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摇摇晃晃的人间

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余秀华,周金香,余文海,尹世平

导演:范俭

 剧照

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2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3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4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5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6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3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4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5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6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7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8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9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2 20:38

详细剧情

  余秀华,一个农村女性,从小患有脑瘫,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诗人。她写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强烈的情感与欲望引人注目。20年前,余秀华的母亲将懵懂无知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陌生男人,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为她一生的疼痛和遗憾。余秀华写诗,试图与自己的命运对话,写残缺的身体,写她对真爱的渴望。随着余秀华的成名和经济上的独立,她想通过离婚来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强烈反对离婚,她的父母和儿子也并不支持她。更糟糕的是她的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余秀华面对的阻力越来越大,她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吗?
  该条目为纪录长片,有别于纪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标记前请知悉!- 豆瓣电影团队

 长篇影评

 1 ) 人性至上,理解万岁——《摇摇晃晃的人生》观影感悟

真实的诗人余秀华,这部电影中更吸引我的是,“人性”。

余身上有各种反差,甚至诡异。她残疾而穷困,但才华惊人;她因脑瘫而说话结巴,但逻辑清晰有深度还时不时幽默;她看诗写诗玩高雅文艺,但毫不避讳的畅谈其婚姻不幸和性福以及金钱,家庭生活很俗气,吵架时口不择言,情绪激动会爆粗口;她将母亲视为人生依靠,会因母亲生病而悲伤到吐血块,但又不愿给母亲好脸色,不屑于母亲的传统伦常,在婚姻大事上处处怼母亲。

“我就是个荡妇你怎么着吧。”

“有钱就能让你这个老鬼推磨,我草!”

说实话,对这样的坦率不是太能接受,心里会膈应,但我想我没有资格评论她,因为我没有那样的人生经历。“我是我自己的灾难,你是灾难的四分之三”,“快乐是什么东西,你解释一下。”“至于怎样做一个幸福的女人,我没有经验,真的讲不出来”。她的人生已经如此,还苛责她学会社交技巧,压抑自己的情绪,那她还能活下来吗?还能写出那么绚烂的诗歌吗?

人性中都有本能,就如同饿了会吃,累了会睡,伤心会哭泣,生气会骂人,所谓道德,所谓迎合别人认同那是在本能情感满足了之后,过度压抑情感是会出问题的。有研究为证,抑郁症患者多是那种道德感很强,很重视他人评论,也从不公开说自己抑郁的人。脑瘫患者本就是精神分裂症易感体,假如再压抑情感,那余是很可能出精神问题的。

余秀华在不幸的人生经历中,始终保持思想的独立,始终保持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已经难能可贵。

“我们是谁,竟敢这么轻易地评价别人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无法理解一些人,无法理解一些事,愤怒,反感,嘲笑,是因为他们活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这是他人影评中的一段话,我也说过类似的,“固执仅仅是因为孤陋寡闻和修养低下”我想要更开明的人生态度,就要了解更多类型的人生。

在《摇摇晃晃的人间》中,感觉范导对余秀华人物的刻画还不够,对爱情和婚姻的描绘也欠缺些火候,毕竟四十年的人生都要拍出来,才算完整了解这个人。对其成名前的痛苦磨难拍的太少,所以好几次在其情绪爆发时觉得生硬,反倒容易被其坦率和幽默逗笑。但前一秒才笑出来,后一秒又觉得辛酸。

还有一点很震撼的是,在余秀华的婚姻当中,余、丈夫、余父余母,似乎谁都没有错,可结果就是一个悲剧。谁都有缺点,可我对谁都恨不起来。再一想,如果我是当事人之一,也许也会无比恨对方。

影片当中,余母的形象可能是最饱满一致的,面对余的质疑,“你是活给别人看还是活给自己看”,余母,“活给别人看”。她不佩服女儿能干有钱,只佩服家有儿女,家庭和气,一方面希望女儿过得好,一方面又希望维持家庭的完整,避免村里人的非议。这可能是传统农村妇女的典型思想吧。

余的丈夫,应该也算有情有义的了,面对余的各种看不惯甚至人身攻击,他是争吵中弱势的那一个,但始终能坚持对“爸妈”和家庭的责任,他离家的时候,会与老丈人、丈母娘等每一个人打招呼,即便没人应和。离婚当日,反而感情出来,牵手前妻走夜路的场景加分不少,“毕竟几十年夫妻,不可能一点感情没有”。对于其他,不能要求过多,毕竟他也有委屈,“同床时跟个死人一样我何必呢。” 余成名后,最终同意离婚,我也可以理解成是他对余的一种成全罢。

“有的婚姻会成全一个人,有的婚姻直接毁掉两个人”——余秀华。

如果非要我公开评价余秀华,她肯定不是完美的,我不能去引导正常人完全用她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生活。可这就是人性,包裹着优雅与粗俗,包裹着情义与自私。

人性至上,理解万岁。如果还有余力,可以要求高尚;如果已经很痛苦,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性。当然,也包括自己。

看过不同的人生,才能理解不同的人性、价值观、生活方式,然后,在今后生活中,尽量少去评价他人,尽量全面去包容他人。这是我看《摇摇晃晃的人间》的初衷,电影也确实做到了。THE END

 2 ) 这片子根本配不上余秀华

这部电影全靠余秀华一个人撑场,她是唯一的亮点,范俭的部分简陋而且庸俗,根本配不上余秀华。

余秀华的诗,我们姑且不去判断是不是第一流的诗,她写诗所用的语言,是第一流的文学语言。但是导演范俭的镜头语言,则非常二流。

这片子的优点,一是全面展示了余秀华的个人魅力,她的率直、纯粹,她的通达、决断,她的深刻自省,她的自信和勇气。她的性格上迷人和超人之处。

二是现场感、纪实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素材,那种真实的即兴的反映,记录了包括签售、访谈、研讨会、母亲确诊,吵架、离婚等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余的现场反映,她是怎么和这些人互动的,当时的气氛,她个人的情绪变化、心态、语言等等细节。这些都非常珍贵。

除此以外就没什么优点了。缺点我想谈三个:

一是对诗(文学)的表现力特别差,片子里的旁白用了余秀华自己吟的诗,画面就是唯美空镜头,配上字幕,像PPT一样,特别拙劣的手法,特别二流的导演思路。你哪怕用王家卫、杨德昌那种黑屏然后打上余秀华的诗,都比这好,因为起码是尊重文字,突出文字的态度,你现在这种明信片式的展示,说白了,你还是不信任诗歌它有胜任独自占据这个舞台的能力。你还是把它当成一种附庸风雅的东西,你的表现,跟文学的魅力之间,根本就是互斥的。你那种拍法就是余秀华的反面,就是庸俗。我看着片子,有个感觉,就是你范俭根本就没读懂余秀华的诗。

二是割裂时间线。这片子本身有一条所谓“女诗人离婚”的剧情线,这条线相对完整,所以一路看下来我们感觉,还好,还算流畅。但是你仔细想一下,余秀华的生活线(有很多分不清是摆拍还是纪实的乡间散步、沉思的镜头,还有同样含混不清的在家吃饭和躺着的镜头),工作线(片子里只有少量割草喂兔子的片段),创作线,母女线,出名线等等,这些原本条理清晰的线索,都被剪得一团乱麻。造成了很多信息点的流失,让人看完之后,就等于只明白了余秀华是怎么离婚的,剩下的事儿完全都没讲清楚。

三是审美的拙劣。镜头语言太差了,动不动就给特写,而且只停留在对余秀华身体的展示,对事件、对场景、对其他人物,镜头都照顾不上了,甚至能感觉到导演的吃力。导演眼里就只有一个余秀华,剩下的他都不关心,或者说他根本就没能力照顾别的东西。他可能通篇就没有一个成熟的考虑,拍的时候就是按一个电视访谈片的路子拍的,就没有电影的自觉。另外就是导演的审美水平很有问题,他是标准的文艺青年审美,你看他中间插进去的空镜头,拍的那些东西,那就是三线城市摄影家协会拍的玩意儿,还有最后那几个镜头,余秀华老公的床啊、大红大绿的枕巾啊、绣花的床幔啊、小院儿里的一角啊,完全是文艺青年发朋友圈取景才会喜欢的东西。作为你电影主题的余秀华,她的审美趣味,她的千锤百炼的真文艺,比你这个不知道高出多少去了。你成天的耳濡目染也得学点了吧?完全看不出来啊。

我觉得将来最好有人按着李安拍比利林恩那个路子,重新再拍一个剧情片,没准哪个女明星靠演余秀华还能得一影后呢

 3 ) 向死而生

海报

KK,

你@我说喜欢我那句诗里的暴烈情绪,瀑布汗。其实写的时候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是个梦的记录而已。心目中好诗的标准其实很模糊,但起码该是有意识的非商业化的创作,不是简单的长句分行,并且,有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核。

前一阵子,《夜行》终于面世。自己设计了封面,那只浓黑夜色里望月的猫也算种自况。终于在这摇摇晃晃的人间刻下了一点痕迹,可自己仍是一只为生计垂头喘息装疯卖傻的猫。诗人,这个桂冠从来没敢想过,更没料到它会给自己带来困扰。

最近遇到的所有人,熟悉的和陌生的,都会语气古怪地叫上一声“诗人”。大多数人事实上对诗毫无兴趣,敷衍的客套和虚假的恭维过后只好问上一句“卖得如何”,这个问题比在食堂里当众背诵代表作还要尴尬。极少数人听上去满怀恶意,询问这些诗是不是利用了加班时间和酒局的间隙挤在纸上的,只能苦笑不答。写诗的人在许多人眼里病得厉害,但即使自戕,也不需要别人递来毒药。

还有极少数人——比如你——会真诚地提到某个句子,这才是唯一的一点荣耀,就像自己的孩子突然遭到赞美。

点映现场 偷图

想到笑起来面庞抽搐的余秀华,只要有读者提到她的诗,即使是那句被嚼烂了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她脸上的皱纹都会毫无节制地荡开。

诗人,这个于我而言尴尬无比的称呼对于她,是唯一的救赎。或者反过来讲,在诗人几乎沦为纯粹贬义词的今天,她的出现像个扭转乾坤的女娲。

前一阵她来如是书店做活动,没去膜拜,虽然确实曾被她的诗句深深吸引。有些句子太真太好,剩下那些雕琢显假的,也秒杀许多著名诗人强迫别人赞美的代表作。

她的消息不断灌入耳朵,不同于《他们在岛屿写作》中对王文兴一天几十字的自虐式写作过程、周梦蝶修行般的文学生涯那种充满了尊重的展示,关于她的报道主题总是猎奇。出卖苦难这件事情总让人难以接受。

好在,她并不在意被贴上一切标签。残疾、“放荡”和“看上去无害”的特质为她提供了一条横行于日常文学圈外甚至体制外的缝隙,而她自己从不克制出走的渴望。门很窄,但走出去的愿望太强烈了,就像被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子,等了五百年才捞到一根救命稻草。出来了,天下就是她的。

陈导和康导非常想看余秀华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于是开启了“众筹点映”这个神奇的模式。不必依赖院线,只要发起人的欲望够强烈,纠集到近百个同类,星级影院的大银幕上就出现了嘴歪眼斜的她。逃出来的余秀华成了高光女主角。

片子的某些画面很美,为了表现一个弱势身体和强势灵魂共处的纠结对立,用到了许多表现手法,几乎不是暗喻而是明示。非要讨论技术,它几乎包含了纪录片能够犯下的所有错误,不过余秀华这个人似乎本来就集人间瑕疵于一体,迷失的影像和谜样的主角居然达成了另类的和谐。

余秀华的世界有两个。

一个是“活着没意思”的家庭层面。气质迷样“高贵”的濒死母亲和忍辱贪财的奴性丈夫,这些配角在片子里被压得很扁,乡村生活遮掩下,他们被主角的光芒碾碎成背景的尘埃。她作为一个与庸常村夫格格不入的女人,一个不被廉耻心羁束的女人,在现实中的称呼只会是怪胎、婊子和精神病人。遗憾的是影片放弃了深挖,只是完善着大众需要看到的走出孤独与困境的坚强女性形象。

另一个是轮转不停的光鲜秀场。虽然那些耍猴般的场合尴尬而悲哀,但她居然压得住台。也许是因为已经被围观了一生,比起那些恶意的、嘲讽的、怨毒的目光,浑浊的镁光灯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温暖和表达自由,哪怕它虚伪而短暂。不过KK,回想起来,哪个我们喜欢的伟大诗人和剧作家不是被误解和嘲弄一生后才真正不朽的呢?

这片子貌似正统,观感却古怪而难以言喻。就凭这点倒也值得一看。

这几年诗歌搬上银幕的例子印象最深的还是《路边野餐》和《星际穿越》,前者让人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有些诗意的东西自己永远无法触及,而后者强迫你面对着宇宙和全人类的命运大声朗诵诗篇,很有意思。

这部片子里也有多处“强引”了余秀华的诗句。

近来读她的新诗越来越没有感觉了,也许并不是她越写越糟,而是原始震撼过后摸准了她的痛处。其实大多数诗和诗人不可评说,只有个人喜欢与否。如果不是为了凸显自己,人们为何要去评判可怜或者强大数倍的人呢?她自己在片子里也说了,并不认为自己的诗值得研讨。

人类不该生活在黑暗森林里,不必那么急迫地绞杀冒头的同类。

那天在沐着落日余烬的山顶,本想作诗纪念的我们哑口无言,最终决定成立一个教海星爬山的组织,也许那会是一个伟大的诗社。

也许我们和余秀华都是向死而生的海星。

小米

 4 )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里只想活给自己看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人生多别离

“有年轻人居然是不写诗的?我难以想象。”李诞和许知远吃饭的时候这样说。

他难以想象年轻人为何不写诗,我难以想象为何一个说着“开心点,人间不值得”的佛系年轻人会对其他年轻人不写诗这样耿耿于怀。他发微博,推荐大家看完整版的《十三邀》,以免被剪辑版呈现的效果误导,他在意大众的眼光,他写诗,他“活给别人看”。

“活给别人看”也是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中余秀华的母亲反驳她时说的话。余秀华想要和结婚二十年的丈夫离婚,她母亲强烈反对,这是余秀华那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络走红的半年后。

又一次在饭桌上说要离婚,她质问罹患癌症的母亲:“你是活给别人看的还是活给自己看的?”,她母亲毫无犹豫:“活给别人看。”

而在余秀华看来,爱情极端重要。2014年到2015年间她的诗中“爱”字出现了140次。出名后她去香港参加节目,她坦言:

一个女人没有爱情就是巨大的失败。那种真爱、肉体和灵魂,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爱情离我太遥远。

“你现在甘心了吗?”主持人问。

不甘心。

那时,她还未和丈夫离婚。每次和丈夫尹世平说起这个打算,他丈夫总会百思不得其解他到底哪里做错了,这二十年挣钱养家,抱着对残疾人的同情和余秀华在一起,余秀华还要什么?

余秀华甘心的是做一个“荡妇”。她不要当中国的狄金斯,不要做自己能力之外的对残疾人的关爱,她会对坐在她身边参加余秀华诗歌研讨会的男人赤裸表白,甘心把出书赚的钱都给丈夫只求一个离婚。

在余秀华眼中,出名后的离婚愈发艰难的同时也因“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变得简单。她怕很多事,大多都是爱情里的,她怕自己无法承受把所有的爱都给同一个人后带来的不可预料的后果,也怕人们会议论她有钱了就把丈夫踹了。

但她还是选择了活给自己看,距离二十周年结婚纪念日还有十天的时候,她和丈夫离了婚。拿到离婚证的时候,她一路都在笑着,“真好,结婚二十年还可以离婚。”

“你高兴吗?”导演问尹世平。

有啥子高兴的。我还有气(生气)”。

余秀华指着同样笑着的尹世平说:

你看他笑成那样子,还不高兴?

领完离婚证的当晚,尹世平搀扶着余秀华走过石子路,她曾在诗中抱怨丈夫嘲笑泥泞路上摔倒的她,为这些细节的伤害感到愤怒,而对这个“说话不清楚,走路不稳,狗屁不是的女人”来说,这晚的搀扶,可能是她离爱情最近的一次。

李诞说年轻人不写诗,横店的中年农妇余秀华在写;食指说她不关心农村疾苦,可她就是苦痛本身。再看她的诗,文字都有了她不清楚的发音和不稳的脚步,周围是啄食的鸡和夏季的风。

如果不是诗出了名,余秀华可能就只是深海下忍受无聊婚姻的普通的残疾人。诗改变了她,改变了她的家庭,也许也在以某种方式改变着读过她的诗的人。

只是不是没有代价,不是没有更多的“凄凉”,靠在城市酒店窗户边的余秀华,依旧怕很多事,很多的热闹都和她无关。只有和母亲的争吵还真实,被说冷血,再回击,余秀华仍然在和生活抗争。

只是最后的最后,像余秀华说的,对一个人来说,领奖不能带给她长久的欢乐和愉悦,而爱情,仍是她求而不敢得的东西。

和丈夫离婚,母亲病逝,夏季的风中,余秀华穿着带圆点的黄色连衣裙和绛紫色的凉鞋,卖力搬动肌肉组织语言写诗,摇摇晃晃的人间,诗是她的一根拐杖。

· 有意思的一点是,纪录片选用的配乐之一是电影《机械姬》的插曲Ava,海报和专辑封面也有几分相像:一个是裸女侧卧地上,一个是机械姬侧卧地上。

 5 ) 余秀华的丈夫作为受害者 却为何没有得到一丝同情

看了下《摇摇晃晃的人间》的演职人员表,余秀华 / 周金香 / 余文海 / 尹世平。
      很明显,人员表很清楚地将主人公、母亲、父亲和丈夫(前夫)四个角色进行了排位。这是关于余秀华的纪录片,自然是以她为中心,并按照她的人物关系来安排主次。她的丈夫,更确切的说,是她的入赘的前夫尹世平,只能排在第四位。如果这部影片涉及了余的儿子的话,尹世平也就相应的会排在第五位了。
      他是余秀华生活中彻彻底底的配角,而且是恨不得早点被剧情下线的那一类配角。不过,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余秀华如何看待她的这个前夫,真正重要的是,导演、观众似乎并未对这个人到中年却被抛弃的前夫产生任何同情。他的存在,似乎仅仅只是为余秀华的对抗提供一个理由和对象。
      得知余秀华已经起诉离婚,并且听到那句“这个月回来15万,下个月就10万”的狠话之后,在外地打工的尹世平只能和工友们抱怨这个出了名的残疾人老婆,因为他只能从这些打拼在泥浆钢筋中的粗汉子嘴中听到那些最解气的粗话。
他为自己不被余秀华喜欢找到了一个自认为最合理的理由。

      他说,我又说不来好话。
      他把他和余秀华糟糕的爱情归咎于自己的一张笨嘴。他觉得余秀华这么反感自己完全是因为她没有听到让她满意的好话。
      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好话都被余秀华的母亲听去了。
      影像难得的记录下了一家四口围桌吃饭的场景。然而就在这个场景中,虽然尹世平坐在象征着男性主角的桌面位置上,却仍然小心翼翼的介绍着自己这一年的安排,下一年的打算。他告诉“婆婆”、“公公”和媳妇,自己在努力挣钱,踏实肯干。看起来,他是在和一家人闲聊,其实是在向余母交代和承诺。因为在这个家庭中,余父安静内敛,余秀华身体残疾,尹世平的好话只会有一个出处,那就是“腰身更粗,乳房更大”的余母。从余母的神情和她平时对于“儿子”的一贯评价来看,这些好话是受用的。
      尹世平一直清晰的知道自己入赘的身份,哪怕余秀华是个残疾人,他大可说自己并未占太大的便宜。但他仍然拼尽一生的挣钱、劳作,他用他的好态度、好身体和挣钱能力为自己在这家庭谋得一席之地。照顾好,或者更直白的说讨好余母是最有效的途径。一直以来,这个途径十分奏效,从余秀华不得不忍耐的二十年婚姻中可见一斑。可惜,余秀华的人生反转了,而余母老了,病了,不再有发言权了。
      其实,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尹世平就是一个受害者。他和余秀华一样,都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从结局来看,他还是更悲惨的那个,他的二十年是辛苦的,但辛苦的不仅仅在于劳作和闯荡,而在于要讨好,要懂事。他之所以认为自己是奴隶,是因为如果丈夫的身份没有了,他这个余母“儿子”的身份更是摇摇欲坠。前往离婚的路上,他很委屈,他坐在余秀华的身后,无比委屈。但他仍然要装作是施害一方,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觉得自己彻彻底底的失败。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不是说不来好话,只是没有说对人。
他只有装作冷酷,才能欺骗自己不是受害一方。

      而他没有说对人的原因,恰恰也是为何他没有得到一丝同情的原因。他根本只是把这场婚姻作为了交易,如果从一开始,他真心地对待枕边的这个弱势女人,用心和她培养感情,经营家庭,而不是讨好主导这场交易的家长,或许这场赤裸的不能再赤裸的交易就会因为孩子、因为时间、因为感情而变得更像是一场婚姻。
      不过,如果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他也没有错,因为他也只是一个被传统乡土社会的婚姻观和家族观所裹挟的芸芸众生。不巧的是他遇上了一个桀骜的灵魂,一个敢于为爱生为爱死的灵魂。
      特别是当他的种种戏份碰上了当今的种种意识形态时,作为受害者的他,只能是不被同情。
他过去的离开都是为了回来,而每一次回来都不是为了余秀华。

      看预告片时,就觉得有一个场景生动不已。余秀华靠着刷了一层薄水泥的土墙吃着香蕉,她无意识的咀嚼着,眼神放空,不知多少诗句又在脑海中窜动。景深处,尹世平蹲在墙边,耐心的处理着刚从水塘里网上来的小鱼、龙虾,他缩作一团,背景是化作黑洞的旧屋。纪录片里、诗歌里,余秀华一再强调着自己的委屈和卑微,但这个场景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有些人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的宣泄自己的委屈和卑微,着恰恰说明了她所处的地位。(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这个场景,包含了余秀华的所有无奈和期待,同样也包括尹世平的。

 6 ) 诗人与鱼

我的一位朋友很喜欢余秀华,刚从成为作家的路上起步,他给自己起了笔名叫稗子。毕业前我刻了一方印给他,特地选用做旧做朴的字体,不知道他是否喜欢。稗子来自余的一句诗『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这也是我读到的除了“睡你”外的余的第一首诗。

这也成为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湖北农村,除了稻田,也多鱼池。镜头多次对准鱼。丈夫渔网里的鱼。雨后荷叶积水里的鱼。刀俎下的鱼。显然导演聪明地赋予了鱼更多的含义。鱼,在影片里是人。

“落网之鱼”

闭塞农村里的脑瘫女人,能有婚姻难能可贵。讲实话,男人倒插门后外出打工挣钱,过年回家,孝敬岳父母,至少看上去老实本分,日子本该踏实。但在母亲一厢情愿下的老男人与残疾女人结合,谈爱情和余秀华并不避讳的情爱,确实过于奢侈了。母亲的形象并未浓墨重彩,却最让人唏嘘。影片开始有一幕是余母对着一面小镜子满脸笑意,认真打理刘海。那时几近年关,她大概盼着儿子(她管女婿叫儿子)回家,一家人终于可以整齐。她喜欢这个女婿显而易见,并为自己撮合的这门婚事深感欣慰。影片接近尾声时,余母罹患癌症剪短了头发,戴帽子。她为女儿执意离婚而郁郁寡欢,脸型瘦削,面相憔悴,愁眉不展。相比于女儿善于用语言表达,她通常沉默着流泪表达不满——这样的情绪必然加重了她的病情。即使在余秀华离婚后第一晚她终于爆发,却依旧克制(并不像女儿一样爆粗口)而笨拙(除反复说女儿心肠太硬外便无他言)。她尽了最大的本分给女儿幸福,却到死也理解不了为何女儿心硬如铁,心甘情愿做『成名后抛夫』的女版陈世美。起初我多少为余秀华的不体谅而忿然,而余秀华在电影活动中面对“是否向母亲道歉”的提问答道:“你为什么认为我应该向母亲道歉?我做错了吗?”正如她当晚顶撞母亲时那样决绝:“我离婚是什么丑事还是坏事,你凭什么那么伤心?”联想到日常自己经历的种种,越发觉得余秀华是生活的女英雄。

与母亲的对峙也使这部电影有了“女权”的意味,即使导演一再强调他所有记录片的聚焦点在人性,并不关涉社会问题。但观众们仍然乐此不疲地对影片主题进行深挖,乃至对此进行了再创作。我作为其中之一,至少还想到三个研究命题:“夫权社会中留守妇女境况之研究” ”农村女性婚姻自主权之探析” “我国入赘婚姻制度之嬗变”,等等,不一而足。

“得水涸鱼”

导演范俭坦言,影片中的所有风物都是信由自然,只有一个镜头是他刻意为之:池塘里,一条鱼在一片荷叶中间低洼处的积水中吐腮。导演说他想表现的是这条鱼被困在荷叶中的惶恐,可观赏影片时我的理解大有偏差——我一直以为导演想要表达的是,这片荷叶是鱼最恰到好处的栖息地,它把鱼和池塘隔开来,又为鱼提供了一小洼积水供以呼吸,使得这条鱼既安全又孤单。现实中的余秀华几乎不与邻里走动交往,没有朋友,多数时候宅在家里看书和写诗。诗歌,毫无疑问的,隔阂了她与家长里短,但又在她远离人群独自舔伤的时候,给予她最稳重的安全感。同样也是因为诗歌,她结识了懂她的网友,不至于憋闷而死。因此,在我看来,找到诗歌的余秀华如涸鱼得水,她获得了氧气,也从某种程度上获得了保护。

当然,我随即意识到我的理解有误。鱼的意象也出现在余秀华的诗歌中,诗歌中鱼的形象与导演摄像机中的呼应。比如:

《向天空挥手的人》

在喂完鱼以后,南风很大 大朵大朵的的蓝被吹来 她看了一会鱼 它们在水里翻腾,挤压 一条鱼撞翻另外一条 一朵浪撞翻另外一朵 如果在生活里,这该引起多大的事件 如果在爱情里,这会造成怎样的绝望 一定有云朵在水里面了 被一条鱼喝进去了

......

你看,鱼是急促的,翻腾的,绝望的。如此看来,这鱼不仅不想被渔网缚住,也并不想被荷叶圈养。诗歌不是目的,不是愉悦(至少是暂时愉悦)本身,诗歌是途径,是到达愉悦的入口。

“鱼死网破”

诗歌,更是余秀华成功离婚的底气——有了名,赚了钱,换了自由。诗歌变成了武器,捅破了现实,鱼冒着会死的危险,挣破了渔网。(并不是说鱼挣破渔网后死掉了。)如果是商业电影,此处应该有激昂的背景乐响起,慢镜头尾随这条鱼蹦跳着游往深水,之后恰到好处地在屏幕中间出现一个“fin”。

而影片却表现得很是令人玩味。出租车载着拿到离婚证的曾经夫妻20年的两人,两人揶揄对方几句后陷入沉默。余秀华最后收紧笑容,说:“别人离婚会感觉很明显,因为他们总是朝夕相处,对我来说没有这种感觉,这是一种真正的悲伤,真正的悲凉”。这是太真实不过的回答了。太想做一件事,不惜伤害家人地做一件事,付出几近一切代价做一件事,做成的一刹那,获得的应该不是兴奋,而是空虚吧。更何况,余秀华爱而不敢,究其原因不是她的既有婚姻,而是她的既有残疾。她曾调笑着说“离婚前可以潇洒,离婚之后反而不那么潇洒了”,这是否预示着,她离婚换取的是不过是形式上的自由,她依旧不认为离婚会使她有机会遇到“切肤之爱和灵魂之爱”。

影片末段,晚饭前余秀华坐在家门口,拿刀刮鱼鳞。夕照下,金色的鱼鳞洒满大大的铁盆。我看到,诗人正把自己揉碎,再用碎片拼接起了一首首诗歌。

 7 ) 直达人心的情感与技艺:《摇摇晃晃的人间》主创IDFA专访

去年IDFA前,我死皮赖脸地问主办方要到了几部中国参赛片来预习。在电脑上看完《摇》以后竟然有一丝失望,觉得略逊于导演前作《吾土》。后来在阿姆斯特丹看全球首映的时候,才觉得片子好到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声光图像那一系列电影人的技艺,真的只有在电影院里、大银幕上才能展现出来。

2016年11月23日,中国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在世界最重要的纪录片盛会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上获得相当于榜眼的评委会特别奖。影片以因诗作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而走红的湖北女诗人余秀华为拍摄对象,记录了她成名后近一年的人生历程。据制作方介绍,该片将争取于明年春天在国内公映,或于明年年内与观众见面。

范俭在2016年IDFA致受奖辞(摄影:于卓)

因为余秀华本身的关注度,影片的选题似乎很讨巧。但从拍摄角度来讲,导演范俭选择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这样一个高度曝光的公众人物,关于她的纪录片除了影像资料外还有什么其他价值?除了拍余秀华成名后接连不断的媒体采访、读者见面、诗集签售、学术会议,纪录片怎样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怎样更深入地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又怎样在余秀华诗人、女人、残疾人等多重身份间穿梭、整合?存在价值危机都是拍摄人物的纪录电影时始终要面对的问题。

《摇摇晃晃的人间》的IDFA之旅可以说是检验影片在艺术层面的成败之旅。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阿姆斯特丹,没有几个人知道余秀华是谁。影院里灯光熄灭的那一瞬间,放映厅里的黑暗像是一道无知之幕把余秀华的世界与外国观众隔开,亮起的银幕是连接两个世界唯一的通道。她的诗歌与人生、爱与恨,都必须通过这条狭窄的通道来抵达观众的内心。就像泽维耶·多兰在戛纳含泪所说的那样,电影是一种情感驶向彼岸,在观者的情感中引起共鸣,而这样的航行往往以海难告终。余秀华的名声和魅力对于这部纪录片来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成败全看船上的艺术家们怎样掌舵。而当首映场里的观众随着情节的发展嬉笑、惊讶、叹息,当他们用雷动的掌声为片尾字幕伴奏,我们知道范俭的航行成功了,他的艺术把余秀华载到了彼岸,直抵人心。

2016年IDFA上《摇摇晃晃的人间》全球首映场的观众(摄影:于卓)

评委会发言人汤姆·保罗在宣读评语时提到了拍摄诗人的难度,影像在模拟诗歌并试图创造诗性的时候,容易陷入老生常谈和陈词滥调。诗人和残疾人也恰恰也属于最容易被脸谱化的群体,对这些身份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刻画对纪录片而言尤为困难。《摇摇晃晃的人间》从影像、声音、音乐到叙事、节奏和暗喻的使用,不但在技术细节上严丝合缝,也与内容做到形神合一。这种“技艺之美”或许是唯一能够承载诗行之轻与诗意之重的载体。当导演选择展示余秀华的诗时,这些诗句同时具有叙事、展示和风格的多重功能,这一刻的影像和文本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相谈甚欢,相得益彰。看完片子后再捧起余秀华的诗集,片中的图像和声音也会浮现出来。

人们认为文学(特别是抒情诗)和音乐是更纯粹的艺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绝对的抽象性,几乎不对受众的想象力形成任何限制,而影像的绝对具体性和它对想象力的控制、限制是电影艺术无法摆脱的诅咒和原罪。优秀的电影创作者往往能够用具体的影像创造出具有普遍性的意境,把具体的人生体验上升为普世的情感,从而打开更多的想象空间。范俭在这部作品中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电影语言在交代故事的同时,非但没有妨碍反而促进了我们对余秀华的想象。影片图像在具体展现余秀华一举一动的同时,时刻指向他处,指向情感精神层面的复杂性,指向关于“余秀华”的一切普遍性和可能性,从而达到了“诗性”的本质。

跟纸上谈兵的影评人不同,导演的创作依赖于实地操作,除了要考虑技术细节,还要处理与拍摄对象的关系。与一个诗人的作品神交,必须要先进入她的作品;想把一个人物拍得立体并体现其复杂性,必须要先进入她的世界,消除双方的界限。范俭似乎对理解人物主观、私密的一面特别有一套,在情感的深度挖掘方面举重若轻。可能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拍摄抒情诗这个极端个人化的体裁及其背后细腻、坦诚而多维的诗人。关于这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具体经验和故事,我在IDFA上采访了导演范俭和摄影师薛明。

范俭和薛明在《摇摇晃晃的人间》海报前,左边的海报是拿下2016年IDFA头奖的伊拉克战争片《无处藏身》(摄影:于卓)

陈凭轩:首先谈一下这部影片的缘起吧,最初怎么会想到要拍摄余秀华的纪录片呢?

范俭: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我一直都很想拍一个诗人,但不能是职业诗人,而是一个诗歌与日常生活反差很大的诗人。这部片子最初是优酷的一个短片项目,在余秀华刚开始走红的时候,算是抓一个话题。但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余秀华是一个很有意思、很丰富的人,我很喜欢她的诗歌和她的性格,她的情感极其强烈,也能拍摄出有趣又有价值的镜头,她的处境和农村妇女身份也引起我的兴趣。后来就跟优酷商量决定继续拍摄,我一直是想做长片的,也一直是按照长片的标准在拍。

陈凭轩:对于人物类的纪录片,与拍摄者建立信任十分重要,您在关于《吾土》的采访中也强调过这一点。你们是怎么获得余秀华的信任的?

范俭:《吾土》中的陈军一家与我本来就是朋友,那跟余秀华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当我们开始拍摄的时候,她已经成名,家中记者络绎不绝,有时候一天要接待十多个采访者。所以必须要让她知道,我们跟这些人是不一样的。最初大概八到十天的时间里,就是尽力让她认识到纪录片拍摄与新闻报道的区别。当然前期准备也很重要,我在第一次见面之前就读了她的诗,所以可以跟她谈诗,表明我确实是理解了她的诗歌。我甚至去读她喜欢的诗人的诗歌,希望能和她在精神层面对话。

在跟余秀华比较熟以后,就需要与其父母建立关系。因为两位老人都是普通农民,这个交往主要就是靠跟他们在一起“生活”,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劳动。建立关系对于纪录片拍摄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与人交往和举着机器拍摄有着同样的重要性,那并不是浪费时间,相反是最要紧的。我们起初以为跟余秀华丈夫的关系会比较难处理,但是后来发现,其实他也很希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因为除了我们以外,几乎没人去问他是怎么想的。而且余秀华作为一个写作者,比较善于自我表达,尹世平则完全不同。他不太会说话,但也想诉说,也想要一个话语权,所以最终他也愿意让我们拍摄。

薛明:我妻子当时还是媒体人,第一次去余秀华家就是我们一起,到得比范俭还早。她采访拍照结束就走了,而我留下来拍片子。拍摄过程陆陆续续进行了一年左右。余秀华刚开始也纳闷儿,说这几个人怎么都好几天了还不走啊。关于信任,范俭懂她的诗真的非常重要。她作为一个诗人,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其实特别反感记者们肤浅的问题。最恶劣的记者对她和她的诗没有任何了解就跑过来,对采访对象缺乏基本的尊重,她其实挺不高兴的。

陈凭轩:所以余秀华很反感与媒体接触吗?媒体的关注对她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范俭:那倒也没有。只是说她性格很率直,又是个诗人,对于不太恰当的问题,她会回答得比较简单直接。但是不会不理人,没有任何架子。实际上,她之前一直生活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里,成名后受到社会的关注,她的世界被“打开”了,接受了很多新的信息。影片里也提到她在北京、香港做活动,接触到了很多人,而通过这种接触就获得了更多人生经历。所以说她还是挺高兴的,自己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了,体验到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薛明:她的家人也很热情好客,对来访者很友善。因为那是个小村,没有饭馆,余秀华的父母有时还会给来采访的记者做饭吃。我们也时不时地跟他们一起吃饭。媒体热逐渐散去以后,还有络绎不绝的“粉丝”。有一次一群热爱她作品的人开着车来看她,余秀华正好不在,好像是在外地做活动,他们就在余家的院子里野炊,等她回来。

《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陈凭轩:目睹了媒体和“粉丝”的狂热,又与她长期交往,你们自己是怎么看待余秀华的诗和她这个“现象”的?

范俭:首先,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她的诗的,不然也不会去拍她。情感非常丰富和真实,很有力量。关于大胆谈性的东西,片中也有交代,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们也放了一些评论者的说法,比如《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个题目里体现了“民族”和“性”两个当代主题这种说法,大家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对于余秀华来说,诗就是一种非常个人的情感抒发:她把自己一种很纯粹的欲望和欲望得不到宣泄的痛苦写在诗里,真实而简单。至于旁人看到什么其他东西,那就是别人的事情了。她第一本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中收录了一些早期作品,所以可能不是每一首都那么成熟,但是后期很多都是好诗。

从社会影响上来说,她的作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之后,中国最畅销的诗集。在1980年代那一代现代诗人逝去或淡出后,中国诗歌在大众视野中逐渐消退,她的出现对中国诗歌也是一种新的激活。当然不是说她的诗一定有多么伟大或者在文学史上有什么意义,但是它能触动人,也不矫揉造作。总体上来说,这对中国诗歌和文学应该是个好事儿。哪怕像片中说到的那样,有人说她是“荡妇体”——有争论、能被人谈论,对于诗歌这个很久没人关注的创作类型来说,是有益的。

陈凭轩:影片的一条主线是余秀华离婚的过程,这也是她鲜为人知的一面。能够恰好拍摄到一个话题人物离婚的全过程还是不容易的,真的有这么巧吗?片中她与丈夫吵架、离婚的场面都是实拍?

范俭纪录片是真实与艺术的结合,但摆拍之类的方法都是有底线的。花草风景为了艺术表达或者暗喻的需要,可以摆拍,但是人物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吵架这些几幕在片中具有核心地位,对叙事和人物感情的挖掘都很重要,这就不能“作假”。至于我们是怎么拍到的,就是我刚才说到的与拍摄对象建立信任有多么重要。实际上我知道她一直想离婚,在经济独立后就准备这样做,但要等丈夫回家后才能提(丈夫在外打工),所以尹世平回家后我们也去拍摄。我还提前问过余秀华会在哪天和丈夫谈离婚,她告诉了我,于是那一天我们就做了充分的拍摄准备。

薛明:他们上民政局离婚前一天打电话给我们,当时我在西安,范俭在重庆。我下午四点接到电话,一看火车飞机都赶不上,就晚上八点跟助理开夜车奔赴湖北,路上只睡了两三小时。中午跟导演赶到民政局门前,他俩正好出来。盖章离婚的过程没有拍到,就赶紧举起摄影机拍离婚程序走完后两人的表情。后来想想,对于挖掘人物感情,这一段才是最关键的。办手续只是冗繁的过场,对于电影叙事来说是很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的语言,浪费好几分钟的镜头就为了告诉观众“他们离婚了”,信息量很低。相反是她在民政局门口看着离婚证书既高兴又感慨的表情更有价值,交代了事件的发生,又传达了人物的情感,对人物塑造有作用。之后两人在回程路上的对话,那种解脱后心情舒畅的感觉和自嘲、悲凉,再加上对二十年不幸婚姻的感慨,五味杂陈,很真实、很揪心,把人物内心的复杂性表现出来。这实际上是更好的叙事和表达。

范俭: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离婚这件事会正好发生在我们拍摄期间。余秀华19岁结婚是她母亲张罗的,主要目的也是找一个身体健康的男人来照顾她。这两个人的性格处于光谱两极、水火不容,一个是感情极为细腻的女诗人,一个是不解风情、有点“直男癌”的男人,他们的婚姻一直有很多矛盾。如果没有残疾,能自由恋爱的话,余秀华欣赏的男性是所谓的文化人,比较有学识和文人气质的那种。她之前一直没能提离婚,主要也是因为身体残疾让她无法经济独立,家中主要靠父母。她成名后,很多事情都改变了,但最重要的是收入的大幅改观。经济独立给了这个女人很大的自信,让她不再依附于任何人,再加上外部世界的打开给她很多新鲜的刺激。我们去拍她的时候,她的生活正好处在这个蜕变期,她非常迫切地想结束这段婚姻。

《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陈凭轩:镜头的存在会不会对她也有一定影响呢?让她更敢说话?

范俭:如果你指的是我们一个镜头,那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我认为,让她获得信心的是读者和整个社会对她的关注和认可,一个人的价值得到了肯定,自然也就有了自信。

我一向尽量避免对拍摄对象的影响,但拍摄者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工作,不可能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首先摄影机就放在那里,然后又有三到四个人的拍摄团队。但我认为更大的影响是观念上的,比如在离婚这件事上,余秀华一家人都会问我怎么看。我作为一个拍摄者,不能说得过于直接,但又要保持坦诚,如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对整件事情是有自己的观点的:我的姐姐也是经历了一段漫长而不幸的婚姻,没有尽早结束也是为了孩子,为了“完整的家”,跟余秀华的情况十分相似。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婚姻不应该继续,尤其当我的姐姐总是感受到一种折磨的状态下。他们来问我的看法,我会如实表达我对婚姻的观点:所有让双方、家人都痛苦的婚姻,就应该结束。至于孩子,他们会有自己的生活,不能为了孩子彻底牺牲自己的生活。但同时我也会跟余秀华说,毕竟两个人在一起二十年,还是要给她的丈夫一定的尊重,不要让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那样对双方都不好。

我跟他们的这些交流,就像是朋友之间一样,不存在干扰拍摄对象的问题。拍摄者既然要与拍摄对象建立关系,这样的事情就不能避免,如果我拒绝回答,就好像是对她漠不关心。重要的是,所有决定都是他们自己拿主意,没有人能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余秀华,她对离婚有很强的愿望和动机。尹世平也明白这段婚姻无法维持,但就是希望对方也理解自己的处境,并且要求一些经济上的补偿。他心里很明白这样的婚姻无法继续下去,但也不甘心就这样结束,有时候也会来问我们该怎么办。所以我们看到离婚后两人非常放松的状态。

陈凭轩:余秀华丈夫尹世平作为离婚冲突的另一方,你们对他也进行了一定的刻画。影片是怎样看待这样一个人物的呢?

薛明:从他们结婚到二十年不幸的婚姻,这场离婚几乎是注定的,也没有什么谁对谁错的问题。可能“性格不合”是最适用的解释了,当然背后有很多激烈的冲突。我们在片中看到关于离婚的各种拌嘴,很多其他夫妻也会有。钱的问题,余秀华也并不是不愿意给,只是刚开始不懂法律,不知道夫妻离婚需要分财产,又跟尹世平呕气,有些其他夫妻也会这样。咨询过律师后,她知道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也就顺利分财产离婚了。尹世平离开余家后在附近小城租了一个特别简陋的地方,因为节俭惯了,分到了钱也不会去铺张。我们也去那里拍了他,但是最后没有用,那场景还是有些凄凉,让人挺难过的。

范俭:每一个人物都是复杂的,也都有令人同情的地方,但生活的一些结局是当事人自己造成的。另外,这个片子也有很多从女性主义角度可以深挖的地方,比如片中尹大哥有一次抱怨余秀华不愿意与他同床,觉得不可思议。一方面是他不解风情,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自己有一种“夫权”,觉得婚姻中自己有这种权利。这样的观点跟余秀华这样的女性,这样的文化人,肯定是格格不入的。扩展开来说,片子里有一场在武汉开的“余秀华诗歌研讨会”,与会者大多都是男性,女性极少,我们在剪辑的时候也专门都剪了男性,来突出这一现象。那实际上就是一群男人在分析、评点一个女人和她的诗歌,来赋予她和她的作品以“价值”。这里面有可探讨的话题。

原文地址:http://www.thepaper.cn/baidu.jsp?contid=1569113

* 通读了一遍,总觉得好像缺了什么。可能是当初发的时候编辑有删减,待我找到原稿再来补齐 :-)

 短评

只有一个问题:摄影机的介入究竟有没有可能影响到了余秀华的选择?

5分钟前
  • 字母君
  • 推荐

实际上,之前对余秀华完全不了解,大概也只听过这个名字。在上海电影节看了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才对这个人的认识稍微清晰了一些。相比她那些诗,更愿意看属于生活的那部分,那些日常的对话,同样充满诗意,个别细节看到好一阵感动。能找到一个帮你暂时忘记身体缺憾的方法,其实挺开心的。

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太棒了!范俭是少有的在纪录片中有如此生动的电影语言的导演。余秀华在他的镜头前展现出了自己的不同面,一会儿是那么幽默、一会儿又是如此无助,一会儿是如此渴望爱情、一会儿又是这样孤单、凄凉。有很多人看余秀华带着一种健全人对残疾人的俯视,其实不得不说余秀华比你我、比大部分人都活得更明白。

13分钟前
  • 奶奶徐
  • 力荐

非常好,推薦。朋友在籌劃四月底到五月初在美國西岸幾個大學的放映、座談,朗誦會,導演和余秀華都會來,能去的可以留意下。Stanford, Berkeley, UCSF, UCLA有場次。

17分钟前
  • 不啦叽
  • 力荐

很有魅力的女人

22分钟前
  • 圣墟
  • 力荐

余秀华还是有意思,但实在不喜欢这个视角,一副要将她与世界整个对立起来的样子。里面有意无意地把所有诗人、记者、编辑等“文化人”角色都拍得特别造作可笑,好像就是在说啊这个世界是跟你格格不入的,快回去找你的荷塘与麦地吧……明明人家很爱这繁华世界啊!

27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摇摇晃晃。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苟且。你摇摇晃晃来到人世间,身体里的火车却不会错轨,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有时你是生活的一条狗,有时生活是你的一条狗,出名要趁早,诗印成了钞票,才能和眼前的苟且离婚

3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对这部电影倾注的感情,早以超越了电影本身。希望我们都能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里坚强地生存,骄傲地绽放。

32分钟前
  • toska
  • 力荐

俺是豆瓣第一个看过此片的人哦!导演说拿到了龙标,大家要支持哦!

36分钟前
  • 陈凭轩
  • 力荐

余秀华怕风怕水,怕六十岁还没跟尹世平离婚,怕被命运甩下来粉身碎骨;她又不怕脑瘫不怕蜚语,不怕被说成荡妇,不怕背负义无反顾凋残的孤独。她是渔网网住的小鱼,婚姻是网兜,困住她扯淡的人生;她是荷叶的一尾游鱼,诗歌是空气,让她不至于窒息。她臭骂我草破鸡,却有着给范俭念诗的孤高浪漫的灵魂。

3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余秀华在片子里自己都说,作为残疾人想让自己表情在说话的时候自然一点,摄影还给这么多面部大特?很明显导演是带着意图在拍,点映后的小短片里把余秀华和她母亲称作“角色”,角色是可创作的,她俩可是活生生的人呐

40分钟前
  • madaoooo
  • 还行

我要嚼一点具体的苦,才尝到活着本身的甜;我太不同了,所以能看到凡俗是多么幸福。

4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犀利又不失温情。范俭的镜头语言真好,作为一部纪录片,拍出了诗性,也把现实的荒谬剥了个透。映后见面会差评,15分钟,没有观众提问,还花了很多时间给guest。7月2号开始全国点映,导演说会再来上海。

50分钟前
  • 深津奈留
  • 力荐

点映见面会:1、主持人:“您觉得这部纪录片拍的是真实的吗?”余秀华:“我觉得你作为一个主持人问出这种问题就很不专业,作为一部纪录片不真实还叫纪录片吗?”2、观众提问环节,某观众说了大概800字的观后感后,余秀华:“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有点过于长了。”

55分钟前
  • -
  • 还行

四平八稳。山沟沟里飞出一只高唱“女权”的凤凰,先天残疾没有削减她的锐气,反而给了她执着追求爱和性的胆气。她值得我们认识与称道,因为她敢于跟桎梏中国五千年的旧思想抗衡,因为她敢于坚持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呼唤。

56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从文字的掌控力中长出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57分钟前
  • vic
  • 力荐

片子好看只在于余秀华是一个生命力顽强的人,思路清晰,内心敏感,面对难题对答如流,不惧任何场合,有幽默感,会撩汉,有作为人的尊严和纠结。至于拍摄方式,很一般,拍得太快太急,素材有限,那些大特写太庸俗,人物活动空间单一,访谈式的把导演问问题的声音剪进去这种就太电视台,太套路了。

5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观感没问题。字词组合所引发的诗意,与女诗人所寄身的现实,由始至终都是无法消解的矛盾。然而,过于强大的余秀华,并不需要纪录镜头或创作者去熨帖保护。如果说,类电视纪录片的技法尚是个人选择,但关注一个人物对象,片子拿出来有点太早。余秀华的家庭与她真实生活的另一面,真的还不够丰富。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

不得不说,导演选余秀华这个题材,就等于拿到一张致胜王牌了。什么表现手法啊,什么剪辑技巧啊,在余秀华耀眼的个人形象下都变成了小儿科。这个女人太纯粹鲜活了,泼辣热情得像一盆开水,恨不得从大屏幕里泼出来。办完离婚后的交谈及搀扶走夜路的情节挺动人的,没了婚姻束缚的两个人反而亲近了好多。

1小时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情书片,范俭写了首诗给余秀华

1小时前
  • LarrySugarma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