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圣女贞德1999

战争片法国1999

主演:米拉·乔沃维奇  达斯汀·霍夫曼  费·唐纳薇  约翰·马尔科维奇  文森特·卡索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安德鲁·伯金  罗伯特·甘特  切基·卡尤  John Frederick  戴斯蒙德·哈灵顿  

导演:吕克·贝松

 剧照

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1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2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3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4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5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6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13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14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15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16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17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18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19圣女贞德199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44

详细剧情

  14世纪爆发的英法持续超过百年,法国节节败退,大部分国土都被英国占领了。就在这个时候,珍妮(米拉•乔沃维奇 Milla Jovovich 饰)出生在法国的穷乡僻壤中。年少起,珍妮就经常看到各种幻想。一次,她看到幻想并根据指示找到了一把剑,当她带着剑回到家时发现家里已遭英军蹂躏。
  珍妮知道是上天安排她来捍卫法国。于是她向当时的皇太子查理(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饰)请求率领一支军队去抗击英军。走投无路的查理答应了珍妮的请求。随后珍妮率领法军节节胜利,查理亦顺利登基。
  登基后的查理不再需要珍妮帮助,珍妮在以后的一次战斗中陷入困境但无人来救,她被英军捉住并带到了英国审批……

 长篇影评

 1 ) 《圣女贞德》解读

《圣女贞德》解读

文/魏英杰

昨天中午,随便放了刚买来的《圣女贞德》,片子近三个小时,1999年拍的老片子,吕克-贝松导演。这部长片让我深深迷恋,连后来上班途中在地铁打盹都在梦里回味。不过好象没有人提到,这部片子的叙事可以分为三部曲。

第一部分主要是建构圣女贞德的神性,从贞德小时直到被虏为止。贞德童年时对上帝的迷恋,以及后来发生在她身上的诸多神迹,还有她以上帝使者名义面见法王查理,直至率领法军赢得第一场战斗胜利,最后以一人之力令英军撤退,收复奥尔良,都着力体现其神性。由此,影片的各种渲染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她那稚嫩的略带哭腔而沙哑的呼喊,不仅感染了法军,也非常有说服力地让人相信,她确实是上帝的使者。在这部分中,相信很多人都会为其神圣的形象而流泪,甚至可能恨不得马上皈依上帝。

然而,自贞德被捕到她在那份供词上签下一个×字(她不识字,这相当于画押),影片一一对此前营造的贞德的神性进行解构,颠覆。贞德不再听到上帝的呼唤,不再见到上帝的“显灵”,替而换之的是一名黑衣老者(应该是撒旦的化身)。这是电影叙事的第二部分。在教廷审判与黑衣老者的双重拷问下,贞德的意志逐渐瓦解,最后连自己都怀疑起自身行为的正义性。最具解构色彩的片段,一是黑衣老者提醒她,她所谓的神迹,很可能有多种合乎逻辑的理由,只不过她选了上帝显灵这一种而已(在对话的时候,镜头切换了多种可能性所可能出现的镜头,极具反讽效果)。二是,黑衣老者提醒她,她在战场上呼喊的是,以她的名战斗,而不是以上帝的名。在与魔鬼的对话中,作为圣女贞德的形象开始消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可能是患有精神分裂病症的、具有邪恶性的贞德。当贞德还是小女孩的时候,目睹了一场对她最具刺激性的悲剧——她的姐姐被英军刺死并强奸。这一经历可以用来解释贞德后来为什么狂热地相信自己是上帝派来帮助法王消灭英国人的使者。当然,这是影片所暗示的。这一部分叙事,解释权在撒旦这边。当时的镜头让我认为,如果贞德为撒旦变成上帝的形象所欺骗而变成第一部分那样(可以解读为疯狂、嗜血、不可理喻),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此,贞德的形象俨然是撒旦的使者。

第三部分叙事,是贞德签押后到站在行刑台上被大火烧死。在这里,贞德恢复了对上帝的信仰,同时也成为一个凡人,具有悲悯、痛苦、信仰等人性的人。这也是对贞德的世俗阐释。注意,这一形象的伏笔早就开始了:她爬上城墙被箭射中倒下,受了重伤(上帝使者怎么可能受伤?);她预言会在黄昏之前拿下城池,结果预言失灵;攻打不下巴黎城——表面原因是军队数量少,是法王想谈判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不过,如果她是上帝的使者,应该不用一兵一卒也能够获得胜利才对。这一切都在暗示,对贞德的行为解释还有多种可能性。到这里,贞德终于不再是上帝的使者,也非撒旦的化身,而是一个为异国入侵、亲人遭辱而愤怒的普通人。当然,还是一个有着超乎寻常意志的女战士。当法国节节败退之后,人们太需要一个具备顽强意志的领袖来带领他们赢得一场胜利了。同时,在那样的年代,再没有比以上帝的名更能激发人们的正义感和斗志的方式了。贞德就是迎合了这种历史需要的人,即使她当时20岁还不到。

最终,我们从中影片拼凑出贞德的完整形象:她对上帝充满热爱,她经历过一场刻骨铭心的变故,她以无以的伦比的激情,唤醒了法国民众抵抗英军的斗志。所以,她依然是圣女贞德。在她将死之时,她的肉体经受着火的煎熬而扭曲,她的灵魂却坚强无比,她的眼里见到了上帝的光芒。吕克-贝松说:“我喜欢电影的结尾。 贞德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因此我希望借此片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由神性-魔性-人性三部曲,吕克-贝松完成了贞德的形象还原工程。

2006年1月11日



 2 ) 让贞德回归独立的身份

圣女贞德的故事发生于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我对百年战争的起因和过程颇感兴趣,略作了研究。
 
先补充几个基本知识。欧洲国家的“王朝”和中国古代的朝代是有明显区别的。中国古代谁牛谁称王,一统天下,朝代的更迭也是基于这一点的。而欧洲由于有天主教会的束缚,王位继承十分的“法制”,贵族和平民泾渭分明。即使发生继承纠纷,也是在同有王室血统的贵族家族之间,草芥农夫是永无出头之日的,更别说当国王了。当一个王朝直系后代绝嗣,一般会由它的旁系后代来继承王位,这样产生的新王室和以前的王室的关系不那么密切,于是新的一个“王朝”就诞生了。然而由于欧洲王室之间互相通婚,一国国王往往会有另一国王位的继承权,这就会出现在中国很难想像的一人兼任两国国王的情形。按照详细的继承法,当今英国王位的顺位继承人可以排到4900多号人。而“某某几世”代表的是这个国家历史上第几个名字叫某某的国王。注意是名字,而不是姓。因此伊丽莎白一世和伊丽莎白二世会相差500年。
 
百年战争的导火线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国王爱德华三世想趁法国卡佩王朝绝嗣之机利用自己的近亲关系继承法国王位,却没能得逞,法国王位为腓力六世所得,于是1337年百年战争爆发了。双方经过了近一百年的争夺,其中还经历了横扫欧洲的黑死病。到了1415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突然疯了,丧失了处理事务的能力。法国内部的争权夺利,陷入分裂。英格兰趁机策反法国勃艮第地区独立,成立勃艮第公国共同反法。法军在阿金库尔战役惨败,查理六世和英王亨利五世签订了几乎灭亡法国的特鲁瓦和约。和约规定亨利五世有权在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在1422年两人都死去。英格兰王位的继承人是婴儿亨利六世,法国由英格兰的贝德福公爵摄政。然而查理六世的儿子查理七世不甘于受婴儿统治,决定反击,然而却并不顺利。在法国最后一个重要据点奥尔良被围困的时候,圣女贞德出现了。
 
贞德是来自法国乡间的文盲女孩,她的事迹带有明显的宗教神秘色彩,在她的带领下,法军一举解除奥尔良之围,打得英军节节败退,并攻下了历代法国国王加冕地兰斯,查理七世正式加冕为法国国王。成为国王之后,查理七世便不太器重贞德了,他开始考虑和英格兰与勃艮第和谈。贞德继续进攻巴黎,并遭遇英格兰摄政王贝德福公爵的军队主力,法军未能胜利,并收到国王命令被迫撤退。后来在一次小规模战斗中被勃艮第人俘虏。查理七世并不积极营救贞德,勃艮第人将贞德交给了英格兰。在一场英格兰操纵的宗教审判后,贞德被处以火刑,年仅19岁。
 
此举激起了法国人的斗志,在此后的20多年里,法国人收复了全部被英格兰占领的土地,而英格兰则丧失了所有在欧洲大陆的领土,退回不列颠岛。百年战争就此结束。这场战争让英法两国元气大伤,同时也让法国完成了统一,让英国在丧失大陆领土后走向了海上发展的道路。
 
扯远了,回到电影上来。本片由吕克·贝松执导,而贞德的扮演者是《第五元素》里的那个红发女米拉·乔沃维奇 --- 显然不是美女。老戏骨达斯汀·霍夫曼在影片中出演了一个神秘角色 --- "The Conscience"。查理七世则由我很喜欢的神经兮兮的约翰·马尔科维奇扮演。文森特·卡塞尔在片中演了一个法军将领。
 
本片前半段平淡无奇,看得我相当后悔,就是描述贞德如何感知到上帝的旨意,经历种种神迹,然后奇迹般的带领法国走向胜利的。贞德在本片中完全体现不出任何作战才能和谋略,完全靠近乎歇斯底里的宗教热情和民族热情,身先士卒,靠“上帝的帮助”,或者说靠直觉和鲁莽赢得胜利。这部分完全致力于塑造贞德的神性,确认她就是上帝的使者,其实意图是为后半部分做铺垫。然而我觉得这部分拍的相当烂俗,演员表演除了查理七世以外也都不怎么样。因此有影评说恨不得把吕克·贝松处以火刑。
 
然而剧情进展到贞德被俘之后,尤其是达斯汀·霍夫曼演绎的"The Conscience"出现之后,影片有了根本改观。首先是宗教审判,教会和贞德之间关于信仰和异端的争论。贞德坚持自己是上帝的使者,教会想方设法要予以证伪,这时候的贞德显示出了卓越的逻辑能力,当然还有坚强的意志。这些外在优点都是由她内心的坚定信念支撑的----她相信自己真的是上帝的使者,她是正义的,注定要遵照上帝的指引,打败侵略者,光复法国。然而角色名字为"The Conscience"(中文直译为“良心”,我觉得这里翻译为“是非之心”可能更接近)的黑衣人的出现,彻底摧毁了贞德的信念和精神支柱。第一,贞德感知到的神迹,其实都可以理解为自然现象或幻觉,或者其他各种解释,然而贞德却执迷的认为一切都是上帝显灵。贞德不信,于是黑衣人幻化做上帝,突然又幻化做撒旦,贞德的信念就垮了---谁知道上帝长什么样,谁知道撒旦长什么样?也许她所感知和行使的都是撒旦的旨意呢?第二,贞德在作战中高喊的都是以她的名义战斗的口号,而不是上帝的名义,从侧面点出了贞德内心最深处的力量实际上是复仇的力量---童年目睹姐姐被英军奸杀而播下的复仇的种子。在战斗中负伤,没能攻克巴黎,虽然都有客观原因,但也都说明了她只是一个意志强大的女战士,而不是上帝的使者。
 
另一方面,教会---至少负责审判的大主教也是坚定地相信自己才是上帝的使者,贞德是异端。这样才有了教会和贞德之间的辩论。然而英格兰贝德福公爵等人方面用军事威力对教会肆无忌惮的胁迫,英格兰只想借教会证明贞德是异端巫女并处以火刑,以摧毁法国人的意志。这也教会的处境很尴尬---是附庸权势,还是认真的审判?
 
俘虏了贞德的勃艮第公爵的一番话说的在理:“从个人方面来讲,我是不信上帝的。当然我需要证明自己,谋取利益,或压迫别人的时候,上帝就是无所不能的了。”
 
贞德在被处以火刑的时候,还原的作为人的本性,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时候,她恢复了她的信仰---接收命运的安排---或者说上帝的安排。
 
本片后半段算是有一定见地,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此片希望能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但是前半段还是很难看。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3 ) 栅栏

从头到尾弥漫着栅栏的气氛。
从影片伊始的,教堂里祈祷用的网格状的单间说起。
菱形的原木的网格,间或露出牧师的眼,女孩子布满雀斑的,童稚清丽的样子,明亮的夕阳味道,暖暖地渗进心里。一老一少的对话,单纯得叫人有想笑的冲动,然而有种圣洁的严肃,无从发笑。
女孩子在木门后目睹姐姐的惨状,剧烈晃动不堪的横栅栏,深褐的光线,忽然刺穿的鲜红的剑刃。栅栏。触不到,益发可怕的栅栏。不祥得阴云弥漫。
之后的栅栏多得紊乱。
法国的皇太子混入人群里,是无形的栅栏。
Joan在军队里单枪匹马越过布满尖刺的栅栏。
厚重的城墙阻隔了另一个世界。
锒铛入狱后,空空如也的牢房。
仍是栅栏。
直至智者出现,才冲破了Joan心里的栅栏。
不过是太过主观地认定了某些事情,便执拗地不愿相信任何OR的可能性。
栅栏。一直是栅栏。

 4 ) 你看到的是你想看见的——《圣女贞德》

    近段时间,将珍藏的吕克·贝松作品集翻检出来研究,再次被《圣女贞德》震撼。以前喜欢它,喜欢贞德振臂高呼“Follow me”时体内血液奔涌的感觉。现在再看这场景,虽然仍忍不住血往上涌,观影的同时,却融入了对生活更多的思考。想得最多的,是影片第三部分,对贞德信仰的审判。

    吕克·贝松没有简单的陈述和罗列贞德的事迹,事实上,对于这位在法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而言,无论你讲故事的技巧多么娴熟,如果不另辟蹊径,就会落入那些陈词滥调的俗套。所以,吕克·贝松选取从分析贞德的心理入手,努力探寻引发贞德行为的诱因,并通过片中撒旦之口告诉我们:“你看到的不是事实,贞德,而是你想看见的东西。”

    片子的前半部分,大量的铺陈,都在引导观众逐渐进入后面的审判,不单是贞德接受宗教法庭的审判,更是在贞德与撒旦的对话中,凸现贞德对自己灵魂的审判与救赎。

    那个年幼醇和的虔诚教徒,因目睹姐姐为保护自己惨遭蹂躏、惨死英军铁蹄下的惨状,而将仇恨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体内,一如风雨交加的夜晚,在教堂的圣殿下饮尽的鲜血。

    人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尤其在深陷囫囵的时候。刚开始接受审判的贞德,一直坚信自己是上帝的使者,自己在幻觉中感受到的“风”、“会响的云”、“舞(牵着上帝的手一起跳舞)”、“草地上的剑”……等等神迹,都是上帝对自己的召唤。直至撒旦质问贞德:“没错,每件事都有无数的原因,为何只选一个?”并列举“草地上的剑”出现的多种可能性。在众多的可能性当中,贞德偏偏要相信那是上帝送给她抗击英军的正义之剑。“你看到的不是事实,贞德,而是你想看见的东西。”

    紧接着,撒旦又一个质问:“爱我的人跟我来!你哪里就提到上帝了?”“你是为自己而战,以你的名义。”贞德痛苦地回应着:“我从不认为自相残杀会带来和平,只有杀光英国人才能带来和平”。这虚弱的辩解,将贞德内心的仇恨暴露无遗。信念的基石被彻底击垮,所以,贞德在火刑架前犹疑着签了字。

    我们又看见了撒旦,一脸蔑视:“你签名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对你而言,他是个谎言,是个幻象,最后是你遗弃了上帝。”

    痛苦绝望的贞德,临死前只能在心底默默地忏悔,她要拯救自己的灵魂:“上帝,我犯了很多罪。我看到许多神迹,都是我想看见的。我作战…出于报复和绝望,我是人们所相信的一切,他们可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师出有名。”

    “我看到许多神迹,都是我想看见的。”这便是吕克·贝松揭示的人性的弱点,心理学上称自我暗示。人一旦被某种情绪控制的时候,便只喜欢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再用这带有强烈个人偏好的暗示,不断佐证自己的自我暗示,从而获得情绪的满足与宣泄。

    喜欢某个人或事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不断强化,不断放大,最终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愤怒、仇恨或者怀疑,我们又会不断地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在偏执于愤怒、仇恨的情结里,让暂时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

    现实中比比皆是。狂热的宗教迷信者,凡事喜欢求签问卦算、信奉风水命运者,陷入爱情中的人们,利令智昏者……不胜枚举,在旁人嘲笑他们痴、癫、傻、陷入迷途的时候,他们仍然执着于自己眼睛看见的所谓事实,只因为——那是他们想看见的。

    佛说:“放下我执。”我想,这是在劝解我们摆脱主观意念的影响,以客观的心态看待周遭的人和事,不张狂、不委顿。只是,这样的一种境界,非常人能及,要不,怎么会有“知人者明,自知者智”的古训呢?跳出自己的主观臆想,何其艰难!

    “他们可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师出有名。”成人做事,都希望师出有名,好象不如此就不会心安理得。什么时候,我们完全按照内心的本意,而不是以什么堂皇的名义,或许,我们就能看见眼睛看见的事实以外的东西,看见事物的本质,而不仅仅是我们想看见的东西。

 5 ) 【影评】被上帝抛弃的圣徒——米拉·乔沃维奇版《圣女贞德》(1999)

我之所以喜欢米拉版即吕克·贝松版《圣女贞德》,是因为它正好对我这种唯物论历史爱好者的口味。而在此之前各个版本的《圣女贞德》电影无不把贞德神化或者过于女性化,比如英格丽·鲍曼版完全不像是贞德而像是圣母玛丽亚。

米拉·乔沃维奇的圣女贞德并不是十分符合大众对历史上这位传奇女性的美好想象。米拉长得非常犀利,缺乏女性温柔美。但是对于圣女贞德这个特定的历史形象,她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相对于米拉·乔沃维奇版贞德,莉莉·博索斯基版贞德恐怕在外形上更有浪漫色彩。但是那种形象只存在于舞台或油画中,真正处在百年战争中与粗鲁的男性士兵摸爬滚打的女孩绝不会那样娇柔如花的。

在《圣女贞德》的电影中,米拉版算得上是最唯物也是最贴近现实的一版。影片大大淡化了宗教在客观现实中的影响力,并在每一处细节真实展现贞德留下的传奇事迹并添加唯物主义无神论的色彩。个人觉得,这一版《圣女贞德》之所以惊世骇俗并引起了强烈抵制,主要是因为它削除了五百年来笼罩在贞德这个极度光辉的历史人物身上的神性,把她还原为类似于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不能接受这一点的恐怕还是对贞德极其崇拜的法国人吧。

相对于被无数剧作家捧起来的女圣徒,我们更应该接受让娜·达尔克同样具有人性弱点的事实。

因为真正的英雄正是来自平凡的民间、来自你我的身边。

在影片开始没多久,贞德的村庄就被英国人袭击燃起大火(历史真实事件)。闯进门来的英国兵遭到了贞德姐姐持剑反抗,于是就有了那句非常著名的“法国男人真是孬种,居然让女人去打仗”。

其实这句话就是当时英国人嘲讽法国人依靠“阿马尼亚克妓女”(英国人对贞德的蔑称)打仗时常说的话。

贞德姐姐的话呼应了法国人数百年来对贞德以女性身份勇赴国难的壮举的评价——上帝的意愿!

查理七世的岳母约兰德(Yolande of Aragon)在影片中化身成一个身处在浓烈宗教色彩时代的唯物者(至少感觉上她非常像唯物者),她远没有其他人如教会的人那样崇拜上帝或神明,似乎在这个女人的心中,摆脱神学桎梏的思想解放时代提前几百年来到了。

约兰德懂得在法国一败再败的情况下,国主和教会的威信已经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就提上日程。约兰德支持查理见贞德这个文盲村姑不是因为她相信贞德真是上帝派来拯救法国的,而是她知道人民相信。这个时候,哪怕人民相信一只癞蛤蟆能拯救法国,约兰德也会把癞蛤蟆打扮成救世主。

吕克·贝松正是通过约兰德传达唯物思想。

约兰德不信贞德的神话,但她却需要别人相信。这也是查理七世集团共同面临的问题,贞德的神话只要民众相信、能调动士气,那么对他们就是有利的。约兰德作为统治阶层,就不能像老百姓那样盲信上帝的力量,但却必须利用百姓的心之所向。

历史上出名的预言,基本都是马后炮。事情发生之前,我从没听说过什么预言。

而历史上的贞德根本谈不上拯救了法兰西,她死后百年战争又打了二十年。贞德之所以伟大,是源于她唤起法国人强烈的民族魂爱国心,这恐怕是贞德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贞德通过了处女检查,约兰德大喜过望。在当时的宗教中,处女是不会被魔鬼蛊惑的,贞德就只能是上帝派来的人,这对提高军队的士气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从约兰德的戏中表现看,吕克·贝松版《圣女贞德》的唯物色彩已经是非常强了。

约兰德还有一处展现出其唯物思想的地方就是贞德解放了奥尔良后,宫廷筹备查理七世的加冕礼时,瓶子里专门用于加冕的圣油因年久挥发了。主教和其他宗教人士都难以解释圣油为什么不见了,也不知道从天堂来的圣油没有了之后他们该如何找上帝求助。

在这些人眼里,圣油是上帝的东西,民间是不会制造的。既然上帝的礼物不见了,那加冕礼该如何举行呢?这个时候,威武霸气的约兰德扮演了上帝,她把民间油倒进圣油瓶子的“壮举”把教皇都吓到了。约兰德内心(或许是导演)对宗教神学的蔑视也可见一斑了。

约兰德现场表演了“天堂白鸽把上帝的神油倒进加冕用的瓶子”这个奇迹,给岳母大大点个赞。

奇迹,是整个圣女贞德神话中最常用的词。

它甚至出现吕克·贝松版《圣女贞德》的片头,片中也屡次提及。

约兰德在告诉所有人,所谓的奇迹都是人类自身的努力造就的——这等于在告诉我们,贞德是靠自身的魅力创下了功业。

贞德的铁杆追随者们的内心深处,也未必相信贞德神话。这还原了部分历史,也展现了吕克·贝松削除贞德神性的一面。

但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影片的最后,也是吕克·贝松版《圣女贞德》最受争议、最胆大妄为的展现。

在此之前,圣女贞德的牺牲无论是在影视作品、纪录片还是文学作品中都升华为殉教者,贞德之所以成为圣女,是因为她宁死也不愿背弃上帝,为自己的信仰和祖国而死。

即便全世界都不相信贞德的神话,但我们至少知道,贞德自己是相信的。

但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吕克·贝松版的《圣女贞德》最后——

贞德在内心深处否定了那些她自幼听到的、来自“她的上帝”的声音。

这真是最为颠覆的改编。

这等于告诉我们,贞德内心深处知道自己看到的圣天使以及指示她拯救法兰西的景象和声音都是自己大脑皮层潜意识所暗示的,是她自己想看到的。

她知道自己是个妄想家,原来一切都是幻觉。

看到这里,即便是一贯否定贞德神迹、要把她打回疯狂赌徒原型的人(比如答主本人),都哑口无言。我们以为至少贞德自己是相信那些来自她的上帝的声音,可事实或许根本不是那样。

这个时候,那个被封圣的女神变回了也食人间烟火的村姑。

她被“她的上帝”抛弃了。

这恐怕就是圣女贞德故事最残忍的地方。贞德让查理七世登上王位,但是她的国王抛弃了她。即便她改变了历史,制造了百年战争的转折点,但一个没有读过书、仅仅是有点军事训练的十九岁村姑(就算她真是军事家的话)是不会懂得政治和外交的,脱离战场就没有贞德的用武之地,她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是永恒不变的。

吕克·贝松的《圣女贞德》彻底打碎了贞德最后也是最神圣的一道光环,没有宗教信仰保护的法国传奇女统帅贞德只能和凡人一样在火中崩溃。

贞德的封圣,在影片中仅仅是字幕一笔带过。她于1920年5月16日由教皇本笃十五世封为殉教圣女并圣师,她的纪念节日被定在5月30日。

如果影片这时候放一些现今贞德在奥尔良的塑像之类的恐怕会让观众感受更欣慰些,但是没有。那是因为——

后世的圣女光环对当时的贞德本人毫无意义,仅仅是人们出于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和纪念。大火燃起的时候,贞德的肉身和信仰都灰飞烟灭。

上帝没有来。

很多名家歌颂贞德,其中就包括欧洲思想解放浪潮中的杰出人物伏尔泰。他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与黑暗,把教皇比作是“两只脚的禽兽”,却把天主教圣女贞德当作英雄。

欧洲思想启蒙运动批判宗教神学的谬误,宣扬理性,提倡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宣扬主权在民。

而圣女贞德之所以被天主教徒以外的人铭记,就是因为她根本不是上帝派来拯救法国的。贞德来自民间,她的英雄口号来自她的内心、来自普普通通的法国民众内心最深处的呐喊。

相关链接:雲绯【影评】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首发悟空

 6 ) 无所谓神迹,唯有信仰

    在这洪荒的年月,已经很少有东西能激起我想为之动笔的耐性了。但是看到Milla如此卖力的出演(比生化危机好多了),导演又是我心爱的Luc Besson,不得不简单提几笔这部老片。

    这仅仅是是一个关乎信仰的电影。不想很多人据此来讨论上帝和撒旦的存在,为片中黑衣人的身份争得面红耳赤。Luc Besson并没有过多涉及宗教的企图,这部片子的宗教能力甚至比不上《达芬奇密码》。这只是一个常人凭借极端坚定的信仰创造奇迹的故事,你可以理解为西方版的岳飞传。只是在十四世纪的欧洲,宗教总是一个过结,就像唐朝的灭亡总跟一个贵妃有关的杜撰一样。对于中国人——这个谢有顺笔下没有信仰的民族——来说,虔信宗教总有一点神秘主义的色彩,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幻化成各类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对此保持冷静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不要妄谈对宗教的认识,尤其在一部非戏谑的作品涉及到宗教的时候)。

    我也不敢多谈。下面言归正传,谈一谈信念。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有所信是好的。信仰是一种力量的源泉,比如在全世界工农翻身做主人的强大信仰下,它曾创造了我党的一些神迹(因为不够浪漫,竟被大家忽视了);However,偏信和盲从也导致了十年浩劫的大灾难。总而言之,个人信仰程度是区分平庸吾辈与希特勒/马丁路德金的关键,而集体笃信武士道的威力绝不亚于……十年浩劫。

    贞德说:And all who love me follow me!于是她的士兵们拼死陷阵。But爱她干毛?Just for she loved ONE.The belief.一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不必有太大的能耐,但是他必有坚定无比的目的,同时能让无数能人殊死效忠。

    可是信仰对我们有什么具体的用处呢?它能使我们迅速多金并且扣女成功吗?哈哈,不错,是中国人就一定要追求一个世俗万用的答案。

    像我们这帮已经过了点的太阳,捧不起哲学书的白领,不再是当年讲台上对着一群小愤青唾沫飞溅的青年,柏拉图和史蒂芬霍金的理想变成了而我们墙上镀金的海报时——信仰这个概念,突然让我们觉得生活的沉重。拿什么来支撑信仰?要我弄本圣经、装模作样地参加几次礼拜吗?还是在墙上挂励志书法、每天对着镜子高呼“你很强”?

    我想你肯定会觉得浪费时间。

    贞德每天都会忏悔。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信徒做弥撒的时候并不能直接被上帝感动到涕泪横流,但总能总被自己忏悔的心所感动。人们所信仰的是自己的良心。

    听起来像羊妈妈教育子女的故事。其实并非杀人越货才算违背良心,当你觉得空虚和不坚定的时候,你就一定做错了什么了。一个有信仰的人内心永远是平静的,就算她火爆到把信纸摔到她国王的脸上,她也是坚定不移的。片中贞德最后觉得她违背了自己的所信,所以她惊恐挣扎,她在白纸上画叉的时候,比她在战场上杀戮的时期更加痛苦。幸好她死了,这就是黑衣使者所谓的“解脱”。也许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其解脱是因为最终面对了自己的实体。或许仅仅是因为她再也找不到赖以支撑的信仰,发现自己付出的代价竟是自私阴暗,她又变成了十九岁的彷徨少女,于是选择了结束。对于贞德来说,一个信念是她生存意义的全部。而对于我们呢?我只好说,算了,我没有信仰。于是也没有神迹。

    我曾经历了一个神迹,并且我希望它长此以往。看过阿富汗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同僚们都应该对书中描写祷告的部分记忆犹新:阿米尔为了拯救死亡的生命两次祷告,第二次他成功了。

    嘿嘿,我可没有透露影片情结哦。这是部好片子,值得一看(一直看到片尾曲)。Luc Besson总要在自己的片子里塑造一个完美男人,上次是神经紧张的里昂,这次是带着搞笑精神出场的黑衣老男人。要说小贝松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他太疼爱观众了,都不忍心让血腥脱去浪漫的外壳。本来我还期待那个会读会写的小跟班能跟圣女擦出点火花……

 短评

贝松版的贞德,虽然有一些史实性错误,仍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史诗片。前半部分稍显凌乱,后半部渐入佳境,对贞德的心理描写很出彩,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conscience揭露出不少信徒都难以避免的思想盲点和隐匿的罪性。战争场面可圈可点,但审判部分有走马观花之感,不及布列松和德莱叶版。(8.3/10)

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好几次被贞德咆哮的脸吓到了。。。

10分钟前
  • 劳永逸
  • 还行

她对上帝充满热爱,她经历过一场刻骨铭心的变故,她以无以的伦比的激情,唤醒了法国民众抵抗英军的斗志。所以,她依然是圣女贞德。在她将死之时,她的肉体经受着火的煎熬而扭曲,她的灵魂却坚强无比,她的眼里见到了上帝的光芒。

13分钟前
  • 青心白
  • 推荐

等Dustin Hoffman等到快俩小时了才出来……在宗教信仰方面的讨论触及个毛皮电影又结束了,前面的大部分观感就是一个发疯的贞德……两星半

16分钟前
  • touya
  • 较差

Milla Jovovich演得真烂,简直侮辱了贞德,建议去看德莱叶或者布列松版本....

19分钟前
  • 大宸
  • 很差

為什麼講英語,為什麼戰爭場面比三國還落後,為什麼到碟三才開始有看頭,為什麼Milla Jovovich在Luc Besson的電影裡總是精神錯亂,因為這樣他們才離婚麼

20分钟前
  • 还行

《夫人》(The Lady)是吕克·贝松执导的第11部真人电影,这位“法兰西的斯皮尔伯格”曾说过只导10部电影就Hold住,从此当个专心的制片人,这回破例出山,想必有点“一雪前耻”的意思。显然,在《圣女贞德》之后再拍活一个“女神”传奇,成为贝导的当务之急。

25分钟前
  • Ms. ZzZz
  • 推荐

片长过长,略感拖沓。别的地方做的还不错,向我们展现了疯狂、勇敢而又愚蠢的贞德,法国国王的愚蠢无能懒惰自私,以及其他人的各种疯狂。还是那句话,所有的宗教一开始都是指引人们崇尚真善美,但最终都沦为了统治者们禁锢百姓的思想的枷锁。贞德的悲剧也是所有忠诚的战士和疯狂的宗教徒的悲剧。

28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推荐

吕克-贝松说:“我喜欢电影的结尾。 贞德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因此我希望借此片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

30分钟前
  • 四月天
  • 推荐

记得是很久以前看的一部电影,当时觉得特别史诗,可能也是因为更早之前没看过同类型的,找个机会再重温一下

31分钟前
  • .H
  • 力荐

又名: 圣女贞德的故事 /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 圣女贞德导演: 卢 贝松 (Luc Besson)主演: Milla Jovovich / Dustin Hoffman / Faye Dunaway上映年度: 1999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imdb链接: tt0151137

36分钟前
  • 传说
  • 推荐

我不知道该对贞德说什么

39分钟前
  • 毛驴哥🔒🔒🔒🔒
  • 力荐

天哪 法国人把圣女拍成了神棍+精神病 让人情何以堪 简直是张角大仙啊 私下我小人之心想:导演是教徒或者是怕得罪了教徒,把烧死贞德的责任同教会撇清了,搞得像滑稽戏。 总的来说本片不值得收藏

43分钟前
  • 较差

法国人对于贞德有点执念,正如敝国有刘胡兰,这些早熟的孩子啊,每每让我想起知堂反对过分消费孩子,这些都让我不安。吕克·贝松的贞德大概是第41个了,他在手记上写道:贞德是我们的精神之源,在她的信念和纯真之间捕捉到的东西,又在她的时代里失去,正像我们在自己的时代里失去一样。难道人类的思想必得沿着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发现隐藏在邪恶背后的善良吗?鲁迅说要救救孩子,很多时候发觉是孩子一次次将那些与世界相约瓦全的大人拯救出来,用他们的纯真、善良、果敢,拯救通常都是从一次失败的婚姻开始。

47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吕克·贝松:“我喜欢电影的结尾。 贞德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因此我希望借此片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由神性-魔性-人性三部曲,吕克·贝松完成了贞德的形象还原工程。

51分钟前
  • Lan~die
  • 还行

前半段很郁闷,可以快进看。从审判开始,贞德的形象才真实深邃起来。最后告解的贞德同第五元素中浏览人类暴行的丽露是同一形象,她是人性的旁观者,而非神性的信使。

53分钟前
  • 品味糟糕
  • 还行

流过泪的电影...太年轻 那时

54分钟前
  • 安獭獭
  • 力荐

我不了解那段历史,就这样看了,贞德应该就是一个神婆,在菜市口被烧死差不多也是咎由自取的。抛开历史,电影很不错,通过两个突兀的跨越来呈现一个少女变成神婆,又脱离神婆身份,回归到普通人的蜕变过程,各种绚丽场景应接不暇,但贞德却被勾画的很清晰。

55分钟前
  • Yaya~
  • 推荐

尽管米拉·乔沃维奇异常糟糕,在很多时候把贞德诠释得更像一个极易发怒的女神棍,但电影仍然在出色的把控下让肾上腺激素一波接着一波地侵袭着观众。影片的剪辑十分有力,战斗中表现出了能让灵魂激荡的勇气和精神,最后的忏悔也颇耐人寻味,而每个危在旦夕的国家都需要一个刘胡兰。

58分钟前
  • 韩伯愚
  • 推荐

成功了才行,不成功那你就是神经病

59分钟前
  • ▲S▼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