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杀钢琴师

剧情片法国1960

主演:查尔·阿兹纳弗  玛丽·杜布瓦  妮科尔·贝尔热  米歇尔·梅奇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播放地址

 剧照

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2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3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4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5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6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3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4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5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6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7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8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9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3

详细剧情

  巴黎一间默默无闻的小酒馆里,一位忧郁而孤独的钢琴伴奏师查理·科勒(夏尔·阿兹纳夫 Charles Aznavour饰)。他的生活简单而又单调。热情的酒馆女侍莉娜(玛丽·杜布瓦 Marie Dubois饰)为查理的才华所倾倒,爱上了他。原来,查理曾经是显赫一时的著名钢琴师,在妻子自杀身亡后隐姓埋名于此。莉娜鼓励他重新找回自己走上舞台。然而一日,多年未见的弟弟奇科·萨洛扬(阿尔伯特·雷米 Albert Rémy饰)因躲避黑道仇家的追杀而闯进了他的生活中。查理帮助弟弟逃脱了仇家的追杀,却意外卷入这场残酷的生死逃亡之中。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与查理生死与共的莉娜,在激战中,莲娜不幸中弹身亡。查理再度回到了往昔的小酒馆中,一切又回归起始,却物是人非。  由法国电影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的黑白影片《射杀钢琴师》,根据美国作家大卫·古迪斯的小说改编而成。

 长篇影评

 1 ) 无关宏旨的轻盈与哀愁

这学期上一门课讲1970年后的美国电影,从新好莱坞和“Movie Brats”一代讲起。自然也绕不开新浪潮。新浪潮对新好莱坞的影响深远,很多70年代的电影都有非常明显的致敬新浪潮的地方。

今天先是看了非常著名的Bonnie and Clyde,新好莱坞风格的滥觞之作。反叛、年轻,无所畏惧,要冲出一条出路。这部电影有很著名的一个海报,海报上的标语就是They are young. They are in love. And they kill people. 电影里CW摩斯的父亲也对崇拜这一对亡命鸳鸯的儿子说,你傻不傻,他们就是俩小孩儿。

而这部片子受到两部新浪潮电影影响很深,一部是戈达尔的“法外之徒”,另一部就是特吕弗的这部“射杀钢琴师”。

射杀钢琴师里有很多戏仿/反讽经典好莱坞类型与桥段的地方。这种反转是为了twist观众的期待,从而打破观众对于特定类型片的期许,也打破了观众想把这部电影归类为特定类型片的企图。比如在绑匪与人质共处一个空间的紧张时刻,导演反而用了喜剧效果。俩绑匪绑架钢琴家和他心仪的姑娘时,他们在一起讨论女人,讨论穿丝袜。当他们绑架菲度,钢琴家的小弟弟时,他们在给小孩儿秀他们的音乐打火机,腕表,并且表示自己还有各式各样奇巧的小玩意。这种对节奏的把控,消解了紧张气氛,释放了压力,也因此让喜剧元素由于不合时宜、超出期待而显得尤其好笑。这种手法在后来的喜剧电影中并不鲜见,蠢萌的绑匪也成了某一种类型人物。譬如科恩兄弟的“Fargo”里面,喋喋不休的史蒂夫·布西密和他一言不发的傻大个儿搭档就形成了一个蠢萌的搭配,把明明应该很紧张的场景搞的漫不经心,因而充满喜感。甚至“一页台北”里都有类似的桥段,高高被绑架到车里,还是一脸搞不清状况的样子,说谢谢你们载我哦,我家就在前面我在这里下好了。然后也在谈女人、谈感情,发展到最后居然一起打麻将……

但是Fargo和射杀钢琴师凝重的地方又在于,绑匪再蠢萌,也毕竟是有枪的,是会杀人的。Fargo里的闷大个儿狠到可以把布西密直接塞进绞肉机里。这时他们不再蠢萌了,他们野蛮而残暴。

就像野兽。

射杀钢琴师里,钢琴家的两个哥哥,本质上和绑匪是一样的人。就是野兽一样,不文明,不开化,一言不合就杀人。也蠢萌,也天真。但是残忍与天真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钢琴家则是纤细的、柔弱的、忧郁的、暧昧的。

这是对传统“阳刚硬汉”形象的一个反叛。

影片里除了钢琴家,其他男性的都是“雄性动物”一样的存在,是阳刚,但是简直不是人。这部片子对“Bonnie and Clyde”的影响也很微妙。Clyde从某种意义上讲满足了传统“阳刚硬汉”的形象,他抢银行,拿枪杀人,有案底。但与此同时,他又善良,天真,甚至有点脆弱,影片还暗示他性无能(所以手枪是他的“工具”,抢劫与暴力则是他的love making)。这样有些脆弱的男性形象其实是很动人的,会激发女性的柔情。而女性对于传统阳刚硬汉的崇拜,更像是对父权想象的实体化,而那些阳刚的男人,就是父权的具象。这甚至都无关爱,而关乎权力(power)。而怜惜是与爱有关的。

这部电影里的男主角,瘦小,忧郁,优柔,暧昧,是艺术家,眉眼含愁,眼睫毛像蝴蝶一样覆盖下来——色戒里的易先生,也是这样的。甚至胡兰成,也是这样的。当然胡兰成因为其本人的柔媚和骨子里的自恋与夸夸其谈,让他格调降了很多,但是本质也是这样的气质,才能满足张爱玲的fantasy。看看她写的易先生就知道了。而王佳芝对易先生一瞬间的爱,固然有其自我陶醉的一面,也未尝不是一种怜惜。

而这样的男主角,在担荷人生之苦的时候,便显得尤其令人feel connected.他一再重复的命运,逃不脱与女侍应生的纠缠,而心爱的女人又一个又一个丧命。他的外在反应甚至显得很冷淡。这也是一个内心戏癌晚期患者。

我非常喜欢电影里对独白的运用。

其实一般来说电影是用motion讲故事,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画面。甚至小说里都会提倡用描写这个人外在的神态表现而不是直接直抒胸臆地写他的心理活动。

可是电影的妙处在于,小说只有一个声道,写了内心就难以同时写外在,必然有一个先后顺序,而电影则有画面与声音两个轨道,画面来展示一个人的表现,声音则展示一个人的内心,做的好,便会有反差萌的效果。

这部电影就做到了。

不得不说,虽然里面很多桥段是为了反类型片传统而存在——比如在紧张的追击戏里,男主角心心念念想的是我要不要牵她的手,她会不会觉得我显得太浮浪?——但是这种穿插与反差所造成的轻盈感,我也怀疑是法兰西所特有的气质。

记得之前读周嘉宁和一个别人的对谈,讲到在没有大量阅读法国与美国文学之前,她们会以为美国文学是轻盈的,而法国文学有沉重的东西(这大概来源于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印象吧),但是其实恰恰相反,美国文学里有非常沉痛黑暗的一面,而法国文学,却自有一股轻盈。

这部电影也是,讲的是人生的悲凉与惘然,却自有其无关宏旨的轻倩处,藏于叙事里,也藏于视角中。是生活中细细碎碎的细节,而悲凉,正因为来源于日常,藏在这细细碎碎的细节生活褶皱里,才尤其让你觉得避无可避。生活自多愁。

非常喜欢独白时的男主人公的脸,他眼神又犹疑又羞涩,却仿佛菩萨低眉——低眉是为心有不忍。让人一下子看到一个孤独、内向、内心戏丰富的男人的形象,这种形象存在于卡夫卡的小说里,存在于法国文学沙龙的身影中,他们自大着,却又犹疑着,“想要触碰又收回了手”,孩子气的这些瞬间,最是动人。

还是看片儿太少,当然看书也太少。如果积累更丰富些,大概会有更老练的眼睛。

多看,专心看,反复看。无他法。

 2 ) 伍迪·艾伦和弗朗所瓦·特吕弗谁更好

伍迪·艾伦和弗朗所瓦·特吕弗谁更好呢?也许是不应该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比的。
今天看了《射杀钢琴师》。在昨天晚上买到这个片子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部影片。不过就叙事来说,他们两人同样无敌,而且我觉得特吕弗应该更胜一筹。
《射杀钢琴师》是一部1960年的影片。黑白片。法国影片具有一种奇特的魅力。或者说,我更喜欢特吕弗的风格。关于特吕弗,我以前只看过他那部著名的《400下》。《400下》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就叙事来说,略微显得平淡了一些,而且那是一部1959年的电影,在几十年后,再来看这部表现少年反抗家长反抗成人社会的电影,其震撼程度也已经有所减弱。而《射杀钢琴师》则更加精彩。它的精彩就在于它的开放性。这部电影以一个分赃不均的事件为主线,实际上却讲述了丰富的多的故事。一般的电影,人物的对话,人物间发生的事件都是为了表现电影的主题而服务,而在《射杀钢琴师》中,人们的对话和行为往往会偏离主题,扯到一些与电影要表现的事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去。这样的电影一开始也许会让看的人摸不着头脑,但当你习惯了以后,就会喜欢上这样的电影,因为这样才自然。
比如影片刚开始,一个男子在尽力逃避两个人的追杀,他跑进一条小路,不慎一头撞在电线杆上跌到在地,这时一个路过的好心人扶起了他。然后两人一边走一边攀谈了起来,那个好心人说他要赶紧回家,因为他结婚了,然后又说起了他如何爱上他的老婆,他的孩子等等,他说:有时好像只有面对一个陌生人才能够敞开心扉。他们在一个路口分开,开始的那个男子则继续奔跑。
后来,那两个坏人绑架了钢琴师和他的女朋友,在车上,4个人谈起了女人的问题,气氛很愉快,丝毫不像绑匪和人质的关系。开车的绑匪不断的侃侃而谈,而坐在车后的他的同伴则不断劝他好好开车。这一幕令人有些想起美国的柯恩兄弟的《fargo》里面,两个杀人犯在车上,一个劝另一个不要抽烟的那幕,当时那给了人很多新鲜感,但看来,这种手法是特吕弗早就用过的。在后面,那两个坏人又绑架了钢琴师的儿子,开车的那人甚至兴致勃勃的给小孩介绍起了自己收藏的有趣的小玩意。
而作为故事主人公的钢琴师,每当他要作什么事前,都会以画外音说出他内心的想法,而他实际作出来的行动,却往往并不与他想作的相符。这也许会让许多人看了觉得“心有戚戚焉”。
特吕弗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枪击钢琴师》背后的理念是要制作一个无主题的电影,只通过侦探故事的形式,来表达我对光荣、成功、堕落、失败、女人以及爱的全部看法。”
在另一篇影评中说:
    “本片为新浪潮主将特吕福拍摄的第二部长片,从这部早期作品我们可以轻易看出美国B级片和希区柯克对特吕福的重大影响。扮演钢琴师查理的演员查理·阿兹纳乌尔是法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歌手,作为阿尔及利亚人的后裔,阿兹纳乌尔的歌曲多数表现出对社会风气的嘲讽与绝望--正如《射杀钢琴师》的意味一样。 ”
但是我觉得特吕弗的这部电影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类型片,至今还没有后来者。
当然在后来的许多电影,尤其是法国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些这部电影的影子。但也许那只是所以法国电影的一个共性。

http://spaces.msn.com/antyzhang/blog/cns!C7AC2CC3DC7A7A1!1216.entry

 3 ) 有点像戈达尔的特吕弗

查理在酒馆当默默无闻的钢琴家,而丽娜也爱着他,肥腻的老板爱而不得。他很害羞,她也害羞,不牵手。开头他哥哥找他,哥哥因为私吞同伙钱被追杀,而他虽然冷漠却在门口帮了他逃走,卷入其中。两个人绑架他和丽娜却被交警救了,而他俩去她家她才表白,并且大段回忆过去。当年他是著名钢琴家,而妻子其实为了签约与老板睡,而他在成为大钢琴家后的自豪让妻子嫉妒,最终她坦白自杀,他大受打击,化名查理潜入酒馆清洁工、然后看见有钢琴开始弹。她知道这一切,想和他走。可他们去找老板要工资,老板吵架,打架,他拿刀自卫,两人出去,查理觉得没事丢了刀,他掐死他,他拿刀戳死他。他只能回家和兄弟一起躲,让丽娜离开,而儿子菲度后面也被绑架。可丽娜后面来接他无罪走,却碰到两人追杀,菲度逃走,她被杀。另外2兄弟和两人追逐,而他只能继续弹琴。一个悲剧,妻子为了他弹钢琴最终犯下错误,他失去爱情,后面有新的爱情又因为卷入兄弟的事情以及自己和老板不和杀人的因素导致爱人卷入被杀,最终继续平淡的生活,躲进小楼成一统。突然插入的回忆,跳跃的剪辑,还有分屏的圆圈。

 4 ) 笔记

#法国新浪潮# 特吕弗的反类型经典之作,对各类迷影元素信手拈来,以至于其更像是一封献给电影的情书,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导演本人的影迷属性,因此特吕弗并不排斥主流的商业制作电影,这也为他后期回归自己口诛笔伐的“优质电影”奠定了某种基础,精细的排演调度、考究的布景与大牌演员尚未攻陷特吕弗的作品,但与戈达尔自主编剧的行为不同,特吕弗在很大程度上依旧仰赖于成熟的文学文本,代表作《朱尔与吉姆》如此,《射》亦如此,生动欢快的摄影在肯定青年文化的活力同时,也是最为符合原著小说调性的风格择取,黑色电影、心理剧、惊险片、悬疑片等类型标志纷至沓来,突变的基调令观者难以确定某个类型公式套用、读解,而可单纯从这些难以预料的变调中获取观影快感,而一些好莱坞电影“明令禁止”的剪切方法,如查理拜访经纪人时中全景与犹豫是否按铃的食指大特写间的两极剪辑,特吕弗对此丝毫不在意,解开个中束缚,新浪潮奔涌而出。

2022.11.20

 5 ) 观《射杀钢琴师》有感

一个始终怀才不遇的钢琴家以为自己的才能是忽然得到世人的垂青,却不料却是自己的妻子为此付出了身体的代价。之后,在与妻子的争吵中,他只是想赌一赌气,愤然离开了妻子,却不料酿下了此生永远也不能挽回的大错。当他早已万念俱灰,不再向往什么“爱情的甜蜜”,却想不到又受到一位美女的青睐,当这位美女感到此生已经找到完美的归宿,却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人生结局是为自己的至爱——“挡了子弹”……。

收拾完种种痛苦的心绪,钢琴家重又回到原本工作的地方,因为生活还要继续……。Truffaut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至情至性的家伙居然把一个本该让人感到万分哀伤的故事,说的居然有些冷幽默的味道。

 6 ) 随便译点资料

酒后随译,准确性一般,仅作个人资料存档用。
基本来自维基,少部分来自幼兔波。

本片的原著小说是美国作家大卫·古迪斯写的《Down There》
特吕弗的妻子玛德琳·摩根施特恩读了这部小说,令特吕弗注意到此书。特吕弗本来想把这书拍成一部高预算大制作电影,结果没能拉到投资。最后就成了一部在街上拍的低成本电影。

小说里的主人公相对坚强,自信,他自己选择了孤独的道路。而电影里的查理却是无法逃避的被隔离,他总是害羞、沉默寡言、深居简出。
电影表现了小说里的悲凉主题:一个妄图逃避过往幻灭生活的男人,只能重复他唯一会做的------弹钢琴,可是他依旧无法逃离自己的过去。
然后,特吕弗的电影将其自身解构为两重意义:一重是致敬,一重是沉思。
致敬既是针对美国文学,也是对黑色电影。沉思则是针对艺术和商业的关系。

剧本在拍摄过程中频繁改动,特吕弗说:“在《射杀钢琴师》里,我想打破线性叙事,拍一部每一幕都能愉悦我自己的电影。我不按任何标准来拍此片。”

本片体现了特吕弗的个人风格:程式化、自我悖反的情节,而这些也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标志:大量的旁白,脱序的拍摄镜头,以及突然的跳跃式剪辑。

本片在商业上并不成功,但在狂热影迷中非常受欢迎,其中就包括克劳德·米勒。后来成了法国知名度最高的中生代导演。克劳德·米勒说他和朋友们能记住所有的电影台词:“我们永远在引用电影台词,这几乎成了我们的内在语言”
 
开场酒吧里演唱的小草莓(Framboise)是Boby Lapointe的作品。
http://zhangmenshiting2.baidu.com/data2/music/12984531/12984531.mp3?xcode=eb1bcf76641ec6b4b5949db22586f5d7&mid=0.20479237254582

男女主角逃亡时汽车放的是恋人絮语(Dialogue d'Amoureux),由Félix Leclerc和Lucienne Vernay演唱。
(歌词很棒:当我的爱变成恨,我将戴着帽子离开,当你不再爱我,我会当成是平常事)
(法语达人解释下这歌词里老提头发和帽子跟爱情啥关系?歌词链接:http://www.mp3lyrics.org/f/felix-leclerc/dialogue-damoureux/

 7 ) 和主角无关


1960年的黑白电影,片名让我误以为会有很多激烈的场面,奔跑或是枪击之类。事实上奔跑和枪击虽然有,我却看得有些磕睡。回过头去看别人的影评,才发现不止如此,还有些桥段我根本没看明白,于是按下重播键再看了一遍。

当理查回忆,当他还是爱华特,前去演奏会经理处面试一段,电影里没有真正面试的镜头。只有他从楼梯拾阶而上,背景是小提琴拉出情绪渐浓,音量增强的音乐。当他犹豫着要不要转动门把,转而决定去按门铃时,镜头给了一根手指接近门铃的特写。一阵铃声后,一位捧着小提琴盒的女士拉开了门,镜头一直跟着女子移动,当钢琴声响起后,女子停下脚步,镜头逐渐拉远,女子改为单手拎着琴盒前行,到镜头前再直角从另一端离开画面。高楼背景下仍是手拎琴盒的女子在走动,直到她的背影在出口处进入阴影。这一段真的很奇妙,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从与主角毫不相关角色的角度来表现情节,却又不动声色,没有情绪的渲染。这样的方式如果在港片中,会成为哗众取宠型的夸张表演,比如周星驰电影中经常用第三者的感觉来表现主角的出众,《食神》里翻滚的女评论家就是一例。如果是德国电影,经常是内敛得让人神经质,但又看得让观众心碎,比如《窃听风暴》中,监听者的表演。而特吕弗这种游离于剧情的细枝末节在电影中俯首皆是。
角色的对白也是如此,常常出现谈论个性化的话题,并且很不拘对象,绑架者与被绑架者关于女人和玩具的话题聊得可算是相当投契。

可能这也是我第一遍看时觉得整部电影的走向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原因之一吧。

与主线相关的情节,理查的妻子曾经是为了丈夫的前途用肉体向经理人妥协,因这样被“昨日做过的事缠绕”不得解脱而自尽。如此的原因,让之前经理人劝解理查就妻子的诉苦变得苦涩而讽刺。他不再做爱华特,而成了理查,但他仍在钢琴的旁边,无法离去。一直在离去的只是他身边的女人。当莲娜死后,理查空茫着眼神继续他的钢琴演奏。

至于理查弟弟逃避追杀电影中成为了不断引出各个角色登场的灰绳,其悬念性在电影情节的发展中越来越显得不那么重要,不象希区柯克电影中那样纵揽全局。至于其借鉴美国B级片的部分,枪战没什么新意,反而是酒馆中跳舞的一段很有趣味。电影镜头太有导演的个人特色,新颖冷静,别出心裁。

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的似乎都与主角没什么关系,片中前后两段歌曲也是很妙。一段是在小酒馆里弹钢琴的理查协助弟弟逃跑时,一位男歌手上台进行的演唱。歌词中讲的是一个酒客对被称为小草莓的卖啤酒少妇隆胸前后的态度。节奏明快,而且是越来越快,快到后来我都以为歌手要来不及唱清楚歌词了。这样的歌真不知说其幽默还是诡异。还有一段歌曲是莲娜开车中,理查开收音机时传出的抒情歌曲。其中有句歌词是“当我的爱只余恨,我会戴着帽子离开。”,这也是后来理查对重新回来找他的莲娜说的一句话。让人心酸的是最后离开的人竟然是莲娜。虽然电影中有着这样丝丝缕缕的呼应,但整个故事还是让人的心有些凉。大概特吕弗的电影都有些让人心情不那么舒畅。所以我打消了看第三遍的想法。

 8 ) 枪击钢琴师

看完《射杀钢琴师》后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是怎么编出来的?怎么能这样编呢?

背景资料告诉我们,特吕弗是在一部美国小说《在那里》(DOWN THERE)中得到灵感的,故事、背景与人物描写都遵从惊悚片的类型模式,可是他并不尊重小说,到了电影这儿,原著中的犯罪问题和惊悚色彩已经不再重要的,这个类型的模式与成规被一种反讽的方式加以处理。影片开始的三分钟与主线的关系就不大(影片中很多个三分钟与主线的关系都不大):钢琴师的哥哥跑啊跑啊,撞到电线杆晕倒了,被一个男人救了,那个男的就跟他谈论自己的幸福家庭和巴黎的处女率问题,然后他转弯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总之整个片子很杂,一直在跳跃,故事和主题都不完整——甚至可以说是随心所欲的,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镜头常常忽然对准一个不相干的人,然后就跟着那个人跑了,把主角晾在一边。

 特吕弗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枪击钢琴师》背后的理念是要制作一个无主题的电影,只通过侦探故事的形式,来表达我对光荣、成功、堕落、失败、女人以及爱的全部看法。”在喜剧、悲剧和荒诞风格之间不断变换和不可预料的氛围转移中,我们看到一个人格分裂的阴郁钢琴师,钢琴师痛苦的前妻,长相清纯爱说粗话的酒吧女侍,总爱谈及父亲并且喜爱购买新奇玩意儿的劫匪。这其中,好像除了劫匪以外,其它人都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他们走到哪儿是哪儿,而不断跳跃的奇妙命运一次次把他们推上情感和人生的浪尖,又一次次狠狠地摔下来。人们做出努力却最终得不到所要的东西,生命在徒劳的挣扎中依然归于平静——没人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钢琴师是全片最典型的一个人物,并且事件和其他人物都围绕他展开。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分裂:他有两个名字:查理和爱德华,两个身份:酒吧钢琴师和著名钢琴家,两个性格:他心里想的和他所做的完全是两回事儿。他觉得“应该”这么做,但这么做了又能怎样呢?他很难把握命运和控制局面,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毫无意义。一个人在两种极端沉重的分裂中被撕裂为巨大的空白,他的虚无成了对抗所有荒谬和苦闷的有力武器,虚无是沉淀在时代底部的最不可撼动的存在。叔本华的哲学观在其中有所反映,并且本片是全然反“自由选择”的。

可是我们在大部分时间甚至感受不到影片中的痛苦——几乎每个人都麻木,他们不关心深层次的痛苦,他们沉默或者喋喋不休,对生活的潮涌已经完全失去了感受力。而更令人厌烦的是,生活就是对其本身的乏味的、精疲力尽的重复。从钢琴师的两次爱情可以看出,作为外层的钢琴师与蕾娜的爱情和作为内层的钢琴师与特丽莎的爱情何等相似——最终两个同为女侍的女人一个死在黑色柏油马路上,一个死在雪白的雪地里,而在影片结尾酒吧又出现了一个新来的女侍。而钢琴师和酒吧老板、钢琴经纪人对女性的极端态度也非常相似。在过去,我们都有“一种关于献身的爱,以及由黑暗的交易支撑着的辉煌成功的罗曼蒂克的故事”,而现在,却是“一个又无可救药的浪漫之梦所照亮的隐晦而又肮脏的生活的故事。”影片通过解构、颠覆经典造成惊奇和震惊的效果,并且传达出对生活的厌烦和荒诞之感。这些都是最能标志新浪潮的东西:自发性和即兴性,它们带给《枪击钢琴师》一种奇妙的、不可捉摸的特质。

无论结局和人物是多么富于悲剧性,影片依然是让人快活的。它跳跃着不时出现超乎常规的神来之笔:钢琴家面试、特丽莎的自杀和劫匪关于他妈妈的诅咒都是非常有趣的天才段落,它们都凸现出一种超凡的想象力和启发性,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精英意识和仅属于少数人的幽默。文森特·凯恩比的评价相当到位:“引语总是与特吕弗以表面上如此轻松地制作的影片那种多层次结构相关。但是它们对他所提供的最主要的愉悦来说并非本质的东西,而是额外的津贴。”

 短评

特吕弗诞辰90周年观影。黑色电影、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与新浪潮的糅合。手持、横摇、变焦,跌宕摄影随性如即兴曲;分屏、遮罩画幅、快切,跳跃的剪辑节奏又成丰富的装饰音。最好的是画外音与场景微妙的距离感,平添人物和剧情的暧昧不明、扑朔迷离。只是打底的故事实在无聊,像极最烂俗的黑色电影桥段拼凑成的古龙小说。

3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原著美国犯罪小说,法国抒情调。技术很潮,台词诗意,时而幽默。姑娘上床脱光衣服后,男主角说“电影里面可不是这样”,于是将被子裹住诱人双胸。“反”电影。女主角中枪倒下滑下的雪景镜头最是诗意,在车上的温情莞尔足以让我春心荡漾。

5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特吕弗第2部长片。1.满溢存在主义气格,戏仿与解构美式B级犯罪片,拍得很戈达尔。2.无主题,彰显自发与即兴性,及生活的无常与荒诞。3.车内插科打诨的绑匪,为科恩[冰血暴]借鉴,无意义话唠则被昆汀继承。4.画外独白(意图)与影像(行动)的背反。5.匪徒发誓与老妇摔倒的圈入。6.黑暗死谷vs白芒雪地。(8.8/10)

1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过了一遍剪辑,相当于二刷了,注意到了一些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剧本上的亮点。男主角几乎面临一切矛盾都选择束手,就连最初的机会也是门打开那个时机的偶然性放到他手里的。其实故事相信的是这种“内心斗争后无作为”的普遍性,认为普遍性让人忽视这种行为的后果,所以有必要呈现它可能带来的不幸,有必要提醒人这种行为的无伤大雅是基于幸运才成立的。男主角弹着钢琴向前看的这个动作,是一种遁入安全结界的逃避,把自己隔绝于外界,相当于最后还是回到那个熟悉的旋律里,选择束手。

12分钟前
  • ada
  • 推荐

新浪潮给人最大的启示就是它的灵气,相比之下现在的电影太匠气,故事、摄影、演员什么都对,可对的又好像很过分,像按公式做出来的一样。即便是电影专业学生拍的电影,也一股脑的要走好莱坞的大片范儿,太专业则无趣。

13分钟前
  • 柏拉不图
  • 力荐

7/10。没意思。后半段剧情跳跃性这么大,我还以为是戈达尔拍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为了模仿传统意义上那些因缺乏资金导致很多片段无法完成的好莱坞B级片。男主角表演很沉着,丝毫不抢戏。

18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仅以此片记住操蛋的张北音乐节第三天的直播,从The Soundtrack of Our Lives到知道Tricky不转了一共花了两部部【射杀钢琴师】的时间。去你大爷的。

22分钟前
  • 撕撕撕
  • 还行

仿默片的運鏡及奇異的畫外音自敘營造出不錯的代入視角,被潛規則的妻子、暗戀許久的情人、狡獪的店主與不成材的弟弟們等小片段都很好,但湊在一起並不能成為一個好故事——高潮一波接一波,卻不連貫,只成了瑣碎的短篇合集。

25分钟前
  • 侯二六
  • 还行

只有法国人才会拍出这样神经脱线的黑色电影。他们才不在意犯罪动机、作案细节,追求的永远是至死的浪漫和感性。所以才会有男人在被追杀时,撞上电线杆晕倒,醒来后跟陌生男人边走边聊,听他谈女人和家庭。这个男人并不是主角,他还在被追杀,和陌生男人分开后,躲到了钢琴家哥哥工作的地方。钢琴家在妻子自杀后,隐姓埋名于小餐厅弹钢琴。餐厅里的一名侍女爱上了她。回家的路上,两人并行,若即若离,骨子里的浪漫劲儿就算在被追杀时也无法掩盖。弟弟的仇人把钢琴家作为了新目标,可这根本不是什么惊险的犯罪片,黑道杀手总爱絮絮叨叨。除了爱情和追杀,你不知道这群人想要干什么。相爱的人就那么任性地爱着,追杀的人就那么追杀着,原因和目标都不重要。

26分钟前
  • 唐朝
  • 推荐

特吕弗的第二部,轻盈而有幽默感,典型法国新浪潮作品(跟早期戈达尔的气质好接近啊这个时候应该是俩人关系最好的时候吧)。虽说今天看里面男人一个赛一个地油腻猥琐,不过片子真的是很有想法,一方面对犯罪片的套路烂熟于心,一方面又各种反类型(突出表现在各种散漫且枝蔓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喜剧式的瞎聊桥段)。闪回大段落处理得很好。内心独白的用法是本片一绝了。

3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特吕弗最好的,也不仅仅是类型片,人物之间似乎在展开某种接力,敞开的情节让每一段相遇与意外都绽放出七彩的小故事,仅仅需要把两个陌生人框在一个镜头里便能产生魔力,运动跟拍镜头与讲故事的独白作为两种流,在这里展现出时间的含义和人物形象的张力。

35分钟前
  • TWY
  • 推荐

套了犯罪片的外壳,内里还是新浪潮的手法,不讲究故事原委,只有人物当下状态,钢琴师这个角色融合了很多矛盾点,外表内向床上火热,身边两位女伴接连死亡使他看上去很悲情忧郁,但似乎他又能投入到新的恋情中,也是特吕弗的幽默与讽刺了。

39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672M 射杀钢琴师.Tirez.sur.le.pianiste.1960.D9.CC.2Audio.MiniSD-TLF

41分钟前
  • 南团
  • 还行

为什么老是要厚古薄今、追捧名导?各位难道认为这些年的电影是在退步?个人感觉此片的叙事剪辑表演等方面都很稚拙,倒是比更被吹捧、豆瓣评分8.9的<四百击>要好看一些。

42分钟前
  • 锦瑟无端
  • 还行

迷影情结的一次创作,把特吕弗擅长的好莱坞电影叙事和个人戏谑的风格结合起来。开头是黑色电影的风格,整个是黑帮片的变奏,钢琴师的内心独白和现实的对撞很有意思,雪地的场景跟后来科恩兄弟的《冰血暴》很相近,开头和结尾的钢琴曲形成封闭叙事,还留下对新来的服务员的悬念。这样的特吕弗挺有意思的。

46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实在是一部很奇怪的电影,同第一部作品“四百击”相比,特吕弗有很多改变,他尝试了完全不同的叙事风格,并不是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都是为所谓的主题服务,这也让你的观影乐趣变得随遇而安。

50分钟前
  • 盲忙
  • 较差

特别喜欢查理去公司谈合同的场景。从他上楼梯时起就能听到很嘹亮的提琴演奏声,在他犹豫要不要按门铃时,一个无精打采的女生出门,与他擦肩而过。这时有一个特别神的调度,一直跟拍查理的摄像机果断地舍弃了我们的主角,开始追随这个女生!女生走了几步后,查理的钢琴声突然响起,女生驻足,摄像机却没有停止移动,而是继续后退并远离被摄体,直到把女生孤零零地甩在空旷的走廊中央。钢琴声伴随着女生走出公司,衔接到盛装的查理在舞台上演奏,收获雷鸣掌声的场景。很多导演会直接表现主角的命运转折,而特吕弗选择把焦点短暂地转移到一个毫不起眼的龙套身上,通过配角的落败与失意,侧面表现主角的成功与得势。而且其高明之处在于,主角之后的陨落也在他与女生的交替之间得到暗示。查理终究也会成为另一个走出房间,走下舞台,销声匿迹的人。

51分钟前
  • 防寒对策
  • 还行

剧情跌宕起伏,剪辑干净利落。故事环绕在俏皮的音乐声中,也别有趣味。除了打乱的时间线,故事叙述和任务设定也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感觉。特吕弗的悲哀通常于此,现实之残酷在于命运之不可预知,不可改变以及人心之不可揣度。大量与行为矛盾的内心独白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性。

54分钟前
  • Nakadai
  • 推荐

兄弟皆匪寇,琴师亦杀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前妻的崩溃,却做不出正确的选择,记一命;与强壮的酒保搏斗,出于自卫一刀刺杀,记一命;利娜送他奔命,又接他回城,问他回屋会不会再不出来,他仍毅然决然回去跟树敌置险的兄弟告别,放利娜独自在茫茫然雪地里等待,利娜被枪杀,记一命。所谓射杀钢琴师,钢琴师没事儿,反倒直接、间接导致了多桩命案。然后,再重回酒馆做他的琴师,躲着疗愈,顺便结识新的女侍,成为她们一方天地里的新鲜爱人。

59分钟前
  • 王周鹏
  • 推荐

率性自由的法国新浪潮,剧情和节奏就像是蓝调,不至于哀怨,也绝对不妥协,不刻板,不犹豫不决,总是带点自负的,可爱,步伐像个大男孩,可往往又在浪漫前却步,其实内在都是在讲日常里的得不到,差一点点,可是又没有叫人遗憾和后悔,爽朗如此,人生便已算快意。

1小时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