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2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3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4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5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6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3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4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5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6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7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8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9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0

详细剧情

  马切罗(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 饰)是某杂志的专栏记者,他曾试图成为一名作家但是事与愿违,只得终日为明星绯闻奔忙。马切罗经常出席一些社会名流的交际酒会,于是他暗自和摄影师勾搭,设计拍摄明星隐私然后公诸于众。马切罗有一个女友元玛,在送 她回家的途中,搭乘了一位妓院老鸨,后者对他讲述了很多风月场中的轶事,这让他对名利场更加厌恶。在基督教的某个仪式上,一位从美国来的名模总是对着媒体搔首弄姿,后来马切罗的批评家朋友斯泰纳一针见血指出了她的虚伪之处,这让他逐渐认清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发现自己并不热衷奢华的生活,而且对于那个自以为是的元玛也并不满意,并进行了我行我素的反抗……

 长篇影评

 1 ) 以甜蜜解构生活,以迷失重塑信仰

作为费里尼创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甜蜜的生活》标志着其对于新现实主义的完全背离,并且更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心理现实主义的探索道路,在实际表现上远远超出了新现实主义的辐射范围以及立意高度,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意大利甚至是欧洲艺术电影发展方向,与同时期的安东尼奥尼、戈达尔、伯格曼等电影大师不谋而合地从呈现现实问题转而思考造成现实问题的内因,摆脱物质上的假象进而关注人们精神世界图景的展现。这种对于人内在,深刻的挖掘也造成了电影形式上的多样与革新,并逐渐与现实脱离分化出更多的流派,但是不变的是最终落脚点一定是个体或群体与社会的关系,进而抒发某种社会批判或作者性表达。

在《甜蜜的生活》中费里尼以客观、冷峻的镜头揭示了物质文明下的精神失衡,整部电影仿佛圣经中的预言图画,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崩溃性的灾难,这不仅仅是某一个阶层单独的陨落,而是整个社会自上而下、由里到外的腐蚀过程。费里尼借记者马塞洛的视角,不仅嘲讽了罗马上流社会的精神堕落、道德沦丧,也批判了底层社会愚昧的宗教信仰和麻木的精神状态。生活的本质是苦涩的,但费里尼却以甜蜜的外衣包裹其苦涩本质,目的是通过这种虚假的甜蜜解构当下社会生活本质的内外两面,达到反讽的效果——甜蜜的表层下隐藏着一个个孤独的个体,奢华的物质生活中处处飘荡着空虚颓废的灵魂。

从《大路》开始,费里尼就已经被评论界痛批为新现实主义的叛离者,因为他从本质上偏离了新现实主义的叙事重心,不再将群体的呐喊作为电影主题,而是回归个体在社会浮沉中的受难经历以表达充满宿命感的悲剧轮回。新现实主义诞生于战后的意大利,百废待兴的现实需求与渴望冲破法西斯统治的精神需求共同促使了电影人们通过电影抒发这种集体性的控诉,他们以电影记录现实,对话现实甚至是干预现实,带领观众直面现实并寻找一种从现实中突围的手段,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修复功能。费里尼看到了新现实主义的局限性,单纯的记录并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集体性泛化的指代并不具有"人性",于是他透过现实物质性的表象,从心理层面揭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现实内心的挣扎,一步一步展现个体最终妥协于残酷现实的悲剧。费里尼之后的《卡比利亚之夜》更是被安德烈巴赞称为新现实主义的终结之作,不仅从内容上完全进入卡比利亚的内心世界,而且形式上也打破了新现实主义记录式的自然主义风格,碎片化地拼凑出了卡比利亚遭受的多重打击,最终在社会同化下只得无奈地妥协。在一系列的大胆尝试之后,费里尼笔锋一转将目光脱离底层小人物而聚焦骄奢淫逸的罗马上流社会,于是《甜蜜的生活》便诞生了。

《甜蜜的生活》剧本架构呈章节式,类似散文体将一个个彼此分离看似毫无联系的事件拼接在一起,但是却并未用提词板或明显的分割符来区分,在观感上呈现一种极其突兀的割裂感,费里尼通过这种方式将观众从叙事中抽离开来,迅速摧毁任何可能与之建立的心理认同,从而跳脱于文本导向客观审视马塞洛一步步走向堕落的心理转变过程。有趣的是单独来看每个事件似乎没头没尾,突然出现又没有结果,费里尼正是要制造这种类似做梦的感觉,表达上流社会"甜蜜"生活的荒诞可笑,纸醉金迷得过且过的无意义追求,并且最终如天启般走向毁灭的客观规律。从整体看来,每个事件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既是马塞洛给予观众窥视上层社会的观看视角,也是推动其精神堕落的潜在因素,两者相辅相成地作用于由视觉主导的心理变化,将心理世界外化于实际行为,而实际行为又影响到现实发展,这种通过自然现实表现心理现实的手法即心理现实主义,费里尼从这部电影开始便可被称为当之无愧的心理现实主义大师。

受当时流行的存在主义焦虑影响,艺术家们都在思考人存在的意义究竟如何。随着物质文明高度发展,更多的人越发找不到归属,无法认识自身存在价值,于是对于社会一切问题持无意义的消极观念。费里尼同样受到这种非理性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甜蜜的生活》中着力揭示个体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心灵孤独和精神焦虑。伴随物质文化的增长,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追逐名利,他们在此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心灵与心灵之间沟通的渠道也被阻挡。与奢华享乐的现实生活相对的是人性的束缚和压抑,是精神迷惘和道德沦丧,社会群体精神世界的漏洞正在逐步扩大,个体的心灵距离其对美好的追求越来越遥远,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加重了个体焦虑感,在电影里体现为上层社会百无聊赖的生活消遣。在马塞洛与玛德琳娜的对话中,热闹繁华的罗马被称为"无聊"的城市,纵使宴会上的花天酒地和热情放纵也丝毫不能激起上流社会那早已坏死的兴趣和激情,精神世界唯一充实着的只有空虚与寂寞,明知不切实际口中却仍说着逃离,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仅仅停留于口头,而一旦需要实际行动便无动于衷,害怕在现实中做出一丝改变,因为他们的生活已经从骨子里与空虚捆绑在了一起,那原本的充实与快乐对他们而言何其陌生与遥远,可望而不可即。"上流社会的烦恼在于钱太多,底层社会的烦恼在于没有钱,但我们却同病相怜。"

费里尼对于资产阶级的存在主义焦虑不仅仅停留于此,在马塞洛对上流社会一步步地攀爬过程中,这种焦虑逐步上升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与担忧,最终只能转向唯一确定的死亡寻找出路。斯坦纳是上流社会完美形象的代表,也是马塞洛心中自以为所追求的一切的化身。在斯坦纳家中叙旧时,上流社会的贵妇们满口不切实际的假大空,文学、艺术、画作、诗歌、建筑等等与生活脱节的话题,室内装修背景也被各种艺术品包围。然而,高品味的对话和奢华的物质财富依然不能掩盖他们内心无法真正交流的现实,费里尼在处理人物关系时特意将所有人物置于同一空间但却又各成一体,每个人似乎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虽然看似互相交谈着但却只是各自的自言自语,并非双向的交流。于是斯坦纳也道出了马塞洛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普通人眼中的上流社会生活何尝不是下一个自我囚禁的精神牢笼呢?物质上徒劳的追求掩盖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社会文明高度发展脱离了自然的法则,那些雷声、风声、雨声等等大自然的声音只能在录音机里欣赏而无法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这种无法倾诉也无法被理解的孤独是资产阶级自身矛盾所引起的。人的发展与社会脱节,生活与现实脱节,抽离了激情与感情的生活只能寄托于艺术以求短暂的和谐,但是这并非长久之计,想到未来将要面对的一切,想到自己的孩子将要面对的一切,斯坦纳最终扣下了扳机打破了这没有出路的死循环。富足的物质生活、甜蜜的家庭欢乐无法驱除斯坦纳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的灵魂找不到精神归依,斯坦纳的自杀是他对心灵迷失的群体和精神沦陷的社会的无力的抗争,在看透一切最终彻底失望后便是永久的决断。

精神危机背后反映的一大问题便是信仰的缺失,费里尼一向擅长在电影里表现宗教批判,在《甜蜜的生活》中他以马塞洛个人视角展现了个体信仰的崩溃同时借马塞洛所窥视的罗马社会图景展现了群体信仰的迷失。战后意大利的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奇迹抚平了战争创伤,取而代之的是朝气蓬勃的资本主义文化,汽车、酒店、夜总会遍地开花,罗马最繁华的威尼托大街各色名流出没,尾随着各种追逐上流社会和明星绯闻的八卦记者。性感的女人、放荡的男女、难以遏制的欲望,夜色下的罗马是肉体狂欢的盛宴。费里尼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冷静记录着罗马的经济复苏,然而奢靡的物质生活背后却是贫瘠的精神世界,表面的光鲜,内里的腐烂,夜夜笙歌的狂欢,既揭露了充斥欲望、奢淫的现代城市生活,也表现了现代文明人精神的空虚和道德的沦丧,罗马已成为一片荒芜之地,社会精神已经沦陷,空有其表的甜蜜生活占据主导地位,继续麻痹着下一代人的神经。由于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人们不再转向上帝寻求帮助,天主教文化逐渐走向衰败,费里尼透过宗教消逝的趋势直指其背后社会群体信仰的迷失。

电影开头便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指向,直升机吊着耶稣像盘旋于罗马上空,这代表着传统信仰正在离城市生活渐行渐远,信仰与社会处在分离的边缘。而耶稣俯瞰下的罗马人们,却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取而代之下浑浑噩噩。晒太阳的比基尼女郎竟然指着耶稣像问是什么东西——她们不知道耶稣是何物,仿佛信仰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她们紧接着问要送去哪里——信仰的归宿在何方?缺失信仰的人们该何去何从?如此绝望的开头硬生生给了当时的罗马社会一记重锤,振聋发聩地质问人们心中仅存的信仰究竟何在。在直升机上的马塞洛却一心只想着与比基尼女郎们调情,然而螺旋桨的噪音使他们无法沟通——这时的马塞洛还尚未堕落,与那些完全沦陷的阶层存在着壁垒。这一经典的场景被后世多次借鉴,塔可夫斯基在《安德烈卢布廖夫》中同样使用了吊在空中的耶稣像;安哲罗普洛斯更是在《雾中风景》《尤利西斯的凝视》和《亚历山大大帝》中都使用了缺失的雕像来反映雕像背后代表的精神的消逝。

耶稣在空中展开双手面对下方的世界,然而镜头一转直接切换到夜总会里的世俗舞蹈,神圣的信仰被娱乐所取代,作为其存在标志的基督像在资本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无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甚至还不如作乐的工具。人们躲在面具后生活,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个体找寻不到可以寄托心灵情感的信仰,只能在声色犬马中不断地寻求刺激,用物质狂欢来证明存在的价值,这是宗教信仰缺失后精神空虚的外在表现。马塞洛来到教堂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人们早已不到教堂来寻找精神慰藉。斯坦纳弹奏起神圣的音乐时马塞洛显得有些畏惧,竟不自觉转过身去,信仰之声是多么的可怕。当神不再被信奉,人便取代了神的地位。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和光鲜亮丽的外表成为多少人向往的目标;明星美丽的外表成为多少浪子崇拜的偶像,当社会群体被欲望冲昏了头脑,被个体捕获了灵魂,如此错位的信仰造成了整体价值取向的异化,社会意识形态畸形于是进一步造就了"甜蜜"的生活。

西尔维娅便是这种错位信仰的客体,她美丽性感,近乎是每个人心中完美的缪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摄影机的焦点所在。在教堂戏中,费里尼运用旋转镜头营造距离感,马塞洛以及其他狗仔队累的气喘吁吁而西尔维娅却轻轻松松到达楼顶,这也代表着上层与底层本质的区别——上层能够轻松站在社会顶端而底层却举步维艰。她身着黑衣白领,头戴黑帽,俨然一副牧师的样子,这时一阵风吹飞了她的帽子露出本来金色的长发,虚假牧师形象被摧毁,其象征也随风飘散,融入下方芸芸众生之中。夜晚马塞洛带着西尔维娅兜风,她在路上捡到一只小猫便立马让马塞洛去找牛奶喂猫喝,而当马塞洛费尽周折买来牛奶后却发现西尔维娅已经被华丽的喷泉所吸引,早已忘记了小猫——上流社会的感情都只不过是一时兴起的欲望投射,虚伪流露间的真情实感终归昙花一现。马塞洛与塞尔维亚同站在喷泉之下,塞尔维亚用手往马塞洛头上浇水,这是在隐喻伪神对马塞洛的洗礼,再次证明了信仰客体的错位。当马塞洛准备亲吻西尔维娅之时,天突然亮了——这座城市没有上帝,伪神的洗礼并不能给予恩典,一切宛如美丽的幻梦,随时都会破灭。近景切远景,整个画面在路人的注视下显得无比荒谬。

费里尼通过设置圣母显灵的桥段表现了失去信仰与精神依靠的底层人民试图通过宗教膜拜去实现现实目标和人生追求,剖析和嘲讽了底层人民心灵的脆弱和愚昧的宗教情绪。上流社会没有信仰,而底层社会盲目信仰甚至被虚假的信仰操控。人们相信两个孩子看到圣母的传言,并不远千里盲目地跟随,他们在大雨中祷告,跟着两个可能连圣母都不知如何定义的稚子在雨中混乱地蹿动,患病的人希冀得到圣母的救助,前路迷茫的人希望圣母给予指引,现实中无法获取的试图通过宗教信仰去实现。那一刻马塞洛的视线就是导演费里尼嘲讽的眼睛,他站在高高的摄影架上,冷静地看着孩子的叔叔导演一切,现场变成了一场戏,一场闹剧,荒诞无比。等着圣母救治的孩子在混乱中死去,没有机会看到圣母的人们转而疯狂地去抢拽据说是圣母显灵处大树的枝叶,被罗马天主教医院救回了生命但没有救回爱情的爱玛也按捺不住内心对神明的狂热情绪冲了上去抢了一枝。这出闹剧暴露了罗马人在天主教退出历史文明舞台后内心的荒芜、信仰的崩塌和精神的空虚,他们自甘堕落,上帝的缺位并不能阻止他们相信神迹的存在,他们是注定要靠"圣母显灵"这种自我欺骗才能得到救赎的人。

影片最后的狂欢派对是社会整体沦陷的爆发展示,斯坦纳的自杀击毁了马塞洛信仰回归的最后可能——他所信仰的东西被摧毁了,之前所有观念都在动摇,现实的残忍吞噬了他写作的灵感,无力摆脱无奈生活的他陷入了绝望,只能继续投入到糜烂的"甜蜜"生活中去。马塞洛是一个闯入上流社会的底层小人物,堕落而甜蜜的生活是他的衣食父母,他必须依附它们而生存。于是最终他从参与者变为主导者,完全融入了"甜蜜"的生活之中。结尾海滩上的怪鱼即是"甜蜜"生活的真实投射,丑陋而又腐烂,而同样注视着它的人们则不以为然,丝毫未醒悟这条鱼就是自己的真实面目。同时,鱼在基督教中也是耶稣的象征(类似十字架)。"它已经死三天了。"耶稣在三天之后复活,而怪鱼已经死透,这与开头形成了呼应——远离社会的耶稣已死,仅存的信仰消失殆尽,一切神圣的,有意义的美好也随之死亡,只剩下畸形,腐朽留给这群观看的怪物们,他们的心灵早已荒芜,精神已经死去,如行尸走肉般混迹于上流社会"甜蜜"的生活之中。海滩的另一边,象征着天使的帕奥拉向此岸的马塞洛发出了救赎的召唤,他能否回头是岸与耶稣一起在三天之后复活呢?然而世俗中的个体已经听不见神的信号,他们找不到与上帝恢复关系的途径,信仰遗弃了他们,唯一的一条出路已经被封死,他们只能继续回到信仰崩溃的浮华社会中去。这再次与开头呼应,开头比基尼女郎听不见马塞洛的声音,结尾马塞洛听不到帕欧拉的声音,马塞洛已经彻底沦陷于甜蜜的生活再也找不回当初的自己了。这时帕欧拉转头看向镜头后的我们,而我们是否能够听到天使的呼唤而摆脱甜蜜的生活呢?这是费里尼向观众提出的问题。

《甜蜜的生活》从马塞洛的追求和幻灭中折射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物质的极盛下是精神的衰败,费里尼不仅拍出了在甜蜜背后心酸的现实和信仰缺失背后迷失的灵魂,更折射了一个现代社会整体的精神堕落。混迹于上流社会的马塞洛作为导演费里尼的精神化身,他"甜蜜"的生活际遇是费里尼对现代生活和文明社会做出的苦涩思考,也是其企图借助展现群体迷失的警世作用重塑人们心中信仰的强烈希望。

 2 ) 费里尼,《甜蜜的生活》

“最悲惨的生活都好过于在一切事情被精确计算好的有组织的社会里受保护的生活。”
——斯坦尼(影片中人物,自杀)


是有些眩晕的,在看《甜蜜的生活》的时候,跟着节奏,我竟然踏出节拍,摇摆起来,有一小会儿,我忘记了那是个电影场所,一阵迷晕。总有醒过来的时候,恍然自己怎么会这样表现,影片里是费里尼式聚会,幻觉的、杂耍的、夸张的,有那么一会儿我会觉得自己也参与其中。

我应该算是不太接受费里尼电影的,《八部半》没看懂,《罗马狂想曲》令我不耐烦,《大路》还行,但触动不大。费德里克•费里尼是在梦工厂中打造自己之梦的导演,他可以把一切幻象、梦想都展现在银幕上,这些都源于他个人的回忆和想象,而观众的想象力、理解力也要奇好,否则难免眩晕。

二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出现,费里尼为新现实主义开辟了新的道路——魔幻现实主义,这位受过戏剧教育,爱看时事讽刺剧的导演,把歌舞和戏剧放进大银幕,小丑、妓女不比其他人更卑微,《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说:“一幅画、一个场面、一个布景、一张明信片与另一个想象时空的巧妙连缀诠释了导演的精湛技艺,也预示着费里尼在60年代的成就。人造布景与自然空间、梦想与现实,戏剧与人生浑然一体,展现出巴洛克风格。”
可以说这样的成就在当时其他导演的作品中也有小小反映,就像诸子百家时代,各家各派并不如现在这般泾渭分明,而是费里尼在现实想象方面更为突出,重视,渲染,强化,也更令人叹为观止,因而还会产生必不可少的对大师敬畏的距离感,让一切后来者用模仿向他致敬。

这部影片讲述八卦记者马赛罗的故事。他每天过着颓废无聊的生活,同这座城市——罗马一样,白天精致,晚间放荡,他遇到的每个人也是这般高级无聊的,夜夜笙歌艳舞,性的随意,信仰的盲目,爱的自私,纸醉金迷。长达174分钟的无聊,没有让你看得疲倦,你好奇地等待他遇到一个又一个怪人,一件件怪事,他自己也越发沉溺和怪异。这类疯狂和潦倒与我们的环境和认知遥远,不时引发观众阵阵笑声,如果笑声可以测试,那将不会是喜剧片的欢闹而是对构造出讽刺画面的惊异;这种感知的遥远,让我们能够想象那是确实的,有一个阶层是这样“甜蜜的生活”的,仿如我们对那些既带点向往又鄙夷的阶层的神秘猜测,“想象的世界逐渐变得比现实还要真实。”

我也想不通自己的忘我投入,这可以算是我观影经历的头一回,找来找去,看到这么段话:正如影评家孔契尼在《今日意大利电影的问题》一文中所讲,“观众从银幕上看到自己的精神危机、自己的绝望与忧虑、自己的痛苦被表现得令人惊叹。他们看到他们的爱情怎样死去,看到他们在生活向他们提出的课题面前所感到的恐惧怎样被讴歌……” 被费里尼吸引,因为追求和幻灭,一种无可救药的神经性兴奋,一种无可挽回的衰落,生活的表象甜蜜、浮夸,由一个个寂寥、慌张、空虚、烦躁的个体绝望而努力地构成。

*《甜蜜的生活》
导演:费德里克•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
上映年度:1960年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意大利
荣获1960年度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影片放映后几个月内,对影片的谩骂如潮水汹涌而来,《罗马观察报》接连几天大骂《甜蜜的生活》,撰文的记者每天呼吁电检处撤销准映许可,销毁底片,要当局扣押费里尼的护照。

 3 ) The Sweetness of Life


       正如费里尼所说,电影说的是生活的甜蜜,而不是甜蜜的生活。他说,这是一部描写罗马的电影,因为罗马是永恒之城,内心之城。

       而罗马事实上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中,有太多像马塞洛一样的年轻人,他们都是被梦遗弃的浪荡子,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有名目繁多的欲求,有庸俗市井的妥协,但又似乎尚存一丝赤子之心的纯真向往。他们从未长大,却已老去。他们像野草一样,在永恒的大地上,一岁一枯荣,绝望地生生不息着。

       而生活,就像初秋幽静的深谷,既有甘美的泉水,也有崩坏的山岩,但我们只能照单全收,不是吗?

 4 ) 每个不眠的夜晚之后都是苦涩的清晨

今晚大概是我第四次或是第五次看La Dolce Vita,这个片名也许是故意带着英文文法的意大利语或是把vita当成形容词修饰名词化的dolce,所以“甜蜜的生活”可能并没有“生活的甜蜜”准确。

电影本身已再无改变,但作为观者的我则不断经历生活也随之改变。读书的时候第一次看La Dolce Vita只是因为学习要求。二十出头的我只看到了马斯楚安尼多么风度翩翩游戏人间,安妮塔多么美艳,并带着艳羡的目光感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多么放纵糜烂。虽然太年轻的我并不太看得懂这部近三个小时的庞杂丰富的罗马风情画,但you can feel the poem before you understand it.我在看完之后就立马爱上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成了我最爱的费里尼电影,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在某些心血来潮的时候会拿出dvd重温。每多看一次,我都会感叹费里尼电影如酒神般恣意挥洒的生命力.在那些年轻的岁月里看La Dolce Vita,我从没有试图在结构和深层意义上去解读这部电影,都是让自己沉浸在马斯楚安尼的带领下游戏罗马。

然后,很多年过去了,我在北京已经呆了十多年,再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学艺术的小女孩。习惯了在工作中的乡愿,爱情中的不如意和各种朋友和场合的晃荡,一晃已过30多,觉得当初拼命看的那些书和电影都离我越来越远,生活里的甜蜜如梦幻泡影,每每触手可及却又转瞬即逝。昨晚蹦迪到4点,回家倒头睡到中午,下午开剧本会,晚上因为天气太冷穿着在柏林买的二手貂去资料馆独自看La Dolce Vita。本来以为不过是仪式般地重温一遍已经看过好多次的电影,结果从开始观影,我仿佛从未看过这部电影一般每个场景都如此新鲜如此被吸引,直到电影结束,那个被打捞上来的海怪空洞死亡的眼睛和与纯真小女孩温暖的微笑,即使早已熟知的结尾,却依然力道千钧,我空落落的心被狠狠击中,鼻子一酸,亮灯之前我就匆匆起身离开了,怕突然的明亮打断我的愁绪又怕落泪被人笑话。伟大的电影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减损它任何的力量,费里尼就是费里尼。

而这一次的观影,我仿佛理解了电影的主人公马切洛更多,也第一次仿佛开始明白这是讲的一个什么故事。马切洛是一个从小地方来罗马闯荡的年轻人,虽然为了生活和欲望,做着一份花边小报的记者工作,但依然有着一份当作家的理想。他有着自己的一个小公寓,一台车,一个妈妈一样爱的窒息的未婚妻,俨然在罗马已经立足。但他夜复一夜地流连在罗马的夜店,各种朋友的聚会和追逐女人之中,对这些中产或上流社会肤浅的生活带着愤世嫉俗的不屑,又沉湎其中。马切洛的生活当然和我不尽相同,但这些热闹不眠的长夜和随之而来的清晨,那些情绪上的起起落落,也并不是不熟悉。当罗马的有闲阶级在二战后经历经济的巨大腾飞,社会的急剧变化,道德缺失信仰崩塌,故乡远去和浪漫不在,La Dolce Vita可以说通过马切洛的目光十分精准地捕捉到了这场现代人的心灵危机,而这一切和2000年以后的北京又多么相似。

貌似有种说法是分析马切洛在电影里大概经历了七个夜晚,正好可以和七宗罪相对应。我觉得这样的类比太过于把电影减损为猜谜游戏了。但电影的结构主要就是跟随这马切洛各种荒诞不眠的夜晚经历再接着一个苦涩的清晨和白天。电影前半部的几夜包括与上流社会名媛玛德莲哪在一个妓女的漏水的地下室的一夜情,还有电影最为著名的同艳星希尔维亚共处的一夜,马切洛跟随着她在空荡的罗马街头游荡,在喷泉里互诉深情,还有马切洛带着未婚妻去报道神迹的混乱的雨夜,这些夜晚主要展现了马切洛的欲望,他的职业和他在罗马的生活。

然后是马切洛遇见了他的知识分子好友施泰纳,他先在教堂里遇见了施泰纳。然后又被邀请到他漂亮的摆满艺术品的大房子里做客。这一夜差不多在影片的中间处,也是于马切洛最有意义的夜晚。施泰纳代表着马切洛来到罗马渴望成就的一切,成为一个小有成就的知识分子,拥有各种高雅有文化的朋友,一个漂亮的娇妻和两个完美的孩子,一座漂亮的大房子。施泰纳鼓励他把自己的小说继续写下去,并许诺给他找个更体面的工作。费里尼在La Dolce Vita里第一次系统性且不无讽刺地展现了狗仔队——这一大众传媒高速发展的产物——的工作状态。paparazzi(狗仔队)这个词汇也由这部电影而诞生。狗仔队如同秃鹫和苍蝇盯着任何一个可能上头版的新闻当事人,毫无尊重甚至人性可言。可想而知,马切洛内心是十分抗拒这份工作的,他内心里依然有理想。但他又没法真正地耐住寂寞做一个安心创作的人,很快他又从罗马郊区(在那里他遇见了结尾会出现的那个天使般的从小地方来罗马的女孩)回到了繁华的城区,继续他的狗仔生涯。

接着,他见了来城市里办事顺便等着见他一面的爸爸。马切洛与父亲在罗马共度的这一夜,我之前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这一次看,觉得即心酸又温暖。每一个远离父母家乡在外漂泊的孩子都能懂得马切洛那份急于对爸爸好,向爸爸展示自己在大城市里游刃有余的心情。而夜晚的狂欢之后,清晨里颓丧的父亲,马切洛不无担心地哀求爸爸多留一天而爸爸还是坐上出租车去了火车站,马切洛紧紧跟着出租车依依不舍的场景,简直让人心碎。这是游戏人间的马切洛温情柔软的一面。费里尼永远是那个满怀乡愁的去乡游子,而这份感情对于每个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的我们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

然后是马切洛遇见nico(这么多年我才注意到是nico本尊演的),去她的未婚夫的古老城堡的party。这个衰朽破旧的城堡之旅,颇有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姹紫嫣红开便似这般都赋予这断壁残垣的幻灭感。在那他重遇玛德莲娜,那场隔空的情话充满了想象力与诗意,但最后给予马切洛的也只有失望。接着他与他未婚妻如同死循环般的争吵的一夜,再次以他的屈服和软弱结束。然后就来到了影片最戏剧化的情节,也是把整个立意再往高处一层的剧情设计。马切洛收到了施泰纳杀死自己两个孩子并自杀的新闻线索。那段之前party上的录音和施泰纳的尸体并置的设计不过是各种费里尼天才调度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施泰纳的死令马切洛极度震惊也极度幻灭,他之前所渴望得到的有关高尚生活的一切原来也是如此毫无意义不堪一击。如果说之前的生活,马切洛犹如一个快要溺水的人,还试图凭借着一丝丝内心浪漫柔软的情感和残存的艺术理想在水面上拼命挣扎,施泰纳的死就犹如最后一根稻草让他彻底放弃抵抗从此堕落下去。他沉溺到比之前更低的地方,连小报记者也不做了干脆做一个收钱就能信口开河的广告人。

最后一夜的orgy狂欢不管看几次,都是令人震惊,不舒服同时很哀伤的。马切洛那不知从何而来的愤怒,对貌似和他来自一个故乡的女孩令人发指的暴力,和那个女孩最后转瞬即逝凄然的笑容,都让人看着心里发堵。

最后清晨来临,海边人们打捞起一个丑陋庞大的鱼,它死亡空洞的眼睛圆睁着。不知道是不是马切洛那被杀死的曾经的纯真,而对面那个再也无法互相听见的小女孩,即使拥有着天使般的笑容,也无法给决心沉沦的马切洛以救赎,他挥挥手转身离去,从此远离他的家乡和所有浪漫温柔。

这次费里尼影展,我只看了三部,八部半,卡比利亚之夜和甜蜜的生活。八部半是导演的率真又奇妙的自白。而卡比利亚之夜和甜蜜的生活却是如此的充满相似性。这两部电影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夜晚为主体构成,一个以底层女性为主角,一个以中产男性为主角,带着观众游历不同阶层眼里的罗马的风貌。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卡比利亚之夜不仅有着情节剧般更为传统完整的剧情,它的结尾也更加充满了力量和希望。而甜蜜的生活抛弃了类型化的传统叙事,却更为丰富自成体系,而结尾却是如此苦楚和令人感到空虚。

这是一部关于现代人现实和精神上困境的伟大寓言和真实描绘,无论什么时候看,都是常看常新。19世纪末期,生活在现代都市渐渐成形的巴黎,巴尔扎克在《高老头》的结尾这么描写外省青年拉斯蒂涅在目睹了围绕着高老头一家道德沦丧的丑陋的闹剧之后如何依然决心投身到都市生活里:

“拉斯蒂涅一个人在公墓内向高处走了几步,远眺巴黎,只见巴黎婉蜒曲折的躺在塞纳河两岸,慢慢的亮起灯火。他的欲火炎炎的眼睛停在王杜姆广场和安伐里特宫的弯窿之间。那便是他不胜向往的上流社会的区域。面对这个热闹的蜂房,他射了一眼,好象恨不得把其中的甘蜜一日吸尽。”

很多年后,马切洛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拉斯蒂涅,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个马切洛。也许生活里的甜蜜压根儿就不存在,但这并不会阻止我们沉沦其中并一直追寻。

 5 ) 男主与女友及父亲的关系,皆可归因于原生家庭

男主小时候,爸爸花天酒地很少回家,妈妈整天以泪洗面,然而却没有离开他爸爸。长大后,他变成了他爸爸,并且找了个像他妈妈一样的女友。并且,小时候他妈妈对于失去爱情(丈夫,在他看来就是失去爸爸)的恐惧深深地影响了他,让他对这个冷漠疏远的父亲却异常孝顺,诚惶诚恐。所以,想起一句话:“想让孩子孝顺你,你只要冷漠残酷就好了。”

 6 ) 理一下线索/一些截图和评论(待完成)

开场,直升机吊着基督像飞行

在宴会上,记者Marcello打听王子的菜单,想拍照被发现,被严重警告,他不以为意。看到认识的Maddalena过去搭话,于是两人离开宴会,乘坐Maddalena的豪车出去兜风。注意宴会开始的场面,有强烈的隐喻性:

戴面具的演员们

两人来到个僻静角落,Maddalena对Marcello说想离开罗马,他说:“我挺喜欢罗马”。在谈话里显示了两人财富差距巨大。被路人看到豪车并惊叹,Maddalena提出要送这人回家,Marcello说:“你在想什么?”后来两人来到这位老鸨的贫民居所中,在破床上Maddalena提出要做爱,Marcello说:“在这里吗?”然后顺从的做爱了。Marcello对Maddalena的决定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永远只是微弱地语气提出,他不想破坏两人的关系,而Maddalena也从来没更改过她的主意。Maddalena对Marcello表现出一种强权,而他自身默认这种关系。

老鸨贫民居所向下的楼梯

早晨Marcello回到家,未婚妻Emma第一次出场,她服安眠药企图自杀。Marcello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焦虑,飙车把她送到医院,这里Marcello应该是非常爱Emma。注意他称她为“疯婆子”,这个称呼在后面多次出现,跟别人交谈时提到她时侮蔑的称呼,吵架时骂她的称呼。注意最后Marcello给Maddalena打了个电话,但她在熟睡没有接。Maddalena对Marcello没有回应,到此,此关系的性质已经十分明确。

护士奇怪的帽子,医院向上的阶梯

大明星性感女神Sylvia来到罗马,Marcello也在,在一间屋子里记者们向她提问,这时候Emma醒来了,给Marcello打电话,表现出极大的嫉妒心,怀疑他和Sylvia有什么,Marcello回复:“这屋子里至少有50人呢!”Emma:“我要把你眼睛挖出来!”“你现在就回来好吗?我想做爱。”之后Emma要他晚上回来吃饭并热情的问他想吃什么。Emma对Marcello无与伦比的依赖,电话最后Emma说:“Marcello,你爱我吗?”

电话结束时的画面,狭窄的平行透视,如同牢狱

Sylvia去圣彼得教堂,记者们跟着她拍照,但谁都没有Sylvia体力好,爬楼梯时追不上她。Marcello追上去看到她坐在楼梯上看窗外,见他来了之后她说:“come on~”,Marcello跟着她上到顶层。也许他看到Sylvia坐在楼梯的样子就已经完全沉醉

看窗外的Sylvia

通往顶层最后的楼梯

在顶层他俩听着教堂钟声敲响,Marcello说:“这就是神圣的罗马。”Sylvia把他墨镜摘了,自己帽子也被吹走了。进入宴会场景,Marcello跟Sylvia跳舞,对她说:“你使所有事物,所有事物,你是夏娃,母亲,妹妹,情人,朋友,天使,撒旦,地球,家......对了,就是这种感觉,家。.你为何出现在这里?快回美国吧你让我不知所措。”这其实是很奇怪的事情,Marcello是有未婚妻的,但Sylvia带给他家的感觉?Emma是一个极其缺失安全感的人,依赖他,但Sylvia其实对他完全不在意。跳着跳着舞,来了另一位演员,Sylvia就放弃了Marcello,开始了他们的狂欢。

狂欢的队伍

结束之后,Sylvia来到旁边找到她的丈夫Robert,被骂了一顿,Sylvia愤而离去,Marcello去找Sylvia,带着她驾车出行。中途下车Marcello想亲吻Sylvia,但听到狼群嚎叫,Sylvia扭过头去开始学狼叫,很开心Marcello找地方想安顿两人,找了Maddalena,她接到电话很惊喜,Marcello说想带个人去她家里,她问是谁,他不说,她问你想干什么,Marcello就自行否决了去Maddalena家里的念头。这时Sylvia在车里无聊,下来与野猫玩,问他有没有牛奶。他去找牛奶回来看到Sylvia在喷泉里戏水,Marcello被这个场景惊呆了:

Sylvia叫Marcello一起来玩

Marcello对Sylvia说:“你到底是什么人啊?”然后明确的富于寓意的镜头出现了:

Sylvia为Marcello进行洗礼

显然Sylvia被赋予了神性,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出现就是所有目光的焦点,体态神情完美无瑕,除了她的伴侣,她几乎就是女神。其实在之前教堂爬楼和宴会狂欢的时候,Sylvia的活力令人侧目,简直就是神话里的形象。Marcello就是这么认为的,以至于之后Sylvia索吻他不敢去亲,他也不敢触碰Sylvia,拥抱她。他们在水池里站了一夜,天亮之后回去,Robert抽了Sylvia一耳光,然后打了Marcello一顿。Sylvia就此从影片里消失了。

在教堂门口Marcello看到旧友Steiner就跟进去叙旧。问神父可以带个人上二楼吗,神父说当然,Steiner对Marcello说:“你看,神父都是很随和的。”在二楼的管风琴处Steiner先是弹了一段很欢快的乐曲,被牧师用眼神制止,然后弹起了著名的BWV565,妈的我在这里非常出戏,不知道这么神圣化的东西放在这干嘛?

在BWV565中,Marcello离开教堂

Marcello和Emma去郊游,也是去做报道圣母玛利亚奇迹之树显灵之事。在车上Emma给Marcello喂吃的,Marcello很烦她但还是都吃了,像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态度。整个显灵的事件像一次作秀,大灯打光,摄像机起起伏伏,还有个导演在安排。晚上两个被认为具有神启孩子在在奇迹之树前祈祷,生病的老人围了一圈。Marcello跟Emma本来在一起,但他执意要爬上载大灯的架子。Emma向玛利亚祈祷:“圣母玛利亚,如果他娶我为妻,我愿意每天步行到这里向你祈祷,哦不,我希望他能像从前那般爱我。”天降大雨,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开始不断指认:“圣母在那里!”三次,并跪下来祈祷,人群一片混乱。众人开始抢夺奇迹之树的枝条,它被人们分了。混乱中Marcello寻找Emma,Emma诅咒拍照的记者说他们不懂得尊重人。一切平静之后,当时在奇迹之树周围的老者因肺炎而死了,夫妻俩和记者参加了葬礼。

记者一直在不停的照相

待续

 7 ) 甜蜜的生活

场面调度复杂,精致的灯光、服装,以及流畅的表演和剪辑,仿佛在一座座博物馆中拍摄。将普通的主题拍摄的奇想深刻,放在现在一点不过时。也许不是告诉人们甜蜜的生活应该怎么做,而是促进你思考这一问题。
费里尼展现的这幅意大利上层社会风情画,是夜夜笙歌,骄奢淫逸的狂欢之后的病态,畸形。剥开物质文明富裕的外表,这些欢欲无度的“上等人”面对的精神空虚,愚昧焦虑是本片旨在揭露的内核。导演将这幅甜蜜生活的画卷娓娓道来,似乎也直指着每一个观者内心那苦涩的精神危机。

 短评

费里尼代表作,与新现实主义分道扬镳。构图和光影绝佳,叙事有意识流的影子,内容上结合了社会批判和精神分析,揭示了罗马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生活背后精神上的无根状态。吊耶稣像的开头(后被[尤里西斯的凝视][再见列宁]借用)和结尾海滩段落充满象征性,大喷泉、古堡魅影、圣母显灵、淫乱狂欢。(9.0/10)| 20230218费里尼回顾展大光明4K大银幕重温,虽则由看似松散的断片组成,实而相当有逻辑性与戏剧性,对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在现代的奢靡沦落空虚颓废作了无与伦比的描摹,结尾堪称妙绝。

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很久没看过让我这么不适的电影了,真心不懂费里尼,也不想装看懂。花三个多小时解构和揶揄上流的淫乱和虚无,我只想感叹:导演你是有多无聊,金棕榈真是鱼龙混杂……ps:叙事节奏和情节线也真是烂得令人发指~

11分钟前
  • Beluga
  • 很差

字幕窘的都想死了!

14分钟前
  • 維恩埃里
  • 推荐

三刷。1.费里尼通过淡化情节而注重情境描述的散文式叙事,将平民出生的马尔切洛(工作和情感经历)作为视点切入骄奢淫逸、精神世界匮乏的罗马上流社会,借由十二个几无关联的生活片段构成一场谱写风月众生浮世绘的城市交响曲。以人物置身特定环境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状貌为中心,逐渐延展至宗教、情欲、家庭、传媒与自我存在价值的探索和剖析。2.主要角色具备的象征意义:平民背景、被奴役方的艾玛;资产阶级、奴役方的玛达莱娜;身为巨星却内心简单纯粹的西尔维娅;斯坦纳是焦虑和恐惧的化身,而海边笑语的外来少女宝拉是马尔切洛内心深处的愧疚乡愁以及再也回不去的浪漫与纯真。3.日夜流转的如幻若梦,看似甜蜜的生活在人生过客陆续退场之后,也只有独自面对落寞的虚无。|你是夏娃,母亲,妹妹,情人,朋友,天使,撒旦,地球,我的家。(9.5/10)

15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优美,迷人,神秘,深刻。喷泉那段或许可以称得上影史最美的桥段之一,圣母显灵的那段会是影史上最让人震撼的段落之一,脱衣舞那段或许是影史上最具诱惑力的场景之一。

18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我努力了三次想看完本片,仍旧未果,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对题材不感兴趣?情节的理解不够?文化差异?表演不对自己的口味?逻辑性不符合自己的习惯?节奏太慢了?故事性不强?太文艺了?混乱?也许是综合性因素吧,总之,我仅仅看完了前一小时,后会难期!

19分钟前
  • 毕大费
  • 较差

08年左右初看;12个众生相浮世绘的段落,以一个平民出身的记者之眼窥上层浮华朽败、析恐惧灵魂、涉道德宗教,宛如一个包裹了巨大的梦的外衣里面,还深藏着即将醒来的零碎梦境;印象最深的仍是斯坦纳,他应该是马切罗内心最深沉最焦虑最恐惧的化身。

2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看了三个晚上才看完,前面觉得简直太无聊了,完全靠着无以伦比的摄影在撑着(60年哪找的这么一套如此优秀的变形宽银幕镜头?意大利自己家产的畸变控制可不这样啊…)考虑到当时的电影主流观众年龄层,我甚至觉得这和《小时代》贩卖的东西本质上也没什么分别啊,如许知远说的那样,浮华背后的虚无和悲伤不就是知识分子的春药嘛……哦但后三分之一把我看跪了…这悲伤可不是春药级别的悲伤…这悲伤直接破表了。而且60年前的罗马,跟现在的北京上海可不就一个样嘛…人类果然是毫无进步啊

26分钟前
  • 17950
  • 推荐

费里尼,想说爱你不容易……毫无防备地挑战三小时观影,过程中难免睡睡醒醒,从不知所云到若有所悟。狠狠批判了媒体和记者的盲目和狂躁。一个男人最失败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在情欲欢爱之间辗转停留。所谓甜蜜的生活,只是一个沉沦的幻觉。到最后他完全迷失自我,认不出那个单纯姑娘的笑容。

31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174分钟,坐了一上午,抽了八根烟,喝了两瓶零度,加上上一部,懵逼一天。知道为什么传说中的清华北大学霸就喜欢看无脑爆米花电影了。

3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夜晚总是特别长,耗尽一切力气才被拂晓打断。生活是甜蜜的,但马切罗却一直如此痛苦。

41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4.5。难以言表的绝望与其无以言传的美。费里尼模糊了悲观与乐观、沉重与轻浮的界限,成就一场令人彻底沉醉的悲剧。男与女、当局与旁观、上流与下流、身死与心死、乃至影语与情绪,充斥着的无数迷人的相对,都积聚成最后浅滩上相对的两岸。自然、坦诚、灵动、优雅,看过最美的黑白电影、暂时保留之一。→21.7.31 时隔五年大银幕重温,资料馆二刷,五星满上。卷轴一般!细致又宏伟,个人、行业、国家的纵深,广阔到不自觉,一直波及到我们在此时此地的生命体验。多少场面多少情境,就是热搜浮动背后的模样,就是你脚踏媒体创作两只船的模样,就是我们在围城状态下的模样。羡慕死了那场雨,什么时候有钱有力拍这种雨戏。

42分钟前
  • Ocap
  • 推荐

费里尼的夜与日切换的如此之快,一切亦真亦幻,神迹与绯闻,名利和欲望,每一幕都是荒诞的舞会,之前以为的正常人的爱玛,最后也是疯子。也许就那饭店里的姑娘,片尾呈现的笑容是真的。。。

43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8/10。费里尼象征式开场:悬掉着一樽耶稣像的直升机上,马切洛隔空与比基尼女郎调情,罗马的奢华糜烂给基督教精神蒙尘。但丁游历地狱式的结构连缀起夜店的狂宴、古堡的纵欲到海滨别墅的脱衣舞、人骑人和易装癖的恶作剧,男男女女或郁郁寡欢或逢场作戏,而摄制组在圣母显灵处布光、搭架,狂热的宗教氛围支配下万千信徒跟着瞎指挥的女孩无序乱跑、指大树为圣母,明显带有理性世界崩溃的隐喻;未婚妻理念朴素的结婚成家带不给马切洛甜蜜,潮湿的妓女房间折射出他权势的卑微,富人偷情被拍就派手下抢夺相机、老父亲与舞女行欢时差点丧命、名媛上一秒说娶他一下秒搞上陌生男子,上流社会的丑态俨然游历地狱,马切洛呆在乡村餐馆打字被可爱的女孩唱歌打搅,麻木的灵魂刚复苏立刻陷入好友杀死儿女后自毙的悲剧,结尾海滩捞起的大怪鱼映射这群人灵魂搁浅的灾难。

4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天,突然就亮了。很灵的段落:结尾海滩、古堡魅影、大喷泉、俯瞰广场、旷野决裂……伊伯特每隔十年重看,心生不同感悟,最后他的结论是同情马切罗这个电影角色,也爱他。

53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相比于《卡比利亚之夜》,本片已能全然呈现巴赞所谓的“现象学写实主义”。不再束缚于戏剧性的情节,影片呈现出片段化的小母题结构,让人想起老塔的《卢布廖夫》。不同于老塔静谧而宏阔的影像营造,费里尼的镜头是世俗的、喧嚣的、个人趣味的隐喻,它直接而完整地讲述着自我的心象,所见即所得

54分钟前
  • Bolin
  • 推荐

该沉醉的时候痛苦着,本甜蜜的却带忧愁…人生不一定要跟随音乐节奏。

5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物质配给的高度组织和基础欲望的廉价消费,遮蔽了上流人士的前进眼界和价值理想,即使是寻觅形而上价值的两性心灵对话,也需要在身体诱惑的安全距离外才能进行,并轻易被另一具肉欲燃烧的胴体打断。曾经的纯真心灵在命运的沙滩上试图和你对话,但尘世的喧嚣最终让你放弃了这次沟通。【10】

1小时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那场喷泉的戏,一生只能有一次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

#费里尼影展# 没有睡着看满三小时!特别喜欢那些超现实的细节:气球跟着小丑走,海滩上的怪兽鱼(这段以前怎么没注意!)、直升机吊基督像等。相比之下《绝美之城》只是山寨致敬版。

1小时前
  • btr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