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之间的灯光

爱情片英国2016

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艾丽西亚·维坎德,蕾切尔·薇兹,弗洛伦斯·克莱瑞,杰克·汤普森,托马斯·昂格,珍妮·梅尼罗丝,加里·麦克唐纳德,安东尼·海斯,本尼迪克·哈迪,艾米丽·巴克雷,布莱恩·布朗,史蒂芬·乌瑞,彼得·麦考利,里昂·福德

导演:德里克·斯安弗朗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2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3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4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5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6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3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4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5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6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7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8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9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1

详细剧情

  汤姆(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是曾经在前线卖过命的退伍军人,如今,他带着妻子伊莎贝尔(艾丽西亚·维坎德 Alicia Vikander 饰)前往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一座小岛上,成为了那里的灯塔守灯人。小岛上离群索居的生活让汤姆和伊莎贝尔之间的感情越发要好,两人在喜悦之中等待着伊莎贝尔腹中的孩子慢慢长大。  令夫妻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意外令伊莎贝尔流产了,孩子的逝去令伊莎贝尔陷入了绝望之中。一天,一艘船被海浪冲上了岸,船上出了有一具男性的尸体外,竟然还有一个婴儿。欣喜若狂的伊莎贝尔恳求汤姆同意她收留并抚养这个孩子,虽然这种做法有违汤姆的原则,但他还是答应。

 长篇影评

 1 ) 两个主角的形象塑造还不如配角……

汤姆和伊萨贝尔简直是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完美化身,汤姆理性节制,伊莎贝尔感性冲动、甚至歇斯底里……现实中的男性和女性,其实是两个人的结合体,时而是汤姆,时而是伊萨贝尔。

如果几年前看这部电影,一定会觉得汤姆违背本心,在妻子的恳求下留下孤婴,好生无奈;他以一种英雄式的自我牺牲换取崩溃妻子的相安无事,好伟大!

但是,伊莎贝尔第一次临产的时候他在哪?第二次临产他除了安慰也没有其他实质性的回应。妻子产期将至岛上又荒无人烟,二人应该提前协商紧急方案以防万一…… 当然,流产、滑胎、收留遗孤再到失去,这些种种本可归为生活的无奈和不易,而不去责怪任何一方,但在电影里将人复杂情感和处事方式以性别为界进行简单的划分,再成倍放大的处理令人十分不爽……

 2 ) 《大洋之间的灯光》让我懂得守住价值观

经历过战争肃杀的迈克,找到一个灯塔看守的临时工作。这份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迈克很想利用这6个月修复自己的身心,不爱说话的他在赴任途中停留的港口,遇到一个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伊莎贝尔。迈克婚后的生活非常幸福,只是妻子2次流产让他们陷入困境,特别妻子似乎陷入绝望和神经质……。意外的是有一天海上飘来一条木船,船上是一具男尸和一个婴儿,迈克坚持想报告,可是妻子对婴儿的喜欢超出了自己的想象,面对妻子的苦求,迈克只好默默承受违背价值观的内疚。孩子的到来让他们享受了天伦之乐,可是偶然的机会,迈克发现了女儿的真正身世,看到女儿亲生母亲的绝望,迈克写信告诉对方女儿活着,丈夫过世的消息。另外一次,迈克把女儿的拨浪鼓寄给对方。这些线索让警察找到迈克一家,迈克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他决定承受一切,尽管如此,面对失去抚养女儿的机会,妻子决定不再见迈克。迈克的行为让对方怀疑同时谋杀了那个男尸。在露丝的痛苦哭闹和出逃中,亲生母亲懂得并选择宽容迈克夫妇。

片尾做了母亲的露丝格雷丝带着宝宝来看望养父母,养母已经离去,她更感激养父的恩情。

整个影片真实呈现当事双方的情感,从这段电影中我感觉价值观的坚守真的很难,特别面对心爱的人心爱的事。人不能因为私心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否则真的要还,所付出的代价无法弥补!当然,宽容他人也是更高的价值观。

 3 ) 西方的自我道德审判超越法律惩罚的力量

男神再次扮演了一个痴情的好人角色,为什么在我眼里他长得就像个坏人呢?他这么善良让我好心疼,同时也觉得没那么性感了。

这个故事再次诠释了dilema对剧情推动的绝妙作用。在这个片子里,没有一个坏人,也没有绝对的正义,所有人都是善良的,所有人也都是受害者。也许这就叫做造化弄人。爱情来的太快太顺利,果然人生就不能圆满,夫妻俩不能正常生育,玻璃心的年轻妻子一蹶不振,丈夫冷静面对。意外捡到女婴以后,原则性和道德感极强的丈夫就开始了痛苦的思想斗争,度日如年,妻子却是欣喜若狂。我完全可以理解丈夫间接投案的心理,更可以理解妻子濒临崩溃的痛不欲生,尤其妻子伤心欲绝地说出“他根本不爱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心也快要碎了。如果换作是我,无论我多么爱我的丈夫,我都难以容忍他为了自己的良心拷问而牺牲我的绝对幸福和精神支柱。什么是爱?什么是拥有?什么是宽恕?都是些宏大的话题,在生活的巨大碾压之下,我们才发现自己如此脆弱,那些昔日的理想化人生都化为泡影。

看了豆瓣以后发现绝大多数中国的观众都不能理解丈夫的抉择,对人设冷嘲热讽,其实正是体现了中国人缺乏信仰与价值观的这种可悲的现实。丈夫的所有选择,都是基于他深刻的同理心,他理解妻子在绝望中发现救命稻草的渴求,同样他也理解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寡妇彻骨的痛楚,所以他在这两者之间久久徘徊,痛不欲生,心力憔悴。这是西方对人性的拷问,是自我批判,也是价值体系对人的道德约束和审判。于是他宁愿接受法律的严酷的制裁,即使断送自己和家庭的未来,也要揭露事实,从而抚慰自己的良知。他宁愿身陷囹圄,也无法忍受心入地狱。中国社会从来都没有这种在精神层面的反思的传统和教育,因此我们国人也就从小便像精神残疾一样没有这种能力。我们有的是世俗的实用主义。试想这种事情发生在中国,孩子即使被亲生父母找到,也谈不上法律责任或良心斗争,亲生父母估计还要对领养孩子的父母感恩戴德,感谢其救命之恩。换句话说,中国人从来不讲对错,只讲人情。人情说得过去的,都是对的,说不过去的,就都是错的。所以做坏事的不一定是坏人,坏人一定是破坏了人情世故的。因此坚持原则的人在中国永远都是坏蛋,哈哈哈。

当了妈以后看这种片子总是忍不住泪奔啊,孩子是如此可爱,正如父母的第二次生命的机会。一旦拥有,别无所求。

 4 ) 坦然心安才是生活之道

经过战争的男人,觉得战友兄弟都死了,自己独活,不配享受荣誉,宁愿放弃前程似锦,而选择在孤岛上守灯塔,他需要独处,需要疗心伤,在他以为自己会行尸走肉一辈子的时候,获得了爱情,有了活力,有了生的乐趣…… 一个义无反顾的姑娘,为了爱情,选择离开父母的呵护,离开正常的生活,嫁到孤岛…… 环境的恶劣,两次都没有留下心爱的宝宝…… 于是,一条小船海难了,大人死了,婴孩儿还活着…… 男人想忠于职守,报备,记录! 女人想留下孩子! 最终女人以爱的名义迫使男人违背了良心,婴孩儿长大了,给这个家带来了欢乐,希望…… 一次偶然机会,男人知道婴孩儿的亲妈一直以为婴孩也葬身大海,整天以泪洗面,他良心不安…… 婴孩儿,最终回到亲妈身边…… 女人开始以为男人不再爱他,不为了她继续隐瞒下去,男人宁愿背负所有罪责,宁死也道出事实,才能心安……女人,最终在失去宝贝的痛,在一念之差的悔恨中,了了余生…… 经典台词大约的意思是一直带着恨生活,太累了…… 片尾很温馨,婴孩长大成人,带着自己的婴孩儿,看望孤独的已经很老的男人……

 5 ) 要爱,更要宽恕

经一位长者推荐,昨晚看完了《大洋之间的灯光》,情节很紧凑,风光很美妙,有非常多的感触。 影片的主题无疑是爱与宽恕。汤姆夫妇的爱、他们对小女孩的爱、汉娜对死去丈夫和女儿的爱等等,都是人间温情,让人动容。爱是自然而然的奉献与付出,更难得的则是宽恕。面对似乎无解的伦理冲突,经历了最初的挣扎后,所有人都选择的宽恕:汉娜宽恕了夺走孩子的汤姆夫妇,汤姆宽恕了妻子伊莎贝尔,伊莎贝尔宽恕了丈夫,等等。因为宽恕,一切爱与恨都在时间面前变得平静。 儒家讲“恕”道,佛家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不管多么强烈的恨与怨,如果不放下,心灵将永远受到折磨。如果选择宽恕,人生才能获得快乐和宁静。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就像影片中的波涛汹涌的大洋,不管暴风雨多么猛烈,只要足够宽广,总会恢复平静的。 影片取景地是在新西兰的南岛。岛上风光旖旎,大海、孤岛、灯塔,种种意象构建出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6 ) 深爱过的人一定会给对方植入一些价值观

从摩洛哥飞往迪拜的飞机上,看了这部电影,手痒想写几笔。
       整部电影节奏并不急促,如娓娓道来的一个心灵故事。
       故事开始很短暂的时间讲述男主角汤姆和女主角伊莎贝拉相遇并相爱的阶段,我是有些诧异的,伊莎贝拉这样一个时代的小镇子的女子,如何有胆量主动追求爱情。或许是一见钟情在作祟,汤姆的闪躲也暴露了长年战争埋藏下的不安和孤立。
       另一面,长年身处战乱的男子是无法抗拒如此单纯美丽的小镇姑娘的。当他说出“能上岛的女性唯有守灯人的妻子”时,似乎是已经能说的最勇敢和腼腆的告白了。
那一刻,我偷偷的想,如果能嫁给一位守灯人,每日栖海而息,守岛而度,朦胧在世界只有两个人生活里,唯彼此为世界,那亦是一件再美好不过的事儿了,想到这儿,屏幕出现两个人相拥,四目相对不禁而笑的画面。
       当伊莎贝拉面对大海一个人傻笑,毫无隐藏自己的幸福感,也彻底表露了一个人终于过上了自己渴望的生活,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抑制不住的满足感自然流出。
       故事慢慢延展,失去第一个孩子是故事的转折,当伊莎贝拉形容孩子溜掉了“太丢人了”,我先想到了那个时代女人的卑微,女人失去小孩不是先执着心灵和身体的创伤而是“丢人”的社会属性。因失去孩子出现抑郁形态的伊莎贝拉,我并不能感同她的痛苦,作为看客,我持有只要人在,一切还有机会的思维,包括小孩子。于是只能努力将自己代入情节,唯有角色转换,虽然没有孩子,作为骨肉,如果是母亲受到伤害,想到这里,我突然心悸,伊莎贝拉的痛苦,懂了。
       留下救起的小孩,隐瞒上报给汤姆在享受天伦之时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曾血拼战场的勇士也无法忍受汉娜的眼泪,他所发出的讯号,给本是好意的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两次给孩子的生母提供生还信息的镜头,让我有些模糊汤姆的用意,他真正的意图到底是想给汉娜带来一些关于丈夫和女儿的消息,不至于太过痛苦以示安慰呢,还是以这样的方式背着妻子诉露实情。
       我选择相信前者。
       而猫头鹰摇铃的指引,警察上门时,伊莎贝拉捶打汤姆嚷道“你不爱我”,我想那一刻汤姆内心的煎熬如他身着的破洞马夹。
汉娜回忆丈夫,给其留存最好的念想就是懂得饶恕,我思考着,深爱过的人一定会给对方植入一些价值观。
      故事的结局让我看的有些心塞,一定要等到伊莎贝拉死去,露西才出现么?有些怨恨这个结局,虽然它一切归为,但不够圆满。但过了良久,反应过来,或许有如此去和的经历源于伊莎贝拉的贪念,最终在有生之年未见到露西也算是编剧的有意为之。
      夕阳下,汤姆扬起安慰的表情。良心是解救私欲的最好良药。

 7 ) 大洋之间的灯光

2017-2-20 19:09
#电影# 《大洋之间的灯光(为你说的谎)》(2016)。看完决定给8分的片子又让豆瓣2500个文青给恶心到了,居然才6.7。不知道逼格多高才能给这部电影打6点几啊。
影片开始头一句磁性画外音台词“我只想找个地方暂时排遣一下情绪”就把我吸引住,整段对话以“欢迎加入联邦灯塔服务,很荣幸能有一位战争英雄与我们共事”结束,就认定这是一个我爱看的故事。
电影时长2小时12分,这使很多人无法承受。不过于我这部片子真没觉得有多长,从开头快速交代完男女主人公相识、书信来往、结婚到两次流产,剧情不容你喘息伤怀就迅速直入主题---命运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别人的孩子,这才是真正的开始,若篇幅太短无法承载一生的故事。
这对经过心灵拷问和挣扎的守护孤岛灯塔的养父母夫妻最终面对孩子生母所承受的惩罚,也借由孩子生父的一句话给出了诠释:要宽容。只是妻子却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这件事上谁都没错,妻子选择原谅,生母选择宽容,丈夫也给了妻子最大程度的爱和抚慰,影片展现出的温暖和救赎是最能接受的底线,没处理成暗黑致郁已纯属良心。

片中景色和音乐好美, 三位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艾丽西亚·维坎德、蕾切尔·薇姿都好喜欢,小姑娘天使一样的美。非常好看的心灵之作。写完这些我决定再加0.5。

 8 ) 宽恕他人也是解放自己

影片讲述一对在澳洲小岛上守灯塔的夫妇偷偷收养一名海难孤儿及多年后与孤儿亲生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我觉得这是一部主要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电影,所以姑且称之为伦理片吧(现在“伦理片”好像基本仅限于指代情色片了)。好的伦理片经常要么把人憋死,要么把人虐死。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从人际关系或社会问题里解不开的结开始。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前者到结尾也没有出现解决办法,让观众陷入绝望;后者则最终以展现人性里美好的一面作为解决,让人看到希望并感动落泪。这部电影属于后者,也给出了“宽恕”这个答案。


也许生活中人际的纷争不能一概用宽恕解决,过于大度也可能反而被恶人利用,但文艺作品勾画的毕竟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影片中没有贪得无厌的恶人,相对单纯的人际关系使得纵然有矛盾存在,宽恕最终也会抚平一切。我觉得这也是这类电影,甚至心灵鸡汤的存在意义:呼唤起更多人心中的善意和宽容,我们所害怕的恶人也就少一点。影片中很多对人物之间的关系都体现了出了宽恕的主题:

1. Hannah对Tom夫妇的宽恕。 这一对之间的宽恕关系是最明显的,也是影片主线。起初Hannah恨二人夺走了她的女儿,甚至怀疑是他们谋杀了自己的丈夫。但当她和好不容易回到身边的女儿关系陷入僵局,她又想起了丈夫曾经关于宽恕的话,于是决定首先原谅看似无辜的Isabel,甚至承诺只要她愿意检举Tom使其受到应有惩罚,就可以继续领养自己的孩子。而当Isabel选择和Tom共同承担罪责的时候,她又彻底妥协,选择为二人说情。她的宽恕最终减轻了二人的牢狱之灾。而对她自己来说,这种宽恕带来的最积极作用就是改善了自己与女儿的关系。这点虽然影片没有太多直接表现,但我们从前后文可以推测出来。和养父母在一起的经历是母女之间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对Hannah来说Tom夫妇既是仇人,又是女儿至亲之人。要想跨过这道坎,Hannah必须从心里放下仇恨接受Tom夫妇,才能和女儿心灵上走得更近。Hannah对Tom夫妇的宽恕,说明有些发生在过去的恩怨已成事实,但为了未来,为了我们珍视的人选择宽恕,生活才能继续下去。

2. Frank对周围所有人的宽恕。 让Hannah懂得宽恕的是Frank;Frank也是这部电影没有出场的关键人物。他因为外来的德国人身份被本地人欺负排挤了一辈子。Hannah不解他为什么仍可以活得快乐。Frank的回答是宽恕。虽然宽恕并没有为Frank赢来周围人的友善,没有为他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但在活着的岁月里,宽恕让他的内心世界变得不那么艰难。如他自己所说,要记住那么多仇恨太累了。

3. Tom对Isabel的宽恕。当Tom决定揭示事情真相的同时,也下决心由自己承担起一切罪责。尽管Isabel的自私才是一切的祸根,但她竟理所当然地服从了Tom的决定,任由自己的丈夫入狱,甚至不愿意用举手之劳帮他洗脱谋杀的罪名。Tom仍然宽恕了Isabel,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Isabel那时和他在一起,帮他走出战后创伤,他生活的乐趣早就止于多年以前了。既然这段多出来的快乐都是Isabel给的,那么之后不管她对自己做什么都是她的权力。这种宽恕也让我反思起自己曾经结束于争吵和憎恶的感情经历或是友谊。不管是何种关系的人际交往,也许抱着感恩之心多想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什么,都好过斤斤计较于别人从自己这里夺走了什么。选择前者会让我们活得快乐些,也容易消弭人之间的隔阂。

4. Isabel对Tom的宽恕。Isabel宽恕了Tom不近人情,让自己失去所爱。也许你们觉得Isabel三观不正,本来就做错,和Tom不存在宽恕的关系。但站在Isabel的角度,孩子几乎是她的一切,是非对错、夫妻感情都排在后面。Tom为了所谓公义把孩子还给生母在她眼里就是绝情的罪行,不值得原谅。然而Tom给她的告别信最终唤醒了她的夫妻之情,让她决定直面自己的罪责,哪怕不要回孩子,也选择和丈夫共同承担。这种宽恕提醒我们,要慎重评判别人的过错,有时候我们自己才是错的一方。

5. Hannah的父亲对Hannah的宽恕。Hannah决定嫁给Frank对她父亲来说是对家族的背叛,于是一怒之下把Hannah逐出家门。但Hannah出现在故事中的时候,我们看到Hannah是和父亲住在一起的。这里面自然应该有一个父亲为了拯救悲痛欲绝的女儿而对她重新敞开怀抱的故事。虽然没有直接表现,但这也同样是个关于宽恕的故事。

所以这部电影的整个剧情都是在人与人从结怨到宽恕的过程推动下进行的。这一个个关于宽恕的故事告诉我们,宽恕并不只是一种冠冕堂皇的美德,也不是为了让被宽恕的人少受罪,而是为了让宽恕的施与者过得更释然。


这基本上是一部看了片花就知道剧情的电影,所以本来如果不是因为Rachel Weisz和坎妹的双女神阵容(没怎么看过Fassbender的片子,法鲨饭轻喷),我并不打算去看,且去了之后一直看到前半段结束都没有对此片抱太大希望。而从矛盾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剧情就开始变得非常抓人了。在刻画人物心理,特别是用风光和音乐衬托角色内心起伏这方面,本片还是做得相当棒的。当然几位主角的演技也实在功不可没。这里私心安利一发坎妹。当年《安娜卡列琳娜》我看得草率,尚没注意到这个演员;但看完《机械姬》就立刻被圈粉了。同年又相继看了UNCLE和丹麦女孩,完全为她的演技折服。和对其他明星不同,我并不觉得戏外的她有多大魅力,但她演的每一个角色我都非常喜欢,真算得上是演什么像什么的。在这部戏里,坎妹演的Isabel隐瞒事实收养女婴的行为看似疯狂,也是一切冲突的起源。但是在灯塔前她央求丈夫不要去报备一节,演绎出的那种让人心碎的眼神,我想每个人看了都不能不为之打动。如果换别人来演,可能我们就未必设身处地地理解Tom为何会放下理智选择站在妻子一边。因为那个眼神实在是让人无法拒绝啊。

 短评

“似是故人来”乱入大洋洲版“赎罪”。前半段被法鲨两口子刷狗粮,后半段被大家轮刷圣母光环,捡了孩子还歪歪的人好讨厌!新西兰南岛风景真是绝美,取景的灯塔我年初才去过...

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導演還好意思抱怨影評低估,炮製出這又臭又長的狗血八點檔,難道自己沒知覺嗎? 一路竭力煽情,但感動不了。毫無節制的煽,反而營造不出真正的情感重擊點。而且Fassbender和Vikander在大銀幕毫無化學反應真的很尷尬。不過表演上倒是比較喜歡Fassbender,內斂的煎熬痛苦,比Vikander的苦情戲更好

7分钟前
  • 裘笛
  • 较差

三星半以及四點感想:1. 不用每個細節都解釋清楚到位;2. 音樂不需要從頭到尾貫穿始終;3. 娶老婆不一定要娶有學識見識的,但兩個人三觀得差不多一致,不然消耗半輩子還是賠本買賣;4. 南澳的風可真大。綜上所述,法鯊真帥啊。

8分钟前
  • 蚂蚁玛丽_
  • 还行

畅销书改编,故事无聊,拍法老套,埋没了这几张漂亮脸蛋。本来倒时差晚上就巨困,看得我这个难受

1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年度风光狗血大片,不知道斯安弗朗斯为什么会拍这个。当然所有人都挺卖力,作为一个时代剧,也能代入那种一战后人人期待新生命和新未来的感觉,所以还是能看。剧情和三个主要角色都多少有点让人想不通,但相比两位女性,最该谴责的还是法鲨的角色,家庭的幸福和良心的无愧无法兼得啊,大哥!

14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即使演员颜值再高,化学反应再强烈(其实本片里并没太感觉……),行事动机交代不明也难以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丝毫不催泪,反而有种硬煽情的尴尬感,还有不少为了戏剧冲突硬加戏的片段,感觉原著小说慢慢读可能不会有这么突兀的感觉,但是影片观感并不好。而且AV的演技在大特写注视下还是稍逊一筹…

17分钟前
  • 我是一只小小李
  • 还行

選角導演Maisler真不賴。男主角選德國人,女主角選瑞典人,女配角選東歐猷裔英國人。教他們(尤其MF)飾演遭受歐戰摧殘的一代澳洲人,卻教澳洲人演那可憐的德國人,恰好呼應了寬恕的主題(而且Maisler是猷太姓)。MF演的孤獨角色還能教觀眾立刻想起Shame而產生刺激的正面期待,從中獲得更繁複的觀影感受。

20分钟前
  • Reader
  • 还行

如果说爱如潮水,那么宽容就似人间的灯光。

25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文字没有煽动性,导演还有钢琴和弦乐;配乐让人无法动容,导演还有维坎德从头到尾挂泪的脸庞;然而海潮吞吞吐吐,澎湃的画面之下只包含着浅薄和对生活的一无所知;而影片对女性价值要靠结婚生育的强烈暗示,似乎又不怀好意。人们仿佛都从《荒野猎人》获得了暗示——生虐,冲奥,激动而无知地活着。

26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较差

分手吧。

30分钟前
  • 咯咯精
  • 较差

两个女人的爱如大洋般围绕着孩子这座“灯塔”,她照亮了两个女人,但又因身处大洋之间而注定了无奈的结局。故事是个好故事,只是电影节奏掌握得太差,细节也不出彩,实在让人感动不起来。

34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导演想做精致的情节剧,结果就是撒狗血。为什么女性人物都要这么歇斯底里不可理喻。看点:景色和法鲨的欧洲第一腰。

35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还行

没搞懂本来读起来挺委婉动人的小说(见过作者本人就很喜欢她:)),怎么被改成了故作苦情唯美还严重拖沓的大型cliche了?好在你澳风光很美,明明是守塔人却换了数套衣服也好看的法鲨好看。Alicia被出镜不多的Rachel衬得好寡淡,失望她的发挥。

39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今年继《间谍同盟》之后看到的第二部又俗又感人的片子,两个家庭一个孩子这主题不能更杰克苏了,但是法鲨坎妹的演技实在自然到哭,未来绝对是超级棒的父母~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是趁早物归原主吧,手贱一时爽,幸福全埋葬…以及法鲨这张脸不用化妆都能演姥爷

42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I will love Michale forever and ever and ever and ever and ever and ever and ever and ever and ever and ever and ever and ever and ever.

43分钟前
  • 孤獨江湖虛名
  • 还行

磨叽导演拍知音体。摄影和选景还成,音乐铺太满了。

45分钟前
  • 皮革业
  • 较差

海景天光拍的如此唯美有意境。两个半小时的情感铺垫细腻到极致,莫名对这种慢节奏的心理把控很受用,每个人都不同程度被PTSD影响,每个人的选择都深深联系着自己的背景经历。看到那些因为爱而付出的代价真是心碎不已。

47分钟前
  • 阿里那
  • 力荐

故事狗血(不知是不是原作如此),但摄影赋予了荒凉岛屿以理所当然的缓慢时间和散发出蕴气的命定情绪

49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面对战后阴影下的悲剧,爱、信仰、宽恕才是答案。摄影和音乐都极尽唯美,三位主演都没让人失望

51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法鲨娶了一个错的女人。一个充满谎言的决定,差点毁了多少人的人生。若非每个人都心怀温暖,孩子的童年毁了,寡妇的一生毁了,到头来毁的还有自己。女主恨法鲨不够爱自己,将他弃于牢狱,真是不懂爱。法鲨有句话说得好,我已经用我所懂得的最好的方法来爱你了:坚持我认为对的,并承担你所铸的错。

53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