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部队

战争片法国1969

主演:利诺·文图拉,保罗·默里斯,让-皮埃尔·卡塞尔,西蒙·西涅莱,克洛德·曼,塞尔日·雷吉亚尼

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播放地址

 剧照

影子部队 剧照 NO.1影子部队 剧照 NO.2影子部队 剧照 NO.3影子部队 剧照 NO.4影子部队 剧照 NO.5影子部队 剧照 NO.6影子部队 剧照 NO.13影子部队 剧照 NO.14影子部队 剧照 NO.15影子部队 剧照 NO.16影子部队 剧照 NO.17影子部队 剧照 NO.18影子部队 剧照 NO.19影子部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5:59

详细剧情

  抵抗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杰彼耶杀死德国卫兵,逃出了国际集中营。不久,杰彼耶到英国接受戴高乐将军授勋,但在得知替代他的临时负责人菲力克斯被捕后,连夜乘飞机跳伞回国营救。几经曲折,他们始终未能救出同伴,菲力克斯和挚友弗朗索瓦在狱中服毒自杀。后来杰彼耶也遭被捕,玛蒂尔德精心策划把 他营救出来。就在杰彼耶养伤的过程中,玛蒂尔德却被捕了,并被敌人以女儿作人质威迫她供出同伴,但最后她却死在同伴的枪下。  本片中的人物与浪漫主义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不同,他们虽是为了集体和民族的利益而战,但也会因情感的软弱和个人的动机而屈服。影片格调深沉、色彩凝重,相当写实地还原了二战期间法国地下游击队的艰苦而冷酷的战斗生活,以低调朴实的纪实片风格塑造出几个英雄人物,把他们身处的孤立无援、危机四伏的困境都鲜明地表现出来,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抵抗运动及其时代的反思。

 长篇影评

 1 ) 一不小心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梅尔维尔的《影子部队》杂谈

处死玛蒂尔德的果解释处死第一个叛徒的纠结的果。

看似始终如一,坚韧不拔的主人公杰比耶,也是由一开始的高高在上(道德之高)变成为了生而背叛理性(背叛生存道德,在德国军官的逼迫下与其他法国抵抗组织成员在机枪扫射过程中逃跑)。

看似不和逻辑的桥段是让角色与观众一起选择结果,例如杰比耶第一次从监狱逃跑 ,玛蒂尔德营的两次营救,以及圣吕克处死叛变后的玛蒂尔德等等。

德国人形成了一个背景板,让法国地下党人各个肖像清晰显现,德国人没有具体形象,要么是运动的,要么是一闪而过的和着夸张的背景音效。

佛朗索瓦偶然加入抵抗组织与作为大领导的哥哥圣吕克分别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和底座,顶端代表着理性存在,底座代表着浪漫奉献。

玛蒂尔德为女儿在敌人和抵抗组织之间选择背叛,尽管她那么卓越优秀,唯一的缺点却是因为爱。

走向死亡(必死的绝境)的杰比耶回忆起三个意味深长的场景:轰炸下歌舞依旧的英国女兵;被处死年轻叛徒和玛蒂尔德走在街上。分别代表着他人,因果和选择。

第二次逃出监狱的杰比耶在孤独的庇护所里拿起的圣吕克的著作分别是《论数学理论的问题》《论抽象集合原理》《论逻辑与科学理论》《公理化方式与形式主义》,这些理哲著作是法国精神领袖自上而下的熏陶。

没有斗智斗勇的周旋,只有一次失败的营救(营救德累塞克),所有的故事都是成员的自我纠结,无关对错,却都犹豫不决。

最后,杰比耶的那句自白:这次,我没有逃跑。所有成员的死亡给这部电影画上悲剧的句号。

杰:到处都是抵抗组织,他们需要我,我不能被取代。

马:你被捕了,就不得不被取代。

 2 ) 抵抗者之死

一部1969年上映,时长2个多小时的法国电影,以60年代末法国电影特有的那种厚重质感讲述了法国地下组织小队在二战德占法国进行地下抵抗的故事。从没见过这种题材如此沉静的隐忍克制叙事方式,男主是斗争经验不足,多次在剧中面对“第一次”情况的中年大叔,没有正面描写过小队成员究竟对德国人做了什么,甚至刻意隐去了德国人对他们的残暴手段的正面描绘。全片最多的就是描述抵抗成员们一个个怎样身处险境直到走向死亡:片头便是被自己人处决的惊恐的帅气法国小伙叛徒,继而是在狱中被折磨致死的中年抵抗者,在狱中不肯叛变最终服毒自杀的年轻人,迫不得已叛变的原本忠心耿耿的中年女性特工精英最终被小队击毙于街头,以及其他几位成员在电影结尾字幕中才被提及的因为坚持抵抗的最终死亡结局。但看完了,你会感到人在特殊时期的道德困境,德占法区错综复杂的艰难抵抗环境,抵抗成员中大多数异常坚定的抵抗信念。

影片中好像根本没有“伟光正”的道德和信念的抒发,甚至就连抵抗者们究竟为了什么在作抵抗也没有正面提及,他们就像影子一样存在和死去,他们的死究竟有意义么?影片似乎什么也没说,但又感觉好像说了些什么…微言大义,却又无比厚重真实,可能就是这种感觉,就正是这部影片的精妙所在。

 3 ) 我最喜欢的二战电影

素来对军事非常没有兴趣,虽然觉得拯救大兵、兄弟连这样的确实挺棒,小时候也迷过伦敦上空的鹰,但这些二战题材影视剧远称不上one of my favourite,直到昨晚看了梅大师的影子兵团,彻底被震住了,看到片尾字幕时直打冷战。
一部关于法国抵抗运动的电影,子弹没发过几发,节奏也是梅大师一贯地慢慢慢,张力却异常之足,紧张程度完全不亚于那些伟大的惊悚电影;没有任何的血腥卖弄,反而是留白无穷;英雄主人公们和高、大、全没有关系,但异常地真实,真实地可怕;英俊的青年叛徒被私刑处死的场景肯定是影史上最残酷的画面之一了,很难让我鼓起勇气再看一遍,相比之下英雄被拷打一律只用事后的脸部特写交代,大师的胆气真的让我无比佩服,搁咱们这儿只会有被和谐的下场
我们的抵抗运动比法国人时间上长了一倍,可以挖掘的故事肯定是只多不少,但有谁能拍出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呢?

 4 ) 罗森鲍姆论《影子部队》:对封闭世界的侵犯【译】

作者:Jonathan Rosenbaum (Chicago Reader)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在1971年左右的时候,让-皮埃尔·梅尔维尔曾说:「我有时会读到一些评论,『梅尔维尔在拍摄布列松式的电影』,抱歉,我认为是布列松一直在拍摄梅尔维尔式的电影。」

梅尔维尔的声明——得到了评论家安德烈·巴赞的响应,据说罗伯特·布列松本人也认同了他的说法——看起来可能令人震惊。梅尔维尔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那八部黑色长片,其中每一部都非常风格化、极富匠气,这些特质似乎与布列松影片表面上那些身体化的、新现实主义的特性非常不同。但是,更重要的是两人之间的共同点:他们的风格、主题和哲学立场,都可以直接追溯到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

在1940年到1941年间,在法国被占领之前,布列松在一个德国拘留营里度过了九个月的时间。他在自己最伟大的影片之一——《死囚越狱》(1956)——中,提及了自己遭受的监禁。梅尔维尔的原名是让-皮埃尔·格兰巴赫,他在四十年代初加入了抵抗运动——他先是将犹太姓氏改为卡地亚,而后为了向赫尔曼·梅尔维尔致敬,又将其改成了梅尔维尔——而在他的十三部长片中,有三部在战后拍摄的长片,处理了德国占领军的主题。《海的沉默》(1948)是他的第一部长片,而《莱昂莫汉神父》(1961)让他获得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商业成功。但是,他的《影子部队》(1969)是唯一一部关于抵抗军的作品。现在,这部影片将第一次在美国上映(译者注:本文发表于2006年3月25日)。

梅尔维尔和布列松的作品都充满了绝望,但《影子部队》却有着毁灭性的力量。起初,我甚至不想承认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我现在认为,它可能是梅尔维尔最好的作品。我身体中的某个人格,始终抵制着梅尔维尔大多数影片中的那种男性化的斯多葛主义,还有那种潜伏其中的歇斯底里。我也一直更喜欢他的那些黑白片,而不是那些花哨的彩色电影。但在这部影片里,他对色彩的运用是如此柔和,我甚至将它错记成一部黑白片。这部两个半小时的影片,记录了一位名为杰彼耶(利诺·文图拉饰)的中年抵抗军领袖,和他同志们所作的越来越艰难的决定,以及这些决定最终徒劳无功的结果。除了其他事务之外,他们必须决定是否暗杀一位高贵而勇敢的抵抗军成员,她遭到了盖世太保的俘虏与折磨——他们不知道她是否已经崩溃,但他们希望确保她仍未崩溃。她所受的折磨贯穿着整部影片,虽然梅尔维尔拒绝展露任何内容。相反,他聚焦于一些足够可怖的结果。

《影子部队》是基于约瑟夫·克塞尔(他也是路易斯·布努埃尔那部极为不同的《白日美人》的原著作者)的同名小说创作的,梅尔维尔是在1943年第一次读到了这部小说,据说原著小说要比电影乐观得多。就像他的其他长片一样,这部作品也在暗示,大多数角色的极端孤独,都可以用某种隐秘的伤口来解释——这也是梅尔维尔最喜欢的影片之一《夜阑人未静》的主题,据传闻,他将这部作品看了数十遍。这种主题引诱观众去猜测其中蕴含的自传性。与布列松不同,他将自己生活中的大多数内容都隐藏起来,不让它们受到公众的关注。但从另一种维度上来说,他也是一个暴露狂,他会使用一种隐蔽的方式,投射出一个虚构的角色。(如果想要了解这种假面的前史,可以参见让-吕克·戈达尔的《精疲力尽》中的小说家帕尔韦斯科,梅尔维尔扮演了这一角色,并承认这就是他自己。)

梅尔维尔的所有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潜文本,而在《影子部队》中,「大屠杀」可能是最主要的潜文本之一。对于一些在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来说,有一种最为深刻的精神创伤——由于许多其他人都没能幸免,所以他们会感到内疚。与我能想到的所有其他电影(《浩劫》[1985]可能算是个例外)相比,这部作品都更能体现这种形而上学的失败主义。《浩劫》的导演克洛德·朗兹曼(他同时也是《现代》杂志的编辑,该杂志是由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于1945年创立的)是在存在主义的阴影下成长起来的——梅尔维尔也是如此,他也在某些相似的人际圈里生活。(存在主义的代表女歌手朱丽特·格蕾科是梅尔维尔的朋友,她也主演了他的第三部故事片。)存在主义者接受了那种作出艰难抉择的必要性,正是这种必要性,使得这场大屠杀所唤醒的东西,要远远超过《辛德勒的名单》达成的效果。《辛德勒的名单》使人感到慰藉,而不是不安。这种必要性也足以解释,为什么《影子部队》像希区柯克最好的那些电影一样,通过道德冲突创造了大量的悬念。

我很难调和《影子部队》中的现实主义和梅尔维尔那些黑色电影中的矫饰主义。但后来,我读到了戴夫·凯尔于1982年为《读者》杂志撰写一篇评论,他讨论了《海的沉默》与梅尔维尔的第一部黑色电影《赌徒鲍伯》(1956):「梅尔维尔的大多数作品都建构在一种悖论之上:在一种静默的自我约束之中,存在着确定性、力量和完整性,但也存在着某种死亡;当这种静默被打破的时候——它也必然被打破——生命与情感就会进入这种场域,但它们只会被彻底摧毁。梅尔维尔的电影,探讨的是对于封闭世界的侵犯,这种侵犯既是必要的,也是致命的。」无论凯尔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是否看过《影子部队》,他捕捉到了梅尔维尔那种将黑色电影与战争题材熔铸到一起的特质。

凯尔的说法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但是,《影子部队》最具破坏性的部分在于,当我们看到抵抗军成员们面对的那些可怕的决定时,我们作出的反应是如此地诉诸身体。西蒙·西涅莱用她那极具说服力的表演,诠释了此前提到的那位高贵而勇敢的斗士。在体认这个角色的故事时,我们会经历最为痛苦的身体反应。西涅莱扮演的这个角色,始终保守着自己参与地下活动的秘密,甚至对她的丈夫和女儿也是如此。虽然杰彼耶建议她不要携带自己女儿的照片,但当盖世太保发现那张照片时,我们发现她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他们威胁她,如果她不供述的话,就会强迫她的女儿卖淫。用凯尔的话来说,那张母亲的照片,成为了一种必要而致命的、对于封闭世界的侵犯。

 5 ) 《影子部队》

这是1969年上映的电影。法国的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导演。他被誉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先驱者。

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德国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法国抵抗组织抗击德国的故事。类似的故事曾经在许多电影中有所表现。如《虎口脱险》、《老枪》、《法国小馆儿》、《但丁街凶杀案》等等。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国人民不屈服于占领者暴政的反抗精神,以及法国天性中的那种浪漫的血性。所不同的是,这部影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效果,仅仅是用一个个故事碎片拼接起了整个主题。在这些零散的叙述中,也并没有正义必胜侵略者必败之类的说教,更没有慷慨激昂的热情,而是用低调冷峻的风格平淡的叙述了抵抗者们是怎样在孤立无援九死一生的冷酷局面中,以血肉之躯去和貌似强大的纳粹做殊死的斗争。我宁愿相信这部影片所描述的事件更接近真实。

影片公映后,曾引起轰动。许多专业人士从技术角度论述了这部影片的特色,光线应用、镜头调度、编辑取舍、蒙太奇风格等等。许多。而我本人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只得不涉及拍摄技术,仅从内容上产生一些观感。为了这些观感,有时候也不得不去剧透。

影片开始就描述了抵抗组织领导人菲利普·杰比尔越狱的过程。当他被押送到德军城防司令部后,等待审讯。菲利普仔细观察了周围情况,对坐在身边的另一个素不相识的被捕者说:“机会来了。”这时,我们看到卫兵在交班,看守他们的卫兵略显倦态。他和身边的人目光对视了几次,终于起身走向卫兵:“能给我一支烟吗?”趁其毫无防备,一刀捅过去,卫兵倒地。他和同伴分头拔腿就跑。终于逃出生天。这个全过程那么简单,也那么不可思议。须知,这是在德军戒备森严的司令部啊。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资料。说是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1000多国军俘虏和平民被押送刑场,而负责押送他们的仅仅是两名日本兵。一路上,这些人明知道死亡临近,却没有一个人奋起反抗。再一个例子是911事件中的93号航班上,托德最后的声音:“我们行动吧!”这声音和菲利普的“机会来了”是同样的意思。结局却不一样。菲利普越狱成功,南京这一千多人被屠杀。93号航班行动失败,无人生还。

照理说,每个人无论中外无论大小无论体魄,求生的本能是一样的。大家都怕死,大家都想活。在南京的这个事例中,被俘的人中,求生只是念头,可谁也不愿出这个头,谁都怕担领头的责任,于是结局就是个死。而在这个影片中,菲利普以求生的本能带动求生的勇气,以九死的大概率换来了一生的希望。93号航班的人同样具备了求生的勇气,没有人因为他们的失败而怀疑他们的勇气。只是怕死是没有用的,人更需要的是和死亡抗争的勇气。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们去做了,去争取了。仅此一点就值得人们的敬佩。

影片中还描述了这样一件事。抵抗组织内部的马蒂尔德被捕了。纳粹拷问了她,并威胁要把她的女儿送往波兰的随军妓院。她供出了两个抵抗者的名字,然后被释放。如何处理她?在抵抗者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决定杀了她。在街角,马蒂尔德和抵抗者相遇,纪尧姆掏出了枪,马蒂尔德没有逃避,坦然面对。枪声中,马蒂尔德倒地死去。

这是事情的经过。那么,怎样看待这件事呢?各方站在不同角度上,会有不同的想法。

从纳粹角度上,为了取得生存空间,为了帝国的利益,残杀犹太人,对反对者施以酷刑,绝对是正确的。也是治理被占领国的常态。对待马蒂尔德这样信仰坚定的抵抗者,找到马蒂尔德的软肋,以她女儿的生存威逼她。“她逃不了,也无法自杀。德国人根本不担心,她女儿就是包票,也会让她开口。”在当时的情境下,是唯一的办法。虽然很下作,却很有效。时至今日,关塔那摩基地的囚犯,不同样也有这样的遭遇吗?一句“这是战争”便可取得良心的安慰(如果他们还有良心的话)。

从抵抗者组织的角度上,他们曾经和马蒂尔德共同战斗,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知道:“马蒂尔德是很伟大的女人,甚至超乎于你的想像。”从个人情感上不愿意去伤害她。对于菲利普更是如此。他的第二次越狱,如果不是马蒂尔德的精心策划,也许他早就死了。纪尧姆甚至说:“就让她背叛我们吧,她为我们斗争过,现在该为她女儿了。”可是现在为了组织的生存,为了抵抗的继续,“我们要杀了她,因为她要我们杀了她。”不可能去顾及她以前的功绩,不能去追究她是真的还是假的叛变,更不可能去考查她现在的心路历程。为了抵抗事业,在那样残酷的环境中,他们只能采取近乎卑劣的手段,哪怕错杀了一个好人,哪怕身背骂名,也要去做。看透了这一切后,纪尧姆悲哀并失望的告诉菲利普:“在一群屠夫的战车里,再没有什么神圣的东西了。”

从马蒂尔德的角度上,她面临的是无比艰难的选择。一方面,她是一个坚强的抵抗者,从加入抵抗组织那一天起,她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另一方面,她是一个母亲,她有一个无比钟爱的17岁女儿。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纳粹对抵抗者的残酷是难以形容的,如那位菲利克斯就被酷刑折磨致死。咱们这里也是这样,当权者对反对派向来是残酷无情的。在白色恐怖年代,上海地下组织曾经有这样一条无奈的规定,在被捕后三天内,不供出组织的信息,就可以不被认定为叛徒。马蒂尔德以其对信仰的坚定,她是不怕这些酷刑的。可是,“她发现从容赴死并不那么容易了”。她面临的是比身体的折磨更难以忍受千百倍的精神上的折磨。要事业还是要女儿?在她的心目中,是信仰重要还是女儿重要?为了抵抗纳粹,是不是要放弃人性?最后,她选择了女儿。当然,她一直没有供出抵抗组织核心成员的信息,仅仅供出了两个抵抗成员的姓名。可实际上,招供了一个和招供了十个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难道他们的生存就不重要了吗?

站在我的角度看,这件事情动摇了我以往的看法。对于叛徒,我一向的看法是非黑即白。可是马蒂尔德真的是那种应该遭到万人唾骂十恶不赦的叛徒吗?在咱们的历史上,有过不少叛徒,龚楚是对革命失去了信心,顾顺章是怕死。而马蒂尔德却完全不同,是为了自己的女儿。信仰与人性在每个人心中的分量是不同的。有100%,有80%,有各占一半,等等。不同的分量有了不同的结果,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深灰、浅灰。难道我们要为这不同的灰去谴责去怪罪他们吗?虽然他们各自的动机不同,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都对于自己的组织造成了损害。可是再翻过来想:造成损害就是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吗?从各方的角度看,无论是德军,还是抵抗组织,还是马蒂尔德,他们所做的都是无可奈何却是应该必须做的事。但是,“应该”就是对的吗?或许可以这样说:马蒂尔德办了错事,却保有伟大的人性;抵抗组织的事业是正义的,却未必伟大。我们后来人,没有他们的那种经历,没有生活在他们那种险恶的环境中,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去裁定他们的是是非非。这或许就是我的结论。

仔细琢磨下来,还是没有想明白。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本人评分:8.0。

 6 ) 杀手的孤独

这片为梅尔维尔的黑帮片做了很好的注解。虽然它是部现实题材的片子,其内在却是和他以往的影片一脉相承。独行杀手。这是部讲述孤独的电影。深深的孤独。第二次在电影院里看到该片,我一遍遍咀嚼着孤独的意味。
孤独是在群体中显现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无所谓孤独。孤独在于你怀揣着一个秘密,却无法和世界分享。这个秘密起先很神圣,随着为它干了越来越多的事,你慢慢被这秘密腐蚀,你与周遭环境越来越格格不入。直至你死去,这时候你不会有悲壮感,只有孤独和无意义。杀手面对警察,地下抵抗组织成员面对占领军。他们是生活在地下的,无法见光。他们的死甚至都成了秘密。
每部影片都有精彩的片章。这些片段成为抹不去的记忆。回顾一部电影,常常发现无法叙述,电影的跳接切断理性复述的可能。本来文字在电影里就是多余的,如果用文字能表述,那还要镜头干嘛,所以最好用镜头的片段来揭示吧。
以下两组镜头是难忘的。
1.
文图拉在英国的旅店里。整理行装,打开箱子把衣服一件件放进去,整整齐齐。身边是同样铺着整整齐齐的床和简陋的室内。主人公脸上没有表情,专心致志做着这件琐事。镜头用很长时间记录这个过程。虽然对情节推动毫无交代的必要,却弥散着孤独的基调。在严谨刻板地行动中,这个人没有多余的动作,毫不拖泥带水,他把属于自己的东西都收纳进身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无法进入。
2.
还是文图拉的招牌脸,走在路上,伦敦遭空袭。他闪身进入一家酒馆。里面是一群士兵在联谊。他冷漠地看着各个角落里的军装男女。他们也打量着他,他是个异类。同在战争的阴影下,他却与这个世界无法融合。温情细语,轻歌曼舞,不属于他。文图拉瞪大眼睛看着周遭,显得手足无措。他的冷静和克制都变得笨拙,毫无用处,也无任何意义。等退身又回到黑暗的巷子,被夜紧紧裹住,他才算是又回到属于他的世界。孤独是他仅有的一层保护。

这里没有正义和邪恶。这部影片是讲述一群人如何被孤独和战争腐蚀,最后死去的故事

 短评

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一部电影颠覆20世纪的革命史观。如此看来,吴宇森真的只是学了皮毛,老杜也尚欠火候。

6分钟前
  • 克隆加v239203
  • 还行

本身參加過地下抵抗運動的導演梅爾維爾,時隔二十餘年回望殘酷青春,從配樂、運鏡到剪接,幾乎沒有用上任何煽情的手法,呈現出來的故事卻更令觀眾難忘。全文:http://hou26.org/zeta/golden2004b.htm#a

7分钟前
  • 侯二六
  • 力荐

电影绝非在否定革命或展示所谓革命或反抗运动的客观性立场。而是恰恰相反,直面抵抗运动的真实,才反应出战争的非人性以及身为抵抗运动战士(革命者)的伟大与卑微。

9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B】上影节字幕水准太烂了,漏译,错译,时间轴不对等一切我能想到的错误都出现了。这个故事也就看了个七八半懂,有时都看不明白这群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做那些事。好在最精华的结尾半小时还是看明白了

13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重看#SIFF@百美汇;优雅无比的青灰色调,宛如黎明破晓前欲挣脱黑暗的微茫光明,没有浪漫化的革命情怀,每个抉择每步举措都充满精准而痛苦的布置;落实到个体事物的战争触角,覆盖着冰冷死亡和恐惧颤栗,这些影子曾经存在,永远消失。

1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7/10。强差人意,开头集中营一段静默寡言就够无聊了,结果作为一部谍战片既没动作场面也看不到敌我双方斗智斗勇,还搞得这么长你是想逼我睡死过去吗?全程唯一看点就是如纪录片般祥细描绘了抵抗组织的行动方式和生活状况,冷冽调不带丝毫感情。主题依然是梅尔维尔最爱的背叛、孤独等,结局一贯的全灭。

16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20分钟前
  • 希尼莫
  • 还行

法国抵抗组织在沦陷家园对德军进行持续不断的抵抗行动,漫长的电影时长以及最终无人生还的悲戚韵味。杰彼耶涉身的情节当中,充满了冒险、欺诈、服从、侥幸和宿命感。电影所选取的是局势最不明朗,人们最不怀抱希望的时期。如此绝境之中种种细节以及人物的内心独白等,处理俱佳。不愧梅尔维尔最好的片子

21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应该是关于抵抗运动/地下党题材的影史最佳之一。1.梅尔维尔电影中的人物看起来总是孤独冷峻又果敢坚定,但内心却深埋着挣扎与质询,软弱时刻被阻隔到了画外。一种宿命的无望感和关键时刻的信念交织在一起,一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2.影片浸泡在阴暗冷郁的蓝中,幽闭式的构图、极简的剪辑和调度、省略留白(如刑讯场景)、沉静的表演与放大的音效一道编织出了残酷而紧张的斗争之网,所有人都在其中泥足深陷。3.两次处决叛徒/妥协者的场景令人心惊,冰冷而无奈。4.地堡处刑时的机会游戏:该不该跑?5.如果直到最后一刻我还不相信(死亡)的话,我就永远不会死,多么伟大的发现啊。PS:大幅精校修订了字幕~~ (9.5/10)

2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SIFF 极简的叙事,氛围的压迫式掌控,沉默的眼神对话,群像人物。从头到尾笼罩冷冷的蓝,最后情绪爆发的瞬间,从头顶冰冻到脚底。

30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不快的记忆我也欣然接受,因为那是我遥远的青春。”英雄的孤独与勇气,背弃与坚持。

34分钟前
  • 成知默
  • 推荐

群像,情绪的营造。很多细节的省略与极简主义。角色的道德困境。悲观与孤独。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因为是青春,所以所有的不快我都接受”,梅尔维尔总是一开始就抛出这么一句,让你看完感觉再也写不出更恰当的了。导演稳重写实的气质和题材十分契合,迸发出惊人的火花。这真是一部从摄影到剪辑到音乐都趋于完美的作品...

3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这是法国的主旋律影片,透着欧洲影片特有的格调和情绪抒发的手法。人物的时代身份一直与个人身份纠结在一起,被塑造得真实立体,因而可信、可歌、可泣。对人物命运的交代,影片多处留白,而大量篇幅以画外音呈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影片风骨由此树立。

42分钟前
  • 麦兜
  • 推荐

几度风雨几度秋,半江瑟瑟半江红,位卑未敢忘忧国,无限风光在险峰。想当年,一代天骄拿破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凯旋门上,贯长虹,倾琼楼。君不见,长河落日已听牌,全身而退是奢望,大漠孤烟鸣号角,困兽犹斗衅豺狼。

45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有时候导演就是最大的剧透

49分钟前
  • Février
  • 力荐

不耐看

53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较差

黑得一塌糊涂,看得我好辛苦。有违一般二战片的拍法,确实有不一样的影调和气韵。片中电影院居然放着《乱世佳人》,BGM也道出了某些心声——真是这届SIFF的神呼应了。

5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SIFF# 百美汇/九成。极为冷峻的、(几乎)反高潮的抵抗运动电影。幽暗的蓝黑色背景里一小盏灯发出微弱光亮是全片最常见的场景,而这是对二战期间法国的视觉隐喻。(“在深夜某地的中央划亮一根火柴并不能让你把事物看得更清晰,而只能更清晰地看见围绕着你的黑暗。“——福克纳)

58分钟前
  • btr
  • 推荐

等于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一离开,大银幕看再也无法像第一遍时忍住眼泪了,即使没有一处正面描写战场、逼供的画面,残酷也依然在导演彻骨寒冷、极度克制、高反差的手法里被表现得戳心戳肺,哪怕曙光微茫仍能坚信终究会照耀苍穹,不仅因为有不顾性命的先驱们,也因为有像那位找零钱时一并找给你一件风衣的勇敢的理发店主

1小时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