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第三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归亚蕾,陈数,赵立新,何冰,蔡康永,戚薇,黄志忠,牛骏峰,杨澜,梁文道,董勇,曹曦文,尤靖茹,王自健,黄维德,郎永淳,翟毓红

导演:关正文,刘宇

 剧照

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2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3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4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5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6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3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4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5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6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7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8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9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7

详细剧情

  2018《见字如面》第三季,立足中国,秉承多元化视角,展开全球化选信,挖掘更多元价值,探索更极致人性,引爆更广泛热议,尽现世道人心精神意蕴。  首开全球化选信,人情人性,极致纷呈;全明星顶配阵容,读信品信,直击人心。  多现场无缝对接,深度沉浸,精彩升级。12期节目,打开人生在世各种际遇;12个主题,展现人间冷暖不同故事。

 长篇影评

 1 ) 见字如面

前两年忙忙碌碌,虽然充实,但生活也被工作占满,最近终于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写作,也发现了错过的好节目。本周看了《见字如面》,以下为我非常喜欢的一封信,分享给大家,这两年确实唯美标题党的书和文章充斥眼球,但粗略浏览后就会发现那些蹭热点式的快餐文章内容之乏味,更加能体会到为何经典会永垂不朽,希望发人深省让人感同身受的好书好文会越来越多~ 王左中右致出版商的信件稿 2019年5月8日 做为一个十里八乡起外号的大王,我总觉得每一个好的名字,都是有画面感的,比如江疏影,一听就很好看,比如六神磊磊,一听就百虫不侵。但最近我发现一些出版物上起的书名,个个都太有画面感,太让人五脏六腑七荤八素了,比如有本书,书名叫《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你以为是帝王与歌妓的宿命纠缠,将军与少女的红尘往事吧,可作者一栏明晃晃写着两个字——鲁迅。是的,这是一本假一赔十的鲁迅作品精选集。不光光是鲁迅,其他文学大师的选集,也都被包装成了非主流痛经美文的样子。胡适的是《此去经年,许我一纸繁华》,沈从文的是《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郁达夫的是《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汪曾祺的是《一定要,爱点什么》,看看汪曾祺书名的这个逗号,加的多有灵性,多唯美,多葬爱。甚至外国的名著,也兴起了非主流痛经文学风,满眼都是繁华与沧桑,比如莎士比亚的叫《如果世界和爱情都很年轻》,纪伯伦的叫《我的心只悲伤七次》,而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作家蒲宁,则出了一本书叫《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感觉这些大师一袭黑袍,一个个都在抬头仰望天空,斜刘海挡不住右眼角的悲伤,真是难以想象。这些出版策划人得看了多少QQ个性签名,读了多少青春痛经文学啊。 既然这股痛经文学风越刮越大,既然这些出版者的才华,有如下水道一样滔滔不绝,那么今天,不如就多改一点,让风来得更猛烈一些。首先,文学界带头大哥,四大名著的名字都用了几百年了,早该重新起了,《西游记》这个名字不好,你到底往哪儿游,在哪儿记,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健身游泳呢,现在的年轻人能喜欢这样的名字吗?你就应该叫《用世间五百年,换你一次转角邂逅》。《三国演义》,多土多封建呀,一点也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麻溜改成《乱世浮沉,谁与我心向黄昏》。《水浒传》这个名字也太不着边际了,《且试天下,尽管明日又天涯》就好听多了。还有《红楼梦》,那里面是只有红色吗?这么华丽的作品,不起个《木石前盟,终不抵金玉良缘》的名字,根本就拿不出手。其次,打小就学的那些个诗词名篇,也该重新起名。“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么好的诗,就叫个《咏鹅》,多像路边摊的小吃啊,有这么起名的吗?你叫《羽染云烟,吹皱一池清水》,这画面感一下就有了。《早发白帝城》,听起来跟长途汽车站似的,白帝城发车了啊,白帝城的有没有,还差一位上车就走啦。太聒噪了,诗里面写着千里江陵一日还呢!这一听就是个《错落了流年,只为见你一面》的故事。《春晓》春晓不晓不重要,你取名就应该跟写诗一样,诗里最绝的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为什么不叫《繁华落尽,与卿风雨卧听》呢? 接下来教科书的名字也得改,名字一定要伤痛,通了,记忆点才强。孩子们才记得住啊!语文得叫《才倾天下,不负韶华不负卿》,数学就叫《公式算尽,你的答案歌与谁听》,政治叫《马克思不相信眼泪》,历史是《我向你的岁月走去,把你的过往一一经历》,地理最好办,实打实地起名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有些教辅书,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学生看这些名字就害怕,更别提感兴趣了,你取个《厉兵三年五载,只为许你一生富埒陶白》,这声势,孩子们看了,学得都带劲!还有《新华字典》,这名字也太大路货了吧,你怎么着也得弄个《我认识一万一千两百个字,却读不懂你的心》的芳名! 这都什么玩意儿啊?你听听这话,想不想给他一顿落寞终殇拳?想不想给他一通红尘清冷烟雨微醺乱脚踢?老话说得好,吃啥补啥,你看什么样的文,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不怕文盲会打架,就怕文盲有文化!审美没跟上,就算学了再多的文化,还是会发育不良!没审美的文盲,即使有了文化,该瞎还是瞎!老实说,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对于这种糟蹋名著的痛经文学,我希望能早死早超生,别来瞎我们的眼。

 2 ) 讲讲第一封信,关于蒲松龄的故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与穷神打交道的一生

早在几百年前,蒲松龄写信质问穷神,你为什么总缠着我?

蒲松龄的穷,那可是真的穷,绝非只是拿穷发发牢骚那么简单。仕途一蹶不振不说,日子也是艰苦清贫。以为晚年能享个清闲,岂料穷苦依旧。

虽然留名后世,可这一生清贫,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大家心中各有分说。

没错,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非常绝妙。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与官吏的罪恶。凭借其精妙的文笔、丰富的想象,也被后人称为文言文短篇小说之王。

正所谓,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但当时文人出书,可不像现在有出版社,有版税可言。一套书出版,需要不少银子,可一生命途多舛、穷困潦倒的蒲松龄怎么可能负担得起。

所以这本《聊斋志异》,是在蒲松龄过世之后,到乾隆三十一年,才得以刊印,逐渐流传。光从《聊斋志异》这一点来看,就足以窥见蒲松龄生活的窘迫以及他屡受挫折的一生。

屡败屡战的科举生涯

蒲松龄其实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算是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亲经商,广读经史,学识渊博。年轻的蒲松龄,生活并不算苦,好歹算是小康之家,能让他有闲情读读书、搞搞诗社。

作为小名气的神童,19岁时,蒲松龄还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20岁时,还与同乡学友结“郢中诗社”。

只可惜这好日子没持续多久,因为家庭矛盾,父亲只好给儿子分家。难耐蒲松龄的两个嫂嫂都是典型的母夜叉,又打又闹,蒲松龄夫妇俩哪争得过。只分得农场老屋三间,破得连门都没有。连分到的粮食,也只够吃三个月。

自谋生路的蒲松龄,开始长达45年的私塾教师生涯,待遇微薄,每年最多只得八两银子。

这是什么概念?

农村维持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大概要二十两银子,可见蒲松龄的捉襟见肘了。而那句“家徒四壁妇愁贫”,一点儿不是空穴来风。在《日中饭》里,他的四个孩子为了一锅稀饭里最稠的底都要争抢,是蒲松龄辛酸的生活之苦。

日子难归难,蒲松龄却一心想靠科举来改变现状。只是未曾料到除了十多岁考取童生的人生高光外,蒲松龄一生不得志,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参加科举考试,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所以其实他的穷困愁苦是与其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无法割裂的,他苦行般地求考,直到72岁才算告终。这对于蒲松龄来说,是一生的错位。

一直学而优不仕,在贫困线上挣扎,与穷神作斗争的蒲松龄。想要咸鱼翻身,却始终未果。蒲松龄在信里把穷神比作是热恋的情人,不离不弃,如胶似漆,事实也的确就是如此,并未夸大其词。

天才与苦行僧的错位人生

据说蒲松龄出生那夜,父亲梦见一个枯瘦如柴、衣衫褴褛的苦行僧走进自家门。梦醒后,蒲松龄呱呱坠地。而父母却在其身上发现一块青痣,如同苦行僧身上的圆形膏药一般。好似这孩子就是那苦行僧的转世。

行,咱们姑且算蒲松龄是苦行僧转世,但好在他还能苦中作乐。首先,一般人就不会想到给穷神写信。再来,写就写了,我们无非就是吐吐槽,抱怨抱怨。

放在这蒲松龄身上可不然,他的信里不仅充满着戏谑自嘲口吻,还居然变着法儿地以穷神的口吻给自己写了一封回信。

用史航老师的话说,天底下就算有穷神,也没有文笔这么好的穷神。

擅长与“妖魔鬼怪”打交道的蒲松龄,再借穷神的喉舌给自己回信,偏偏显现出他拧巴得可爱的一面。一边是相信万物有灵,一边也是跳脱出自己,来回看自己人生的错位。

而在回看自己错位的过程里,他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矫情地给自己生命系上死结。这脱贫歌虽唱得喜庆,实际都是戏谑与暗讽,以及自己对人生原则的坚守。

我们大可以说这是他的自我安慰,但安慰深处,还是他的人生理念所在。我是穷啊,但是我不能为了发财,什么事都能干。有钱固然好,但我也不能丢了自己的本分。

穷神那句“你只要学抠门吝啬、一毛不拔,只要学损人利己、出乖弄巧,只要学虚伪奸诈、伤天害理、泯灭良心,我保管你脱贫致富登上巅峰。”

恰恰就是说明了蒲松龄宁愿清苦一生,也不愿与狡诈为伍。坦荡、明朗,是他的为人宗旨。

当然,透过这有来有回的通信,可见其实在穷不穷这件事儿上,蒲松龄并不是完全看不开。怪只怪,他的文才遭遇科举的挫败,就是一种愿望与现实的错位。

无论是得意疾书带来的违规越幅,还是51岁因故未获终试而被黜,科举的屡次不第,让蒲松龄抱恨始终。大抵也是如此,诗词俚曲也好,《聊斋志异》也罢,都成了他求而不得的出口。

究竟是这种错位激发了他如此多光怪陆离、妙趣横生的创作,还是他天赋异禀的才情致使了他如此“幽默”又错位的一生,我们不得而知。

但用节目里许子东老师的话来说,科举是培养人才的,蒲松龄呢,是个天才,而错位就错位在这两个“才”里。

PS:不得不夸节目组选信的用心和功力,继续追。

 3 ) 我瞎编一封信

小翟:岳飞是妇孺皆知的英雄,十二道金牌挡不住岳家军抗金的英勇,莫须有的罪名令后人扼腕。那么,在初露锋芒时,英雄岳飞是怎样践行精忠之心的呢?下面这封信,是岳飞在战场上遭受长官排斥时写给母亲的信,有请青年演员牛骏峰。

牛骏峰:岳飞在给王彦谢罪后写给母亲,1127年。妈(母膝下),孩儿打胜仗了(儿初战告捷)!听说家乡被金国人侵占了(闻故乡失陷),您和孙儿被迫流离失所(祖孙流离),孩儿实在是太担心你们了(儿牵肠无比、悲愤交加)。上次从家里临走时您在孩儿背上刺的字,孩儿一刻也不敢忘(临行刺字,须臾敢忘),金人侵犯我中原甚是猖獗,孩儿定当誓死报国(蛮夷猖獗,儿赴死尽忠)。然而队伍中有的人不思向前(然军中或有畏葸),徽钦二帝被掳走了,作为臣子当然应该速战迎回(二帝蒙尘,臣子当速战以迎乘舆),孩儿独自率军打下了新乡(儿独引所部鏖战,遂拔新乡),最后却因为兵少粮食不济回归大军(终因兵寡食尽而归),孩儿向长官谢罪却遭嫌隙,只好独自转战至太行山中(谢而被嫌,唯转战太行),孩儿觉得自己做得对(儿思量无愧,肝胆昭日),将来建立了功业就回来与母亲团聚(来日功成,衣锦面母)。勿念,飞,建炎元年。

陈晓楠:我不知道二位老师什么感觉啊,我是从这封信中感受到了年轻的岳飞那股血气方刚、一心为国甚至不惜违抗长官的命令的那股冲劲。

史航:其实这已经是岳飞的第三次从军了,上次从军的时候是因为岳飞父亲死了回家奔丧了。岳飞老家在今天河南汤阴,那时候正是金人将要南侵的地方,王彦指挥着七千来人,其实是寡不敌众的,所以他持重的策略正是考虑到实力的差距,从这一点来讲岳飞确实是不听指挥,但岳飞报国心切,认为确实有胜仗可打。最后难能可贵的是岳飞能够主动回来向王彦认错,还是不被原谅,最后只能自己转战了太行山了。

梁文道:我们想象一下当时岳飞写信时的心情,一定是郁郁不平的,三次投军,一身本领,想建功的心是多么迫切。他写的这封信根本是无处可送的,因为家人已经流离失所了,所以他其实是一种憋闷在心里的委屈无处诉说,最想要告诉的就是不久前才在他背上给他刺过字的母亲。

陈晓楠:岳飞的母亲识字吗?岳飞背上真有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吗?是岳母刺的吗?或者说是岳母找人刺的吗?

史航:首先这四个字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最早记载是宋史里面说岳飞被审问的时候被发现背上有尽忠报国四个字。至于岳母刺字,是直到清康熙年间的一本传奇才讲到了岳母。

梁文道:岳飞的故事很多细节已经很难分得清正史和小说演义了,那时候的妇女识字的是很少的,除非是大户人家,所以岳飞的母亲姚氏八成是不识字的,也就当然不能亲自给岳飞刺字。

陈晓楠:说到这刺字啊,古人也有纹身的技术吗,倒是常听到左青龙右白虎什么的?

史航:古人纹身包括刺字是用针沾了墨汁刺进皮肤里,里面血管愈合时石墨留存在里面了就有了印记。水浒传里刺配充军都是这样,包括这次新乡战役以后,王彦军队被包围,突围后仅剩几百人,王彦坐卧不安,士兵们于是在脸上刺八个字叫“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这就是著名的八字军,也是往脸上刺字。

陈晓楠:果然战场的艰难不是我们和平年代能想象的啊,要在脸上刺八个字,一边儿的脸能刺的下吗,是不是要两张脸一边四个字?

梁文道:说起来八字军这几个字刺在两张脸还是一张脸上还真是没有记载,史书上好像也不大会写的这么细致,除非是野史或者后人的附会。水浒里刺配充军的人脸上刺的应该是“刺配某州”四个字,何涛就是被刺了个刺配某州的某字空出来,宋代的刑法规定脸上还要刺上“强盗”二字。

史航:武松就是刺配了两次,两张脸都有金印,所以孙二娘让他扮作行者模样用头发遮住两边的脸。至于八字军,行军之处想必用的东西也粗糙,再加上士兵并不是专业刺字的,可能刺的比较大,一张脸能不能刺的下也未可知。

那接下来我们看下一封信。

 4 ) 在一个老年被歧视的社会中跳舞,是一场孤独的旅途

到了我这个年纪,好像就该按照这个年纪特定的方式生活。但是,请别阻止我成为我自己。我跟这个年纪的很多人不一样,请不要多制造一个年老体衰、老气横秋的人。

当我在舞台上摇滚的时候,人们会用很刻薄的方式评论我。他们按照对古典音乐人的标准,指责我的某些音符或旋律并不合调。当我很小的时候,我逃离了训练有素的声音,如果你们想听这种声音,那就去听古典音乐会。我不太关心我声音的状况,而是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方式。如果我按照你们的要求去做,为你们演奏古典音乐,那你们听到的将是不同的东西,和我创造的音乐是不同的,因为我的声音已经死了。

就让我自由吧,让我做我自己!请不要用你的想法和言语告诉我应该如何生活。你可以不必来看我的演出。但我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着巨大的能量,因为这就是我的方式。你可以选择感受我的能量,或者闭上你的嘴。

我在八十岁生日那天的演出遭到了一些质疑。他们希望我的声音在伴奏音乐每小节的整拍时进入。然而,我想将演唱放在音符之前或者之后半拍的位置进入,而不是正好合着音乐的正拍。这种处理方式同样应用在古典音乐中,你们有印象吧?是的,我不介意使用我在古典音乐中学到的东西。

就让我自由地活吧。音乐诞生于我的声音用它本身所希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刻。如果不是这样,它将不再美好。我的音乐有天真的美好。它融合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所经历的所有时代:当我出生时看到这个世界的奇妙。当我是一个聪明的婴儿时,充满了奇思妙想而且无所畏惧。当我青少年时充满活力与叛逆。还有魅力无限的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和现在。我的音乐中还有世界上所有的民间音乐、人声,它们从不高高在上,甚至还有从另外的星球来的声音!我对此心怀敬意和珍惜,也通过我的每一个音符表达着感激。

还有人指责,我在音乐视频《坏舞者》中穿的短裤太短了。这真的很糟糕吗?你们没有批评其他的舞者,他们的短裤更短。还是你们对于我这个年纪的人,连着装的剪裁都有另一种标准?

我唯一的担心,是那些对老年的歧视者们的批评,会最终影响到我,使我屈服,使我真的老去。所以我捂住耳朵不听你们的言语!因为在一个老年被歧视的社会中跳舞,是一场孤独的旅途。别攻击我!就让我这样吧!爱我本来的样子!

   洋子·列侬

 5 ) 与“信”这个载体无关 - 一个针针见血的节目

时隔一年,终于等回了见字如面,还是一样的精彩、犀利,针针见血。

我一直认为见字不是所谓的清流,也不应该单纯的归类进文化节目,因为这样窄化了它的意义。它所做的,是通过生动的演绎展示人性的多元与复杂。它尊重每个个体生命在特定阶段所释放的火花,以信为历史的载体,复原陈述者当时的情景。它不谈与写信人观点认同与否,只通过展示“说了什么”与“为什么会这样说”来引发大家的思考。

如果你愿意动动脑,反思一下“为什么”,而不仅仅想听结论,那见字一定能给你带来认知的趣味。如果想找个入手点,去看看见字第三季第二期,钱理群教授的信吧,它会让你沉思。

 6 ) 见字如面

前两年忙忙碌碌,虽然充实,但生活也被工作占满,最近终于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写作,也发现了错过的好节目。本周看了《见字如面》,以下为我非常喜欢的一封信,分享给大家,这两年确实唯美标题党的书和文章充斥眼球,但粗略浏览后就会发现那些蹭热点式的快餐文章内容之乏味,更加能体会到为何经典会永垂不朽,希望发人深省让人感同身受的好书好文会越来越多~ 王左中右致出版商的信件稿 2019年5月8日 做为一个十里八乡起外号的大王,我总觉得每一个好的名字,都是有画面感的,比如江疏影,一听就很好看,比如六神磊磊,一听就百虫不侵。但最近我发现一些出版物上起的书名,个个都太有画面感,太让人五脏六腑七荤八素了,比如有本书,书名叫《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你以为是帝王与歌妓的宿命纠缠,将军与少女的红尘往事吧,可作者一栏明晃晃写着两个字——鲁迅。是的,这是一本假一赔十的鲁迅作品精选集。不光光是鲁迅,其他文学大师的选集,也都被包装成了非主流痛经美文的样子。胡适的是《此去经年,许我一纸繁华》,沈从文的是《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郁达夫的是《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汪曾祺的是《一定要,爱点什么》,看看汪曾祺书名的这个逗号,加的多有灵性,多唯美,多葬爱。甚至外国的名著,也兴起了非主流痛经文学风,满眼都是繁华与沧桑,比如莎士比亚的叫《如果世界和爱情都很年轻》,纪伯伦的叫《我的心只悲伤七次》,而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作家蒲宁,则出了一本书叫《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感觉这些大师一袭黑袍,一个个都在抬头仰望天空,斜刘海挡不住右眼角的悲伤,真是难以想象。这些出版策划人得看了多少QQ个性签名,读了多少青春痛经文学啊。 既然这股痛经文学风越刮越大,既然这些出版者的才华,有如下水道一样滔滔不绝,那么今天,不如就多改一点,让风来得更猛烈一些。首先,文学界带头大哥,四大名著的名字都用了几百年了,早该重新起了,《西游记》这个名字不好,你到底往哪儿游,在哪儿记,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健身游泳呢,现在的年轻人能喜欢这样的名字吗?你就应该叫《用世间五百年,换你一次转角邂逅》。《三国演义》,多土多封建呀,一点也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麻溜改成《乱世浮沉,谁与我心向黄昏》。《水浒传》这个名字也太不着边际了,《且试天下,尽管明日又天涯》就好听多了。还有《红楼梦》,那里面是只有红色吗?这么华丽的作品,不起个《木石前盟,终不抵金玉良缘》的名字,根本就拿不出手。其次,打小就学的那些个诗词名篇,也该重新起名。“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么好的诗,就叫个《咏鹅》,多像路边摊的小吃啊,有这么起名的吗?你叫《羽染云烟,吹皱一池清水》,这画面感一下就有了。《早发白帝城》,听起来跟长途汽车站似的,白帝城发车了啊,白帝城的有没有,还差一位上车就走啦。太聒噪了,诗里面写着千里江陵一日还呢!这一听就是个《错落了流年,只为见你一面》的故事。《春晓》春晓不晓不重要,你取名就应该跟写诗一样,诗里最绝的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为什么不叫《繁华落尽,与卿风雨卧听》呢? 接下来教科书的名字也得改,名字一定要伤痛,通了,记忆点才强。孩子们才记得住啊!语文得叫《才倾天下,不负韶华不负卿》,数学就叫《公式算尽,你的答案歌与谁听》,政治叫《马克思不相信眼泪》,历史是《我向你的岁月走去,把你的过往一一经历》,地理最好办,实打实地起名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有些教辅书,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学生看这些名字就害怕,更别提感兴趣了,你取个《厉兵三年五载,只为许你一生富埒陶白》,这声势,孩子们看了,学得都带劲!还有《新华字典》,这名字也太大路货了吧,你怎么着也得弄个《我认识一万一千两百个字,却读不懂你的心》的芳名! 这都什么玩意儿啊?你听听这话,想不想给他一顿落寞终殇拳?想不想给他一通红尘清冷烟雨微醺乱脚踢?老话说得好,吃啥补啥,你看什么样的文,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不怕文盲会打架,就怕文盲有文化!审美没跟上,就算学了再多的文化,还是会发育不良!没审美的文盲,即使有了文化,该瞎还是瞎!老实说,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对于这种糟蹋名著的痛经文学,我希望能早死早超生,别来瞎我们的眼。

 7 ) 见字如面

看了两期《见字如面》,喜欢得紧。它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犹如文化界拂过一丝春风,心旷神怡。听信中内容,也如饮清泉,甘之若饴。看了两期《见字如面》,喜欢得紧。它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犹如文化界拂过一丝春风,心旷神怡。听信中内容,也如饮清泉,甘之若饴。 嘉宾老师说,书信正在走向消亡,但它承载的文化及文明不应该被消亡。它应该转移到电子媒体和互联网上去,我们现在就在做这样的事。 嘉宾老师说,书信正在走向消亡,但它承载的文化及文明不应该被消亡。它应该转移到电子媒体和互联网上去,我们现在就在做这样的事。

 8 ) 红的这么低调,这个节目值得我们吹爆它

传说中的第一综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更新了,一季更比一季强。第一季8.9分,第二季9.3分,第三季目前仍旧是一片五星好评。

《见字如面》,一个安安静静读信点评的节目,没有c位之争,更不存在撕逼的噱头,怎么就能火到第三季依旧热度不减呢?先看内容。第一期第一封信是蒲松龄的《除日祭穷神文》,开头就来了个灵魂的拷问↓

“穷神,我跟你是亲戚吗?穷神你怎么就赖着不走了呢?你干嘛寸步不离跟着我啊?你当我是你热恋的情人啊?”董勇老师,您可别念了哟,扎心。我这刚过完平安夜圣诞节元旦,穷神看到都想掉头走。妙的是蒲松龄还用穷神的口吻给自己回了一封信,给他的脱贫攻略是:学一学抠门吝啬、损人利己、虚伪奸诈、泯灭良心。哪有富人不招人恨的,你就得脸皮厚!蒲松龄对此表示:我还是穷着吧,因为我,取之有道。利益和道义的矛盾,依旧是现代人的困惑,在占便宜这样的小事上可以不谈自尊,在大事的取舍上,前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虽说这是几百年前的信,听起来却完全不需要跨越历史的鸿沟。除此之外,每一期的信件都围绕一个主题。第一期“错位”,带观众看到六段阴差阳错的人生:蒲松龄与科举的一世龃龉、侵华日军大岛中典的一生咒怨、晚年李清照的明珠暗投、地铁少年和少女的向左走向右走、殷夫对哥哥的果决…… 总是要扣到最后一粒,才发现扣子从第一颗就已经错了位,一步错位,满盘皆输。(来自豆瓣短评)信件内容的丰富与深度,得益于节目组在信件内容的严格把控:一年时间,从几千封信中,筛选出70-80封。

“我们选信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这些信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所谓值得,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参照标准,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提供了足够多元的认知视角,是不是能激活独立思考的普遍发生,有没有当下性和供给大家讨论的话题性。那些入选信件,看着是年代的、古代的、外国的,但其实都是身边的,每个人都绕不开、躲不掉的。”——导演:关正文

再看看嘉宾。第一期的读信人:赵立新、董勇、归亚蕾、郎永淳、牛骏峰。虽然这不是演员系列的综艺节目,但节目组在读信人的选择上还是费了些心思的,至少是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的艺人。“最具魔性的”赵立新老师,和董勇老师搭档,读的是穷神的回信。上来便笑嘻嘻对着董勇老师唤“东君(指主人蒲松龄)”,再一扭头,秒换严肃的表情,端起了穷神的身段,发动嘴炮技能一通数落:“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知道谨慎,你还有脸怪别人?”

这段表演赢得满堂喝彩,之后,赵立新被众人哄得完全放任进入开挂模式,把讲台变成了话剧舞台,被网友调侃是“戏精上身”。显然,赵立新老师已经不是简单的“读”信了,是在“演绎”这封信。不太熟悉的“小鲜肉中的戏精”牛骏峰也没让人失望。他读的是《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 我都会在七点十五分遇见你》。周宏翔,一位出生于重庆的90后小伙,每天都能遇到一位搭乘同一班地铁的美丽姑娘。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默默关注着她,却从未与她有过交流,姑娘的存在,是他每天的小确幸。直至某天姑娘不再出现,他开始失落和惆怅,便有了这封写给地铁姑娘的信。牛骏峰目光垂落,嘴角微微翘起,轻声读着,“我已经关注你很久了,在忙碌的人潮中,你是格外抢眼的那一个。”你能感受到男孩对女孩的爱慕和期待,再抬起头来,温柔到眼睛里都透着光。

《见字如面》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信件价值,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演绎的精彩。他们让观众好像看见了写信的人,好像看见了他的环境、神态,看见了他跟收信人正在交谈。”——导演:关正文

品信环节的嘉宾同样够分量,名嘴许子东、梁文道、史航等等等,加上擅长掌控节奏的主持人,好嘛,又一个《圆桌派》。归亚蕾老师读的是李清照的信,说的是李清照晚年遇人不淑,碰上了渣男,被骗钱家暴,还招来了牢狱之灾。李清照便给救她出狱的綦崇礼写了封信,觉得自己用尽一生去追求完美与智慧,却落得难逃万世讥笑的命运。除了感慨李清照的命途多舛,只能感叹李清照确实是大才女,写封信用那么多典故。桑榆晚景、驵侩之下才、南山之竹是什么?刘伶、石勒、李赤、贾生又都是谁?虽然能听明白这件事,但是不能理解其中的细节,未免可惜。这时候品信人的作用就来了,名嘴可不只是有嘴,肚子里有真才实学,才能口若悬河,他们在讨论时随口就解了我的困惑。

不仅说了刘伶的典故,还解释了李清照借用刘伶比喻自己背后的心理和状态。嘉宾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打底,自然敢说,说的精彩,更说的有深度。讲到日本人大岛中典的忏悔信的时候,嘉宾一针见血,日本人对战争的忏悔分为两种:一种是忏悔战争,因为是侵略战争;一种是忏悔战败,当时不该打美国人,损失了已经侵占的中国的土地。许子东则更是上升到了是特定国家的特定罪行,还是人类的普遍悲剧这种高度上。

“既然大家都觉得没营养的东西是在浪费时间,我们就专注于提供多元认知、激活独立思考,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流,最直接的价值就是别让观众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要说我们有什么坚守,不投机,不跟风算一条。”——导演:关正文

普通人看见的一页纸,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座山,而现在,因为这个节目,我们也能得窥冰山一角。

导演:关正文著名电视策划、导演,电视节目制作人。《幸运52》、《开心辞典》、《对话》、《挑战主持人》、《非常6+1》、《我要上春晚》的主创策划;2003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总体设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的导演。 (部分内容、图片节选自网络或视频)投稿邮箱:yanni@imaginemedia.cn我们导演,给你另一种视角看电影

 短评

《见字如面》第三季开篇不凡,用一期“错位”,带观众看到六段阴差阳错的人生:蒲松龄与科举的一世龃龉、侵华日军大岛中典的一生咒怨、晚年李清照的明珠暗投、地铁少年和少女的向左走向右走、殷夫对哥哥的果决……总是要扣到最后一粒,才发现扣子从第一颗就已经错了位,一步错位,满盘皆输。

3分钟前
  • 锵阿锵
  • 力荐

树木希林实在是令人敬畏,并不是每个人到老都能像她这样,为热爱的事业站完最后一班岗,面对生死大事也能处之淡然,的确是一位朋克奶奶,但这种朋克,又是建立在朴素的质感之上,不觉喧哗,只有治愈。

4分钟前
  • 94673
  • 力荐

除了介绍嘉宾那段称谓很尬,其他都好

5分钟前
  • 仅此而已
  • 推荐

终于归来,不负等待!赵立新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仙气十足,举手投足间一个眼神里都是大戏。蒲松龄的高级黑不止于幽默,给当下的所有年轻人上了一节财富课;日本军人的道歉信在朗读之时心里都是恨,无可饶恕,嘉宾解读的太精彩,缅怀历史,珍爱和平;李清照曲折的人生宁愿它没有发生过,宋王朝让状告丈夫的妻子服刑无疑是历史一大污点;七点十五分女孩真清流,这社会太浮躁,不乏静谧之人,大隐隐于地铁;正所谓大义灭亲,大义灭于亲,殷夫的二十二岁是韶华,更是绝唱,回响里绽放光芒。

7分钟前
  • 力荐

有些题材不怎么感兴趣,有些读信人读的也不怎么好,节目还是可以推荐的

11分钟前
  • H
  • 推荐

陈晓楠果然很棒~许子东更棒~

16分钟前
  • 梦游
  • 力荐

赵立新老师 真的太厉害了 每周搬个小板凳等赵立新老师读信

19分钟前
  • 碎月昕飏
  • 力荐

没感觉到宣教的色彩。真正的宣教色彩是去年某军做的那档节目吧。看到那个日本军人忏悔的信突然想去了第二季陈难写给美惠子的信。我们没资格原谅战争。有资格选择原谅与否的人是那些深埋地下的灵魂。

24分钟前
  • Shwsbyg
  • 力荐

非常好的节目,选择的读信人大多发挥得非常好

26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看到点评人依然还是许子东,整体氛围还是简约大气,心里就觉得稳了。

31分钟前
  • 观影不语非君子
  • 力荐

女主持还在,作用是?

33分钟前
  • Terroir
  • 推荐

在腾讯视频看的。尤靖茹流泪的样子很真实,动人的眼睛,我很喜欢。不懂古文也没关系,念信人说的是白话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平台决定你的速度。

34分钟前
  • O型血
  • 推荐

增长见识。

38分钟前
  • 慎独
  • 推荐

陈晓楠的《和陌生人说话》停更以后,在综艺节目中出场频率反而变高了。还是很适合当睡前故事的,好听。

39分钟前
  • 夏一棵
  • 推荐

为了更崇高、更宏大的使命,即便手足情深,亦可割袍断义。没有殷夫这样刚强果决的先人,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和平时代,只是还是难免为他俩的兄弟情感到惋惜,这种境地太难堪了。

41分钟前
  • 我很好
  • 推荐

导读与引读

43分钟前
  • 阿强
  • 推荐

希望能给许子东老师发言空间

48分钟前
  • Blair
  • 推荐

节目整体水平保持不错。但主持人对读信的人的介绍能不能保持客观。对某演员,称演员,导演可以接受。毕竟在国外当过导演。但称表演艺术家和翻译家有点吹捧太过了。先不说其表演上是否还有提高空间,表演艺术家是否太早?这个翻译家的名号,希望能有翻译作品做支撑。恕我孤陋寡闻,能否请主持人或者节目组介绍一下该翻译家的作品?谢谢了。作为一个有品质的文化节目,希望不要染上那些浮躁装逼尬吹的演艺圈和粉圈的陋习。

53分钟前
  • 行走
  • 推荐

这一季的聊信嘉宾搭配太好了,子东老师史航和陈晓楠都是喜欢的人啊啊啊~虽然史航实在是话痨本人了,但还是说得很好啊!

56分钟前
  • 卡夫卡没我卡
  • 力荐

人生就是理想与现实的错位最终走向和解的过程。

59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