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解构爱情狂

喜剧片美国1997

主演:伍迪·艾伦  罗宾·威廉姆斯  黛米·摩尔  托比·马奎尔  柯尔斯蒂·艾利  比利·克里斯托  伊丽莎白·苏  玛瑞儿·海明威  

导演:伍迪·艾伦

 剧照

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2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3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4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5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6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3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4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5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6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7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8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9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6 20:04

详细剧情

  哈里(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著名作家,由于他神经兮兮、过于疯狂,他一直过着支离破碎、混乱无序的生活。他把身边的人和周围发生的事都写进自己的小说里,把自己和多名女性的感情生活也写成小说出版,由此哈里伤害和得罪了身边很多人。哈里的真实生活与小说中的虚构情节不断交织,同时哈里发现自己的灵感开始枯竭。在哈里的生活过得一团糟的时候,他被母校邀请回校接受名誉学位,但他找不到一个可以陪他一起去的伴儿。他只好找了个妓女陪同,第二天朋友理查德也来陪他,路上他还从前妻手中拐来自己的儿子一同前去。四人在途中又遇到了什么,到达目的地之后又有什么状况?
  哈里试图解构自己的现实生活、解构自己小说中的虚构人物的生活、解构小说人物在自己生活中起到的影响,这个不能正常运作自己的生活,却只能在艺术中发挥才能的天才作家,究竟能不能解构出自己人生中的“真相”。

 长篇影评

 1 ) FIFF21丨DAY9圆桌《解构爱情狂》:伍迪你不懂爱

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Vergangenheit@RyanRyqn@松野空松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九天,最后我们讨论的电影是法罗岛常客伍迪艾伦的《解构爱情狂》,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4星,伍迪艾伦那么多次对自己的解构,这一部他是最彻底的。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给的3星,个人认为尽管还是伍迪艾伦的自我重复、自我解构的喜剧,但是剧本完成度和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好,是伍迪艾伦这么多喜剧里面很优秀的一部。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3星,我蛮喜欢伍迪艾伦的这一部,因为正如他的标题所言,他在电影里以不同的角色为载体,去解构片中的“我”,即爱情狂。现实与虚构的边界被不断的重构与解构,很真诚,也很迷人。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松野空松 你帮开个话头吧。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第一个问题,《解构爱情狂》中伍迪艾伦对自己解构,可是在《西力传》、《安妮霍尔》等似乎也是对他自己的解构,你们认为这里的解构和他其他作品的自我解构有何区别?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没看过《西力传》,不能对比。但对于《安妮霍尔 》,我觉得这部的解构方式是一脉相乘的,只是这一部更多的是一种对中年人生活、家庭、事业困惑的解构。而《安妮霍尔》更加年轻,探讨的问题更多关于个人自由、爱情等。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形式不太一样,《西力传》没看过。对比《安妮霍尔》,《解构爱情狂》混淆了现实与虚构的世界,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被写作者,但《安妮霍尔》则是以一种自嘲的语气去叙述,这是完全不同的。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觉得这部也是充斥的自嘲的幽默,自嘲应该算是他的特色吧。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是呀,但是正如我说的,写作与叙述是不同的。

场刊嘉宾 RyanRyqn

能具体说明你的意思吗?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创作但无意识地解构了自己,与主动叙述地直面自己。这大概是我想说的区别。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所以《解构爱情狂》是主动的态度吗?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不,无意识的。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我个人的感想是,《解构爱情狂》中,伍迪艾伦不仅仅在剧本上高超,他在视听的层面也是目前最丰富的。比如跳切、人物的模糊、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打破电影中的次元。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也认同这一点,我觉得人物的虚焦特别有创意。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是的,我也很认同这一点,伍迪艾伦有些电影的创意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开罗紫玫瑰》?那里也有非常让人欣喜的亮点。

主持人 子夜无人

虚焦真是奇思妙想,而且还吻合了主题。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第二个问题是,伍迪艾伦这里对女性的态度和他其他作品的区别?比如《安妮霍尔》,他最终还是因为失去安妮霍尔而失落,而在这里,他似乎没有这种依赖感,如果都是解构这岂不是矛盾的吗?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觉得就是年龄不同、对待爱情观不同,反映在剧本上,安妮霍尔的离去十分感伤。但在这一部里孩子似乎更加重要,爱情成为了一个反派角色。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解构》中的伍迪艾伦还在通过创作来寻找某种微妙的东西,此时的他还不懂爱!但《安妮霍尔》里的他已经懂了!

场刊嘉宾 RyanRyqn

这我有点不同意,因为我觉得伍迪艾伦没有懂爱,就像杜拉斯评价伍迪艾伦就是说他的电影从来没有爱过一个人。我觉得伍迪艾伦的这种自恋使他很难爱一个人,但同时他的敏感使自己也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的电影似乎总是参杂这种矛盾。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很难爱一个人与是否懂爱并不冲突吧?

场刊嘉宾 RyanRyqn

如果一个人特别懂爱,他又何必反复拍爱情电影来表达对爱情的困惑呢?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说明他处在变化之中。正是因为懂爱才会对爱发问,如果不懂爱又如何问出对爱的困惑呢?

场刊嘉宾 RyanRyqn

不懂爱发出对爱情的困惑有什么问题吗?我觉得纠结这个问题没有意义,这只是为了争论文字游戏,最终也没有结果,和电影也没有关系。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最后,大家怎么看待伍迪艾伦自己作为一个天才级别的创作者,经常自己再去出演一个“创作者”?你们觉得作为“角色”的他和本身的他有哪些共性和不同?

场刊嘉宾 RyanRyqn

其实我个人觉得伍迪艾伦就是一个大自恋狂、一位绝对的作者导演。某种意义上伍迪艾伦的片子不论主角扮演是不是他,都是导演的自我幻想。因为大部分主角都有喋喋不休、强迫症、自恋,又是白人的属性。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如果有他的才华我早就自恋到天上去了,呜呜呜。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伍迪艾伦电影的某种特质,很多时刻两者是一体的。

#FIFF21#DAY9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解构爱情狂

个人觉得这是伍迪艾伦最好的电影之一。看过他多部作品,话痨式的呈现方式经常让我头大,有时候甚至失去了看下去的信心。

但是这部片子有意思,结构新奇,虚实结合,思想有高度。忍不住看了两遍。

只有经历过生死、别离、病痛和爱情的来去。才能看得明白。 也许到了中年才能真正看懂这部片子。经典,可以收藏。

 3 ) 嘲笑的态度

一个作家不断遭遇自己所创造的角色,一个人只能纵横驰骋艺术领域而生活得一团乱糟。

伍迪艾伦嘲笑一切,比如宗教信仰,连心理学也不断被他拿来开涮。在《业余小偷》中,几个家伙以开点心店为掩护,想挖地道抢银行,结果银行没挖成,点心店反而做大做强,一不小心成了全国连锁。后面便是一系列的讽刺:记者去采访这个点心帝国的掌舵人,有个人在Playboy杂志上为点心做广告,他说这是心理学,因为人们会以为他们如此饥渴是因为他们需要吃点心。在Anything else中,男主角生活已经够乱了,他的精神分析心理师却对他毫无帮助,甚至说“如果你不把来复枪从家里扔出去,我就不得不停止对你的治疗。” 在《玉蝎子的魔咒》中,魔术师甚至利用催眠,控制他人,以达到盗窃珠宝的目的,从电影中看,似乎只要一瞬间,就能催眠一个人,而这是违背心理学常识的。而在这部剧中,心理师更是歇斯底里,指控自己前夫绑架儿子。在其他一些剧中,心理咨询师也不断被剧中人说成是毫无用处的胡言乱语。总结陈词:伍迪艾伦在电影中嘲笑了心理学。但我并不把这一点推向极端,嘲笑就是他的态度,他总是能看见生活中可笑荒谬的一面,也许心理学本身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不妨用乐观幽默的方式嘲笑一番。不过很显然,伍迪艾伦并没有看到心理学的全貌,心理咨询并不是只要一张长沙发和一个拿着笔记录的医师。大概伍迪艾伦所了解和嘲笑的只是跟弗洛伊德有关的一切。伍迪艾伦显得有些实际,有什么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呢?心理咨询吗?宗教信仰吗?不。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再次出现的dark tall stranger,死神。这是我看过的第三部出现死神的伍迪艾伦片子。而且他还借鉴了《十日谈》,安排了地狱,把他所嘲笑的人群投入其中,很欣慰里面没有出现专为心理学家设置的地域层级。有那么一秒钟,我疑惑过,既然他并不信仰宗教,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为何却相信死神的存在?然后我迅速反应过来,正是因为他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因为没有人说得清楚这个问题),所以他才坚信有死神的存在,因为没有人能逃过一死,所以说死神的存在是极其合理的。他是个stranger,因为每个人第一次见他的时候,都是第一次,这里非常隐晦地反对了人的转世。

在影片最后,当男主人公在众人的陪伴下被授予荣誉学位时,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创造出来的角色都来陪伴他了。他不用带着一个妓女和一个死人参加他的学位授予仪式了,有那么多爱他的人陪着他,在那一刻,loneliness不再那么可怕了。这也是从侧面表达,他是一个无法在现实中正常运转的人,他只能在艺术世界自由行走。这个结尾给了我一点力量和希望,虽然生活真的有些操蛋,但是有一丝可能性,我可以在某个世界活得风生水起,哪怕在现实中我只是个乱七八糟的loser.

很多人说伍迪艾伦是个话痨,我觉得这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阅读了很多东西,体验了很多东西,思考了很多东西,感受了很多东西,对于一个满脑子装满了奇思妙想、不阿谀奉承只想幽默和讽刺的人来讲,要求他闭嘴是不合理的,话痨才是合理的,话痨才是最佳的那个度。

 4 ) 他选择用摄像机打开属于自己的领地

《解构爱情狂》塑造了一个荒唐又略带悲哀的主人公,哈里。在事业上,哈里(伍迪·艾伦饰)是善于将生活艺术化的成功作家。而在生活中,哈里却过着支离破碎、混乱无序的生活,他骨子里拒绝成人化的自我修饰、拒绝向包法利主义低头,对性爱和酒精执迷”、“对家庭、婚姻、学校和《圣经》无不蔑视”。他在婚姻中一再出轨,与小姨子私情、与粉丝暧昧不清……而这一切不堪的隐私却被他写进自己的小说里,将他人痛苦化为“自己的金子”,因而哈里身边倍受伤害的作品原型们一一与其决裂,哈里彻底成了个孤家寡人。

事实上,遁隐人格的焦虑、难以控制的欲望、以及恶语相向的指责一直折磨着哈里,他向心理医生、药物、酒精……求助,然而唯一让他不被击垮的却是他源源不断的作品。然而,哈里终于还是遭遇了人生最大的灰暗:创作灵感似乎弃他而去,他不得不一边面对受控于道德社会的谴责,一边面对个人想像力枯竭的考验。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地带,生活与小说的穿插上演,呈现的却是一个毫无保留、自我解构的生活失败者、艺术献身者。也许哈里也有所困惑与委屈:人人都呼唤真实,通透,可一个人真真的坦诚相见时,又不得不面对“失德、无礼、不堪”的批评。

就在哈里濒临崩溃时,接到了母校邀请,去接受名誉授予典礼,但他找不到一个同伴。无奈之下,一个由花钱雇来的妓女、百无聊赖的朋友、从前妻手中拐来的儿子组成的陪同团启程了。然而,哈里最终还是没能在儿子面前戴上荣誉勋章,一个父亲、作家在现实中的最后一点虚荣被现实的规则与秩序击碎。哈里因拐带儿子、与私藏毒品的妓女通行被捕,而把他保释出来的是他的情敌,无论这是现实的温柔还是道德的姿态,至少是一种和解的信号。经历了自我毁坏的生活恶果的哈里也开始反思生命中的在乎与舍弃,收获与失去:既然现实生活被作为艺术创作的牺牲,那么对现实世界中的肯定又何尝不是奢望呢?

终于,哈里迎来了“受之无愧”的荣誉时刻。在哈里自己的世界中,他塑造的所有角色出席了他在斯特宾斯大厅的荣誉授予典礼。哈里激动地发表了感言:“我爱你们,真的。你们给了我这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你们甚至挽救过我的生命,现在你们也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我真心诚意地感激你们。”于是影片中濒临虚焦危机的哈里,终于在这场对自己的“人生、作品、自传成分、通过虚构作品释放的幻想、为不偏执于死亡而抱着幻想生活的执着”的自我解构中,哈里终于找到了重新粘贴自我碎片的元素:如果你还是看不清我,那你就戴上校正眼镜吧!哇,真的刚。显然在艺术与生活的褒奖中,他还是选择了艺术。

“这就是我,其实我也根本没打算改头换面。”这是哈里之于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是伍迪·艾伦之于《结构爱情狂》。伍迪·艾伦以电影为手段,驱除了妨碍个人寻找长久幸福和海上航道的所有恶魔。因为他深谙生活毫无意义,爱情转瞬即逝,内心的选择从来没有逻辑。他从影片拍摄中之中探求真实的本质,而本能也不断促使他去通过解构与反思得以醒悟。“若说伍迪·艾伦不喜欢人们评论他的个人生活,他本人则选择用摄像机打开属于自己的领地,以便掌控其中的入口和出口、真相和假象……”

 5 ) 解构是什么意思?

women is god. 对女人来说男人只不过是一台台不同的射精机,对男人而言女人就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容器罢了。谈论索福克勒斯和莎士比亚与性别没有关系,但可能成为高档性关系的前戏。不相信爱情的伍迪老头当然没有办法过上正常的婚姻生活,因为婚姻与性解放是冲突的,婚姻意味着其他性关系就是偷腥,意味着要管制自己的本能。所以没有一段婚姻能给他带去长久的正常生活。然而婚姻能带来安全感,至少在荣耀或潦倒时有人能与你共同分享,至少能带来卑微的信任感。可怜而自恋的人类啊~
把爱情拆分开来,就不再神秘,不再高高在上,不在不食人间烟火。就这样吧

 6 ) 生活混乱无序,但很有趣|伍迪·艾伦的疯狂套娃《解构爱情狂》

如果问好莱坞的另类鬼才导演有谁,名单中一定有个响当当的名字——伍迪·艾伦

在其近50年的导演生涯中,他不断用自己的独特的手法,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包裹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深刻独到的智慧。

伍迪·艾伦的作品主题离不开死亡、道德与性,他从不享受于中规中矩或刻意讨好的主题,相反,所有政治、文化、宗教、性、媒体、生活等等都是他用以讽刺和调侃的对象

要补充的是,他的讽刺和调侃往往都建立在深厚的知识文化背景之上,被挑剔的法国人称作“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

在其一生如繁星闪烁的众多作品中,《解构爱情狂》可谓是其疯狂的探索和丧尽天良的自我表达。

我们知道,作为创作者,特别是小说家或编剧,需要大量时间花在灵感、构思、编写、感受、调整的过程,即使在生活中,大脑也保持着一直运转的状态。

而他们每天经历的生活看起来是什么样,每天在如何思考,这最为普通人的我们有时无法想象得到。

而伍迪·艾伦通过《解构爱情狂》(Deconstructing Harry),带领我们感受并进入了“以故事创作为生的人,如何体验虚实交错的混乱世界”的疯狂大脑,将影片构建成了一个生动跳跃的非连贯现实以及真实的“渣男”故事世界

故事一开始,由伍迪·艾伦本人扮演的主角哈利布洛克是一名口碑不错的老作家。

一个女孩怒气冲冲来到他家找他理论,似乎有着什么深仇大恨

画面一转,突然转到一个平静美好的乡间,一群人正在户外烤肉,其中一个女孩詹尼特的老公——肯——正在房间里看球赛。

詹尼特的妹妹莱斯利刚好有事进到房间,碰到了看球赛的肯,两人表面寒暄两句,但藏不住眼神中对对方的透露欲望,二话不多说两人便躲在房间后享受天伦之乐。

画面突然转回,回到影片一开始哈利布洛克的家中,刚才怒气冲冲的女孩手拿着一本书,冲他叫嚷着自己和他之前的破事现在被全天下知道了。

原来刚才乡间的画面,是哈利小说中的一个情节,而这个情节的故事原型正来自哈利的亲身偷情经历。

看到这里不免心头会一惊:这个电影的故事又是不是来自于伍迪·艾伦本人的亲身经历呢?

电影一开始便放出了男人与老婆妹妹偷情这种劲爆故事,哈利被女人露西(也就是电影中哈利的偷情对象,小说中的角色莱斯利)拿着枪比着头,毕竟家丑不可外扬,这放谁身上都想把哈利拖出去枪毙十次吧。

哈利情急之下,向露西讲述自己之所以如此乱性可能是因为从小留下的毛病。

这时画面又一转,镜头来到托比·马奎尔(老蜘蛛的扮演者)饰演的哈维身上,而哈维就是哈利自己在小说中的年轻化身。

他在很年轻时便进入了婚姻生活,但婚姻生活并没有让他感觉性福。他见过心理医生,并向心理医生袒露,自己见到任何其他女人都有想和她睡一张枕头的冲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同事给他介绍了一个妓者,告诉他职业妓者基于其职业操守可以让他感受到专业的服务。哈维眼神中露出了如孩童般的亮光。

正好他的一个朋友因意外正在住院,而这个朋友有间不错的大房子正好可以供他享受一次保健服务。

正当他对女妓者的服务流连忘返时,朋友的房门被敲响,打开门却是一个死神,告诉他今天是来带他走的。

无论哈维怎么解释这个家不是自己的,自己只是在今天临时借用这里玩玩,死神可管不了那么多,将哈利从房间中带了出去

不得不佩服伍迪·艾伦的脑洞,用死神这一荒诞的情节表达了哈利内心深处的“罪孽感”,同时加上“死神本应带走的是我朋友,我没罪”这一呐喊,又强化了哈利内心不愿正面承认自己内心“罪孽感”是有罪的。

死神在这里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没错,人人都有理由,快走,你这个小混蛋”。这句巧妙地讽刺了我们真实生活中,明明在带着“罪孽感”做了一些错事但找各种理由逃避或怪罪到其他人身上的大多数人。

接下来故事又切回哈利,他正和自己心理医生讲述自己被露西持枪比着头的惨痛经历,同时又自责自己无法根除自己莫名的性瘾。

心理医生听着哈利描述自己现在的痛苦和挣扎,这让医生想起了哈利之前创作的一篇小说。

镜头又一切换来到一个片场,片场中的一个男演员莫名其妙无法对焦,全身模糊。

看到这里不得不又再次向伍迪·艾伦给跪,用“无法对焦,全身模糊”这一个点子,表达一个人现在没有自己的生活重心,对自己认知模糊,模棱两可;同时周围人也“看不清他”,不了解他。

而这段故事的最后,模糊男人和家人找到医生,医生在研究后得出结论——你身体没毛病,要让别人看清你,你让别人带上眼镜就可以

镜头再次切回哈利和心理医生对话的场景,心理医生单刀直入,精准地判断哈利之所以创作小说这样的结局,是因为他潜意识中“是想改变他人从而让自己适应这个世界”

不得不说,伍迪·艾伦用这段简单的故事,又将我们内心中“周围人不了解我,他们需要改变”的这种原始动机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

开篇简单的3段情节,我们自然地被伍迪·艾伦吸引到了他的故事结构中,开始设身处地地体验初看起来不同于我们,而其内心却又和我们息息相通的另一个人的生活中

后续的故事继续深挖着哈利追求着肉体的欲望,同时又经历着不幸福的情感经历。

他享受着自己女学生对自己的仰慕,与她交融却又因自己有家事不让对方爱上自己;而当他得知女学生爱上另一个渣男,又心生嫉妒想要女学生爱上自己。

他用自己亲身的几近病态的生活编织出精妙的故事受到荣誉和赞赏;而生活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够和他分享荣誉的真正朋友。

他看到自己混乱的欲望和生活,却又无力改变,以至于只能通过小说的载体将自己的生活变成有意思的作品。而唯独写小说,才让他继续对不正常的生活保有坚持下去的热情,只有在小说中,才能发挥他在生命中,艺术的才能。

更有趣的是,故事结局当镜头移到哈利回到打字机前创作,我们发现,噢!原来这一切又是哈利小说的故事。又一想,噢!原来这一切是伍迪·艾伦电影的故事!

真是一不留神就来了一个俄罗斯套娃顺带还赠送了一个环形叙事!

如果你正从事着孤独的工作,像创作、艺术、设计,对生活中充满各种奇思妙想的欲望,但又无法在真实生活中找到合理的平衡,忍受着似乎只有自己了解自己的孤独,那《解构爱情狂》一定可以给你带来有趣的共鸣

我很喜欢其中一段讽刺的片段,哈利为了得到自己的女学生幻想自己下地狱找到那个抢走自己女学生的渣男。在下地狱过程中需要乘坐一截电梯:

第五层:地铁抢劫犯、攻击性乞丐及书评家
第六层:右翼极端分子、连环杀人狂魔和在电视上露面的律师
第七层:媒体人,抱歉这层满了
第八层:潜逃的战争罪犯、电视福音传道者和全美步枪协会
最底层:其他所有人

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淫欲,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中或多或少存在的罪恶吗?

“生活就像一盘拉斯维加斯的赌局,少一点怨妇心态,不要太在乎输赢,反正最后赢的肯定是赌场,享受这一点,你就可以尽情享受生活中的恩赐了”

 短评

解构爱情狂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写给自己的圣经,他就是那么自私、刻薄,不在乎身边人的想法,不爱所有人,用谎言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然后抛弃。即便前女友拿着枪要打爆他的头他还在为他写不出来的故事焦头烂额。我很喜欢里面他写的“失焦的人”的故事,一个演员在拍戏的时候发现自己变模糊了,身边所有的人看他都对不了焦,最后他去找医生,医生给了他的家人一人一副眼镜,才能让人看清他。这就是利己主义者的本质,让所有人去适应。对于这个人来说却不是自私,只是不自觉的选择。到最后所有人也没有原谅他,即便自己要被关监狱了他仍在劝说保释他的两个朋友不要结婚。但是他解构了自己的笔下的故事和人,在自己的故事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结局。跳出电影,最后发现这部电影可能也是他给自己开脱的一部作品而已。

9分钟前
  • 今 敏
  • 力荐

小老头对黑妓女说整个宇宙都在坍塌你知道什么是黑洞吗?然后黑妓女说那是我谋生的工具

10分钟前
  • 烧炭小五郎
  • 推荐

1.俏皮话集锦;2.看伍迪艾伦自导自演对我而言,看久了容易腻;3.失焦模糊的人;4.现实、书中人物、梦中情境相互交织;5.尽管导演向我们面面俱到解构了哈里,却没有一点痛痒,看着无趣啊。

1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解释到头来都是安慰自己的,没人会听你的

15分钟前
  • 狮子人
  • 力荐

又一部Woody的半自传片儿,天马行空的剧情,嫉妒他天才的脑袋。

16分钟前
  • dormant
  • 力荐

老头记住,少点废话然后不要在电影里面出现...

17分钟前
  • 大宸
  • 较差

老头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不仅涵盖的内容丰富,表现手法亦颇为繁杂,以快速剪辑和跳切镜头表现人物的神经质,营造现实与虚构、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生活取决于我们如何扭曲这一真相”,严肃的喜剧电影。

2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他又一次向世人彻底解剖了自己,他的内心有无限的黑暗和光明。

27分钟前
  • 狄飞惊
  • 力荐

伍迪.艾伦一流阵营中的一部。演员阵容令人震惊,保罗.吉亚玛提仅仅最后出现在伍迪.艾伦身后脸上带着他的经典表情……对作家/导演等创作者的仁慈之作。

31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每个半吊子水的文艺青年都会觉得自己身上有伍迪艾伦的影子,然而他们半个字都憋不出来,也没读过多少书。

35分钟前
  • 21cenSamurai
  • 力荐

解构作为工具为表达者的宿命和婚恋围城的无力感之间架起桥梁。梦、激情、艺术都不是栖身之地,但都更值得托付爱,生活的乐趣也许就在于如何逃避生活和扭曲生活。

37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在用N多体位,翻云覆雨,香汗淋漓地共赴巅峦之后,左手细支袅袅,右手浓缩飘香,从普鲁斯特聊到萨特,从卡尔维诺聊到李斯特,从慕夏聊到巴斯奎特,从伍迪艾伦聊到希区柯克,从解构主义聊到极简主义,从极权聊到建制,从身体奔赴灵魂高潮后再温存许久,是不是你们这帮文艺青年朝思暮想的至圣时刻?

3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艺术家在创作时不由得将自我经验投射入作品之中:灵感枯竭与强烈的性欲。WA本人对于《野草莓》的致敬,却在伯格曼和自己的风格基础下博采众长,戈达尔式的跳接反复暗示哈里本人混乱无序的焦虑感,现实与作品中的嵌套叠加。最后的所有人物的同时出场仿效费里尼。入选伍迪艾伦作品中前三名毫不为过

39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谁人不是活在自己的幻想里?艺术家只是有能力将之付诸纸面罢了。对他人与外界的想象,分明是渺小的人类自我慰藉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缓解愤怒与孤独,用虽是说给他人却大概只有自己care的解释来让自己好受。哈利还是太自私,浑身小聪明而无大智慧,于是也不过是个庸才。selfhating jew,out of focus

43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我失去焦点了!我变得模棱两可了!”这老头还真是有趣。

45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年纪越大就越厌烦伍迪艾伦。每个片子里都设定为一个软弱的自私鬼,一直絮絮叨叨替自己开脱。中间有一段陪人上诊所的,感觉像两个艾伦出场了双倍的腻味双倍的讨打。

49分钟前
  • dingmumu
  • 推荐

登堂入室也玩儿文学与现实的模糊性?到了老爷子这里就是小巫见大巫,老爷子用一个半小时的絮絮叨叨解释了文学之于创作者存在感的最精髓价值,又侧敲旁击的评价嘲笑了婚姻,爱情,犹太人等各种老爷子电影里的常规话题。再深奥沉重的话题到了老爷子这里都轻描淡写的乱侃则通,更别提那风骚的跳接镜头喔~

52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这老头,您得慢慢看,一年看一次,还行,一次看完他十年拍的,就噎着了,下地狱那段是他的经典之一

53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伍迪艾伦的《野草莓》,但是比伯格曼的NB多了……那销魂的跳切啊,那玄妙的编剧啊。结尾虽然不坑爹,但是着实凄凉的,好像是在拍“最后的作品”似的。@萧龙忍 ,这部片儿结构更玄妙,快去看。

5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地狱里)“书评人,第五层;媒体人,第七层……抱歉,这层已经全满了”

55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