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保佑美国

喜剧片美国2011

主演:乔尔·默里,塔拉·林内·巴尔,梅琳达·佩吉·汉密尔顿,麦肯泽·布鲁克·史密斯,里奇·麦克唐纳,麦蒂·哈森,拉里·米勒,朵瑞·巴顿,特拉维斯·韦斯特,阿里斯·阿瓦拉多,桑德拉·维尔加拉

导演:博卡·格德斯维特

 剧照

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2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3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4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5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6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3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4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5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6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7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8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9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01

详细剧情

  中年男子弗兰克(乔尔·默里 Joel Murray 饰)对聒噪的世界深感麻木,他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每天浑噩度日。他对自私邻居的侵扰忍辱退让,对前妻再婚和女儿叛逆感到无奈,对不知廉耻的电视真人秀选手反感厌恶。终于被诊断出脑瘤和丢掉工作的现实把弗兰克彻底击垮。正当他想以自杀了结此生时,真人秀里贪得无厌的选秀女孩激发出了他潜藏已久的憎恨,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让正义得到伸张。  于是弗兰克出门杀死了他自认为该死的邻家女孩克洛伊,这一幕被另一个女孩洛克西(塔拉·林内·巴尔 Tara Lynne Barr 饰)目睹。洛克西同样厌恶着充斥弊病的社会,她主动参与到弗兰克的杀人计划。两人携带枪支走上大街,大张旗鼓的玩起杀人游戏,成为新闻追踪的焦点……

 长篇影评

 1 ) 一个基于自由、相对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过度解读

初看电影,很容易发现导演借中年大叔Frank之口,抨击美国当今扭曲的自由精神,以及对当今现代性、消费社会的反思。对于商业电视节目的态度,frank一枪打爆了真人秀明星富家女Chole的头,冲上美国超级明星(美国达人秀)的决赛现场,一把AK47把评委、观众和那个天杀的胖子选手全突突了。Frank还对整个美国社会的堕落表达了深深的失望。无论是他那远不止于“刁蛮任性”的女儿、告发他性骚扰的女同事、有人噪音制造器的邻居一家、刻薄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把卫生棉条扔到别人脸上的女人。而Frank更感到无奈和愤怒的,是普通人们,其他所有人对丑恶现状的无动于衷。起初打算吞枪自杀的Frank经小萝莉劝服后,两人拿起枪打算杀光世间people who deserve to die。

但是等等,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难道你的心里不会悄悄地告诉你,Frank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么?难道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信条不就是:每个人都有选择愚蠢的自由么?难道经历过集权统治,Communism恐惧的人们,不明白“人类自由的去傻逼好过一个老大哥去制定一个大道理”的道理么?
事实上(小萝莉表示任何说”actually”的人都该死……),以赛亚柏林在著名的以消极自由反对积极自由的论述中,就以“多元价值观”作为消极自由理解的核心基础。因为自卢梭以来的积极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但所谓“真正想做的事”却可能是自己不自知的。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发现世间的“核心价值”,社会共同体有义务引导乃至迫使个人发现真实的自我,而这将导致“强迫他人自由的悖论”。因而柏林认为,只有在坚持多元价值的前提下,每个人保有自己的私人领域免受他人侵犯的自由才是自由主义的真正要义。
然而,在坚持了“正确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后,我们不得不承认Frank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错的。只要没有涉及对他人的侵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超级明星里的那帮傻逼们拥有继续傻逼的权利,我们也无法阻挡那些毫无大脑的民众们傻傻地守着那些白痴一样的电视节目,我们无能为力。但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Frank驾起黄色跑车,小萝莉钻出窗外拿起手枪时,依然感到那么的热血沸腾?当看到两人被双双射杀时,心中是如此的遗憾?不,我绝不承认这样的激情是观看诸如《雌雄大盗》时非理性的激情,而更愿意相信自己是被一种正义的道德观所驱使。如果从Frank到荧幕前的我们都感到那股正义的悲凉感流遍全身,我们不经想问,这样的正义真的存在(是道德实体)吗?

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垮掉的一代、嬉皮士精神相继兴起。他们质疑和否定传统文化价值观,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表达出他们的愤世嫉俗和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轻视。直到最近,保守派人士依然使用嬉皮士一词作为对年轻的自由主义人士的蔑称。可以说,垮掉的一代、嬉皮士乃至波普主义(Frank:Fuck Andy Warhol!!)等文化现象在美国的流行,被接受,乃至成为主流,代表了多元价值观进一步发展成为文化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尊崇传统道德观的保守派发现越来越难以反对这些叛逆的年轻人,因为自由主义精神和多元价值观正要求保守派们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于是新兴的艺术家们开始追求摒弃规则的自我表达方式,摇滚歌手们则对现有的文化规则持鄙视态度,于是价值被消解了,传统道德的意义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到今天,我们甚至很难去评判一种社会风尚是对的还是错的,因为这些风尚都起源于特定的文化,而人们似乎并没有独立的标准去衡量文化的优劣。
这就是Frank在影片开始时陷入绝望的根源了,他陷入了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如果我们断言道德信念是由他们的社会、文化和心理设置决定的,那么就没有客观普遍的标准,以便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择和判断发生冲突的伦理观点和实践。而Frank心中信奉的其实是一种道德实在论(moral realism),他相信存在着客观的道德真理,而且也存在着客观上确定那些真理的方法和程序。Frank(想要)相信,就是那些道德真理,让他可以断定电视上的那些耸人听闻行为是错的,即便他的信念在付诸武力实践之前是那么的软弱无力。

很可悲的是,文化相对主义者从来不认同Frank的理念。他们相信不同文化间产生不同的习惯习俗,这些不同的习惯和习俗产生不同的道德规则。因而不同的道德规则间是无法比较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学》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古波斯的国王大流士对他在旅途中碰到的各种文化感到好奇。他发现卡拉蒂安人习惯吃死去父亲的遗体,而希腊人把火化看做处理死者的一种自然贴切的方式。于是,有一天他召集了两个卡拉蒂安人和希腊人。他问希腊人是否会去吃他们死去父亲的遗体,希腊人感到震惊并表示无论给他们多少钱,他们也不会这么做。而卡拉蒂安人则表示,请再也不要提把父亲火化这种可怕的事。
对于文化—道德相对主义来说,如果说消费主义文化产生了消费主义道德观——那种在电视机上嘲笑跑调歌手,看女人互扔棉条的道德观。首先我们不能说消费主义文化是错的,因为文化间无法比较,我们甚至都不能说非洲某个吃人部落的文化是错的,不能说穆斯林原教旨主义文化是错的,我们当然也不能单单责怪消费主义文化。而消费主义文化必然导致消费主义道德观,所以我们也没有什么理由去责怪这样的道德观。因为我们既然找不到客观的文化标准,我们也就找不到因此而衍生的客观的道德标准。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片名,《上帝保佑美国》,为什么要提及上帝呢?因为上帝曾经是保证道德客观性的最强理由,上帝的启示就被认为是真理及其辩护的根本源泉。但自现代科学的兴起,上帝的权威性消失,同时笛卡尔的二元论为“事实”与“价值”的分离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从此,道德这种“价值负载的”概念就从“科学的”,“客观的”概念中分离了出来。至此,从持此种观点的人看,伦理事实、道德实在的概念消失了。

但这样的理念论证真的让我们心悦臣服么?把希特勒的种族政策看做当时德意志文化的自由衍生真的合理么?当看到伊斯兰文化衍生出哈马斯这样的畸形产物,我们真的可以对他们的暴行无动于衷么?就如同Frank一样,我们无法认为这些事实是“价值无涉”的。我们相信,由于人的本质,由于自然乃至上帝的原因,存在着某种天然的正义,而这些正义都或多或少地留在我们心中。我们不愿意承认道德相对主义的正确,因为我们不愿意在面对不正义和残忍的时候麻木不仁,不愿意在面对丑恶和卑鄙时软弱无力。我们相信,Frank感到的愤怒,我们每一个观众都一样能深深地体会到。
而这种正义是什么?我不认为它是卢梭所代表的,自社会契约订立后所产生的公意(general will);不认为它是共产主义价值观所代表的,经理性计划所产生的“社会理想”;不认为它存在于一切法西斯和独裁者为束缚人民而编造的妄想中。它应该来自每一个人类社群在演化中所产生的共同的自发秩序、传统、与美德,相信它来自于人类善的本质,来自信教者心中的上帝,不信教者脑海中的自然神。
所以我更倾向于相信Frank是一个真正的保守主义者,他保守着传统社会所有值得坚守的价值。他只杀“值得杀的人”,对在观影中保持沉默的女人表示感谢;他拒绝对一个小女孩的性感程度做出评价;他不太在乎电视台主持人的具体政见,只谴责他的刻薄;他为小女孩的谎言感到愤怒并敦促她马上回家。所有这些,哪怕已经成为一个杀人犯,已经游离于社会之外,他依然坚持对每一件小事都进行社会意义上的价值判断,他是个杀人犯,但仍然坚守着他心中美好的价值。所以为了守护他传统的价值,Frank是一定会死的,他和小萝莉不会像《真实罗曼史》一样,逃亡法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的死,也是他坚守价值的圆满。
所以我想埃蒙德伯克会为此感到欣慰的,如果穿越250年,我相信Frank会是一个优秀的老辉格党人。

也许上面我这一大堆废话,都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导演或许最大的目的还是讽刺消费社会,因而我很有自知之明地将本文定位为“过度解读”。导演的一些细节,或多或少地表明了他对Frank的嘲弄。他想杀死的那个刻薄的节目主持人,在晨跑时会对女生问好,表明他也许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刻薄。临死他所说的“只因为我在电视上的政见?”也暗示他或许在现实中是另外一种身份。而最后,当Frank在选秀节目现场为那个死胖子出头时,死胖子却说“我是想上电视才自杀的”,彻底否定了他挺身而出的理由。导演或许还是有些一些“后现代”的毛病想要解构这解构那的,但哪怕是他无意为之,我们仍然被frank的精神深深感动。
而如果,导演让最后的结局像《黑镜》一样,在节目现场让主持人大呼Frank演技出众,让Frank的恐怖行为也彻底解构为一场电视秀。我会毫不犹豫地对导演说“Fuck you!”并义无反顾地给电影打上一星。信念,不容亵渎。

Frank是保守主义的,但他的保守主义并非传统主义所能概括。他所保守的,是美德和自由。

 2 ) 如我所知~~~~一张漫长的杀戮名单

春节期间,重温了一遍美帝B片神作《天佑美国》God Bless America。之前也看了几遍,曾想吐槽,下笔时踌躇无语了,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这是一部美国精神到爆的影片,三观正到极端,每一个细节都能引发观者发自内心的震撼,瞬间各种共鸣。这也是一部能让人笑着看完的黑色喜剧,结局却满是泪点。美国号称自由世界领袖,凭借着远离旧大陆文明纷争的地缘优势,以压倒性的技术力量暴力清除新大陆原住民,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在世界文明体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时至今日,总是胜利美国使得美国人自豪感到病态,这病态以自由泛滥的形式表达出来。美国的各种文化符号,无不带有强烈的自由主义印记。而电影作为当代最强烈的文化传播平台,更是将这种印记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电影是一个国家最直观的文化表达,美国社会的传统俗套在这部影片里无处不在,程式化的画面细节其实是最好的宣传手法,观众警惕性小,接受度高,夹带私货容易。俗套拼盘在第一时间就瓦解了大众心理防线,让说教轻易的变成了心灵鸡汤,让少数人的真理变成了普世价值般容易接受;这都是其他文艺形式无法比拟的高效率,反之则自我局限,沟通举步维艰。

第一个打动我的细节,是影片主人公得知身患绝症,欲吞枪自尽的桥段。之前的开场并不闷,自私的邻居、娇惯的女儿、三俗电视节目、绑架民意的名人、单位的烂人事、失业~~~~YY中屠杀邻居全家和单位同事。这些都做了极好的铺垫,为主人公后来的行为发展找出了合理的逻辑,内外因相结合的哲学因果律,教科书式的合情合理。盒子里是一只被包好的M1911,军队的标准制式武器,狗牌也暗示了主人公的从军经历,一个曾经的传统型的军人。一个在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泛自由主义甚嚣尘上,反战反兵役为荣、拒绝服务国家能得到大众支持的时代,依然遵循保守传统的“不甚合群”的人。和前面的铺垫一下子贯通起来,人物在这个时候变得丰满,有血有肉,不再是一个生硬的角色。人事未了,自杀未成。男人选择绝地反击,至少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同归于尽。涤荡天下的任侠精神,是人性共同选择吧。

看到他将那个未来之星铐到方向盘上,把一团纱布塞住加油口上点燃,微笑着转身走开,随即纱布被气流带走,主人公手忙脚乱当着围观的人一枪射杀了车里的人,鲜血溅满风挡玻璃。从文艺到现实的切换让人忍俊不禁,现实主义感油然而生。自认为人事以尽,可以一了百了的时候,那个散发着精灵的光芒的小萝莉介入了,没有峰回路转的矫情,平铺直叙一拍即合。不管初衷如何,此时已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惯性了。

影片到此容易歧路亡羊,很多怀着三俗心态的人是本着“萝莉控”的心态关注后面的发展。于是影片借着主人公的口说出了一句大义凛然的话:“这个社会应该给成年男子高一点的定位,不要总是‘萝莉控’‘恋童癖’。”和前面的台词遥相呼应,对主角的平视此时成了仰视。若仅靠几句大话是撑不住场面的,随后的一系列情节和与之相适应的对话更是让人心服口服。当小萝莉狞笑着说出:“所以我们的最高指导原则是干涉曲速前人类文明的演化。”这句话时,我看到一张漫长的杀戮名单展开了。

谁是该杀之人?这是影片里提出的严肃问题。如果这个“该杀之人”定位不当,整部影片就不过又是一部暴力美学俗烂片,民间正义更无从说起。于是那个大喊着“帕金森症是上帝赐给社会主义国家疾病”质疑“我们难道生活在俄罗斯”的茶党分子、那个“我宁可失去言论自由也不让言论自由协会为我争取言论自由权”叫嚣“言论自由协会比基地组织还坏”的节目主持人,那些打着上帝旗号招摇撞骗的神棍、一辆车占两个车位的混混、打听“这女孩多少钱一晚上”的流氓一一上榜,成为“最高指导原则”下民间正义二人组消灭的对象。

前面说了,自由主义是美国的民粹,杀人放火的手段都扛这面大旗。对自由主义的滥用使得美国社会一样充斥着病态的空气,浮躁、粗暴,种种文过饰非。拨乱反正中个人力量渺小,无论过程看起来多嗨但这个故事必然以悲剧收场。

先是女孩的谎言被揭穿,为了加入这个民间正义二人组,女孩讲了一个在美国司空见惯的故事:“我妈就是你们说的妓女,他和男朋友住在拖车里,每天晚上我妈睡着以后,他就过来强奸我。”任何大叔面对这种告白都会被打动。在一路狂杀之后,大叔突然得知自己的绝症是医生搞错了患者名字,惊喜之下开始计划和女孩到外国去重建生活,纯洁得一塌糊涂啊。却从电视里偶然得知,小姑娘原来是正常家庭里逃家,叛逆期的孩子真不得了。无悬念,先干掉对小女孩心怀不轨的流氓出气,再将车送给小姑娘让她自己回家。小女孩对着绝尘而去的男主,气愤的吼道:“操你妈的弗兰克,你丫就是一个最可悲的烂人。”到此所有的萝莉控要是还有点良心,就该彻底知道这绝不是一部宣扬负能量的三俗片了吧。观众此时三观还不正的话,那是无可救药了。

一个人踏上不归路是所有英雄的选择,冷战以来,弱者反抗强者的强力符号——AK47登场,她将成为主人公最后的伙伴吗?以独闯龙潭的气概来到美国乃至世界的恶俗之源,电视台选秀片场准备大开杀戒之际,女孩回归到故事主线。那个用俗烂寄生俗烂的新秀被杀死,印证了“正义没有教育的义务,教育是你爹妈的责任,正义只负责清理没教育好的垃圾”这个振聋发聩的警世恒言。此时小女孩手中的AK47喷薄怒火,正是“美人如玉剑如虹”的大写意境,英雄不寂寞。一老一小倒下,黑屏上出现God bless America(上帝保佑美国),全片嘎然而止。

影片取名《天佑美国》God Bless America。以工业符号、自由主义符号对抗后工业时代享乐主义、泛自由主义病态。显示了美国文艺工作者的思考深度,虽然是对人类文明演化提出了极端的意见,但这绝不是人云亦云的跟风,而是真实独立思考的结果。说了这么多,这是发达工业化国家诠释文明话语权的有力表达,不是弱势民族弱势文化心灵能产生得了的文艺高度。

 3 ) Frank...ly

Frank梦到自己变成了总统。 守望者中,笑匠枪杀了肯尼迪。 最后一场戏,手举AK47的Frank皮带上很明显的挂着一个笑匠的标志。 如果说守望者是一部反英雄的英雄片。 God Bless America大概是部反电影的电影。 故事本身相当魔幻,情节没有缜密的逻辑,人物也缺乏合理的动机。 但这一切都在精心设计之下被非常有趣的安置到了或者说被还原到了现实的社会环境中。 片子虽然荒诞,观众却不会有距离感,有意思。

 4 ) Beat The Devil's Tattoo 这歌词已经在电影开始时揭示了一切

beat the devil's tattoo(击鼓召唤恶魔)
You have forsaken All the love you've taken
往日的爱,不复存在
Sleepin' on a razor,There's nowhere left to fall
坐立不安,走投无路
Your body's aching
那份身体的刺痛
Every bone is breakin
那粉身碎骨的痛
Nothin' seems to shake it
无力摆脱,纠缠一生
It just keeps holdin' on
咬牙坚持,忍痛前行
Your soul is able
你孤独的忍受
Death is all you cradle
只有死亡是你的归宿
Sleepin' on the nails
坐立不安
There's nowhere left to fall
走投无路
You have admired
你的肩上
Every man desires
承载所有男人的梦想
Everyone is king
王者无敌
When there's no one left to pawn
失败已成为了历史
There is no peace here
没有和平
I thread the needle through
我手持一把长剑
You beat the devil's tattoo
你击鼓召唤恶魔

歌词和故事一样的
一个人觉醒了,却迟迟不肯出动。他坐立不安难以忍耐,日夜被自己的所思所想折磨着。周围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他,而每个人最后的归属都是死亡。
即便他的灵魂是那样强大,但廉价的现实撕扯着他的灵魂。
他迷茫是否就这样让自己心底压抑的混沌暴走,他迷茫是否应该以“清醒”之名发泄对世界的愤怒,但是在最后他坚强的灵魂让他打败了心中的邪念。
歌曲最后反复的“我穿针引线,你打败了恶魔纹身”,就是指这首歌中的“你”最后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你”并没有让恶魔暴走纵横,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把这恶魔纹身打败了。
和电影是非常相配的一首歌曲,其实也已经暗示了最后的结局。
——“只有死亡才是你的归宿”。

 5 ) 歌单

1.《beat the devil's tattoo》
开走雪佛兰车的时候
2.《school's out》by alice cooper
杀chloe
3.《it's on so quiet》 by betty hutton
电影院的
4.《hello hooray》 by alice cooper
做梦
5.《let's get away from it all》 by rosemary cloonery
杀茶叶党,占两个停车位的人,宗教领袖
6.《missing mountains 》
Frank得知 roxy来自家庭后要和她分开
7.《i‘m not like everybody else》 by the kinks
去Amercia superstarz
8.《i never cry 》by alice cooper
片尾曲

 6 ) 尽管我是包容的,依然很想打丫的

与《上帝保佑美国》(以下简称《上》)的共鸣点很多,所以这是一部很迎合一部分人情绪的电影,比如我。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从来不去考虑甚至顾及别人的感受,让自私在公德面前暴露无遗,自私于是就更加自私。当这样的一类人开始逐渐增多,并渗透进主流文化,就好像一个苹果上面出现的深色斑点,你知道它会导致一个脆嫩多汁的苹果走向腐坏的不归路,该过程不可逆转。在理解这点之后,整个电影的情节就非常好理解了。在此,分析电影中的那些桥段。 强烈剧透,没看过电影的勿入。 一:干掉狗日的邻居! 首先,这户邻居就住在隔音极差的墙壁对面。他们家有一个总爱在深夜尖声哭泣的婴儿,还有一个电视总爱开很大声的丈夫。他们绝对不会理会你白天是否在上班,你是否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以及你此刻是在看书还是躺在床上被吵得无法入眠。 那么,干嘛不干了丫的? 于是男主角手持喷子破门而入。首先干爆了直接噪音干扰源——电视机。然后干爆了直接责任人——男邻居。视线转移,婴儿的母亲拿着婴儿挡在面前,以人性的怜悯作为求生的护盾。然后那个聒噪的讨厌的婴儿被浆果一样打爆了,血溅了其母亲整个上半身。音乐响起管风琴版的婴儿曲,映着男主角的微微笑容。 等等,这样是不是太血腥与残忍了?是的。所以上面那段只是想了想。 我十一岁那一年,得了非常严重的偏头痛,左侧太阳穴就快要炸开,并且这种感觉持续了整个夏天。整个暑假我都在舅舅的小门诊里打点滴,有一个中老年的农妇经常去拿点什么小零碎药品,但是她在购药的时候都会跟舅舅讲大半个小时,从抱怨家里的猪到最近的天气和菜价。声音非常得尖细,很大声,喋喋不休,并且全然不理房间中床位上躺着的我和其他病人。她的机关枪一样的声音严重地加深了我的头痛,让我本来半睡半醒的舒缓状态荡然无存,清醒并非常痛苦且无计可施。一波波袭来的痛苦与该农妇的华语频率有着某种神秘的巧合,在冲击下,我躺在那里闭着眼睛,泪水从两侧眼角滑落。 所以,我很理解男主干掉邻居的想法是来源于什么。不过我当时脑中想的是一块板砖而已。 二:电视上那帮傻逼!——《上》的主要故事线 电影自2分55秒开始,男主角躺在床上看电视,不停换台,电视画面持续了3分钟。里面的内容分别是: 1.二逼彩铃广告——小猪放屁;只需编辑短信“小猪放屁”发送至… 熟悉吗亲? 2.牧师领着一群脑残粉去闹一个癌症死者葬礼的新闻,只因人家搞基。 扭曲那亲? 3.极度脑残的凉茶广告,肌肉男大口大口喝光。 亲切吗亲? 4.“野蛮女生”系列现场节目,几个女的相互辱骂、尖叫,并扭打在一起,其中一个从下体拉出美国特色卫生棉丢到另一个女的脸上。 吐糟无力吗亲? 5.评论员对于一个战场丧子的母亲提出的召回在外美军的呼吁,在尖酸刻薄地冷嘲热讽。并顺带把自己美化到爱家爱国爱社会爱世界的层面,把自己抬高到国家荣誉与爱国荣辱心的层面,说明着自己的忧国忧民大菊为重,我知道有错别字,我故意的亲。 那种膈应感其实你从未远离啊,听过成龙大哥的《国家》就懂了呀亲。 6.一群二逼熊孩子在流浪汉身上放火并且拍视频发网上的新闻。 美国也有脑残孩子呀亲。 7.傻缺集锦(不多注释)之蛋都碎了。一个跑酷哥们从垃圾桶上后空翻下,失败了,摔惨了。 好笑吗亲?猴子也爱笑其他树上掉下的猴子的,这是灵长类动物或者动物骨子里的基因啊。 8.把奥巴马P成希特勒,主持人开喷的评论新闻。这个不用想了,我朝没有的亲。 9.大众选秀节目。三个评委,一个才艺展示者——史蒂夫•克拉克。此人歌喉极差,举止低能,唱歌鬼哭狼嚎,配上愚蠢的舞蹈,导致评委无法忍受无情打断。再说评委,打断之后,问选手,你脑袋被门夹了吗? 熟悉吗亲?多了去了。给点索引。百度刘立功吧。 10.某报复社会的哥们。这个笔者不敢多说。但是这段的重要性在于,这是男主睡过去前看到的最后一组画面。带进了梦里和潜意识。 三:操蛋的一天! 你人生中是否有如此操蛋的一天?打扮清爽上班去,清早车被堵里面出不来,喊人挪车被百般刁难;给再婚的前妻打电话,说好的跟女儿呆一天,被前妻和女儿双重拒绝;走进办公室被各种脑残同事的无聊聊天和笑声吵得不行,跟邻座同事谈了一些自己独到正确的观点反而被耻笑因为这逼听不懂;给公司前台带了本书并且送过花,被该傻逼暗地状告性骚扰并丢掉了做了11年的工作;医生告诉你,你得了脑瘤,没治了,而他正在试自己的新车;瘫坐在走廊里,过来一人告诉你,你不能坐在这里;回到家打开电视,发现大家都在变着法嘲弄选秀节目上那个蠢选手。 你肯定没经历过这么操蛋的一天,但是你也肯定经历过别的操蛋的一天。美好的一天的美好都是一样的,操蛋的一天有各种各样的操蛋。 四:该死的贱人! 有这样一种女的,她长得甜美可爱,是不折不扣的白富美,但她用各种方式诠释着她的贱。她不缺朋友,有钱人不缺这个,更不缺钱,因为有一个富爹的人不缺这个。电视上在全程跟踪记录她的生活,并直播给全国人民看。她穿的衣服要专门在巴黎挑选的高档成衣,她血卷她的妈妈,她爸爸妈妈给卖了豪车作为生日礼物,她歇斯底里因为车不够她喜欢的那么好,爸妈二逼无下限地说,就是这样,她开心是一切,她不开心,就代表我们搞砸了。然后她继续在电视上血卷自己的妈妈。 此时男主接了一个电话,自己七八岁的女儿打来的。哭诉自己要的I phone,但是妈妈给买了黑莓。 男主默默地在操蛋的一天的最后时刻,拿起了强塞嘴巴里准备告别这个操蛋的世界。 电视里那个该死的贱人依然在喋喋不休地他妈的来他妈的去,这次是在血卷自己老爹。 男主默默地放下了枪,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可能,在人生的最后,该做点什么。 五:嗯,该死的贱人! 男主走出房间,开走了永远把自己堵里面的那个傻逼邻居的车。 开心地告诉大家,她确实是去杀那个贱人的,如一个半专业的杀手一般遥遥观望。这个时候过来一个同样很想杀了那个贱人的女孩子。女主就这么来了。这个杀手不太冷,大叔什么的,先不提,提了就跑题了。 男主让贱人去死的方式很浪漫,手铐把她铐在她的生日礼物车的方向盘上,关上车门,点燃油箱,嘭一声爆炸,连贱人带贱人的礼物一起灰飞烟灭,痛快干净彻底。无奈技术条件和经验限制,操作上没成功。男主只能又回来一枪爆了那个正在玩命尖叫的贱人的头。哗啦一片血染红了前挡风玻璃。这个潇洒的身姿迷倒了志同道合但执行无力的小女主。 她随之找到了办完事回去写完遗书继续自杀的男主。并说服了男主,说服的核心内容其实清新简单,你死了就是一懦夫渣渣,你要留着你这条烂命去杀一个贱人,干掉一个是一个,多好。随后她说了自己悲惨的身世(其实是假的),说服了男主带着自己一起行动。 六:知道你为什么该死吗? 下面列举这对宝后面的随机杀人记录。 1.惯出来一个贱人女儿的富豪夫妻一对。不解释。 2.电影院:杀三男两女,理由,没关手机大声喧哗。留活口1个,因为人家也没接打电话也没大声喧哗。 3.前面讲到的那个挖苦因死了儿子抗议战争的母亲的主持人,理由不解释。不过引申来看,国内主持出国后的存活率不高。张绍刚我就点你名字了怎么了。 4.邪教组织首领及部分教众。 5.对奸淫幼童习以为常的贱人男。 6.选秀节目现场。前面那个傻逼选手自杀过,并被特殊安排到了总决赛,在他的脑残歌声中,男主如死神与上帝的结合体到来。男主手持买来的AK-47,摸进了直播间。他首先在后门放了一个保安,因为这个保安从来不看该台的节目。大裤衩的保安们,你们知道怎么自保了吗? 7.然后干掉了一个正在尖酸刻薄嘲弄人的现场第二主持,非你莫属徐睿,我就点你名字了怎么了。 8.然后干掉一个说你丫滚出去,谁叫你来这里的的现场保安。为人民服务大院的保安们,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9.然后上台端枪干掉了几个调侃蔑视又脑残粉的观众。一个不听话叫你别乱跑还乱跑的龙套某。然后微笑着干掉了全部的嘉宾。这个不点名了,点不过来。还有一个偷袭的警察。 七:回味那感动的瞬间… 膝盖中箭并躺着中枪的自觉退下。 1.——“我不屑于看这种在一帮庸人里选明星的歌唱比赛,他们就是能唱高音,声音比较清亮,也就迷迷小女生和老妇女,只有他们会挤在无知的人群中去看现场,但那些歌手毫无天赋。”(东北的,陕西的,四川的,湖南的,啥啥的,太多,不一一列举) ——“你这话肯定肯定会被三千两百万观众鄙视的,去年总决赛就有这么多观众投票的。” ——“要是我是发明家,我就发明一种电话。在里面植入爆炸装置,只要给美国巨型节目投票就会引爆,电池炸到脸上,留下伤疤,这样的话,我就能以后避开那些傻逼了。我就冷冷对他们说,你别和我说话,说了也是白搭。” (全国各地,太多,不一一列举) 2.——“嘲笑别人唱歌跑调不厚道” (全国各地,太多,不一一列举) 3.——“古代帝国没落之际都会有这种脑残秀,来转移大家注意力,美国巨星节目就是当代的角斗场,我可不想每周像你们一样,为弱肉强食欢呼喝彩 ”(某朝中枪不解释) 4.——“你看,现在没人讨论身边的事了,天天只会重复电视上的内容,还有电台和网站上的话题,还记得上一次跟人静下来谈心吗?不玩手机,不看电脑或电视,就这么面对面,聊的话题不是什么名人、绯闻、运动、主流政治,而是重要的,私人的话题。”(13E人民10E多至少中枪的,不解释) 八:最后。 我们都是善良宽容礼貌的人,我们都由善意与道德指引着自己的行为,我们因阅读和经历而丰富智慧,凭着智慧提高认知的层面和角度,让自己向着正确、自由的观念迈进,让自己变得更加善良宽容礼貌。 但,总有些脑残直接间接或者无形中干扰着我们。让我们变成脑残,并直接间接或者无形中干扰着他人。你发觉乞丐是职业的,你从此关上了所有的施舍心。你发觉扶老太太是高成本的,你从此关上了所有的老吾老的尊敬关爱心。你发觉载人一程是要被钓鱼的,你从此关上了顺手帮助他人的心… … 太多的门关上,只为了自己免受伤害。却让你和所有人,都置身一个自私冷漠的世界,默默伤害着大家。那种空气的味道,很像闷罐车厢里有个脱了鞋子的重脚气的气息。并且大家也各自陆续亮出了自己的脚。 我不担忧我们所置身的世界,也不忧国忧民,我是看法很简单: 脑残犯贱会传染,提高点免疫力吧,少年。冷漠自私会加深,常常想下别人会怎么想吧,少年。 祝你别像我那么憋屈,一部电影扯出那么多的唠叨。

 7 ) 雌雄大盗+天生杀人狂……

邦妮和克莱德挑战腐败的政府制度,追寻自由
自由成了希望的曙光,
自然,米奇和马洛那我行我素充满浪漫的杀人放火,就成了暴力偶像

弗兰克和洛克西就是以上两对的2012版嘛……

只是过去的制度压迫,道德压迫变成了今天的精神摧残。人们不尊重得来的自由,廉价就意味着挥霍嘛,讥讽别人的代价比持枪抢银行小多了。

电影里出现的所有“反派”,无一例外都是耍嘴炮的,从抢车位到吐槽哥到电视主播,没有一个是实干。
弗兰克自杀的时候镜头特写到盒子里的狗牌(在美国精神里退役士兵始终都是真正付出过的代表吧),所以必然由他来执行枪决。

但是,片子有点利用大家在消费主义里开始稀薄的杀戮道德感把人给绕进去了。弗兰克和洛克西也是“美国”的一部分,并非是主角就能站在批判制高点。
弗兰克的点火源于自暴自弃,得知没病之后本来准备一走了之,结果发现被洛克希骗了,进而又看了洛克希父母的采访,又进入了仇恨状态。(但他自己就不是满足孩子愿望的父亲,别忘了)
洛克希就更不用说了,她想杀的人简直就莫名其妙,她举动的诱因是“父母不理解我”——当失踪的洛克希回家,父母的庆祝方式是“迪斯尼!”而她想去的是法国,但是,这跟影片开始被杀的那个金发妹子有什么区别?

人咬狗不是文明的表现,如果把别人作恶当做自己发泄的理由,你跟他就没区别。但是恐怕不少观众会把这种发泄当成一种爽感去崇拜。我自己看到预告片也是这感觉,这让观众本身也成为了这个黑色幽默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临界点之后的发泄确实有意义,但是看完这片能有所动作的人有几个?所以……你我很可能成为那些弗兰克和洛克希想杀掉的只会耍嘴炮的人,那些站在言论背后给社会带来恐惧言论的人。

 8 ) 《上帝保佑美国》:让我们娱乐至死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尼尔·波兹曼写就的《娱乐至死》表达的是一种对“文化已死”的忧虑的话,那么《上帝保佑美国》则毫无疑问是在以一种狂欢的方式去接受这种死亡。没错,就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悲伤之后我们面对死亡的那个最终阶段。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人们对这个“人类的希望”抱有着太多的期许和幻想。那么,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美国呢?410天建成的帝国大厦?它代表着美国人民的勤劳团结。硫磺岛上的硝烟?它代表着美国人民的顽强英勇。飞赴月球的阿波罗飞船?它代表着美国人民的探索精神。足以抗击外星入侵的军队?它代表着美国人民的危机意识。恶俗真人秀和狗仔队?它代表着……嗯……代表着什么呢?

      如此,我们便可以大致拼凑出美国的轮廓了。帝国大厦还在,但铸就它的效率和热情已然消逝;硫磺岛还在,但人们只会去那里旅游拍照;阿波罗飞船还在,但几十年过去了也没等到下一班访客;外星人不来入侵,武器弹药还要一个劲造,因为“军工复合体”要承担10%人口的吃饭问题。只有娱乐文化蒸蒸日上,你瞧《绯闻女孩》都拍到多少季了?
    
      比起娱乐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侵蚀,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自觉得去接受娱乐文化的改造,不得不从这些文化垃圾中去寻找一些可悲的营养维持生存,如同明知汉堡薯条无甚益处却还要赖以为生一样。三句话不离琳赛·洛翰,五句话不离安妮斯顿和朱莉的八卦,对国家政策的讨论变成了单纯的怒火宣泄,媒体信奉“拳头加枕头”的报道真理,办公室里的人们过着浮躁肤浅又臭牛逼的日子,每个人都痛恨特权却又痛恨自己没有特权,孩子变得既拜金又傲娇,人们对不同意见表现出匪夷所思的愤怒,最后甩一句“言论自由”完事。

      这就是电影所展现的世界,这就是美国人当下所处的世界,而在全球化汹涌的浪潮下,这其实也是每个人所处的世界。所以当Frank和Roxy用子弹结束一条又一条性命时,我们不会有丝毫的怜悯,因为这些聒噪的躯壳的确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当两位主角迎来了生命的终结时,我们也不会感到丝毫的悲伤,因为我们还有我们的社会都和剧中人一样,走在自我毁灭的路上。

      上帝保佑美国?上帝早他妈死了。

 短评

看了心情很压抑,这世界上值得被突突掉的人太多了,大叔不应该就这么死了,革命事业尚未成功啊

8分钟前
  • Wobbit
  • 推荐

影片中的种种社会弊病早已成为整个时代的流毒,绝非老美一家专属。所以恳请上帝还是保佑全人类吧,地球村公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PS:有些人是真他妈该杀!

12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恶搞与政治讽刺间的平衡掌握不是很好,很多段乱过于沉闷,视觉节奏感有待加强。

13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小萝莉很灵。《杀手莱昂》版的《克莱德&邦妮》,可惜说教太多。对道德观价值体系的反讽

17分钟前
  • 西老米
  • 推荐

砰砰砰砰!在电影院里轰杀了4个人后男猪脚对幸存的妹子说:“谢谢你在放电影的时候没有喧哗,谢谢你关闭了手机。” 我擦!引起了我的共鸣啊!

19分钟前
  • 青貓
  • 推荐

有想法,但价值观表达上矛盾重重、模糊不清,是因为缺乏一个世界观立场。没有哲学的支撑,写这种剧本很危险,做不到《搏击俱乐部》这类剧本那样泾渭分明,就不要尝试去讲大道理,会造成逻辑欠缺,难免作秀之嫌。作者想把很多生活中的想法放到故事里,可自己还没弄明白为什么,就急着把材料都用了。

22分钟前
  • 大 象
  • 还行

its decent. could be more. and surprise surprise, bryce johnson showed up here, still looking hot!

23分钟前
  • ryan
  • 还行

这部片里的萝莉比Kick Ass里的萝莉好看多了,然而片子本身也弱了点……

27分钟前
  • StarKnight
  • 还行

武戏满分,文戏0分。观点极好,拍得不行。

32分钟前
  • 陈永仁
  • 还行

很讨巧的视角,我相信这片子肯定会勾起一部分人拿起武器来他几发的冲动,暴力萝永远都是宅男影迷的最爱;正点的配乐,全新变种漫画式的暴力美学,各种反讽开涮和恶趣味的小细节等等这些都很好,但这片子在形式感上其实做的还不足还不够过火,否则那些说教和射杀的戏码怎么会显得如此剥离?

3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导演将心中各种看不惯借这部电影一股脑都发泄出来了。带些荒诞味道的故事,这样就可以无视片中的各种不合理了。各种说教与泄愤之后,倒也点出了一些症结,快餐文化对人意志的瓦解,人们不再关注真相,只要噱头等。美国超级明星暗指的就是美偶吧,各种想骂的都骂遍了,包括朱诺的编剧甚至伍迪艾伦。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无论从黑色幽默、批判、话痨、致敬上都有那么些意思,又都差口气。

40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还行

好犀利的问题,Why have civilization if we'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being civilized - -?

41分钟前
  • 树上的tango
  • 推荐

一部从头爽到尾的cult片,充斥着各种黑色幽默和犀利吐槽,满足了愤怒青年们对操蛋世界的一切反抗幻想。吊丝版这个杀手不太冷,老少配版邦妮和克莱德,文艺版天生杀人狂。导演在里面各种想骂的都骂遍了,除了借吊丝叔Frank发泄出对现实的愤怒,更多的是一种对不平世界的冷眼吐槽。

45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力荐

Goodnight, Juno ... fuck you, Frank.

48分钟前
  • Andybest
  • 力荐

导演满足了我的幻想。

53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充斥着血液飞溅 却是我近期看过最TM干净的电影了!!!

57分钟前
  • 白鹿圆
  • 力荐

曾有一个姑娘 我这辈子最爱她 看过这部电影之后 她屈居第二了。

58分钟前
  • 烂狗
  • 力荐

惆怅

60分钟前
  • 草叔叔
  • 还行

世界上有一种最大的恐怖主义,它叫做全球化!无聊的快餐文化,过度的消费主义,傻逼们沉浸在虚浮透顶的自我世界中不可自拔!谁他妈的说这片是恶搞?老子拿AK47爆你头!尼玛这分明是励志片,煽情片好不好!

1小时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