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舌尖上的新年

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李立宏

导演:陈磊,邓洁,李勇

 剧照

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2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3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4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5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6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3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4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5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6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7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8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9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20:03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电影,将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串接一个个新年故事,展示东方的文化习俗,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带观众重寻旧日的习俗和年味儿。

 长篇影评

 1 ) 笔尖上的美食和中国

这个学期开学第二周正值春节,给班里二十几个ABC看了《舌尖上的新年》前半段。 播放伊始给每个学生发了一颗橘子糖,每颗橘黄软糥还粘着细小的糖粒。千般叮咛不到忍无可忍切勿入嘴。结果刚放了个片头教室内已是一片撕糖纸声。鲫鱼冻化入米饭之时更有几个学生大呼肚饿。于是,几双热切的眼睛望着我,几只白嫩的小手伸向我的糖袋。我说,能回答问题者还可得一糖解馋。众生簇拥,我稳坐中央: “腊月是中国农历的几月?”“什么是红包?”“为什么重庆的老两口说腊肉最好的滋味要等到儿女们回来?” 童声伴着他们眼中放光的橘子糖,我也乐在其中。 课后给学生留了个作业,让他们画画电影中的美食以及爸爸妈妈故乡的美食。隔周,待我展开一页页黑白画卷,一缕乡愁袭上心头。 这是学生们在地球的另一端用笔尖给这部电影的注解。留作纪念。

 2 ) 一部“匠人+民俗+仪式”的美食传奇和纪录的价值


从惟余莽莽的呼伦贝尔雪原,到依山傍水的广西乡村,从山城重庆到浙江渔村,从内陆的陕甘到香港和台南,真正从地域上体现了疆域广袤的中国。然后,电影在新年的主题下,从年食的类别上,过年的时间上,展示了年食的丰美和奇绝。
在类别上,首先是年夜大宴上的主菜和压轴菜,如广西的松皮扣,台南的红蟳米糕,香港的九大簋盆菜,甚至苏州的七件子。然后是年食中的甜食,广东鹤山的吹大糍,龙游的发糕,山东的糖瓜,厦门的红龟粿,还有陕西窑洞的糕角。再是年食中的零食,干果的炒货和水果的蜜饯。
在时间上,从腊八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然而,电影中所选取的食物,主要来自偏远的山村,渔村,几乎没有一种是来自大城市的。有的是因为其特色,比如重庆的腊肉,海边的鲞,广西的酿。而有的,是那些独留几尽消失的个人作坊,比如山东的糖瓜,厦门的红龟粿,陕西的糕角,和香港的盆菜。
当地的人各自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技艺和当地的习俗来制作不同的食物,看他们的那些制作过程,不仅看到的是制作方法,还有当地的习俗,更在那种朴素传统的制作过程里感受到一种仪式感。如腊肉的薰制,鲞的日晒风干,酿的缤纷种类。
而在看那些独特又快消失的食物的制作过程中,有一种看《匠人》的感觉,尤其是糖瓜的制作,几个人赤裸上身在蒸气弥漫的小屋里,一遍遍将糖条拉长,对折,拧曲,捋匀,趁着院中的寒冷把握时机把糖管用绳子断成一个个糖瓜,这过程有如在看铸剑。还有那个只有她才能做到的老婆婆,把吹成球的大糍在油锅里一遍遍快速的翻滚煎炸,娴熟的炸成直径30厘米的圆球。更有香港盆菜的独秘和层层累叠的奇观。这些已经几尽消失的手艺和手艺人,使得这些食物也带上了传奇的色彩。
最后,所有的美食在除夕夜齐齐端上桌,大家围坐一起,吃一年中的最后一餐饭,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仪式。
初一的时候,用自己所有的最好的食物,祭祀神灵,感恩和祈愿。
而到了十五,新年就过完了,于是陕西人用一种特别的活动来完成新年的仪式,365根高粱杆,架起365盏灯,围成一个里面布满了十八道弯的方形,人们排着队一一从中走过,为新的一年祈福祝愿,不知这是不是一种习俗,但至少是一种仪式。
于是,这部关于新年食物的电影,成了一部“匠人+民俗+仪式”的美食传奇。
这种传奇里,似乎记录了一种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东西。无论这种东西叫什么,却是因为有记录才能看到,才能留存的东西。
于是,电影有纪录的价值。

这也是一部由电视改拍的大电影。
而看了《舌年》,觉得纪录片的大电影还是和综艺片的大电影有所不同的。前者会因其自身的记录有着些许历史文档的价值。如果那些民俗依然保有,那就是一种保存式的记录,如果那些民俗已经消失,那对其进行的挖掘更是一种珍藏式记录。比中电影中对只会在年节出现且制作手艺快消失的糖瓜制作过程的全记录,对红龟粿的龟印的雕刻人的记录,那个戴着眼镜用手工一下一下雕刻的匠人已经是最后一位龟印雕刻人。于是电影的最后有一个情景是,把所有的龟印摆满了一院子,镜头一排排扫过。而其中还有两只爬行的真龟,或许就是在说明时间与手艺的关系吧,乌龟所代表的是不变的时间,而在不变的时间里有些东西终会消失。还有陕西的糕角,这种食物是用一种最原始的植物,糜制成的,糜如今已经成了一种稀少的作物,影片中小孩的奶奶也只是用稀少的收成,在过年时给晚辈们做一次传统的糕角。还有用冬瓜雕刻精美花样做成的茶泡。不知多年以后,这些东西还会不会有。于是,对这些东西的纪录便更显现了它的价值。
《舌年》的电影与电视相比,在解说和故事上节制了很多,主要以食物和习俗为主,没有故事,也不专注于人。使得纪录片更有了一种文档价值,一种对食物,传统和习俗记录保留的价值。因为那种故事在事后看来,除了媚俗当下和填充篇幅之外,没什么多少作用。
而且《舌年》的纪录片,同《玄奘的故事》那类过多的通过意会附会的想象来展示也是不同的,这是对现场的真实记录。于是更有价值。电影的最后说,或许有一天,春节,会变成时间里,日历上的一个符号,与寻常的日子没有了不同,但因为美食,人们还是会聚在一起。那么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保存和回忆。(不过换句话说,好像是以后新年没有别的了,只剩下吃了,成了真正的舌尖上的新年。厄呵)
做成电影的形式,或许是一种潮流趋势,但使纪录片的受众面更广了,同时在从电视向电影的转化中,自然也提升了纪录片的一点艺术性,比如摄影更讲究了,文本更节制了,主题更专一和突出了。这部以新年为主题的舌尖,可以看作是两期的电视纪录片,但又不同,因为是以一贯之的主题,更独立,更精致,更纯粹,于是这就是一部真正的纪录片电影。而非什么大电影。
在看纪录片《南宋》时,提到了一个词,“善本”。如果这种对真实现场还存在着的,文化,艺术,民俗的记录,再细致一些,再入实一些,再真诚一些,去掉以往舌尖中的那些在事后看来徒增篇幅的虚浮感动,用真正的作品的质量和价值打动人心,那么纪录片或许就是影像的善本。
只是纪录片如此耗时,耗力,耗资,浮躁而又快速的时代,谁愿意用三年,五年,或更多时间来打造一部纪录片呢。或许终有人为之吧。
否则何以看到集“匠人,民俗,仪式”于一起的美食传奇呢。


PS:
幸好自己是在吃饱的情况下打开此片的,几乎没受任何食欲上的骚扰。于是得以专心的看了食物的美,和食物的传奇。

 3 ) 别人家的年夜饭

文/梦见乌鸦

说起年夜饭,估计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饺子、年糕等主食为主,一大桌子菜的团圆饭,估计不少朋友也跟我持同样的观点。但毕竟作为一个北方人,不能代表大多数,在年夜饭方面还是孤陋寡闻。我国不同地域风土民情各色各样,在年夜饭方面自然有着秉承一方习俗的特色。这就是《舌尖上的新年》所要呈现的内容。


《舌尖上的新年》是著名的《舌尖上的中国》团队打造的电影版,包括导演陈磊、艺术总监陈晓卿,作曲阿鲲等等全部回归,当然也少不了解说李立宏雄厚的声线。另外在美食顾问的栏中,小弟看到了蔡澜的名字,之前一直有个念想,《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为什么不把蔡澜这个著名的美食才子带上呢,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俺的小念想便已经达成了,也是一点个人的题外话。


“舌尖”系列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中华美食的展示,比起同类纪录片,该系列对美食文化展现更多的融入了一种复杂的情怀在里面,而非单纯对美食技艺的体现,否则就跟厨艺栏目没什么区别。另一大特点便是该系列展现的并非厨艺和经典美食,而是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从普通居家的劳作到一盘看似简单却容纳了一方文化传承的大众美食,“舌尖”系列展示并不是精英文化,而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


《舌尖上的新年》秉承了该系列的一贯作风,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但本片的特质在于,比起“舌尖”系列同一种食材在天南海北的不同烹饪方式与习俗不同,本片并没有对某种食材进行单一的对比,因为电影的大主题是“年夜饭”,因此本片在这个主题之下尽可能的对我国纵贯南北的不同风土民情进行展现,且作为一部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遵循以往在单一食材下的不同展现方式,而是追求多样化,在短短的电影片长中,展现了多达10多个地域的40多种年夜饭习俗和食材。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一个“限时任务”的情况下,对年夜饭展现呈最大化的多样性,而缺点自然不言而喻了,电影没有展现饺子这种中原年夜饭必备的主食,这一点作为中原人自然有怨念了。但话有说回来,电影主要展现的是“别人家的年夜饭”,剧组可以说略过了广大受众的城市地带,而是围着中国转了一个大圈,从东北乡村到内蒙草原,到陕西窑洞,还有江浙一带的渔民和潮汕渔村,少不了的还有台南和香港地区。电影展现的是不为人知的年夜饭,五花八门的种类带领观众领略真正“别人家的年夜饭。”


至于观感,不必多说了,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朋友都深有体会,一个字——“饿”。


从客家酿菜到北方手撕羊肉,从江浙鱼干到南方烧鹅,台南地区的百搭凤梨酱与陕北地区热气腾腾的年糕。前所未有的山东大糖瓜(糖瓜吃过不少,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头回听说的咸腊八粥,在微观摄影技术和高速摄影下,刻意夸大的声效,伴随着李立宏的解说和镜头下乡情的展现。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更会直接刺激到观众的味蕾和大脑酮体利用率,勾起的食欲。由于是该系列首部大银幕之作,不像电视版看饿了还是找点吃的,电影版全程下来,其观感个中体会。


当然作为“舌尖”系列的电影,本片也延续了该系列的一贯特质,美食只是一种介质,通过不同地域的年夜饭展示,传达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在“吃”的传承和变化。才使得“舌尖”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4 ) 年的味道

文/梦里诗书

这是一部务必在饱腹下方能一览的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以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年夜饭为展开,一道又一道带有民族与地域色彩的美味佳肴无不令人垂涎欲滴,电影在呈现美食的同时更将中国的年文化作为底蕴依托,使人文与美食的缔结,令人在光影中品尝到了年的味道。


作为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无疑继承了昔日《舌尖上的中国》的衣钵,而这一次电影更为突显的无疑在一个“年”上,跨越全国数十个地区的美食盛宴,在过年这个特有氛围的承托下,由显的更为诱人,从香港盆菜、广西酿菜、平乐松皮扣这些带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美食中,电影凭借精致的镜头语境一再刺激着观众的味蕾,令人所见过年并非饺子的专属,目不暇接带着年文化特色的美食,呈现出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电影中食物已经不再是饱腹的代名词,它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美学,《舌尖上的新年》将每一个在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人们都变成为了绘制这饮食美学的匠人,与此中这种对美食的呈现更以不仅是一种满足人们视觉的冲击,而更是一种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这种在美食中对文化的提炼,在“舌尖”团队手中已然游刃有余,使过年这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佳节,在美食之名下得以了对中国文化的深攫。

《舌尖上的新年》对美食的诠释,不仅是寻找着新年餐桌上的味道,电影所聚焦的更是那一个个能烹饪出这年味的人们,当一幕幕归家团聚,爆竹迎春的画面随之美食的呈现而来,这些饮食背后包涵情感的故事,成为了这部记录电影中最为真挚的情感奠基,它告解出一份对家难掩的乡愁。也将中国人对过年特有的情怀淋漓尽致的呈现而出,这是电影在舌尖诱惑之下所寄予“年”真正的味道。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相信《舌尖上的新年》乍看种类繁多的新年佳肴,依旧不过是极具代表的寥寥数笔,但电影所为人垂涎的不仅是美食,更是那弥足珍贵的团圆之乐。

 5 ) 不仅仅是美味,更是对团圆,美好的祈福

 很有年味的一部纪录片,让人感到温暖、团圆、期待、祝福和对逝去的时光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一定要在吃晚饭后再看,不仅仅是不停的吞口水,关键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也让人有更多的期盼,新年真的快到啦。看着就想起小时候,虽然不富足,所以更期待过年的新衣服,好吃的,就像电视上那样,会跟着奶奶做各种面食,准备好食材,从小年开始的每一天都是忙碌的,肉啊,排骨啊,鱼啊都要准备好,虽然很大众但是因为平时少所以更满足。会做好供品,所有面食都是自己做的,刺猬,小猪,老鼠,年年糕,拜各路神仙祈福。然后一部分面食要放到阳台上,过了年转个方向,意味着回来了,来年更富足,每天吃这些带着满满期待的面食,小孩就会很高兴。全家守岁为年夜饭做准备,小小年纪的我们也会帮忙,穿上新衣服,守岁,看联欢晚会,放鞭炮,全家一起,就会觉得很幸福。
    现在春节但真的已经不算有什么可期待的了,期待的就是能够休息几天,虽然也休息不了什么,要串门,每天都跟走过场一样。基本上就是打扫下房间折腾一下,超市采买下吃的,甚至懒得已经只剩下网购了,送货上门,多省事少了份精心,少了份期待,少了份惊喜。有多少年不看春晚了,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啦,捧着手机发短信看微博微信,时间就在低头和手指中度过了,鞭炮嫌弃太吵太污染,懒得到处走动,就想窝在家里,去饭店里吃完就走。过年于我们变成了那期待的7天假。

 6 ) 厨师技校视频教材

除了摄影配乐配音,该片无任何亮点,无故事、无情感、无细节、无情节。即便是摄影也就是换了阿莱摄影机的婚庆摄影师审美水平。离BBC4的电视播出水平还差几条街,导演这样圈钱真的是。。。就是一个加长版的电视节目,冒充什么大头蒜纪录电影,在春节档期混水摸鱼,此片充其量就是做的比较精美的厨师技校视频教材,担不起“纪录电影”四个字。。。👽

 7 ) 我的年夜饭,别人的新年(艺术总监陈晓卿谈自己的年味)

作者:陈晓卿(《舌尖上的新年》艺术总监)
本文摘自同名图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679036/

我参加工作25年,这25年里只有一两次的春节是在自己家过的。除了多几天假,过年那几天对我来说和工作时间无异。

○不过年是我的日常

从美食的角度,我吃过的最怪异的年夜饭是在日本NHK(日本放送协会)的食堂。那是1998年,我在日本参加培训,三十那天晚上开饭的时候,培训老师突然说:“我们有一位中国学员,今天是中国人的春节,在此让我们为他庆祝。”我很有点小感动。老师所说的庆祝,就是在那天的份饭里特别为我加了个小碗,碗里盛着一只饺子、一点汤。
那饺子就是日本超市里常见的广东产速冻大馅饺子,因为太难吃了,我没吃完,但这份心意感人。
其他的年夜饭都乏善可陈。刚工作那几年的春节,我都在值班室值班接电话,订个盒饭就算了;后来轮到同事值班,我却在外地拍摄;再后来值班和拍摄都少了,却经常是同事加班没回家,我也不好意思走,就陪着他们,找个饭馆随便吃点。年夜饭的馆子每年换,一起吃饭的同事年年变。对过年这件事,我的个人感情是抽离的,难以切身感受。《舌尖上的新年》需要把中国各地的美食和过年情感传递给观众,我却恰恰是一个不与家人一起过年的人。

○那是童年,面目不清的甜

其实我很理解过年的味道。
小时候每到过年,我爸爸就做红薯糖。将红薯反反复复熬煮成糖浆,簸箕上撒一层炒面防止黏底儿,把浓稠的糖浆浇在簸箕上,晾凉。红薯糖即成,吃法多样。一种是把糖掰成块儿放碗里,隔水融化,待糖软下来后将筷子插进糖里不停地搅,卷出来像棒棒糖一样,还能拉出很长的丝。还有一种吃法是将花生、芝麻剥好、炒香,加桂花、青红丝一起铺在桌上,把熬化的糖稀浇在上面,等它冷却,切片。有的人家不用花生、芝麻,买一毛钱的米花或者玉米花来配糖稀,自制米花糖。不怕麻烦的还能用红薯糖做酥糖。将炒面薄薄地铺一层在板上,浇上红薯糖,待稍冷却卷起,一边卷一撒豆粉,最后切成花卷状。放凉后酥糖变脆,咬一口天崩地裂。这种简单的零食陪我度过很多个天寒地冻的新年。
红薯糖没有结晶和萃取物,颜色黑红,状似红糖,味道却非纯甜,而是一种面目不清的甜。现在这种糖非常少见,因为少有人做。有熬红薯的功夫,买一斤白糖化了做糖稀要快得多。
读大学那年的寒假,有天在宿舍里看书的时候,我突然非常想吃红薯糖。北京有各种糖,但无论哪种都没有那个面目不清的味道。
借拍摄《舌尖上的新年》之机,我们走了全国很多地方,最后在河北大名县找到了这种糖。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居然还有人在做费力不讨好的红薯糖。带着惊喜和敬佩,品尝之下,我觉得味道不错。

○一抹亮色,主妇的细密心思

我妈妈拿手的过年厨艺是两样:年糕和粑粑。
小时候的年糕特别香,细条状的年糕蒸出来,蘸上桂花红糖,一口咬下,食材最本质的滋味相互交融,美极了。做甜粑粑,要蒸好糯米团成团,里面加糖,表面油煎后直接吃。咸粑粑里放肉馅和菜馅,将切得细细的五花肉丝配着青菜团成团,加上干辣椒切出的辣椒丝一起放进方盘里,用擀面杖来回擀,最后用刀切成方块。
对我家来说,团成圆的代表甜,切成方的代表咸,无论方圆,粑粑都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
物资匮乏的年代,也不知道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总之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在过年前搞到足够的盐水瓶和西红柿。将盐水瓶用开水烧过杀菌,把秋天最后一波西红柿煮熟,加一点点盐,切成条塞进瓶里。我们称之为“西红柿酱”,但严格说起来它算不上酱,只是一种储存西红柿的方法。年前那个月你去看,每家背阴的地方都放着一溜红,它是春节的一种颜色。
这是主妇的细密心思——要在这新旧交接之际带给家人好意头。有了西红柿酱,年三十的餐桌上就能多一盘西红柿炒蛋,菜的颜色也更丰盛一些。

○一家之长的执着,烧鸡必须亲自做

我一直觉得我们家是很典型的南北中国,典型在我父母的家乡分别在淮河两岸。吃米还是吃面,一提起这个问题,南方人和北方人总能掐起来。这个问题在我家同样存在,却从没因此产生过矛盾。我爸爸是淮北人,吃面;妈妈是淮南人,吃米。我爸觉得吃米饭吃不饱,我妈觉得馒头只能吃着玩,他俩永远吃不到一起,但老两口结婚五十多年没红过脸。
我妈做米饭,换小火的时候总会给我爸放进两只馒头;我爸做馒头,蒸锅的中间总是空的,为的是给我妈热一碗米饭。就这样,遍及全国的米面之争在我家一直争不起来。过年时,他俩也按照各自的口味分工协作。我妈妈负责做糍粑,我爸爸负责做烧鸡和红薯糖、炸排叉、炸寸金,最后年夜饭的餐上也是南北荟萃。
烧鸡一定得有,别人家的烧鸡可以去买,我爸是符离人,亲手做烧鸡是他的执着。将自家养的鸡宰净,把糖在油里融化了,趁热往鸡身上挂糖稀,一遍一遍地淋,烫到鸡的皮肤微微泛红。糖稀挂满后把鸡放进油里炸,炸出漂亮的鲜红色,这时再卤,才好吃。说实话,我父亲干教育是一把好手,但做烧鸡的手艺着实一般。烧鸡要有老卤才香,我们家不是开烧鸡店的,一年只做这一回,用的都是现熬的卤汤,论品相和味道当然比不上店里卖的烧鸡,但父亲亲手做的那个滋味让我难忘。
我父母都是教师,学校事情多,我和妹妹很小就自己做饭。只有过年的时候,父母才有时间和精力下厨,才能吃得这么精细、丰盛。更重要的,对父亲而言,年夜饭代表了他作为一家之主的尊严。餐桌既是年终总结,也是成果发布,七个盘子八个碗是必须的,家里有升学的就聊升学,没有升学就聊平安,总之结论一定是“今年的生活比去年又好了些”。

○远在全国的年夜饭

很多时候,过年那天我都在拍摄。1992年,在无为县妇联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二十二位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过完春节她们离家起开始跟拍,一直拍到她们进入北京、在家政服务中心找到第一份工作,拍到一年后的春节,她们又回到农村的家里。这部纪录片题为《远在北京的家》。摄制组是临时组建的 “草台班子”,拍摄都在业余时间完成,经费很有限,出差只能坐火车,还常常自己往里贴钱,有时候还要把设备科的人灌醉了偷出摄像机去拍。
1993年的春节,我们在无为县农村女孩的家里拍摄。三十晚上,无为人要煮红豆饭,做肉烧豆腐棍子,很香。但我们拍摄时间紧,没时间吃饭,也不能占老百姓便宜。摄制组的人盯着机器拍别人家团圆,自己抽空啃点儿方便面。那滋味!
《舌尖上的新年》也是这么拍出来的,2015年春节期间,我们没有一次能正常吃饭。久了,再不自在也习惯了。

○一起吃卤味,就是活着

2 0 0 9 年春节, 我负责《生者》栏目,拍地震后灾区人民的过年故事,所有导演分布在四川的十一个县。作为总导演,我在指导拍摄的同时,还要给大家做后勤保障。年二十九,我从成都出发,开车给导演们送吃的。一路到达汶川、茂县、萝卜寨、北川、都江堰,送的无非是方便面、火腿肠。送完补给回成都的路上,天快黑了,我突然意识到要过年了。给导演们送去的那些东西,平时还能凑合,年三十可不行。
第二天早上,我跟成都电视台的导演梁碧波、杨毅一起,先去菜市场,又去双流县,打包了芋儿鸡、烧肥肠、兔头、麻辣兔丁、鸭脑壳等冷菜。一路紧赶慢赶,从崇州到什邡的红白镇,晚上到江油,最后终于到达平武县的南坝镇;另外一组在青川拍摄点工作的同事那天也赶到南坝,我们和拍摄的那户人家一起过了个年。
三十晚上,两桌,我们这桌有主人家做的菜,他们那桌也有我带去的各种卤味。摄制组的人一边吃,一边拍他们过年。将近十二点的时候,我去给那家主人敬酒,电视机里主持人突然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诵,那是零点倒计时,离新的一年只有十几秒了。他们家人呼啦啦站起来,要出去放鞭炮。
我突然想到,哎哟,我敬什么酒呢,又不是我过年,还得拍摄呢。一回头,我们那一桌早就没有一个人,都各就各位干活去了——两个组、三台机器,最远的已经到山上准备拍全景了。外面的机器在拍摄,为了防止穿帮我只能在屋里待着,陪着两桌残羹冷炙,听着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看那家人过了他们这一生中第一个防震棚里的新年,心里百感交集。
过了十二点,镇子渐渐安静下来,路上没人,灯也都关了。我们的人拍完回来,都两点了。我说,要不咱再喝点,今天过年。大家都摆摆手,说不行不行,要睡觉,太累了。其实那天吃了什么,我完全不记得。

○用一场盛宴,作别记忆中的年

拍这个片子,食物不是最主要的,我们是想找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正是食物和享受食物的流程与方法造就了我们,西方有句名言,叫“食物成人”(We are what we eat),进一步来说,是“食俗成人”(We are how we eat)。人的味觉其实很奇怪,什么东西最好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类会有一个普世价值,但美食没有。健康?营养?这些都不能成为判定美食的标准。
我有个朋友,口袋里永远装着花生,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找到借口吃几颗花生。要喝酒了,“哎,稍等,我喝酒过敏,吃点花生”;胃有点不舒服,吃点花生;晚上睡不着觉,吃点花生……花生对他来说是食物还是药物?或者是他最无私的信任对象?这很奇妙。他对花生的依赖,其实也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只是在你身上,花生就变成了红薯糖、油炸糕、爸爸做的猪肉炖粉条、奶奶包的饺子……现代人活得太累、太畸形了,你需要相信,总有一种味道,像子宫一样,会无条件地接纳你。

现代化生活已经不需要看天时,不需要春节来传承经验、指导耕作,春节已经失去了历史意义。过去的春节是收获之后到下次开春忙碌之前这段时间的重要的庆祝活动,是农耕社会秩序的衍生和集中展现;现在的春节主题则是民工返乡、春运高潮、高速公路免费。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来看,春节已经无用。我们今天纪念、展示中国的春节,是在向记忆里的春节味道致意。

本文摘自同名图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679036/
<图片1>

 短评

纪录片的定义: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奥斯卡都有纪录片单元呢,为什么就不可以上映了?说圈钱的也真是呵呵了……

3分钟前
  • jlllllll
  • 还行

既缺乏专题片的逻辑,又不具备纪录片的实感。剧情片演员可以是工具,纪录片却是以人和生活的真实为立足之本的。这里所有社会、文化的东西基本都是牵强附会、生硬尴尬,导致美食本身也很空洞。加一星的原因是至少比春晚还是好点……

5分钟前
  • esp吃梦香菇
  • 较差

第一次看电影不是因为美色流口水 点映出来立马滚去次饭2333

10分钟前
  • 咖喱乌冬
  • 推荐

看点映口水流的不要不要的 比春晚赞多了

11分钟前
  • Super IP
  • 推荐

影院排片少得可怜,但诚意的出品,看完浓浓的国人传统自豪感,立意碾压其他同期商业垃圾。适合一家人其乐融融观看

13分钟前
  • Je®men
  • 力荐

制作糖瓜那段看得入迷。

18分钟前
  • 浩叔想买大房子
  • 力荐

“圈钱”个瘠薄啊!良心制作,无论配乐还是特写航拍,能和爸哪儿跑男那种垃圾娱乐片相提并论?舌尖拍到老我看到老!///2.21看后来评:会猛然让人心下一动,会让人眼眶红红,会让人涌起丰富的情感,这部电影让人吐槽的地方很多,它甚至没有完整的讲述,可它成功在,给你最期待最感动的体验。

21分钟前
  • 海天黄豆酱
  • 力荐

美食最能勾连起中国人的感情,不远千里回到久违的故乡,只为这一口解除乡愁的美食!电影淳朴的画风,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啊!

22分钟前
  • jasonbourne
  • 力荐

看这部片会对你造成暴击的有:重庆腊肉,豆酱鲶鱼冻白米饭,手把肉,布里特包子,松皮扣,糖瓜,发糕,糕角,海鳗,星鳗,十八酿,三色蛋,红鲟米糕,香港盆菜,烧鹅……

27分钟前
  • 卿启玮
  • 力荐

不一样的年菜,一样的年味儿。处理河豚高手在民间,这乌狼鲞让我嚼一嚼吐掉我都不敢...。另外腊八粥居然还有咸的!简直比甜豆腐脑还异端!

31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推荐

就算你告诉我里面会出现的每一道菜,我也还是想自己亲眼看一遍。

36分钟前
  • 徐斌
  • 力荐

支持纪录片上院线!

38分钟前
  • 傻豆
  • 推荐

没有什么比看这个电影只能吃爆米花更伤感的了吧。

41分钟前
  • netcay233
  • 力荐

首先请看客们区分一下,院线未必都要放映商业电影,艺术题材、纪录题材,都可以在银幕上观摩出别样的体验。所以大家心态放平和先。市场需要包容性,当然,也需要抵制《爸爸去哪儿》这种现象级影片的热映。

46分钟前
  • 燕麦宇宙
  • 力荐

妈蛋,真想炸死那些一口一个“圈钱”的傻逼。纪录短片就不能制作成电影了?装自己看透一切要不要太幼稚了点?打一星很酷炫吊炸天?没看过或者是眼睛瞎就不要乱评分,乱评分就算了,别乱喷,真是秀下限。

47分钟前
  • PengKD
  • 力荐

纪录片也是电影的一种,上映无伤大雅

49分钟前
  • 松野空松
  • 推荐

很不错的纪录片,看之前先吃饱看的还是挺舒服的。

50分钟前
  • 媛木子
  • 推荐

虽然渍渍好多次,但拍的还是不走心啊。

55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较差

蒜苗腊肉、手把肉、鲢鱼冻、布里亚特包子、酿菜、松皮扣、凤梨酱、三色蛋、红鲟米糕、生腌海鲜、香芹海鳗鲞、蒸星鳗鲞、姜丝乌狼鲞、大糍、发糕、乌日木、羊肉腊八粥、糖瓜、红龟粿、烧鹅、平榛、炒米、金枣、杨桃干、茶泡、糕角、九大簋、盆菜(黄酒鸡、焖冬菇、手打鱼丸、炸金蚝)、七件子

58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视觉享受,味蕾盛放

60分钟前
  • 遇见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