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属外壳

剧情片英国1987

主演:马修·莫迪恩,亚当·鲍德温,文森特·多诺费奥,李·厄米,道林·海伍德,Kevyn Major Howard,艾利斯·霍华德,埃德·欧罗斯,约翰·特里,Kieron Jecchinis,Kirk Taylor,蒂姆·科尔切里,Jon Stafford,布鲁斯·博阿,Ian Tyler,索尔·洛佩斯,帕皮隆·苏索,马库斯·达米科,菲利普·贝利,斯蒂夫·哈德森,David Parry,克里斯·迈巴赫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1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2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3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4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5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6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13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14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15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16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17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18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19全金属外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7 10:02

详细剧情

  越战期间,美军大量征兵。大批年轻人应征入伍,在新兵营接受“残忍”的训练。“傻瓜”比尔运动神经不发达,常常犯错而连累所有人一起受罚。“小丑”(马修•莫迪恩 Matthew Modine 饰)奉命帮助比尔,但比尔还是老犯错误,连累其他人。大家忍无可忍下打了他一顿,比尔从此变得精神恍惚,在新兵营毕业前夕枪杀教官后吞枪自杀。  “小丑”随后分到了军队新闻组。他在采访中看到了当时的同伴们都已经变得麻木、残忍。一次,“小丑”随“牛仔”执行任务时,遭到越共狙击手伏击,“牛仔”亦不幸中弹身亡。众人经过一番搜索,击伤了狙击手。“小丑”发现狙击手竟是一个年轻少女。有人提议留下她挣扎而死,“小丑”在少女“杀了我”的哀求声中,扣下了扳机。

 长篇影评

 1 ) 全金属外壳1985年剧本与电影的区别

大概是我天资比较愚钝,电影刚看完还有些地方不太理解,所以找来剧本看了看(结尾有剧本原文链接)。老库最终的成品跟一开始的剧本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 个人觉得剧本看了以后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来里面呈现出很多看电影时可能会忽略的细节。二来剧本里有对joker更多的心理刻画。第三就是剧本里有一些情节和场景更加极端,最终并没有出现在电影里,而这些情节恰好能明确地揭示了一些电影中较隐晦的主题。第四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就是剧本里有很多幽默的地方没有展现在电影里。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不同之处: 1. 在剧本中,胖子Pyle在军营里受虐的情况要严重很多。胖子在一次检查中忘记刮胡子,于是教官让小队长们尿进一个马桶,然后把胖子的头按进马桶,差一点把他淹死。 2. 剧本里,有一项训练内容是头朝下从45度角绳子往下爬,下面是池塘。胖子每次都掉进水里,最后差点被淹死,被joker和cowboy捞上来的时候已经没意识了。教官认为他没事,仍拒绝送去医务室。 3.相对电影,剧本里joker对胖子并没有那么亲切,但是胖子对joker的感情却更深。换句话说,剧本里更突出了两人之间感情的不对等。这点我觉得挺重要的,因为胖子一门心思认为joker是自己在全世界唯一的,最好的朋友,因此joker打了他以后(结合受虐),一下就心里变态了好像更顺理成章一点。有些朋友看了电影之后觉得跟军训差不多,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变态,希望原剧本能给你们提供更好的解释。 4. 剧本中胖子杀死教官的部分也略有不同。其中有一小段,教官让他放下枪,他疯狂地喊:“NO! YOU CAN'T HAVE HER! SHE'S MINE! YOU HEAR ME? SHE'S MINE! I LOVE HER!”自然紧接着肯定是教官疯狗一样的训斥。等训斥结束后,胖子才举起枪,教官一边邪恶地微笑,一边说了一句:“"Private Pyle, I'm proud-",然后枪响了。简单来说,就是他枪击这段没有电影中写的那么坚决,而是有点被逼到那份上的感觉,就不开枪都不知道还能怎么办了。剧本中他是在惊讶,困惑和恐惧中自杀的。教官最后的反应是骄傲培养出这么个杀人机器。 ***训练结束,进入越战 5. 电影中删除了部队组织士兵观看一部主战政治宣传电影的情节(John Wayne 的 The Green Berets,在豆瓣上好像也不怎么招待见)。这段主要对比了真正参战士兵衣衫褴褛目光凶狠的样子,和电影中时尚漂亮的英雄形象。 6. 这个细节看电影的时候没注意,看了剧本才发现。记者们开会的时候,主编背后的墙上有一句话:“FIRST TO GO, LAST TO KNOW, WE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OUR RIGHT TO BE MISINFORMED.”另外,开会这段在剧本中有很多幽默的对话。比如主编念了一段新闻并认为很好,说一北越士兵读了美军宣传册以后就叛降了。Joker:“Why don’t we drop a couple of million of those suckers and go home?” 主编回答:“Too expensive.”其余就不一一列举了。 7. 你们以为joker最后杀的那个越南狙击手女孩是他杀的第一个人吗?非也非也。剧本中,在joker去前线的直升机上,其实还有两个南越长官(原则上是亲美一方)在审两个越共分子,其中一个越共很顽固,于是被南越长官直接扔出直升机了。Joker就威胁说如果他再乱杀人就会将他的行径报告上级,并且有照片为证。长官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直接把另外一个越共也扔了出去。于是joker把两个长官都杀了。 8. 不知道有没有人疑惑电影中提到的Captain January是谁,其实这个人在剧本中还挺有戏的。之前主编只是要求joker的报道和照片要更戏剧化一点,Captain January的要求就更加具体:“Get me photographs of indigenous civilian personnel who have been executed with their hands tied behind their backs, people buried alive, priests with their throats cut, dead babies,” and “Don't even photograph any naked bodies unless they're mutilated.” 9. 剧本中以下这个小细节我挺喜欢的。记得Joker在堆尸体的坑边上时,有个凶恶的陆军长官吗?Joker特意敬礼的时候多敬了一会,因为在他想象中,这样远处的狙击手就能知道哪个是长官了。 10. 还是剧本里的一个细节。Joker这个小分队决定来一次“Mad Minute,” 意思就是拿枪疯狂打一分钟,然后全体安静看有什么动静。然后就在周围一片寂静,大家全神贯注地听的时候,一个人放了巨响的一个屁。 11. 电影中的Eightball,也就是剧本中的Alice,是一开始去探路然后被狙击手打中(但没打死,就一直被折磨)的黑人兄弟。后来有一个去救他的也over了,于是Animal Mother冲进去救他。不一样的是,在剧本里,Animal成功把Alice拖了出来,然后为了让他多撑一会就给他讲笑话。于是到了这里才有了这个对话, "Do you know how you keep five niggers from raping a white girl?" "How?" "Throw 'em a basketball." 12. 小女孩狙击手被击中后,Animal说就把她扔这烂掉吧,joker 非说这样不行,最后开枪杀了小女孩。其他人都说:“你真猛!”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剧本还在继续。这时Animal冲过去,拔出大砍刀,一刀把小女孩的头砍了下来,然后拎着人头一边给每个人看,一边说:“到底谁猛!” 13. 最后,当然要交代一下我们主人公joker的结局,那就是被打成了筛子。 http://www.visual-memory.co.uk/amk/doc/0065.html

 2 ) 人性是一座桥梁

题记:人是一根绳索,连接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绳索悬于深渊上方。

库布里克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那种冷酷深刻暗藏黑色幽默的电影视角,和我看待世界的视角经常一致。每个人都会对和自己本性相似的事物产生喜爱,这是心理学里面说的。
全金属外壳虽然也是越战电影,但是看起来很愉悦很流畅,没有压抑沉闷的感觉,甚至还有时不时的黑色幽默让人捧腹,我觉得这才是好电影的典范--深刻而不失有趣。库布里克的其他电影同样如是,比如很有意思的发条橙。
电影一开始是剃头的情节,背景音乐轻松活泼,倒有些类似乡村音乐。这个场景很有寓意,想要改变实质,第一件事是改变形式。所以,想要把这群菜鸟的思想改造成“党国”需要的方式,第一件事情是改变外表,改变外表最容易地的是发型。于是大家都成了光头,也许正大光明的理由是有助于受伤时的救治吧。
除了这个具有暗示性的场景外,其他的场景没有直接表现,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服饰的统一(制服)、表达方式的统一(Sir,yes,sir),思想的洗脑(唱歌,发誓),行为的统一(队列训练),一切都是为了抹除国家所不需要的个性。除此以外,教官的脏话和侮辱,也是一项有力的制度外武器。
纪律和训练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更强大的是情境的力量。我最近在学习社会心理学,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试验。

纪姆巴窦曾用实验向世人昭示,把和平的人转变成虐待和敌对的人是多么容易。1971年,他在斯坦福大学里招募了一些学生来模仿监狱的看守和囚犯。他把一个真看守的全部行头给他的“狱卒”:制服、哨子、手铐、太阳镜,这可以让志愿者在行为上更像狱卒。他还让那些假扮的犯人不用名字,只用数字来分别。很多研究发现,这种匿名形式是改变人们待人方式的有效工具。结果,实验只进行了6天就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那些由于心理状态健康良好而被挑选来作为看守的普通暑期学校的学生,竟然将很多囚徒推向了情感崩溃的边缘。

仅仅是游戏性质的试验都造成这样的后果,那么如果是真实的军营呢?人性和道德是一层薄薄的外壳,拨开这层外壳不需要多大的努力和力量,仅仅需要一颗足够勇敢的心,一颗勇敢到正视现实和自我的心。只要你足够理智和勇敢,你就会轻易地发现,在这层美丽温情的外壳后面包裹的,是一个动物。
人不过是动物,你的动物本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你那小小的意志和理性,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人,是有智慧的动物。而且,这个动物已经将曾经统治自己灵魂的主人杀死了,上帝死了,现代人因缺乏神圣而空虚、焦虑和堕落。他们被物欲所吸引,就好像一只丢失了牧羊人的羊,只知道追逐肥美的水草,而不关心脚下的危险。许多人在向上帝祈祷,但是现实中他们更加相信的是曼尼大神,可爱的诱人的曼尼大神。上帝和神圣是人类曾经的创造,是他们的童年美梦,可是梦终究是要醒的,现代人清醒过来,却发现人性只是一片荒芜。于是便有了形形色色的现代心理疾病,99%的人精神上有问题,但是靠着“友情”“亲情”“爱情”这些心理药物的治疗,他们还不至于崩溃。当然,爱情这喂药已经不怎么灵验了。
人是动物,而它们的唯一目的是生存。
后面的电影情节一次次证实这一点。这和道德无关,所谓的善与恶不过是生存策略的选择。妓女下贱吗?她不过是为了生存。美国人为了自由和平而来吗?他们不过为了保住自己的世界霸权,让整个美国雄踞在人类世界的顶端,掠夺最多的资源和利益。战士残忍吗?他们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命。狙击手女孩残忍吗?她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你必须在生存面前做出理智的判断,否则就会象那个跑出去救人的冰球一样死掉,被生存法则所淘汰。
我们随时战斗着。和平社会,我们有严酷的社会阶层有激烈的工作竞争有政治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样的争斗依然残忍,但是不那么血腥,失败者不会满身石灰粉的躺在坑里,但是肯能会靠拿低保上街拣白菜为生。战争时代,我们则采取一种更加直接原始和残酷的方法竞争。两者本无实质不同,不过后者比较透明,比较容易一眼看清。
人是动物,但是终归是有智慧的动物。
所以我们不至于也不应该完全沦落为兽,然而总有些人过于软弱,无法接受生存法则的残忍,以至于完全堕落。比如直升飞机上面那个机枪手,他进行无意义的杀戮,却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恐惧。除了让人看到他残忍下掩盖的虚弱外,一无是处。杀戮不是目的而应该是手段,其直接目的并非是发泄或者招惹仇恨,而是给敌人带来恐惧和毁灭,给自己和友方带来利益和生存。
身为智慧动物,人类学到的最伟大的事情便是交易与合作。为了合作,人类不得不收敛了兽性,并且制造出道德、法律、良知等等工具以最大限度的调和人与人的矛盾,减少对抗,降低交易成本。为了关住那头野兽,人类用教育来驯服它,用道德来劝诱它,用法律在鞭笞它,用宗教来麻醉它,目的不是为了所谓的“善”,而是为了保证交易的秩序,进而保证绝大多数人更好的生存。
绝大多数人就这样生活在世界的表象之中,被其外表所迷惑,以至于产生“世界就应该是这样子,人类就应是这样”的错觉。所以他们才经常因为环境的突然变化而无法适应以至于疯狂。比如那个无能的胖子,我相信只要他有足够的勇气和时间,他会成为一个好的狙击手,没准还会获得一枚战斗勋章,如果他足够聪明足够运气,说不定还会和一个黑鬼竞争美国总统的职务并且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是他太过脆弱,所以第一个淘汰出局。
自幼而来的教育和熏陶,外在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几个人能够超越人性的桎梏而明悟真相,又有几个人能够正视这真相呢。大多数人不过自我麻醉一番,然后继续生活而已,如同群畜一样的生活下去而已。电影里面的小丑便是其中的典型,所以他能够活下来,但是却留下了心理创伤,今后注定在噩梦里面惊醒。
如果你拥有看穿表象的智慧,此外还具有足够的勇气,那么就请走过这桥梁,来到彼岸,库布里克,在这里等着你。

 3 ) 《全金属外壳》中暴笑的操练口号(转)

1:

mama and papa were laying in bed !
妈妈和爸爸躺在床上!
Mama rolled over and this is what she said :
妈妈翻身向上然后说道:
oh, give me sone …..
哦 给我些
oh, give me sone …
哦 给我些
P T
体能训练
P T
体能训练
good for you , and good for me !
对你对我都有好处!

2:

Mum good !
好啊!
Up in the morning to the rising sun !
随着太阳东升而起床!
Gotta run all day till the runing’s done!
整日跑步,直到完成训练!
Ho chi minh is a son of a bithc !
胡志明是个狗娘养的!
Got the blueballs , crabs and the seven-year itch!
他染上了性病阴虱,患7年之痒!

(Ho chi minh is a son of a bithc ……哈哈哈哈哈!)

3 “手淫队列操”:

this is my rife ! this is my gun !
这是我的步枪!这是我的家伙!
This is for fighting ! this is for fun !
作战之用!享乐之用!

4:

I love working for uncle sam !
我喜欢为山姆大叔工作!
Let me know just who I am !
让我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One two three four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
1 2 3 4 美国海军陆战队!
One two three four I love the marine corps !
1 2 3 4 我爱这个海军陆战队!
My corps ! your corps ! our corps ! maring corps !
我的、你的、大家的海军陆战队!
I don’t know but I been told !
我本不知道但据说!

5:

Eskimo pussy is mighty cold !
爱斯基摩女人的性器官很冰冷!
Muu good !
好啊
Feels good !
感觉好!
Is good 它好!
Real good !真好!
Tastes good !味道好!
Mighty good !错不了!
Good for you !对你好!
Good for me ! 对我好!

(Eskimo pussy is mighty cold !……哈哈哈哈哈!)

6:

I don’t want no teen age queen
我不要什么青春王后!
I just want my M-14
我只要我的M-14 !
if I die in the combat zone !
如果我死在战场上!
Box me up and ship me home !
把我装在棺材里用船运回家!
Pin my medals upon my chest !
在我胸口别上勋章!
Tell my mom I’ve done my best !
告诉妈妈我已经尽力!

7:最经典的

Sir No Sir……
Sir Yes SIr……

 4 ) 多角度的反战

战略游戏的兴起,吸引了无数的男性玩家。由于游戏中的死亡不过是一串苍白的数字,这淡化了战争的惨烈,让人们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反而被战争的魅力所吸引。于是部分人产生了狂热的战争崇拜,甚至感慨未逢乱世,无法展现个人的英雄气魄。所以一提到两岸问题,就有一批人扬言武力解决,毕竟他们并未真正感受到和平的可贵。

反战电影之所以可贵,正是因为可以通过银幕这种无害的形式,向毫无了解的观众展现战争的残酷性。越战以来出现了大批反战电影,如《野战排》、《猎鹿人》、《现代启示录》等,这些电影精彩好看,也发人深省。在这样的背景下,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也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体现战争的残酷。

这部电影由两段构成,其中第一段体现士兵参战前的军事训练。与大多数电影直面战场上的惨况不一样,库布里克选择了这个少有的角度来体现战争对人性无处不在的伤害。在战场之外,士兵遭受着严酷而非人道的体力、纪律及精神训练,并逐步磨灭了人性中的软弱及善良,将人变成杀戮机器,而不合格者却因遭遇了群众冷暴力走向毁灭。这对于人性而言是可怕的伤害,而更让人觉得恐怖的是这一切都以合法的名义进行,战争对人性的扭曲至此。这一段角度十分巧妙,为了增加感染力,电影增加了无数让人哭笑不得的脏话集锦,让电影带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感觉。同时文森特·多诺费奥的完美表演也是居功至伟,将冷暴力的残忍及压抑表现得十分到位。

影片后半段回归到战场,与大多数反战电影一样,都着重体现战场的种种非人道,如对平民的杀戮、战友的阵亡、卷入战争的非常态人群(少女、妓女)……在这样的基础上,库布里克也试图在常态套路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元素风格。首先是叙述者是战场后方的记者角色,由于主要在战场后方活动,电影得以采用一种非紧张的视角去看待战争,如《陆军野战医院》般的形式来戏谑战争。如如新闻会议上对字眼的斟酌、死亡人数报道等都体现出战争的本质,如士兵解决生理需求的讨价还价,这种种非常态战场场景,也消解了被神圣化的战争;其次电影插入了士兵受采访的蒙太奇片段,直接将各方对战争的观点直接展现于银幕之上,凸显反战声音;最后依然是黑色幽默。与大多数面对战场残酷的苦大仇深的表情不同,电影始终在戏谑及幽默调侃的情况下展现战争,即便战友阵亡也没有过多地渲染悲伤,始终将电影氛围置于冷静。这让战争变得荒诞,同时也进一步抹去了战争的士兵人性,照应了电影前半段的杀戮机器。

电影试图从各方面都展现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因此电影也脱离了普通的反越战范畴,上升到广义的反战层面。电影最后主角面对频死的越共少女时的犹豫及挣扎,是这部电影对人性的最佳诠释,这种人文关怀也是让电影变得独特而神奇的原因。

 5 ) 二重性的谎言

我之前对库布里克一直没有什么很强烈的感觉,(除了闪灵,)片子也是一般般喜欢,甚至他饱受赞誉的《奇爱博士》让我觉得很想呕吐。我喜欢温情脉脉的导演,如阿巴斯、阿基考里斯马基,这种片子在视觉风格上稳重淡然,但主旨却能让人心中不断浮现涟漪。库布里克一向来说都无比冷酷,似乎对世上美好的一切熟视无睹。他不相信人有良善的一面,似乎他们的良善只是一种谎言,于是他把所有良善的都忽略不计,一心一意地描写我们视为insane的人性。人本主义对人性的信赖在库布里克面前只是渣渣,“傻逼”,他说。所以他拍了一部《全金属外壳》,用满篇的脏话使劲地骂他的观众:“你他妈以为我在说越战?说战争怎么扭曲人性的?去你妈的,我在说你,你这个伪君子。”

说实话,我觉得库布里克根本没兴趣去讨伐uncle sam在越南犯下的罪行,这只不过是人类历史上的老调重弹。而他也无意讨论战争对人的摧残和扭曲,毕竟片中的所有人,包括那个露出了发条橙之笑的派尔,都不是命运裹挟进入军营的。开篇他们剃掉头发时并没有挣扎,像一个顺从的木偶一般,欣然接受了后面的一切。在开头Joker就大声地说:“我是来杀人的!”因此“杀人是对的”已经是影片开始时导演与观众的共识了。在这个设定下,库布里克讲述了一个所谓有双重性的人经历战争的故事。

全片的脏话是个亮点,但它似乎是一个问题:“为什么人能够从这种语言中得到快乐和释放?”为何军营中的男人需要一日自慰十次,为何需要妓女与慰安妇?我忽然想到《breaking bad》中walter在贩毒初期也是这样欲火旺盛,它似乎是困兽走投无路的标志。在战场上军人面对的死亡的威胁既是他们杀戮的动力,又是他们神性消解自然而然产生的惶恐的根源。内部的矛盾无法找到出口,只能转向外部;男人转向妓女,美国转向越南。

人时常承认欲望的正当性,没有欲望就没有发展,一切都将一成不变。然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理。至善的无需无求,不会再为肉身的满足如饥似渴,也不会再有更多的动力和欲望去征服与撒谎。人性之美实际上是对人的神性的误称,它的基本原理是“食色性也”,无谓道德。当我们理解这一点时,我们就难以带着先入为主的道德优越感来看片中每一个人的故事。因为在那种条件下,我们的道德和自律也许同样是失效的。库布里克《全金属外壳》的价值也在于这里,他杀掉了我们所有的幻想,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认识到人的脆弱与不可靠。

在军营中,派尔和小丑之间的关系非常有趣。小丑尽其所能帮助派尔,甚至帮他穿衣服,鼓励他,但是在那夜肥皂事件中,他打得最用力。C.S.Lewis在《四种爱》中称赞友情为“人世间最接近神爱的感情”,但小丑和派尔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矛盾,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小丑的动机。

小丑这个角色的矛盾是难以理解的,也许库布里克根本就不想观众与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产生共情与共鸣,他不希望观众被任何看起来合理的理由迷惑。在库布里克看来,一切都是谎言,包括所谓的二重性。

人人具有矛盾性,只是没到了在战场上杀戮时还戴着和平勋章的程度。他说:“我不知道。我想我代表了人类的二重性。”呵呵,此处应有库布里克的冷笑声。显然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认可军官说出的那句话:“我们是来这里帮助越南人的,每一个越南人都愿做美国人。这世界很疯狂,我们必须保持冷静,直到疯狂和平运动消散。”但是为什么它能奏效,能让那么多年轻的美利坚男孩在战场上献出他们宝贵的生命?它是一个谎言,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被蛊惑?

那戴和平勋章的嬉皮士就一定是对的么?库布里克也没给过嬉皮士好脸色看,库布里克镜头里的嬉皮士跟战场上的杀人机器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差别,一样的乌合之众,一样的高傲自大,一样的自以为是,一样缺乏节制,甚至我们不得不怀疑小丑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人物。他是爱好和平的嬉皮士,同样也是杀人的机器。他的矛盾只不过是同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自己撒下的谎而已,本质上还是同一的。

这两种本质相同但是表面上泾渭分明的矛盾是难以找到出口的,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走向相当单一的极端,要不做个爱好和平的嬉皮士,要不做个单纯的杀戮机器。当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矛盾时,如果不通过转移注意力和矛盾来达成和解,便会造成内部系统的崩溃。一个军人说:“我们今天杀死的这些人,将是我们所知最优秀的人类。一旦我们返回美国后,将无人值得我们射击。” 是的,这样美国大兵才不会开枪射杀嬉皮士,为何?不是因为他们是同胞,而是因为这个矛盾可以忽略不计。

直到Joker亲手杀了一个伟大而优秀的女性,他终于被自己狠狠地扇了一巴掌。二重性是个谎言,真正的答案是我们对自己一无所知。远距离的杀戮就如物与我的关系,无关紧要,近距离的杀戮却是一个人与自己的贴身肉搏。我们是否真正理解自己、清楚自己重重矛盾下的选择动机?我们是否真正质疑过自己矛盾的来源?质疑过自己对良善的判断?

影片到此结束,小丑重返生活。而库布里克,尖锐,势不可挡。



 6 ) GO TO WAR

很少写影评,但看完库布里克的电影,听着品克·弗洛伊德的迷墙,有被醍醐灌顶的感觉。
《全金属外壳》,看时像喝一杯啤酒,看完一想才发觉喝得是伏特加。

4个片段,让我开始思索些什么。

从影片的结尾开始说起,JOKER准备开枪的时候,老库给了他一个长长的特写,让我结合着先前的画面,把注意力集中到他钢盔上的"BORN TO KILL"和胸前别的“和平”标志上。JOKER从怀里拿出了手枪,我看着屏幕,和他一起慢慢地鼓起了腮帮子。镜头依旧摆在他身上,像一种严峻的考验,一种目光的纠结。然而这个长长的镜头太让我喜爱了,老库赋予了他多么戏剧性的变化。JOKER慢慢地用右手扣着扳机,在这期间,他的上身缓慢的随着用力的方向像左扭,伴随着的是,左胸的“和平”标志被左衣领渐渐地如月食一般遮住,同时——可能是我的臆想——他头盔上的“BORN TO KILL”显得愈加清晰,直到他一咬牙根,结束了那个女狙击手的生命。这时候,我问自己,这究竟是战争还是和平?

接着就让我想到了在死人坑,JOKER与长官的对话,夹杂在大量的“Sir, yes sir.”中,出现了“Duality of humanity”。JOKER应长官的要求逐个音节地重复了一遍“Duality of humanity”,然后长官的行为一下子变得与先前的极为不同,这时,他俩的身影的背后已看不见那个撒了石灰的死人坑,一切在一阵喧嚣和两个人互相的敬礼中结束。不得不说,听到这句“Duality of humanity”的强烈感觉不亚于那时听到摩根弗里曼在《肖申克的救赎》里幽幽地说出的那个“institionalize”。我并不能确切地说出这两个词后蕴藏的巨大的实体,但它们像一盆水一般把人浇醒。

接着穿过JOKER在报社基地被袭时的疯狂扫射,越南妓女,以及PYLE崩人及自崩的震撼景象。我想说,我更喜欢那个地狱教官领着众大兵边训练边唱歌的几个片段。他们歌词是这部电影里让我唯一觉得极为轻松的东西,呵呵,甚至有浓浓的朋克味,看的时候笑出了声。怎么说,像《落水狗》中昆丁在MR BLONDE割耳朵前放上的那段绝妙音乐和舞蹈的感觉,让人慢慢地接受着下一步残忍的现实,并可以流畅地勇敢地跟着电影走下去。虽然已记不住那些歌词的具体内容,什么ESKIMO PUSSY之类的,但看的时候,真的是忍不住笑,然而屏幕中的大兵们并没有像JOKER和我一起咬着腮帮子那样跟我同步,他们不敢笑,或者,是笑不出来。

第4个片段,回到了影片的最开始,大兵剃头。理发师面无表情,将多余的电剃刀的线缠在小臂上,不遵从任何规律地给大兵们剔光头。这是这部经典的越战片中让我觉得最残忍,最血腥的地方,此时回想起来仍然如此。感觉从这以后那些生来就有的惯性接受的东西就全都消失了,绝对的道德,绝对的人性,绝对的恨和爱都已经不存在了。从那些散落一地的头发中,你可以捡起来的东西是对生活最后的一点童话,然而,如同潘多拉魔盒中的希望,它们从一开始就注定消亡。回想那个头发散落的画面,我看到了COWBOY对着采访说的完全矛盾的话,看到了魔鬼教官在新兵第一次训练时候吼出的镇人心魄的咒语。

或许是牵强的,但我更愿意说,老库拍的这个,并不是战争片,他说的一样还是生活。生活就是战争。每天,你浑浑噩噩,亦或是克勤克勉所过的日子,都是战争。
在那样一个世界里,我并不同情自杀的PYLE,他太脆弱,适应不了,所以他的结局就只能是死。
这只是一个放在放大哈哈镜下的普通世界,夸张了而已,你不去应战,你逃避,你的身体不够硬朗,神经不够粗壮,那你只能壮烈地自崩,没人会同情你,生活中最成功的永远是那些JOKER,他们有时会对你伸出援手,他们会跟别人说一些个你的故事,但最后他们还是会挥起毛巾里的肥皂和大家一起砸你。然而,最后,他们活着。

魔鬼教官说过这些话:1.“ Here at my place, everyone is equally worthless, unless u pass this training, u r a piece of shit。”
                    2.“ If u die, u go to a world of shit, cuz no marines could die without the command of their commanders.”

最后回到那个越军女狙击手的眼神,从那里,我看到一种东西,叫尊重。
这个世界,早已是那个头发散落满地的世界,我们这些人,早已被搁置在了训练营里,除非我们活着,并活下去,将不会存在尊重,或者米老鼠。
参战是唯一的选择,战争是最佳的生活的代表,生活是最佳的荒谬的代表,拿着你的全金属外壳子弹去杀死你的敌人,当然你也可以同时佩戴“和平”的徽章,显然这对矛盾在巨大的矛盾中就已不是矛盾了。所有一切,只有当活着,才有可能。

 7 ) 战争让人性扭曲

   开始进入陆战队的训练营,教官把他们称之为蛔虫,不停的折磨,不停的辱骂.当忍耐到了极限的时候,是很可怕的.派克后期的神情之中只看到的只是愤怒和复仇的火焰.杀死了教官之后,复仇已经完成,猛然间的清醒让他毫不犹豫的吞枪自杀."Born to kill"们毕业了.
   战场上老美们为自己战友的牺牲而悲伤,悲伤之后又开始投入了对他人的杀戮.战争已经让他们扭曲,杀戮已经麻木.他们执着的认为杀戮是为了帮助这个国家,他们可以无情的朝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扣下扳机,还很满足.当别人向他们扣动扳机的时候,他们却无比的愤怒.难道只有你们老美是人,越南人就不是人?
   当小丑找到狙击手,狙击手回头的一霎那.狙击手那稚气未脱的脸上只有愤怒,不符合她年龄的愤怒.战争让她在应该无忧无虑的年纪捡起了武器,变成了冷血的杀人机器.
   最后老美欢快的歌唱.他们没有错,他们执着的认为他们的杀戮是为了解放这个国家.事实上却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更深重的灾难.他们的人性已经扭曲.

 8 ) 软体动物

      豆瓣上的电影评论有些还是比较精彩的,比如谈谈爱情,摆摆小资,纠结一番人性善恶,感叹感叹人间冷暖,哀一把中国观众看国产电影的不幸并恨几恨国内导演的不争,或者再或者似是而非地藿香一番正气……当此时,几篇可圈可点之文,几番荡气回肠之论,常常不失时机地使人眼前一亮,这是豆瓣的长处。
   但有些电影,对于豆瓣的许多才子们来说分明就是灾难。
   比如全金属外壳。不幸,一个电影牵扯到了战争,又不得不扯上点儿政治,还加上一点对妙不可言的人性的嘲弄,对于早已丧失立场观点方法唯物史观以及及其短缺距今不超过半个世纪的自己国家的历史知识,的某些人士来说,看了之后无疑很冲动,想说什么,但说了半天又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
   这是我看了一堆不堪入目的评论之后的牢骚。这真的是灾难。

   这是一个美国人拍的描写美国曾经参与过的目前为止最失败的一场战争的电影。不是所有的失败都需要反思,至少我没有看到其中有什么反思。如果有人认为有反思,那我对你很失望,没有最其码的对越战为什么发生,发生的过程,中美苏越各自以怎样的形式参与了这场战争等知识的了解,就不要起哄。
   导演是在借越战表达对某些事物的不满和嘲弄,仅此而已。对于一场被引诱而加入,靠恳求退出,十年间由最大债权成为最大债务国而对手加入联合国拉拢伙伴无数等严重后果,付出惨重代价的战争,美国已经有人站到一定的高度去反思过了。但不是在这个电影中。
   纠结的导演,纠结的观众,大可不必。一切都如此单纯,只是个少年欲说还休强说愁,而已。
   

 短评

Not so Cubrickal at first sight, but tastes more Cubrickal in remination.

6分钟前
  • 驻马店凯鲁亚克
  • 还行

看完觉得缺乏震撼。战争的残酷度甚至不如训练。但或许这正是一个思考点。在战场的25000000码之外,他们欺负弱者,精神扭曲。然而亲临战场后,他们死得都有名号,或为义气,或为勇气。战争的面貌在远处被扭曲了,政客和军官的如椽大笔抹去了和平的一面。然而到战场上,当士兵真正地活着的时候,自然有duality。当joker射出人性的子弹时,那罪恶的一肥皂已经使战争移位。

8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关于战争。关于机器。关于人性。关于一首我爸我妈在清晨做爱的集体歌曲。

12分钟前
  • Little Punk
  • 力荐

两次死亡:杀死教条,杀死人性,杀死长官,杀死甜甜圈,杀死胖子;杀死丛林,杀死敌人,杀死眼睛,杀死怜悯,杀死自己——杀死美国,杀死战争。

14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重看@影城;前半段非常赞,如机关枪般密集扫射的教官粗口不断,全片亮点;“傻瓜”比尔前后对比鲜明,表演可圈可点,库布里克本质上就是恐怖片狂热爱好者,厕所一段拍得惊心动魄;战争之于人性的麻木与泯灭,前半段刻画得更深入细致,前线战场反而流俗,时时想起《现代启示录》。

1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人性善恶的放大镜。前45分钟在巴厘岛受训的部分太酷太脏了,大爱;后面越战情节,无比逼真的场景,硝烟弥漫,战火连天,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影片以对人性最为赤辣的鞭笞为结束,令人焦虑和深思。

2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美国就是这样吧,做错了什么后反省,然后再做错再反省,反省出来的结果就是我可以做错事因为我做错之后会好好反省的。越战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不应单单是因为美国许多年轻生命的丧失,而更应该痛在美国武力征服世界的联邦机制,难道阿富汗,伊拉克,就不是美国人心中的痛么?

26分钟前
  • 癌症抑郁症患者
  • 推荐

88/100 一开始接近20分钟的辱骂戏,剔除掉了几乎所有形式主义的东西,甚至电影过去半个小时都找不到主角在哪。然后从死亡“诞生”之后,剧情像在鲜血中盛开出的一朵花,绽放出了你对一部战争片所能要求的全部。最后躺在血泊中苟延残喘的女人,是否就是越南的化身?士兵离开了,留下它在狼藉中腐烂。

30分钟前
  • SELVEN
  • 力荐

有时候声嘶力竭未必代表充满力量

34分钟前
  • 卡列寧吃着🥐
  • 还行

前后两端情绪转化可真够大的,论杀人机器是如何培养,果然要如此变态才能把一个人的人格完全剥掉... 简直是脏话教科书,但真的好爽啊!教官!请再骂我一次!

3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胡志明is son of bitch~从此这句歌词朗朗上口

42分钟前
  • 杜边生
  • 力荐

目前最不喜欢的库布里克。战争是钢锯岭最好的部分却是本片的短板。宁愿结尾是厕所里的两声枪响。作为亮点的音乐依然是库式的。人物心理的呈现反而更认可比利林恩了。有趣的也许是一个知识分子深入战场而身不由己的过程。底层战场的人性呈现注定做不到完全的冷酷,这是瓶颈或许也是无形中的人道底线。

45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看完这部,其他战争片可以不要看了。

49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开始以为只是展现人性泯灭,挖掘邪恶的战争纪实大片,结果大大出乎意料!真正使得战士拥有杀人欲望的不是机器化的执行,而是不断打压后所残留的一点人性,正是这点“人性”使得杀戮有了用不完的动力,成了每个士兵的内心深处的困惑与心魔。

51分钟前
  • 蓝笔风
  • 力荐

泾渭分明的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胖哥和教官间的戏份非常喜欢,以至于看的时候基本目不转睛,但是后半部分所谓对越战的残酷描写也好对人性的剖析也好基本都是司空见惯的母题了。加上前有诸如现代启示录、猎鹿人、出租车司机等等对越战描写和反思的佳作,库布里克这部倒像是一部“跟风之作”了。

54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不管他拍什么类型片都是拍尽了

55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只要真正反战的人,最终都会走上反美的道路。因为只要稍微了解这个军工复合体近百年所挑起、煽动和扶植的战争,就会获得跟看这部电影相同的观感:人性从尚存到扭曲,最终变得麻木。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你帽子上写着天生杀手,制服上别着和平徽章,这是个冷笑话吗?——我只是想提出人的双重性。

58分钟前
  • 螺丝இ
  • 推荐

又没一篇对胃口:( 这片最重要一词,其实在那个暧昧的DUALITY上面. 还是保守派的老布吧.悻悻地想.那些操歌印象深刻,相当琅琅上口:)什么人的异化啊,战争的本质啊,怎样不合作抵抗啊,又怎样说到底我们还是站在这一边的啊,那些说得都滥掉的东西,也没讲得如何高超.氛围倒是一贯的.洗

59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片子里到处都渗出来“歧视”,教官对军人的歧视、军人对平民的歧视、平民对妓女的歧视、战争对生命的歧视、作者对战争的歧视……整部片子温馨的场景只有那么几瞬,大量的黑色幽默占了主要篇幅,这就是这部电影高明的地方,那些军歌和脏话很能惹人发笑,但是当你笑的同时也正说明了你已成了麻木的看客。

1小时前
  • 汝就做吾的犬吧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