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悲惨世界(2019)

剧情片法国2019

主演:达米安·勃纳尔  亚历克西斯·曼蒂  贾布里勒·宗加  伊萨·佩里卡  阿尔-哈桑·利  史蒂夫·蒂英楚  阿尔玛梅·卡诺特  尼扎·本·菲特玛  让娜·巴利巴尔  亚历山大·皮科特  罗曼·加夫拉斯  Raymond Lopez  Luciano Lopez  Jaihson Lopez  Sana Joachaim  Lucas Omiri  Rocco Lopez  

导演:拉吉·利

 剧照

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2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3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4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5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6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3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4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5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6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7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8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9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5:02

详细剧情

  刚从瑟堡来的斯蒂芬,加入了巴黎93省圣德尼的“反犯罪特种部队”。在这里,他遇到了新队友克里斯和瓦达,两位经验丰富的警察。但他很快就感受到了这个街区不同帮派间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在一次出警的行动中,局面变得不可控制,而这个事件意外地被一架无人机记录下来,进而引发了更为剧烈的冲突。

 长篇影评

 1 ) 《电影手册》评《悲惨世界》

翻译 于SQ

编辑 馒头

看完拉吉·利(Ladj Ly)的长片处女作《悲惨世界》(下文如不特别注明,均指本片而非小说。——译者注),我们会有种被丢在悬崖边缘的感觉。这部影片不仅喷发着急切、灼热、激愤的能量,它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值得细细拆解。

《悲惨世界》的第一个优点在于它描写能力出色,有教学片的质感。这是人们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大银幕上如此展现一个居住区(cité”)——特别是一个位于梦费尔梅伊市(Montfermeil)的居住区。

影片没有以青少年和警察的冲突为影片核心,而是将这个似乎永不停歇的居住区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进行了一次政治学研究。居住区的日常运行仰仗各方力量的均衡,那里有警察、实际掌管居住区事务的“市长”、各个宗教的教徒和生意人,而代表政府的真正市长在片中是缺席的。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气温35°的夏日[与另一部讲述暴乱的重要影片——斯派克·李的《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 1989)相同],同样缺席的还有学校:孩子们整日在街头游荡。警方是片中出现的唯一的公权力代表,然而它并非独立的力量,它与其他权力机构统一组织于一个体系之中。

这是个雅尔塔式的地方。影片花费了许多笔墨向我们展示居住区的社会组织形式,无人机视角下居民楼的俯视镜头与市场的正面镜头(不同的色块令它像一副抽象画)划定了居住区的地理界限。约翰·卡朋特与黑泽明总会向观众清晰展示空间地图,让观众了解从一处到达另一处的路径,与此不同的是,《悲惨世界》并不准备让我们在这个空间中辨清方向,它只向我们一个个展示具有象征意义的独立区域。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19)

片中,我们跟随着刚刚离开瑟堡(Cherbourg,法国西北部港市)来到梦费尔梅伊镇警察局工作的“发膏”(Damien Bonnard)造访了一系列地点。“扫恶组”(BAC)的瓜达(Djebril Zonga)和他的上司克里斯(Alexis Manenti)是“发膏”的负责人。除写实主义的描写与教学片观感以外,影片大刀阔斧的叙事效率令人惊讶。首先,拉吉·利在片中插入了一小出喜剧:警察之间的对话令人目不暇接,各方力量亦敌亦友,“市长”身披“市长队”足球衣……这一切都凝缩在影片的街头小剧场中。其次,影片故事发生在一天之中,遵循了古典悲剧三一律。

如此一来,想要完全厘清事态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警察误伤儿童的(警察向一个孩子开了闪光枪),居住区里各股势力又如何试图平息这一事件的,就变得十分具有挑战性。围绕这则悲剧,影片以罕有的控制力在不同调性之间游走。

影片本可以一直跟随那个注定要被新同事捉弄一番的菜鸟警察的目光,但拉吉·利还在片中加入了操纵无人机的眼镜男孩、富有同情心的黑人警察(“好警察”)和神经质的白人警察(“坏警察”)等多个人物,他从他们各自的视角叙事,然后又颠倒观众最初观影时对这些人物行动的预设。只有这样,这个空间和这里的居民才不只是菜鸟警察——即观众的代理人眼中的样子。这样的表现手段使影片具备了纪录片特性,比如,当瓜达进入公寓时,观众离开了“发膏”,而是同瓜达一起了解到了居民间自发组织的互助贷款。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19)

拉吉·利知道自己处境微妙,他希望打破人们对这里的所有既定想象,他在片中不断消灭所有陈词滥调(不谈毒品,不谈恐怖主义,也不追求视听上的过度风格化)。

《悲惨世界》是《流浪的迪潘》(Dheepan, 2015)的反面,这部雅克·欧迪亚的影片剧作简单,故事发生的地点仅限于两幢楼房,毒贩在屋顶交易,一切既符合西方世界的想象,又符合剧作上类型写作的要求,十分矫揉造作。

拉吉·利摒弃了这一套,与那些对地方充满异邦想象的外来者导演迥然不同。最值得一提的,拉吉·利拒绝小格局的自我沉溺,他双手拥抱了个体之间的相异性(altérité):影片中不仅有刚刚从瑟堡来的诺曼底人,还有让娜·巴利巴尔(Jeanne Balibar)饰演的高级警官,她身穿大码制服在一片笑声中突然出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设计这一短暂出场的人物绝不只是为了让巴利巴尔客串出镜,这个角色承担着相应的描述性功能,影片用这个角色辛辣讽刺了男性卖弄雄性气概的可笑性。

流浪的迪潘 Dheepan (2015)

片中还给了吉普赛人以一席之地,他们在街头狂欢,就像在宣告马戏团即将到来,这一场景中具象的“点火”动作在叙事上也“引爆了冲突”。在他们掀起的这股充满原始野性的癫狂浪潮面前,最激烈的兴奋都显得平静如水!他们热情地欢迎警察加入,摄影机并没有将警察当做居住区的“他者”,他们与所有贫苦的可怜人一样,从里到外,从身到心都被囚禁于这座居住区之中。拉吉·利向我们展示了这些警察下班后与普通人无异的生活。影片对所有观众都很友好,它应当能够如我们所愿地收获广大观众的喜爱。这部影片是“完满”的,它生发于一种共性,而非隔膜:正如拉吉·利亲历的2018年世界杯决赛前后全法民众的空前团结,它让人们回想起了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神话。

影片本可以破除刻板印象为己任,止步于现实主义的描写,但它选择进入另一个维度:影片引入了几个超乎寻常的元素,打开了故事的局面。这种虚构十分有冲击力,正因为它深深植根于现实,影片才超越了简单的现实主义。影片的虚构性和象征性都凝聚在超常元素的代表——即狮子的身上,它是令一切失衡的源头。一开始偷鸡的小窃贼变成了偷狮子的大盗,这个设计为影片蒙上了奇幻色彩。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奇幻元素与维克多·雨果的创作在产生深层共鸣(喂养狮子与住在巴士底大象里在气质上十分相近)。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19)

影片的核心场景是孩子与狮子的笼中对峙。男孩遭受性命之虞,尊严受辱(他尿湿了库裤子),我们亲眼见证了他在这场角力中的蜕变:我们无法再用与之前相同的目光注视那张被闪光弹毁容的脸了,他的身上就此烙下了狮子的印记。他乱蓬蓬的头发和印着老虎图样的T恤本就散发出宿命的气息(某场戏的背景中还出现了饰有狮子图样的纸箱)。

这个故事从真正意义上将他容貌遭到损毁的时刻描绘成了他“变身”(transfiguration)的时刻,他在恐惧中以雄狮的姿态重生。他就此变得强大、正直,回归野性。这一天或许确实是菜鸟“发膏”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但这却是这个孩子堕入地狱的日子:他被人丢下等死,像一个包裹一样被拖来拽去,与一头猛兽短兵相接……他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这一时刻蕴含的强烈情绪不可忽视,警察想把男孩丢下喂狮子,“是他的错”,“是他自己掉下去的”。

这几句引自雨果的话语早已淡出我们记忆,此刻它却像一记响鞭:“这是谁的错?——是我的错。”我们的伽弗洛什令人心碎地啜泣着答道。我们见证了一场驱除人性的仪式。虽说他此言确是为了打发走旁人的聪明话,其中何尝没有几分真心。他仍混迹在一群孩子们之中,他躺在废弃的沙发里,坐在居住区高楼的屋顶上,思索了许久。我们的反叛英雄就此登场。这场变身与身穿制服的超级英雄不同,当然,除了另一个社会渣滓——小丑。他也有着《笑面人》中雨果笔下的扭曲脸孔,同样的,他也引爆了一场暴动。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19)

在这部看似一直向前发展实则好似迪斯科舞厅里的闪光灯球一般旋转着的影片中,还有另外一个孩子的形象:那个目击了一切的人。他性格羞怯,总是躲藏着观察,但他的角色至关重要,因为他在“看”:透过他的眼镜、无人机和楼道门上的窥视孔,他在看。他也是一个反叛者,因为他拒绝将自己拍摄的影像交给警察。

在伏击开始前,孩子们玩水枪的场景中,持续的晃动手持镜头给人以强烈的不安感,孩子们如此紧密地彼此相连,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点火,是火箭升空前的最后步骤。影片在一场暴乱中走向疯狂,我们自从让-弗朗索瓦·雷切(Jean-François Richet)的《我的城区要爆炸》(Ma 6-T va crack-er, 1997)之后再没见过银幕上出现这样的场景。

这场孩童们的反叛与当代的所有重要议题息息相关,它让我们想到戈达尔在《影像之书》(Livre d’image, 2018)末尾提到的阿尔贝·科塞里(Albert Cossery)的《沙漠雄心》(Une ambition dans le désert)中反抗的孩子们。又一次,是像在联合国以“你怎么敢”(How dare you ?)为题发表演讲的格里塔·桑伯格一样的孩子们采取了行动。孩子们的目光超越了自身,他们看着我们,仿佛在质问:“看看你们做了什么?”他们的目光坚定得令人畏惧,但是人们理应畏惧,不然改变何来。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19)

《悲惨世界》(它竟敢以一部经典法国文学名著的名称自我命名!)的大胆之处在于它没有试图杂糅“类型”(genre),而是选择升格“语级“(registre),两者有明显的不同。如今,哪怕是最好的法国片都只是天真地将“类型”视作平行于自然主义的另一个选择。过去,自然主义只是一幅能在现实中“给人以现实感”的图像,所以它其实是对现实的漫画式演绎。自然主义以所谓内在论(immanence)的名义将所有奇幻的、过火的和说教性的元素排斥在外,成功掩藏了很多意识形态偏见。

另一方面,类型大多是美国的舶来品,它是一整套物质、图像与意识形态工具,它令人产生幻觉,误以为真能用它表达出关于我们生活的真相…… “制造现实感”同“类型创作”一样,它们是“虚假”的两面。若想真诚地讨论生活,必须要重新将现实与想象结合起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悲惨世界》并没有诉诸 “类型”的,而是使用了“语调”。影片以全新的方式调动了各种可行的修辞手法,从一种“语调”跳转到另一种,它使用了一头野兽的意象,以兼具教导性、喜剧性、悲剧性、奇幻性和史诗性于一体的方式优雅地实现了这一转变。

警察的线索混杂了教导色彩、悲剧与喜剧因素,而从孩子到狮子的变身则在奇幻故事(笼中狮)、悲怆宿命(“这是谁的错?——是我的错。”)与英雄史诗的结合中探索至更为深刻的层面。结尾的骚乱不仅仅是情节的终点,其视听呈现既像一部口袋书中的英雄故事,又像一出坊间传说:那里有沸腾的人群、街垒路障和一个反骨英雄。《悲惨世界》是一堂电影课,它带我们远离了当代众多影视作品共有的平淡无奇。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19)

居住区只是一个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的普通所在,还是相反的,具有无法抹杀的特殊性?片中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念产生的张力贯穿全片,这是影片如此令人激动的另一原因,也是在当代社会描绘城郊生活时普遍会遭遇的悖论。必须在两条战线上左右开弓。一方面,必须打破刻板印象,让人们看到这不是一个被放逐之地,这个地方和这里的孩子与别处无异。

片中,男孩跟一群女孩们因无人机吵架的场景正体现了这种观念,此外,这也是高大病体(Grand Corps Malade)和门迪·埃蒂尔(Mehdi Idir)共同执导的成功影片《我不是差生》(La Vie scolaire, 2019)所采用的策略。这部影片描绘的是校园生活,与《悲惨世界》形成互补。

我们必须把对城郊空间的表现重新统一到法国电影的整体脉络中,并且不能将它表现为有异域风情或有威胁性的“别处”,也不能把“它”呈现为一个“领域”(territoire)(怎么会有这种无耻的说法?)。另一方面,也要让人们看到这里同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

这里之所以令人无法逃脱,是因为人们选择了遗弃它;这里之所以被贫困席卷,是因为封闭扼杀了经济活力。珍惜,并不意味着拒绝改变。即便片中人所经受的并非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描写那种流浪街头、食不果腹之苦,它以雨果的作品为参照也仍很正当。雨果曾说,“开办一所学校,就能关闭一座监狱”,拉吉·利,这位电影导演和教育者真的开办了学校。(见访谈)。

有人跌倒了:究竟是谁的错?拉吉·利将矛头对准了谁?是政府,片中从国家到大区再到市镇的各级政府全部缺席。我们可以观看拉吉·利在他于2005年法国骚乱后拍摄的短片《克利希-蒙费尔梅伊的365天》(365 Jours à Clichy-Montfermeil, 2006)中现实生活中的市长是如何逃避摄影机又如何被拉吉·利逮住的。拉吉·利参加戛纳电影节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他希望马克龙能够观看《悲惨世界》,并把它当做是专门为拍给他看的影片,就像弗朗索瓦·拉芬(François Ruffin)的书《一个你所不知的法国》(Cette France que tu ne connais pas)一样。影片的最后一个画面是一只犹豫不决的眼睛,片尾黑屏淡出的效果极佳,黑色一点点吞噬画面直至只剩下一个面庞,很像纸张或是胶片燃烧的效果——拉吉·利在两种抉择中摇摆,我们能够理解他的犹疑:有些时候,必须要想办法停下一切;然而有些时候,我们要给现实一个机会,因为我们并不想诉诸暴力。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19)

注释:

这里的“cité”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行政概念,而是一个历史与社会概念,它多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为解决大城市出现的住房危机实行“优先城市化区域”政策(ZUP),在大城市郊区建立了许多廉价住宅区。由于政府失败的城市化政策,这些地区成为中低收入人口的聚集地,人口失业率很高。加上公共交通等公共设施匮乏,工作机会少,导致这些区域与外界联结断裂,违法犯罪日益猖獗。本文将其暂译为“居住区”。

Montfermeil市位于巴黎东部郊区,那里是雨果《悲惨世界》中德纳第酒馆的所在地。

本段中将片名来源——雨果所著《悲惨世界》中男孩伽弗洛什(Gavroche)的形象与片中的角色做了对照。前文已经在对照影片与小说在奇幻元素上的共通性时提到伽弗洛什住在巴士底大象雕塑里,此处两句引用出自《悲惨世界》第五部第一卷《伽弗洛什外出》(人民文学出版社,李丹译),讲述伽弗洛什在街垒大战中牺牲前唱起的歌谣:

楠泰尔人丑八怪,

这只能怨伏尔泰(C'est la faute à Voltaire)

帕莱索人大脓包,

这也只能怨卢梭。(C'est la faute à Rousseau)

……

我是倒了下来,

这只能怨伏尔泰;

鼻子栽进了小溪,

这也只能怨……(C'est la faute à…)

2005年10月27日至11月17日,巴黎郊区爆发长达20天的社会骚乱。起因是城郊的克利希·苏布瓦市的两名北非裔男孩在躲避警察追捕时不慎被电死。当地青少年首先发动骚乱,后蔓延至许多黑人移民较多的区域,一周后蔓延至其他法国大城市。近万辆车与全国多处建筑物被烧毁,两千八百多名嫌犯被捕入狱。

François Ruffin是一名法国记者、作家、纪录片导演和政客。2019年2月份,他在《一个你所不知的法国》出版后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本书出版前的写作与筹备过程之所以严格保密,是因为“一个拳手在出招前不会提前通知他的对手”,他表示希望这本书也是一记重拳,最好能够击中总统马克龙。

 2 ) 有色族裔何罪之有?

文|十二辰子

于2019年戛纳电影节期间

首发公众号:深焦Deepfocus(原标题:请把偷来的金棕榈还给我!)

1989年,斯派克·李以《为所应为》入围第4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并在30年后的今天确立了其作为黑人电影,种族问题电影的经典地位。2019年,法国黑人导演拉德·利的新片《悲惨世界》无疑又一次在戛纳电影节为这类电影抢占了一个耀眼的位置。

《悲惨世界》作为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改编自其2016年获得凯撒奖提名的同名短片。故事讲述从瑟堡新来的Stéphane与两位富有经验的警察在街区调停帮派之间的纷争,却因为在调停过程中一次意外被无人机记录下来的警方暴力行为而引发更加剧烈的冲突。在有机会制作这部长片处女作之前,拉·德利已经是一位极具经验影像制作者,他多部半纪录半虚构的影片已经引起了评论界关注。

电影《悲惨世界》的故事发生在导演从小长大的巴黎郊区93省圣德尼,这里也是巴黎各种种族混杂,最臭名昭著,治安最差的区域;然而,另一方面,这里有建筑史上标志性的圣德尼大教堂,有在电影研究和精神分析领域都极富盛名的巴黎第八大学,也是在这里,维克多·雨果写下了著名的《悲惨世界》。

移民的身份认同

《悲惨世界》所表达的不是种族融合这种过于空洞和理想化的概念,拉德·利也不像是斯派克·李对自己族群展开了批判,而是再一次利用自己擅长的纪录-虚构手法描述了绝大多数法国人甚至欧洲人都无可避免的移民问题(这在其之前的网络作品《go fast connexion》就已经熟悉的手法。)很多人刚到巴黎都会惊讶于街上的有色人种之多进而认为巴黎不再是巴黎。但是真的要对这部电影的种族话题进行讨论,首先就要尝试区别移民心理与社会心理。

在电影开场的第一幕,所有的法国人都涌上街头庆祝世界杯中“蓝衣军团”的胜利。此刻足球让有色人种短暂的聚在了一起,或者只是简单地找到了一个共同话题。但即使是在庆典时刻,不同社群之间几乎是没有联系的,只有来自相同种族的人汇聚在一起。很难想象由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的社群是如何维持运转的。西方对社会运动进行研究的主流观点来源于文化认同。这个强烈有别于民族国家的概念,是现代性层面的文化构建。当然,认同本身就是主观性的,是自我意识的定位。但这种认同真的被传统的欧洲白人所认可吗,或者说移民对自己的身份怀疑就已经暗示了认同的失败。

所以电影巧妙的越过了黑人白人对立这种已经烂俗又不可调节的矛盾,转而讨论社群之间的冲突。之所以用社群而不是种群是因为片中的群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这点与《为所应为》中对族群的讨论其实是相悖的。)——反犯罪警察三人组、高中生、 黑社会、小孩、穆斯林兄弟……这种划分使得人与人之间认同与归类的边界被取消了,但同时让矛盾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解决。

也许正是因为电影前半程的相安无事才凸显了潜在矛盾在最后的整体爆发。燃点早已匍匐,只是在等待燃爆它的那根引线。而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身份认同在某些特殊时刻被特殊事件强调了出来。

缺乏反思的真实

2015年描述巴黎郊区少数族裔间种族械斗的社会题材电影《流浪的迪潘》拿到了金棕榈,但随后影片就引发《电影手册》杂志猛烈攻击。他们甚至以“空洞法国电影”为主题,发表专刊批评以《流浪的迪潘》为代表的虚假政治社会电影,这类电影假借社会问题来博取电影节政治性关注,但实则只是高高在上的中产阶级对社会底层陈词滥调想象。只是一种对于电影节入围和奖项,投机主义的政治姿态。

这类电影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欠缺真实。因为导演欧迪亚自身包括许多巴黎白人是没有在巴黎郊区生活过的经历的。他所构建的故事全来自于自己的阶级想象。与之而言,第三世界的,移民的故事只是吸引人的外来的——好似电影《同义词》中听男主讲故事的法国bourgeois。 拉德利用自己的回忆和经历反驳欧迪亚,巴黎的郊区不是只有他们老白男想象中的毒品与暴力。

影片为了突出三位警察的立场不同,而特意让其拥有过于脸谱化的形象。首先便是将短片中射伤男孩的警察从新来的Pento改成了黑人警察,这样Pento就变成了呆板的好人。Chris所代表的是有种族歧视的白人至上主义者,Gwada是与说着异国医院的黑人的调停者。影片由三位警察矛盾的爆发作为事件的转折,但这种失衡的让中间显得非常呆板,这场三人回家冷静思考的过渡戏也因为拗而拗而丧失了说服力。

同时,为了保留短改长的基本框架,电影必然保留了短片核心的无人机部分。但问题在于由无人机承担的窥视功能被一群小孩的在场打破了。既然所有人都是目击者, 又何必担心无人机画面的纪实功能被泄露。只能说这个改动促成了无人机男孩成为了事件开端与结局的完整目击者,而两次都是通过其他介质观看这一事件。

一旦接受拉德利的强设定,那么这将是一部很容易进入的影片。并且因为纪录片而特有的说服力很容易将观众带入。纪录片出身的拉德利擅长对环境和突发情况进行捕捉,影片在前半部分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街区的日常,不同社群间的互动被丰盈起来。但这部电影问题就在于略显刻意的强设定,尤其是从短片改为长片后,为了对元概念进行保留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悲惨世界》的核心是“赎罪”,然而有色裔社群何罪之有呢?片名为“悲惨世界”,但唯一与雨果产生联系是因其就是在这个街区诞生了这部小说。显然,导演的采访与对于雨果原文的引用都证明了其对于族群反思的无兴趣。虽然拥有《为所应为》中暴力冲突的张力和驾驭斗争调度的掌控力,但却因过于描述性的安排而丧失了批判层面的延展。又或许这种对于反思的剥夺也正是对于暴力为何在此频频发生的回答之一。

 3 ) 暴力对抗中的上帝视角

这是个除了异乡人之外没有闪烁着善良光芒的人的地方,这是法兰西种族矛盾的放大与缩影。

拉吉·利的这部处女作让人一下子想到斯派克·李的《为所应为》。同样是黑人社区中的种族矛盾问题,同样是由弱渐强直至不可收拾的暴力行动的螺旋式叙事,同样是审视所有人的客观眼光,只不过确实多了些“悲惨世界”的意境。


18年法国世界杯夺冠,大家纷纷涌上街头,无论肤色年龄出身,都在高唱马赛曲,披带挥舞着三色旗,在凯旋门前的香榭丽舍大道上欢呼雀跃。此刻,他们都是团结法国人,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导演为这个问题打上了大大的问号,“Les misérables”跃然于欢庆的法国人头上。

小狮子是一根导火索,引爆了原本危机四伏的火药桶社区。导演在整个无厘头失控事件中设置的角色很耐人寻味,他并没有将我们带入到某一个人的视角观察世界、考虑问题,而是让观众以完全旁观者的角色审视整个事件,而手持摄影带来的视听盛宴却又让我们身临其境。

Issa偷鸡摸狗的行为似乎让人无法在他遭受黑帮欺侮和警察的伤害与威胁时让人们对他产生同情,就算在他啜泣的时候有一丝怜悯,那么也会被最后的暴力报复抹杀得无影无踪。泪水在这时不是孩子们面对不公的无力,而是浇灌仇恨的温床。

在警察角色上我们能确切地感觉到,导演难能可贵地有意将电影的主角们当做有着独立形象与人格的人,而不是符号。作为白人警察的Chris歧视黑人,暴力执法,在出事后将重点放在无人机带给自己的名声损益上而不是救治小孩。他俨然已成为悲惨世界酿造者中的一环。同样,黑人警察Gwada有着与Chris相似的暴力的、没有同情心等特性。但当Chris回到家中,他变成了受妻子宠爱的丈夫,两位宝贝女儿的守护神;Gwada回到家中,他变成了母亲面前脆弱的孩子,或许是内心的自责,对于同为移民后代的孩子的伤害,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黑人警察事后的一句“Putain!”是懊悔,恐惧还是单纯的愤怒?以及他怎样处理有着自己罪行的磁卡?影片都没有给出回答,却在他归家时给出了模糊的指向。最后警察由施暴者变为受害者,让人唏嘘。

而Ruiz作为异乡人,是良知的代表(虽然他也做出了包庇Gwada失职的行为)。他不开下流的玩笑,制止白人警察的暴力执法,为受伤的小孩买药,威胁马戏团大佬射杀狮子等等。但或许是因为他的沉默寡言,抑或是缺少的魄力,他的到来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被整个大环境推到了悬崖边上。当他掏出枪来对准Issa时,电影的讽刺力度达到了巅峰,有良知的人首先被推到了死亡的边缘,被迫与自己曾救下来的Issa对峙。最后,良知是否会在Issa的内心中闪现,导演以省略作了答复。


电影中最独特的地方在我看来是它的视角。客观/上帝视角有了可以具象化的东西——无人机。当然,戴眼镜的小男孩同样也被塑造成偷窥狂和受警察侵害的中立形象。巧合的是,在没有无人机的情况下,他依然在最后的大混战中通过猫眼成为暴力事件的观察者。从无人机到猫眼,男孩的视线发生了变化,视角却没有中断,依然与观众同在。多次俯视镜头,让我们重新审视着人们,审视着城市,而中间无人机视角下的夕阳,却代表了每个人心中柔弱的一面与尚存的善念。楼道内的战斗却摧毁了这一切美好的希望。

此外,另一个很独特的情节设置是暴乱前一群玩水的小孩向车内呲水。从呲水枪到燃烧瓶,从笑脸到怒容,两种“暴力”的相似性有多少?暴力对抗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性还是肮脏社会环境的恶果?导演以《悲惨世界》中的话语作为回答,也作为影片的结束。“从来没有坏的杂草或坏的人,只有不好的种植者。”现如今已不是雨果先生时代的法国了,但他的话依然振聋发聩。05年的暴乱有什么用呢?无疑是种植者的又一次失手罢了,但流血的却是人民自己。

 4 ) 《悲惨世界》告诉我们,法国会被移民玩完

影片《悲惨世界》(2019)告诉我们,法国好不了,会被移民玩完。要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只需关注影片中的几个细节足矣。

影片情节的起因是吉普赛人的马戏团有一只幼狮被窃,目击证人说是一位非裔少年所为。于是,吉普赛人兴师动众地来到非裔社区,向“市长”(当地的黑帮领袖)讨说法。

幼狮被窃,只是一般性的治安案件,按照天朝人民的想法,有困难,找警察。但是,吉普赛人闯荡过江湖,世事洞明,知道报警有一套流程,人家愿不愿立案难以预料,立了案什么愿不愿投入警力也不明确,投入警力能不能破案更是不可指望。于是,吉普赛人选择了最民间,也最高效的方式:开车在非裔社区巡游,通过高音喇叭,对偷走“强尼”的人进行恐吓和诅咒。

当然,吉普赛人在广播时犯了一个错误,对于信息的披露不够完整,且有先入为主的片面性。高音喇叭里不断强调“强尼”对他们的重要性,以及偷走“强尼”的可怕后果,却一直未说明“强尼”是一只幼狮,而是默认全世界都知道“强尼”的真实身份。

进行了宣传造势之后,等于广而告之,“我”丢了“强尼”,“我”很愤怒,后果很严重,这就占领了道义的高地,可以文攻武卫。于是,吉普赛人拿着棍棒,光着膀子,露出凶猛的纹身,逼迫“市长”交出“强尼”。“市长”作为民间推选,且得到了警察认可的话事人,有一定的江湖地位,面对对方的嚣张气焰虽然内心有点慌,但考虑自己的身份,尤其楼上有老人在观看,认怂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背景下,双方肯定不会有民主融洽的交流氛围。甚至,“市长”花了很长时间才知道,“强尼”是一只幼狮。可见,吉普赛人虽然才艺出众,武力值爆表,但毕竟没有受过礼仪方面的培训,与人交涉时缺乏基本的外交素养。

一场群殴事件一触即发,三位警察及时赶到才平息双方怒火。“市长”虽然看在警察的面子上答应找“强尼”,心里是不以为然的。他一直牵挂的,是他的父母在楼上可能目睹了这场争吵,也不知他的形象会不会受损。

三位警察也看出来了,“市长”对于找幼狮这样的小事不太上心,于是派鲁兹向萨拉赫打探消息。萨拉赫是前圣战分子,也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恐怖分子”。当然,萨拉赫现在已经从良了,开了一家餐馆,平时以精神导师和良心厨师的形象出现。他店里常驻几位大汉,乃穆斯林兄弟会成员。这个兄弟会是民间的“反犯罪大队”,专门负责调解纠纷,处理违法事件,当然也包括对少年进行宗教洗脑,以及开展春风化雨般的说服教育。

鲁兹说明来意之后,萨拉赫态度轻慢,神情漠然,这倒让鲁兹局促不安,这就是气场上的差异。萨拉赫是见过世面的人,也做过大事,不可能像猎狗一样去关心一只幼狮的下落。而且,萨拉赫认为,狮子乃草原之王,自由高贵,充满智慧和力量,居然成了吉普赛人的宠物,这是对狮子的侮辱,也是对他们教义的亵渎。

总之一句话,萨拉赫不愿帮忙。

影片在情节设置上的高明之处在于,为了揭开一个社区的堕落与混乱,根本不需要引入重大的恶性事件,而是可以四两拨千斤,用一个平常的治安案件,带领观众去探询这里的社会生态以及社会治理。围绕这只幼狮,当地社区的几派力量悉数出场:非裔社区的民间管理者“市长”及其手下,前圣战分子萨拉赫及其领导的穆斯林兄弟会,以三位警察为代表的巴黎反犯罪机动警察部队。

由于语言、文化、宗教、肤色的标识极其明显,这个非裔社区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外人只能敬而远之。因远离世俗生活和现代文明、法制,这个社区注定会深陷贫困。这样的环境,就特别适合孕育犯罪的种子。更重要的是,这个社区强大的凝聚力使警察的执法行动举步维艰。这就不难理解,这个非裔社区虽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风平浪静,但实则暗潮涌动,各种力量撕扯角力,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与平静,甚至容不下一只幼狮的搅动。

如果在一个正常的社区里,通过社区民警,这种“赃物”独特的失窃案很快就可以调查清楚,并物归原主。但是,在非裔社区,这种平和的处理方式却不可得。因为,这个社区的真正管理者是“市长”,吉普赛人要“市长”平心静气地听他们说话,必须展示出足够的战斗力。但吉普赛人在“市长”面前炫耀武力,又会冒犯“市长”在众人面前的权威。另一方面,吉普赛人率领这么多大汉高调出场,却未能讨得一个说法,对于江湖形象也伤害极大。于是,小小的矛盾因交织着尊严、江湖形象、种族荣誉、宗教教义而变得不可调和。

三位警察去足球场带走偷幼狮的伊萨时,被一群孩子围攻。在这群孩子眼里,伊萨什么也没干就被抓走了,这肯定是种族歧视,冤枉好人。这群孩子顽强的斗志令警察招架不住,伊萨伺机想逃脱,格瓦达开枪打伤了伊萨。这一幕又被无人机拍下来了。围绕这段视频,三名警察又要寻求当地一个贩毒团伙的帮助,真的是身心疲惫,如履薄冰。最后,幼狮事件虽然得到了解决,但伊萨心中的憋屈感难以平息,于是组织了一场对三名警察的围猎行动,三名警察在伊萨的汽油瓶面前,命悬一线。

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当地非裔社区的实际管理者因为无利可图,加上自尊心受到触犯,不愿处理;当地的宗教团体,教义坚挺,本就不赞成圈养幼狮,不想施以援手;警察在非裔社区的超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面前,加上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压力,难有作为,甚至自身难保。进一步说,在这个非裔社区,社区首领只在乎利益,不在乎公理;宗教团体只关心推广教义,吸收教徒,行事理念中没有“法律”的框架;警察受制于各方势力的牵制,只能充当和事佬。因此,这个非裔社区实际上处于无序状态,但又时刻处于爆炸的临界点,任何一点火星都会燃起熊熊大火。大火过处,秩序不存,法律退位,鸿沟拓宽,生活日益困苦,唯有犯罪才能勉强度日,暴力机关一旦惩治犯罪,又会激发同一种族和同一宗教的同仇敌忾,一场骚乱又将引发大火……

《悲惨世界》的开头,伊萨像一位良家少年,身披法国国旗,脸上涂着红、蓝、白(法国国旗颜色)的油彩,

与众多小伙伴逃票去巴黎市区,聚集在凯旋门前,庆祝法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夺得2018年世界杯冠军。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种族、肤色、宗教信仰的差异被消弭,众生平等,团结在同一个法国的荣光之下。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种族和宗教的差异仍然存在,伊萨等人谈论的是非裔球员,欢呼的人群中,有人披的是阿尔及利亚(法国的前殖民地)的国旗。

影片结尾,伊萨变身为暴徒,手持燃烧的汽油瓶,准备置三名警察于死地,鲁兹握枪紧张地与伊萨对峙。从片头的大融合,到片尾的生死对决,时间不过两天,起因不过一只幼狮被窃。将此放大到法国,联想到法国社会风起云涌的群众运动和种族骚乱,我们可以猜想,这些社会矛盾与种族冲突在法国是无解的存在。

(来自我的公众号:影像之魅)

 5 ) 真的只能指望优秀的农夫吗?

看的时候想起多年前的那部《撞车》,当然那一部更讨喜,站在每个人物的角度去看事情,让观众得出“其实在社会里大家都挺难的。”这种比较舒服的结论(时间太久,印象里差不多是这样)。

在《La Haine》里更多的是展示出cité里年轻人的状态,有种暴力无望的反抗。

但时至今日,《悲惨世界》里的年轻人已经不仅仅是对社会对警察的反抗,而且是对他们小社会本身里“阶级”的反抗。这里我没有看到借口:街区的糟糕环境,被社会所抛弃;警察的糟糕工作环境和微薄的薪水等等,这些都不是借口,我不会因为影片里对这些内容有所展现就得出:因为……所以……的结论。导演只是真实的展示出了这些内容,但这些内容甚至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重点是无序和混乱,在这种混乱里,个体“善意”的力量过于微小。年轻人无法再忍受现在的局面,他们要反抗所有的权威,无论这种权威是来自于“外部”/“敌对方”,还是来自“内部”/“我方”(他们(包括我们)甚至都不知道真正的“敌人”是谁),但是他们反抗的唯一手段,也只有暴力。可以想象,就算他们拆解了现有的权威,也无非是自己变成新的“权威”,然后换汤不换药的改朝换代。

暴力反抗是真实有力的,但是是否“有效”就另说,影片里也提到2005年的暴力事件,结果就是毫无改变,而且秋后算账让社区的生活更糟糕。反抗可能可以让我们争取到一些即时利益,但无非就是以更激烈的手段从“上面”多乞到一些食,对于改变底层阶级的命运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我们玩的还是“人家”的游戏。

只有革命才能改变已经固化的社会。而革命是需要一个全新的意识形态的支持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胜利,除了外部的天时地利,“人和”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现在是怎么样,在当时,他们是完全跳出“换个人当皇帝”这一框架,代表了“人民翻身做主人,没有压迫也没有剥削”这一全新的理念,而这个理念,就是当时人民的希望。“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一句话现在变成了讽刺,但是在当时是真实的(当然我完全不是说计划经济更好的意思)。

只要生活有希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奔头”,社会就会相对稳定。当人民看不到希望,尤其是不仅仅针对自己,包括自己后代的时候,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自然会激化。希望我们的国家不会掉入这个泥淖——或者掉进去了能及时把脚抽出来。

 6 ) 无足轻重的生命

《悲惨世界》是导演拉吉利根据其同名短片改变扩充而来的。没看过短片,也不比较二者孰优孰劣,仅从长片出发。

片名取自维克多·雨果的经典,单刀直入地概括了全片的概念,导演要展现的是水深火热的社会图景。这幅社会图景来自法国巴黎的东部小镇蒙费尔梅伊(Montfermeil),同样是雨果小说里的场所位置。而在这座小镇的Les Bosquets郊区,正是全片不断渲染的“交火地带”,电影透过这一微缩镜像借以反映盘根错节的宏大社会命题。

导演截取了2018年世界杯上法兰西夺冠后凯旋门前的人潮狂欢作为开场镜头,喧腾的人群来自不同的肤色,一场久旱逢甘霖的胜利制造了团结的假象。在中—远—近景之间来回切换的镜头很精准地把握了这种状态,开放式空间下渐进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此起彼伏的喧闹声效并不干扰叙事,而是将影片在还未正式开场就推向了高潮。场景内部的层次感加剧了观众的不安和困惑。

人群中高呼的“Mbappé”(姆巴佩)似乎是导演有意布下的反讽线索。这位有色人种在世界杯上如有神助,拯救了法兰西。开头不仅指涉了法国足球队的黑人化,并顺带引出了欧洲移民潮的注脚。简单的开头便包含如此丰富的寓意,交代了大背景下社会问题复杂的法国,并描述了法国人对边缘族群的双重态度。

影片跟随着巡逻警车的运动开始深入这一动荡的巴黎郊区。三位主人公皆为当地警察,相同的身份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视角。影片中有大量的巡逻戏、楼道戏和追逐戏,导演采用了晃动的手持镜头,在持续跟焦的过程中保证了镜头的流动性,从而赋予了叙事在混乱之中仍具有一种荒谬的秩序感。这些镜头揭示了导演审视社会的意图,虽然手持镜头的运用在批判现实的电影里并不少见,甚至已有泛滥之嫌,但拉吉利却让平庸的手持镜像恢复了连贯的跳动性,当然这一方面当然与扎实的文本有很大关系。在《悲惨世界》里,Gwada用Flashball打伤Issa后,镜头游移在三个警察的脸庞之间,动与静的对峙中不但交代了事件的发生,同时为后续三人不同的态度作了细致的铺垫。可见,大量的手持镜头并非为了炫技,而是与文本之间相互增强,在情绪渲染之外拉动了暴力的延展性。

影片里,摄影机在某些时刻被淡化了,街上奔跑的小孩,偷拍隔壁女生的小孩,围在一起的黑人帮,怒气冲冲的警察,叫嚣着“永远不要道歉”的警察,本质上,他们是一样的,这个社会的一小块拼图,他们是设计好的角色吗?随着电影的推进,那种随时可能被点燃、被激怒的状态微妙地钳制着不同社群的力量,这背后可能是身份阶层,是权力,也可能是原始地位的交锋,来自最内部的鏖战。导演用这种方式去呈现社会暴力,某种戏剧化的又十分日常的暴力,偶然和必然的集合。

在周旋于外部矛盾的同时,导演对准了内部的异化,这是《悲惨世界》比较特别的地方。信奉“C’est moi, le loi”(我就是法律)的Christ暴躁粗鲁,一副种族主义者的陋相;身为黑人的Gwada稍微收敛但同样凌驾于法律之上,而新人Stéphane厌恶一切粗暴的执法手段,很多时候他犹如局外人(没有那么“白”,也没那么强权)。在外出巡逻中,这三人的分歧加剧着,直至枪击黑人小孩事件发生,蛰伏已久的矛盾终于刹向了高潮,此前的叙事铺垫令这一高潮的到来毫无设计痕迹。

flashball(防暴球弹枪)这种所谓非致命武器在西方一直争议很大,官方的定义是并不会侵袭皮肤,但通过网上的数据可知伤者并不在少数。在此前法国的“黄衫运动”,甚至十几年前法国的骚乱中,当地警方就频繁使用过。当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明确禁止该种武器使用时,法国的《内部安全法》早已赫然规定了Flashball的适用情形和适用人群。说是适用情形,但基本上一发生暴动,警方就有权使用,对于“暴动”的定义,警方实则拥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

另外一边,一个黑人小孩用无人机录下了这一幕。记载关键信息的无人机录像成了枢纽,人物又一次不自觉的陷入拉扯式的困境。前圣战分子Salah为首的势力集团与当地警力之间的利益交换说明了,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关权力,支配社会倒退抑或前进的力量来自于权力的更迭与交换,而非权力的消弭。

而整部影片描述的,恰好便是权力的流动状态,包裹在暴力的氛围中,个体不断被分解着,你很难用简单的善恶与对错观去衡量这些角色。Issa在从马戏团偷走狮崽的瞬间是他得到权力的开始,这场盗窃引发了全片最大的张力,某种程度上,警察,当地帮派争夺狮子所有权、占有权的行为都是权力的分割、控制。狮子是暴力与权力的象征,意味着,权力的诞生伴随着暴力,企图在这样的社会结构里铲除暴力如夸父逐日般荒唐。

当小男孩被压着身体关到狮笼中,在暴力的震慑与对峙下,他彻底丧失了权力(狮崽)。如何夺回主动权呢?于是才有了结尾的楼道对战。Stéphane所谓的“love&peace”似乎宣告无效(结尾处Issa面对Stéphane的恳求并不打算手软),暴力是乌比斯环,一旦开了头,费力去停止只会付出更大代价。开场的狂欢与结尾的闪弹混战是暴力的具象化,走不出的乌比斯环,以暴制暴,以牙还牙,古老的谚语在现代社会屡试不爽。扎根于人性的暴力,俨然成了不可抗力,无法预知、预防也难以抵抗。

值得一提的是,拉吉利镜头下的暴力世界也是一个男权世界。女性近乎软肋般的存在。在推进或是对抗暴力的过程里,她们无一不是失语的,像是无灵魂的、被动的容器。

与雨果的小说不同,影片中并没有如阿然让那样拥有无懈可击人格的角色。在小说里有一个情节,是警察沙威站在塞纳河旁陷入沉思;电影里的后半段,拉吉利也安排了类似的“沉思”镜头,Christ坐在沙发上紧皱眉头,沉默不语。雨果的小说里用宽恕为恶指出了方向,而在影片里,这样的宽恕不复存在。爱,变得很脆弱。

当失衡的高角度附拍镜头掠过日常的巴黎郊区,每个人走动着,奔跑着,阳光和尘埃淌过他们的头发,这些个体很相似,脏的灵魂,善的灵魂,看起来都是那么无足轻重的生命。

 7 ) 那个悲惨的世界缺了什么?缺……蝙蝠侠

文 / Evarnold

小时候有个动画片叫《维克多和雨果》,让我领教了这个大文豪。他让傲娇的法国人如此骄傲,竟然不惜把他的名字扣在两个笨贼头上来向全世界的小朋友宣传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竟然不惜把大悲音乐剧交给英国人包装来向全世界的低泪点人群宣传自己的革命初心。

而这次,以大文豪之名,《悲惨世界》描绘了一个对于全世界吃瓜群众来说几乎是陌生的巴黎(郊区)。这个地方不再充满浪漫的想象,反而像是大西洋彼岸的迈阿密。

从好莱坞传染到全世界的真·泛用·消费文化上来看,这个糟糕的城市的解决方案似乎只剩下一个——蝙蝠侠。哪怕是动画版里的《黑暗骑士归来》里的蝙蝠侠也成,毕竟最后他还是打服了哥谭里的新生代。

然而这里不是好莱坞,是法国。《悲惨世界》拍出了一个没有蝙蝠侠的哥谭市,拍出了一部纪实版的《训练日》,拍成了一部浓缩版的《牯岭街》,拍成了一部严肃版的盖里奇。与《小丑》旁敲侧击地cue时代风潮不同,《悲惨世界》大张旗鼓地直面欧洲的痛点。

《悲惨世界》的线索是浅显易懂的。政府作为的缺失,百姓内部的分化,双方的博弈平衡维系在一根细细的钢丝上,最终被一只失踪的幼师扯断。它展示了事件是如何发酵的,也展示了事件背后的团团黑影。

从阵营上来说,《悲惨世界》丰富得令人惊喜。警队代表政府:高高在上的白人女长官,激进暴躁的白人小队长,毫无主见的黑人跟班和“我想做好人”的白人新成员。环绕在警车之外的,便是整个现实。影片毫不避讳这个街区是由什么样的人组成的:代管市场的“市长”、纳人劝善的伊教、装模作样的吉普赛人、目无法纪的黑帮,还有,最重要的,法国的花朵们。在影片开头,是多么美好的一天,所有人齐聚在凯旋门前,徜徉在红白蓝的海洋之中,生动地诠释着“法国”二字对他们的共同意义。

随后,影片用屡试不爽的“学徒模式”给出了最大惊喜——谁是“事件推动者”。经过分析后,你会发现,整个事件从起因到发酵,能够真正改变事件走向的,只有一类人:孩子们。警队只是动作幅度最大的反应者,其他咋咋呼呼、装模作样的各个势力,统统没有改变进程,这很滑稽,也令人错愕。第二幕幼师事件的真正解决地点,是各方势力齐聚的餐厅,竟然是一有火花所有人都争相劝架,君子动口不动手。第三幕,所有大人都被“小鬼当家”式的伎俩干得鸡飞狗跳。可以想见,这些大人们能有今天,一定是干了很多更狠的事,但是如今他们为何失去了反抗的本钱?因为当他们在为自己而挣扎的时候,悄然失去了与下一代——也就是与自己未来的沟通能力。这一点在零落全片的父子、母子沟通桥段中都有显现,当大人们为自己的规则和秩序焦头烂额时,远远没有发现孩子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套对外伪装、对内默契的暗规则,成为了效率极高的自我保护与自我纠正系统。飞机男偷拍,三个女娃娃一席话就解决了,竟然成为了全片最干净利落的解决矛盾的方式。

所以,看本片如果只盯着警察的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如果只看到暴力与仇恨的循环,那只能说,看出的是影片的明线主题。而影片真正有价值的暗线主题,是旧的规则在新的一代面前的失语与失效,是昨天的话语在今天乃至明天面前的黯然失色。

另外,《悲惨世界》也在不断打破观众期待,创造了一定的惊喜。比如,大部分人中途必然会注意到并且预测到,事情会在一天之内往不可收拾的场面上发展。没想到,魔鬼般的进度条将真正的高潮放在了第二天。比如,偶然穿插在无数手持摄影镜头中的几个航拍镜头与稳定的大远景,不仅清晰地交代出了空间关系,也让观众脑中所构建的世界以视觉上更舒适的方式落为现实。比如,最后提前落幕的生死对视与僵持。

回到题眼,现实中没有蝙蝠侠。下一个十年,西方走向何方,可以一窥洞见。

评分:5星。

 8 ) 狮与少年

提到法国就想到巴黎,提到巴黎就想到铁搭,然后又想到对法国习惯性投降的戏谑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那个“革命试验场”的评价。这片土地上飘扬过太多的旗帜,呐喊过太多的口号,追寻过太多的主义,也为前面这些流过太多的血。

观看这部片子时,我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同情,也不是思考,而是恐惧。一是对无解的暴力 无序的动乱的恐惧;二是在熊熊火焰下发现自身易燃属性的恐惧。


影片开头,小伊萨跟随在拥挤的人群中,为法国队的进球和夺冠欢呼,挥舞着法国和一部分法属殖民地的国旗,高歌马赛曲,似乎每一个人都为自己是高卢雄鸡的一份子而感动不已。个把钟头过后,警探三人组开车巡视,向街上的人高喊“法兰西万岁”,路人回答“去你妈的! 其实这些路人也就是刚才“与有荣焉”高喊万岁的人。没办法,国家荣誉不能当饭吃。对这里的人而言,夺冠是个群体美梦,梦醒了自然也就回到了现实生活——贫穷与混乱的93区。

这样的地方世界各地都有,在这样的地方政府的权威和墙上的漆一样薄弱,甚至不用风吹雨打就会大块的剥落;在这样的地方有着一套外人不为了解,即使了解也难以理解的生存法则;在这样的地方白与黑,黑与黑之间时而合作时而对抗,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共同维护脆弱的平衡;在这样的地方,有着一群群野蛮生长,痛苦生存的少年。

我一直是持“人性恶”论的,这个恶不是邪恶的恶,是一种动物本能与现行社会规范及价值观不相符产生的“恶”。举个例子:很多小孩子都喜欢虐杀昆虫,有的甚至喜欢虐待小动物,用开水烫,用石头砸,从高空扔下去。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会造成的破坏没有认识,一方面是动物本能中支配和杀戮带来的原始愉悦,就像猫捕杀啮齿类和鸟类并不都是为了吃,可能仅仅是觉得“好玩”。当孩子长大成人,得到教化,才会产生生命是平等的这种观念,不再去长时间作出这种行为。当然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监督下让人产生的羞耻感。所以没有这种羞耻感,成人后仍然热爱这种行为的人被我们叫“变态”。(刑法专家罗老师曾告诉我们:愉悦有两种,一种是让人放弃尊严的,一种是让人得到尊严的。大家应该摒弃前者,追寻后者。我认为很对。)所以当我们遇到熊孩子,遇到那句经典的“他还是个孩子,跟孩子一般见识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说“我讨厌这个熊孩子,但我也可怜他有你们这种无能的父母,把毛坯房建成了化粪池。”

孩子是需要被当做孩子的,他们需要教化和引导。但影片中的93区恰恰就是一个不把孩子当做孩子的地方。小伊萨偷了鸡被抓进警局,监护人在一群警察面前暴打他,却没有一个人上来阻止,似乎大家都视为正常。 在这里掌握社会话语权的是欺行霸市的流氓,贩卖毒品的罪犯,“改过自新”的兄弟会以及和他们狼狈为奸的黑警。甚至不用镜头展现我们还能想象出:学校中老师敷衍潦草,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 那么孩子们真的不需要教化和引导吗?不,他们需要。身居餐馆的老穆兄弟会领导人萨拉赫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片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兄弟会成员,他也因此得到了成果——拍摄到警暴视频的小男孩遇到危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哪怕这个孩子在兄弟会的教育中似乎并不是很耐烦,但第一个想到的能够提供帮助、指引、庇护的仍是他。这些孩子得不到良好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得到的是混杂着宗教思想的“劝善”教育和残酷的丛林教育。’

前文说过,在这里各个势力心照不宣的共同维系着脆弱的平衡,因为他们是成人,他们懂得利益交换,懂得在这平衡下攫取各自的利益。

但是有人是不懂的,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学,或者说还没学会。

小伊萨偷了马戏团的狮子,他冒犯了这里的权威之一——吉普赛人。作为众多势力的一方,吉普赛人选择通过传统的 “正常”的对话渠道来“沟通”,他们来到黑人的领袖之一——市长这里讨要狮子,因为有人看到了偷走狮子的是一个黑人孩子。在一番鸡同鸭讲后,警探三人组到来,作为维稳最积极的一方,他们对矛盾双方进行了调解,并达成共识。警探三人组一番调查后前往餐馆寻求萨拉赫的帮助,与他沟通之后新人警探成功获得“我是谁 我在哪 他在说什么 我该怎么说 ”这一成就。最终警察还是找到了小伊萨,并逮捕了他。一直到这里,事情还处于正常可控的范围内,这个小社会还处于传统势力维护下的平衡之中。

直到黑人警探的那根弦断了,他向逃跑的小伊萨开了一枪,而且还被人拍了下来。

他为什么会开枪,或者说为什么开枪的是他呢?当然,忙中出错胡椒水喷到自己,场面混乱过于紧张这些是理由,但和小伊萨在之后的暴乱中所起的作用一样。这些只是最后一根稻草。我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他出身一个移民家庭(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母亲),他痛恨压榨底层的恶人(和市长的关系极差),他能够也愿意适当维护底层的利益(和小伊萨母亲沟通后在伊萨家和平搜查),但是他是一名警察,一名普通警察,他能做的太少而要忍受的太多,弱者出身却要去欺压弱者。为了生存的工作给他在生活上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后半他在酒馆中所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压力一直很大。

压力大到最后,自然就会压断一些东西。

这次压断的,是小伊萨。


能量是守恒的。

压力也是。

你上班迟到被上司骂,回家骂妻子饭做得难吃,妻子骂孩子把衣服弄脏,孩子生气踢了一脚家里的狗,狗被踢疼弄翻你刚买的古董花瓶/昂贵手办/贵出shi的相机/刚倒好的冷啤酒。于是你压力更大。

这是个一个很不严谨的小例子。但足够能说明问题。

黑人警探的压力一部分转移到了小伊萨身上,他被打了一枪(橡皮子弹),处于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恍惚中。

在这恍惚里,他被带到马戏团,被一个当权者送到另一个当权者面前,为自己的冒犯权威的行为付出代价——被送到狮子面前。

他失禁了。

在最为原始 最为野蛮的力量面前,他失禁了。

在这一刻,他忘记了本来就脆弱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此时,他的眼中只有那头择人而噬的狮子,他的身上只有子弹带来的痛苦。他认清了这里其实是片丛林,有爪牙者才能存活。

从狮笼中出来,警察对小伊萨说:你的伤是你自己摔倒的,知道了吗?伊萨默默无言。事后,他没有去找任何人,只是呆坐在垃圾场中,呆坐在楼顶。

被击倒的压力,被恐吓的压力,日常中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在汇聚,最终爆发,并得到响应。

警探三人组被少年们引到了上下堵塞住的楼层中,电梯坏掉,居民关门。前来救场的旧势力(市长和毒贩)被更为野蛮更为无序的暴乱少年们击败,他们不懂维稳,不懂平衡,不懂利益交换,他们遭受到的压力无法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宣泄。至此,暴力,无序的暴力,也就成了最后的选择。

曾被暴力击倒的人变成了的暴力,被狮子恐吓的少年变成了狮子。他们吞噬了粉猪和雄鸡,吞噬了衰老腐朽的规则和制定这些规则的人。

片尾,手持燃烧瓶的小伊萨与拿着手枪相对真善美的菜鸟警探的对峙,其实就是无序暴力和有序法制的对峙。在这极度紧张的一刻,画面慢慢变黑,光芒渐渐暗淡,伊萨的面孔渐渐模糊,你会突然发现,伊萨其实可以是任何人,可以是任何被压力压垮的一份子。

就像那个被交警拦下后崩溃痛哭的青年。


在众人齐聚餐馆向萨拉赫索要视频存储卡的时候,菜鸟警探向萨拉赫说:暴力有用吗?之前你们使用过暴力,但并没有解决问题。萨拉赫回答:我认可你的良善,把存储卡交给你,但是你要知道,暴力还是会到来。

因为没有人能给狮子设置障碍。


暴力有用吗?或许没用。但在这里,它是无解的 必然的选择。

我想这就是让我恐惧的。

 短评

《为所应为》应有电影史地位这部应该有;《流浪迪潘》偷走金棕榈,可以考虑分给这部。

5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过于工整过于计算,应该是个硬伤,让这部调度出色、叙述扎实的杰出处女作,可以被当作一部时势电影(无法长久)。不知怎的就想起齐德·多尔里的《羞辱》,都是用相同的构架(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立场),来展现复杂的社会矛盾。社会像个火腿,它只用虚构切一个情绪的横截面,就够身处这个悲惨世界的我们连连叫好了。但智者需要深谋远虑,需要对火腿进行超越情绪的另一种切法。

10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看完大概能明白,为什么这位从没拍过长片的导演初出手就能杀进戛纳主竞赛。整个电影的观感从“渐入佳境”到“触目惊心”,开头就是一场以凯旋门为背景的庆祝大游行,然后三个便衣警察,漫无目的的街头巡逻,抱团的有色人种,不断触发和升级的暴力冲突,互相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除了真枪以外什么武器都上了,楼内警察跟一群黑人孩子的群殴戏震撼,而这一团乱麻只是因为两个顽皮小男孩而起。结尾在一高一低的对峙时刻戛然而止,留出开放空间。虽然总往雨果和悲惨世界上扣题略显刻意,但影片整体的纪实感、街头感、不着痕迹的调度与表演、对当下现实的反思对于新导演而言都较为出色。法国拍出这样的电影,选进了主竞赛,有的国家却……

1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一部重新让你思考人类社会阶级,权力,合法性的电影。狮子象征权力,人皆纵欲,权力欲是一头需要被控制的恶兽,Issa偷走幼狮,象征的是底层阶级分割统治阶级的权力;Issa在马戏团跟雄狮对峙,同样象征着他得到了权力。

20分钟前
  • 克雷蒙
  • 力荐

延续短片风格,成片很有力量,街头戏份真实刺激,最后的楼道大战调度惊人。抛出的问题尖锐直指法国乃至欧洲各国现状,无解命题背后是对社会制度的深思。虽然有设计感,但作为导演的长片处女作真的很惊艳。维克多雨果小说[悲惨世界]里的因果报应也在电影里对照上演。

2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4.5 反复出现的无人机视点,是物理层面的视点,又有引导、暗示整体叙事视点的作用。在呈现双方激烈对峙的过程中,拍摄者即便在高潮段落也竭尽全力做到类似无人机视点下的客观性、多元性,仇恨与善意其实共存。没有比定格于无解的对峙更合适的收尾。年度十佳。

24分钟前
  • LOOK
  • 推荐

4.5 各方面都颇见水准的处女作。并没有人出生就是恐怖分子,走到极端的自私和恶意,才会催生暴力之花。令人遗憾的是,从雨果的年代至今,世界还是那个悲惨世界,报复只能以报复回答,暴力的结果只会是更多的暴力。和前一场的《钱》形成完美的主题延续。(《黑色党徒》的结尾也让人有如此唏嘘)

28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一场暴乱的诞生 不管是剧作还是调度都成熟得不像处女作 / SIFF第13场

30分钟前
  • 凹凸
  • 力荐

笼中狮因为皮鞭的驯养忘了自己是野兽,执法者因为手握的枪支以为自己是神明。明明都在同一个街区长大,披上制服的警察和肤色不同的市长已经分了阶层。砸碎街边女孩的手机,以为也能砸碎高空无人机的内存卡。能把马戏团的狮子偷走,也能上演一场反抗极权的复仇。没有邪恶的植物和人,只有邪恶的培育者。

3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这个片子基本反映了二元世界中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分化,其实和只有立场没有是非的现状很相似。双方都耗尽了耐心不愿再费唇舌,却又不肯卸下傲慢与偏见,这样误解就会一步步加深,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麻烦。造成的结果,恶警的今天就是善警的明天,小伊莎就是未来的萨拉赫或狮子王。另一方面,双方都觉得自己很委屈,但在不可调和的现状下又无路可退,就像那个戛然而止的结尾,一个精彩的隐喻:少年不肯扔掉燃烧瓶,警察也不愿放下手枪,于是竟然达成了一种骑虎难下的“和解”,尴尬又不失讽刺。

37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高贵的雄狮在笼中呆坐,关不住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沉默的眼睛在天空游荡,看不尽痛苦无助的芸芸众生。如果发泄怒火才能换来倾听,那凯旋门前的欢呼是否能驱散仇恨。如果好勇斗狠才能换来尊重,那马戏团里的哭声终究会扼杀笑容。在这看似宁静实则汹涌的悲惨世界,谁来给孩子们的天空画上一道彩虹。首先想起东木《完美的世界》,随后是保罗哈吉斯《撞车》,虽然本片的创作理念上主要突出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差异所导致的冲突,但最终指向确实落在少年一代,面对那些气势汹汹的大人脸上的暴戾,他们眼中的凶狠,他们传递的恃强凌弱,他们遵循的目无法纪,统统尽收眼底,最后转化为少年手中熊熊燃烧的怒火,狠狠的砸向悲惨世界。相比东木刻画出的温情守望者,这里只有雨果笔下的邪恶庄稼汉。节奏的铺陈与社会视角的描摹精准且老练,完全不像处女作,看好导演。

38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72nd Cannes# 评审团奖。比同名短片好太多了,篇幅足够把短片里没有时间说清楚的街区/族群政治讲明白了。这个意义上其实比[训练日]还是要高级和复杂一些。必须参照的还有导演拉德·利2006年的纪录短片《克利希-蒙费尔梅伊的365天》(2005年法国骚乱作为关键情节的背景信息)。开头节奏太慢,结尾先是煽情说教,再者是Issa黑化和复仇得有点战斗力太强,又要硬凑那个结尾。不过这片比《黑色党徒》在社会介入和愤怒表达上还是好很多。

3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4.5 上次看100分钟的电影感觉只过了半小时的还是《地心引力》,视听和表演都太猛了,可谓惊心动魄。我们虽然身处2019年,但仍要面对着1862年,甚至存在得更早的问题。它们每一桩都是难解的,又都是简单的——“没有坏草,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导演用并不复杂的手法构建出极有概括力的事件,背后是深入的黑人社群观察和政治议题的落地化。即便部分桥段的转折用力地有点“过”,但创作者的位置与视角是绝对妥帖的。

44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世界上没有坏种也没有恶人,只有坏的播种人庄稼地。这早已不是雨果的巴黎,海报上的人群也不是抗议,而是在庆祝拥有多半数有色人种的法国国家队夺得世界杯。当年轻的姆巴佩驰骋在绿茵场成为英雄,比他还要小的黑孩子跑在街头白警察仍然追不上他们。应该在非洲大草原自然生长的小狮子不堪呆在鸡窝,被关在马戏团笼子里的大狮子也仅是像会叫的狗一样不咬人。离得那么近为什么会开枪,仇恨的累积无限的报复只会植入到每一个亲历见证者年幼的心里以改变未来不可收拾,高级的暴力那就是革命。生猛成熟的处女作,与同样非常喜欢同获戛纳评审团奖的《巴克劳》都出现了无人机,用俯瞰的视角展现记录着那些不可告人足以抹去的杀戮。#金马56#年度十佳。

45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结尾字幕恶心到我了,还嫌法国不够完蛋呐?导演非洲裔法兰西人?哦哦那没事了

48分钟前
  • 有寂
  • 还行

“如果愤怒是唯一表达的途径呢?最糟是没人会在意” 事态走向的万劫不复感拍出来了,但缺乏情绪和核心情感,本以为是另一部《狩猎》。狮子笼戏份最有力度…“会叫的狗不咬人” 愤怒无用。

4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睁眼看看这个分裂的世界吧,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群体之间一触即发。人物事件双驱动,纪实感是它的外观,也是力量所在。关注快速变焦的时刻——导演希望我们看到什么?马戏团的场景意指特别明显,弱者与更弱者都是笼中困兽。结尾仿佛是《开战》和《何以为家》的叠加,在三方悲剧性的对峙中,生而为人的根基在熊熊燃烧,最后的良知摇摇欲坠,但开放性又带来一线生机。问题被交还给观众:面对复杂的现实,常识失效了吗?他们的愤怒,具有建设性吗?我们的艺术,应该朝向何方?

54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拉吉·利的剧本里有典型的设计痕迹,三个警察主角以经典的本我自我超我模型为蓝本,代表了法律面对“平行社会”的三种处理方法。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里这些范式大多时候是钳制而非规范了富有动力和震撼人心的场面戏,同时也没真正树立起来立体和令人关心的人物,这对于这部颇具警世作用的作品而言是个大缺憾。影片真正的冲突发生在成人与青少年之间。被卷入成人世界纷繁矛盾中的青少年在尾声前没有发言权,显然他们对于任何一个成人势力、任何一种规范或协商式的解决方式都感到失望。直到惊悚的“第二个结尾”时,联合起来的年轻力量才如此富有摧毁性,法国的未来正如最后一镜一样危险而不确定。如此来看,导演最后引用的雨果名言是针对所有成年人的:我们该如何浇灌这些祖国的花朵?

58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是执法还是犯法?当白人警察手握警权的时候,他们大概忘记了原来自己也是要守法的。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这些外来移民,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让他们忘了这些外来者也应当有基本的人权

59分钟前
  • 艮艮
  • 推荐

很难想象这只是处女作,现在只有法国敢拍真正揭露现实的种族题材的电影了吧。所有演员表演得浑然天成,真怀疑是不是导演直接去街上找的。不过,住政府廉租房的小孩居然有无人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算巴黎中产阶级的孩子也很难有吧。

1小时前
  • mom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