编排可以让影片更加紧凑,而不是现在这样vlog似的生活流呈现。甚至还能有更大胆的尝试,可不可以加入一些非实景(后期重新补拍)素材,比如把Alex训练受伤的场景复原,比如重建Alex从第一次放弃到第二次挑战之间的心路历程。这种基于纪录片真实性的尝试,可以为片子加入一些类型化元素(比如受伤就可以有悬疑元素加入),最终让片子更加精彩。这么编排素材的一个例子就是《走钢丝的人》(大家可能都看过对应的剧情片,由囧瑟夫主演的《云中行走》),里面对悬疑惊悚元素的运用非常出色。

然后是对素材的挖掘,这也是我对《徒手攀岩》最失望的地方。主创的确试图对Alex和他所从事的挑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但最后的呈现却比较有限。在我看来Alex攀岩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有两个。第一个是他和女朋友的关系(即爱情)。从影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Alex对待亲情友情乃至过去的爱情是非常理性谨慎的,而这次爱情和这个女友对他的意义显然不同于往常。通过影片我们知道Alex结识女友之后一个月之内受伤两次(之前几乎从不受伤),第一次挑战的时候他让女友在房车里等他而第二次却让她开车离开。这些都是导演直接给出的东西,而我想知道的是女友对受伤这个事的态度与想法(不仅仅是道歉),是Alex如何郑重地审视这份恋情以及女友与他所从事事业的关系(电影里的采访有提到但明显不够),是两次挑战之间女友态度的变化和两个人沟通的过程,但这些导演统统没有做好。第二个矛盾是我对这个片子最期待的一个点,那就是拍摄团队对Alex的影响,或者说这个纪录片本身对Alex的挑战的影响。我们都能看出来,Alex第一次放弃挑战一定和拍纪录片这个事是有关系的,而且在Alex回到地面和一位前辈交流的时候,前辈还告诉他“现在放弃是好的”“你身边简直有一个马戏团”这样的话。而在第一次挑战开始前,同样是这位前辈,也曾和Alex就挑战的真正目的(为自己还是做给别人看)有过讨论。这些东西如果能深入挖掘的话,整个纪录片肯定可以提升一个档次。导演有这方面的意识,但可能是考虑到纪录片的主次问题(可能还是没有信心把这个议题合理地放入纪录片里),最后只能在第二次挑战开始前通过介绍拍摄方法与设备的方式一笔带过。

为什么素材的挖掘很重要呢?因为我觉得电影(不只是纪录片)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探讨所描述事物的本质属性。简单地说,讲梦的电影应该告诉观众这是一个梦,讲人的电影就应该告诉观众这是一个人。而《徒手攀岩》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讲人的电影最后是在讲一个神。当然这个事情是很震撼的,超级英雄能站在世界的顶端当然会让我们动容,但不会让我们产生共鸣,因为他们不是人,是神。这里又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样是攀岩题材的纪录片,而且主人公还是这部电影里Alex的好朋友Tommy,片子叫《黎明墙》(The Dawn Wall, 2017),记述了Tommy和伙伴共同攀登世界上最难的绝壁黎明墙的故事。很有意思的是,Tommy所从事的并不是徒手攀岩,他的攀岩过程自始至终都是有绳索保护的,所以影片直接呈现的震撼程度比不上《徒手攀岩》。但是导演对Tommy这个人物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他从小是一个攀岩神童,在一次攀登过程中遭遇了恐怖分子的劫持而留下了心理阴影,又和青梅竹马的妻子离婚,还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左手食指。这些事都是在Tommy挑战的过程中一一揭示出来的(这也能看出主创在素材编排上下的功夫)。更重要的是,这些因素由浅至深地解释了Tommy一定要去攀岩一定要征服黎明墙的理由。也正是因为这种意愿如此强烈,才让后来攀登过程中发生的转折更有意义(这部分就不再剧透了)。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Tommy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这在我看来是拍电影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回到《徒手攀岩》,Alex真的只是一个神,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吗?当然不是,我们能看到Alex在挑战过程中心态的起伏,这背后可能有家庭关系的养成,有女友的关系,有拍摄团队的影响,还有Alex自己内心的那种孤独。如此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主创们或压根不提或浅尝辄止,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以上就是我看完《徒手攀岩》以后思考的关于纪录片的魅力和素材的魅力的所有问题。从我最早在今年颁奖季前知道这个片子,到通过各种渠道看到片子,再到国内上映刷完IMAX版本,我都一直很喜欢这个纪录片。经过上述思考以后,我对我喜欢的原因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其实在我看来,一个讲竞技体育的片子要牛逼,一定要超脱这项运动本身。比如朗·霍华德拍《极速风流》,看上去在回顾詹姆斯·亨特与尼基·劳达在F1上的对决,背后其实是对已经逝去的骑士精神的思考;再比如贝尼特·米勒拍《狐狸猎手》,看上去是一个富翁与摔跤运动员的故事,背后其实是在讲阶级焦虑,在讲美国梦的破碎。可能有人会说我举的两个例子都是剧情片不是纪录片,那我就要引用去年在原一男先生的大师班上听到的一句话了,这位拍出了《前进神军》的日本著名纪录片导演当时抛出一个观点:纪录片要三倍有趣于剧情片。想想前年拿到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辛普森:美国制造》,主创们对辛普森这个人物的挖掘那要深得多了,整个故事叙述下来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一年角逐奥斯卡剧情片的那几部片子。不仅如此,纪录片还有一种真实的魔力,毕竟生活与现实向来都是最有创意最魔幻的。谁能想到原一男的《日本国vs泉南石棉村》里会出现一个柚冈先生?谁能想到杜海滨的《少年小赵》里主人公会经历这样的转变?谁能想到《美国工厂》里中方经理会想出请美国人来东方曼哈顿上海作为最高奖励这种举措呢?而这些背后反映的问题,远比纪录片展示的东西本身复杂得多。从这个维度上讲,《徒手攀岩》的确可以做得更好。

Alex的背后究竟有些什么呢

写于2019年9月3日

将要发于公众号 深邃的电影

 6 ) 什么是热爱?什么是专注?以及人类为什么孜孜不倦追逐着极限运动?

北京时间2月25日上午,第91届奥斯卡获奖名单出炉,很多人心水的《滑板少年》与最佳纪录长片奖失之交臂,获得该奖项的是金国威和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执导的纪录片《徒手攀岩》

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在现场的一句获奖感言给整部影片的自由、冒险、探索精神盖了章,她说:“这部电影献给所有相信不可能的人。”

为什么不可能?因为《徒手攀岩》主人公Alex Honnold要做的事看起来不可能,他要徒手攀登900多米高的“攀岩宇宙中心”伊尔酋长岩,他的行为前无古人。

酋长岩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巨型岩石,世界上最难完成的攀岩之一,而Alex的这一壮举被称为是“攀岩界的登月之举”。

伊尔酋长岩,看这垂直大峭壁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在豆瓣上打出了9.1的高分,不少人给出了五星好评。很多人表示观影过程多次倒吸凉气,手心出汗,甚至一度不敢直视屏幕。

《徒手攀岩》攀登片段,Alex如何徒手酋长岩?

没看过片子的可以先看短片感受一下:

《徒手攀岩》攀登过程片段:Alex如何徒手酋长岩?_腾讯视频

道路千万条

不走寻常路是一条

Free solo就是无保护自由攀岩,不能用绳索、安全带等机械类辅助攀登装备,除了攀岩鞋和粉袋之外,只有高耸的岩壁和呼啸的山风陪伴着攀岩者。

攀登过程完全靠四肢和技巧完成,对攀登者的身体协调度、柔韧性、体能以及攀登经验都是极大的考验。“抓、抠、拉、推、蹬、跨、挂、踏”这些基本动作,只要有一个不到位,面临的就是坠落死亡,没有重来的机会。

这种极度挑战自我的运动,已经有很多攀登大佬尝试了,《徒手攀岩》的主人公Alex Honnold就是这么一位牛人。

2007年9月,他在一天内徒手攀爬优胜美地谷的Astroman和Rostrum两大岩壁,是史上完成此壮举的第二人。(第一人是Peter Croft,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无保护攀岩开拓者)

2008年4月,徒手攀爬了美国犹他州宰恩国家公园的月华拱壁Moonlight Buttress,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无绳索登顶。(这一过程被纪录短片《孤身绝壁》完美记录,片中当Alex站在“感谢上帝”岩架上时,他脚下是万丈深渊,无数粉丝为此捏汗啊!)

此照片为《徒手攀岩》导演Jimmy Chin拍摄

2012年,在一天内挑战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最大的三块岩壁:沃特金斯山Mount Watkins、酋长岩El Capitan和半圆顶Half Dome。这三块岩壁加起来一共2134米高,Alex徒手攀爬了1982米,用时18小时50分钟。

他还曾说过:“如果有一天停止攀岩了,并不是因为害怕,而只是因为厌倦了。”

现在打开百度搜索,会有一个条目:徒手攀岩狂人Alex Honnold还活着吗?

这不是大家怼他或者希望他出事,而是他做的事情实在太危险太疯狂,他的前辈里已经有很多人丢掉了性命。

“单人徒手攀岩”先驱约翰·贝克,2009年7月攀爬时从悬崖坠落死亡,终年52岁。

John Bacher

德瑞克·赫希37岁时攀登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哨兵岩,失误跌落,遗憾去世。

Derek Hersey

天才攀岩者丹·奥斯曼,1998年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因意外坠落死亡,年仅35岁。

Dan Osman

然而,尽管这项运动如此危险,身边的同辈一个个离去,Alex还仍然坚持挑战心中的白月光——酋长岩。《徒手攀岩》历时807天制作,记录下了Alex这次挑战之旅。

2017年6月3日凌晨,他来到攀登酋长岩的经典路线Freerider(搭便车之路)的起始点开始攀登,脑海中不停轮播着之前的数次练习,手脚要落在哪块岩石上,哪个阶段是攀登的难点,要变换怎样的姿势……

酋长岩Freerider路线

这个路线有三个大难点:

极限平板,岩壁上的手点和脚点都只有几毫米;

怪兽大裂缝,攀爬时人被夹在山缝里;

特富龙角,两面相互垂直的岩壁,登上去相当于在劈叉。

时间在流逝着,Alex身边虽然只有呼啸的山风,但是这个时候,哪怕是一阵风、一只苍蝇飞过、一次打喷嚏、一次哆嗦,都会让他不幸坠落。

就连摄影师,都不敢看显示器,他们静静地等待着,一次次通过对讲机确认着Alex的位置和安全,一旦通过一个关键点,所有人都深深吸一口气。

摄影师对Alex所处的危险不忍直视

似乎上天也保佑勇敢赤诚之人,Alex经过一个又一个关键点,烂熟于心的动作让他的攀登速度逐渐加快。

3小时56分钟后,Alex终于登顶,成为酋长岩无保护攀登成功第一人。

Alex登顶后在崖边“散步”

粉丝内心OS:别走啦,真怕一个不留神啊!

天生恐惧值偏低

有点直男有点温暖

1985年出生的Alex,从小就喜欢爬树、爬墙、爬屋顶。11岁时候,父母带他去了一个攀岩俱乐部,之后事情就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他每周都要花5天时间,骑车11公里到俱乐部学习攀岩,在岩壁上一呆就是俩小时。

2004年,Alex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他受到了很大打击,但同时也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成绩优秀的他从加州伯克利大学退学,开始一人一车四处攀岩,把有限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自己喜欢的运动中。

Alex和自己的小房车

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Alex都住在自己的房车里,看书、锻炼、做攀岩笔记,寻找合适的攀登地点。

他甚至说自己是个无趣的人,不参加party不泡吧,要么在攀岩,要么就在去攀岩的路上

Alex的母亲经常为儿子提心吊胆,但她选择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她看着儿子从小长大,知道这是他与生俱来的天赋。

她说:“因为这就是他的生活,我觉得在徒手攀岩时,他最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而你怎么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这些东西呢?我不行。”

看了Alex“飞檐走壁”的精彩瞬间后,我们能感受到他在攀岩时的极度专注,同时也能感受到他的恐惧值好像和常人不太一样。

为此,Alex还专门去做过核磁共振测试,结果显示他的“杏仁核”(大脑中控制恐惧的开关)似乎比常人要大,这意味着他拥有对“恐惧”的超凡控制力

做完测试,医生对Alex说:你的杏仁核是完全没有反应吗?

但是,大神也是凡人哪!尽管他在攀岩界数一数二,但是在爱情方面,他却是一个小白

在遇到女友Sanni之前,他是一个连拥抱都不会的人。两个人在一起之后,他才慢慢打开自己,渐渐适应两个人的生活。

攀岩事业让Alex去了很多地方,包括南非的贫苦之地,他看到当地落后的生活条件,决定创办一个基金会,做一些公益事业。

2012年,Honnold基金会成立了,意在寻找简单可持续的方式、改善全球生活。基金会为学校提供LED灯泡,让孩子们能够看清书本;安装太阳能电板和水源过滤系统,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

这个不停挑战自然的人,内心和他的眼睛一样澄澈,和他的笑容一样温暖,他热爱着自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着人类。

这个牛逼团队里

人人都是专业攀岩者

《徒手攀岩》由金国威(Jimmy Chin)和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联合执导。

金国威和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两位导演是夫妻,Jimmy Chin是一位知名滑雪家、登山家、攀岩家,还是《国家地理》杂志的专业摄影师;Chai是专业影视制作人,作品有《抽象:设计的艺术》(豆瓣9.4分)、《攀登梅鲁峰》。

Jimmy和Chai联合执导的《攀登梅鲁峰》,豆瓣9.1

第31届圣丹斯电影节 评审团大奖纪录片(提名)

第27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最佳纪录片制片人奖(提名)

第31届美国独立精神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

戳链接立马get《攀登梅鲁峰》有多牛☟

恐高慎入!奥斯卡纪录片导演体验1500英尺悬崖“露营”

他们各尽其力,Jimmy负责组织拥有丰富攀岩经历的专业拍摄团队,Chai负责用电影人的眼光把控影片的节奏和准确度,组织采访并为团队梳理线索。

很少有纪录片像《徒手攀岩》一样对制作团队的要求这么高,每位摄影师必须是专业攀岩者,他们需要挂着绳索吊在峭壁上,还要设计好每个拍摄点位,同时一切摄影行为还不能影响到Alex的攀岩挑战。

摄制组提前上山定机位

摄制组反复跟随Alex的训练来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保证自己“隐形”,并且清楚地知道什么方位需要什么镜头,何时移动何时推进,已经是一套烂熟于心的操作。

这就意味着摄制组需要在Alex之前就到达酋长岩,甚至要连续几天在山上扎营,这样才方便在他攀登之前就架好所有机位,以便以最佳角度记录每一个攀登瞬间。

Alex正式挑战酋长岩当天,趴在岩壁上的摄影师有5位,地面利用高倍镜跟拍留守的有3位,还有一架直升机负责全景拍摄和Alex攀爬过程的航拍。

双脚腾空的摄影师

整个制作团队避免不了和自己的心理较劲,因为一旦Alex挑战失败而坠崖,那么目睹并拍摄这一切的摄制组,很可能就会产生“是不是自己的拍摄影响到Alex发生悲剧”的类似心理,而假若背负着这种心理,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将难释重负。

除了要做到“消失”拍摄,制作团队在前期准备阶段也完全是佛系的状态,他们完全没有拍摄日程表,而是让Alex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攀登进度。Alex什么时候准备好了,他们就什么时候跟着开拍

很多镜头,都精准抓住了Alex攀岩的要领,我们能看到他在面对凹陷、凸起、岩缝时的动作变换。

从制作方面来看,Jimmy和他的团队可以说是很伟大了,他们和攀登者一样处于危险中,却呈现给了观众非常真实、非常近距离的画面。

如果说Alex的挑战让攀岩爱好者的肾上腺素无限飙升,那么Jimmy和Chai则通过极致的镜头语言让《徒手攀岩》突破了小范围户外运动人群的视野,更冲进奥斯卡角逐拿到大奖,得以让更多人了解Alex Honnold、了解徒手攀岩、了解极限运动摄制团队。

Jimmy和Alex站在酋长岩顶

《徒手攀岩》并不像剧情片一样跌宕起伏,全片到了结尾20分钟才进入高潮——Alex独攀酋长岩的部分。

但是它的看点很精彩

很多人口中的“最佳攀岩纪录片”;

参加了奥斯卡等多个电影节,获奖无数;

徒手攀岩大神前无古人的一次作死挑战;

极限运动大神拍攀岩运动大神,这是什么骚操作?

爬上“攀岩宇宙中心”呼吸自由空气是一种什么刺激体验?

一口气看到结尾,拍手叫好深呼吸之后,或许我们对一些问题能有更深的思考:什么是热爱?什么是专注?以及人类为什么孜孜不倦追逐着极限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豆瓣、Free solo Instagram,版权归创作者所有

 7 ) 不怕死的男友,敢要吗?

怎么说呢,作为普通人,无法理解这种自杀式的攀岩行为。站在亲人朋友的角度,实在是揪心!但是站在男主Alex的角度,家庭的烙印以及影响似乎一直鞭策他不停的向上攀登,并且采取了极为惊世骇俗的方式,而他也很享受这种刺激的攀登方式带来的感受。而在过程中,虽然惊险万分,但男主的沉着冷静,又似乎给观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至于纪录片本身,站在观众的角度思考,是否追求这样的极限运动的Alex是脑子有病的,导演给出了检查结论,只是得出男主的耐恐惧的心理素质高于常人,即杏仁体更不活跃而已。在女友和朋友们看来,男主只是极端固执。而作为拍摄团队而言,拍摄这样的纪录片,显然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因为随时要面对Alex有很大风险死亡的可能性,并且将发生在他们的镜头下,这是很残酷的。所以这部纪录片真的很牛,参与其中的所有人,共同呈现给观众们一部精彩的影片!!也让世人多多少少对极限攀岩运动有一些了解以及理解以及赞叹!!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把生命用到了极致!!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所无法企及的人生!!

 8 ) 一次对这个世代最伟大户外冒险的记录

来自Jimmy Chin的Instagram,攀登中的Alex Honnold

Free solo就是无保护自由攀登。简单来讲可以使用的装备只有攀岩鞋和粉袋,不能使用绳索和机械塞一类的保护设备(无保护),也不能使用上升器一类的辅助设备(自由)。很多人讲这是最纯粹的攀登,其言非虚,这的确就是人类直觉中的攀登。相比于体力,free solo更是一种心理的战斗;是的,这种攀登毫不容错,在几百米高的岩壁上,一个失手就意味着死亡。完美或者死亡是唯二的结局。历史上也的确有一些最优秀的攀岩者死于这种尝试。一切关于free solo的探讨天生就是激烈的:攀登者面对怎样的恐惧?这种尝试是否值得?但不需要探讨的是,每一个free solo的实践者,作为攀登者都要被致以最高的敬意。

《Free Solo》这部2018年上映的的纪录片纪录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free solo之一,Alex Honnold完成优胜美地El Capitan巨石上的Freerider路线。实际的攀登发生在17年6月,是当年最重量级的攀岩新闻。导演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和Jimmy Chin是夫妻。Jimmy Chin是一个知名户外摄影师,专精攀登运动(他自己也是出众的运动员),和Alex Honnold长期合作,为国家地理工作。

影片的主角,Alex Honnold,无疑是个奇迹。他85年生,小时候接触室内攀岩之后视为一生所爱,19岁从UC Berkeley退学进行职业攀岩。在攀登圈子里他是著名的奇人:他离群索居,常年住在一辆房车里奔波在各个岩壁间不断挑战,在和现在女友建立关系前是一个游离在社会边界的人。现在攀岩界流行大概有几个方向:竞赛(抱石、难度或者速度)和难度挑战(抱石、运动、传统),而他和这些都无关。他的追求是现在已超过1000次的free solo。他虽然不是唯一一个free solo的实践者,但的确是影响最大的而且最优秀的。

一点花边是他找到女朋友震惊了所有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女人为什么心这么大。另外片中也有提到,根据MRI,他的确不太能感觉到害怕,所以是完美的基因了……

一个开心的Alex Honnold,完成free solo Freerider后

影片的另一个“主角”,El Capitan(中文一般叫酋长岩,简称El Cap),是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片中把这块花岗岩形容为“the center of whole climbing universe”,对于rock climbing来说是一个很正确的说法。

Alex在片中攀爬的路线是难度5.13a的Freerider,总计长度超过3000英尺(900米左右),共33个组结。路线的难度小有争议,有些人认为是5.12d(据说和前一段时间有一块石头脱落有关)。Alex认为路线最难的部分是一段17个动作的V7(第22组结)。这条路线一般是三到五天的多日传统攀,要用吊帐挂在上面睡几个晚上,不过Alex只用了3小时56分。技术上主要是slab和crack:前者指内斜角度,注重平衡,一般手点脚点都极小,很依赖摩擦力;后者指以岩石缝隙为主要攀爬特征,是传统攀中最有代表性的。个人的感觉slab是爬起来最没有安全感的,难以想象在几百米的高处free solo一大块光滑的slab是什么感觉。

另外这面岩壁的速度记录是他和Tommy Caldwell合作完成的,双人传统自由攀登,不到两个小时,路线是难度5.8的Nose。

国家地理做的路线说明

整片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他准备和完成free solo El Cap的过程。结局的话关心的人很久以前就在新闻里看到了。这部电影的价值就是它真的能让每一个人明白free solo El Cap是怎样一件事,有多难,要经过怎样的过程。说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第一是对于slab岩点的特写镜头。我上面讲slab最没有安全感,这几个特写就能让人明白为什么:slab的岩点都是薛定谔的,你不知道它们存不存在,只有2mm的突出算不算?对于slab还真的就算……三分靠形状七分靠摩擦。第二是对中间那段V7的详细刻画,还包括Alex几次失败(在正式free solo之前的有保护试攀)的镜头。这几次失误的镜头告诉观众,整个过程没有那么简单,是可能失败的。而观众也明白失败意味着什么。看这部电影我从头到尾手心都在出汗,是我看过最刺激的电影没有之一。如果需要观影建议的话我推荐带上攀岩的粉袋,吸一吸手心的汗。

你说这算不算点,算不算

另外这部电影还在如何拍摄这次壮举上着墨颇多,可以说回答了很多人的“这是怎么拍的”的问题。Jimmy Chin为这部电影建立了全部是职业攀岩运动员的团队。简单讲拍摄者要先从岩壁另一边走上山顶,然后使用辅助设备下降到提前设置好的保护点待机,十几人分布在岩壁的关键部分,待Alex到达该部分拍摄。细节上懂的人看片中的画面就能明白个大概了。

不可避免的,Alex面对的生命危险是片中大量讨论的。他虽然对恐惧不敏感,但是也理性的明白一切的后果并对El Cap保持着敬畏。他2007年第一次有保护攀登Freerider路线,之后用了整整十年在心中建立自己可以free solo它的信心。在拍摄中,整个团队都在关心这种拍摄会不会给Alex更大的压力,进而增加攀登的危险性。这种压力不仅在他自己身上,也在所有人身上。

紧张的拍摄

片中还谈了很多他和身边人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女朋友Sanni McCandless。这个女人很大程度是普通人(除了和Alex恋爱),在结识Alex之前不攀岩,第一次出席他的签名甚至不知道他是谁。我猜可能是这种一开始没有期待的感觉才让他们走到一起。其实我看过影片之后也不知道Alex到底怎么看待她:她说Alex非常不善表达,但我觉得不止于此——他是一个把生命寄托于使命的人,其他人在其生命中的位置真的很模糊。Sanni更多的是一个Alex和普通人世界连接的纽带,带着他做普通人也会做的事情,建立普通人也会建立的羁绊。从这个角度讲她是个无私的人,让我觉得她以前保护失误摔了Alex也可以原谅。

正片放映后Alex本人做了Q&A。其中提到特别有趣电影中也没有明说的一点是他的外号Bambi(小鹿斑比)。用代号是因为他们整个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是需要对讲机联络的,其使用的无线电频段是开放的。团队不希望拍摄过程中有人意识到正在发生什么并影响拍摄。叫Bambi的原因是Alex的眼睛很大。真的很大,我见到了。

影片结束之后他在外场和粉丝合影拍照,灯光非常不好黑乎乎他也没有意识到,和演员真不一样。不过现在一点不害羞了。和他握手时我心中一直在说这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手。不过握起来意外的柔和。

荣幸的合影

 短评

请问看电影看出恐高症该怎么治疗?

3分钟前
  • 无语邻
  • 推荐

3.5 事件本身>拍摄。最后20分钟才是电影的意义,那前面80分钟的铺垫显然太长太长了,完全没有必要讲这么多,尤其是讲他的爱情。因为,这样的人不该有女友,如果有,那么女友对他也不是真爱。P PS:楼下说两人爱情没问题的,还说什么饭圈文化,的确Alex也渴望这段爱情,但作为女友,你会愿意你的男友去死吗?爱上一个将死之人没有错,可爱上自杀之人大错特错。

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Alex不喜欢过节,是因为不想让别人告诉他,什么时候该去找乐子。他喜欢及时行乐。徒手攀岩这种旁人望之生畏的极限运动,他就乐在其中,反正恐惧是可以尽力消磨掉的对手。很多同行者对生死都有超然的看法,Alex母亲也觉得,儿子在攀岩的时候是最有生命力,最有感受力的时候,而她哪怕担忧,又怎么舍得夺走。这样的心态,真是很触动。如此危险而叫人敬畏的电影真该在影院看,尽管要是3D制式,会吓得脚软。

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大半的篇幅是在拍前期的准备,Alex的训练和摄制组的安排,一遍又一遍地在El Capitan上上下下,低情商直男式的日常生活,每次拿个锅吃饭观众席都笑出声,以及女友的不理解和思想斗争,非常全面地展现了Alex的生活。我觉得他真的就是把climbing看作一个信仰,我不赞同很多人批判他不顾女友的感受,做这种挑战极限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坚持的自我,顾盼左右对自己对旁人都是很危险的。最后登顶的过程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还是超震撼,Alex爬过了最难的那两段都冲镜头傲娇地笑,所有的对话都超级耿直,感觉像个没长大的小孩子。

11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力荐

不觉得他女朋友有任何问题,Alex方方面面都很渴望这一段关系,批评这一点的人大概只是在造自己心里的神。这和饭圈文化也没什么区别。

16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这么不合适的女友迟早得分。干啥把这个恋爱关系放进去,讲爱情如何改变了Alex的表达方式?一个绝顶伟大的攀岩运动员应该需要另一个同样对征服悬崖上瘾的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不是这个冒冒失失的小妹妹。buh

20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善泳者溺于水,每个徒手攀岩的人都死于攀岩,却没能阻止一个又一个后来者:这就是极限运动的精神。前1个小时的平凡生活和最后30分钟的超人攀登形成对比,攀的过程紧张得想喊救命!如何在不干扰纪录对象的情况下进行纪录也成为一大看点。主角小哥的眼睛里有星辰啊~~~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Alex的女友一出现他一个月就受了两次伤,“还没结婚就撺掇他买大房子”,最后爬完说'i hope he's done'. 看不出来哪里supportive了,完全就是个女粉丝。这么完美主义的人,在我心里没有女友/有个Amy这样的女友才算完美。确实可以拍的更好,但是有Alex这样的主角,已经够五分了

29分钟前
  • blublu
  • 力荐

最后爬上顶的瞬间简直令人热泪盈眶,一个人要有多么疯狂,才在大自然面前显得不渺小。要怎样藐视地心引力,才有资格象征至高的勇气。主角最后出现和大家互动,还打趣说这说不定是你们最后一次看到我了…… 😂

34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力荐

真是看到全程紧张,心脏受不了。也由衷佩服这种疯狂的勇士。感觉男主是那种完全没有物欲的人,不过,也恰好是对一切享乐没有欲望,才会放开自己,去挑战一切吧。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赞赞赞。希望有生之年能把中央公园两块石头free solo了

36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作为一部纪录片,《徒手攀岩》没有老老实实地把亚历克斯攀登酋长岩的视频放一遍,大部分都是亚历克斯的生活和思想,真正进行徒手攀岩其实只占了最后10分钟。这样拍可能戏剧冲突没有商业片那么强,会有一点平淡和沉闷,但观众收获的感动和震撼都是最真实的。没有心灵鸡汤,没有成功学,没有说教,也没有刻意编排的剧情,有的只是一个人热爱爱好胜过生命。人固有一死,不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活法。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大胆追求热爱的事物而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导演并没有神话亚历克斯,与之相反,他也有过摔倒,有过放弃。但正是摔倒,才让我们学会如何站起来;正是放弃,才让我们明白坚持的难能可贵。的确,成功登顶的一刹那如果他哭了会更好看,但导演的目的不是拍一部好看的电影,而是记录一位攀岩者剽悍人生的真实写照。

40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手心确实出汗,但看完觉得拍的太一般!摄影队都是登山者所以技术到位,攀爬的几个难点(大概)都记录到了。但是导演太没想法!这么有意思的人物什么都没挖掘出来,浪费了大量胶片在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内容上。大篇幅记录他和女友,但这个女友除了年轻、相貌可以,感觉在他的生命中没有影响力,跟主角的眼中熠熠生辉的生命力比平凡的像路边的石子。还没结婚就撺掇男主买漂亮大房子住…… 男主是对物质丝毫不在意、天天捧着平底锅直接吃饭的人。男主还很有钱、不用工作只登山就有各种赞助,收入相当于顶尖牙医。所以这个女的真的很emmm... 另外导演太懒了,懒得思考应该怎样呈现这个主角,他觉得主题本身不用任何雕琢,只要简单把他的登山壮举拍下来就可以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吸引大票观众,但其实拍的很欠火候

41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爬完el captain当天下午,Alex继续了他的锻炼。

43分钟前
  • 呜一呜一
  • 推荐

Alex和徒手攀岩这两样本身已经很有魅力了吧,真的没必要加那么多黏黏糊糊的爱情戏码啊!那个女朋友每出来一次我就要翻一次白眼,感觉像好好的纪录片里莫名其妙被塞入了一大段瑞秋麦克亚当斯主演的爱情片。最后又是I love you 、I am proud of you的,为什么要把那么独特的人硬拉进美式肥皂剧里啊!

4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一定是因为看过那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美景,他的眼睛里面才有闪亮的星星。

49分钟前
  • PELOU
  • 推荐

3+1。如果你是 Mac 用户,可以把桌面背景改成了酋长岩,激励自己。

5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说句不相干的感想:人与人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或许就是友谊。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就是如同朋友,最理想的夫妻关系就是如同朋友,最理想的父子关系就是如同朋友。或许朋友听起来不如家人爱人亲密,但是如果把每一段亲密的关系提纯,在最核心支撑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外乎是朋友一般平等的理解,信任,与共情

57分钟前
  • 小狐汔济
  • 还行

技术团队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开场秒入人心的音效处理,还是行至中段看到摄影师们扛着机器与主角Alex一起攀岩,真的都是一个个神人。攀岩段落让人处于目瞪口呆的惊骇感里,最后20分钟对我而言甚至有点“极端影像”了,实在吓得不行。 也许有人会认为本片作为人物纪录片,材料组织较一般、人物形象挖掘浅表(后半段有一幕,导演与团队某人交谈时,对方说“我其实都不了解这个人”)。但换种思维去想,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因为能真切匹配于“把自己全部奉献给梦想”的例子万里挑一。所以,对Alex人物本身的具象细节描绘反而不需多独特,毕竟就连他的生活、他的所有一切,都是他的攀岩事业的一部分。

5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因为从小父母没有给过肯定的爱 母亲总是要求完美 所以Alex就养成了这种追求完美performance的性格 虽然理论上讲Alex性格缺陷很大 可是这样充满缺陷的他做成了这么伟大而不可思议的事 这样想人生真的充满机会和可能性呀 即便你原生家庭充满缺陷 你的人生也可以如此登峰造极。

59分钟前
  • 楚。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